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2收藏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第1张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师从钱锺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学术大家。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1

记者从许渊冲家人处获悉,今天早晨7点40分,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教授许渊冲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师从钱锺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学术大家。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

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已出版译著120余本。2010年,继季羡林、杨宪益之后,许渊冲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骑车是许渊冲平生一大乐趣

2017年3月,记者曾到许渊冲家中专访,他可爱、执着的一面尽显——

许渊冲:用一生捍卫译文里的美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身着西服,仰靠在家里最时髦的家具——一把米色仿皮摇椅上睡着了。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半小时,他语音高亢地连续“喊”话,实在是太累了。

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许渊冲迅速走红。他在海外的朋友纷纷发来祝贺邮件,出版社纷至沓来要给他出书,这两天他脚步匆匆赶回故里南昌,修家谱、做演讲,忙得不得了。此前,许渊冲和夫人照君婉拒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直到最近,才终于答应接受了专访。

“他是‘外科派’,我是‘内科派’”

北大教授许渊冲住在一套只有70平方米,还是水泥地面的老房子里,老书架、老饭桌看上去年头也都不短了。家居陈设整体有些寒酸,但这位气宇轩昂的老人一坐定,整个房间瞬间明亮了,也立刻欢腾起来。听闻自己成了网红,他咧开嘴笑了,“我没有时间关心这些,不过,别人都告诉我了。”

许渊冲一生的成就围绕在他四周,他的中译英、中译法译著以及他的英译中、法译中著作,共有120余本,整整齐齐地立在倚墙的两排简陋书架上,这其中有他翻译的《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约翰·克里斯托夫》等,还有他用英文、法文翻译的《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而在书桌的上方,悬挂着一幅老友的书法:“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许渊冲家中的书架

和那些沉静、内敛的老学者不同,许渊冲个性张扬、狂放,上大学时得来的绰号“许大炮”从未褪色,“我是诗译英法唯一人,上世纪60年代我就是唯一人,到现在还是唯一人。”最后,他又来个强大注解,“像我这样的,两千年来也没有第二个。”

关于翻译,许渊冲强调“三美”原则:内容美、声音美、形式美,如果谁撼动了他的原则,他就像一个战士一样,会与人决战到底。一次,他在课堂上讲到了“三美”,一位学生反对他,说有“五美”,他很生气地说,“他就想胜过我,学习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为了出风头,北大学生自以为了不起了。”

即使面对权威,他坚持翻译美之原则也从未退让过。他回忆说,翻译家王佐良是第一个反对他的人,说他的翻译是“鸳鸯蝴蝶派”。两个人最早的分歧因瓦雷里的诗《风灵》是直译还是意译而起。其中有一句诗,大意是“灵感来无影,去无踪,就像美人换内衣露出胸脯的那一刹那”。王佐良译成“无影也无踪,换内衣露胸,两件一刹那”。许版译文为“无影也无踪,更衣一刹那,隐约见酥胸”。许渊冲认为王佐良用的“胸部”一词没有美感,因为它既可指男也可指女。他用的“酥胸”才有朦胧美。许渊冲多年后又辩论说,王佐良的翻译是“外科派”,就好比一个伤兵中了箭,外科医生只是把箭掰断了,取出来,但毒还在里面;而他是“内科派”,不仅把箭拔出来,还把内部的毒也取出来了。

他与作家、翻译家冯亦代同样有过“战争”。《红与黑》的最后一句,说到市长夫人死了,按原文是“她死了”,但许版译文为“魂归离恨天”。当年冯亦代就批评许渊冲为什么要加上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还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直指“魂归离恨天”是从《红楼梦》中偷来的。时至今日,许渊冲依然坚持己见,他认为翻成“她死了”表示的是正常死亡,但市长夫人并非正常死亡,而是含恨而死,没有比他的翻译更贴切的了。再说了,这“离恨天”也不是《红楼梦》才有的,是从《西厢记》里来的,难道《西厢记》偷了《红楼梦》吗?“翻译家罗新璋当年说,他要是想到了,也会像我那么翻译的。”许渊冲就像孩子一样,最后找到了一个温暖靠山。

“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退步”——许渊冲家里高挂着这样的条幅,“我的经验是,光谦虚不能使人进步,没有自豪感,人这辈子就完了。”正如多年前他与朋友所言,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

九旬译莎翁,每天必译千字

许渊冲刚刚完成莎士比亚剧作《凯撒大将》的翻译,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当天的凌晨三点,已开始动笔写译者后记,其手稿笔力充沛、元气十足。

总结自己刚刚结束的翻译,许渊冲等于给听者上了一堂翻译美学课。

凯撒说过最著名的三句话:“Veni,Vidi,Vici。”这是拉丁语,翻成中文就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而翻成法文为“Vines,Vois,Vinc”,英文是“I came,I saw,I won”。许渊冲说,只有法文能翻出美感来,他用中文很难翻出来,英文也翻不出来。“这就说明翻译不但要真,还要美,翻真不足为奇,但做到美很难。”许渊冲的手高高挥舞着,说他一生都在做这件事,但是不能每次都做到,“做不到比做得到的多,所以需要别人的鼓励。”

许渊冲前年接受了海豚出版社邀请,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迄今他已翻译完成11部,出版了《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10部。“辛苦?我高兴还来不及!”许渊冲急切地分享着他的秘密:白天来人了,他就要花时间应付,但晚上没人打搅,他劲头儿一上来就谁也拦不住,那是他独享的快乐时光。他给自己规定每天一千字的翻译量,如果这个数量没完成,不论时间多晚都会补上,“有规定就好,没有规定反而累。”

去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国内几家出版社分别推出《莎士比亚全集》中文版。面对市面上不同版本的新译作,许渊冲自信满满地说:“还是我翻得好一点,莎士比亚是把现实变成文字,我不光是把文字翻译成文字,我要把文字里的现实翻译出来,所以我翻得更好。”

针对市面上出现的诗体莎士比亚译本,许渊冲不赞成元曲风格译文的滥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翻成‘郎啊,罗郎啊’。那念着别扭嘛。这种风格有时候可以用,有时候就不行。罗密欧与朱丽叶见面,不可能这么叫。”

“莎士比亚写得满意,我翻得也满意。”许渊冲一再说,一个人的一生要尽量享受幸福,还能使别人幸福,而他做到了这一点。这个热爱翻译的老头儿更发出响亮誓言,“我要活到100岁,把莎士比亚剧作全部都翻完!”

回忆是望远镜,看远又看近

“回忆是望远镜,既可以看见远方,又可以看到近来,近来的喜就可以减少过去的苦了。回忆还是放大镜,把当年的小事放大,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乐趣。”许渊冲喜爱回忆,但回忆在他汹涌的激情中,又暗藏着诗意和美。

在《朗读者》中,许渊冲忆起将林徽因的诗歌《别丢掉》翻译成英文诗歌送给当年喜欢的姑娘时,念着动人的诗句,竟流泪了,观众也被感动落泪。那个当年心仪的姑娘就是西南联大的女同学周颜玉。他感叹道,“1939年那年,钱锺书、杨振宁、周颜玉和我,我们几个人遇见,这很好玩。”

许渊冲在《朗读者》节目里

许渊冲的语调变得温和起来。周颜玉当年是学校的皇后,班里十个男生,只有她一个女生。许渊冲和她坐邻桌,他有才,她有貌,宛若天造地设的一对。许渊冲至今记得他是在1939年7月12日,将林徽因的《别丢掉》、徐志摩的《偶然》两首译诗及一封英文信投进了女生宿舍信箱。他还补充说,周颜玉的美不光是他的独家感受,还有老师吴宓的日记为证。吴教授一日遇到了周同学,“盛施粉黛,如樱桃正熟”,而另一日遇到,则“另有一种清艳飘洒之致”。但无奈周颜玉已订婚,面对现实,许渊冲化伤心为力量,在女生扎堆儿的外语系寻觅到了新天地。

许渊冲不光给大学女生写过信写过诗,他的夫人照君说,“你看我们的结婚照片多漂亮,许老也给我写过诗,但抄家时都给抄走了。”当年他们的儿子刚出生时,许渊冲的诗歌创作尤其旺盛,但照君想不起来写的是什么了,只依稀记得有“杨柳寄真情”这样的句子。

至于他的同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同样被老人家不断提及。许渊冲回忆起,当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同上大学一年级的英文课,叶公超教授讲赛珍珠的《荒凉的春天》,课文中有一个动词的过去分词并不表示被动的意思,全班同学都没有发现,只有杨振宁一个人提出问题。等杨振宁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后,许渊冲这才想到这是他善于发现异常现象的结果。他还记得1998年和杨振宁分别60年后在清华大学的会面,一上来杨振宁背起了晏几道的《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首诗许渊冲翻译过,他的英译文意思是“歌尽桃花扇影风”,杨振宁当即指出许渊冲翻得不对,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可许渊冲大声争论说:“‘桃花扇影风’美多了,‘扇底风’那是画的桃花,我翻成‘扇影风’那是真的桃花,是桃花的影子落在了扇子上。”多年过去,许渊冲还在与老同学隔空对话,“在我看来‘扇底风’是实写,扇影风是想象。这就是真与美的矛盾,也可以看出科学与艺术的不同。”

1938年刚考上西南联大时,有同学曾问许渊冲的梦想是什么,当时他表叔熊适逸翻译的《王宝钏》《西厢记》在美国演出,引起轰动。他就回答说:“想做像表叔那样的著译家。”如今,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做到了。

采访临近结束,96岁的许渊冲端起手中的茶杯。茶水清醇,杯中一朵雪菊倔强地怒放,充满活力,如同他的人生一样。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2

许渊冲在书房电脑前工作。受访者家属供图澎湃新闻记者从许渊冲先生友人处获悉,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2014年,国际译联将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授予了93岁的中国翻译家许渊冲。这个每三年评选一次的国际奖项,旨在表彰那些推动文学翻译发展、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翻译家们。自1999年设立以来,这是第一次授予亚洲学者。

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120多部,许渊冲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但直到2017年,许渊冲登上央视节目《朗读者》《开学第一课》的舞台,才被普通人熟知。他在现场朗诵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别丢掉》,他的动情,他的率直,他的赤诚,打动了屏幕前的观众。

新华网去年6月曾刊文《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跨越时代,不改一腔赤诚》。文章写道:生于1921年,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西南联大,许渊冲历经了中国的沧桑百年,中国的现代史,也是他的一生。回忆起群星璀璨的西南联大时期,他的老师有闻一多、钱锺书、傅雷……他自言,在学术上,尤以钱锺书对他的影响最多。

钱锺书称赞他英译的《毛泽东诗词》:“你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古典文学大家叶嘉莹也称赞他的中译英诗词“音韵皆美,情味悠长”。

许渊冲毕生钟情翻译中国古典诗文,将一生的心血都奉献于此。

新华网文章介绍:1994年,他的中译英《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这是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中国人的译作,并得到“绝妙好译”的评价。1999年,他的中译法《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在法国出版,被称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他将《西厢记》译成英文,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誉为“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以和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他说,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这是世界的乐趣,也是他翻译诗歌的初衷。

80余年的翻译生涯,许渊冲坚持“形美、意美、音美”的翻译理念,即翻译出的诗词,要像原诗的格式韵律一样工整押韵,更要有原诗思想上的意境之美。在翻译时“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他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与赤诚令人动容。

因此他翻译的诗词注重格律,诵读时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古典诗词有比喻、借代、拟人、对仗,他译的英文版也有比喻、借代、拟人、对仗。且诗词中境界全出,是不折不扣的“意译派”。

《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他翻译成When I left there ,Willows shed tear;“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他译作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他译作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虽已高龄,许渊冲仍关心时事,谈及当今世界文明之间存在的分歧,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或可提供解决思路。他不断提及《道德经》里的智慧,“Truth can be known,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known truth(真理可知,但未必是你所认识到的真理)”,这是他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精妙理解与翻译。他还曾撰文谈孔子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什么事都只想到自己一个人,而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如果双方都能易地而处,为对方着想,双方就可以和平共处。对照当下,他认为这些也是西方文明应该学习的道理。

2021年4月18日,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北京大学举办“许渊冲先生翻译思想与成就研讨会”,庆祝先生100周岁。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校长助理、秘书长、党办校办主任孙庆伟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副校长王博主持。

出席“许渊冲先生翻译思想与成就研讨会”的嘉宾还有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副主任阎绥龙,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北京大学1980级校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冯庆华,以及许渊冲先生的亲友、学生,国内翻译界的学者嘉宾、国内数十所综合类院校外语学科负责人。嘉宾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代表共200余人一道,共贺先生百岁寿辰,共同探讨先生的翻译思想与成就。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邱水平代表北京大学祝贺许渊冲先生百岁眉寿,他介绍了许渊冲先生与***同龄的百岁人生,高度评价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成就“摆渡着中外文明,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向许渊冲先生祝寿,献上鲜花并赠送礼物——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祝帅书写的贺寿对联“愿持山作寿,常与鹤同侪”,以此祝福许先生并感谢他多年来为北京大学作出的杰出贡献。

北大方面介绍:许渊冲先生1983年调入北大工作,在2001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之初便与学院结缘。今年5月28日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许先生和学院结缘20年的日子。学校和学院非常关心和照顾许先生,学校领导多次到许先生家中看望,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刚书记、陆绍阳院长等老师每年春节、教师节以及先生生日都要去看望先生,并安排学院行政专人负责,定期到家探访许先生,随时关注他的生活情况,帮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力求给许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又不打扰到沉浸在文学翻译中的他。

分类:  草堂话谱

晚清十帅家谱(三)

励双杰

 第四部,小帅邵友濂《 余姚邵氏宗谱 》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清光绪十三年木活字本,邵曰濂、邵友濂主修,二十四册。

名声煊赫号称上海第一家的“斜桥邵家”静安寺路大府第,那可是邵友濂任补江苏省苏松太道兼江海关道时任上所修。小帅邵友濂,光绪元年出使俄罗斯署理俄罗斯钦差大臣,在曾纪泽与俄罗斯重新订约取回伊犁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光绪十七年又接替刘铭传,成为台湾的第二任巡抚。他的长子邵颐元配李氏,就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三女儿,我曾在《合肥李氏宗谱》中提到过。次子邵恒娶的是中国第一个大买办、资本家、后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的第四个女儿。邵恒长子邵洵美是二三十年代闻名国内外文坛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和集邮家。当年,邵洵美在上海文化界人士中有“海上才子”之美誉。而由于他慷慨豪放,交游广阔,他的“洵美沙龙”里几乎汇集了当年南北骚人墨客中的“半朝文武”,因此又被尊上了一个“文坛孟尝君”的徽号。

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一个家庭,注定他的家族也是不简单的。

邵氏始迁祖邵忠,为邵雍十世孙。邵雍,字尧夫,行百六,号康节,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著称。谱何不以邵雍为始祖而以忠为始祖?与邵友濂同时代却又相友善的学人俞樾在为《余姚邵氏宗谱》所撰的序言中说:“康节之孙讳溥者,从宋高宗南渡,始家于浙,又七传而迁于余姚。此谱以迁余姚者为始祖,其以前者昭穆难稽,姑从盖阙,自始迁祖以下备载无遗,考订支派,补辑文献,是吾族者必详,非吾族者必摈,有条不紊,体例秩然”。由此可见任主修的邵曰濂、邵友濂兄弟的学识和严谨,毫无世之通行修谱必上溯三皇五帝的陋习。

始迁祖邵忠,行千八,字诚之,一字克诚,号抑庵,官宋扬州路都巡,自会稽宁桑里迁居余姚通德乡清风里。生三子,长元诚,行亚一;次丙,初名元雍,行亚三;三恭,初名元亶,字子泰,号桂轩,行亚六。而析为亚一、亚三、亚六三房,本谱即三大房所修。邵友濂即出自亚三房,为二十一世,世系记载:行三,原名维埏,号小村,配龚氏,续配杨氏,均无出,又继配翁氏,生一子,即后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女婿邵颐。修谱之时,邵友濂尚有台湾布政使的任上。

俞樾在序中又说:“溯有明一代,领乡荐者五十三人,登进士榜二十二人,至本朝而科第蝉联,指不胜屈,蔚然为浙东望族。”据统计,仅清代,余姚邵氏一门中进士的就有二十六人,难怪梁启超在论及明清学术界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家族和邵晋涵家族时,不能不对余姚钦佩不已了。他说:“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以及海东……邵氏自鲁公、念鲁公以迄二云,世间崛起,绵绵不绝。……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树立。”如元代官东流县尹勅使琉球加一品衔的邵全、明代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谥庄毅的邵番、福建邵武府知府邵悳久、江南凤阳府知府邵元吉、太仆寺正卿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谥康僖的邵锐、福建盐场大使邵时泰、南京中城兵马司指挥邵时健、山东济南府德州库大使邵时直、广东按察司佥事整饬岭西兵备道邵时敏、四川成都府知府邵经济、巡按江西等处地方监察御史邵基、锦衣卫镇抚邵墀、刑部左侍郎赠太子少保刑部尚书的邵陛、南京淮安府海州知府邵甄、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按苏松常镇邵稷、太医院御医邵雷、南京刑部郎中邵程、南京后军都督府经历邵守检、北直天津卫怀远将军邵汝楫、山海关千总邵洪祉、监国时总兵威武将军邵继先、鲁王时鲁将军邵一梓等都出自这个家族。

到了清朝,更是不得了,浙东重要史学家邵廷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邵远平、著名天文历算学家邵昂霄、著名史学家经学家邵晋涵、内阁中书邵存懋、江苏徐州府知府邵大业、贵州都匀府独山州知州邵宏堂、麻哈州知州邵自励、都察院左都御史邵自昌、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武英殿功臣馆纂修邵葆锺、云南鹤庆州知州邵葆槎、翰林院编修攺补内阁中书邵瑛、江苏巡抚邵名甲、漕运总督团练大臣谥文靖的邵灿、河南候补道加盐运使二品项戴邵琦、在任殉难的台湾府嘉义县知县邵用之、同为本谱主修的邵曰濂,同治七年进士,官至太常寺正卿,等等,指不胜屈,正所谓“世间崛起,绵绵不绝”是也。

在浙江余姚,明清二朝,再无第二家可与邵氏相抗衡。

以邵氏之显赫,家谱中收录历代文人墨客为邵氏所撰文篇颇多,如翁大立、黄宗羲、全祖望、钱大昕、卢文弨、张廷玉、陈有年、俞樾等等。本谱之书签即由曾纪泽所署。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沅帅曾国荃的侄子,他们家族的家谱,还得在后面说到。光绪六年清政府委派曾纪泽为驻俄公使,邵友濂襄理曾纪泽与俄方谈判,至光绪七年二月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达成,中国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的大片土地,这是我国近代史上惟一的一次敢与洋人叫板而改订的条约。邵友濂与曾纪泽的友情也于此可见,请他给家谱题个书签,那自是不在话下。

查《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等目录,光绪三十三年修本《余姚邵氏宗谱》在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历史所、北京大学、上海图书馆(二部)、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二部)、浙江图书馆(二部)、杭州大学、山西社科院、美国等处各有收藏。而递修的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余姚邵氏宗谱》十八卷贻编七卷首一卷二十六册,北京图书馆(三部)、中科院历史所、人民大学、上海图书馆(二部)、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缺贻编卷一)、吉林大学、哈尔滨师大、四川图书馆、余姚梨洲文献馆(三部,其中一部缺卷11,一部缺卷12)、山西社科院(缺一册)等亦均有收藏。

虽说《余姚邵氏宗谱》存世较多,我又是邵友濂的余姚同乡(按:后余姚划出姚北地区归拨于慈溪)但这一部到我手上,却也是不容易的。话说2002年秋,余姚城内一个叫小辉的旧货商找到了我,说有一部《邵氏》家谱,只是现在到他手上的,只有第一册,问我多少钱能要。谱没见过,价自然不好多说,何况我与小辉并不相熟。小辉做事够辣,拿到第一册后,与我谈价未果,又与原物主谈,因为价压的厉害,人家不肯,要他把第一册还出来,他就把这一册拆散,只还了人家半册,本来完完整整好好的一套谱,现在成了残谱,如何卖得出好价?原物主斗不过他,只好把谱低价给了小灰。小辉拿到了谱,又来找我,说人家要把谱以150元一册的价让给杭州人,你如果能加点,让我有点利润,我就帮你把谱拿下来,因为我把第一册扣下了,他不敢不听我的。那时我还不知道小辉是啥样的人,加上他在前几天确实说过第一册就在他的手上,这么一说,我就信了,因为是本土的家谱,可遇而不可求,高一点也正常,就要他想办法拿过来。当天晚上谱就到了我的手上,第一册的装订线明显不同,是用的棕色细线,应该是裁缝做衣服的那种。事隔月余,在宁波范宅古玩市场,我又用60元的价配到了家谱的原置谱箱,我问那卖谱箱的,里面的谱呢?他就一五、一十的跟我讲来,才明白小辉之果辣,真令人佩服得一塌糊涂,自叹不如。

当然,那时的价不能与现在相比,何况台湾第一、二任巡抚刘铭传、邵友濂的家族家谱共藏一处的,除我之外,别无分店,还是有理由得意一下的。

后来,我还在余姚城郊的一个旧货商家中,看到过一部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余姚邵氏宗谱》,缺了十册,还存十六册,有二片谱夹。人家要价并不高,但这十几册谱实在是蛀得厉害,手还没摸就觉得毛骨悚然,后来就没有要。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62 页: 邵友濂:字筱村,杭州人,尝随曾纪泽使节至英俄,荐擢道员,历官至台湾巡抚。乙未命偕张荫恒行成于日,日人拒之。移湖南,至未任,乞休归,卒。友濂精密,为纪泽所称,而实无才。官台湾日,颇受制武弁,故台防军士之骄为各省所未有。一夕,方演剧晏客,突有人登台,摔一仱下,亟问此何人,左右对曰,省防某领统子也,仱为所喏,而中道事他人,久欲杀之,不可得,今闻在此,特摔之去,不取污抚署地也。友濂默然。越日,是仱死,通衢间身分为五矣。予在台日,闻诸胡缉之,盖所目睹也。

克[克,读音作kè(ㄎㄜ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夷王之臣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克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西周时期,克接受周夷王姬燮命令,圆满地完成了派他到各地巡察的任务,因而周夷王赐给克氏一套青铜器皿,有“镈”、“鼎”、“盉”、“罍”等,并命名其中的青铜乐器“镈”为“克镈”。

鼎,既是烹煮荤馐的用具,亦用以体现贵族身份,周礼所制:王九鼎,公七鼎,侯五鼎,伯三鼎,君一鼎;盉,用来温酒和调和酒的浓淡;罍,是盛酒的容器,也可用来做盥洗用具。

“克镈”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于陕西岐山扶风法门寺任村,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收藏家张翼购于北京琉璃厂。以后,“克鼎”、“克盉”、“克罍”等陆续出现在世人面前。其中的“克镈”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物,是研究周王朝政治制度、经济特色和铸冶技术的重要史料,目前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克镈”是当今存世最古老的铜镈,其形呈椭圆形,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西周王朝的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镈顶有钮,两旁的扉棱用镂空的夔纹装饰,下连镈侧。镈身饰头部向下夔形龙纹饰,绊带上间以方形乳钉,镈身下部铭有金文十六行七十九字,记述了克的功绩和这口镈的来源。

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克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克氏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克音氏、克尔德氏、克叶勒氏、喀尔沁氏、克伊克勒氏、康锡理氏、孔尼喇氏、喀尔库氏、喀克锡理氏、喀喇氏、喀尔拉哈氏、克勒氏、喀尔佳氏、扣恳氏、克尔德氏、克勒德氏、克理特氏、克穆齐特氏、喀尔努克氏、克穆楚特氏、克穆楚氏等氏族部落中,均有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克”为姓氏者,称克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古蒙古族克什克腾氏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克什克腾氏,以地为氏,世居巴岳特(今嫩江流域北部)等地,后满族中亦有引以为姓氏者。

蒙古族、满族克什克腾氏中,后有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克”为姓氏者,称克氏。

二迁徙分布:

河北省阜城县王盘庄,全村有一半人都姓克,有春字辈、庆字辈、俊字辈、亚字辈、新字辈等。王盘庄大部分人都姓克,可在该村之外极少有人姓克,几乎遇不到。因此,王盘庄的克氏人感到很孤独和寂寞。历史不详,据传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

甘肃省民乐县有一克家庄,全村王氏居多,但都是由克氏改的。民乐县洪水乡也有几百克氏人家集居。居考证是由克家庄搬迁至此的仅存的克氏人家,据传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有大小两个家谱,但都是后来修订内容不全。现知的有国字辈(民国时期,克辅国、克国、克定国,这是小家谱里的最早的一辈)、成字辈、禄字辈、延字辈等,汉族。

河南省荥阳市刘河乡分水岭克家台全是克氏,有几十户人家,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唐山知县克复礼因政见不和,隐居于此,现发展到十九世,多分布在河南荥阳、宝丰、项城。少数分布在郑州、乃至山东、黑龙江、上海等。其家谱是1993年在文革前老家谱基础上经后人努力修订成的。

三郡望: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张掖郡: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六公里发现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三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五千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从《尚书·禹贡》的记载看,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属雍州。汉朝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末年(公元前206~公元8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归之不绝。”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时期(公元386~535年),《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隋朝时期(公元581~618年),张掖(甘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郡治所在地的张掖城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图记》献炀帝。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时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农历6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二十七国国王及使者,盛况空前。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朝时期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朝末年,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一时之间风靡甘肃全省。

四家乘谱牒:

荥阳克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荥阳市刘河乡分水岭克家台村。

金郡克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甘肃省民乐县克家庄。

五字辈排行:

河北阜城克氏字辈:“……春庆俊亚新……”。

甘肃民乐克氏字辈:“……国成禄延……”。

六历史人:

克 莹:(公元1930~今),女,山东平度人。著名戏剧教育家。

1949年毕业于辽宁白山艺术学校。现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老舍研究会会员,曾历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市老舍研究会理事。

主要论文有《老舍的戏剧创作道路》、《人民艺术家老舍》、《老舍戏剧创作留给我们的启迪》、《老舍话剧的现实主义成就》、《在友朋与孩子们心目中老舍与胡青》等。

重要名人采访录有《老舍在美国曹禺访问》、《阳翰笙谈老舍》、《马彦祥谈老舍》、《防癌抗癌一线的灿烂星光徐光炜、宋琳琳教授》等。

主要著作有《老舍的话剧艺术》、《老舍话剧艺术世界》、《患难情缘老舍和胡青》;长篇《芳草斜阳》;影视文学创作四集电视连续剧《风雨白鸽》、十二集电视连续剧《一二九风云》,**文学剧本《八方风雨》,另有《老舍文学词典》等。

克 勤:(公元1935~今),四川省邛崃市镇渔箭村人。著名根雕艺术家。

从事根雕艺术的研究、创作十余年。现为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根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侨光东方文化科技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会员;四川省农民诗书画艺协会创作研究员;成才市民间文艺这协会会员。

1995年5月在成都民间艺术“三绝”展演比赛会上,首次对外参展作品,获得“绝艺”奖,其中《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被淬为精品之作,《成者晚报》、《成都商报》、省、市电视台、《四川美术家通讯》、《苡苑求索》和《巴蜀风》等传媒相继报道。部分作品还被“四川音像出版社”选为专题录像,传播到国内外。

1997年7月应邀赴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根艺美术作品展,获“刘开渫”根艺铜奖。同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获银奖,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济夫看了展品后,欣然命笔题词“巧夺天工”四个大字赠我,还受到省委副书记杨崇汇的新切接见。他赞扬说“真是个也不起的农民根艺家”。在展期中,成都电视台对其作了人物专访专题报道。

1998年7月,在成都举办的1998年西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展,再次获得银奖。

克令诰:(公元1944~今),河南荥阳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1969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在河南财经大学经贸职业学院任职。

克 成:(公元1995~今),浙江杭州人。平凡小学生。

2000年进入杭州市文一街小学,现在正在上小学六年级 班级为六(1)班

家庭现任状况:

父亲于2008年5月13日赶赴四川灾区救灾,负责房屋检查工作

母亲因病去世

2013年06月24日 https://wwwliuxue86com我团队整理《办签证需提交户口本翻译件 否则易被拒签》一文。

“全家户口本原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包含变更页”……办理过去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签证的人,户口本在所需材料中绝对是与护照、身份证同等地位的。令人烦恼的是,近来去一些国家,比如法国、英国、美国,提供户口本原件与复印件还不成,还需提交翻译件。虽然外国使馆“官话”里说提交户口本只是“建议”,但在实践中,不提交户口本的申请者基本只有被拒签的结果。说白了就是“你可以不交,我也可以不给你签” 。

户口本信息 很多未更新

曾经去韩国、日本、意大利个人旅游的王女士,没想到在办理法国个人旅游签证时,除了要提交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还要额外提交户口本的翻译件。

王女士说,翻译户口本的过程简直让她“抓狂”:“从封面开始,每一篇都要翻译,包括盖章。有的词别说翻译英文了,念中文都觉得‘生’,比如‘非农业家庭户’、‘省级公安机关户口专用章’。”而多年未更新的信息更让王女士觉得“好笑”:“更换新户口本时我应该正在上初中,距离现在十多年了,所以户口本上的文化程度还是‘初中’,身高还停留在‘150CM’。我当时就想如果签证官仔细看的话,没准儿都得因为我提交虚假材料而把我拒签。”

其实,像王女士这样对提交户口本的要求“吐槽”的网友不在少数。“11兰11”就说:“户口本里的各种信息经常不准确,很少有人去随时更新。我都研究生回国了,户口本信息还是高中呢,身高也矮了10厘米。”

翻译一个本 耗资200元

王女士动用了电脑的谷歌翻译、手机的有道词典,还特意找了在外企上班的朋友帮忙。为了准确,像“北京市公安局”等专有名词,她还特意登录了相关的官方网站把英文翻译名称“copy”下来。“要想省事儿也可以,签证中心也可以翻译各种证件,但是需要收费。”王女士先后咨询了几家专门代办翻译的公司,代办公司开出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按项收费:有的翻译公司翻译身份证一份100元,户口本一份也是100元;有的公司则是按页收费:户口本首页翻译100元,往后每增加一页加收20元至30元不等。一本户口本翻译下来估计要将近200元钱。

记者从部分旅行社了解到,不只是个人办理法国、英国、美国旅游签证需提交户口本翻译件,跟团游旅行社也需提交翻译件。

英使馆说法 遭网友吐槽

其实办签证被刁难,国人早习以为常,但终于有人出来较真了。户口本问题引起国人吐槽,最轰动的是今年1月17日微博名人于建嵘的一条微博——“到英国开会办签证,英国驻华大使馆凭什么要我们交户口本?!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难道还不如一个户口本?!我宁愿一生不进你英国,绝不向你们交户口本。”

随后,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对提交户口本一事进行了解释,似乎也是对于建嵘微博的回应:“英国边境管理局建议中国签证申请者在申请英国签证时递交户口。户口本提供的内容能够让签证申请评估的过程更快更流畅。没有户口会增加验证申请人信息的时间,从而增加拒签的风险,因为其他文件可能提供不了所需信息。按照我们的签证制度,绝大部分的中国签证申请人(96%)都获得了英国签证。”

对于英国驻华使馆的“上诉”微博,网友们也予以了更“深刻”的评论。“leduoba”说:“请解释户口本中有什么其他文件不能提供的信息?同时请注意,不提交户口本,不代表没有户口。”“Z懒加菲”说:“审发护照的地区就是户口所在地,不知道你们还需要什么?”“阿慰David”说:“中国国内都在广泛讨论改革户籍制度,你们却还在逆势强化这种制度,你们不脸红吗?”

■业内说法

不交户口本 拒签百分百

一位在“国字号”旅行社出境部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办理签证提交“户口本的原件、复印件”,基本上大家第一反应能想到的“发达国家”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有的国家例如法国等还需要对户口本上的每一个信息进行英语或者法语翻译。

按照英国驻华使馆官方微博的回应,英国边境管理局是“建议”而非“必须”提交户口本。“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不提交户口本,肯定会被拒签。”这位业内人士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如果“乖乖准备材料”的获签率是英使馆所说的96%,那么“不听话”则会100%被拒。

那么于建嵘教授不是因为“抗争”而最终“获胜”了吗?这位业内人士略带开玩笑地说,如果是其他普通中国学生或公民,英国使馆都会“懒得搭理”,即使搭理,也是“官话”:英国边境管理局建议中国签证申请者在申请英国签证时递交户口。“如果是你,人家明确告诉你‘不提交户口,被拒签的可能性会增加’,你那么多材料都精心准备了,会偷懒少这一步而去冒险被拒签吗?”

查看户口本 为堵打“黑工”

海涛假期市场总监孙丽婵告诉记者,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之所以需要中国公民提供户口本,确实与中国存在很多非法滞留、打“黑工”有很大关系。孙丽婵说,其实外国人的思想不会复杂到去了解什么是中国的户籍制度,也基本不会核对户口本信息是不是与其他材料完全一致,但他们比较相信有家庭观念的人出现抛家舍业、滞留他乡的概率会很小。“所以户口本可能在外国人眼中有点儿‘家谱’的意思,证明签证申请人有家庭、有亲属。”

■专家看法

使馆查“户口” 无法律依据

对于使馆对中国签证申请人查验户口,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健民明确表示“不具有法律依据”。

王健民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办理或查验户口本的适格主体,是这部法律赋予权力的中国公安机关,外国使馆显然不属于此列。

相比被使馆查验或存留户口本,查验身份证似乎更能让中国公民接受,这在于建嵘的微博中也显示出来。但王健民认为,对于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权力,《身份证法》明确为“人民警察”。显而易见,英国驻华使馆不属于这项权力的适格主体。

王健民认为,能够用于证明中国公民身份,并且可以为包括英国使馆在内的外国使馆查验并盖章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户口本“无辜” 户籍制度要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目前已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试点酝酿的居住证,已是中国户籍改革的先声,但户口本本身不是“弊端”和“落后”,“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也是有户口的。”户口本和户籍改革是两回事。现在户籍制度改革难度大最主要的是因为户籍制度附加值过高。户籍制度附加值高的地区的居民福利保障就高,相反就低。

“但不论如何改革,取消户籍歧视是最根本的。只要是中国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像户籍的歧视和障碍就导致公共服务和权益的不平衡,一些人可以享受到,一些人却无法享受成果,是不公平的,将来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延伸阅读

外国人来华旅游申请材料不复杂

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办理签证需要哪些材料呢?记者在中国政府网上查询得知,外国人申请签证材料共有三项:提供有效护照或者能够代替护照的证件;填写签证申请表,交近期2寸半身正面免冠照片;交验与申请入境、过境事由有关的证明。

昨天,记者又咨询了中国妇女旅行社出境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外国人办理中国的个人旅游签证,需要持有效的护照、2寸近照和往返机票确认单、来华期间住宿的酒店确认单就可以到当地中国大使馆申请办理,基本上提交的材料没有因国籍不同而有差别,也无需将证件翻译成中文。

申请美国签证需十三项材料

其实,提交户口本这个要求与另外一些“高难”条件相比,绝对是小巫见大巫。比如要申请美国旅游签证,所需材料共有13项。其中除了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常规项目,还需要“全家福照片和在国外旅游拍的照片(最好是发达国家:如欧洲、澳洲)”,面签时还必须采集指纹。如果是未成年人还需要出生证明。此外,申请汤加、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的签证时,还需要提供申请人无刑事犯罪公证书。

网上一份“美国签证秘笈”中写道:“尽量提供去过的发达国家旅游的照片,最好是和当地标志性建筑物合影的照片,比如英法德、澳洲、日本等,新马泰不算啊!签证官会认为您去这些国家都回来了,去美国也应该回来的,滞留的几率非常小。”“提供全家福照片,让签证官知道您已经结婚生子,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亲戚成群。这样的照片和家庭资料是最好的,因为这些都是您值得留恋的因素,证明您有这么美满的家庭、干吗一个人在国外孤零零地呆着啊!”

更多精彩资讯尽在各国签证:https://wwwliuxue86com/visa/

  杰尼斯事务所

  作为亚洲最牛的美少年梦工场——日本杰尼斯事务所,几乎主宰了日本的娱乐界,在日本家喻户晓,受欢迎程度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在周边国家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大批量的疯狂粉丝,比如日剧代言人木村拓哉、少女杀手泷泽秀明等等美男均出自杰尼斯的打造。

  1962年的某个下雨天,因为没有办法练习棒球,所以杰尼斯的创办人--喜多川杰尼先生带着几个球员到戏院看**---"西城故事"。看玩之后,喜多川问了球员:『你们想和他们一样吗』之后由四人组成了杰尼斯的第一个一个团体--"Johnny‘s"开创了杰尼斯最初的历史

  1967年由"北公次清山孝江木俊夫织方政夫"组成"Philips"。

  1968年所组成的"四片叶子"则比较有现代杰尼斯的雏型,当时偶像表演后空翻,造成了相当大的话题。

  70年代喜多川创办了杰尼斯事务所。

  1972年杰尼斯推出了杰尼斯第一位男偶像--"乡广美"(已退出,但仍活跃于日本艺能界,近年正式退出演艺圈)

  当然杰尼斯也在70年代推出了许多炙手可热的偶像,"真田广之野口补郎西城秀树研田泽二"等人都是当代稍俱代表性的艺人。

  1980年推出了由"近藤真彦野村义男田原俊彦"所组成的"田原三重唱"。其中目前只剩近藤真彦仍留在杰尼斯发展,其余两人皆已退出。(野村退出之后,自己组了一个团--"The Goodbye";而以"哀愁的约会"这张单曲出道的田原俊彦,则因为与中山美穗交往,又和公司有所磨擦而退出,但也随即招到杰尼斯的全面性封杀;留在杰尼斯的近藤真彦则在1979年与田原共演过"三年B班金八老师",1980年以"斯尼卡布鲁斯"这张单曲出道,也曾和中森明菜‧松田圣子闹过三角绯闻。(田原俊彦:1961年出生近藤真彦:1964年7月19日出生)

  到了1981年,杰尼斯推出了由"东山纪之植草克秀锦织一清"三人所组成的"少年队"。当时的少年队是以演出**发行录像带为基础。一直到1985年12月才发行他们的第一张单曲"假面舞蹈"。其中东山纪之曾和牧野里穗有过婚约,但因被公司介入而分手。目前只有锦织已和(木通)口千惠子结婚,并育有两个孩子(长男:锦织裕太长女:锦织ERIKA)(锦织一清:1965年5月22日O型出生于东京都‧东山纪之:1966年9月30日A型出生于神奈川县‧植草克秀:1966年7月24日O型出生于千叶县)

  1982年杰尼斯又推出了由"本木雅弘布川敏和药丸裕英"所组成"的"涩柿子队",并推出他们的第一张单曲--"NAI‧NAI16",在该年几乎拿遍全日本大大小小的各类新人奖。之后因本木雅弘和药丸裕英要求单飞,故该团于1988年11月2日解散。

  1982年之后,杰尼斯又由第一次公开招考的艺人中,选出"冈田健一高桥一也成田昭次"组成"东京男组",又于1985年加入新成员"前田耕阳",之后改名为"男斗呼组"。四人于1988年8月推出第一张单曲--"DAYBREAK"。该团现已解散。

  当然,在1985年杰尼斯也不止有男斗呼组在活跃着。在这一年,他们同时也推出了由"远藤直人中村亘利正木慎也志贺泰也伸柳泽超高木延秀"等六人所组成的"少年忍者"。但团员中的"中村亘利"却中突跳槽到另一个团体"CHA-CHA",所以杰尼斯再为其添加一名新团员"吉川荣司",亦于1990年改名为"忍者"。目前团员只剩下"正木慎也高木延秀远藤直人柳泽超"等四人留在杰尼斯发展个人活动。

  在1987年4月,杰尼斯将"诸星和己山本淳一佐藤宽之佐藤敦启赤阪晃"组成"GENJI"。在6月时,又将原本属于"EAGLES"的"内海光司大泽树生"两人组成"光"。而后将"GENJI"和"光"这两个团合并成"光GENJI",并于8月19日发行第一张单曲"STAR LIGHT"。但之后因大泽树生欲往幕后发展,诸星和己泽希望能单飞,故在两人退出后,光GENJI于1995年更名为"光GENJI SUPER5"。(目前诸星仍会做一些零星的表演)

  1987年11月,当时光GENJI发行了第一张单曲"玻璃青春",那时杰尼斯安排了10位溜滑板的Jr,称为"滑板少年"。并由其中选出"森且行中居正广木村拓哉香取慎吾稻垣吾郎草剪刚"等六人组成SMAP,所以滑板少年可说是SMAP的雏型。虽说他们是以六人之姿出道,但在1995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团员之一的森且行因沉迷于赛车,故执意投身于赛车界一圆赛车梦,于1995年5月27日宣布退出,和歌迷们说Bye-bye了!

  在"玻璃青春"这张单曲顺利捧红"滑板少年"后,紧接着在1988年"光GENJI"推出"剑之舞"这张单曲时,杰尼斯又找来了10几位拿西洋剑伴舞合音的Jr,他们通称为"平家派"。在平家派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好几个熟面孔TOKIO的队长--"城岛茂"和同属TOKIO的"国分太一"V6的队长--"阪本昌行"亦为平家派中一员,更让大家想象不到的是现今在日本电视圈活跃的反町隆史亦为当时平家派的一员喔!

  1991年时,杰尼斯又推出了由"小岛启松冈昌宏城岛茂山口达也国分太一"五人所组成的TOKIO。但其实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是"小岛启"小岛启又是谁为什么没有长濑智也最初TOKIO结成时,的确没有长濑智也,而是小岛启没错。但却不知道为何又突然变卦了突然空降的新成员主唱"长濑智也"取代了原本的小岛启。(到底小岛发生了什么事好像没有人知道哩!顺带一提小岛长得就像山口一样"肉肉的"~~~笑~~~)

  在1991年,大家可以在"光GENJI"的节目中看到两个青涩的小男生。没错~~~他们就是"堂本光一堂本刚"所组成的"关西男孩"。而他们也于1993年1月1日的SMAP演唱会中正式宣布他们的团名为"KinKi Kids",亦于1997年7月21日同时出版了第一张单曲"玻璃少年"和"第一张专辑"A ALBUM"。这2张唱片同时得到了日本公信力排行榜的双冠军,也创下日本多项纪录。(顺带一提:KinKi Kids这个名字中大家可以看到3个K吧!这三个K可都是大写呢!请大家不要再写成小写了!也因如此,KinKi的Fan Club才会叫"Ki3"啰!)

  1995年底,杰尼斯成立了"V6",但发生在TOKIO生上的"玄疑案"再度发生在V6的身上了。因为可以确定的是,V6初道的名单上本来是"小原裕贵原知宏森田刚阪本昌行三宅健井之原快彦"等六人。但初道时,名单上原有的"小原裕贵原知宏"两人却意外的招到除名,两个缺换成了"长野博"和刚加入杰尼斯的"冈田准一"。有小道消息指出,当年冈田家用钱买通关系,才让他得以取代小原裕贵,成为V6的一员。但也有另一种传闻是说,因为小原裕贵对歌迷的态度不好,才会被杰尼斯换掉的。且不管事实真象是如何,请各位Fans高抬贵"嘴"(怪怪的!|||‘-‘)不要再为此事争吵了!而V6他们同时也分成了两组人:年长组的20th Century是由"阪本昌行长野博井之原快彦"三人组成的‧年少组的Coming Century是由"三宅健森田刚冈田准一"三人所组成的。

  杰尼斯旗下的美少年“原材料”多达几百人,但最终锤炼为“成品”的,只有几人而已,竞争相当激烈。入社的孩子年龄大约在十三四岁左右,经过几次面试通过以后便开始了漫长和严苛的培训,唱歌、跳舞、演技、主持、写词、作曲以及空翻、搏斗等武术基本功和舞台现场表演时的高空特技,能从小杰尼斯中脱颖而出的一般都是各方面的全才,经过四五年的训练和包装以后,男孩子们的形象气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偶像兼实力的巨星。

  但即使是这样,杰尼斯事务所“周扒皮”的作风还是众所周知的,不但旗下艺人的薪水少得可怜,连零花都不够,而且事物所对艺人的投资也是少得可怜,这些男孩子上台前的化妆、造型都是自己完成,甚至演唱会的服装和舞台设计常常都要自己搞定。每天的工作量大到惊人,最高纪录达到一天11场演唱会!更让粉丝们心痛的是,为了追求舞台效果,事物所经常会安排高空吊钢丝的特技表演,少男们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吊在高空做旋转、翻腾等危险动作,为的只不过是获得喝彩和高上座率。

  除此之外,杰尼斯还有不少黑暗的内幕。由于公司里的少男都十分美型,所以大部分都难逃被性骚扰的命运,据一位日本朋友说,这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甚至还有人说社长喜多川会带一些美貌的少男从事不良职业。

  即使这样,在日本想要进入杰尼斯的人还是多得可以挤破头,甚至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家里的女性家属迷恋杰尼斯偶像而被送入事物所。比如被姐姐、姑姑、妈妈偷偷把资料寄到公司然后用各种方法把小孩子骗去面试的大有人在。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Johnny's事务所成立于1962年,其后40余年偶像梦工场美少年层出不穷,占据日本演艺界半边天。

  Johnny's事务所帝国关联企业:

  Johnny's ENTERTAINMENT(唱片公司)

  JOY STORM(影响制作,唱片公司)

  Johnny's出版(音乐著作权管理公司)

  つづきSTUDIO(租赁STUDIO,芭蕾培训公司)

  YOUNG COMMUNICATION(演唱会制作公司)

  Johnny's FAMILY CLUB(FAN CLUB运营公司)

  KUNKUN(Johnny's关联名录,日历企划制作公司)

  JOY STATION(偶像商品发售公司)

  日本广明社(广告宣传,偶像商品企划公司)

  KAI PLANNING CENTER(日本广明社系列。广告代理店,偶像管理公司)

  ジェイプラットHOME(**公司)

  UNIZONE(PR公司,演唱会和广告企划公司)

  AM。SHIOO(手记内容服务事业公司)

  东京新グローブ座(剧院)

  事务所高层:

  社长:喜多川扩

  副社长:藤岛MARY泰子

  副社长:藤岛JURY景子

  董事:伊豆喜久江(80年代初加入事务所,MARY亲信)

  董事:白波瀬杰(Johnny's事务所草创期加入,对外公关负责人)

  董事:矢崎政实(制作部长)

  其他重要人物:

  SMAP统筹经纪人:饭岛三智(SMAP经纪人)

  Johnny's事务所顾问律师:矢田次男

  首代偶像:

  Johnny's

  1962年出道

  青井辉彦

  饭野长见

  真家浩美

  中谷 良

  Four Leaves

  北公 次

  青山 孝

  江木俊夫

  织茂政夫

  乡广美

  (搜索结果:70年代超级偶像歌手,松田圣子同时代……)

  涩柿队

  药丸裕英

  布川敏和

  本木雅弘

  THE GOOD-BYE

  野村义男

  曾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