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乡风乡俗有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5收藏

闽南的乡风乡俗有什么?,第1张

闽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个支系族群,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广东潮汕、雷州地区、海南岛。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

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台湾话、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而说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的居民,彼此之间完全不能通话。

闽南 - 文化渊源

文化交融形成传统

闽南

古城泉州有一种建筑叫“骑楼建筑”。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改扩建后的涂门街、东街等街巷仍保留这样的建筑格局。除了外观上的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以及清水砖或出砖入石的外墙面具有显著的闽南古建筑特色外,这种骑楼建筑正是源自于泉州华人华侨侨居地的南洋,并成了泉州传统地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建筑外,泉州还有“南音”、“南戏”、“南管”,被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引以为“乡音”。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它正是经由泉州流传到厦门、台湾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台湾、香港、澳门和泉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南音社团组织。

近年来,泉州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举办“‘海丝’(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今年已是第五届。文化节以侨乡特有的南洋文化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宾朋,许多侨胞特意赶来享用“文化大餐”,领略了“仓官影里三洲路,涨海潮中万国商”的侨乡盛景。在游行的花灯、彩车中,不少东南亚侨胞献演的节目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泉州与东南亚地区在民间信仰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开漳王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宋元时期产生的妈祖信仰通过数次移民在海峡两岸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妈祖信仰圈,泉州天后宫妈祖宫庙香火旺盛,每年都有大批东南亚的侨胞前来进香。从福建传播至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妈祖宫庙就有数百座。

文化交流升华两岸情缘

闽南

漳州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漳州的约占40%;漳州现有台胞4100多人、台属14万人。漳州自古就与台湾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年来,漳州市以此为基础积极深入开展与台湾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地增进两岸民众的认同感。

据介绍,漳州自明清时期至少有98个姓氏迁移到台湾,他们对台湾的开发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开史料,赴台的漳州名人数不胜数:海澄人颜思齐拉开了台湾大规模开发的序幕,被尊称为“开台王”;漳浦人蓝鼎元提出了许多有效治理台湾的策略措施,是历史上涉台文献最多的学者,被称为“筹台宗匠”;角美人林平侯为开发台北平原做出贡献,他热心台湾公益事业,成为台北著名的“板桥林家”;此外还有“台湾美术开山祖”的诏安人谢琯樵,为抗击外来侵略、满门忠烈的平和“雾峰林家”以及文学大师林语堂等。

几百年来,漳州人片帆渡海,筚路蓝缕,不仅为台湾的开发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同时也把闽南文化和民间信仰带到台湾并广为传播。现在台湾与漳州有一样的社会生活实际:一样的民居、一样的饮食、一样的风俗、一样的闽南话。

闽南

陈元光是唐代开发漳州的重要人物,对漳州建府、传播中原文化起到重大影响,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目前台湾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庙已超过300座。中华台商服务总会会长廖正豪先生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把‘开漳圣王’奉为保护神。”

借助丰富的对台资源,近年来漳州市以打造“开漳圣王文化”品牌为龙头,带动云霄和漳浦威惠庙、龙海白礁慈济宫、芗城武庙、孔庙、南山寺、东山关帝庙、平和三平寺等宫庙,着力做大漳州对台民间信仰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加深漳台民众亲情的一条重要精神纽带。2005年11月15日,漳州古武庙关帝神像及镇庙文物——关公大刀在“漳州武庙宗教交流团”一行6人的护送下应邀赴台湾展出。此后,这尊神像进行环岛巡视,备受尊敬,香火旺盛,全岛有100多座宫庙迎请恭奉。当地媒体称,这次帝君巡台盛况空前,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最难割舍的是亲情。漳州加大“开漳圣王”等文化的研究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台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如今每年都有数万台胞回漳寻根谒祖,或续修家谱。

闽南 - 习俗

许多研究华人文化的海外学者,在经过探索和思考之后,往往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最终移向闽文化,其中闽南文化的注目度相当高。在日本学术界,但凡研究中华文化、汉文化、海外华人华侨等诸问题的学者,在从事台湾、香港研究之后,当学术氛围允许他们进入这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向闽南文化研究。

普渡

闽南

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人们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妈、在大门口祭普渡公两项内容。现在旧历十五祭祖先,旧历七月里以“铺境”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渡。据老人们的记忆,36个铺轮流做普渡是清末才开始的。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的XP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

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闽南嫁妆

闽南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

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

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现在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现在,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闽南

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

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MAO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闽南 - 闽南话

闽南

但由于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其他受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我们即可称其为泛闽南。以下介绍通行闽南语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

闽南语有很多音节是普通话里没有的。所以无法用普通话的字来为闽南话注音,要学习闽南话就要学习闽南话的注音方法。这就像我们学习普通话要先学习汉语拼音一样。下面的网页是台湾的发音,和大陆差别非常小,用鼠标点击该音节就会有发音。

闽南话的声调在不同县市区别很大。目前比较占优势的是厦门话的声调。台湾岛上大部分人的闽南话的声调也与厦门话一致。闽南话共有8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我们平时一般按这个顺序,分别叫做第1声、第2声、……、第8声。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谓的“漳州语”的基础。

闽南语在台湾的传播与河洛话的形成

闽南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泉州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绝对优势。雍干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可以从现在的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战后国共发生内战,国民党政府战败,带著大批军队和难民“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

闽南

一、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闽南 - 闽南方言

闽南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江苏、浙江的温州,台州等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人。

闽南 - 饮食文化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漳州饮食

闽南

1、蚝仔煎

介绍:蚝仔煎也叫海蛎煎,是漳州人非常喜欢的海味。道地的海蛎煎要用未在水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净后加入鸡蛋、肉丝、淀粉、蒜白,调以味精、细盐、白酒等,搅匀放入热锅,两面煎透,起锅后放入酱料和香菜,鲜香无比。

闽南

2、咸肉粽

介绍:它选用上等糯米,配上虾仁、香菇、鸡蛋和猪五花肉,调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净的竹叶扎好,放入锅中煮烂。吃时解开竹叶,调以沙茶酱或辣酱,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闽南

3、手抓面

介绍: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将黄油面条煮熟后摊成巴掌大的圆形装盘,浇上甜面酱、蒜茸酱、杂醋酱(用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和番茄酱调拌而成)、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芥末酱,最后再加上油炸豆腐干丝,卷起来用手抓着吃。甜中带酸,令人脾胃大开,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颇负名气。

泉州饮食

闽南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

闽南

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闽南 - 旅游

漳州三平寺

闽南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义中大师创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後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义中大师,在闽南一带和海外乡亲中称为“三平祖师公”,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人。

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

土楼

闽南

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永定、南靖和华安的土楼已闻名遐迩,但闽南一带各式各样的土楼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闽南的土楼民居,是人类建筑文化的宏篇杰作,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南靖土楼,是南靖劳动人民艰辛的汗水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规模、结构、工艺、功能、令多少现代的建筑专家学者吧为观止;它的建筑风格、民情风俗、文化内涵,使社会学家慨叹。

南靖县共有土楼15000多座,其中较为特色三层以上的圆形古土楼有386座、方型古士楼有1751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曲尺形、交椅形、围裙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马蹄形等,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气度不凡。

闽南

一座土楼就是一件神奇的建筑精品;一座土楼就是一方浓缩的民俗文化;一座土楼就是一域民众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历史见证。

“土堡式”民居:在安溪县感德镇芦地村有一座200多年前的“土堡式”古民居,其建筑风格与土楼相似。土堡原为吴姓人氏的居家。墙基2米多高,是用大石块砌成的,四周墙壁坚硬无比,易守难攻,这种设计也是用于防御土匪。

巽来庄土楼:巽来庄土楼始建于清代,坐落在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村。相传是清朝永春有名的林姓盐官所建,在其周围还建有古厝10幢,分别为其10个儿子所有,是永春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巽来庄土楼,外方内圆,外围是高7米的城墙,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围墙内是较为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闽北与闽南的建筑风格在此融合。

小小“枪楼”:现在,闽南乡下仍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各式小土楼。有的在古厝的一侧,叫“枪楼”,或独立一座,或与下落相连,都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的。人们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竹片)建成单屋,有小窗子作为望口,还有斜的枪孔。

不同姓氏有不同字辈的排序,不同地方其字辈用字也是不一样的。如陕西安康杨氏字辈: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但贵州毕节杨氏字辈就是: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自古以来,人们对取名择字都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古代更有沿用字辈取名的习惯。杨姓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于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

杨姓家谱字辈大全集

1、湖北孝感杨氏字辈:文正炳有中和德,本利培成义道才;敬先祖如在其上,启后继换乎为新;荣华富贵运朝堂,永照世代真自强。

2、湖南永州迁入四川达州杨氏字派(部分):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

3、山东临沂庄坞杨氏字派: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4、四川简阳杨晓初杨氏字辈:天映本其先,永春章荣昌;宗枝绍祖德,学尚佐家邦。简阳另一家之版本:天映本文朝,声大章荣昌;宗之绍祖德,学尚左家邦。

5、湖南龙山县杨氏字辈: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

6、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龙桥杨氏字辈:法仁兴志,应文登学,世代光明显,荣昌庆永芳,正先维友,宗祖在贤。

7、四川遂宁市蓬溪县杨氏字辈:可继思鹏名,单光呸崇作,建绍宗辉成,修善立开,九在寿发,伦克多定先,德万休尚生,居守传年志,贤福官孝安。

8、湖南湘乡杨氏字辈: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9、安徽安庆杨氏字辈:中浮鼎振大有咸林益千风遇礼代同仁。

10、江苏六合杨氏字辈:田德常林玉昌保贵如金。

11、辽宁抚顺杨氏字辈:万金法庆常树立永吉祥兴家助为本盛世久安康。

12、陕西安康杨氏字辈: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

13、广东汕尾杨氏字辈: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14、贵州毕节杨氏字辈: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近代杨氏百字谱:

初定: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

后改: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扩展资料

杨姓迁徙史:

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

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省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

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

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

杨姓族徽释义:

杨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

“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

易、阳、羊、杨、扬、汤、蜴、蜥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

相传,居住在汤谷的古老氏族采用扶桑纪历。

扶桑纪历是观测太阳在扶桑树东西(阳阴)两侧的升落高度规律,这个规律东夷人确定为五阳五阴,合称“十日”,也就是“十天干”。

观测时总是一个太阳一个太阳的位移,传作“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

这就是扶桑汤谷十日的本义。

这种扶桑树也称杨树,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氏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杨姓起源说:

第一种说法:有五个主要来源

1、杨侯苗裔说。

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

2、女吉姓杨国说。

此说不见于传世文献,而见诸出土文物(据李学勤《中华姓氏谱》),女吉姓杨据说要早于姬姓杨。

3、羊舌后嗣说。

姬姓杨国灭于晋,杨地成为晋大夫羊舌氏的食邑,这样杨也成为羊舌氏的姓;另说羊舌氏为杨侯伯侨之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4、杨孙孑遗说。

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有大夫名杨孙,因失职而奔于宋,其后裔孙姓杨。

5、出自赐姓或他族他姓改杨姓而来。

如三国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部分人姓杨。

鲜卑莫胡卢氏被北魏孝文帝改杨姓,福建宁化有林姓迁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另据《北史》记载,杨义臣本姓尉迟氏。

第二种说法:有四个主要来源

(1)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

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

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

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2)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

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

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3)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

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

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

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

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4)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

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杨家家谱30个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

民国十二年(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

近代杨贵德等在桐梓县娄山关镇虎峰山杨价崇德庙开会讨论百字谱:

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

后修改为: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扩展资料:

杨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1、出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5、以封地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于。周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地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叔虞(又称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临晋水,改称晋侯。叔虞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

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杨者。杨,在今山西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国,成了晋国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杨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杨氏家谱

杨家家谱字辈排行:

近代杨贵德等在桐梓县娄山关镇虎峰山杨价崇德庙开会讨论百字谱:

初定:“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

后改:“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民国十二年(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扩展资料:

杨(Yang)姓源出主要有:

源自姬姓:

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

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源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源于改姓而来: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参考资料:

-杨氏家谱

1 关于杨家将的诗句

杨家将颂

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

令公不屈触碑,化为青山铸脊梁。

儿孙踊跃战场,前仆后继月光。

为保社稷替君亡,坠落马鞍尘飞扬。

看破红尘遁空门,五郎一生伴佛旁。

四郎八郎落番帮,隐姓埋名难还乡。

可恨臣泄私愤,箭穿心陨七郎。

膝下七子皆捐躯,惟留六郎独凄凉。

佘老太君女豪强,葬罢夫儿整戎装。

旌旗招展贯长虹,刀云集耀眼亮。

且教虏休猖狂,扰我黎民犯我疆。

暂已敌寄英烈,待到凯旋万民唱。

杨门辈辈俱忠良,丹心一片永朝!

2 描写“杨家女将上战场”的诗有哪些

《杨家女将》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赞杨家将》令公不屈触碑,化为青山铸脊梁。

儿孙踊跃战场,前仆后继月光。《杨将军》为保社稷替君亡,坠落马鞍尘飞扬。

看破红尘遁空门,五郎一生伴佛旁。《杨家四郎》四郎八郎落番帮,隐姓埋名难还乡。

可恨臣泄私愤,箭穿心陨七郎。《杨家女将》膝下七子皆捐躯,惟留六郎独凄凉。

佘老太君女豪强,葬罢夫儿整戎装。旌旗招展贯长虹,刀云集耀眼亮。

且教虏休猖狂,扰我黎民犯我疆。《杨家将》暂已敌寄英烈,待到凯旋万民唱。

杨门辈辈俱忠良,丹心一片永朝。

3 描写“杨家女将上战场”的诗有哪些

希望有用,望采纳

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

令公不屈触碑,化为青山铸脊梁。

儿孙踊跃战场,前仆后继月光。

为保社稷替君亡,坠落马鞍尘飞扬。

看破红尘遁空门,五郎一生伴佛旁。

四郎八郎落番帮,隐姓埋名难还乡。

可恨臣泄私愤,箭穿心陨七郎。

膝下七子皆捐躯,惟留六郎独凄凉。

佘老太君女豪强,葬罢夫儿整戎装。

旌旗招展贯长虹,刀云集耀眼亮。

且教虏休猖狂,扰我黎民犯我疆。

暂已敌寄英烈,待到凯旋万民唱。

杨门辈辈俱忠良,丹心一片永朝!

4 关于穆桂英的诗句

七律 咏穆桂英

滴泪崖前翠柏悬,

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

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

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

为国捐躯第一先。

五律妇女节有感 (今音) 文:月颜~

满园春怒放,今日百花节。

沙场木兰笑,泪崖穆帅决。①

貂蝉美色计,贵妃与君别。

华夏江山定,神州多女杰。

注:① “穆帅”指“穆桂英”,“泪崖”指“滴泪崖”。

穆桂英

大破天门敌胆寒,裙钗飒爽跃征鞍。

金銮殿里歌迷舞,滴泪崖前草木丹!

穆桂英颂

杨门女门群芳谱,血战沙场穆桂英。

碧血青春身百战,风声鹤唳敌威名。

挥师鏖战天门破,拉朽摧枯神鬼惊。

智勇双全明大义,英姿巾帼史峥嵘。

七绝穆桂英

横枪跃马破天门,勇冠三军断敌魂。

五十先锋唯穆氏,征西夺险快仇恩。

临江仙 穆桂英

(新韵)

自古巾帼多显赫,英名垂世惊人

穆柯寨里踏征尘

临风闲把盏,谈笑破天门

奉命剿西擎帅印,春秋见证功勋

悬崖滴泪总伤心

满街弹唱曲,拍案颂忠魂

五律 穆桂英

天门奇阵破,才理女儿头。

弯弓穿辽甲,长缨挽中州。

山河奸佞误,忠臣碧血流。

滴泪崖前死,汴水千载羞。

七绝 秋登太行穆桂英寨遗迹杂吟(诗韵新编)

太行绝顶老城围,

历尽风云不颓摧。

闻说狼烟来海上,

四山霜木似旗飞。

浪淘沙 京剧小令之穆桂英挂帅(新韵)

边塞起争锋,虎恶狼凶。

裙钗换得甲鲜明。

战鼓马蹄声似雨,挂帅出征。

脂粉赴烟程,尽显雄风。

阵前奇计定输赢。

一剑横空何惧尔,百万穷兵。

穆桂英(古诗)

英姿飒爽骋龙媒,

烽火狼烟战事催

北国穷兵吞宋域,

虎媖无惧展奇才

挥刀旌旗猎猎壮,

狂寇闻风胆肝摧。

酣战洪州名远震,

长征万里凯歌飞。

大破西夏十二妇,

兵阻虎狼局势危。

倒取三关出奇计,

喋血险峰命西归。

体抛谷底崖落泪,

首挂高杆草木悲。

娇躯已化三年碧,

忠魂犹作巾帼威。

当年营垒今何在?

几度春秋洗古碑!

注:

1 穆桂英以献降龙木和宗保结缘,大破天门阵。

2 传穆桂英率杨门女将出征西夏,开头大胜,后在虎狼峡(今古浪峡)受阻。

3 倒取三关:穆桂英为打破西夏阻击,派杨满堂率部绕到西夏关隘后进行夹击。该计划虽然最后成功,但穆桂英在亲自攀越险峰,探查敌情时与西夏伏兵遭遇,一时大意,中箭身亡。死后脑袋被西夏兵割去号令。无头尸体则被抛落悬崖。

穆桂英挂帅

巾帼志不衰,

半百仍挂帅。

番帮何足论,

中华有英才。

七绝穆桂英

自古名女多书香,

战场拼杀有几将

桂英本是名门后,

骁勇无比天下扬

祭 穆桂英

英魂巾帼花为媒,

烽台硝起战鼓催。

北疆边迫侵掠域,

虎狼野噬将乏才。

挥戟胆识士心壮,

狂舞御俘抵寒摧。

酣垂鞭挞名威震,

十载争戈归心飞。

玉碎西川成功业,

香销谷底崖泪垂。

当年梳簪妆还在?

几招旌旗竖风碑!

穆桂英

立马横刀神飞扬,

战场拼杀岁月长

为国捐躯巾帼泪。

不为扬眉为杨郎

5 形容杨家将诗句

苏辙--过杨无敌庙 古北口长城北口,有一座纪念杨老令公的杨无敌庙,苏辙曾留诗《过杨无敌庙》祭之: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杨氏族谱》卷七杨氏族谱诗清 孔广居六季膏粱未有涯,乌衣巷口夕阳斜。

若从忠孝论门阀,个是并州第一家。代以威名夸冀北,人将族望数关西。

间关自有归根地,一涧潺湲认鹿蹄。族常奕奕勋名谱,都邑纷纷世系论。

太息千年分派大,四十余代见诸孙。几见艰难百战余,又将儒术耀门闾。

卷中人物纷如许,胜向琅环读异书。―――《杨氏族谱》卷七题挂月峰杨公塔墓清 广荫挂月峰前画本开,幽花异草满中台。

天留宝塔藏忠骨,地藉灵岩护将才。宋室山陵皆破碎,杨公邱陇尚崔巍。

虽然苦死陈家谷,累世名臣相继哉。―――《杨氏族谱》卷七题鹿蹄涧杨公业祠堂清 广荫仙鹿留踪去未回,巍峨祠宇建山隈。

令公自是能全节,炎宋何曾解爱才。遗甲至今留战血,荒碑何代长莓苔。

楹联题额纷无数,名宦诗人几溯洄。―――《杨氏族谱》卷七 回答者: hxx5644565 | 四级 | 2011-3-30 21:35 六州歌头·杨家将亭燧烟瘴,边塞起杀声。

杨家帜,孤军起,奋出征,陷围旌。血洗金沙地,令公剑,援无应,恨奸佞,绝食毙,愤难平。

后继延昭,万里云骑上,芦叶枪横。布阵羊山下,吹角灭辽兵。

转世天惊,六郎星! 望三关镇,益津路,淤口渡,瓦桥泾。雨歇后,阡陌静,放牛童。

柳笛声。依旧河山在,弦书鼓,世人听。

沧桑去,常遗恨,是何情?三代保国血战,雁门外、故道悲鸣。满门皆忠烈,百姓记浊清。

何断遗风?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6 形容杨家将诗句

苏辙--过杨无敌庙 古北口长城北口,有一座纪念杨老令公的杨无敌庙,苏辙曾留诗《过杨无敌庙》祭之: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杨氏族谱》卷七杨氏族谱诗清 孔广居六季膏粱未有涯,乌衣巷口夕阳斜。

若从忠孝论门阀,个是并州第一家。代以威名夸冀北,人将族望数关西。

间关自有归根地,一涧潺湲认鹿蹄。族常奕奕勋名谱,都邑纷纷世系论。

太息千年分派大,四十余代见诸孙。几见艰难百战余,又将儒术耀门闾。

卷中人物纷如许,胜向琅环读异书。―――《杨氏族谱》卷七题挂月峰杨公塔墓清 广荫挂月峰前画本开,幽花异草满中台。

天留宝塔藏忠骨,地藉灵岩护将才。宋室山陵皆破碎,杨公邱陇尚崔巍。

虽然苦死陈家谷,累世名臣相继哉。―――《杨氏族谱》卷七题鹿蹄涧杨公业祠堂清 广荫仙鹿留踪去未回,巍峨祠宇建山隈。

令公自是能全节,炎宋何曾解爱才。遗甲至今留战血,荒碑何代长莓苔。

楹联题额纷无数,名宦诗人几溯洄。―――《杨氏族谱》卷七 回答者: hxx5644565 | 四级 | 2011-3-30 21:35 六州歌头·杨家将亭燧烟瘴,边塞起杀声。

杨家帜,孤军起,奋出征,陷围旌。血洗金沙地,令公剑,援无应,恨奸佞,绝食毙,愤难平。

后继延昭,万里云骑上,芦叶枪横。布阵羊山下,吹角灭辽兵。

转世天惊,六郎星! 望三关镇,益津路,淤口渡,瓦桥泾。雨歇后,阡陌静,放牛童。

柳笛声。依旧河山在,弦书鼓,世人听。

沧桑去,常遗恨,是何情?三代保国血战,雁门外、故道悲鸣。满门皆忠烈,百姓记浊清。

何断遗风?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7 关于杨家女将的故事最好在200字左右

传统杨家将评书中:杨继业生七子二女,收一义子,分别是:大郎杨延平,取妻张金定;二郎杨延定,取妻李翠萍;三郎杨延光,取妻花谢玉(有书称朱月梅或花似玉);四郎杨延辉,取妻云翠英(有书称林素梅);五郎杨延德,取妻罗赛英(有书称罗氏女或罗刹女);六郎杨延昭,取妻柴美容(即柴郡主)、大刀王兰英(又称王怀女);七郎杨延嗣,取妻杜金娥;八郎杨延顺,取妻肖金蓉(有书称周淑荣);八姐杨延琪;九妹杨延瑛。

金吾自恃为国丈王钦女婿,以为杨家只剩下一群女流,软弱可欺,更是猖狂,欲将无佞牌楼移为平地。佘太君不忍杨家为大宋出生入死,洒血疆场之功绩,毁败于奸臣之手。无奈,八妹再次惹怒真宗。眼见无佞楼将要不保,太君心如刀割,而更让她伤心难过的是杨家上下的不团结,各人为一时意气,愈闹愈僵,愈吵愈烈,犹如一盘散沙。佘太君的暗自伤心,让八妹各人不无感受,最后关头,八妹终解开心结,众人团结起来。

期间杨门女将出征告捷,乘胜追击,直捣“金沙滩”。杨门众媳妇夜祭亡夫,一位美貌姑娘杜金娥不请自到,自认与七郎私订终身,杨家第七个媳妇。佘太君虽被金娥率性真情感动,但不愿误人青春,不肯把她收留,众人更怀疑她是辽国萧太后派来做内应。太后借助奸细王钦里应外合,把杨门女将陷于绝地困局。幸得杜金娥不顾生死,破敌阵解救,助八妹及排风返朝,在八贤王及寇准的帮助下,成功请得六郎出关,里应外合杀退辽兵。太君终为金娥锲而不舍的精神所动,承认金娥为杨家媳妇。

萧后死心不息,派人前往宋朝**军事机密,欲再挑起战火。在杨家众人合力追查之下,夺获名册,六郎仔细研究,终解开名册秘密,欲赶返京城,揭破辽国的阴谋,惜被王钦及王妃暗中陷害,六郎失踪生死未卜。幸得杨家忠将杨安奋勇追查,凭其过人的机智,终于发现六郎藏身之地,联同八妹及排风,救出六郎。杨门揭发王钦和王妃原是辽国奸细,真宗大怒,即下令捉拿二人。杨家再次立下大功,为宋室解除一个极大的威胁。

8 关于穆桂英的诗句

七律 咏穆桂英滴泪崖前翠柏悬,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为国捐躯第一先。五律妇女节有感 (今音) 文:月颜~满园春怒放,今日百花节。

沙场木兰笑,泪崖穆帅决。① 貂蝉美色计,贵妃与君别。

华夏江山定,神州多女杰。注:① “穆帅”指“穆桂英”,“泪崖”指“滴泪崖”。

穆桂英大破天门敌胆寒,裙钗飒爽跃征鞍。金銮殿里歌迷舞,滴泪崖前草木丹!穆桂英颂杨门女门群芳谱,血战沙场穆桂英。

碧血青春身百战,风声鹤唳敌威名。挥师鏖战天门破,拉朽摧枯神鬼惊。

智勇双全明大义,英姿巾帼史峥嵘。七绝穆桂英横枪跃马破天门,勇冠三军断敌魂。

五十先锋唯穆氏,征西夺险快仇恩。临江仙 穆桂英(新韵)自古巾帼多显赫,英名垂世惊人穆柯寨里踏征尘临风闲把盏,谈笑破天门奉命剿西擎帅印,春秋见证功勋悬崖滴泪总伤心满街弹唱曲,拍案颂忠魂五律 穆桂英 天门奇阵破,才理女儿头。

弯弓穿辽甲,长缨挽中州。山河奸佞误,忠臣碧血流。

滴泪崖前死,汴水千载羞。七绝 秋登太行穆桂英寨遗迹杂吟(诗韵新编)太行绝顶老城围,历尽风云不颓摧。

闻说狼烟来海上,四山霜木似旗飞。浪淘沙 京剧小令之穆桂英挂帅(新韵)边塞起争锋,虎恶狼凶。

裙钗换得甲鲜明。战鼓马蹄声似雨,挂帅出征。

脂粉赴烟程,尽显雄风。阵前奇计定输赢。

一剑横空何惧尔,百万穷兵。穆桂英(古诗) 英姿飒爽骋龙媒,烽火狼烟战事催 北国穷兵吞宋域, 虎媖无惧展奇才 挥刀旌旗猎猎壮, 狂寇闻风胆肝摧。

酣战洪州名远震, 长征万里凯歌飞。大破西夏十二妇,兵阻虎狼局势危。

倒取三关出奇计,喋血险峰命西归。体抛谷底崖落泪,首挂高杆草木悲。

娇躯已化三年碧,忠魂犹作巾帼威。当年营垒今何在? 几度春秋洗古碑!注:1 穆桂英以献降龙木和宗保结缘,大破天门阵。

2 传穆桂英率杨门女将出征西夏,开头大胜,后在虎狼峡(今古浪峡)受阻。3 倒取三关:穆桂英为打破西夏阻击,派杨满堂率部绕到西夏关隘后进行夹击。

该计划虽然最后成功,但穆桂英在亲自攀越险峰,探查敌情时与西夏伏兵遭遇,一时大意,中箭身亡。死后脑袋被西夏兵割去号令。

无头尸体则被抛落悬崖。穆桂英挂帅巾帼志不衰,半百仍挂帅。

番帮何足论, 中华有英才。七绝穆桂英自古名女多书香, 战场拼杀有几将 桂英本是名门后, 骁勇无比天下扬祭 穆桂英英魂巾帼花为媒,烽台硝起战鼓催。

北疆边迫侵掠域, 虎狼野噬将乏才。 挥戟胆识士心壮,狂舞御俘抵寒摧。

酣垂鞭挞名威震, 十载争戈归心飞。 玉碎西川成功业,香销谷底崖泪垂。

当年梳簪妆还在? 几招旌旗竖风碑!穆桂英立马横刀神飞扬, 战场拼杀岁月长 为国捐躯巾帼泪。不为扬眉为杨郎。

9 赞美“穆桂英”的诗词有哪些

滴泪崖前翠柏悬,

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

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

闽南的乡风乡俗有什么?

闽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个支系族群,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广东潮汕、雷州地区、海南岛。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