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的主要内容以及观后感、寒假作业啊、谢谢亲们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的主要内容以及观后感、寒假作业啊、谢谢亲们,第1张

学习非常的自觉,非常的刻苦。据有关史料记载,韩愈“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李汉《韩愈文集序》),“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旧唐书·韩愈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从小学习,不用兄长和嫂嫂督促,自己就懂得学习,懂得读书,而且养成了每天读书都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每天的读书笔记少则数百字,多则上千言。你看人家韩愈,不仅读书很自觉,而且还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这真是令我不仅学习刻苦努力,他还表现出早慧的特点,说通俗点就是表现出神童的特点。史料中记载,韩愈“七岁属文,意语天出”(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七岁好学,言出成文”(皇甫湜《韩文公墓铭》)。不过六七岁的孩子,就很善于写文章了,不仅会写文章,而且出口成章,好像是天生如此一样。

们家长羡慕啊专心阅读儒家圣贤的著作。史料记载,韩愈“业孔子、孟轲,而侈其文”(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及冠,恣为书以传圣人之道”(皇甫湜《韩文公墓铭》)。

像韩愈这样的大学者,他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有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非常的自觉,非常的刻苦。据有关史料记载,韩愈“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李汉《韩愈文集序》),“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旧唐书·韩愈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从小学习,不用兄长和嫂嫂督促,自己就懂得学习,懂得读书,而且养成了每天读书都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每天的读书笔记少则数百字,多则上千言。你看人家韩愈,不仅读书很自觉,而且还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这真是令我们家长羡慕啊!

第二,不仅学习刻苦努力,他还表现出早慧的特点,说通俗点就是表现出神童的特点。史料中记载,韩愈“七岁属文,意语天出”(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七岁好学,言出成文”(皇甫湜《韩文公墓铭》)。不过六七岁的孩子,就很善于写文章了,不仅会写文章,而且出口成章,好像是天生如此一样。

第三,专心阅读儒家圣贤的著作。史料记载,韩愈“业孔子、孟轲,而侈其文”(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及冠,恣为书以传圣人之道”(皇甫湜《韩文公墓铭》)。

第四,博览群书,博闻强记,换句话说,读书特别广泛,记忆力也特别好。史料记载,韩愈“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李翱《韩公行状》),“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新唐书·韩愈传》)。不仅广泛阅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还能通读百家之书。

看看人家韩愈,从小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不仅会读书,而且懂得读什么,怎么读,而且读了还能记得住!我们的家长、同学也许禁不住要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不成韩愈真是个天才?说起来还真没什么好羡慕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父母的早亡对韩愈性格的形成影响巨大。现在虽然有他兄长、嫂嫂抚养他,但是兄长之爱、嫂嫂之爱岂能与父母的疼爱呵护相比?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比较独立、比较早熟,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比较敏感,这样的孩子学习比较自觉,懂得读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第二,韩愈十二岁的时候,他的家庭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他们家的顶梁柱、兄长韩会不幸亡故。亡故的直接原因就是政治斗争。当初提拔韩会的宰相元载由于勾结宦官,结党营私,被皇帝杀了全家。被朝廷认定的元载的同党都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其中韩会由于恃才傲物、名高才重被贬得最远,贬到遥远的广东韶州做刺史。韩愈与嫂嫂也随同长途跋涉,来到韶州,不过一两年时间,韩会就因忧愤劳累过度而死。

先是父母早亡,兄嫂抚养,现在兄长不过四十多岁就早早离去,韩愈的成长之路真是布满了荆棘!兄长的去世使得韩愈一家人失去了依靠,不得不回到河南孟州老家。但是当时的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根本没有谋生的基础。怎么办呢?好在韩愈的父亲早年在江南做官,在安徽宣州有一份庄园田产,于是全家迁往安徽宣州。在这整个过程中,包括将韩会灵柩归葬河南孟州,从广东韶州携家带口赶回河南孟州,又从河南孟州携家带口赶往安徽宣州,到了宣州以后对韩愈以及其他家人子弟照料看护与教育,所有这一切都不得不落在了韩愈嫂嫂郑氏的肩上。特别是对韩愈的成长与教育,她倾注了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1)隔了一天,皇上将疏文拿出给宰臣看,将对韩愈施加极刑。

(2)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便就事情本身为韩愈说情,于是宪宗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小题1:都是使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 C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小题1:介词,表目的,可译为“来”,A按照 C因为或凭借 D“把”

小题1:“从父兄”指“叔叔家的兄长”即“堂兄”,所以“跟随父亲和兄长”错。另“举进士”应理解为“参加进士科考”,这样“考中进士”和“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的前后顺序错,因为后文还有“寻登进士第”,这才是考中进士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1)间1分,出1分,示1分,加1分,也可译文“处以极刑”,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2)以1分;罪1分;因1分,也可译为根据,按照;“贬”的主语补出,1分。“罪愈”也可译为:“对韩愈惩罚太重”或“惩罚韩愈的罪行太重”。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附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名仲卿,无声名地位。韩愈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

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及至应进士科考,文章投递到公卿之间,前宰相郑余庆极力为他播扬声誉,因此韩愈一时便出了名。不久,韩愈便中了进士。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疏文奏上,宪宗非常恼怒。隔了一天,皇上将疏文拿出给宰臣看,将对韩愈处以极刑。裴度、崔群奏道:“韩愈触犯陛下,确实应当问罪,然而若不是心怀忠诚,不惧罢官责罚,怎能到这样地步乞求圣上稍赐宽容,以使别人敢于劝谏。”皇上道:“韩愈说我奉佛太过分,我还可以容忍。至于说东汉奉佛之后,帝王都招致性命夭折皇位短促,怎么话说得这样刺耳呢韩愈身为人臣,胆敢如此狂妄,一定不能宽赦。”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便就事情本身为韩愈说情,于是宪宗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1 争臣论的作品赏析

《争臣论》在写法上采取问答的形式。

首先由对方发问,提出阳城是“有道之士”的看法,并且阐述其理由。尽管是发问,实际上是希望得到韩愈的认可。这就迫使韩愈不能不就什么是“有道之士”,什么是“争臣”作一番论证。

第一轮辩论后,对方其实已经势屈。势屈而不服,只有用狡辩的方式来应战了。认为阳城不是不谏议,而是不愿让君主负恶名,所以他虽有谏诤而外人不知。这个狡辩应该说是很难反驳的,因为在古代君主是神圣的,臣子确有不愿让君担恶名而匿其谏诤之迹,所谓朝回焚谏草,是为世俗传为美谈。论者企图以此而使韩愈语塞。但韩愈禀承的是原始儒家的政治原则,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把君主看得那样神圣。谏官之设,其前提就是君主会犯错误,所以作为谏官而隐瞒君主犯错误的事实,久而久之,就会使君主真以为自己是永远英明正确的。这种行为,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阳城如果真像论者所说的那样,难道他是为了有意地让君主养成“恶闻其过”的危险习惯吗?

第二轮辩论后,胜负已成定局。但对方仍然可笑地负隅顽抗,甚至到最后提出了与开始的观点完全相矛盾的理由,企图让韩愈最后收回对阳城的批评,但这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失去道义的立场。全文的整个论辩设计,确实颇为精彩。

韩愈怀着忧国忧民之心,针砭时弊,用四问四答的形式,对阳城其人其事进行真截了当的批评。 以此为契机,阐明了他的“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的主张。这就是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点。这里的“道”,不言而喻,绝对不可能是儒家的空洞理论,而是怎样治理社会和如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 文言文翻译

《宋史》上说,刘忠肃常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说:“读书人应当把器量和见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被命名为空疏不学、以之媚俗的文人,此人就不屑一顾了。”我自从一读到这话,便谢绝了(一切)应酬之言,用来培养自己的器量、见识而不使自己堕落到“文人”的地步。并把这牌子(指谢绝应酬文字)悬挂在屋内,来拒绝别人的邀请,这是大家所看到的,你是还不知道呢,还是要认为随一般的社会习俗做这些事情无伤于培养自己的器量和见识呢?李颙再三要求我为他死去的母亲写传,最终我也已经推辞掉了,原因是只为了一人一家的小事却和经学政治等大事无关,那么我是不会写的。

韩文公的文章开始写于八代衰落的时候,如果只写《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臣传后序》这些文章,而一切“铭状”(指应酬文字)一概拒绝写的话,那么确实可称是近代泰山北斗了,而现在我还不敢认可他。这不是我的话,当时刘叉(唐朝诗人)已经指责他了。

3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韩愈作《争臣论》讥切之,城不屑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无得关言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居位八年,人不能窥其际。

4 明史章正宸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章正宸,字羽侯,会稽人。从学同里刘宗周,有学行。崇祯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礼科给事中。劝帝法周、孔,黜管、商,崇仁义,贱富强。

礼部侍郎王应熊者,温体仁私人也,廷推阁臣,望轻不得与。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正宸上言:“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事因多扰,变以刻成,综核伤察,宜存浑厚。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帝大怒,下狱拷讯,竟削籍归。

九年冬,召为户科给事中,迁吏科都给事中。周延儒再相,帝尊礼之特重。正宸出其门,与搘拄。岁旦朝会,帝隆师傅礼,进延儒等而揖之曰:“朕以天下听先生。”正宸曰:“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毋以宠利居成功,毋以爵禄私亲昵。”语皆风刺延儒。延儒欲用宣府巡抚江禹绪为宣大总督,正宸持不可,吏部希延儒指,用之。延儒欲起江陵知县史调元,正宸止之。延儒以罪辅冯铨力得再召,欲假守涿功复铨冠带,正宸争之,事遂寝。其不肯阿徇如此。未几,会推阁臣,救李日宣,谪戍均州。

福王立,召复正宸故官。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上疏曰:“比者河北、山左各结营寨,擒杀伪官,为朝廷效死力。忠义所激,四方响应。宜亟檄江北四镇,分渡河、淮,联络诸路,一心齐力,互为声援。两京血脉通,而后塞井陉,绝孟津,据武关以攻陇右。陛下缟素,亲率六师,驻跸淮上,声灵震动,人切同仇,勇气将自倍。简车徒,选将帅,缮城堑,进寸则寸,进尺则尺,据险处要,以规中原。天下大矣,渠无人应运而出哉?”魏国公徐弘基荐逆案张捷,部议并起用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安远侯柳祚昌等荐起阮大铖,正宸并疏谏,不纳。改大理丞,正宸请假归。鲁王监国,署旧官。事败,弃家为僧。

以下答案供参考:

4A望轻不得与 与:给予

B。迁吏科给事中 迁:升官

C。正宸争之,事遂寝 寝:止息

D。宜亟檄江北四镇 亟:紧急 答案:A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章正宸“有学行”的一组是:

①从学同里刘宗周②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③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④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⑤召复正宸故官⑥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章正宸上言阻止王应熊“入阁”,结果惹怒了皇上,被送入监狱拷打审讯。

B 周延儒再次任宰相,章正宸在周延儒门下做事,他们俩的关系不好,章正宸与周延儒意见常不合。

C 章正宸说“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这些话,是在讽刺皇上。

D 章正宸向福王上疏时,陛下应亲率六军驻扎在淮上,人人齐心同仇敌忾,勇气自然会倍增。 答案:C

5 师旷论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 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答案:1C 2①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②等到他高兴了,(我)就又向他请教问题。3①他好学,家贫,买不起书,但他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从而得以遍观群书。②为求得先达的指导,常常远行百里之外,登门请教,不耻下问,因此他能“卒获有所闻”。4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

6 君道 文言文阅读答案

只有翻译,因为不知道问题。

请参考一下。君 道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尹文对曰:“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

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矣。

书曰:‘睿作圣’。诗人曰:‘岐有夷之行,子孙其保之!’”宣王曰:“善!”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借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

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辞。

陈灵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

夫树曲木者恶得直景,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此之谓也。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

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后果弑于征舒。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对曰:“有之。”

哀公曰:“何为其不博也?”孔子对曰:“为其有二乘。”哀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也?”孔子对曰:“为行恶道也。”

哀公惧焉。有间曰:“若是乎君子之恶恶道之甚也!”孔子对曰:“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则百姓之亲之也,亦不能甚。”

诗云:‘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诗之好善道之甚也如此。

哀公曰:“善哉!吾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微孔子,吾焉闻斯言也哉?” 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

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

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因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

’”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出举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用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故牧者所以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也,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诗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矣。

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以导之,凿江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者,利归于民也。”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

书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虞人与芮人质其成于文王,入文王之境,则见其人民之让为士大夫;入其国则见其士大夫让为公卿;二国者相谓曰:“其人民让为士大夫,其士大夫让为公卿,然则此其君亦让以天下而不居矣。”

二国者,未见文王之身,而让其所争以为闲田而反。孔子曰:“大哉文王之道乎!其不可加矣!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敬慎恭己而虞芮自平。”

故书曰:“惟文王之敬忌。”此之谓也。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剪梧桐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唐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与虞戏也。”

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唐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

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大理,益掌驱禽,尧体力便巧不能为一焉,尧为君而九子为臣,其何故也?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成厥功以王天下。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所倡毕的“古文运动”主张文学反映现实,寄离理想,以灵活的散文体取代骈文体,在文学史上地位显赫。

韩愈简介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河阳人,字退之,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思想家以及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愈出身官宦之家,三岁丧父,由长兄韩会抚养成人,自小读书刻苦,七岁能言出成文,十三岁能作文章。韩会过世后,韩愈随着嫂子郑氏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后避乱于宣城。韩愈曾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均以失败告终,直到第四次终于登进士第,但其后三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都惨遭失败。

后韩愈终于得到宣武节度使董晋的推荐,当上了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但韩愈的仕途并没有从此一帆风顺,董晋死后,韩愈屡遭贬谪,曾参与平定“淮西之乱”,晚年时官至吏部侍郎,故人称“韩吏部”。公元824年,韩愈在家中病逝,享年五十七岁,死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于次年葬于河阳。公元1078年,宋神宗赵顼追封其为昌黎伯。

韩愈代表作

《春雪》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韩愈简介,感谢阅读。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的主要内容以及观后感、寒假作业啊、谢谢亲们

学习非常的自觉,非常的刻苦。据有关史料记载,韩愈“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李汉《韩愈文集序》),“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