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姓氏的由来
诸葛:姓氏的来源? 1、出自葛姓所改。相传,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来的葛姓为诸葛氏。
2、出自有熊氏之后,为詹葛姓所改。春秋时齐国有熊氏之后有复姓詹葛,因读音讹为诸葛氏,后改为诸葛氏。
3、出自封赐所改。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有大将葛婴屡立战功,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杀害。西汉文帝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称诸葛氏。
得姓始祖:葛伯。诸葛氏最初是源自葛氏,得姓源流有三种不同途径。一说是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认为,诸葛氏是葛婴的后人,因居住在诸诚,而被称为诸葛。一说是从《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中引证的,书中指出,琅琊诸县人葛氏,后来迁居阳都,阳都原来已经有姓葛的人,为了将两葛氏人区分开来,所以称诸县葛氏为诸葛。还有一个说法是《风俗通》上所提到的,孝文帝因葛婴有功而被诛杀,所以追封他的孙子为诸县侯,并且称诸葛氏。此外另有一说,人为诸葛是由“詹葛”氏改成的。综合以上文献资料,可知道,诸葛氏的得姓途径虽有不同,但追本溯源,却一脉相传自夏商之际的诸侯葛伯,而且都出自山东诸城。这个家族之所以会以诸葛为姓,主要是基于血统和地缘两个因素。在血缘上,他们是葛伯之后;在地缘上,他们同发祥于诸城,也成长于诸城。诸葛氏后人奉葛伯为诸葛姓的始祖。
诸葛姓的姓氏来源 诸葛(zhū gě)姓源出有: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属于音讹改姓为氏。据史籍《世本・氏姓篇》记载:“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春秋时期,在齐国古老的有熊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原称詹葛氏,后来因读音讹误为诸葛氏,便干脆改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后裔葛伯的封国,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夏王朝时期,黄帝之支庶伯益的后代飞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建葛国,称为葛伯。据典籍《孟子・滕文公》中的记载:“汤居毫,与葛伯为邻。”按史书记载,约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以前,曾有一个独霸一方的“葛国”,即葛伯国。自伯益的大儿子飞廉为第一任葛伯开始,封爵四十位,共立国一千八百年左右。虞舜时期,大禹为司空,受命治水,让颛顼的后裔伯益当他的助手辅佐治水,负责技术工作,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部长。伯益跟随大禹治水十三年,左准绳,右规矩,定山川,图博物,察民俗,治理水患后著有《山海经》十八篇。葛国灭亡后,葛伯的后世子孙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葛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在西周初期,又寻回葛伯后裔,封赐有葛国(今河南长葛),为子爵。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葛国被郑庄公姬寤生所吞灭,其后在其故国之地还爆发了宋、郑两国之间的著名“长葛之战”;十年后的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郑国为了争霸中原,又在其地爆发了针对周王朝的著名“]葛之战”;葛国故地成了诸侯们争霸春秋的的古战场。葛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葛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葛氏的一支。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今山东沂南),因阳都已有葛氏,遂称后迁来的葛氏为诸葛氏,后有省文再称葛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改姓,出自秦末陈胜吴广大将葛婴,属于帝王封赐改姓为氏。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时,属下有大将葛婴,他屡立战功,后来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所杀害。到了西汉朝时期,汉文帝刘恒感其忠勇,特赐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今山东诸城),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氏,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诸葛氏原为葛氏,祖籍山东琅琊诸县,后从琅琊诸县迁至古齐地阳都城南之葛坡,故由此而得“诸葛”之姓。
中国诸葛姓的由来? 中国诸葛姓的由来,1据《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所载,其先葛氏,为琅琊诸县(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人,后徙阳都(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南)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为徙居者为诸葛氏(意为诸县之葛姓),因氏焉。2据《通志氏族略》云:原为詹葛氏,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3据《风俗通义》所载,楚汉之际葛婴为陈涉将军,非罪订诛,汉文帝追录其孙,封为诸葛侯,因以为氏。
诸葛姓的基本介绍 诸葛源出于葛氏,诸葛为中国汉族复姓。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葛氏有一支迁入山东诸城,若干年后这支诸城葛氏有一支迁往阳都县,但阳都原有姓葛的家族的,诸城葛氏为区分于当地葛氏,遂改复姓称诸葛,即诸城迁来的葛氏;另一支为秦末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有大将葛婴屡立战功,葛婴至东城,私立襄疆为楚王。后闻陈胜已立,因杀襄疆,还报。至陈胜处,陈胜听信谗言而杀婴。汉兴以后,论功追思,汉文帝追念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勋,即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今山东诸城),子孙称为诸葛氏,三国蜀汉最具智慧的辅汉名臣诸葛亮即为葛婴之后。
诸葛复姓的来历 诸葛的起源说法不一。早
在商朝,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
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
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秦代葛婴(陈涉大将)在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
却因谗言所害,遭杀身之祸,而后世汉武帝刘邦为其不平,隧赐其子孙为诸县候
,由此,后人取“诸”及“葛”字,合姓“诸葛”;再一说,有“詹葛”一姓,
在齐国人的语系里,“詹”与“诸”两音不分,时间长久后,误传为“诸葛”。
诸葛海姓望族居琅邪郡。秦始皇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诸城县、临沂县、胶
南县一带。
诸葛姓的家谱文献 浙江金华九龙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诸葛小月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重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续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局。浙江兰溪琅琊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祝谏重纂,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市水亭乡。兰西诸葛氏简史,(民国)诸葛政清撰,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诸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七卷、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兰溪重修诸葛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诸葛铎总理,诸葛浩等纂修,清道光十一年木刻活字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姓氏的由来? 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先秦时代的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为同族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这些支派就是氏。氏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夏、商、周三代以前,男子多称氏.女子多称姓,如孔子,于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
姓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从土地和赐姓而来,天子就是赐姓命氏的人。黄帝对他的二十五个儿子创设了十二个姓。陶唐氏之后代封于刘地,其后裔以刘为姓。
二是以出生地为姓。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职为姓。楚庄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后代就以上官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汉丞相田千秋年纪大了,出入乘车,人称车丞相。后人就以车为姓。葛是古姓,本来是琅琊诸县人,后屯迁居阳都,阳都本来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诸葛来区别称呼他们,从此就有了复姓诸葛。
由于部落的发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渐繁多,氏名称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许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实际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稳定,还是自汉朝以后的事。秦灭六国不久,汉又统一天下,做为维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标志的姓氏有别制度,也随着王室的彻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国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实际上皆以男氏代姓了。这就表明,以后的子孙,都是男姓血缘关系的繁衍,正如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黄帝以来之姓亡矣。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为维系传统之纽带,团结宗族之象征,于是尊祖敬宗便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保证。如果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爱和尊重的话,很难想象他会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
至今数百千年,迁徙到异地他乡华裔外籍人,现在他们还念念不忘他们的祖国、祖籍、祖先,常常来中国寻根拜祭,在他们的族谱上,还记载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刘邦后裔原田家族族谱上所载:高祖皇帝之血统,严然存在之事,予实虽欲不感泣,岂可得耶,又想中华之国立,至汉以来;二千百四十余年,交待十三、四朝,今虽悠久。其间两国务有盛衰,然无不尽怀汉朝之盛时而慕之者,予常驰念于我高祖统政之故国,切切而不能禁地,于是刊本谱,同族其发欲为,其族谱之基,聊报高祖皇帝之余德也焉。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
复姓问题诸葛姓起源 现在情况 一、姓氏源流
诸葛(Zhū gě 诸葛)姓源出有三:
1、出自葛姓所改。相传,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来的葛姓为诸葛氏。
2、出自有熊氏之后,为詹葛姓所改。春秋时齐国有熊氏之后有复姓詹葛,因读音讹为诸葛氏,后改为诸葛氏。
3、出自封赐所改。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有大将葛婴屡立战功,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杀害。西汉文帝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称诸葛氏。
得姓始祖:葛伯。诸葛氏最初是源自葛氏,得姓源流有三种不同途径。一说是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认为,诸葛氏是葛婴的后人,因居住在诸诚,而被称为诸葛。一说是从《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中引证的,书中指出,琅琊诸县人葛氏,后来迁居阳都,阳都原来已经有姓葛的人,为了将两葛氏人区分开来,所以称诸县葛氏为诸葛。还有一个说法是《风俗通》上所提到的,孝文帝因葛婴有功而被诛杀,所以追封他的孙子为诸县侯,并且称诸葛氏。此外另有一说,人为诸葛是由“詹葛”氏改成的。综合以上文献资料,可知道,诸葛氏的得姓途径虽有不同,但追本溯源,却一脉相传自夏商之际的诸侯葛伯,而且都出自山东诸城。这个家族之所以会以诸葛为姓,主要是基于血统和地缘两个因素。在血缘上,他们是葛伯之后;在地缘上,他们同发祥于诸城,也成长于诸城。诸葛氏后人奉葛伯为诸葛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诸葛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诸葛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商朝,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秦代葛婴(陈涉大将)在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却因谗言所害,遭杀身之祸,而后世汉武帝刘邦为其不平,隧赐其子孙为诸县候,由此,后人取“诸”及“葛”字,合姓“诸葛”;再一说,有“詹葛”一姓,在齐国人的语系里,“詹”与“诸”两音不分,时间长久后,误传为“诸葛”。诸葛复姓望族居琅邪郡。秦始皇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诸城县、临沂县、胶南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省襄阳西),留心世事。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荆、益两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建兴元年,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他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而后出师北伐,六出祁山,与魏相攻战者累年,后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西南)军中,葬定军山,终年54岁。有《诸葛武侯集》、《出师表》为其名篇。
诸葛瞻:三国蜀 ,字思远,蜀汉景耀四年(261年)后主刘禅任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两年后魏邓艾由阳平、江油入蜀,遣书诱降,诸葛瞻父子督军拒艾于绵竹关,父子双双英勇阵亡。
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初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孙权派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诸葛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后刘备伐吴,有人言其密遣亲人通蜀。孙权说:“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孙权称帝,拜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诸葛恪: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字元逊(203-253),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南)人。诸葛瑾之子。少时聪明过人,深得孙权的喜爱和器重。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当时丹阳地势险阻,盗匪>>
中国有多少姓诸葛的? 中国至少有16000人以上,河南应该不多,濮阳更少了。
最有名的是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中西部兰溪市境内,距市区18公里,村中现居有诸葛亮后裔近4000人,为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据历史记载,诸葛村整体结构是诸葛亮第
27代裔诸葛大狮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村内以明、清建筑为主,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及厅堂有200多处。虽历经数百年,但村落九宫八卦的格局一直未变,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 筑风格,成为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处范。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家谱]和兰溪《诸葛氏宗谱》。
当今比较通行的[诸葛亮家谱](或称为[诸葛氏族谱]、[诸葛氏宗谱]),几乎都来源于1983年10月由湖北省南漳县印刷厂印刷出版的[诸葛亮与三国]第一辑(或有更早本)。如下所示(简表):
1、诸葛丰(《汉书诸葛丰传》)
2、诸葛硅--章氏(《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谱》):三子二女
3、诸葛谨--诸葛谨妾:三子
4、诸葛恪:三子
5、诸葛绰
5、诸葛竦
5、诸葛建
4、诸葛乔:一子
5、诸葛攀:一子
6、诸葛显
4、诸葛融:三子佚名
3、诸葛亮大姊--蒯祺(《襄田府志》)
3、诸葛亮小姊--庞山民(《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襄阳记》)
3、诸葛亮--黄氏:二子一女
4、诸葛瞻:三子
5、诸葛尚
5、诸葛京
5、诸葛质(《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4、诸葛怀(《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4、诸葛果(《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3、诸葛均--林氏((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诸葛氏谱》):一子
4、诸葛望
2、诸葛玄
2、诸葛:一子
3、诸葛诞:一子
4、诸葛靓:二子
5、诸葛颐
5、诸葛恢
兰溪诸葛村《诸葛氏宗谱》,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二十七世孙诸葛大狮于元至元、至正年间(1340年前后)迁民高隆(今兰溪诸葛村)。谱载祖传《戒子书》、《高隆八景诗》等。
兰溪诸葛氏宗谱
[诸葛村] 高隆诸葛氏宗谱
主 修 诸葛佐清等
宗族堂名 大公堂
版 本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大公堂第十五次重修,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南宋初年,此为第十五次修,世系修录至第五十四世,排行字为:容。
载体形态 共二十卷,计三十九册,线装本
卷目内容 卷一:谱序、敕、书、阳居图、墓图、诗文;卷二至卷二十:世系图等。
始 祖 (东汉)诸葛圭;诸葛青,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由寿昌县(今属建德)迁徙兰溪西乡砚山下定居
始 迁 祖 诸葛大狮,字威公,行宁五(诸葛青后之六世),元代时,由兰溪西乡砚山下迁居本县高隆(今诸葛村)
排 行 字 仍兴宁祥瑞 安原富贵昌 忠肃严恭懿 宣和德裕彰 聪明通睿智
文理敬容庄 孝友敦信睦 仁慈正伦常 咸恒开鼎晋 纯粹美贤良
俭让崇宽厚 谦尊茂泰方 亨贞嘉敏行 钦慎发荣康 恺惠成蕃秀
英华永庆襄
本支名人 (元)诸葛大狮 (明)广东参议诸葛伯衡 (明)弄笠给事中诸葛岘
(清)山西怀仁县知县诸葛提 药商诸葛韵笙
珍贵史料 民国三十六年陈果夫《宗谱序》(汉)诸葛亮《戒子书》诸葛亮生卒年月《高隆族居之图》《祠记》
备 注 本谱现存二部,兰溪市博物馆所藏为人字号,官字号一部藏金华白竹村
收藏者 兰溪市博物馆
诸葛亮
字:孔明
号:卧龙
生卒年:181——234(终年54岁)
籍贯:山东 琅琊郡
容貌:陈寿〈三国志〉: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官至:丞相 领司隶校尉益州牧 录尚书事
爵位:武乡侯
谥号:忠武侯
民族:汉族
祖上:诸葛丰(汉朝司隶校尉)
父亲:诸葛珪(东汉末年泰山郡丞)
母亲:章氏
叔父:诸葛玄
配偶:黄氏(黄月英)
兄弟:诸葛瑾(兄) 诸葛均(弟)
子女:诸葛瞻(亲子) 诸葛乔(养子,实乃长兄诸葛瑾之子)
孙子;诸葛尚(瞻长子)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攀(乔子,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重孙:诸葛显(攀子)
远祖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诸葛丰
(汉司隶校尉) 诸葛圭 诸葛瑾
(圭长子) 诸葛恪
(瑾长子) 诸葛绰
(恪长子) 诸葛竦
(恪次子) 诸葛建
(恪幼子) 诸葛融
(恪弟) 诸葛亮
(圭次子) 诸葛乔 诸葛攀 诸葛显 诸葛瞻 诸葛尚
(瞻长子) 诸葛京
(瞻次子) 诸葛均
(圭三子) 诸葛玄
(圭弟) 诸葛诞
(亮族弟) 诸葛靓
(诞小子) 诸葛恢注:诸葛乔,字伯松,本字仲慎,诸葛瑾第二子,过续给诸葛亮。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诸葛质,诸葛瞻之子.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
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水昌定居。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 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葛亮家谱
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诸葛亮远祖。西汉元帝时人,刚直之著称于世。汉元帝升他为司隶校慰。他执法公允,不畏权贵,百姓很尊重他。元帝嘉奖他的节操,授予他符节,加封为光禄大夫,给予很高的荣耀。当诸葛丰在执法中触及元帝的宠臣时,被元帝下令收回符节,降为城门校尉。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诸葛丰降为城门校尉后,继续上书检举官员们的不法行为,反被元帝说他诬陷好人,于以治罪。本要服刑,见他年老,故罢官为庶人。后病死。 (班固《汉书诸葛丰传》)
诸葛硅
诸葛硅(?--约187年)字君贡,诸葛亮之父东汉末年任泰山郡丞。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谨,次子亮和幼子均。另有两女。
章氏
章氏,诸葛亮之母。
诸葛谨
诸葛谨(174-241)字子瑜,诸葛亮胞兄。因避战乱到江东,与鲁萧等共为吴国重要人物。诸葛谨为人雍容大度,直方敢谏,不仅众人敬重他,而且孙权也十分器重他。诸葛谨公而忘私,与诸葛亮阔别多年,在出使蜀国时,兄弟只是商议国事时相会,私下皆不交往。关羽败亡后,诸葛谨任吴国绥南将军兼职南郡太守。
公元241年,诸葛谨病死,时任大将军,左都护等职。他位极人臣,临终留下遗言要求丧事要从省、从俭。 (《三国志诸葛谨传》)
诸葛谨妾(203-253)。诸葛谨传中有:“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的记载。
诸葛格
诸葛格(203--253年)字元逊,诸葛瑾长于。少年时就以随机应变、善于郑州辩论而出名.年轻时就开始担任官职。
公元234年,诸葛恪自荐为丹阳太守,吴将陆逊死后, 接替荆州要职。孙权死前,升为大将军兼大子太傅,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
吴、魏交战,诸葛格因屡胜而骄,终导致大败,大失人心,被诬以谋反罪而诛.尸体扔于乱坟冈.孙休即皇帝位后, 才下诏为之昭雪。
诸葛绰
诸葛恪长于,任吴国骑都尉。因参与孙权儿子 :孙霸的阴谋活动,被孙权得知,后交给诸葛恪严加管 诸葛恪用药酒将他毒死。
诸葛竦
诸葛恪次子,任吴国长水校尉。他对父亲刚愎自用的作法,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常忧心祸至。诸葛恪被诛后,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逃时,被吴将追斩于白都。
诸葛建
诸葛建(?-253年)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其父被诛后 与母,兄逃亡。兄被杀,诸葛建准备投魏,末达,被吴兵捕杀。
诸葛乔
诸葛乔(204——228年)字伯松,诸葛瑾的次子。他与胞兄诸葛惦在吴国的名声颇大。渚葛亮因婚后无于,诸葛乔就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到蜀国后,任驸马部尉。
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探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 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特意让诸葛乔同土兵们—起,亲自参 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
诸葛攀
诸葛攀,渚葛乔之子.在蜀国宵至行护军朔武将军.诸葛恪在吴国被杀后,其家族也被杀尽。面诸葛亮在蜀已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诸葛攀得以复还吴国,成为诺葛瑾酌后嗣.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在蜀国亡后,于公元264年迁移到河东定居。
诸葛融
诸葛融(--253年)字叔长.诸葛瑾幼子。瑾死后,承袭父亲的爵位。诸葛融宽待部属.辣受部属爱戴,在吴国官至奋威将军。兄诸葛恪被诛,追兵围城.诸葛融吞金自杀, 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诸葛亮大姊
诸葛亮大姊,在诸葛亮居住襄阳期间。嫁给中庐县蒯氏 大族的蒯棋为妻。
诸葛亮小姊
诸葛亮小姊,嫁给庞山民为妻(庞山民是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县)人,父母早亡,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叔父病故,与弟诸葛均隐居隆中。诸葛亮博学广记,胸怀大志,结交荆州名士, 被誉为“卧龙”。三国艺苑
公元207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并出山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建立蜀国后,诸葛亮为丞相。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多侯,公元225年,亮亲自率军平定南中。以后,给刘禅上《出师表》,多次进行北伐.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遗命葬定军山.谥号忠武侯. 诸葛亮善用人,治理蜀国.他重视农业生产,增强国力。他严于法制,长于军.他写下了十余万字的信、教、书、奏. 迫于蜀国军民的呼声,公元263年,刘禅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黄氏,诸葛亮之妻,黄承彦的女儿.其貌不杨,黄头发, 黑皮肤.但聪明能干.才华出众.婚后,黄氏成了诸葛亮的贤内助.
诸葛瞻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尚
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京三国艺苑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三国志�6�1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质三国艺苑
诸葛质,诸葛瞻之于.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水昌定居.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诸葛怀三国艺苑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朝真观记》)
诸葛果三国艺苑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 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诸葛均
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自幼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叔父死后,与诸葛亮隐居隆中。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后,诸葛均仍在隆中。后为蜀国长水校尉。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林氏三国艺苑
林氏,诸葛均的妻子、南阳人.林氏是诸葛亮亲自为弟选择的配偶. 三国艺苑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诸葛氏谱》)
诸葛玄三国艺苑
诸葛玄(——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袁术推荐诸葛玄继任,恰逢汉朝廷振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冗弟到荆洲,投靠旧交刘表。不久病死。 三国艺苑
诸葛亮的后代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开创了三条腿、力大无穷的局面,但他死后,蜀国也灭亡了。蜀国灭亡后,诸葛亮的后代在哪里,没有人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s2/]诸葛亮的后代
诸葛瞻名。诸葛亮十七岁时,被先师刘山称为马旭。他是一名上尉,中学的仆人,部长的仆人和军事部门的将军。公元261年后,他和东电共同掌管蜀汉军政。
公元263年,魏派邓艾到,诸葛瞻领兵在涪城作战。邓艾上书投降,诸葛瞻大怒。在绵竹与魏军决战中,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诸葛尚,诸葛瞻的长子。公元263年,随父诸葛瞻死于四川绵竹。
诸葛瑾是诸葛瞻的次子。舒死后,迁居河东。他是晋朝的官员。起初受梅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诸葛瞻之子诸葛智。舒死后,他的儿子不肯投降。
魏派诸葛智为使,与邱商议,刘勰不得不在南水久留。
诸葛亮的小儿子诸葛怀。金老师王兰建议朝廷召集汉朝名臣后代进京任职,诸葛怀没到。据查,诸葛怀原本打算封爵。他不肯说自己在生活上可以自给自足,没有才能弥补自己的飞跃,愿意死在家里。金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亮的女儿郭。成都西南有一个真实的观点,就是用烟。据古代传说,诸葛国在此修行,升天。
诸葛亮的后人现在都在
现在诸葛亮的后人主要居住在浙江建德、兰溪、龙游等地50公里以内的11个镇。这里有8000多名诸葛亮的后人,大部分是诸葛亮的第49、50代孙。
诸葛亮的后裔从第14代孙到第5代知县李都居住在浙江。五代寿昌,今浙江建德。诸葛历生了诸葛清,诸葛清的长子诸葛的后人在南宋时迁到了该村。鹿泉现在属于浙江省兰溪市。这里有109个家族,569人,其中有450人是诸葛的后代。诸葛清的次子,诸葛澄的后代,从寿昌迁到古半角,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建德县临湘县,这里有292个诸葛的后代。
诸葛清第四子诸葛承图的后代,从寿昌迁到浙江省龙游县化龙村。目前诸葛家族共有49个家族,230个后代。诸葛亮第三子诸葛亮的后代,南宋时迁居浙江高龙。以高隆之名,诸葛亮注定高。高龙就是现在的兰溪市诸葛镇。诸葛的后代居住在高陇周围的七个村庄。明代人们开始称高陇诸葛镇,一直叫到现在。诸葛镇目前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诸葛后裔的活动中心。
诸葛镇保保留了明代修建的诸葛大殿和丞相庙。在大朝廷的宝库里,珍藏着诸葛的家谱。这份族谱已经修订了15次,第一次是在南宋初期,最后一次是在1947年下午。当时,国民党元老陈为家谱定稿作序。
最近发现诸葛古镇一个村子的建筑布局是按照诸葛亮的八卦设计的。村子以一个池塘为中心,周围有大公堂、怀德堂、庆余堂、居民楼等几十栋建筑。八条小巷从池塘延伸出来。其分布为九宫八卦,与八卦一致。
据考证,这个古老的八卦镇是诸葛亮的第27代孙诸葛亮精心设计的。这种八卦布局具有独特的“防御功能”和“环境改善功能”。民国初年,北伐军与军阀孙步在兰溪诸葛镇附近激战三天三夜。由于诸葛镇的特殊地形,这两个县不敢贸然进人。因此,这个城镇是和平的。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兰溪后,军队多次经过诸葛镇的高龙岗,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个美丽富饶的村庄。外来的小偷更不敢轻易进入这个村子。进去容易出来难。自古以来,这个村子很少发生盗窃事件。改善村庄环境的功能也非常突出。它的布局可以在夏天引入东南风,在冬天阻挡西北风,提供充足的阳光,迅速扩散烟雾和瘴气。
诸葛镇诸葛后人注重继承祖先家风,历代人才辈出。仅明清就有5、11、35名进贡学生,100多名进士。近代以来,出现了许多专家学者。近日,诸葛镇在充分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后,决定利用自身的人文优势,将小镇改造成“武侯城”,让历史上的伟人诸葛亮大有一番事业和风采。
诸葛姓氏的由来
本文2023-09-29 10:09: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