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题字刻石(藏陕西西安碑林)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左宗棠的
(1)表达了左宗棠不畏强敌、坚决捍卫祖国西部边疆的英雄气概。 (2)主要颂扬了左宗棠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伟大业绩。 (3)①粉碎了沙俄侵占新疆的野心;②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西北边塞的管辖和防务;③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④有利于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及新疆的开发。 |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异类。
曾国藩会做人,朋友、弟子满天下;李鸿章会做官,用圆滑的手腕在朝野打太极;张之洞学问大,“中体西用”风靡一时;而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从外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属于性格刚烈、执拗的一类人。
1812年,左宗棠生于湖南的“寒素之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秀才,除了读书,他们也是农民。生在这样的家庭,左宗棠从小就被设计好了人生路线:读书—科举—做官—光宗耀祖。
左宗棠连续三次进京考试,全部名落孙山。1838年,27岁的左宗棠黯然离开北京。在南下的路上,他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既然考不上,那我就不考了。”历尽生活的磨难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此以后,他不再为别人而活,只听从内心的呼唤。
左宗棠开始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欣赏的人。一旦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生活就从此充满了意义。
1852年,太平天国围攻长沙,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去请左宗棠:“你不是牛嘛,麻溜地出来干活儿。”自此,41岁的左宗棠开始了辉煌的后半生。
左宗棠当时的工作相当于幕僚,但张亮基心大,他把巡抚的活儿全部推给了左宗棠,自己当甩手掌柜。左宗棠也没推辞,如此大任,舍我其谁?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让太平军三个月都进不了长沙城,最终掉头北上,扑向武汉、南京。自此,左宗棠一战成名。
两年后,张亮基离开湖南,他又成了新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在当时,巡抚可以换,但左宗棠换不了。所以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在之后的六年中,他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以幕僚之身行巡抚之任,大家还心服口服。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的关系都不是太好。但曾国藩的修养很好,能容人。
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浙江财赋之地彻底暴露在太平军的刀锋下。这时,必须有人能独当一面,带兵收复浙江。此时的曾国藩正在向南京进攻,无暇他顾,于是就放手让左宗棠组建“楚军”,并在第二年举荐他为浙江巡抚,南下收复浙江。
49岁的左宗棠,抓住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短短四年时间,他率军横扫浙江,官职从四品闲官,一路升为闽浙总督,封爵二等恪靖伯,后又晋封为二等恪靖侯。
1880年,他已经69岁了。由于水土不服,他经常早上咯血,还有浑身的湿疹。这样的身体早已不适合远征,但想要回伊犁,自己就必须出关。
左宗棠让人抬着一口棺材跟在自己身后,踏上平生最壮烈的征程。69岁的老人,不能在家含饴弄孙,甚至有家难回,他图什么?只因此身早已许国。
第二年,曾纪泽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46],争取回部分主权和领土。在当时,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条约签订的那一天,左宗棠刚好抵达北京,弱国外交的胜利,他也会感到些许欣慰吧。
在晚清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异类。他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点燃自己的一身正气作为火把,在浑浊的时代照亮前路,也温暖了整个世界。
23岁时,左宗棠就写下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其气势之豪迈,丝毫不像前途未卜的年轻人。近50年后,垂垂老矣的左宗棠依旧一身肝胆。在西征新疆之前,他曾写过一封家书:“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当大清的衮衮诸公在醉生梦死时,他们是否知道,这个“抬棺上阵”的老人在万里戈壁中的奋斗?左宗棠在不顾生死拼杀时,是否知道,他所保卫的江山被一群瘾君子、真小人腐蚀得千疮百孔?
他是知道的。尽管如此,左宗棠依然背对浮华,面向艰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去,拖着身后的老帝国艰难地前行。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真英雄。世人都说左宗棠太犟了,可我就喜欢他这样的“犟骡子”。在任何时代,最缺的就是这样的钢铁硬汉,他们才是民族的钢铁脊梁。
本文内容摘自《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左宗棠是大家熟悉的晚清名臣,得到历史的正面评价。他在西北带兵打仗所取得的战绩,不仅对当时的清朝意义重大,更是超越历史,影响千秋万代。
今天咱们不谈论他的丰功伟绩,而通过几张老照片说说他的相貌。由于这些照片的传播范围狭窄,大家可能对他的真实长相并不了解。
图一:1875年的左宗棠。
目前所见左宗棠的最早照片,拍摄于1875年。当年,俄国一支由索斯诺夫斯基带领的考察团行至陕西西安,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出面接待了他们,并与之订立购粮合同,用于西北战事。
在这支考察团里,有一位名为鲍耶尔斯基的摄影师,为左宗棠拍摄了两张全身照(图一、图二)。
照片里的左宗棠已经63岁,以现在的标准来说算得上一位老人了,但他的面相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在他68岁的时候,还有人说他“起居甚健,须鬓未霜,尚如五十许人”。可见,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强健的体魄。
图二:1875年的左宗棠。
左总督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在第一张照片中他正襟危坐,头戴凉帽、身穿朝服、佩戴朝珠,直视镜头眼神凌厉;在另一张照片中,他头戴暖帽、身穿常服,侧对镜头做看书模样。
通过这两张照片,特别是第一张,印证了一个说法,此人脾气特别大。正如两江总督刘坤一见他之后说的那样:“(左宗棠)精神矍铄,须发皆元,火色腾上,举朝称为异人,各国使节甚惮之。”“火色腾上”,就是一副随时准备大发雷霆的状态。
图三:左宗棠手札。
1881年初,左宗棠应诏至京担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左宗棠每次见外国客人都嬉笑怒骂,总理衙门担心他得罪人,所以尽量不让他与外宾打交道。
初到京城的左宗棠,受到朝野两方面的普遍尊重。有一天他与醇亲王奕譞相遇于紫禁城东华门外,“效力卧谈,观者如堵”,很多人都以能一睹其风采感到荣幸。
但是,由于不可一世的火爆性格,他并不适合在朝廷任职,同年秋,太后调任他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临行前,奕譞邀请他来到王府做客宴饮,更重要的是,两人拍了合照(图五),使左宗棠受宠若惊。
照片冲印出来以后,奕譞题写“十月初十日慈宁门外行礼后邀请恪靖侯来邸,以西法照并坐像漫题一律侯赴两江总督任濒发”,其诗曰:“冠裳小㡧聚王侯,鸿雪无心故事留。堂上偶然连一榻,胸中各自具千秋。”
导读 :早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世称道。 科举之途屡屡不顺
左宗棠,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家南宋时从江西迁来湖南,在那里定居500多年。左宗棠父亲左观澜教书20多年,生活清贫。左宗棠3岁时,跟祖父上山采栗子,采到栗子没有吃独食,而是回家与兄长平分。祖父夸他:“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还知道谦让,以后有出息。”
少年时,左宗棠以优异成绩考上秀才。可他的科举之路很不顺利。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参加湖南乡试,试卷没能被阅卷的考官看中。眼看与举人资格失之交臂,幸好这是为道光皇帝五十大寿开的恩科,主考官从5000余考卷中又选了6份,左宗棠名列增补的6人之首。
此后,左宗棠考进士三次落榜。有一次落榜,竟是因为湖南人多中了一个进士,而湖北人少了一个,硬把左宗棠撤下,换上了一个湖北人。左宗棠决定不再参加会试,开始寻找新的报国途径。他23岁结婚时,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老家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的一副对联引起了他的注意:“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大为赞赏,提出要见作者。这个作者,正是左宗棠。陶澍和20多岁的左宗棠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左宗棠拜陶澍为师,落魄的穷举人,就这样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幕僚。谁知好景不长,两年后陶澍病死于南京,左宗棠失去靠山。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左宗棠在老家置了几亩薄田,回家务农。
军功成就旷世奇才左宗棠虽在家隐居,却已然声名在外。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回原籍养病,途经长沙,指名要见左宗棠。左宗棠振奋不已,日夜兼程赶往湘江,上林则徐的官船时过于激动,一脚踏进水里。林则徐见到衣裳湿透的左宗棠,笑着问:“这就是你的见面礼?”二人一直谈到天亮,林则徐告诉左宗棠新疆的危局,将耗费数年心血整理的新疆资料和绘制的地图交给左宗棠。这为左宗棠后来新疆平乱埋下伏笔。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湖南巡抚张亮基知道左宗棠的军事才能,派专使请出40岁的左宗棠守长沙。左宗棠与太平军初战长沙城下,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战死;再战湘潭,太平军主力被击破。声名大振的左宗棠,率部从江西打到浙江,同治元年(1862年),左宗棠升为浙江巡抚,次年攻下了汤溪、龙游、兰溪,占领金华,攻克了义乌、诸暨。左宗棠一路胜利一路升官,10多年中,当上了闽浙总督。
左宗棠军功赫赫,不断升迁,开始自负起来。传闻他常说自己是牵牛星下凡,爱在饭后摸着大肚子说:“我不负此腹也!”有一次,他又手摸肚子,问身边一个差官:“你知道我这肚内是什么吗?”差官说:“是燕窝海参?”左斥责道:“这是什么话!我腹中都是绝大经纶!”差官出来后咂舌道:“左大人说他肚里有绝大金轮,能吞下去真不简单啊!”
左宗棠喜欢把自己比作诸葛亮,有时在写给别人的信中甚至署名“老亮”。他的一个下属林寿图喜欢开玩笑,当左宗棠自吹自擂时,林笑说:“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左宗棠很高兴。两人后来又说起,当时有很多人自诩为诸葛亮,林寿图说:“此葛亮之所以为诸也。”左宗棠把脸一沉,因为“诸”和“猪”是谐音,左宗棠觉得丢了面子,后来找了个借口把林赶走了。
西征路插满左公柳曾国藩对左宗棠提携颇多,但左宗棠并不很“服”他。左宗棠比曾国藩只小一岁,但曾国藩统领湘军时,左宗棠只是个幕僚。左宗棠在给曾国藩的信里却不肯自称“晚生”,只署“愚弟”,他的傲气,让两人关系逐渐恶化。传说有一次两人见面,曾国藩表面平静,内心怨气难消,出了个上联:“季子敢言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吾意见常相左(嵌入左季高三字)。”左宗棠也不示弱,对道:“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君经济有何曾(嵌入曾国藩三字)?”
后来,曾国藩奉命处理“天津教案”,对洋人态度软弱。一向主张对外强硬的左宗棠拍案大骂,二人断交。
但左宗棠本人在民族大义上确实不含糊。同治四年(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喀什噶尔等城,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让护卫抬着一口棺材,亲率6万湖南子弟入疆平乱。他的大军翻天山,穿沙漠,历时两年,收复新疆全境,是晚清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大事件,也是抗拒外来侵略的光彩一页。左宗棠下令,在西征路上遍植杨柳,并写下一首七绝:“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种杨柳,后来被称为“左公柳”,至今犹存。
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进犯台湾基隆,又偷袭福州马尾港,福建水师覆灭。清廷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他在福建整顿防务,援助台湾清军,使法国侵台阴谋没有得逞。正当捷报频传时,慈禧太后一意求和,下令停战。左宗棠眼睁睁看着军事胜利换来的是不平等条约,气得口吐鲜血,晕倒在地。一年后,弥留之际的左宗棠口授遗折:“臣督师南下,逾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9月5日,左宗棠病逝于福州,次年归葬于湖南长沙。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左骡子”的清白家风左宗棠一生刚直不阿,绰号“左骡子”。早在长沙幕府期间,永州总兵樊燮贪赃枉法,自恃身为满人,又是湖广总督官文的亲戚,拒不服罪。左宗棠坚决把他绳之以法。面对咆哮公堂的皇亲国戚,左宗棠大义凛然地喝斥:“纨绔子弟,国之硕鼠,有何面目见尔列祖列宗?”官文向咸丰皇帝诬告左宗棠,把他的话篡改为“八旗子弟,国之硕鼠”,说他“头上有反骨”。咸丰帝下旨“就地正法”。幸而大臣中有人力保,左宗棠才躲过横祸。
手握大权,左宗棠要发财易如反掌,但他一生清廉。他与晚清巨富胡雪岩交往颇深,胡雪岩为左宗棠筹措粮饷,左宗棠任命胡为军中总理粮台,还保荐他为候补道,后来更奏请皇帝,给胡加授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胡雪岩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左宗棠在东南用兵顺利,又在西北连战连捷,在财政上得益于胡雪岩支持。两人可谓典型的官商合作。说这样的合作不谋私利,当然有人不信,就向朝廷告发。但朝廷调查的结果是,胡雪岩的财力支持,为左宗棠的军事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左宗棠一身清白。慈禧太后非常高兴,随即对满朝文武下了一道口谕:30年不准参奏左宗棠。
左宗棠共有4个儿子,名为孝威、孝宽、孝勋、孝同。他得子较晚,大儿子孝威出生时,左宗棠已经35岁。儿子7岁时,他离家到长沙当幕僚,此后戎马生涯,与家人聚少离多,甚至一连6年都不能与家人见面。他对子女的教诲主要是靠书信。他写信教导儿子:“读书要目到、口到、心到。”“读书做人,先要立志,想古来圣贤豪杰是我这般年纪时,是何气象?是何学问?是何才干?我现在哪一件可以比他?”
很久之前就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去拜谒左宗棠(1812-1885),参观他的故居。自从每年都要去岳阳湘阴以后(我老婆湘阴的),就更想去了。之前的几次计划都被打乱了,2月2日终于成行了,到了我心心念念,神往已久的左宗棠纪念馆。
我以为他的故居,纪念馆,墓地是连在一起的,到了才知道原来不是的,湖南现存左宗棠故居三处(全国还有其他故居):(1)湘阴界头铺镇新光村左家段即现在的左宗棠家祠(出生地);(2)湘潭排头乡紫山居村桂在堂(左妻家,左当了13年的上门女婿);(3)湘阴樟树镇巡山村柳庄(从湘潭迁回后的住处)。纪念馆在湘阴的文星镇,墓地在长沙的跳马镇。
纪念馆位于左宗棠文化园内,左宗棠文化园是为纪念左宗棠诞辰200周年而兴建,是由好几处景点组合成的。与纪念馆相呼应的是,园内还有一座高达111米、重约260吨的左宗棠花岗岩雕塑,他手握地图,目视疆土的形象,充分表现了他不畏强势、敢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看着他的雕像,那股凛然的气势扑面而来,仿佛平定西北,胸有成竹,气定神闲。建功立业,正当风华。时凉风袭来,万籁俱寂,令人更顿生敬仰之情。
我认为如果要选三个对中国贡献最大的湖南人的话,第一是教员,这个应该越来越没有争议。第二是左公,第三是彭大元帅。
左公这一生做了很多事,每一件都做得有声有色,足以青史留名。但如果要选一件他最大的功业,我想一定是收复新疆(大部)。
19世纪50-70年代,是近代中国最悲惨的年代。外国坚舰利炮自不用说,内部互相伤害更是可怕。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变……中国人口减少1亿以上,占总人口23%;仅陕甘回变,减员2000万,占当地人口60%。对比一下抗日战争,中国伤亡3500万,占全国人口87%,同胞相残之暴虐,更让人扼腕长叹!
就在大清衰微之际,由于内外势力勾结,新疆全境相继沉陷,几乎离开中国怀抱。
收复新疆,这基本是左公的功劳。当时可是不少朝廷重臣是主张放弃的。想象一下,如果今天的中国版图少了占比六分之一的新疆会是什么状况?
如果不是他固执己见,非要借钱收复新疆,中国版图可能缩回长城内。左公将西域称之新疆,意为“新抚之疆”。
所谓的“四大名臣”,我一直觉得另外三位都有点徒有其表,名不副实。论功绩,气节,能力另外三位都没得比。左公四人中是唯一称得上民族英雄的,左公是晚清最后的脊梁。左公是实实在在被低估了的,我也一直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这么推崇屡战屡败的曾剃头?
现在还有几个人知道左公???
在陕甘回变中滥杀千万汉人的白彦虎,逃窜到新疆后又投靠阿古柏,最后带着几千人逃亡俄罗斯,繁衍了十万“东干人”。东干族长见到中国记者,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左宗棠的人还在不在了?左宗棠当然早就不在了,大清也不在了。然而,左宗棠的人应该还在!此后100年,新疆再无大乱。此后150年,甘陕再无动荡。
如果没有新疆,中国的天花板就只能是宋朝那样的富国,而无法成为汉唐那样的强国,因为上线就在那里。如果没有新疆,中国的油气煤资源将少去三分之一!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
平心而论,左公是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担当,大情怀的世界级政治家。
在左宗棠西征之前,俄国学者瓦西里耶夫甚至预测,“中国将来可能成为一个清真国家。”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发生。所以梁启梁评价左宗棠,“五百年以来第一伟人”。今天陕甘宁青疆,如此的和平安宁,更让人怀念伟人。
3
晚清名将左宗棠
晚清名将左宗棠是湖南长沙人,因为湖南还有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所以世称曾国藩和左宗棠为曾左。
左宗棠画像
左宗棠在很小的时候,读书就非常的刻苦,而且还能够七次连续获得第一。虽然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失利,没能够走上仕途。但是左宗棠却受到了林则徐、曾国藩等等的朝廷大员的赏识,并且林则徐称赞左宗棠为绝世奇才,和左宗棠就国家治理大事谈论两天两夜。
在太平起义战火蔓延到长沙的时候,左宗棠受到推荐出山,一役保住了长沙城。从此之后左宗棠声名鹊起。之后加入曾国藩湘军的幕僚,由幕僚而为将领,再由将领而为帅。
因为左宗棠作为著名的湘军将领,不但参与了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战役,而且还镇压了陕甘 的起义,最为重要的是从沙俄手中收复了新疆大片的领土。
当时清 以及慈禧太后的决策是要放弃新疆大片的领土,因为在他们眼中,新疆地处边陲,难以管理。而左宗棠力排众议,并且亲自带领湘军向新疆进发,湘军的所有军饷,都是左宗棠以一人之力筹措的。最终击败沙俄,收复了大片的领土,因此今日的中国国土面积才如此的辽阔。
在军事上,左宗棠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左宗棠还创办了当时的四大军工企业中的福州船政局,为中国清朝军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左宗棠简介左宗棠是晚清重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纵观左宗棠的前半生,基本都是在家乡种地读书。直到四十岁左右的时候,才受到湖南巡抚的邀请出山,从此一鸣天下,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左宗棠石像
在很小的时候,左宗棠就怀有很大的抱负,希望有一天能够治理天下,因此读书非常的刻苦,再加上左宗棠天资聪颖,所以他的成绩一直在同学当中是最好的。虽然家境贫寒,不能够像世家子弟一样延请名师来讲课,但是左宗棠却能够在刻苦的环境下发奋图强。因为左宗棠的字写的不好看,所以在连续两次科举中都名落孙山。从此左宗棠就在家娶妻生子,种地读书,度过了他的大半生。
因为左宗棠在少年的时候就受到当时一些朝廷高官林则徐、曾国藩等人的赏识,在中年之后,左宗棠刻苦研读兵法,博览群书。凡是跟左宗棠交往过的人,无不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因此左宗棠的名气就更盛了。当此之时,太平军从广西一路打过来,一直快要包围了长沙。当时的湖南巡抚在众人的力荐之下,邀请左宗棠出山,一起守住了长沙城,太平军最终没有攻下长沙城而退兵了。
就此一役,左宗棠名扬天下。并且入了曾国藩帐下,得到了曾国藩的大力提携。后来左宗棠自己组建了楚军,在之后的战斗中,左宗棠指挥的楚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从出山至病逝,左宗棠二十多年都是征战疆场,为国立功。
左宗棠题字刻石(藏陕西西安碑林)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左宗棠的
本文2023-09-29 10:32: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