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数家珍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某也贤,某也不肖,一一如数家珍。」
释义: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读音:ru shǔ jiā zhēn
近义词:了如指掌
反义词:一无所知
例句:
1把她说的如数家珍地告诉我。
2她对古典作品如数家珍。
3提起歌星,他如数家珍。
4我对古人科技已经如数家珍。
5每每提起她的学生,总是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6如果你不想失去我,就最好如数家珍地告知我吧。
7古代和中世纪的作家谈起独角兽和火蛇来如数家珍。
8他们认为他们对自己企业的情况如数家珍,清清楚楚。
9他如数家珍般地道出他员工们的名字。
10他对这些手表及其设计和工艺如数家珍,就好像它们是他亲手制造出来的一样。
11法国过去五年内的政治败笔,他如数家珍:工人阶级工作消失,公债和失业率上升。
12snyder女士富布莱特奖学金获得者,纽约圣约翰大学哲学助理教授,以及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史研究专家对19世纪英国的民风习俗如数家珍。
13德意志证交所的发言人如数家珍的点出了新近开始运作交易平台的名字,但都是来去匆匆。
14等那个可以坐起来的病人每天下午坐起来的时候,他就可以如数家珍地向他的室友的讲述所有他看到的所有窗外的事情。
编号 453 成语 如数家珍 注音 ㄖㄨˊ ㄕㄨˇ ㄐㄧㄚ ㄓㄣ 汉语拼音 rú shǔ jiā zhēn 释义 好像计算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
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
※语或本《韩诗外传》卷一。
「一五一十」 典源 ※《韩诗外传》卷一鲁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
季孙闻之,曰:「公甫文伯之母,贞女也。
子死不哭,必有方矣。」
使人问焉。
对曰:「昔,是子1>也,吾使之事仲尼2>,仲尼去鲁3>,送之,不出鲁郊;赠之,不与家珍。
病,不见士之视者;死,不见士之流泪者。
死之日,宫女缞绖而从者,十人。
此不足于士,而有余于妇人也。
吾是以不哭也。」
诗曰:「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注解〕(1)是子:指鲁大夫公甫文伯,春秋时鲁国人,生卒年不详。
(2)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
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
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
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亦称为「孔子」。
(3)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初由周武王分封给其弟周公旦,后因周公留辅天子而改封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
辖域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
典故说明 「家珍」是指家中珍藏的珠宝。
「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家的珠宝一样,用来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
《韩诗外传》卷一中,叙述公甫文伯之母敬姜是个有贤德的女子,但公甫文伯死时她却不哭泣,季孙斯知道了,便派人去问她原因。
敬姜回答︰「我曾经叫我这个儿子去侍奉孔子,可是孔子离开鲁国时,他去送行,没有送到城郊;赠送孔子礼物,也没有送家中的珍宝。
他生病了,没有士人来探望;死了,也没有士人为他流泪。
反而官女穿着丧服跟随他的,有十多人。
可见他平时对士人不够周到,却过分宠爱女性,所以我不哭泣。」
这个典故用到了「家珍」。
至于出现「如数家珍」的书证如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肄经邃于士礼,披文摘句,寻例析辞,闻者冰释。
……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于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鉴》、《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著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
均是称赞人的学问渊博,应答之间,从容不迫,就好像在叙述家中之事。
书证 01清.田雯《古欢堂集杂着.卷二.论五言律诗》:「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妍,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而苦心覃思,体纯格正。」
02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吴大澄)有时判事,亦书大篆,胥吏不能识,持而询问,吴指之如数家珍。」
03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肄经邃于士礼,披文摘句,寻例析辞,闻者冰释。
……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
04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于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鉴》、《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著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详尽」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只要一谈起**,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02>一提到家乡事,奶奶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03>他是个音乐迷,聊起古典音乐,如数家珍,令人钦佩。
<04>小孩子围着爷爷,静听他如数家珍地说著田里的趣事。
<05>王**在图书馆已工作多年,对馆藏书籍,如数家珍,非常熟悉。
<06>他对国画十分了解,哪个朝代有什么重要的画作,他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近义词: 一五一十,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了如指掌
反义词: 一知半解,一无所知 辨识 请参考『辨识453』 参考语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麻仁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7 含量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74 测定法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规格 311 贮藏 312 版本 4 麻仁丸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 42 药品汉语拼音 43 剂型 44 性状 45 麻仁丸的主要成份 46 麻仁丸的功能主治 47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48 注意事项 49 麻仁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0 备注 5 《景岳全书》卷五十五之麻仁丸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之麻仁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之麻仁丸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杨氏家藏方》卷四之麻仁丸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伤科补要》卷三之麻仁丸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效 94 主治 95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96 制备方法 10 《产育宝庆集》卷上之麻仁丸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附注 11 《灵验良方汇编》卷下之麻仁丸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博济》卷二之麻仁丸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功效 124 主治 125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26 制备方法 13 《洁古家珍》之麻仁丸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圣惠》卷二十九之麻仁丸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圣惠》卷二十三之麻仁丸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56 用药禁忌 16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三之麻仁丸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之麻仁丸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76 附注 18 《圣惠》卷五十八之麻仁丸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儒门事亲》卷十二之麻仁丸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195 加减 196 制备方法 20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之麻仁丸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06 各家论述 附: 麻仁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má rén wán
2 英文参考Fructus Cannabis Bol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麻仁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麻仁丸
Maren Wan
32 处方火麻仁200g、苦杏仁100g、大黄200g、枳实(炒)200g、姜厚朴100g、炒白芍200g
33 制法
以上六味,除火麻仁、苦杏仁外,其余大黄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再与火麻仁、苦杏仁掺研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34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3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橙**,贝壳形,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苦杏仁)。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炒白芍)。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枳实)。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0μm,含棕**油状物(姜厚朴)。
(2)取本品水蜜丸2g,研细,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4g,剪碎,加甲醇15ml,研磨使分散,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2ml,分2次,各轻摇10秒钟,分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火麻仁对照药材各03g与厚朴对照药材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3μl、供试品溶液5~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大黄对照药材色谱和厚朴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厚朴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火麻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取枳实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55:4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4)取白芍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药材溶液与[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8:1: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革醛硫酸溶液-乙醇(1:6)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42:23: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大黄酚对照品和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大黄酚15μg、大黄素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粉碎(过50目筛),取08g,精密称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盐酸(10:1)的混合溶液25ml,称定重量,小蜜丸或大蜜丸浸泡10小时以上,超声处理使溶散,置80℃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若瓶壁有黏附物,须超声处理去除,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2ml,置5ml量瓶中,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于测定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的含量。
(2)取水蜜丸粉末05g,精密称定;或剪碎的小蜜丸或大蜜丸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小蜜丸或大蜜丸浸泡10小时以上,用玻棒研磨使样品溶散,用数滴甲醇冲洗玻棒于锥形瓶中,超声处理(功率为160W,频率为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或挥散至原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于测定游离大黄酚和游离大黄素的含量。
3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上述两种供试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的总量与游离大黄酚和游离大黄素的总量;用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的总量与游离大黄酚和游离大黄素总量的差值,作为结合蒽醌中的大黄酚和大黄素的总量,即得。
本品含大黄以总大黄酚(C15H10O4)和总大黄素(C15H10O5)的总量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13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75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68mg;以结合蒽醌中的大黄酚(C15H10O4)和大黄素(C15H10O5)的总量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9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7mg。
38 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39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310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311 贮藏密封。
3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麻仁丸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麻仁丸
42 药品汉语拼音Maren Wan
43 剂型大蜜丸:每丸重9g
44 性状麻仁丸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45 麻仁丸的主要成份火麻仁、大黄、枳实、苦杏仁、厚朴、白芍等。
46 麻仁丸的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47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48 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麻仁丸不宜长期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麻仁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麻仁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麻仁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麻仁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9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0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 《景岳全书》卷五十五之麻仁丸 51 方名麻仁丸
52 组成芝麻4两(研,取汁),杏仁4两(去皮尖,研如泥),大黄5两,山栀10两。
53 主治《景岳全书》卷五十五之麻仁丸主治大便秘结,胃实能食,小便热赤者。
5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入麻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之麻仁丸 61 方名麻仁丸
62 组成大麻仁(研如膏)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葛根(锉)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1分,芒硝(生铁铫子内炒干,纸裹,黄土内窨1宿,研)1两1分。
63 主治《圣济总录》卷九十七之麻仁丸主治腹内壅闭,大便不通,气喘息促。
6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粟米饮送下,至晚再服。
65 制备方法上三味为末,与芒硝、麻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之麻仁丸 71 方名麻仁丸
72 组成大麻仁(研)2两,木香3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黄(锉,炒)1两,恶实(炒)1两,甘草(炙)半两。
73 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八三之麻仁丸主治乳石发动,痈肿发背,及脏腑涩滞。
7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未效,加至30丸。
75 制备方法上除麻仁外,为末,入麻仁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 《杨氏家藏方》卷四之麻仁丸 81 方名麻仁丸
82 组成麻仁1两(别研),杏仁(去皮尖,麸炒)2钱半,枳实(去瓤,麸炒)半两,白芍药半两,黑牵牛1两7钱半(微炒)。
83 主治《杨氏家藏方》卷四之麻仁丸主治大便秘涩。
8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熟水送下。
8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9 《伤科补要》卷三之麻仁丸 91 方名麻仁丸
92 组成归尾、大黄、麻仁、羌活、桃仁。
93 功效《伤科补要》卷三之麻仁丸具有润肠养血之功效。
94 主治《伤科补要》卷三之麻仁丸主治血燥便闭。
95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96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10 《产育宝庆集》卷上之麻仁丸 101 方名麻仁丸
102 组成麻仁(研)半两,枳壳(炙)半两,人参半两,大黄半两。
103 主治《产育宝庆集》卷上之麻仁丸主治产后血水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大便秘涩,腹中闷胀者。
10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汤送下。未通,加丸数。
10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6 附注①《产育保庆集》陈言评曰:产后不得利,利者百无一生,去血过多,脏燥大便秘涩,则固当滑之,大黄似难轻用,惟葱涎调蜡茶为丸,复以葱条下之,必通。②《济阴纲目》:产后固不可轻用大黄,然大肠秘结不通或恶露点滴不出,不得大黄以宣利之,势必不通,但利后即当以参、耆、白术、甘草及芎、归等药大剂调补之。不然,元气下脱,后将不可救矣。
11 《灵验良方汇编》卷下之麻仁丸 111 方名麻仁丸
112 组成麻仁、人参、枳壳、杏仁。
113 主治《灵验良方汇编》卷下之麻仁丸主治产后去血过多,津液枯竭,不能传送,大便秘结。
11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11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12 《博济》卷二之麻仁丸 121 方名麻仁丸
122 组成麻仁4两(先以温水浴,悬在井中5日,令生芽,日晒,退皮取仁),大黄4两(2两蒸,2两生用),白槟榔1两(半煨半生),山茱萸1两半,薯蓣1两半,官桂(去皮)1两半,车前子1两半,枳壳(麸炒)1两半,防风1两半,羌活1两半,木香2两,菟丝子1两半(酒浸1宿后,炒黄),郁李仁4两。
123 功效《博济》卷二之麻仁丸具有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之功效。
124 主治《博济》卷二之麻仁丸主治三焦不和,脏腑虚冷,胸膈疰闷,大便秘涩。
125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临卧温水送下。
12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洁古家珍》之麻仁丸 131 方名麻仁丸
132 组成枳壳(麸炒,去瓤)、川芎各等分,麻仁泥子减半。
133 主治《洁古家珍》之麻仁丸主治风秘,大便不通。
13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食前温水送下。
13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4 《圣惠》卷二十九之麻仁丸 141 方名麻仁丸
142 组成大麻仁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半两,槟榔1两,柴胡1两(去苗)。
143 主治《圣惠》卷二十九之麻仁丸主治虚劳气壅,大便秘涩,四肢烦疼。
14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14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圣惠》卷二十三之麻仁丸 151 方名麻仁丸
152 组成大麻仁3两,羚羊角屑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芎1两,木香1两,鳖甲2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独活2两,槟榔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尖,微炒),牵牛子2两半(一半微炒,一半生用)。
153 主治《圣惠》卷二十三之麻仁丸主治大肠风热秘涩,气壅闷。
15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15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6 用药禁忌忌苋菜。
16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三之麻仁丸 161 方名麻仁丸
162 组成大麻仁1升,黄芩2两。
163 主治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三之麻仁丸主治连月饮酒,咽喉烂,舌上生疮。
16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含之。
16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17 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之麻仁丸 171 方名麻仁丸
172 组成大麻子1升(捣),黄柏2两(末)。
173 主治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之麻仁丸主治连月饮酒,喉咽烂,舌上生疮。
17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服之。
175 制备方法上以炼蜜为丸。
176 附注《普济方》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粒,含化。
18 《圣惠》卷五十八之麻仁丸 181 方名麻仁丸
182 组成大麻仁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芒消1两,槟榔1两。
183 主治《圣惠》卷五十八之麻仁丸主治大便难,五脏气壅,三焦不和,热结秘涩。
18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晚再服之。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8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9 《儒门事亲》卷十二之麻仁丸 191 方名麻仁丸
192 组成郁李仁(去皮,另捣)2两,火麻子仁(另捣)2两,大黄2两(半生、半蒸),槟榔半两,干山药5钱半,防风(去芦)5钱半,枳壳(炒,去瓤)5钱半,羌活5钱半,木香5钱半。
193 主治《儒门事亲》卷十二之麻仁丸主治大便燥涩。
19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温水送下。
195 加减加牵牛、滑石亦妙。
19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另捣者三味搅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之麻仁丸 201 方名麻仁丸
202 组成麻仁3两,杏仁2两(去皮),桃仁2两,枳实1两半(炒),郁李仁3两,当归3两,大黄3两,厚朴1两半,白芍2两(酒炒)。
203 主治《医略六书》卷二十五之麻仁丸主治气滞血燥,大便不通,小腹胀满。
204 麻仁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
20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206 各家论述巴戟汤--《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覆盆子(炒)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地骨皮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酸枣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冷,腰脚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早、晚食前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巴戟汤--《洁古家珍》
处方巴戟(去心)半两,当归1两,地黄1两,芍药1两,川芎1两,大黄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及打扑内损血闭,昏冒嗜睡,不能饮食,及脏腑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利为度。
摘录《洁古家珍》
巴戟汤--《慈幼新书》卷二
处方熟地、茯苓、巴戟、麦冬、五味子。
功能主治先天虚弱,少阴之火上升,咽喉肿痛。
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您好,我看过的小说有很多。在我的心目中,小说人物的天花板,其实有很多,像张无忌,郭靖,杨过。这些都是小说之中,非常好的角色。小说人物天花板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小说创作中,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塑造角色性格时,可能会遇到的一种限制或瓶颈,即难以在原有的创作框架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人物形象和性格,导致人物形象和性格相对单薄、缺乏立体感和深度。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小说的质量和受读者欢迎的程度。
对于这种情况,作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克服天花板,比如:
1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内心独白或者心理描写的方式,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展现出更加真实和立体的形象。
2 通过人物行为和言语来透露人物性格,通过行为和言语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3 通过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与异性互动、与朋友、家人、敌人等不同关系的互动,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面貌。
总之,对于小说创作中的人物天花板问题,作家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采用多种手法来深入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使其更加立体、真实、深刻,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小说作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普济本事方》卷五方之槐花散 41 槐花散的别名 42 处方 43 功效与主治 4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45 方解 46 运用 461 加减法 462 使用禁忌 47 现代适应证 471 痔疮出血或其他大便下血 472 结肠炎 473 肠癌便血 48 槐花散的药理作用 48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82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483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84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9 各家论述 410 歌诀 411 出处 5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经验良方》之槐花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55 出处 6 方出《是斋百一选方》卷十四,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65 出处 7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之槐花散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75 出处 8 《疡科选粹》卷五方之槐花散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84 出处 9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之槐花散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94 出处 10 《奇效良方》卷六十方之槐花散 101 槐花散的别名 102 处方 103 制法 104 功能主治 105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06 各家论述 107 出处 11 《卫生总微》卷十一方之槐花散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15 出处 12 《鸡峰普济方》卷十七方之槐花散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25 出处 13 《医宗金鉴》卷四十方之槐花散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35 加减 136 制备方法 137 出处 14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槐花散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46 出处 15 《增补万病回春》卷四方之槐花散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56 出处 16 《洁古家珍》方之槐花散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66 出处 17 《朱氏集验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76 出处 18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槐花散 181 方名 182 槐花散的别名 183 组成 184 主治 185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86 出处 19 《苏沈良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功效 194 主治 195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196 制备方法 197 槐花散的临床应用 198 出处 20 《良朋汇集》卷六方之槐花散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06 出处 21 《医级》卷八方之槐花散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16 出处 22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槐花散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225 出处 23 《接骨入骱》方之槐花散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36 出处 2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槐花散 槐花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huái huā sǎn
2 英文参考huaihua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uaihua S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Floris Sophorae Powd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槐花散同名方剂约有二十首,其中《普济本事方》卷五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槐花(炒)12g、侧柏叶12g、荆芥穗6g、枳壳6g,具有凉血止血,清肠疏风之功效。主治肠风脏毒下血。本方为治疗热证便血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痔疮出血或其他大便出血属血热者;结肠炎、肠癌便血亦可应用。
4 《普济本事方》卷五方之槐花散槐花散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且有显著地促凝止血作用,这对于痔疮及肠癌、结肠炎出血有一定对症治疗作用。但对于肠癌治疗应以化疗及手术治疗为宜,对于结肠炎应以现代医学的免疫疗法为主。单纯的槐花散能否治愈痔疮还应进一步探讨。[1]
41 槐花散的别名槐花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
42 处方槐花(炒)、柏叶(炼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各等分[2]。
槐花15克(炒),柏叶15克(烂杵,焙),荆芥穗15克,枳壳15克(去瓤,细切,麸炒黄)。
槐花(炒)12g、侧柏叶12g、荆芥穗6g、枳壳6g[3]
槐花(炒)12g、柏叶(杵焙)12g、荆芥穗6g、枳壳(麸炒)6g[4]
43 功效与主治《普济本事方》卷五方之槐花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肠疏风之功效。主治肠风脏毒下血。症见大便出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黯。[3]
槐花散功能清肠止血,疏风行气[5]。治肠风下血,血色鲜红,或粪中带血[5]。
4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上为细末[2]。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2]
研为细末。每次6克,空腹服。
上为细末,用清米饮调下6g,空心食前服。
45 方解大便下血一证有肠风、脏毒之分,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暗者为脏毒。但究其原因,乃由风热与湿热毒邪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血渗外溢所致,治宜清肠凉血为主,兼以疏风行气。[4]
方中槐花苦寒,泻热清肠,凉血止血,是为君药。侧柏叶苦涩性寒,清热凉血,燥湿收敛,为治热证出血的要药,与槐花相合可加强凉血止血之功,为臣药。荆芥穗辛散疏风,微温不燥,炒黑能人血分,与上药相配,疏风理血;枳壳宽肠行气,使肠胃腑气下行,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既能凉血止血,又能疏风行气。药仅4味,配伍精当,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清疏于收涩之内,相反相成,颇具深义。[4]
槐花散主治因风热或湿热毒邪所致的便血证,治宜凉血止血、清肠疏风为法。方中槐花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侧柏叶助槐花凉血止血,炒荆芥穗疏风理血为臣。枳壳宽肠利气为佐。合用共奏清肠疏风,凉血止血之功。[3]
方中槐花清湿热,凉血止血;侧柏叶凉血止血;荆芥穗理血疏风;枳壳行气以宣通大肠[5]。诸药合用,既凉血止血,又疏肠中风邪[5]。
46 运用[3]
槐花散为治疗热证便血的常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大便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3]
461 加减法若大肠热盛,可加黄连、黄柏以清肠中湿热;下血量多,可加地榆、槐花以加强清热止血之功。[3]
462 使用禁忌由于方中药性寒凉,故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属气虚或阴虚者,则不宜使用。[3]
47 现代适应证槐花散常用于痔疮出血或其他大便下血属血热者,结肠炎、肠癌便血亦可应用[6]。
471 痔疮出血或其他大便下血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即为内痔;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外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其病因机理主要如下:①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由直肠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结缔组织组成的肛垫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则肛垫充血、下移形成痔;②静脉曲张学说则认为由于长期站立、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肿瘤等使肛垫血液回流障碍,直肠静脉瘀血扩张形成痔;另外长期吃 性食物使局部充血,肛周感染,营养不良均可使肛垫组织萎缩无力而诱发痔疮。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鲜血,当发生血栓、嵌顿时则有疼痛及排便困难等症状。[6]
472 结肠炎结肠炎目前统称为炎性肠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其病因机制可概括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可能由于抗原的持续 或(和)免疫调节紊乱,免疫炎症反应表现为过度亢进和难于自限。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发病的具体环节不同,最终导致的组织损害表现不同,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克罗恩病主要病变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到 各段均可受累,呈节段性、跳跃性分布的慢性炎症和肉芽肿,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及发热。[6]
473 肠癌便血肠癌便血主要是指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及结肠癌两大类,主要是癌瘤表面破裂出血。大多数肠癌除饮食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由炎症性肠病(见上节)以及大肠息肉转化而来。也有报道胆囊切除术后,次级胆酸进入大肠也是重要发病因素。早期癌瘤尚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进展期则进入固有肌层,病理分型以腺癌居多,黏液癌、未分化癌次之。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的改变,及大便形状的变化,腹痛、腹部肿块、恶液质,时有便血。[6]
48 槐花散的药理作用[7]
48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君药槐花水浸剂(1:5)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星状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的抑制作用;除真菌外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其所含芸香苷及槲皮素对某些细菌也有抑制作用。臣药侧柏叶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18000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同时与异烟肼有协同作用,煎剂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佐药荆芥煎剂对金**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次对炭疽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50%荆芥水煎剂对流感病毒A3有明显抑制作用。
482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君药槐花所含槲皮素能降低肠平滑肌张力,并有抗溃疡作用,槐花液还有轻泻作用。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肠管有舒张作用。荆芥穗煎剂对十二指肠平滑肌有明显抑制作用。枳壳对胃肠平滑肌依机体的机能状态、药物浓度、物种不同而呈双相调节作用,既能兴奋之,又能抑制之,当胃肠平滑肌病理性功能亢进如胃肠痉挛、泄泻时,枳壳表现为抑制效应;当病理性功能低下如脱肛、疝气、肠梗阻、胃下垂、胃扩张时,枳壳表现为兴奋效应,使之收缩力增强,从而对病理状态的肠功能失调,以及各味中药对肠功能的作用进行有利调节,使肠功能恢复正常;同时枳壳还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抗胃溃疡作用。
483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君药槐花炒后具有显著的凝血作用;槐花中所含芸香苷及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强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同时槐花中含血球凝集素,对血球有凝集作用,槐花液以及所含芸香苷、槲皮苷均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槲皮素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循环,同时能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臣药侧柏叶煎剂醇沉后的部分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侧柏叶煎剂具有一定的促进血凝和止血作用,但经100~200℃烘烤后其止血作用更为显著。佐药荆芥油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代偿性增强,荆芥炭脂溶性提取物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可显著缩短动物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并能抑制纤溶活性,同时荆芥体内有抗肝素和强大的抗凝血酶作用。枳壳煎剂及所含对羟福林、N甲基酪胺等均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泵功能;同时低浓度N甲基酪胺可显著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谢,当血压下降时可升高血压,抗休克;同时枳壳所含橙皮苷和柚皮苷具有维生素P样活性,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
由此可见该方剂可从多个方面进行止血。
484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君药槐花对多种原因所致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对免疫性炎症同样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芸香苷和槲皮素,芸香苷抗炎机制众说不一。枳壳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佐药荆芥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荆芥所含3辛醇、β蒎烯有一定抗炎作用;荆芥花中所含苯并呋喃基丙烯衍生物也有抗炎作用,苯并呋喃丙烯有强大的抑制3α类固醇脱氢酶作用,从而促使更多的氢化可的松生成而发挥抗炎作用;从荆芥中提取的橙皮苷有抑制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使脂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减少、LPO减少;同时荆芥穗50%甲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补体作用,荆芥油对肠道平滑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有抑制作用。
49 各家论述1《本事方释义》:槐花气味苦寒,入手足阳明、厥阴,柏叶气味苦辛微寒,入足太阴;荆芥穗气味辛温,入足太阳、少阳,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此脏毒肠风下血不止,纯用辛凉苦寒之药,以泄肠胃之热,血得凉而宁静,则病自然减耳。
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侧柏养阴燥湿,最清血分;槐花疏肝泻热,能凉大肠;荆芥散瘀搜风;枳壳宽肠利气。
410 歌诀槐花散治肠风血,芥穗枳壳侧柏叶;等份为末米汤下,凉血疏风又清热。[3]
411 出处《普济本事方》卷五
5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经验良方》之槐花散 51 处方槐花30克(15克炒,15克生)山栀子30克(去皮,炒)
52 制法上为末。
5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十八引《经验良方》之槐花散具有清肠止血之功效。治脏毒,酒病便血。
5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新汲水调下。
55 出处《普济方》卷三十八引《经验良方》
6 方出《是斋百一选方》卷十四,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61 处方槐花、槐角各等分(炒香黄)。
62 制法上为细末。
63 功能主治方出《是斋百一选方》卷十四方之槐花散主治脱肛。
6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用羊血蘸药,炙热食之,以酒送下。或以猪膏去皮蘸药炙服。
65 出处方出《是斋百一选方》卷十四,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七
7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之槐花散 71 处方槐花1两(炒),蒲黄半两,川面姜1分。
72 制法上为细末。
73 功能主治《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之槐花散主治衄血。
7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新水调下。
75 出处《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
8 《疡科选粹》卷五方之槐花散 81 处方槐花、荆芥、枳壳、艾叶。
82 功能主治《疡科选粹》卷五方之槐花散主治痔漏,或 肠肿流脓血,其痛如割不可忍,及肠风下血。
83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上以水煎,入白矾量许,先熏后洗。
84 出处《疡科选粹》卷五
9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之槐花散 91 处方槐花、苏木、败荷叶、赤芍药、黄连、甘草、枳壳、干莲蓬、石榴皮、当归各等分。
92 功能主治《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之槐花散主治肠风下痢,脓血相杂。
93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煎1盏,空心服;白痢,用白姜、枣子煎;红痢,白茅根煎;五色痢,淡竹青煎;噤口痢,石莲肉煎;小便不通,木通、泽泻、滑石、车前子煎;水泻,御米壳煎;渴者,木瓜、乌梅煎;身有热,柴胡、黄芩、麦门冬煎。
94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10 《奇效良方》卷六十方之槐花散 101 槐花散的别名槐花一物散
102 处方槐花不以多少。
103 制法上晒干,研末。
104 功能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方之槐花散主治舌出血不止。
105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槐花一物散(《医方考》卷五)。
106 各家论述《医方考》:诸见血皆是火证,槐花能疗血中之热,故愈。
107 出处《奇效良方》卷六十
11 《卫生总微》卷十一方之槐花散 111 处方槐花(拣净,炒)、地榆(炒)各等分。
112 制法上为细末。
113 功能主治《卫生总微》卷十一方之槐花散主治血痢不愈。
11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乳食前米饮调下。
115 出处《卫生总微》卷十一
12 《鸡峰普济方》卷十七方之槐花散 121 处方槐花1分,荆芥1分,千针草半两,伏火硇砂3钱。
122 制法上同为细末。
123 功能主治《鸡峰普济方》卷十七方之槐花散主治五痔脓血。
12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麝香1钱同研如粉,用好酒1盏,临卧煎热调药末下丸子,1日3服。
125 出处《鸡峰普济方》卷十七
13 《医宗金鉴》卷四十方之槐花散 131 方名槐花散
132 组成炒槐花、炒侧柏叶、醋炒枳壳、川黄连、炒荆芥穗。
133 主治《医宗金鉴》卷四十方之槐花散主治肠风、脏毒便血。热伤阴络,热与风合为肠风,下血多清;热与湿合为脏毒,下血多浊。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3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乌梅汤调服。
135 加减肠风,加秦艽、防风;脏毒,加炒苦楝、炒苍术。
136 制备方法上为末。
137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
14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槐花散 141 方名槐花散
142 组成槐花(微炒)半分,白术半分,熟干地黄半分,芎半分,黄耆(锉)1分,木香1分,当归(锉,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
143 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槐花散主治小儿大便出血,腹痛黄瘦,不欲饮食。
14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45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146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
15 《增补万病回春》卷四方之槐花散 151 方名槐花散
152 组成当归1钱,地榆1钱,生地7分,芍药7分,黄芩7分,升麻7分,枳壳8分,槐花8分,阿胶8分,防风5分,侧柏叶5分。
153 主治《增补万病回春》卷四方之槐花散主治粪后红。
15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155 制备方法上锉1剂。
156 出处《增补万病回春》卷四
16 《洁古家珍》方之槐花散 161 方名槐花散
162 组成青皮、槐花、荆芥穗各等分[5]。
青皮、槐花、荆芥穗各等分。
163 主治《洁古家珍》方之槐花散治血痢久不止,腹中不痛,不里急后重[5]。
16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为末,水煎,空腹热服[5]。
水煎,空心热服。
16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66 出处《洁古家珍》
17 《朱氏集验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171 方名槐花散
172 组成槐花(炒)。
173 主治《朱氏集验方》卷七方之槐花散主治咯血失声。
17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用糯米饮调服2钱。仰卧。
17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76 出处《朱氏集验方》卷七
18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槐花散 181 方名槐花散
182 槐花散的别名槐花饮(《赤水玄珠》卷九)。
183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当归、枳壳各一两,槐花二两,甘草、乌梅各半两[5]。
苍术1两,厚朴1两,陈皮1两,当归1两,枳壳1两,槐花2两,甘草半两,乌梅半两。
184 主治《丹溪心法》卷二方之槐花散主治肠胃不调,胀满下血。
槐花散治肠胃有湿,胀满下血[5]
185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为末,每服五钱,水煎,空腹服[5]。
水煎,空心服。
186 出处《丹溪心法》卷二
19 《苏沈良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191 方名槐花散
192 组成皂角(去皮,烧烟绝)、白矾(熬沸定)、槐花(炒黄黑色)、甘草(炙)各等分。
193 功效《苏沈良方》卷七方之槐花散具有化胃膈热涎之功效。
194 主治《苏沈良方》卷七方之槐花散主治膈热生涎,呕吐。
195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
196 制备方法上为末。
197 槐花散的临床应用呕吐:嘉兴李使君,曾病呕,每食讫辄吐,如此二月,服反胃药愈甚,或谓有痰饮,投半夏旋服之,亦皆不验。服之即时愈。又有一老青衣病呕,与服之,又愈。
198 出处《苏沈良方》卷七
20 《良朋汇集》卷六方之槐花散 201 方名槐花散
202 组成陈槐花1两,百草霜半两。
203 主治《良朋汇集》卷六方之槐花散主治血崩。
20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4钱,温酒调下;若昏愦不省人事,则烧红秤锤淬酒送下。
205 制备方法上为末。
206 出处《良朋汇集》卷六
21 《医级》卷八方之槐花散 211 方名槐花散
212 组成当归、防风、枳壳(麸炒)、槐花、黄芩、地榆。
213 主治《医级》卷八方之槐花散主治五种肠风,血泄或痔漏脱肛。
21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送下。
215 制备方法上为末。
216 出处《医级》卷八
22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槐花散 221 方名槐花散
222 组成黄连3分,枳壳3分,槐花1两。
223 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方之槐花散主治肠胃不调,下血不止。
22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上以槐花炒二味药,去花不用,只将二味用水1盏半,煎7分,空心服。
225 出处《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二
23 《接骨入骱》方之槐花散 231 方名槐花散
232 组成槐花4两,黄芩4两。
233 主治《接骨入骱》方之槐花散主治伤大肠,粪后去红急涩,面赤气滞。
234 槐花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空心灯心汤送下。
235 制备方法上共为细末。
236 出处如数家珍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本文2023-09-29 05:51: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