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好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1收藏

如何立好家谱?,第1张

1、立碑仪式开始:奏乐,燃放鞭炮。

2、祭天地:请敬献祭品供果,向天地生神灵行礼,敬酒(在音乐中)。

3、敬列祖列宗神灵:

 由本家一人向列祖行礼后献祭酒三杯后敬曰:  父母恩情深似海,祖宗功德无量。我等后人,集聚一堂,为先祖立碑。秉承优良。孝娣永存,祖恩浩荡,以德为本,喻嗣不忘。

愿我家族兴旺发达,富贵其昌。请先祖保佑后人,平安康泰,人丁兴旺,达官显贵、繁荣富强。今日立碑铭志敬祖,惊扰之处请列祖体谅宽恕。

主持人呼 :众后裔行三鞠躬之礼。

4、立碑开始,请各位乡亲,好友动工,放炮,奏乐。

5、洗碑,擦碑,罩屋。请子孙,儿女,外甥男,外甥女碑前尽孝,——完成红布罩碑。

6、请某某为列祖揭碑。

7、摆供品,上香,烧纸 (奏乐)。

8、宣读祭文(全体按次序站好)

9、众人拜祭(三拜九叩)

一拜祖宗:福泽千秋,祖恩浩荡。二拜先祖:以德为本,秉承优良。三拜父辈:忠孝传家,喻嗣不忘。拜毕起立。

10、分拜开始(在音乐声中进行)。

11、立碑,揭碑仪式结束 (燃放鞭炮)。

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对于家庭有着“明昭穆、辩世系”等功能,而且也是研究 历史 的重要史料来源。

中国家谱的 历史 源远流长。民国以前,家谱的修纂连绵不绝,至民国至今,家谱修纂也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一是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倡导,出现一个修谱的高潮,诸多国民党要员也都在这时候进行修谱。二是建国后的20世纪80—90年代,也迎来一个修谱的高潮。建国之后,族谱被视为封建的象征,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族谱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不断修纂家谱。进入新世纪之后,修谱更是频繁。

民国高官家族修谱时蒋介石的题词

但新世纪修谱,和以前的宗族修谱有很大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资金的问题,不同于明清时期宗族,修谱的资金从族产扣除,现在修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再者就是世系的编纂,新增了多少人口,具体世系如何,特别是像题主所说的,如果老谱遗失,新谱的修纂就会更加困难。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近世修谱时的倡议书(为了保护隐私,此处仅截取了部分)

第一,资金问题 。当今修谱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捐款和均摊 ,一般都将这两种个方式相结合。

捐献主要是由家族中资金比较充足或者 社会 地位比较高的人进行捐款,这也是当今修谱资金的重要来源。当然,为了鼓励族人进行捐款,常常在家谱中载明某某捐款多少,如若捐的比较多,还会在家谱中详细载明家庭的照片以及家庭人员的光荣事迹。

均摊则比较简单,就是每户都要缴纳一定的款项,不同的宗族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按照家庭进行,有的按照人丁捐款,通常都采取第二种。其缴纳具体数额不同地区也不同,有的人均10元,也有的人均20元等等。当然,是否缴纳采取自愿原则,但是不缴纳也不会载入家谱,所以还是带有间接性的强制性措施。

第二,世系编排问题

采访是不可避免的。 修谱人员需要每家每户的去采访,确定家庭具体的人口。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一般选择有一定名望的族人担任。而且如果可能,还需要跨越不同县市,甚至不同省份。

但这里就出现了题主所说的问题,如果家族有老谱,那一切都好说,只要按照以前的世系采访编排即可,但如果老谱遗失该怎么办呢

采访一定是必要的, 而且还要很仔细的进行采访,包括家庭男主人之上的若干代,都要尽可能的进行梳理清楚。而且, 这里也可以对族中年龄较大的老人进行采访 ,依据他们的口述史料进行汇总。

查找文献资料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的文献包括多种,方志、文集、旧报纸等等。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两种文献资料。 一是墨谱 ,所谓墨谱,是和传统意义上的家谱不同的,传统家谱都是出版的或者已经刊刻出来的,但是墨谱是未经刊载的,一般墨谱很难保存下来,但也有部分宗族会保留。 二是碑刻 ,明清时期碑刻都会比较完整的记载家族世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史料。

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进行考证。 比如联宗谱 。一般而言,每个家族都会有迁徙来源,通过去迁徙地进行考察,也有一定的几率找到之前的家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采访汇总,能够形成新的家谱。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相关记载,在新修家谱时,先将现存可以考证的世系资料编纂出来,不清楚的部分可以待后续进行考证。

当然,新修家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都会组成一个修谱委员会,进行统筹分配,如总修人、会计、采访人员等等。

比较复杂。要看失续的年代是否久远。可以从现代往上推,看是否联系上老谱,(老谱上记载的详细更好)。你属于哪支,住哪个村,每一辈弟兄几人,(这些信息老谱上都有记载),多和年龄大的,辈份长的交流。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大,迁徙频繁,续谱更难。小传中可写清楚原住何村,现居何地(地址要写清楚)。现在,年轻人多不太重视修谱,但仍要二三十年修一次,这就需要家族中要有热心公益之人,有志者事竟成。我大伯退休教师,一个人跑了四年,几十个村庄,完善了谱系,又写了小传,及文献,修了支谱,为本支五千人及安徽蚌埠常氏家族作出了贡献。本人于2017年9月份,下定决心,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1871年(1992年老谱记载。)迁至南京鼓楼区,最近两、三代人与老家失去联系几十年的南京一支人,参于2017年修谱,圆了他们与老家宗亲们的团聚梦!

中国人非常重视修家谱,讲究慎终追远,传承有序。家谱失传的现象也很普遍,远因是战争和灾害,近因是破四旧和人口流动加速。

我家的家谱也在文革中烧掉了,我父亲在2000年退休以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重新整理出来,他的办法主要有这么几个:

1回忆。我的祖父是1978年去世的,大概在1976年前后,我父亲就请他老人家回忆族谱。我们这一支落户到本地后,传到我祖父是第七代,从我祖父之前,一直是长房,族谱和牌位(神柱)一直放在我家,虽然被当做四旧破掉了,但是祖父记忆力极好,他口述的内容被我父亲记录下来,基本上已经很完备(缺部分生卒年月和女配偶姓氏)。我父亲又多次回村里咨询老人,又充实修正了一些内容。这是恢复家谱最重要的办法。

2走访。全县有近千个自然村,有吕姓的村子大概有200多个,父亲骑车着电动车,用七八年的时间逐个走访(有些村子去了四五次),一方面梳理清楚了本县吕姓的来龙去脉,播迁流转次序,另一方面也充实订正了我们的家谱(因为在一些较近的支脉里,颇能获得臂助)。我父亲根据几年来的调研资料,写下了几万字的“市吕姓源流考”,为后来者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这是第二个重要手段。

3查阅地方史志。这个方法可以在大的节点上提供一些帮助,对细节帮助不大。

4可以在网上查找本姓的宗亲会,也能有所收获。

最难的就是李姓,没有一个统一的字辈。我自己今年47岁,李姓,根据老谱记载。2015开始,到2017年。终于把本村本族所有的人员统一进行了续撰。老谱是清四旧时放在窗台底下用泥土泥在墙里才幸免于难。后来我的一个大爷爷保管着。大爷爷在2001年去世了,六十多年了基本木续过谱。我是一个乡村医生,利用农村人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我通过电脑把族谱续撰了!自己感到好欣慰。真的好累续撰族谱。我没有让族里人花一分钱。!!!顺便说一下,我族是明景泰三年从江苏东海迁徙到山东莒邑!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很是适合,因为我们唐氏家族也正在准备重修族谱,和题主所描述的一样,我们家族的族谱也已经失传。

首先说,为什么要修谱续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下炎黄子孙一脉相承,说世系,道宗族,辩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

此为修谱续谱之初衷。

过去,每个家族,都会有族谱,历经续修,完整规范,世代相传,长期保存。

但是,经过那个时期破四旧,族谱遭毁失,宗祠遭破坏,祖宗牌位也都损坏,导致后来家族字辈都变得混乱。

到了现在这个太平时代,大家都认识到修谱续谱的重要性,很多家族开始重新修订族谱。

可是,族谱已经损毁失传,又该从何入手呢?

我说一下我们的做法,题主可以作为参考。

一、采访族中老人,走家串户采集总支世系信息。 二、搜集物证,比如找到老祠堂地址,看是否有石碑。我们就是在老祠堂遗址找到了百年前的纪念石碑,上面的字迹依然可辩。我们将石碑上字拓下来整理出来。

三、家族族谱虽然损毁,但家族各分支有些家里一定还有保留的神主牌位。我们也就是在家族走访中收集到了一些神主牌。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整理出辈分字派,可以和其他地方同姓家族字派进行对比,看能否找到字派一致或者接近的,以找到本支的来源。

经过这些考察走访,我们考证整理出了最初入川的字辈,又重新续订了新的字辈。

族谱的续修,还在进行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总的说来,需要全族人共同努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为了追本溯源,弘扬祖宗遗德,继承祖宗传统,我们都应该做好这件事。

我是阆中飞帅,期待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寻祖藉,求帮助: 湖北吴氏一支和祖藉失去联系,祖藉江西南昌新建县,1890年以前每代人回新建祭祖,此后120多年无人回去,祖谱及祠堂在新建原藉,其中族谱字辈是: 君启继文州,振汉忠国道,诗书礼可传有网友知道上述族谱及地址者,请回复,谢谢!祝您全家幸福!

每届修谱都会印刷出很多套,除非是全部消失了。只要有一套存在,就可以续谱。

无论以前家谱在否,现在主要的是每个家族之间详细记录,有序流传,一旦有追溯的线索,严格考证,同姓之间相互参阅,建立起完整的血缘传承档案。百年之后,尸骨与功业荡然无存,唯一能留下的只有名姓,假如连名字都不能加以记录,我们的一生也就是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

一般都是可以的

只是难度较大

有些可能会难续

但谱有这方面的处理技巧

做总比只遗憾要好百倍,实在没有老谱,就找老人回忆家族世系,并尽量捋清,能到哪代就到哪代,即使有部分错误也没关系,只要别把行辈搞错就是功绩。你现在开始修成家谱,你就是家族的功臣。

新旧家谱如何更换?那得看你们家了,看你们的家谱是什么样的呢?那肯定要把这个家谱得琢磨好了才能说那得从上到下把戏拍好了,最好还是找一个装订公司给你装异装新旧家谱如何更换?那得看你们家了,看你们的家谱是什么样的呢?那肯定要把这个家谱得琢磨好了才能说那得从上到下把戏拍好了,最好还是找一个装订公司给你装异装最

民国十二年(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

  近代杨贵德等在桐梓县娄山关镇虎峰山杨价崇德庙开会讨论百字谱:

  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

  后修改为: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家谱,一般分成族谱和家训,族谱开头一般介绍自己家族姓氏的由来,然后就是族谱,当然很多时候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家谱往往会出现,断层甚至将以前的全部丢失,所以难免重新修立,这时候首先一般凭着当事人的记忆,将原因细数说明,然后立一个虚祖坟或祖宗灵位,国人一般不会以自己家祖,当然除非是有值得夸赞的丰功伟绩,比如建国称帝,或成为某一重大事业的开山鼻祖,亦或者被皇帝册封,神仙感召等等

而后族谱就是家族生息繁衍开枝散叶的图表,但依照传统图表只记述直系男子和家族分支的直系男子,并不计数繁衍的女子因为女孩是外姓要出嫁,记述过门的媳妇,但不计数外戚。一般没有出仕当官,或者对家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仅仅记述名字而无生平。

而博取功名或为家族做出贡献的,不但要记述生平,还可以由本人修订家训。当然这些无法记述在图表中,但图表中的名字会有特殊的标注。

而家谱,的传承也是有规矩的,首先是必须传给有后代的儿子,然后才能按长幼序。当然如果某一次子特别出色厉害,也可议定得传家谱成为长房,但只能打破长幼序,如期无后亦不能成为长房,而没有得到家谱的旁系过五代后,可另立家谱,原家谱将不再对其进行记述,由新立家谱另行记述,这称为出五服。

家训旁系可以传承但是出了五服,长房已不能借阅干涉家族分支的事物以及家训,这需要协商议定,称为续家谱

如何立好家谱?

1、立碑仪式开始:奏乐,燃放鞭炮。2、祭天地:请敬献祭品供果,向天地生神灵行礼,敬酒(在音乐中)。3、敬列祖列宗神灵: 由本家一人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