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习俗锡伯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锡伯族习俗锡伯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第1张

_人的丧葬习俗与文化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辽宁、吉林等省,人口近19万。这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少数民族。锡伯族在古代是鲜卑族的后裔,所以在丧葬上沿袭了一些鲜卑习俗。丧葬文化是锡伯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来看看。

锡伯族人口近19万。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4万多人,沈阳、辽宁等地约5万人,其余主要居住在北方各省和全国各地。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所以他们在丧葬上继承了鲜卑人的风俗习惯。历史上,满族和汉族对锡伯族影响很大。因此,锡伯族在丧葬仪式上与满族和汉族有很多共同之处。

锡伯族传统的丧葬形式是土葬,特殊情况下也实行火葬和天葬。

每个锡伯族家庭都有固定的墓地。锡伯族在丧葬方面有很强的宗法性。死后必须与亲人合葬。否则,他们将被视为被遗弃,无法在阴间与家人团聚。夫妻葬是锡伯族丧葬的一种重要形式。安葬时,将男骨灰盒略放在女骨灰盒前面,在男骨灰盒的左侧和女骨灰盒的右侧分别钻孔,作为夫妻俩灵魂出入的通道,使他们在墓穴中相遇。这种迷信习俗现在正在逐渐消失。

锡伯族传统的丧葬仪式非常复杂。一般情况下,亲人去世,烧香烧纸,全家哀悼,亲友悼念。葬礼结束后,喇嘛被请去诵经,遗体被安放在棺材里,头朝西,脚朝东南。尸体被埋在墓地的坟墓里。棺材分两种:未婚男女死。锡伯族人认为未婚者“只有房子没有屋顶”。只有他们有了家庭,房子才能完工。因此,他们都被埋在底部有洞的棺材里。棺材,通常被称为“无底棺材”,是为那些婚后死去的人准备的,他们都有底。老人的棺材画得很精致。所有未婚女儿、死亡孕妇或死于暴力灾难的人都不允许葬在家族墓地。相反,他们被埋葬在另一个墓地。后来他们被火化了,骨灰被埋在祭坛里。男女巫师死后也要火化。孩子死后要葬在天堂。

老人病得很重,孩子们站在旁边看着老人死去,宣布了他的死讯。一个人不能死在炕上,被抬到屋子中间的床上才死。他死后剃了头,刮了脸,剪了指甲,嘴里叼着一个铜钱,开了门,大儿子从窗户出去,在烟囱下面喊他爸爸。这就是所谓的引路,送老人上天,然后让亲人泪流满面。停车时,头向西北,有一盏燃灯,一碗小米,前面有三个棉球的茬结,前面有一个烧纸的丧盒。

亲人去世后,7日会有小祭,21日有小祭,49日有大祭,10日及纪念日有祭。孩子要哀悼100天,兄弟姐妹49天,妻子3年。服丧期间,孩子不能去娱乐,也不能去过节。男人不剪头发也不刮胡子。服丧期间,妻子不得再婚。

告别逝者亲友,灵堂后跪在逝者脚下,磕头三次。这时,在小餐桌旁服务的孩子们把纸钱递了过来。朋友哭泣燃烧。烧完纸钱后,他拿起死者子女递来的两杯酒,将酒洒在烧完的纸钱上,作为对死者的告别。

葬礼前夕,生者必须向死者告别,说“告别灵魂”。演唱时,一些号手用笙、管、笛、箫、锣、钗等乐器演奏哀乐。精神上听天由命的人数,说明死者后代的数量,亲属关系,邻里感情的深浅。

葬礼在清晨进行,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葬礼上,大儿子把“灵头板”放在棺材顶上,亲手埋下第一铲土,然后其他人帮忙填坟。上面堆了一个土堆。

在家族坟墓的圣地,男人埋西,女人埋东。之后,哀悼者必须在坟墓前烧纸以示敬意。

死者去世后第49天,举行追悼仪式,邀请亲友参加。这一天,妻子、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等。死者的。脱去他们的丧服,这就是所谓的“脱丧”仪式。亲戚朋友也给死者家属送去了腰带和衣服,表示他为死者尽了最后的义务,对死者亲属表示慰问。与此同时,亲友们带着丰富的食物来到墓地参加追悼会。哀悼者为死者烧纸钱,并挥舞三次丧服。

在死者去世100天后也举行了纪念仪式。这一天,儿子、媳妇、孙子、未婚子女脱下丧服,邀请至亲参加。亲朋好友给脱下丧服的人送礼。这时候,整个葬礼结束了。

锡伯族也实行合葬,即一对夫妇去世后,两个棺材葬在同一个墓里。按照男左女右的顺序,妻子的棺材略低于丈夫的。身体摆放的姿势,男性直立,女性左侧卧,弯曲的四肢面向医生。丈夫棺材的右棺壁和妻子棺材的左棺壁各有一个小洞,让两个灵魂互相交流。

如今,由于“庸俗化”的宣传,锡伯族的丧葬习俗经历了由繁到简、由旧到新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男权思想和制度逐渐淡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火葬,而不是棺葬。丧服不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女人守寡三年的牢笼也被打破。人们越来越重视父母在世时的孝心,厌倦了死后的虚妄形式。哀悼期间,死者的子女、至亲好友胸前佩戴白花,手臂佩戴绿纱,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思。

  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民族历史

  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生活习俗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民族节日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四一八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艺术文化

  绘画艺术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族民间画师技艺高超,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

  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其它介绍

  

参考资料:

锡伯族简介

  关于锡伯族在《 蒲桥集》/汪曾祺 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伊犁河南岸是察布查尔。这是一个锡伯族自治县。锡伯人善射.乾降年间,为了戍边.把他们由东北的呼伦贝尔迁调来此。

  来的时候,戍卒一千人、连同家属和愿意一 同跟上来的亲友,共五千人,路上走了一 年多——原定三年,提前赶到了。朝廷发下的差旅银子是一总包给领队人的,提前到,领队可以白得若干。一路上,这支队伍生下了三百个孩子!

  这是一支多么壮观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人情气味的队伍啊。五千人,一个民族,男男女女,锅碗瓢盆,全部家当,骑着马,骑着骆驼,乘着马车、牛车,浩浩荡荡,迤迤逦逦,告别东北的大草原,朝着西北大戈壁,出发了。落日.朝雾.启明星,北斗星, 搭帐篷,饮牲口,宿营。火光,炊烟,茯茶.奶子。歌声,谈笑声,哪一个帐篷或车篷里传出一声啼哭,“呱——”又一个孩子出生了,一个小锡伯人,一个未来的武士。

  一年多。

  三百个孩子。

  锡伯人是骄傲的。他们在这里驻防二百多年,没有后退过 一步, 没有一个人跑过边界,也没有—个人逃回东北,他们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深根。

  锡伯族到现在还是善射的民族,他们的选手还时常在各地举行的射箭比赛中夺标。

  锡伯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一般都会说几种语言,除了锡伯语,还会说维语、哈萨克语、汉语。他们不少人还能认古满文

  在故宫翻译、整理满文老档案的,有几个是从察布查尔调去的。

  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和继承了许多优秀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其中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数量有限,但在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锡伯族西迁200余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

  田野歌。

  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而且又为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它的特点在其曲调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和歌词格律等诸方面。它几乎全部是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构成,下句后半部的下方严格五度(或四度)模仿;两乐句终止均由其结音下方二度或三度上行级进至结音而终止,终止式的五度模仿尤其严格。

  生活习俗歌

  这类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

  儿歌

  此类歌曲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

  叙事歌

  叙事歌多是记述锡伯族1764年西迁来新疆的历史事件的歌曲。这与锡伯族人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及由此构成的特定生活内容有极大关系。一般旋律极精练,比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戈尔之歌》、《拉西贤图》、《叶钦娜》、《海兰格格》、和《三国之歌》。《喀什戈尔之歌》是记述了伊犁四营部分官兵于19世纪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过程。《拉西贤图》全诗近千行,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的特点增强了民间音乐的色彩。《叶钦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锡伯族渔猎生活的叙事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诗歌的每一句都以“叶钦娜”一词起头,并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上下节联成一体。《海兰格格》是一部对情人的追恋歌,也称为悼恋歌。“格格”是旧时锡伯族对少女的美称,也可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昵称。“海兰格格”意为“可惜的姐姐(或可惜的**)”。《三国歌》是根据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编唱的,已流传有百余年历史,是汉锡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有罕见的特殊调式。

锡伯族原居东北,18世纪中叶,部分锡伯族开始迁往新疆戍边,现分居东北和新疆两地。

锡伯族一说是鲜卑族人的后裔,一说是满族人的分支,目前尚无定论。现有人口约188万人(2000年)。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

民族历史

锡伯族先人原本居住在诺尼河流域,他们是1593年被努尔哈赤击溃的九个部落之一。清朝降服科尔沁蒙古人后,锡伯人在科尔沁人的控制之下。锡伯人直接为清朝服务是始于与沙皇俄国的战争。他们为清兵提供后勤服务。1692年科尔沁蒙古人将锡伯人、达斡尔族人献给康熙皇帝以此换取白银,从此锡伯人被被编入八旗,驻防在齐齐哈尔和满洲其他地区。乾隆皇帝征服新疆后,1764年锡伯人就被要求驻防以守卫新的边疆,逐渐在察布查尔聚居。 由于这样的历史原因,居住在东北(满洲)的锡伯人的讲汉语,而在新疆这些昔日八旗驻军的后代仍然讲一种满语的方言,即锡伯语。他们使用锡伯文,一种在满文基础上轻微修改的文字。 有人认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名称即来源于锡伯的族名。

特色文化

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锡伯族人民因为不断迁徙,因此吸收了不同的外来文化,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也信奉“关公”、“周仓”等神。最有趣的是盛童訾内太平寺(俗称“锡伯家庙”),本为喇嘛寺,但除了供奉三世佛、十八罗汉外,又塑有关公、周孚等偶象。西迁的锡伯族也曾信奉喇嘛教。同时也供奉孔子、关帝、娘娘等神位。祭祀祖先也占有重要地位。

锡伯族的节日与汉、满族大略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但是,过节的方式不大一样。如端午节,他们有泼水、叨羊、赛马或郊游等活动。此外,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从东迁往新疆的纪念日,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姓孔 ,那很可能是陈汉军了。沈阳的满族孔氏属于陈汉军正蓝、正白两旗。

新疆的锡伯族是清代乾隆年间从沈阳锡伯旗营调过去的,其实原本就是满族,只不过在新疆与东北隔绝了200年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于是现在单称锡伯族。

锡伯族习俗锡伯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

_人的丧葬习俗与文化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辽宁、吉林等省,人口近19万。这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少数民族。锡伯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