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的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廖家的族谱,第1张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

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

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

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

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

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

(四)广东永忠公后裔

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

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广西永忠公后裔

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

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

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

(六)云南廖永忠后裔

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

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

二。谱牒

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2020年5月22日

政权属性:王国(部落)

统治者(王室):德勒家族

王室汉姓:姬、金、安、张

国(部)名:德勒部

国土面积:4000平方千米左右(约6个新加坡大小,只算本土,不包括其他地区族人的封地)

都城:田坝(妥妥营)

政治中心:田坝(宣威市境内)

经济中心:宝山(宣威市境内)

主要城镇:田坝、宝山、格宜、倘塘、海岱

族属:彝族(乌蛮)

氏族:德布

官方语言:彝语(东部方言)

官方文字:古彝文(贵州彝文)

独立日期:南北朝时期,由磨弥部王室分家自立门户

        大约在周朝时期,先祖们就已经在云贵高原立足,并建立了政权,直到春秋时期,在一次大规模的分宗仪式后,祖先的两个儿子(慕克克、慕奇奇)逐渐形成了新的两大氏族“德布(布部)”、“德施(默部)”,德布住宣威,德施住东川,云贵高原至此划分两个部分,他们分别各执掌着一片天下。

        到了汉朝时期,成为了夜郎国贵族,祖先也曾做过夜郎国君,而在同一时期,德施氏族阿哲家族征服到贵州,在黔西北地区建立罗甸国,之后改国名为罗氏鬼国,逐渐形成水西部政权,而德布氏族则只在云南境内扩张。

        部,是巨型部落政权,在彝族历史上相当于王国,类似于欧洲的大公国,首领被称为“君长”,与国王性质相同,旗下又统辖多个王爷与行政部门,在土司时代,君长一般会被封为大土司,旗下的王爷们会被封为小土司或者大土目,很多人不了解历史,一味的认为土司土目只是村长镇长级别,其实大错特错!殊不知这些土司,最小的领土也有几个乡镇那么大,最多的有半个省那么大,可比世界上的很多小国大多了,总不能说人家不是国家吧,在我看来,无关领土大小,只要拥有主权,独立性强,那它就应该得到它该有的尊重!

        直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云南宣威地区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磨弥部,此后德布氏族的其他部落王国,也几乎都是由宣威境内发展而出,逐渐征服各地土著,逐步扩张。

        正值南北朝时期的磨弥部,国君有三位王子,长子姆阿额(又叫姆阿余)继承君位,次子姆默遮为人臣,三子姆阿作为国师(首席毕摩)。之后过不了几代人,二子姆默遮独立,征服贵州威宁土著,建立乌撒部政权,成为乌撒君主,形成乌撒家族。三子姆阿作独立,在宣威境内原有的封地内,逐步扩张领土,建立德勒部政权,成为德勒君主,形成德勒家族。

        毕摩教,彝族的原始宗教,讲究祖先崇拜,万物有灵,主持人为毕摩,即彝族的大祭司,万能者,类似于西方的巫师,可通天地鬼神,是人与神灵的结合者,除占卜与观天象外,毕摩还肩负着做法、历史记载、经书记载、文化传承、治病救人,驱鬼请神,主持宗教典礼与仪式等责任,尤其是高级毕摩,甚至还兼任军师或国师等职,协助君长处理朝政,拥有绝对的威严。

        毕摩也分三六九等,最初的慕克克(德布始祖),就是六祖中的毕摩,也是最正统的毕摩,后来开枝散叶,逐渐壮大,到了第七代阿德布时,开疆扩土,在云南宣威建立古苦格政权,并正式形成德布部,随后子孙分家后,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逐渐形成强大的德布氏族,政权遍布云贵高原。关于毕摩的传承,历来都是贵族内部世袭,彝族是个讲究血统的民族,所以贵族们从来不与外人通婚,高级毕摩只能由贵族内部世袭大毕摩担任,主要从事国师等职务,必要时协助君长主持王国内部的大典与各种顶级宗教仪式,而贵族内部的小毕摩,则只能为普通王族与贵族家庭主持宗教事宜,以上这两种毕摩都属于上层专属,是底层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作为彝人,普通百姓也是拥有信仰权利的,不能因为贵族专属而没有基本的信仰,于是在普通的百姓里,也有了一部分毕摩,因为血统不纯,也因为贵族掌握所有宝贵经书与秘籍,所以这类毕摩不属于正统,也不够优秀,他们的存在仅仅只是满足百姓的基本信仰需求而已,为普通人家主持宗教事宜,驱鬼避邪,传承文化,治病救人。

        而德勒家族作为世袭大毕摩的大家族,除了拥有自己的政权与大量领地外,也有专门的一部分族人世袭毕摩位,德勒家族的政权在历史上或许不是太出色,相对平庸,但德勒家族的毕摩,却是整个彝区所有部落王国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顶尖大毕摩,历史上,在很多部落王国里,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德勒家族的毕摩任职,封地也遍及整个云贵高原,位高权重,关系网也错综复杂,反而其他家族的毕摩很少,因为德勒家族是德布氏族最正统的毕摩传承人。

        在古代,德勒毕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德勒家族的人都是西南彝区公认的执政能手,在各个部落王国里都有任职,例如大总管(总理)、管事(相当于总理)、大土目(蕃王)等等。在清朝改土归流时,磨弥部的大总管就是德勒家族的金定荣,民国时期的乌撒大官寨土目家的管事,也是德勒家族的姬德恩。

        到了隋唐时期,德布氏族已经形成了很多部落政权,例如磨弥部、德勒部、罗雄部、乌撒部、罗婺部、播勒部、师宗部等等 而德施氏族则形成了水西部、阿于兜部、芒部、于矢部、普麽部等等 这一时期的我们都被称为乌蛮,而这其中的于矢部就在黔西南地区建立了另一个“罗甸国”,直到元朝初年结束。(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罗甸国,前者是三国时期的水西阿哲家族,后者是唐朝时期的于矢部龙氏家族)。

 

        唐朝时,我们这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部落都属于南诏国的加盟国,成为南诏国东部最强大的势力与屏障,南诏国君与我们属亲戚关系,相互联姻。当时的我们号称乌蛮三十七部,南诏的每一场战事都有我们参与,军事严重依赖我们支援,每一支部队里都会安插少量乌蛮精锐,每到战争时,最先发动攻击的便是乌蛮武士,随后大部队再协同配合,首尾呼应,直捣黄龙。

        北宋时期,由于南诏亡国,白族段氏家族邀约乌蛮三十七部贵族联合建国,多方在磨弥部境内进行盛大结盟仪式,随后乌蛮贵族协助段氏家族建立大理国,乌蛮各部仍然属于加盟国形式,一切政治制度管理模式与南诏无异。

        南宋末年,由于蒙古帝国南下入侵,南宋朝廷苟延残喘,大理国也迅速战败投降,并且违背盟约,协助蒙古进犯乌蛮(我们),而后乌蛮各部贵族联合建立自杞国,通过向南宋贩卖战马生意,垄断战马市场,逐渐做大做强,为后来抵御蒙古入侵起到了关键作用。之后自杞国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整整坚持了六年,终究还是加入到了改朝换代的行列中。

        元朝初年,自杞国亡国后,德勒部同其他家族一样归附朝廷,成为朝廷的边疆蕃属,因协助征战南宋有功,受封土司爵位,网上有信息说是助征南宋先头部队四十八营伙之一,册封土目,我个人持怀疑态度,因为有太多历史被战火销毁,很多历史我们都无从而知,但由于情况特殊,又加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本书籍有过相关记载,也没有人实质清楚这段历史,也不符合德勒家族的身份,从已知历史与家族身份推断,德勒家族是比较独立的一种存在形式,与乌撒部类似,虽说领地不算大,但也是有主权的大部,与各大部王室均有姻亲来往。最关键的是,宣威市几乎有一半的面积都是属于德勒家族的,隔壁的贵州省也有大量领土,可比云南中部地区不少部落大多了,说只是普通土目的话,恐怕也没多少人相信。直到明清时期朝廷在西南地区设立行政区划,德勒部大部分领土位于宣威州境内,由于宣威州安氏土司是磨弥部王室的直系继承人,于是在行政区划上便隶属于安土司,德勒土司则位列第二,而在贵州的另一部分领土,则被朝廷设立不同的行政区划分别牵制着。

        德勒部位于云贵交界处,二省均有大量领土,都城位于宣威市境内的田坝镇,宣威市境内的宝山镇是其经济中心。德勒部总面积4000平方千米左右,约有6个新加坡大小,2个卢森堡大小。

        宣威市田坝镇境内至今仍然保留着两座面积巨大的土司古城堡遗址,已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城堡分大城与小城,均建在海拔2千多米的高山上,大城面积达141亩(94万平方米),周长2公里,主要用于屯兵以及各部门驻扎,小城面积近百亩,主要用于土司及家人居住,两城屯兵可达万余人。城堡的城墙是双层的,第一层高约三米多,中间有一条人行道,然后第二道墙矮一点,城门呈现月弓形,高和宽都是三米多,全是用巨石垒成,据说当年建造城堡时,土司家的仆人们从山上排队一直排到了4公里外的营上村,通过相互传递的方式,把所需的建筑材料通过这种方式运到山上去。只可惜城门、楼牌房间等等均在上个世纪大跃进时期被拆去修水库用了,城墙也被破坏得体无完肤。

        根据数据分析,德勒部在田坝镇的王城(王宫)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总面积相当于北京故宫的1/7大小,与北京故宫的建筑总面积差不多大小,相当于十几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而且王城是建立在海拔2千多米的高山上的,建筑也皆是巨石垒积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建造难度也与北京故宫无异,自然也是巍峨壮观,处处尽显王者风范。也不要因为它偏安一隅,就误以为只是一个弱小部落,能成为土司,这其中的奥秘,只有中原皇帝知道,只有君长陛下自己知道。

        大城内驻扎德勒部的各级管理机构,驻守大量军队,小城属于后宫,除了君长陛下与公主王子殿下居住外,还有大量仆人与君长卫队也生活在内,小城虽然属于后宫,但也有单独的朝堂,是君长处理朝政的地方,大城里的高级官员们,都要经常到小城的大殿里与君长陛下商议朝政,哪怕是驻守远方的各部土目王,也要定期前来朝见君长陛下。大小两城也分别坐落在对立的两个山头上,遥相呼应,只等君长一声令下!

        而且除了田坝的这两个土司古城外,其实在其他领土内,德勒家族也还有众多大大小小的土司衙门、行宫、王府、庄园、城堡等等。

        德勒部的都城在田坝,君长(国王)陛下住王城,王城分大小,小城住君王,大城驻军队,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只有在特殊的战争时期才会使用,也算是王室行宫吧,一般的和平时期,君长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坝子里的王府庄园内,不过由于历经上千年的战火摧残,如今已经很难再找寻其历史痕迹了。

        足见当年的德勒土司是有多么强大才能建造这样庞大规模的城堡,一般的小土司是不会有这样的实力的,也似乎派不上用场,首先是经济实力不允许,其次是人口不允许,影响力不支持,领土不够大也不够折腾,地理位置也不占优势,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也是清晰可见,很多大土司家的王府或王城都规模很大,例子也很多,例如水西部慕俄格古城,水西宣慰府等,反而一般的小土司或土目却很难保存城堡遗址下来,就算保存下来的规模也非常小。

        宝山大土目,虽然德勒部的领地并没有水西部、乌撒部、磨弥部那么大,但旗下很多土目都实力强悍,经济发达,甚至一个都能顶其他地方的很多位大土目,例如宝山土目,作为德勒部的经济中心,宝山又被称为宣威东部旱码头,也是古代滇东北地区有名的经济重镇,实力不容小觑。甚至是在今天,它也足够强大,不仅煤矿与水电资源丰富,而且人口也是普通乡镇的两三倍,像这样的重镇,德勒部旗下拥有好几座,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德勒部能在山巅上建立起两座巨大城堡了,而且被战火摧毁的其他城堡行宫和庄园,至于到底有多少,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

        历史上的德勒部,北与乌撒部(德布氏族)接壤,东与磨弥部(德布氏族)接壤,西与水西部(德施氏族)接壤,西南则与于矢部(德施氏族)接壤,这几个都是古代彝族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部。各部王室皆有姻亲来往,几千年如一日,空前强盛。

        德勒部领土范围,在云南省宣威市境内,几乎位于东部地区,包括田坝镇、宝山镇、格宜镇、海岱镇、倘塘镇、龙场镇、阿都乡、杨柳乡、双河镇、文兴乡、普立乡、乐丰乡。而与之相连的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就包括了水城县杨梅乡、发耳乡、鸡场乡与盘州市地区的坪地乡、四格乡等大范围地区。

        关于德勒部与其他部的姻亲,自古以来历来都是其他大部的公主嫁与德勒部,而德勒部公主也依旧嫁与其他王室,一来是为了遵守祖宗家法,维护血统,二来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合。

        对于德勒部公主担任女土司的历史,目前已知的有两位,一位是在元末明初时期,嫁给了普麽部君长,平彝县海氏大土司,之后由于君长战死沙场,孩子又身处襁褓,于是按照规矩,德勒氏担任君长土司之位,成为普麽部第14代土司,待孩子长大成人后,便归位于海氏家族。

        而另一位德勒公主,在清朝早期,便是嫁给了隔壁贵州的于矢部君长。于矢部是彝族有名的大部,早在唐朝时就在贵州南部建立了罗甸国,直到元朝初年结束,后来又继续保留于矢部领地,归附朝廷后,成为了元朝的普安大土司,一直到清朝初年,已不知过了多少代土司,到了龙天佑继位的时候,其爵位直接坐到了正一品,后来一代又一代人战死沙场,到了龙天佑的孙子“龙健”时,娶妻德勒部公主,之后也是战死沙场,孩子也年幼,于是德勒氏接管了土司位,一直到孩子长大归位。

        明朝末年的德勒部,此时的君长名叫姬世昌,曾参与了历史著名的奢安起义,也叫奢安之乱,明朝天启年间,沾益土司姬世昌与乌撒土司安效良携手,在位于云南战场的曲靖地区的明军必经之路上伏兵阻截。当时的计划是,毕节水西部攻贵州,泸州扯勒部攻四川与重庆,乌撒部与德勒部攻云南(后来第二年东川阿于兜部等也相继加入了阵营),历经无数次完美战役,最终还是没能躲避明朝的重兵包围,于是乌撒君长安效良与德勒君长姬世昌双双战死曲靖。

        君长姬世昌育有两子,长子姬宪培继承君长土司位,次子姬赞统为大臣。奢安起义结束后,紧接着云南的滇南土司沙定州迅速占领昆明,并且发动了沙普之乱事件,姬赞统趁势加入阵营,拜土司沙定州为宗族家门,冒充沙姓,改名“沙赞统”,随后便依靠势力侵占亦佐县,驱逐亦佐沙土司,成为亦佐土司,手下统治十大土目,后来大西军占领云南,沙定州被处车裂之邢死,作为同党,姬赞统自然也难免一死,于是饮毒酒而亡,之后姬赞统的儿子姬鼎臣再次收复亦佐县,继续担任土司,去世后便由侄儿姬雄飞接任土司位,土司共计三代,直到朝廷收复亦佐县为止。

        清朝初年,顺治帝册封德勒土司姬宪培为威远将军爵,土司位一直世袭至雍正年间,直到改土归流后,德勒家族也同其他家族一样,陨落于历史长河中,在与朝廷的无数次战争中,最终战败,于是举家迁徙至贵州躲避朝廷追杀,自从土司直系族人走后,旁系的部分族人却留了下来,他们接管了部分领土,由于人手不足,其他领土则被其他亲戚们接管,一直到解放为止,所以民国时期德勒家族的领土已经剩得不多了,仅剩下田坝、宝山、海岱、倘塘以及贵州六盘水地区的部分领土,实力大大缩减!

        而迁到了贵州的土司后人,很大一部分都来到了威宁县,受到乌撒残部大官寨土目家的庇护,得已生息,由于当时乌撒土司家人也大量往外迁逃,所以很多地方就变成了一片空白,甚至一度成为了无人区,于是从外面逃过来的亲戚们就接手了乌撒的部分领土,直到民国时期,德勒家族在乌撒地区的实际控制区就包括了迤那镇、海拉镇、半个羊街镇、双龙镇、半个小海镇以及其他众多零零星星的土地。

        在此特澄清一下,我的历史有理有据,均是根据多年经验总结而来,这其中的内容,有的是来自谈话交流,有的是来自地方州志、县志、府志、厅志等文献,也有部分来源网络线索,家谱、自身的家族文化传承、熏陶等,也有部分残缺不全的历史,是我经过分析与对比总结,尽量还原而来,以上各种来源,均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检验而最终确定。现在的历史虽然越来越完善,但空缺与丢失的依然很多。

        关于德勒家族的历史情况,我大概讲到这里,其他的就等再次发掘新历史,再做补充吧,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支持与赏光,内容过多,耗时过长,你们浏览辛苦了!

彝族姓氏对应汉姓的取法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皇帝赐姓。比如,据《马湖府志》和《叙州府志》记载,现今雷波县的杨姓土司,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投诚纳土,赐姓“杨”。

2、以彝语谐音取汉姓。在彝族的众多姓氏中,有很多姓氏与汉族百家姓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彝族人就用谐音来取自己的汉姓。如玛氏,取汉姓马;“木垫”“莫色”“蒙孔”中的“木、莫、蒙”与汉姓“毛”之音相近,便姓为“毛”。

3、以彝姓意译为汉姓。彝族人取汉姓中,有一大部分是根据彝姓意译过来的。如曲比的姓,“曲”意为“白色”,故取汉姓为“白”。又如俄、阿主、依火、阿溜等彝姓,翻译过来分别是熊、狐狸、柳树、猴子等意思,故又取熊姓,有的取胡姓、柳姓、侯姓。

4、是老师取的学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彝族姓名长,不好记,加之汉族老师对彝族学生的姓名读音不准,为便于记忆,汉族老师就给部分彝族学生取了汉姓汉名。

扩展资料:

彝姓,通常为两句,每句四字,如上所举的例子。第一句为氏族标志(图腾),有山、河、湖、石及植物,后一句为分宗祖名及姓氏或地名及姓氏。其基本模式:标志(图腾)、源头(搂衣),分宗祖名或地名、氏族名称(彝姓)。如“马倮搂衣,语哼卯歹。”

可以理解为“以马倮(杜鹃花)为标志,在语哼(祖名)分宗后的卯歹氏族(家支);”密所搂衣,麻迷楼吉。“可以理解为”以密所(植物名称)为标志,在麻迷(地名)分宗后的楼吉氏族(家支)。

但由于地名的演变、社会的变革、古代彝语的失传等诸多因素,今天对“搂衣”的会意难求甚解,只宜粗不宜细,知其大意即可。

史书《清实录》、《乌蒙纪年》中视为人名的阿底、黑胯等,都是氏族名称或者说彝姓,不是人名,故“黑胯”死后有黑胯。彝姓全称中都有“搂衣”一词,凡问“搂衣即问彝姓,问彝姓即说”搂衣“。”搂衣“一词是什么含意呢?仅解释为”源头“或”源流“很难让人理解,要从彝姓的产生说起。

彝人家族繁衍,历九代、十一代、十三代时,要举行分宗仪式,变宗亲关系为姻亲关系,扩大开亲范围。其分宗仪式即”做斋“祭祀大典,规模浩大,仪式隆重,凡同祖先的人家不管你迁徙有多远,都要赶来参加,不容忘记自己的根源。做斋首先是祭天地,次祭祖先。

念完祭天地祖先的经书之后即占卜取分支水(源头)的方向,由分宗家族成员准备一只公绵羊驮上取水用的壶,喂点盐水之后赶朝占卜所得的方向去找水。

白摩看羊在什么地方吃水,就在什么地方取两壶净水回祭场,并记下取水地方的地理特征及草木石等名称,作为新分家支的标志(图腾)和分支源头,并给新家支取名后用彝文记入史册。新的”搂衣“从此成立使用。

-彝族姓氏

廖家的族谱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