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在潍县东风大街的家谱谁能告诉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8收藏

谭氏在潍县东风大街的家谱谁能告诉,第1张

我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近年来,江浙一带出现了双头婚这种新的婚姻形式,并被很多年轻人广泛接受。独生子女是8090这一代人的标签。现在,80后、90后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这样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特点?

两头婚是什么意思

双头婚,这种婚姻不属于男娶女,也不属于女招男收养。小两口结婚后,还是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一般都是分房居住。一般他们会生两个孩子,第一个随父姓,主要由男方抚养,第二个随母姓,主要由女方抚养。在两个结婚的家庭里,没有爷爷奶奶的概念。孩子们称他们的父母为祖父母。

两头婚习俗在哪里

这是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婚姻形式。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杭嘉湖地区。我接触的案件当事人集中在杭州周边的九堡、临平、余杭一带,大部分是村转社区的地方,还有湖州一带。二婚现象很普遍。

江浙地区是指哪里

广义的“江浙地区”是指江浙省所辖的全部地区,狭义的“江浙”通常是指江浙省所辖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扬州、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

江浙景点

江苏——南京:中山陵、栖霞山、明陵、雨花台、玄武湖、汤山温泉、总统府、莫愁湖、长江大桥、夫子庙、秦淮河等等。镇江:金山的金山寺,焦山,北固山等等。扬州:瘦西湖等等。无锡:鼋头渚、三国城、惠山、天下第二泉、灵山大佛、太湖仙道、梅园等等。宜兴:张公洞、善卷洞等。南通:狼山等等。苏州:虎丘、寒山寺、拙政园、柳园、狮子林、东山、西山、同里、周庄、木渎、北寺塔、藕园等等。昆山:千灯等等。

浙江——嘉兴:南湖等。海宁:皮革城、金庸故居、观潮等。杭州:西湖十景(苏堤的肖春、屈原的丰和、平湖的秋月、残雪断桥、六郎文英、华钢观鱼、雷峰日落、云上双峰、南屏晚钟、三滩银月)、六和塔、黄龙洞、虎跑、青山湖、灵隐寺、乌镇、王越寺、富春江、千岛湖等。临安:大明山、浙西大峡谷、竹海等。桐庐:漂流之类。绍兴:鲁迅故居、沈园、柯岩、鉴湖、鲁镇、大禹墓等。宁波:天一阁、天通山、溪口、象山等等。舟山:沈家门,普陀山等等。温州:泰顺廊桥等等。金华:双龙洞,诸葛八卦村等等。丽水:仙境等等。浙江有很多很多地方。

江浙习俗

习俗一:过年杀猪。

大约在过年前的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浙江人会带着自家养肥的猪出栏,然后邀请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分享丰盛的猪肉大餐和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喜悦!

习俗:腌肉

腊肉是浙江的特色美食。杀猪后,将鲜肉腌制后放入腌制罐中。腌制几天后取出,然后搭起架子,用柴火熏制。一段时间后,肉会变得又亮又油又香。

腊肉也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就像它可以延长新年的欢乐。低温干燥的环境适合腊肉的保存。一般保质期3-6个月。根据水分含量、环境温度、湿度的不同,腊肉的保质期也不同。如果超过6个月,质量就难以保证。

习俗3:和巴赞一起吃年糕。

浙江很多地方都有二十八岁“打巴赞”的说法。快三十的时候,外面天寒地冻,屋里的巴赞正热火朝天!

在哪里

浙江有些人会趁着这个时间买一些高档的商品,有些珠宝店会在春节前准备好足够的材料,等着顾客上门做首饰。

习俗:置办年货。

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各种年货,不用说灯笼春联,还有吃的玩的。尤其是鸡和鱼都得买。鸡预示着好运,当然每年都有大量的鱼!

习俗:点灯守年。

浙江人有除夕点灯观年的习惯。这意味着在除夕夜,所有的地方都要亮灯。大年三十从年夜饭开始。这顿晚餐要慢慢吃,晚餐要在元宵时间举行。有些家庭不得不吃到深夜。守年夜饭的习俗,既是对过去岁月如水的珍惜,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盼。

习俗:祖先崇拜

祭祖是浙江人春节期间一项盛大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己的家谱和牌位给家里的上堂,摆好桌子,摆好香炉和供品,父母祭拜,烧上三根香,祈求丰收,最后烧纸钱,俗称‘给钱给粮’!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吃饭前摆碗筷祭拜过世的老人,以此拜年,纪念。

晚饭后或正月初,所有的家庭,无论大小,都要去祖先埋葬的地方进行祭祀。祭品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包括鞭炮、香烛、烧纸,送到墓地烧掉,算给祖先过年的开销。免不了要敲敲脑袋,放放鞭炮,然后绕着墓地走一圈,祭拜者会借机把自己的祈祷和愿望说出来。

正月十五祭祖告一段落,“打算过完年再活。”在第15天,我会放鞭炮为我的祖先送行。

习俗:燃放鞭炮

午夜,新年的钟声响起,烟花开始响起。此时,里面灯火通明,外面人声鼎沸,将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高潮。然而,随着进入现代,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它的危险性,也许它将很快退出浙江新年的舞台。

特别说明:因为烟花爆竹的危险性,浙江各地都明确出台政策,规定某些区域不能燃放。在燃放烟花之前,你应该确定你当地的政策!还有,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烟花!

由于各种典籍和辞书,大多数都把「 ”覃”说成是来源于「 ”谭”读「 ”谭”或「 ”浔”,这就给人们以误导,早在公元前21-16世纪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覃部落--覃怀氏--覃氏了。比齐桓公灭谭国的·公元前 684年要早1000年左右。覃氏中确有从谭国的后裔中改来的,这仅是覃氏宗族中的一个分支,不是全部。它是其中一个来源,而不是惟一的源头,更不是最早的源头。 湖南省石门《覃氏族谱》说:「 ”覃氏的祖先,考稽上有皇覃氏。”皇覃氏是继因覃部落、覃怀地而得覃姓之后的又一命姓,就产生的时间来说,覃怀氏要早于皇覃氏,因为覃怀氏因地名、部落名命氏,这属自然命氏。 湖南省《石门县志》记载,覃为古有竺氏后裔,于周穆王时分居覃地为民,遂以国为姓。当地的覃氏族谱记录有《覃氏源流世系歌》:「 ”覃氏鼻祖墨胎初,孤竹君后是有竹。”据湖南省张家界市覃氏族谱,覃氏是有竹氏的后裔。这两地族谱所记载的历史上覃氏是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的后裔,可以看作是覃氏发展过程中命姓的演变,是覃氏部落分支的命姓。其中以孤竹命名的覃部落到周中期,分为三支迁徙,一支到达山东章丘、历城一带;一支向今河北省内丘县西北17里的有孤山,河北省房山县有孤山,这可能与孤竹北迁时曾居留过有关;另一支向南、西南方向发展,迁入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即古夜郎国)。 覃氏和谭氏关系密切,《辞海》、《姓氏辞典》、《万姓统谱》、《百家姓探秘》等有关工具书和姓氏研究的书籍,都说覃本姓谭,是因为避难,把言字边去掉,改为覃。谭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章丘(一说故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公元前684年为齐国所灭。传说谭国国君逃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子孙以国为姓,是为谭氏。周武王灭商后,除随同伐纣的诸侯外,殷商所封诸侯一概废除,削为平民,为防止殷商遗民叛逃,武张遣送他们到今河南洛阳地筑城,称为东郡。这时候,孤竹国也被灭亡,孤竹氏覃民从河北卢龙被驱到洛阳和殷商遗民一起筑城,沦为工奴。后又到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为周穆王建筑祗宫,这是公元前1001年的事。祗宫建成后,穆王为偿工奴的劳绩,把他们分配到各附庸国为民,有竹氏的覃民被分配到谭国(今山东省境内)为民,有竹氏又得姓谭氏。到春秋时期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周被齐国所灭,有竹氏谭姓国民又迁徙他地。求神问卜的结果是:早往西行,谨记勿言;日落西方,及早回家。预示迁徙的方向是西方,而且西、早二字相叠起来是覃字,正是谭字去言边,也包含着「 ”谨记勿言”的意思。而且日落西方,及早回家是暗示要等齐桓公死了,要及时早早回到谭城老家来。这一段传奇,在湘、鄂、桂一带覃氏族谱中都有记载,而且世代相传。后来有竹氏的谭姓国民扶老携幼经过数千里跋涉,于齐桓公灭谭后的次年(前 682年)秋天,陆续到达了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按照「 ”谨记勿言”,把谭字的言旁去掉,恢复覃氏。

荣氏家族简介:荣氏家族族谱是怎样的?荣氏家族有哪些企业?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荣氏家族简介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荣氏家族历史

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于明代正统初年从金陵迁来,形成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直到民国初年才正式建镇。现在的荣巷已经并入市区,但仍保留了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沿街还有150多组青砖黛瓦的老房子。

荣氏鼻祖,荣启期(前571——474年)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汶上县北)人,生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年),卒于周元王二年(前474年),终年98岁。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西),因以为姓氏”。

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93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荣启期为叔公后人,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曾为孔子师。后孔子初仕之地就是中都汶上,担任中都宰。

荣宗敬的祖父荣锡畴(1823-1863)当家时,他开始做长途贩运的小本生意,经常驾着小船经太湖、吴淞江等河道往来上海。传到荣宗敬的父亲荣熙泰手里的财产,只有几间旧屋,但这些原始的商业活动,却为荣家子孙注入了最初的商业细胞。

一百四十多年前,在太平军打到苏南的战乱中,荣熙泰的祖父、祖母、父亲、两位伯父、伯母、堂兄,以及他自己的兄弟,不幸全部遇难。荣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一个,这就是荣宗敬、荣德生的父亲荣熙泰先生。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

自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荣家先后开办了无锡公益工商中学、上海中国纺织染工程补学校、江南大学、上海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等,同时增设分设校内面粉、机电、化工、数理、商业、农业等许多专业系统,约培养高级人才1200多人。

荣尔仁、荣德生的女婿李伟国、荣鸿仁等荣氏第二代传人都曾在荣氏企业里头身居要职,是荣宗敬去世后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几个主要推动者。

荣氏家族族谱

第一代

荣家第一代,荣宗敬、荣德生,是解放前著名的“面粉大王”、“棉纺大王”。

第二代

荣家第二代,荣鸿元、荣鸿三、荣鸿庆、荣尔仁、荣毅仁、荣鸿仁。

荣尔仁 ,即荣智健的二伯父,在美国经营工商业。1949年前夕,荣尔仁去香港;走时与荣智健的父亲相约:“一个留在国内,一个出国,如果没问题,就可回来。”曾在初期回到祖国,1951年再申请出国,先到香港,后去了美国。

荣鸿仁 ,荣智健的七叔,1949年解放前夕,曾经与荣毅仁一起留在国内,因其为人厚道,经营有方,被评为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也申请移居国外,现定居在澳大利亚,创办了自己的工商实业。荣鸿仁虽然身居异国,对祖国的经济建设依然十分关心。

荣漱仁 ,荣智健的姑姑,她曾与荣毅仁一起留在国内,接管她堂兄荣鸿元的鸿丰面粉厂,并自任经理。在艰苦的条件下,她厉行节约,对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最终使她领导的工厂实现扭亏为盈,转危为安。

荣鸿元 ,荣宗敬的长子,“大房系统”的***,他继承父亲的百折不挠、顽强创业的经营品质,克服重重困难,领导着家族事业,成为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主持者。在1949年前夕,他迁厂至香港,在香港开设大元纱厂,后辗转巴西,现定居巴西,经营面粉业,事业兴旺发达。

荣鸿元热心教育事业。他于1940年至1950年任中国纺织工学院院长。

荣鸿三 ,荣宗敬的二儿子,曾任申新总公司副总经理兼申七经理。他也于早年移居国外、现定居美国。1982年,荣鸿三把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幢私人花园别墅无偿地捐献给上海科技协会,作为建设上海科技中心大厦的基地。

该别墅占地10亩,坐落在上海虹桥路上。他的这一义举深受旅居海外的美籍华人,如电脑专家王安、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物理学家袁家骝及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顾毓秀等人的高度评价,赞誉他爱国的义举。

荣鸿庆 ,曾任申一协理,荣宗敬的三儿子,字钢仁。解放前夕出走海外,在香港经营纺织和房地产事业。现为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是上海申新纺织厂第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合资经营的企业,总投资2428万美元。

迄今为止,它是上海棉纺织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较先进的全套纺纱、浆染、织造设备,如纺织部引进德国、瑞士设备,浆染部引进德国设备。1993年10月,该厂建成投产。

荣鸿庆主持的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系列仔布,经纬支数从4支单纱到40支股线,单位布重从55盎司/平方码到17盎司/平方码,颜色有靛蓝、黑色、灰色、浅蓝,品种多达60多个,形成时装面料、休闲装面料、童装面料、箱包面料、鞋帽面料五大系列,产品95%外销。

现任上海商业银行董事长的荣鸿庆,于2000年同前任工业银行董事长谢森中、中国信托商业银行总经理辜仲谅等台湾银行、票券、证券董事长及经理一同参加了第六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早日实现两岸银行业互设分支机构,以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挑战。

谭氏在潍县东风大街的家谱谁能告诉

我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