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绍宋与《龙游县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余绍宋与《龙游县志》,第1张

        民国十年夏历辛酉十月朔,余绍宋先期乞假回衢,为母亲诸太夫人庆六十大寿。期间,龙游乡绅张芬、吴际元、劳锦荣、汪宜锌、徐士杰、陈炽昌、劳锡蓄、朱佩华等诸公聘书约余绍宋为修志总纂,祝康祺为副纂。自此,余绍宋以四年之功,成《龙游县志》四十二卷。梁启超先生曾评价余之《龙游县志》,有十长。梁先生说:“顾吾常以为实斋以前无方志,故举凡旧志皆不足与越园书较。以越园书较实斋书,其所进则既若是矣。无实斋,则不能有越园,吾信之,越园宜亦伏焉。然有实斋,不可无越园,吾信之,实斋有知,当亦颔首于地下也。”梁先生将余绍宋与清人章学诚相提并论,可见《龙游县志》在方志学的地位。

 余绍宋修志之愿,先启于曾祖余恩鑅。余绍宋幼时得曾祖厚爱,余恩鑅“课余必命习之,又恒举昔贤童时故事相诏,且多及于乡先达,若饶州之罗鸡得金,若忠肃公之化龙枕鼓,时时言之,尔时熟闻,辄神往龙游故乡也。”可以这么说,余绍宋的龙游故乡之情源于曾祖教诲。且余恩鑅曾重刻《康熙志》,此重刊本卷首有衢州知府刘国光的《序》及余恩鑅的《重刊序》。若无此次重刊,余绍宋重修《龙游县志》亦无所藉。

 余绍宋修志也与父亲余庆椿有关。光绪二十年,余庆椿掌教凤梧书院。十三岁的余绍宋随父侍居凤梧书院半年。余绍宋“始得渐通故乡俗语,渐知留心乡帮故事”。当时余绍宋常听父亲与人谈起县志年久失修,担心文献散佚,屡次商讨修志。余绍宋不知其意,偷偷地问父亲。父亲告之:“方志为一县宝书,功侔国史,其义甚详,恨幼时无知,旋领即忘,今不能更举其词,负疚何极。”

 四叔余庆龄对余绍宋修志之举也有积极的影响。光绪二十九年,余庆龄任凤梧高等小学堂总理,余绍宋在学堂任学长。余庆龄亦曾议及修志,虽然事未成,但余绍宋有感于中,“已思有以自效”。后来,余绍宋“居恒读书,遇有涉及县事者辄笔记之,积久盈寸,而参互考校之余,知康熙《志》所载殊多舛误,遂成《旧志订讹》,初未敢示人也。” 在修志之前,余绍宋已撰有《旧志订讹》。

 还有一事对余绍宋修志有重大影响。光绪三十一年(1905),余绍宋游学日本,县里资助二百金,经费即出自修志余款。余绍宋说:“为数虽微,而私念今日地方以此款赠行,他日所以报之者别无他道,盖至是而修志之遂决矣。”

 而在修志之前,余绍宋借司法部任职之便,“部中原储方志数百种,既得一一涉猎,复请于长官以部令补征全国府、县志,又得三四百种,乃积平日讨研究所得,又成《读方志札记》《旧志补遗》两编。”如此看来,余绍宋修志,准备得相当充分。

 余绍宋如此爽快应约修志,也有母亲褚氏之功。初,余绍宋担心时任司法次长,事繁,并未当即应允。民国十年十一月一日,诸公再请,余绍宋叩问母亲。褚氏问:“汝其忘先人之志乎?”余对之:“不敢忘!”余绍宋退而再与诸公议,允之。又约定数事。如,需得一老成宿望者共图之,众人遂想到祝康祺先生。还有体例酌定后他人不得变更,所收事迹截至宣统末年止,入民国后事不得阑入;又如,不应收之件不得以捐款等缘由要求收入等事,悉承诸乡父老允许。余绍宋还提出声明不要报酬,众人不许,他就声明应得酬劳全部存储,将来积有成数,供公益之用,决不进私囊。次日,余绍宋又与郑渭川谈修志之事颇久。

 余绍宋此次乞假南归为母祝寿,以“春晖”名堂。原先日记所载之事名《余庐日记》,而自民国十年十一月十四日,始改题为《春晖堂日记》。

 余绍宋返京后,首次将开启修志之事记在日记里是民国十一年二月。二月十八日,他在《春晖堂日记》道:“阅章实斋《文史通义》第八卷,皆论修志事者,近日颇欲开手修《龙游县志》,故一涉猎,其持论固有过激处,然甚有史识,谓志体坏于标题不得史法,标题坏于艺文不合史例,而艺文不合史例之原,则又因创修郡县志时,误仿名山图志之广载诗文,诚为为探原不易之论,李爱伯日记中颇讥其非,未为正论。夜与仲先商定《龙游县志》编纂例,不依向来通例,亦不全用章说,姑志于此,他日尚须改订也。”余绍宋又将县志粗分目录如下:

 地理考:沿革,疆里,山川,户口中,风土。

 食货考:田赋,税则,仓储。

 建置考:城郭,水利,廨舍,学校舍,邮传,祠祀,公产附。

 ……

 二月下旬,余绍宋在日记中曾多次记录点阅《龙游县志》之事。

 余绍宋寓京修志,与龙游修志局诸公交流以书信方式为主。如民国十一年五月十七日:“龙游修志局寄旧采访稿来。”五月十九日:“附《龙游县志》内信致子培。”

 余绍宋于修志之事,极为上心。除参阅大量各地方志外,于县志所载,逐一检阅,十分严谨。如,民国十二年一月十七日:“夜检阅采访稿人物官师各册,将撰著县志各表并列传也。”十八日:“撰贺齐传,正旧志之误两点,一齐为太末长非建安十六年事,一后汉及吴均无威中郎官名。”十九日:“夜作县志职官表并订下名宦传三篇。”廿四日:“检阅《浙江采进遗书总录》,抄其要入志者七条。”廿五日:“编职官表到明代,订焉旧志讹谬十数条。”二月廿六日:“夜续编职官表至明末。”“得劼丈书,以所拟《采访员章程》见示,用意颇发,惜绝不似章程体载,因为更定之并附入私见,颇费心思,因录之如次。”他还将龙游修志局采访员章程抄入《春晖堂日记》中。其中《采访章程》规定,每月须责成各采访员缴稿十五则。但因所采用大多不适用,于是又纂例定《采访纲要》三十九条,详细说明采访之法,厉行采访,所获颇多。四月一日,余绍宋又将前三日所拟采访纲要全部修正定稿,并兹录于日记中。

 民国十二年后,余绍宋与副纂祝康祺书信交流更为频繁,且书与祝康祺的信大多有编号,只是前三通信并未注明,第一通信约于民国十二年二月二日:“作书致祝劼老,别存稿。”有编号的自二月六日第四通开始:“作书复劼庵第四号,别存稿。”至民国一十四年十一月廿六日,已编至第二百五十五号。此后,他们的书信交流逐渐减少。直至民国十五年二月十八日结束:“发劼老二百六十一号,附去发单两纸。”

 后因直奉战事,余绍宋先是辞去司法次长,但仍担任法律馆顾问。民国十三年正月后,又辞去顾问之职,就更尽心全力修志。并于一、二月,成《氏族考》二卷;三月,成《建置考》一卷;四月,成《食货考》一卷;五月,改定方君所草《地理沿革篇》,并补成《山川》《疆里》《风俗》三篇为一卷;六月,成《丛载》一卷;七月,成《通纪》一卷;八月,编成《掌故》八卷;九月,编成《文征》四卷。至十一二月,稿已修改三四次。

 余绍宋修志间,也曾出现过一些状况。民国十三年五月十七日,余绍宋“得劼丈信,谓朱佩华在议场宣言修志无成绩”,余绍宋即作书责之。他在信中道:“修志为一县最大最要之事,足下前者亦曾与闻,不宜因与当局意见参差,而为倒行逆施之计。明知足下断不至此,然人言籍藉,不得不一贡其愚,深愿足下顾全大局,好自为之。”余绍宋对此很是气恼。关于此事,直至九月一日,吴际元还赴京来谈,愿调停朱佩华事。

 当然,这点小插曲于修志而言并无阻碍。余绍宋与修志局众人一道,晨检晚补,专致修志,即使有时身体不适,也从未中断。在《艺文考》《职官表》《选举表》《人物传》脱稿后,先后印百余册,分发各采访员及四乡士绅,求其匡正。后又在编撰时,对旧《采记》有疑或未明者,一一查访,计先后查询事项共一千五百余则。直至民国十四年四月,全部勒成定稿。

 民国十四年五月底,余绍宋回到故乡龙游,此时,《龙游县志》稿初成。民国十四年六月廿七日:“集同人开会,核定通记一卷、地理考一卷。”二十八日:“核定氏族、建置、食货三考,更改处颇多,皆事实与访稿不同者,此番幸归来,不则非信史矣。”三十日:“核定人物传、烈女传、丛载诸稿。”七月一日:“核定掌故诸篇,内中公产一项尚须补查。”二日:“开议续志采访事宜,自明日起,诸采访员亦凾欲归乡也。”廿二日:“侵晨再召集诸访员商量续志事宜。九时半由余与劼老出名请四乡绅士之在城者,计张诵先、朱佩华、吴子培、陈炽昌、徐明伦、劳锡蕃、劳梅卿、苏梅卿、璩孟白十人来局会议,续筹经费事,并议定北乡义塾租款作为修志预备金,略师章实斋县志科之说。众赞可,乃也孟白入县署与厪才言之。”七月廿三日晨,余绍宋乘舟离开龙游,吴际元同行赴杭。

 《龙游县志》最后定稿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县志后录将付梓,检视意未尽,更作千数百言补之。发王诒孙函,明知交通已断,然不能不寄。”《龙游县志》卷末有余绍宋所撰后录《前志源流及修志始末》。后录结尾处,有感谢祝康祺等众采访员语。余绍宋写道:“是故今兹役脱,非祝先生主持,则采访、经费两端皆无所获,绍宋虽勤,曷克偿兹夙愿?其为劳于乡里者固至大也。而以七十老翁,不惮千时来归,力任劳怨,中更家庭变故、地方兵事,而卒不挠不挫,以竟厥功。其宏毅果敢之精神,尤足以昭示来许……”余绍宋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祝先生等诸君的感激之情。

 十二月廿三日:“复黄震荣、陈久志,两君皆来书索观《龙游县志》。”我们可判断《龙游县志》已付梓。

 民国十五年(1926)一月六日:“致劼老二百五十六号,样本寄齐。”此时,《龙游县志》样书已出。三月五日: “吴芷泉将南归,托其带新志五部到杭,一送夏定侯,一送浙江图书馆,一送郑渭川,一送莫伯恒,一送叶左文,并各致一书。”《龙游县志》终于正式出版。自开局至成书,此次修志共花费二万一千元。

 四年辛劳,一举成名,余绍宋之《龙游县志》成方志学经典之作。如今,此版《龙游县志》早已是一卷难求。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不止有翰墨芬芳;字里行间,更多的还有前贤做学问的专注和浓浓的桑梓之情。

                                      2020年1月3日晚于旧县署

《宝安志》

(元)郭应木修 陈庚纂 元皇庆壬子(1312年) 佚见《阮通志艺文略》

郭应木,资州人,判官。庚,东莞人。咸淳甲子乡贡进士。

是志既佚,存皇庆癸丑正月郭应木序。宋元东莞县,旧为宝安县地,此用古县名。明正统陈琏序云:“元皇庆壬子,摄事资中郭居仁嘱邑儒陈庚纂辑成编,曰宝安志,简核而当。后板毁于兵燹。”

《宝安续志》

(明)庄恭 陈义纂 明永乐初 佚见《阮通志艺文略》

《周志》:恭,字克敬。洪武丙子举人,官丰城教谕。恭、义皆邑人。

正统陈琏序云:“永乐初,邑人上林教谕庄恭,与邑人陈义访得旧本,续而修之。第纪载疏略,览者病焉。”

《东莞县志》

(明)周式修 陈琏纂 明正统7年壬戍 佚见《阮通志艺文略》 周式,江西人,正统三年任县丞。

正统四年,陈琏致仕归,邑丞周式延聘纂修县志。于是询之耆老,搜诸遗佚,一本元皇庆壬子旧志,增入明代制度,文武、公署、事迹,与夫晋绅诗文,萃而成编。适罹兵革,而未镘梓。是志只存正统七年壬戍夏六月陈琏序。

《东莞旧志》12卷

(明)吴中修 卢祥纂 明天顺八年甲申(1464年)刻本 北京图书馆藏残存卷1-3,书中“国朝”两字剜改为“明朝”,当是明刻清印,《中国地方志综录》著为“重刊天顺八年本”。《阮通志艺文略》:佚

吴中,江西平乐人,进士,天顺五年任知县。卢祥,邑人。

此志是以正统陈琏所纂旧稿为蓝本,厘正重修之,稿凡三易,五阅月而后成。

《东莞县志》15卷

(明)刘存业纂修,明宏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 佚见《阮通志艺文略》

存业,宏治三年进士,邑人。

存宏治十七年甲子七月刘存业序,略谓:天顺志修后至宏治甲子,又历四十余年,板刻散亡,篇帙残落,晋江陈宁以进士来宰是邑,延存业纂修邑志,记山川、道里、户口、顷亩、物产、吏治、风俗、人才等。

《东莞县志》

(明)乔诰修 谢邦信纂嘉靖四十一年壬戍(1562年) 佚见《阮通志艺文略》 存嘉靖四十一年黄佐序是,志是在修《广东通志》时,檄各县上缴邑乘重修的。

《增修东莞县志》

(明)孙学古修陈士俊纂 佚见民国《东莞县志》,存陈士俊序 《阮通志艺文略》未载

《东莞县志》8卷

(明)汪运光修 张二果纂 曾起萃重修 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清抄本

汪运光,江南歙县人,进士,崇祯七年任知县。二果,邑孝廉。

是志纂修,历时五年,张二果为总裁,曾起萃订证。其凡例云:其事纪始自帝尧,仿万历《广东通志》例,其地舆、学校、赋税则较旧志为略,而官师、名宦则较前志为详,外志亦仿《通志》例新增贪酷一项。是志之特点,记载了东莞明代少数民族瑶族资料,此资料后志失载,直至民国陈伯陶修邑志,始将此资料补入。为海内孤本。

《东莞县志》14卷

(清)郭文炳修 李作楫 张朝绅纂 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年)日本内阁文库藏

郭文炳,直隶蠡县人,进士,康熙二十六年任。

郭文炳序略云:“文炳下车,会逢圣天子特别史馆纂修大一统全书,诏徵天下郡国新志,炳仰承宪檄。”以崇祯己卯志为基础,补以五十余年事迹,自地图、沿革以及人物、艺文、称名取类、皆所以志。

是志修道光《广东通志》时见存。

《东莞县志》14卷

(清)周天成修 邓廷喆 陈之遇纂 清雍正八年庚戍(1730年)修成、刻本,雍正十年序,天津图书馆藏故宫博物院藏本为雍正刻乾隆印本

周天成,江南上元人,举人,雍正四年任知县。

雍正八年清廷诏修一统志,令直省郡邑增修邑乘。知县周天成奉檄、发凡起例,廷邑人邓廷喆等九人开局纂辑县志,自康熙己巳迄于雍正庚戍,增补四十余年史事,四阅月而告竣。其卷帙品目,悉仍前志。取材于旧志、补缺芟芜、补其所未逮,事核而词雅,视旧本增十之四。

《东莞县志》46卷附续志2卷

(清)彭人杰修黄时沛纂 嘉庆二年丁巳(1797年)东莞县署刻本 省城存古堂承刊 叙事至嘉庆二年 续志2卷(清)范文安修 嘉庆四年巳未续修,仅及人物、艺文两门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

《中国地方志综录》作:彭人杰范文安修 黄时沛纂 嘉庆三年刊本 东莞县续志2卷 嘉庆三年后近代印本

彭人杰,江西庐陵人,监生,乾隆五十九年任知县。

嘉庆二年,邑令彭人杰聘黄时沛为总纂,设局重修邑志,“乃取前志,芟其冗蔓,订其讹阙,于事为因,于义为创,属草于仲夏,七阅月而告成,事增于前者十之四,文省于旧者十之二。”续志之体例,一依“彭志”。

此志是乾隆修《四库全书》以后纂修的,因此将前志中的人物及著作有属禁毁者,悉抽出,其志例云:“向查办遗碍书籍时,府县志皆奉文铲削。今于列传、选举中删除净尽,遵功令也。”东莞南明抗清人物及清初具有反清思想的著作家不少,此志汰删之不收,其志例云:“人物细为增删,凡所厘正,悉以明史。”修成后,邑人意见很大,因作续志,专补人物,艺文2册,请邑令范文安的剞劂并行。

此志与他志不同点,物产一门听收之品类,皆以本县之特产,或他县亦有,而属较珍贵者,一般常见,又属各县所共有者,概不录,只录其瑰异者,故物产只记鱼冻布、盐、荔枝、鲥鱼、紫石英、密香纸等共二十种。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本为报纸本,字迹漫漶,并有缺页,系民国重修邑志时,将原版重印。

《东莞志草》50卷

(清)邓淳纂 见《茶山乡志》

《东莞县志稿》

(清)何仁山纂见《陈志采访册》

《东莞县志》

(清)邓蓉镜纂见《陈志采访册》

《东莞县志》102卷首1卷

(民)陈伯陶纂修民十年辛酉(1921年)修成 民十六年丁卯(1927年)东莞养和书局铅印本 叙事至宣统三年七月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

陈伯陶,邑人,清光绪十八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南书房行走、国史馆总纂,擢江宁提学署江宁布政使。辛亥革命后,隐居九龙,以著述终身。

乙卯(民四年)邑人议修志,从沙田公产拨出经费,以陈伯陶为总纂,迁志局于九龙,仿阮元《广东通志》及南、番诸志例,重为纂辑,历六载方成。

前志体例未尽善。乃博行采访,详加徵引,典核详赡,远胜旧志。因《彭志》过于简,因此,有关嘉庆以前史事,徵引了明本《卢志》残本、《张志》旧本、及《古今图书集成》所刊广州府志内纪东莞事,明以前事,悉行采录。而《周志》整饬详赡,故援引独多,并参考了《阮通志》、《戴府志》及他省方志中有载东莞人物治绩者。以三种志稿为蓝本:一、邓淳《东莞志草》(是道光修《阮通志》时纂修上缴的稿本,《阮通志》称为《东莞志草》);二、何仁山纂《东莞志稿》(是同治修《戴府志》时,辑呈志局的);三、邓蓉镜纂《东莞县志稿》(即邓蓉镜光绪末致仕后所纂者)。

此志较前志(即《彭志》)不同之处:1、参考图书及采访资料(采访费时三年)丰富,广为徵引,注明出处,其有差错者,则加考订,予以按语。2、采用陆军测量局新图。3、人物传,特别是明代东莞人物,博考群书,证以状、志、家传,人物比旧志增多,而且详细,且可订正史之误。4、艺文处理较好,专载书目,分经史子集,并录序语附注于后,其诗文分归各类。其记载清末兴学堂,废科举,设铁路,办实业及其他新政,均甚详明。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处理明代东莞人物方面,敢于打破框框,针对《彭志》“明代人物,悉依《明史》。”这一义例,提出不同见解,认为《明史》列传撰修人万季野有局限性,一是受当时统治阶级文网的影响,时事多忌讳;二是广东边远,上送的志书、状、志、家传不多、参考材料不足,致使明代东莞人物不少未收入《明史》列传,如袁督师(崇焕)诸人并未及之。因此,对明代人物传,作了考证与补充。

《东莞县志拟目》

(民国)李仁荪编著,散见于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46-1949年)东莞《民国报》、《平报》连载,时值莞邑解放,书未成。

李仁荪,东莞人,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曾任东莞私立明生中学校、香港知行中学校教员,东莞翰香小学校校长,广东省文献委员会顾问,东莞县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东莞县修志局主任专员,东莞县参议会参议员等职。

《东莞新志》

由东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得到中山大学历史系杨荣国教授及十多位师生的协助编成,1958年脱稿。该志是第二次修订稿,是编纂委员会根据初稿和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后修订的。

——摘自《东莞县志要录》东莞市档案馆编印

瓦屑坝后人移民湖北的家谱

大冶《余氏宗谱》:“一世祖捻,南宋人,世居江西南昌县瓦屑坝。第三世壁胜生荣叔、荣英。荣英自江西徒居湖北大冶。”

黄陂《谢氏族谱》:“谢伯六于洪武七年(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筷子巷瓦屑墩迁黄陂西南乡共木岗。”

爱莲堂《冈邑月峰周氏宗谱》:“始祖鼎三公于洪武二年由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

黄冈敦伦堂《喻氏宗谱》:“始祖省一公籍乐平县,洪武七年奉旨迁黄冈下伍乡。”

黄岗孝友堂 《张氏宗谱·永宁菴叙》:“本族由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

黄岗同庆堂《张氏宗谱》宜堂公草谱序:“始祖世雄公于明洪武二年自饶州府乐平县地名瓦屑坝来楚入籍。”

黄岗三槐堂《王杨宗谱》:“南宋时因兵乱由山东迁江西省南昌县瓦屑坝,

元末再迁黄冈团风镇。”

黄冈德星堂《义门陈氏宗谱》:“迁黄始祖仁杰公由饶州府乐平县地名瓦屑

坝马桥下迁居黄州府黄冈县庶安乡龙丘。”

黄冈敦本堂《黄氏族谱》:“始迁祖自政,原籍江西饶州府瓦屑坝,明初徙

楚省落籍黄冈县邾城之南庶安乡。”

黄冈《吕杨陈氏宗谱》:“我始祖文泗公原籍江西饶州府都阳县瓦屑坝自元政不纲,义师四起,徐寿辉屯驻薪、罗、黄、汉,千里躁踊成墟。及明祖定鼎后我文泗公迁黄冈上伍乡青丘村,”

《夏氏宗谱·柏公判明》:“吾住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起程到筷梓巷上船,到湖北省城,居住西门外。”

黄冈《许氏宗谱·大房支序》:“始祖明甫与兄清甫,于洪武二年由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入黄冈县庶安乡古龙丘碾斋湾。始祖因碾斋起湾名,意者,如盘石之安也。”

湖北郧西道光年间《杨氏宗谱》记载,其始祖为江西鄱阳瓦屑坝人,从陕南辗转迁移至鄂西北。

见诸方志与其它资料的还有:

薛家庄,薛兴一明初永乐、宣德年问由豫章南昌县瓦屑坝中平屯迁大冶纱帽山南麓左今薛家庄(今属陈贵镇)。[1]

湖北黄冈《库李宗谱》:始祖库义通,字道源,岁进士,公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泥儿垮瓦屑坝,于明洪武初奉父仲祥公、叔太叔祖万彝公、弟义益迁湖广黄州府。[2]

《黄陂县志》:该县东甘棠铺镇万姓宗族是明初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过籍而来。

《黄冈县志》:陈姓“其先世在宋代自江西江州瓦西坝迁居浠水。后世由浠水分支居黄冈邱店、韦家凉亭。”

《古姓史话》:“洪武二年(1369年)抚州府临川县筷子巷瓦屑沟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古家湾。”

有谁知道苗氏家谱 我想知道我是什么辈分 10分 欲木之茂者,必先固其根本;欲家族之兴旺者,必续补其族谱我苗氏先祖苗公讳畅为我苗氏族人恭称为始世祖始世祖自大清康熙年间由苗庄寺迁徙至泌阳西北八里安居,建庄曰苗楼买鲁姓三个庄土地四十余顷,至第五世,分拆而居长门居苗楼、小苗庄,次门居居老苗庄等处,至仿相传十五世左右,三百二十余年,繁衍族人一千五百余口,二百余户。因年深日久,原宗谱字辈将尽,后人起名随无谱可依,更恐后世子孙,族大分离,各地而居,来往不便、宗牌混乱、老少颠称、不成体统。因经各村众族人协商公议重修家谱。我族十一世有一人,名苗中宪,字法章,年逾八旬,愿劳重修、增补其家谱,以为后世子孙永远字牌就纹,不乱顺序,今人记载,明证流芳。

前单传四世,自 金含天庆 四辈,后续 忠恕立基 典常致用 八辈,本次重修续增 瑞增露润 恭厚仁义 春广潮俊 经纬泉周 一十六辈。止在公元二零零四年三月。

公元二零零一年,农历己巳年三月十二日清明节,我苗氏公议通过:立碑唱戏、续家族谱书、增续字辈。执事人员名单如左(原文为竖排文字):

编辑:中宪 鉴证:中章 恕敏 管帐:中方 现金:新坡 出纳:立贵 经手:恕川 恕刚 恕珍 新禄 基明 远祖始于春畅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芬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

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国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芈姓。发展和演变:苗姓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现今苗姓大都分布在河南山东两地优以河南省台前县候庙镇苗口村人气较旺!后人有1000余人

跪求 苗 姓家谱 苗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苗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芬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

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国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芈姓。发展和演变:苗姓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现今苗姓大都分布在河南山东两地优以河南省台前县候庙镇苗口村人气较旺!后人有1000余人。 郡望:东阳 历史名人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久之,进侍郎。天宝二载,较书判,以御史中丞张倚之子为第一,议者不平。帝御花萼楼覆实,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坐贬安康太守,俄充河北采访使。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广德中,以太保致仕。永泰初卒,谥懿献。诗一首。

苗 发:唐代壶关人。擅长写诗,与卢纶,吉中孚,司空暑,钱起等九人齐名,合称大历十大才子。

苗姓家谱永字辈和顺字辈谁大 寻根溯源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 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传统家谱的编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电子家谱,修谱方便、查询便捷、上谱及时、资料完整、修改自如、携带方便、流传久远。-百姓通谱

苗氏家谱 苗氏家谱集锦

济源市苗氏宗谱序

轩辕黄帝登天坛祭天战蚩尤《济源县志》开篇即是。赐子苗龙择太行径塞龙发脉中定居循祭盛传民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人”龙在其数成为帝王人物的专用名称华夏民族的图腾。人为苗氏、土为苗地、庄为苗邑 、政为苗亭。自汉桑钦《水经》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溴水出原山勋掌谷”见书后、苗地苗邑渐隐,一勋掌叫响怀府八县。 亲批资治通鉴,见169――陈纪三:起召阳协洽晋柔兆,阉茂凡四年,世祖问皇帝下,齐诏书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勋掌殷称国,周作邑,秦汉置亭,北齐筑城,唐宋元明清设镇,共和国建乡扎区,始终保持着一方小都邑的行政建制权利体系,是晋封贲皇食邑于苗以地为姓的所在地。其他书说与此不吻合的外错原因,是清修《济源县志卷二古迹九》勋掌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一作勋掌、魏高欢筑以御西魏《济源县志卷未识余四》“武成帝河清二年四月,斛都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今封门口》西”等失误所致,卷二方向对,人错。卷末方向错,人对。勋掌远在轵关东北四十里,别书对苗亭据志引用自然不准确。《通志氏族略》记苗出自芈姓。《姓氏五书注》载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出于此。满洲百济国《古朝鲜》等少数民族译音姓苗炎黄昆季,人和根同。这就是“苗姓三源”。查《康熙字典》“苗古文宀目木 ,又姓《晋语》苗棼皇晋大夫”。汉许慎《说文解字》无古 字及其注。说明古 字系苗氏元祖初用字,远在汉前,秦统一文字后改用标准苗字使用至今。考贲皇生于春秋末,东周弱,五伯征的时代。系黄帝后、颛顼支,重黎脉,祝融族、陆终妻鬼方女所生六子,季连半姓,传至鬻熊,博学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师之遂以熊为氏。周封熊绎国楚子爵都丹阳。五传熊渠,僭周称王、又八传至熊仪。是为若敖开始姓斗,斗熊半昭、屈、景同为楚王室公族大姓。若敖娶陨子之女生斗伯比。比亦婚陨女生长子斗谷於菟,表字子文。三楚称子文为最大贤者。次子斗越椒,字伯棼,文子斗班,字子扬,父子、侄叔三代为令尹。班子克黄字子仪。椒子贲皇,因父蒸野漳,筮狙庄王中原问鼎南归,兵败竟陵清河桥被罪族,避祸奔晋。鄢陵等役,楚材晋用功著,晋封大夫,食于苗,更姓苗贲皇。贲皇逝后晋遭“六卿擅权”三家分晋而失国,贲皇官秩家牍随之失考。成为苗氏从战国到唐宋的空断代,形成了豫济勋掌老根苗,晋长治上党郡望苗。鲁定陶济阴郡望苗,越金华东阳郡望苗,四大支系和堂号。

在济源勋掌老根苗的世居地有中国苗姓最大的祠堂,坐落在勋掌城南大街中段,座南向北,东西长五十米,南北宽四十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祠前照壁溴水,石狮进为上舞台下阙门,天井院池,甬道正祠配房,厢房等群房建筑。正祠内供中祖苗全的神位、巨匾、楹联、圆碑、方碣、石香炉等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氏族庙堂文化,用无声的文字图物叙说苗氏家历史。

老根苗重农耕,繁人口,八代不闻朝政,至元发奋仕途。苗全、苗立、苗畅一门三大夫。畅子世荣元大都(今北京)佐巡警院使。同治徽州路总管府事 骑尉。苗道一、元代济源名观龙翔宫道士。苗大本明代人,苗畅子、世荣弟,洪武四年探花勒兵部郎中。苗琚、世荣子、世袭骁骑尉。苗森、邑乡贤达,够买山场创修金炉顶庙宇、勋掌田守忠真人修炼登仙遂成。济源名胜至今。苗天印清代人,顺治时任彰德卫千总。苗尔嗣,清代北樊人,顺治丙戌科举人《怀庆府志》编校。苗永魁清代蓼坞人,太学生,例赠承德邦,祠堂立石志德。苗大文,字宏郁,清代蓼坞人,任清河北道清书明吏事授登仕郎。同治四年授承德郎。苗亮采,清代人,乾隆46年府学贡。苗同文,清代人,同>>

“苗”在中国姓氏排第几 排第48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鸡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苗姓含字辈起名 最好听的男孩名字及1000个好听的女孩的名字___(珍藏版)! 好听的男孩名字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意思同上)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睿渊 (睿智;学识渊博)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天磊 (磊:众石累积 ) 绍辉( 绍:继承 辉:光辉 ) 泽洋 (广阔的海洋 ) 鑫磊 (鑫:财富 ) 鹏煊 (煊:光明,读xuānn ) 昊强 (昊:苍天,苍穹 ) 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骞 (骞:高举,飞起 )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风华 (风华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辉 (辉:光明 ) 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 明轩 (轩:气度不凡 )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烨霖 (烨:光明)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明杰 (明智,杰出) 立诚 (诚:诚实) 立轩 (轩:气度不凡) 立辉 (辉:辉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烨霖 烨:光明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鑫鹏 鑫:财富 鹏:比喻气势雄伟 昊天 思聪 展鹏 笑愚 志强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渊 思淼 晓啸 天宇 浩然 文轩 鹭洋 振家 乐驹 晓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锦程 嘉熙 鹏飞 子默 思远 浩轩 语堂 聪健 好听的女孩的名字 梦琪、之桃、慕青、尔岚、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映易>>

苗字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2]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曲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卯

苗姓的其他信息 苗姓在宋版百家姓排行53,人口较少,但人才辈出。春秋时期楚国公族贲皇后裔,姓氏数千年传承一脉,流向清晰。天下苗氏皆出济源,渊源单一;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苗,血统纯净。全国均有分布,相对分布较多的省为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四川、广西、湖南等,约占全国人口的007%,约有110万人。

“苗父”一说为衍生出来的衍文。去之。“按照《史记》里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医者’……”,查史记记载为“俞跗”,并非“苗父”;《韩诗外传》中庶子言有“弟父”和“逾跗”两个神医,无苗父;《淮南子》里有“扁鹊、俞附”,无苗父;《说苑》有“俞”,无苗父……。

查《史记》中庶子所言者为“俞跗”,并非“苗父”;《韩诗外传》中庶子所言有“弟父”和“逾跗”两个神医,无“苗父”;《淮南子》里有“扁鹊、俞附”,无“苗父”;《说苑》有“俞”,无苗父。所以苗父之说为个别用心险恶之人附会之谈。

所以汉族苗姓是唯一的只有一个祖先的纯净的姓!!!!!!!!!

首先那个上古时代根本不可能以第一个字苗作为姓,其次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再次也没听哪个汉族苗姓族人说祖先是苗父。。。。

只听说苗贲父,苗贲父就是苗贲皇!!!!

最重要的是提出苗姓祖先为苗父的那本所谓的《姓氏五书注》根本是本假书,以讹传讹,根本本就是胡编乱凑的。可笑的是还拿来当引经据典的!!

汉族苗姓只有一个祖先。那就是苗贲皇,DNA也能证明!!!!

所以大家以后见到汉族苗姓族人,都可以称兄道弟,都可以论资排辈,都是一个祖先!!!!

姓氏苗的由来 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 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编辑本段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苗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国后,封黄帝的后裔熊绎为楚王。传16世到庄王。楚庄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扑灭,若敖氏族子贲皇害怕被杀逃亡到了晋国。晋成公封贲皇为大夫,食苗邑。贲皇到苗邑后,很快把苗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依照当时习俗,子孙以邑为氏,尊称贲皇为苗氏始祖。

苗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部。太行山八陉之一的轵关陉,就在它的北边,相距只有几公里。据史料记载,苗邑在商代是一个小国。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说:苗国于周初灭亡,成为周的苗邑。春秋时期,苗邑属晋,其后成为楚人贲皇的采邑,故而《路史・国名纪三》云,“苗,贲皇邑,河内轵县(今属济源)有苗亭”。《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楚若敖曾孙)越椒,字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晋侯使食苗邑,为大夫,以苗为氏,其地河南轵县苗亭是也。”近几年,经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初步考证,济源市封门口骸7公里的苗王寨(属大峪镇)一带,可能就是古苗邑遗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来源。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支派。如传说上古时候,有位神医叫苗父,人称“古医鼻祖”,其后代也姓苗,得姓时间要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我国少数民族如苗、回、满、蒙古、朝鲜、 尔等民族,也有苗姓。

苗姓产生后,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孙先后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黄河、长江等水,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晋国被魏、韩、赵三国瓜分。晋亡后,苗邑先属韩国,后“在周显王十年(前359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取得轵道”(见《济源市志》),苗邑又属魏国。在这种形势下,苗邑人民为了生计,都纷纷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过轵关,迁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长治市)。其中熊轼一支迁潞后,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分迁今长治、壶关、长子、平顺等地。据说壶关县北皇村,原名叫贲皇村,因为“贲”和“北”音较接近,后来就演化成北皇村了

苗姓的历史来历 苗

1、历史来源:远祖始苗智杰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芬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

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国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芈姓。发展和演变:苗姓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现今苗姓大都分布在河南山东两地优以河南省台前县候庙镇苗口村人气较旺!后人有1000余人。

2、郡望:东阳

3、历史名人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久之,进侍郎。天宝二载,较书判,以御史中丞张倚之子为第一,议者不平。帝御花萼楼覆实,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坐贬安康太守,俄充河北采访使。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广德中,以太保致仕。永泰初卒,谥懿献。诗一首。

苗发:唐代壶关人。擅长写诗,与卢纶,吉中孚,司空暑,钱起等九人齐名,合称大历十大才子。

这夲县志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灵石知县路一麟编纂的《灵石县志》,是灵石县保存的最早的一本县志。这本县志以前的县志全被湮没于历史尘埃中荡然无存。所以这本县志 就成为灵石县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太行豫夫(网名)在"温泉诗歌群"里晒他的宝贝二天了,也没人过问,直至今下午一位灵石的群友和他答话,才引起我对这本《灵石县志》的兴趣,我高兴的说太行豫夫终于遇到知音了。   

太行豫夫是在河南新乡旧书滩上淘到这夲书的,不过这夲书是2004年灵石县政府的翻印本,它一字不差的保存了原貌,当时灵石县政府只翻印了300夲,因此证明它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了,听群里灵石小白杨(网名)说原本藏在国家图书馆啦。

  太行豫夫在群里介绍道: 这本县志记载了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O一年)时的地理,建置,祠祀,食货,官府,教育,人物,仕进,祥异,貤封,文艺等多项内容,全面含盖了灵石的方方面面内容。一叶知秋,通过此县志中的灵石状况记述,对我们当代人认识明朝时期中国政治等多方面了解很有益处。

太行豫夫喜欢搜购地方志,爱好历史,也喜欢购买人家的老家谱。

太行豫夫说他搜集历史古籍,也是为了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正史大著中没有写到的知识,很有趣味。好几个民间流传的故事国家正史上没有,但地方志书上有。很有意思的事。

在此我把他在群里的分享内容整理编辑成文介绍给"简文"读者,也算做一件好事吧,顺祝太行豫夫在此爱好的路上越走越远。

是不是“大堂冯氏宗谱”?

慈城冯氏家谱

家谱作为一种血脉文献,与国史、方志构成了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存史、资治、教化的积极功能。

慈城冯氏,即为1954年前的慈溪冯氏,唐开元廿六年前的句章冯氏,是浙东历史上家族年代最久、人口最兴旺、文化最丰富的巨族之一。

自从东汉壮蕙公(未迁江南之前),已开始分族设谱,到他的曾孙忠贞公始迁江南浙东句章(今慈城),绘图立谱。把北方与南方的家族血脉,环环相扣,连接不断。至清末民初慈城冯氏人才辈出,代有新谱问世,编有各种印本、抄本、宗谱、分谱、支谱、完本、简本数不胜数以下介绍的族谱,虽然只有三十几种,对于慈城冯氏家族说起来,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量的谱牒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无踪无影,现存的寥寥无几,而且多是支谱。

虽然冯氏家族留下来的家谱与他庞大的家族比起来显得十分稀少。但现存的这些信息依旧还是我们研究老慈溪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古镇———慈城的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研究都有难得的文献价值。

本篇研究范围只限在1954年前,老慈溪县行政区域内的冯氏族谱。

一、汉壮蕙公:分族设谱。

蕙公讳闳字淇。汉句章冯氏始迁祖忠贞公的曾祖。曾任江都尉,迁颖川太守,后迁礼部侍郎,特进太保兼右相。卒年六十。现冯氏族谱当中,传存有壮蕙公绘制的五侯图。(此五侯图笔者未见)  

二、汉忠贞公:绘图立谱。

忠贞公讳冕,字端甫。东汉大树将军冯异的后代。汉建安六年(201年),举贤良科累官至朝散大夫,恶董卓之乱,惭立污朝,固请外职,除句章令(一说句章尉),及曹(操)氏篡汉,遂隐居句章之金川(今慈城西北沿山一带)。卒年六十七,葬于浮鳖山南麓(今慈城老慈溪县衙大门,即是忠贞公的墓地,而福聚桥南的大宗祠,即宋元时的大堂,可能原是忠贞公墓前石室。)从此句章冯氏开始发族。

现冯氏族谱当中,传存下来有忠贞公编次,唐忠安始行,慈溪冯氏总排行九十六个字辈。还有汉建安六年之前,发生在北方的冯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尽管慈溪冯氏历年遭受天灾人祸,甚至灭顶之灾。但在中国冯氏族谱之中,慈城所保存的资料———世系延续最长,字辈排列运行最久远,从春秋到民国家族史料最丰富完整。

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明代时有里人在(慈城)浮鳖山南麓,挖出一块晋时残碑,上书冯公之墓。可见慈城浮鳖山不但是三国时忠贞公墓地,晋朝时还是冯氏家族的墓地。

三、唐初忠献公庶作谱记

忠献公讳庶字伯繁,忠贞公之五世孙,唐初曾任正议大夫,后迁御书中丞,进阶上柱国。归葬于慈城西十五里鸡鸣山。忠献公绘有五侯八相十将六翰图象。

四、唐天祐二年(905年)御史公甚夷又修谱之。

御史公所修家谱,可能是当时一部较完整详细的族谱,可惜经唐末之乱散佚殆尽。现存族谱中,五侯二十四公传赞为御史公的遗墨。

另外御史公之后吴越尚书冯叔和,可能在御史公谱基础上作过重修或延接。

冯叔和的高祖为忠安公,祖父为贞毅公。笔者认为冯叔和重修或延接族谱,增加有忠安公、贞毅公墓志铭一篇,也编排过以自己为始的字辈。

五、北宋赵州长史公师古作金川谱

师古公登宋治平四年许安世榜进士。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从唐时官私谱牒保存下来至北宋,已是极其稀少。

慈溪县金川乡以云湖金沙岙流出的金沙溪而命名。历史上范围,即汉唐时,渔溪以东,北山以南,慈江以北,骢马桥河(唐宋时为慈江一部分)以北,清道观山以西,宋元时南西北界限未变,东面界限划出慈溪县城,向西推进至五婆湖底及慈城大宝山为界。明清时,南西北界限未变,东面界限又向西推进,以郭堂河为界。民国时,金川乡缩小为今三七市周围,比明清时缩小六七倍。

六、北宋端敏公泾作始平谱

此谱作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

端敏公登绍圣四年(1097年)何昌言榜进士。

现存有始平谱序言一篇。  

七、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内苑监丞继新,据唐残谱作金字谱,也称表名记善宗谱,又叫冯氏表名记善录。

现存有内苑监丞继新、内阁舍人舒绍宗序言各一篇。

据序言所讲:“故世称冯氏之谱最得夫本源之真,而况金川冯氏先邑而著名,谱之所著风化之所存也。”  

(元季因伯颜之祸,慈溪冯氏家族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元顺帝时,慈溪冯氏绍二金泉太保,讳光道,谥成愍,与相国伯颜有隙,至正二年太保在籍,伯颜因剿寇提兵南下,矫旨欲赤冯氏族,宗人大惧。太保义仆冯郎汇,负孤逃匿,并匿金字谱。在此之前,慈溪县城冯氏统称金川支。因大街支端一,讳福孙;端二,讳寿孙;福聚支端十二,讳福老;西桥支端九,讳秀发;端十一,讳秀福;大桥支端十九,讳寿老;树支端二十,讳贵老;皆为太保族弟,莫不远避,不敢复称金川冯氏,五派之分端由伯颜之祸而起。)

此后,慈溪冯氏家族性命一样宝贵的宋编金字谱,由于伯颜之祸而在世上消失了,直至三百多年后的清乾隆时发现,已漫漶残阙,残不可睹。所以明至清初编写的各种族谱,对于始迁祖,迁慈说,各有表述,现在看来已是不足为奇了。

八、明正统六年(1441),大街支孝子公璨,根据流传下来的宋图二本创为宗谱,御史公益序之。

冯璨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七有传。

冯益字损之,为永乐九年(1411)举人,后任御史。

此部宗谱为代嘉支系的家谱。何谓代嘉支?相传明初,西桥支遂合树支大桥支,并入大街支更号代嘉友。现存有正统六年大桥支冯益序言一篇。

九、明正统九年(1444),教谕公作族谱辨,外翰公烈润色之,县尹公镌协成之。

冯为明宣德十年与夏时正同科举人。

十、明天顺(1457—1464)之前,冯氏大街支编纂过族谱。

大街支宗祠叫大宗祠。大宗祠创办于南宋年间,创办之前原址为冯氏大堂。大宗祠以唐忠安公十二世孙允询为始祖(他约为北宋末期人)。

十一、明天顺(1457—1464)之前,冯氏福聚支编纂过族谱。

福聚支宗祠叫统宗祠,创办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以唐忠安十六世孙为始祖(他约为南宋中期人)。

十二、明天顺四年(1460),西桥支淮府长史厚(即著名作家冯骥才直系十七代祖),据孝子公宗谱,以欧苏笔法修之合宗谱。

这是一部相当完整的慈溪冯氏宗谱。

据后代冯天玑追述:“公(排行琛九、讳厚,号坦庵)。林下赋闲时见大宗、统宗两祠各有谱,而惠宗独阙然,于是亟思补辑,而以为旧谱皆祖述金川,又念三祠同出自世良公一脉,不忍有歧视心,遂万汇蒐六支而并载之。以敦一本之亲,以联一族之谊。因名其谱,曰合宗。”文中六支:即金川支、大街支、福聚支、西桥支、择树支、大桥支等慈溪冯氏六大支派。

慈城冯氏六大支派是如何命名的:

金川支:即以句章慈溪冯氏始迁故地———居住在金川乡而命名。句章慈溪冯氏汉唐以来至元末,都自称为金川冯氏。元末明初从金川冯氏另外分出五支,即大街支、福聚支、西桥支、树支、大桥支。

大街支:以其居堂之南。堂者,宋元时大堂也,明时改为大宗祠,在慈城大街莫家巷口,原址今为铁路工具厂。

福聚支:以其居福聚桥周围。福聚桥又称观音堂支,因观音堂在福聚桥旁边。而福聚桥为原慈溪县南第二桥,位在今慈城中心。福聚支明万历时建有统宗祠,祠在福聚桥以东约150米处,原址为今慈城中心小学。

西桥支:居慈溪县西五马桥周围(西桥,即五马桥西边南北方向的一座小桥。因在县衙西边,又在西街上(今民主路)而称为西桥)。五马桥在抱珠山南麓,城隍庙西边。慈溪冯氏从金川乡始居地迁往慈溪县城,据史料记载,在北宋初已在五马桥居住。在明万历时建有惠宗祠,祠在应家弄报德庵西侧,原址为今慈城中山路宁波农技学校。

择树支:以其居观音堂之东。该支冯氏人口稀少,地位不显。宗祠依附在大街支的大宗祠,居住地无标志性的华屋。

大桥支;以其居观音堂之西。大桥支同择树支有些相类似,家族不兴旺,当官经商皆不发达。其后多数已迁往西乡彭山、云山附近。宗祠也依附在大宗祠。

十三、明正德年间大街支江都尹安,据西桥支冯厚所编合宗谱基础上修之。这也是一部十分完整的慈溪冯氏宗谱。

冯安:明弘治八年(1495)举人,父冯景茂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六有传。

十四、明嘉靖四年(1525),大街支大令公安重修宗谱。现存有嘉靖四年冯安自序一篇。

他在谈到编谱目的:“余家之谱正统间族伯父修之,今已敝坏不全矣。天顺间长史族叔厚重修颇详。弘治以来,生齿益众,科第仕隐之贤者;不减宋元国(明)初之盛,但谱未之及……。”

十五、明嘉靖十七年(1538),大街支养气公灏重修宗谱,京兆公秉仪序之。

冯秉仪为正德九年(1514)进士冯泾之子,嘉靖十年(1531)举人,曾任应天通判。

十六、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春楼公审续修之,大学士袁炜,御史颜襄毅公序之。

这部族谱疑是在正德年间冯安所编谱基础上续修而成。现存袁炜序言一篇。

颜襄毅公即为颜鲸,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任太仆寺少卿,光绪《慈溪县志》有传。

十七、明万历八年(1580),大桥支梅亭公有斌修之,为家谱之大成,京兆公秉仪序之。

现存有冯秉仪《宗谱大成序》一篇。

十八、明天启元年(1621),奇孟公续族谱。

现存冯奇孟《续族谱序》一篇。

十九、明天启五年(1625),福聚军支涯府教授公绍公作福聚谱,封君公云龙序之,共10卷,四大册。封面题《冯氏福聚宗谱》。

慈溪冯氏福聚支(宗祠名为统宗),祠从明万历开始创建在慈溪县城(今慈城)中心,观音堂福聚桥东面(今尚志路,原中心小学的位置)。

二十、明天启五年,西桥支文学公焕,辑冯氏历代缙绅宦林便览。

二十一、明崇祯六年,癸酉仲秋,西桥支文学公瑛统修世谱,仍曰合宗谱,又曰存贞谱。

冯瑛字允荣,号存贞,诸生。为万历十三年乙酉科解元,壬辰进士冯烶胞弟。

现存西桥支冯瑛《合宗谱》记略一篇。

二十二、清康熙三十二年,冯氏福聚军支,修公培初钞存冯氏宗谱辑序,福聚支兖州司马公鹏飞,以其本支作谱,曰:承志录。现存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冯培初《抄存冯氏宗谱辑序》一篇。

冯鹏飞字乘六,号敬亭,乾隆十六年进士。

二十三、清乾隆二十年,己亥西桥支启雍公镐,作虎胛分支谱,见松溪公维宁序。

二十四、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福聚匠支,义齐公元焘,作承先录。

冯元焘为乾隆时的著名书法家,半浦名士郑性的墓志铭《五岳游人郑丈南溪穿中柱文》为全祖望文;冯元焘书丹。现存乾隆二十二年冯元焘《承先录序》一篇。

二十五、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福聚支晴轩公炯,钞家乘记略(其实是新编)有识。

现存乾隆三十六年冯炯《抄存家乘记略》一篇。

二十六、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福聚匠支检讨公全修,得金字残谱及金川谱,合以代嘉福聚两支谱,作四谱合参,现存自序一篇(因元季伯颜之祸,而造成宋谱遗失,经过三百多年后,又发现金川、金字两本宋谱,使得冯氏的族谱得以完整延续下来)。

冯全修: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钦赐检讨。  

二十七、清乾隆六十年乙卯,福聚军支文学公光墉,据绍功谱,作冯氏尹四房家乘。体例简洁。胞兄太学公光域序之。  

二十八、清嘉庆二十一年,西桥支天玑公编后宗谱。

这是一部汇集慈溪冯氏六支派谱牒的抄本。冯天玑即是慈城创建抱珠藏书楼冯本怀的祖父,可见在冯本怀祖父时已家藏书而抱珠楼可能在冯天玑时已存在。  

二十九、清道光四年,福聚支匠支宗三房分支冯瑚编,这是本很简单支谱抄本,现存上海图书馆(补记至民国)

这支冯氏小支派,康熙时从慈城始迁至西面云山沿一带居住,而冯瑚编谱时。竟说:“始迁祖名讳无考,宋室南渡时迁至慈水(溪)。”说明这支冯氏,已完全脱离慈溪冯氏家族,也被慈溪冯氏家族所遗忘。而他家谱首页的字辈排行四十多字却与冯氏福聚支匠支宗三房所排字辈完全一致。  

三十、清道光十五年(1835),西桥支云濠公编辑旧谱,即为清乾隆时新发现宋金字残谱,及金川谱,合以福聚代嘉两支谱作四谱合参,册藏不详。

现存有清道光十五年冯云濠《旧谱存略》序言一篇。他记述:“自明季迄今又二百年,谱之所遗或藏弃而不出,或漫漶而无稽。我伯父沛斋公虑其久而失考,于是访求支派,手自抄录竭十余年精力,凡数易稿而未竟。(濠)故及其就帙而纂辑之,并志谱之原委如此。”  

三十一、清道光二十三年,西桥支茂春公作西桥支族谱,观察公云濠有序。谱现存上海图书馆。这是本较简洁的抄本,可能为当时编纂西桥支谱时的资料汇集本。  

三十二、清道光、咸丰年间西桥支,观察公云濠、云祥、本怀,据存贞谱及四谱合参,作惠宗祠支谱十六卷。

云濠云祥胞兄弟,是当时国内巨富,家有资产2000万。本怀为云濠云祥族侄。

冯云濠为道光十四年举人,光绪《慈溪县志》有传。

冯本怀为道光十九年举人,官内阁中书。  

三十三、清同治元年,福聚支匠支祖宪公作冯氏支谱不分卷(实为福聚支匠支宗二房支谱)

冯祖宪即为冯泽夫,为清同光时期上海钱庄界领袖之一。在同治元年编撰上海最早洋泾浜英语《英话注解》。

冯祖宪一直希望编辑一部慈溪冯氏完整的宗谱,他广泛地收集资料,“余当欲与族人共修宗

余绍宋与《龙游县志》

        民国十年夏历辛酉十月朔,余绍宋先期乞假回衢,为母亲诸太夫人庆六十大寿。期间,龙游乡绅张芬、吴际元、劳锦荣、汪宜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