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2收藏

林则徐的资料,第1张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林则徐,字少穆,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林则徐于 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镇岑兜村),国(清)初再徙省治(福州)。”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睛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谥号文忠。

是的

姓林名类,是早期的林姓杰出人士之一。 到了清代,林则徐的事迹,大家更是十分熟悉,他的毅然销毁英商鸦片200余万斤,周武王很尊重比干的后代,因为坚逃到长林山避难,就赐给比干的后代姓林,纪念这件事。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林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镇岑兜村),清初再徙省治(福州)。”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魏源对他的评价),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

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故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扩展资料: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至其父已衰败,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林父因家境贫寒,中途放下举业,做了私塾先生,半饥半寒,将就度日。林则徐出生后,林父寄厚望于他,历尽艰辛。

发誓要将儿子培养成人。林则徐刚满四岁,林父就开始实施启蒙教育,每一天上私塾课,便带上儿子入塾识字读书。尽管父亲望子成龙心切,但却十分注意施教方法,从不压抑孩子的天性,总是让儿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孩子淘气,林父从不打骂。

在授完课后,让孩子放任地玩耍一阵,然后把儿子抱在膝上,一字一句地教他诵读文章和诗词。至七岁时,林则徐已经能熟练地背诵许多文章和诗词,而且明白不少道理。于是林父便开始教他写文章。当时有人劝林父不要这样早教林则徐作文。

林父说:“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由于林父耐心教诲,循循善诱,林则徐的智力得到开发,很快便以童年擅文名于乡里,被人们视为“神童”。事实上,林则徐的智力得到较早开发,是林父教育方法适当的结果。

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回忆:“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已,然未尝加之笞挞,即呵斥亦绝少。”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讲授义理时注意以具体可见的事情来举例说明。

-林则徐

林则徐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早年任湖广总督,两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然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道光当成了替罪羊。他不仅被免职,还被派往新疆守卫边境。

但无论遇到什么事,林则徐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一句话,“以利国家生死,以利趋吉避凶。”在新疆,他不顾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从伊犁到新疆跋涉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市,为西北边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年后,他被道光重用,先后担任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最终,他在六十六岁时因病去世。他死后,清廷把他的太子太傅和文仲作为礼物送给他。

林则徐死后,膝下留下三子三女:长子林汝州,次子林,三子林公枢;还有长女林,二女,三女郑琳。

林如舟:生于1814年,是林则徐的长子,所以从小就被培养。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24岁的林如舟已是高中秀才,殿试名列二年级第六,即全国第九。被授予修史翰林的职位,官衔为正七品。

因为林如舟不善言辞,性格内向,平时只爱读书,所以不善于得势,也从不参与任何宫廷斗争和政治事务。他只专注于整理历史书籍,所以他从未被提升,但他也没有遭受任何不幸。他一生安稳,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后来林则徐去世后,朝廷赏识林则徐的贡献,提拔林如舟为助理讲师,官衔为“从四品”。他的主要职责还包括编纂、编辑和评论文学和历史。

11年后,林如舟病逝,享年47岁,其后人大多退出政坛。他的四个孙子之一,林,是金陵石化职工大学的校长。

林:生于1824年,虽然是林则徐的次子,但从小聪明伶俐,因为受到林则徐的宠爱,又不像大哥林如舟,从小立志要做大官。不幸的是,这个林没有他哥哥学习好,他从来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甚至是举人。

林则徐死后,朝廷赏识林则徐的贡献,把29岁的林召到北京,赏赐他举人的身份,在内阁补书。林才正式步入仕途。

说起来,这个林虽然不能好好学习,但他是个好官。他先是巴结浙江巡抚左,因此被授予浙江衢州特委知府。然后,因为他协助左唐宗镇压太平天国,他被授予浙江省的省级法官。他的军衔是道术,他有很大的实权。光绪四年(1878年)在家中去世,享年55岁。

目前,福建福州有林故居,位于共巷24号。其故居占地近3000平方米,是晚清福州最大的豪宅之一。

2005年5月,其故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林子女较多,占林则徐后裔的三分之二,但名人却很少。

林公枢:生于1827年,作为最小的儿子,林公枢一直在林则徐身边。

林则徐病逝时,林公枢及其弟林被朝廷授予举人身份,在内阁补书。此后,林公枢在司法部工作了十余年,先后担任司法部内务府和外交部长。后来被任命为江南道御史,官阶为五品。

林纾的后人虽然不多,但名人不少。比如他的孙子林步穗是晚清最后一代翰林,他的曾孙凌迟

至于林则徐的二女儿林普晴,她是三个女儿中最有成就的。她的丈夫是沈葆桢,林则徐的侄子,晚清重臣。沈葆桢早年家境贫寒,林普晴从小不下厨房。但她嫁到沈家后,下厨房做了一手好菜,得到婆婆的高度赞扬。

后来,沈葆桢加入翰林,林普晴跟随他在北京生活。然后一路经过沈葆桢的官方运作,咸丰帝非常重视。当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福建、江西两省战火纷飞。鉴于沈葆桢通晓兵法,咸丰帝派他为江西广信知府。

沈葆桢带着林普晴在战火纷飞的广信地区就职。当时太平军已经攻占金陵,正在乘势四面出击。广信大厦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有一次,沈豹到各县征兵加薪,只留下妻子林普晴坐在上饶。此时大量太平军蜂拥而入,试图拿下上饶城。城里没有了老板,很多官员都收拾东西带着家人逃了。

这时,林普晴在危机中并不害怕。她在城里找到守军的首领,商量守城的策略,毫不犹豫地打开金库,把军队的粮食全部拿出来。士兵们在城墙上浴血奋战,而林普晴则亲自带领城里的妇女做饭,送她们上城墙。军中将士被沈夫人的义举深深感动,纷纷誓死奋战,死守城池,最终击退太平军。

后来沈葆桢任江西巡抚,公务繁忙。林普晴负责所有的奏折、信件和秘密文件。1873年中秋节晚上,林普晴在宫巷家中病逝,享年53岁。

当时人们故意用这样一副挽联来评价她:“为名臣之女,为名臣之妻,蒋友佐荣源,织锦夫人立下丰功伟绩;生于中秋,死于中秋,苍穹充满憧憬。”

和沈葆桢有五个儿子(沈、沈应卿、沈耀卿、沈玉卿和沈玄卿)和五个女儿,其中第四个儿子沈玉卿是贵州的最后一任总督。他在1911年的革命中交出了贵州的政权,并于1918年9月的第二天去世,宣告了皇帝的荣誉。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政治才干、务实精神,屡受道光帝赞赏,并给予层层提拔,最后把他推向禁烟的最前线—广东,为林则徐施展个人才干,实现爱国主义抱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原野。因此,可以这样说,倘若没有道光帝的知人善任,林则徐虽有作为,但其影响面极其有限,更不可能主持6 3为民族雪耻、振撼全世界的虎门销烟。

扩展资料

林则徐的主要事迹: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俗称大烟).他们的目的,一是用鸦片换取白银,掠夺我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我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都知道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最近查看外公家的家谱时,无意中看到林则徐为我外公黄氏家谱作序,感到惊奇:原来林则徐与我外公的曾祖父还是好朋友。林则徐在序中写到:“予既与君同官同患难,同蒙恩放归,又同理军务,心性之交,非寻常僚友比,虽不文,其安辞。”

林则徐

族之有谱,所以辨昭穆,敦伦纪也。

一人之身甚衍而为千百人之身者,势也。

而欲使千百人之身,仍丽于一人之身,而不相离,复不相紊,则必有以联属之,辨析之,而后支派之绵绵延延如此身气血之流贯脉络之分明,此周官小吏所以有奠系世之文,而欧苏二家之谱所由作也。而知此义者鲜矣。

长沙黄南坡太守,昔宦吴中,循声聿著。氏予方抚苏,伟其为人,询其家世,则江西文节公后也。

其初有讳宗亮者,以南宋嘉泰间徙长沙,数百年来,子姓日繁,名流继起,予心仪久之。厥后,予与君皆以吏议,被谪雪地冰天,复为旧雨重联之地,朝夕晤对,若忘其在毡庐雪窖中也。

及予之关权秦督,君亦以开垦功赐环,道出酒泉,亦以西番滋扰,留襄戎政,寻以母老告归。临行手一编告予曰:“此先心泉从伯编辑家谱也,今三十馀年矣,某归,将与族人踵其事,愿得一言弁简端。”

予既与君同官同患难,同蒙恩放归,又同理军务,心性之交,非寻常僚友比,虽不文,其安辞。

窃惟末俗之偷也,士大夫风尘奔走,有交游遍海内,而水源木本之间绝不动念者矣。有矜言华胃,牵合附会,冒他人之祖以为荣耀者矣。又有侈风气之应求,蹈联宗之陋习,蝇趋蚁附,恬不为怪,而于五服之亲反秦越相视者矣。之数者,均无当于敬宗收族之义,识者讥焉。而君乃于艰苦百折之后,维持一本之亲,不使相离而相紊,其志足嘉,其谱良可法也。

君行矣,异日光复旧秩,推广斯义,体我国孝治天下之心,成亲睦时雍之化,则非鄙人所能量也。因书此以赠君行,并以讯君族人之襄斯役者。

赐进士出身兵部尚书总督陕甘等处地方侯官林则徐序

有时候看看家谱,能看见一些历史故事,体会到先人们的艰辛与不易,并为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感动。

林则徐的资料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