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有几个陈王廷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历史中有几个陈王廷,第1张

历史上,有两个“陈王廷”。

(1)明末的河北庐龙县陈王廷(庭)

陈王庭字丹衷,万历二年(1574年)第三甲三十九名进士出身,卢龙卫(今属河北)人,授洛川(陕西洛川县)知县,官至辽东巡抚。《礼记约言》明王应井撰,清嘉庆二十四年《咸宁县志》卷15(经籍)著录。在《明史》、《明实录》中并没有被列传之类的被记录下来。

《明史》“明年正月,镐乃会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定议”,陈王庭是河北庐龙县人,明朝的文进士。逝于1630年。

《新清史本纪卷1至卷5》原文: 四年春正月辛巳朔,大军至榛子镇、沙河驿,俱降。壬午,至永平。癸未,先是,刘兴祚逃归匿崇焕所。至是,率所携满洲兵十五人、蒙古兵五百欲往守沙河,闻 大军至,遂趋永平之太平寨,袭杀喀喇沁兵於路,将赴永平。帝恶其负恩,命贝勒阿巴泰等擒斩之,磔其屍以徇。帝授诸将方略,乘夜攻城,城中火药自发,燔死甚 众。黎明克之,明兵备道郑国昌、知府张凤奇、推官罗成功仰药死,同知魏君谟、参将杨春等越城遁,知县张养初及革职太仆卿陈王廷、兵备道白养粹、副将孟乔芳、杨文魁等俱降。

(2)明末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

乾隆年间的王其华《温县志》,载有崇祯年间<吴从诲传>:“吴从诲,府判摄温县,值河南土寇猖獗,沿河而上,直抵温城,从海亲冒矢石,率众御之,寇不得渡。从诲曰:水战利火攻,命乡兵守备陈王廷、千总郭忠等纵火焚贼船,溺死者无数,遂遁去。忠中流矢死。”

河北省“安平县志”卷之七:“人物志”:“吴从诲,……崇祯庚午(公元1630年)四应南宫不售……遂谒选(,副职也)怀庆,怀当南北冲,河南诸郡邑,寇攻陷殆尽,庚辰(公元1640年)冬,贼骑将乘冻渡河,守御河干,贼不得渡;明年(1642年11月),帅刘超叛,盗乘间蜂起,拥众剽掠,悉设计擒之(1643年),行河上,适寇至,率乡兵登陴(陴,城上女墙),亲冒矢石,焚贼舟二十七,溺死不可胜计贼败,自是不敢窥河北矣当事者材君,俾摄河内,再摄温县,所至有能声,擢曹州守。”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至六月,温地为李自成所据。)

当前,以此记载为陈家沟《陈氏家乘》中的陈王廷,今奉为“陈式太极拳祖师”,生卒推算为约(1600-1680年),有人论证其出生大约在1612年前后。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陈王廷墓碑碑文:

康熙己亥年十月初三日吉旦

清故显考庠生陈公讳王廷字奏庭元配王、崔氏三位之墓

 奉祠子汝为汝弼汝人

孙宏印元印××曾孙××同立

不是。陈王廷只是乡兵守备。

明朝末年,仅为武庠生,被县擢为乡兵守备。崇祯年间,有一次应试考武举,因武艺超群,箭法精湛,一马三箭,三马九箭,射了个凤夺巢(即第二箭从靶心挤出第一箭,第三箭又挤出第二箭,像鸟儿争巢一样),赢得了满场喝彩。

但是,因为擂鼓报靶的鼓吏受人贿赂,却只擂了三通鼓(意即九箭只中三箭)。主考官闻鼓声,即以中三箭论之。于是,陈王廷大怒,驰马掣剑,劈死鼓吏,逃出了校场。甲申年(1644)明皇朝覆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消极,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

扩展资料:

在把太极拳发源地定为河南温县陈家沟之前,王宗岳是明朝万历年间人,而确定太极拳是陈王庭所创之后,王宗岳就是满清人了。

清初,陈王廷为县学武生,但因进不了仕途,遂匿伏敞里,发奋造拳传世。依据祖传拳术,博采众家之长,结合经络学和《黄庭经》导引、吐纳之术,根据太极图说原理,经过分析综合,创编了一种拳势螺旋缠绕、快慢相间,意念、呼吸和动作密切配合。

技击反应灵活,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新拳种一一太极拳。所编套路有:一至五路太极拳,一路炮锤,108势长拳,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武功。

尤其是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为前人练武方法所未有,这种练法,既不伤人,又可提高技巧,深受习武者欢迎。

陈家拳械武术传至陈王廷时,得到了发扬光大,其祖父和父亲均为明朝下级官吏。其弟兄四人,排行老二。他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不但深得家传武功的精髓,于武功一项出类拔萃,而且熟读诸子百家,涉猎经史子集,学识渊博,以致被誉为“文事武略,皆卓越于时”。

-陈王廷

胡凤(1483—1548),字文明,号西村,生于明成祖成化癸卯年(公元1483年)十二月十五日酉时,殁于明嘉靖戊申年(公元1548年)三月。明正德庚午年(公元1510年)中乡试榜,嘉靖丙戌年(公元1526年)登进士第。初任苏州府常熟县知事,后任应天府栗水县知事,一年后升任刑部福建司主事,不久升本部陕西司员外郎,复升广州知府,又升四川按察司、威茂兵备道,最后升四川布政使。明嘉靖丁未年(公元1547年)秋拜表回乡,次年病逝于黄梅。享年六十六岁。其墓位于黄梅县杉木乡下河村马尾山北脚下(永福寺后),遗址尚存。

据黄梅胡氏家谱载:胡凤在中举而未登进士的十五年间(即公元1511—1525年),曾执教于黄梅独山黄连咀,汪可受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一天,胡凤出了一首上联:“独山镇东西二庙;”学生中无人应对,只有汪可受不慌不忙地站起来琅琅答出:“普天下南北两京。”才思之敏捷,口气之宏大,对仗之工整,令先生吃惊,赞叹“此子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倍加精心培养,果然一举成名。

然而,胡凤和汪可受虽同为明代梅邑进士,但是汪可受是在胡凤逝世十一年后才出生,显然上述故事纯为黄梅民间乡野趣谈耳。

。。。。。。

历史中有几个陈王廷

历史上,有两个“陈王廷”。(1)明末的河北庐龙县陈王廷(庭)陈王庭字丹衷,万历二年(1574年)第三甲三十九名进士出身,卢龙卫(今属河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