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后人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3收藏

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后人吗?,第1张

庞会是曹魏的名将,三国时期纷争不断,不同阵营的名将之间自然也会在战场上相见,而上了战场可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了。不过在刘禅投降之后,蜀国宣告灭亡,蜀国虽然灭了,但是对于庞会来说却没有结束,因为他将关羽全家灭门。灭门这种事情,必然是有深仇大恨才会做得出来的,究竟庞会和关羽之间还有什么私人仇恨呢?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他麾下的大将关羽得到了假节钺的权力,于是立马出兵襄樊,向曹魏宣战。《三国志》记载: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从此他威震华夏,好不威风。可是威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不但使曹魏与东吴勾结,最终失荆州,败走麦城,还为自己埋下了灭族之祸。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之后,庞德的儿子庞会,为了报杀父之仇,斩杀了关羽全家。

《三国志》注引《蜀记》曰: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后尽灭关氏一族。也就是说,在蜀汉灭亡之后不久,关羽就被灭族了。这样一代忠勇双全的名将,最终落得断子绝孙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然而,如果我们关注媒体消息,就会发现一件令人惊奇的事件,那就是如今有很多人自称是关羽后人,甚至拿出了家谱作为证明。例如2012年8月,一名关姓女子,向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捐赠了一部《关氏族谱》,并自豪的说在山西运城等地区,共有91支关羽后人,除此之后,湖北公安县、河南邓州都有人自称关羽后人。

既然关羽已经被灭族了,那么他的这些后人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史书记载有误吗?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自称关羽后人的人,有些是为了蹭热度,图一个名人之后的虚名,有些则是被自己的祖先欺骗了。毕竟这些族谱中,大都出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人物,即关索。在《花关索出身传》中提到,当初刘关张相约起兵之时,刘备是孤身一人,关羽和张飞已经有了妻小,为了心无旁骛的追随刘备,关羽与张飞相约互相杀害对方家小,当时关索还没有出生,张飞不让忍杀害孕妇,于是放走了关索的母亲胡金定,关索这才顺利降生。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很多关于关索的传说。可是这些传说并没有依据,当不得真。而有些关姓之人,却感于关羽的忠义,自称关索一脉的后人,并修定了族谱,传承至今,已经真假难辨了。

如果仅是民间有这些的族谱,这个解释便足够了。可是清嘉庆年间,朝廷却也正式编修了一部《关氏家谱》,认可了关羽有后人传世的说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朝廷也宁愿认可野史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一部《关氏家谱》中,关羽后人的传承,并非是由并不存在的关索完成的,而是由他的孙子关樾完成的。关樾是关平的儿子,是关平随关羽守荆州的时候出生的,当初关羽和关平被斩于临沮时,他才年仅八岁,由他的母亲赵氏带领逃亡,隐居于民间,并没有回到益州。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庞会尽灭关氏一族时,他才逃过了一劫,并让关羽的血脉传承了下来。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关平不是关羽义子吗?他的后人怎么算数呢?其实关平是关羽义子这种说法,仅是《三国演义》的一家之言,在真实历史上,关平是关羽的亲儿子,也是关羽的长子,他的后人是关羽的嫡系后裔。分析到此处,我们不难得知,关羽有后人传世是真的,但关索并没有存在过,也是真的。

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率军北上攻击襄樊,久攻不下,后败走麦城,被斩杀于临沮。然而关羽悲惨的命运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攻蜀国。姜维等人率领蜀国军队于剑阁阻击魏国的军队,剑阁易守难攻,钟会大军屡攻不下,最终钟会与蜀军相持于剑阁。而邓艾则带着三万魏兵走荒无人烟的小道,凿山开路,秘密南进,很快到达蜀国腹地江油,从背后袭击蜀军。适时,兵临成都城,刘禅自知失去剑阁屏障已无能为力与之对抗,遂投降了魏国。至此,蜀国灭亡。

而与钟会、邓艾一同攻蜀的将领中有一个叫庞会的人,此人在蜀国投降后二话不说,马不停蹄的奔向蜀国,并翻遍了蜀国各个角落,只为寻找关羽的后人。当然他并不是为了找关羽的后人叙叙旧,而是要将关羽的后人赶尽杀绝。后来终于让庞会如愿以偿的找到了关羽的后代,他毫不留情的将关羽的后人全部杀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得从他是谁说起。

庞会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他的父亲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三国猛将庞德,而庞会之所以如此记恨关羽,必杀其后人而后快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庞德便是死于关羽的手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关羽攻击襄樊的初期,大败曹仁,迫使曹仁退回城内固守待援。此时曹操命令于禁、庞德率军前去支援曹仁,而关羽巧使水计,将于禁庞德的大军击溃。此一战中,于禁被擒拿,庞德被关羽斩杀。庞会是庞德的儿子,庞会和关羽的仇便在此时结了下来,只可惜关羽已经被吴国人斩杀于临沮,所以庞会只能找关羽的后代报仇,颇有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首的风范。

#三国人物#近来看《十八史略》第三卷,发现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以前没太注意,这次看见却由衷敬服并为他们深深叹息!

蜀主刘备的孙子,被封为北地王的刘谌(chén),是后主刘禅的第五个儿子,自幼聪明,英敏过人,很可惜生不逢时。

263年的秋天,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于剑阁,劳而无功准备撤军。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艰险的无人区,突然袭占江油、绵竹,并斩杀蜀军大将诸葛瞻,随后率领数千魏军进逼成都。

魏军兵临城下,蜀国君臣乱成了一锅粥,一向懦弱的刘禅根本没有誓死决战的决心,只想接受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

谯周此人,是为蜀国掘墓的专业户,明明君主还在位,国家还可以战,他就到处散播谣言动摇人心,似乎处心积虑,唯恐蜀国不亡。明末大儒王夫之很厌恶地评价他:“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

再说处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刘禅,一身软骨的他想不到却生了个铮铮铁骨的儿子刘谌,儿子知道他想投降,极力劝谏:老爹呀!蜀国现在还完全有能力与魏军周旋,即使是战死了,也能毫于愧色地到地下去见先帝,怎能不战而降,把大好的江山社稷拱手送人呢?

刘谌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

遗憾的是,儿子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并没有说动怕死的老爹,他还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诸王不得干政”,命人将儿子轰了出去,然后派张飞之子张绍等人为使,携带降表、玉玺向邓艾正式投降。

刘备君臣当年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就这样被几千魏兵轻易地摧毁了。

“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见《三国志卷三十三》。

悲愤的刘谌亲手杀死子嗣后,前往刘备当初称帝时所建的昭烈庙中哭告,随后与崔氏等两位妃子在庙中自杀殉国。

根据这个感人故事,后世有一出戏剧名为《哭祖庙》,大意为魏军攻蜀,蜀后主刘禅不听儿子北地王刘谌的劝谏,决意降魏。刘谌怒而回宫,其妻崔氏听后,伏剑殉国。刘谌斩杀三子,继而赴“祖庙”哭祭,对先帝灵位倾诉一番衷肠之后自刎而死。

现代人在叹息之余,心里也有不平,你北地王自杀殉国可以,为什么要白白搭上妻子儿子的性命?手段是不是有些过于残忍了?

其实魏国人做得也确实过分,宋末元初诗人陈世崇说:“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堂堂大魏国对于刘禅的侮辱,是把他的妃子宫人都变成了奖品赏给了有功将士,其中有位姓李的昭仪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刘禅这样的窝囊君主不单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浴血奋战的将士,也对不起他的女人们。

所以,举家殉国以全名节的刘谌就得到了后世文人们的高度评价。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认为:“庸禅有子如此乎?”平庸的刘禅竟然能有这样的儿子吗?明末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说:“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诗:

“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这样的英烈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也是“人如在”的,在四川成都武侯祠中,刘备殿里有一座刘谌雕像,下方檀木上刻其生平,以纪念宁死不降的北地王。

连崔夫人也受到后人的敬仰,魏国占领成都后,当地百姓为保护刘备宗庙,改为广生宫道观。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广生宫道观重新修缮,更名古娘娘庙以祭祀崔夫人,至今仍存。

刘备有刘谌这样的一个让他很欣慰的孙子,而诸葛亮在地下见到先主的时候,也应该毫无愧色,因为他也有让人叹服的儿孙,尤其是他的孙子诸葛尚。

在前文中写道邓艾攻克绵竹,斩杀诸葛瞻。诸葛瞻是诸葛亮的亲生儿子(原来曾经过继过一个),而诸葛尚正是他的儿子,所以在前文的叙述中藏了一个重要史实,所谓上阵父子兵,在诸葛瞻战死之后,儿子诸葛尚死得也极其壮烈。

诸葛尚少有大志,博览兵书,武艺精强。公元263年,十九岁的他跟随父亲诸葛瞻迎战魏军于绵竹。身为蜀汉先锋,他两番冲锋陷阵,勇创敌军,曾独自奋力杀退邓忠、师纂二将。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邓艾还曾经派人诱降诸葛瞻,在信中许诺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结果诸葛瞻一怒之下,竟然斩了来使。两军展开决战,诸葛瞻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身陷绝境,自刎而亡,时年三十七岁。“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三国志》只轻描淡写地写了一句,没有把诸葛尚的英雄气概写出来,而在《十八史略》中的记载略详细,正在血战的诸葛尚看到父亲自杀殉国,说了一句千载之后依然气壮山河的话:“‘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使败国殄民,用生何为!’策马冒陈(阵)而死。”此节《华阳国志》亦有载。

意为:“国家有大恩于我父子,可恨不能早日斩杀黄皓,让国家受辱人民遭殃,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于是诸葛尚策马冲入魏军阵中力战而死。

个人理解,从诸葛尚的这句话判断,即使不降魏军,他也有机会突围而出,是可以像他爷爷当年一样“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但是他没有退缩,“将军只合阵前死,何惧马革裹尸还!”

这样的英雄,正像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千载之后,依然凛凛有威。

今天,在全国各地的武侯祠中,诸葛亮端坐在大殿正中,两侧一般都会供奉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

史书记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他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记忆力超强,可以盘马弯弓,也可以吟诗作赋。他从低级军官做起,一路升职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后来,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

那这对英勇的父子战死沙场之后,看官可能会有担心,诸葛亮还有后人吗?

有。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一统天下,诸葛京被迁居到中原一带,长大后被征召为官吏,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很有政绩。

说起来, 历史 简直是在给人开玩笑,诸葛亮曾经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他的孙子诸葛京却成了这里的地方长官,后来,他继续升迁,官至江州刺史。

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姓诸葛的族群,他们的家谱均记载着与诸葛亮、诸葛瑾的渊源。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后来形成“兰溪药帮”,盛极一时。

对这一对父子,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的评价是:

“诸葛瞻父子受命于大事既去之后,而能以一死报社稷。君子曰:武侯于是乎不死。盖战死绵竹之心,亦秋风五丈原之心也。使当日甘心降魏以图苟全,则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家训,不其有愧乎?故瞻、尚亡则武侯存。”

诸葛亮有后人为国难而慷慨赴死,武侯之风骨万世留芳。罗贯中也有诗赞:

“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

参考书籍:《十八史略》《华阳国志》《三国志》《资治通鉴》《三国演义》

人名 字 最终官职 所在地 备注

夏侯敦 元让 大将军 沛 夏侯家长老,知勇兼备猛将

夏侯廉 列侯 许昌 夏侯敦 弟、夏侯敦死后,封侯

夏侯恩 许昌 夏侯敦 弟 (?)

夏侯渊 妙才 征西将军 沛 善于急袭的名将、夏侯敦族弟

--------------------------------------------------------------------------------------------------------------------

夏侯充 高安乡公 许昌 夏侯敦长男

夏侯茂 子林 安西将军 许昌 夏侯敦次男(演义中是夏侯渊的的儿子)

夏侯? 子江 许昌 夏侯敦三男

夏侯? 子臧 许昌 夏侯敦四男

夏侯衡 安宁亭侯 许昌 夏侯渊长男

夏侯覇 仲权 车骑将军 凉州 夏侯渊次男、曹爽被诛后逃往蜀国

夏侯称 叔权 许昌 夏侯渊三男、夭折

夏侯威 季权 兖州刺史 许昌 夏侯渊四男、勇猛有名气

夏侯栄 幼权 许昌 夏侯渊五男、很年轻就戦死了

夏侯惠 稚权 散骑侍郎 许昌 夏侯渊六男、有才能,早死

夏侯和 义权 太常 许昌 夏侯渊七男、钟会反乱时候,意志坚定

夏侯徳 冀州 夏侯尚兄、记载不详,战死

夏侯尚 伯仁 征南将军 冀州 夏侯渊的侄子、曹魏第二代南方军务长官

夏侯儒 俊林 征南将军 许昌 夏侯尚族弟(弟弟?)、曾经抵挡吴国的进攻

---------------------------------------------------------------------------------------------------------------------

夏侯廙 高安乡侯 洛阳 夏侯充长男

夏侯佐 高安乡侯 洛阳 夏侯充次男

夏侯绩 虎贲中郎将 洛阳 夏侯衡长男

夏侯骏 并州刺史 洛阳 夏侯威长男

夏侯荘 淮南太守 洛阳 夏侯威次男

夏侯玄 太初 太常 洛阳 夏侯尚子、曹爽之乱时候受到株连

夏侯奉 关内侯 洛阳 夏侯儒子

---------------------------------------------------------------------------------------------------------------------

曾孙

夏侯邵 高安乡侯 洛阳 夏侯廙长男

夏侯褒 安宁亭侯 洛阳 夏侯绩子

夏侯湛 孝若 散骑常侍 洛阳 夏侯荘长男、有文采、才名

夏侯淳 孝冲 洛阳 夏侯荘次男

夏侯本 昌陵亭侯 洛阳 夏侯尚从孙、继承夏侯尚的爵位

操辈以上 曹操辈 曹丕辈 曹睿辈 曹芳辈 芳辈以下

曹安(曹姓始祖)

曹节(操曾祖)

曹仲兴(操从祖父)

曹叔兴(操从祖父)

曹伯兴(操从祖父)

曹腾(操养父)

曹嵩 曹操 曹丕 曹睿 曹芳(睿养子)

曹询(睿养子)

曹穆

曹殷

曹宇 曹奂

曹协 曹寻

曹贡

曹邕

曹蕤

曹霖 曹启

曹髦

曹礼

曹俨

曹鉴

曹矩

曹均 曹琬 曹廉

曹抗 曹谌

曹敏 曹焜

曹赞

曹冲

曹茂 曹竦

曹林 曹壹 曹恒

曹赞

曹纬

曹昂

曹峻 曹澳

曹彪 曹嘉

曹兖

曹植

曹干

曹彰 曹楷 曹悌

曹温

曹熊 曹炳

曹铄 曹潜 曹偃

曹子尚

曹子京

曹子乘

曹子棘

曹子勤

曹子楚

曹玹

曹据 曹琮

曹范

曹阐

曹整

曹徽 曹翕 曹琨

曹彬

曹德

曹安民(操从子)

曹真(操族子) 曹则

曹训

曹爽

曹皑

曹羲

曹彦

曹熙(曹真族孙)

曹文叔(爽从弟)

曹彬(曹真弟)

曹遵(真族人)

曹休(操族子) 曹肇 曹兴

曹纂

曹摅(曹休曾孙)

曹冏(操族子)

曹炽 曹仁 曹泰 曹初

曹楷

曹范

曹纯 曹演

曹鼎(洪伯父) 曹洪 曹震

曹馥

曹邵

曹绍

曹瑜(操族父)

刘备家庭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祖父: 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父: 刘弘,东汉末年官吏。妻: 昭烈皇后,又称甘夫人,沛人,刘备的爱妾,刘禅的生母。也是蜀中有名的美人。曾于长坂坡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麋夫人,麋竺的妹妹,刘备在豫州落难时,麋竺将她嫁给刘备。 孙夫人,孙权的妹妹,曾与刘备结为政治婚姻。刘备入蜀后两人离异,孙权接她回到东吴。 穆皇后,名吴苋,吴壹的妹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称长乐宫。延熙八年病死,与刘备合葬。子: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刘禅,刘备长子,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 刘永,刘备次子。生母不详。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刘备三子。生母不详。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孙: 刘璇,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胤,刘理长子,封为哀王。十九岁卒。 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曾孙 刘承,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曹操正妻及后宫可考者有十六位:武宣卞皇后,就是卞氏。丁夫人,曹操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刘夫人,丁氏的侍女,随丁氏陪嫁至曹家,後亦为曹操之爱妾,不久病亡,生有曹昂、曹铄二子。环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冲、曹据、曹宇三子。杜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林、曹衮二子。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琁、曹峻二子。尹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矩一子。王昭仪,曹操之妾,生有曹干一子。孙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上、曹彪、曹勤三子。李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乘、曹整、曹京三子。周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均一子。刘姬,曹操之妾,生有曹棘一子。宋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徽一子。赵姬,曹操之妾,生有曹茂一子。陈妾,无子女来莺儿,东汉洛阳之名妓,后爱上曹操的侍卫王图。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曹铄,早薨。曹丕,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223年封任城王。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225年立为陈王。曹熊,早薨。曹冲,为著名神童,13岁病死。曹据,232年封为彭城王。曹宇,232年封为燕王。魏元帝曹奂之父,魏文帝,魏明帝两代托孤。曹霖,232年封为沛王。曹衮,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叡对其爱护备至,死後又获厚葬。曹玹,211年封为西乡侯。曹峻,232年封为陈留王。曹矩,早薨。曹干,232年封为赵王。曹上,早薨。曹彪,232年封为楚王。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洩,被赐死。曹勤,早薨。曹乘,早薨。曹整,217年封为郿侯。曹京,早薨。曹均,217年封为樊侯。曹棘,早薨。曹徽,232年封为东平王。曹茂,与曹操及曹丕不和。232年封为曲阳王。曹操的7个女儿和记载她们的史书:曹宪,汉献帝贵人。(后汉书 献帝纪)曹节,汉献帝皇后。(后汉书 献帝纪)曹华,汉献帝贵人。(后汉书 献帝纪)安阳公主,名不详,为荀恽之妻。(魏志荀彧传)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清河长公主,名不详,夏侯楙之妻。(魏志夏侯惇传引魏略)临汾公主,名不详,疑为曹操女儿。(魏志司马

说起关二爷族人避祸,这个话题还得从襄樊之战说起。关二爷的后裔能幸存下来,这个记录是记录在关氏族谱。只有关氏族谱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料!

关公当年襄樊之战斩庞德,后来自己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庞德虽然被他杀了,但是庞德有一个儿子名叫庞会。三国志里面并没有对庞会这个人单独传记,我们都是从其他的传记当中看到的他的生平事迹。在邓艾传当中这样记载:公元263年,邓艾在绵竹大破诸葛瞻后,钟会派遣庞会同胡烈、田续一起追击姜维。蜀记说: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可是庞会虽然灭了蜀国,杀尽关羽后代,报了父仇。可是为什么关羽还有子孙后代活在世上呢?

关樾,公元213年出生于荆州,是东汉末年名将关羽之孙,关平与赵氏之子,在他八岁那年,关羽败走麦城,其父关平与其俱死于临沮。母亲赵氏带着他隐藏了下来,改姓为“门”(因为门的繁体字和关相似)。关樾的父亲是关平,母亲赵氏。爷爷关羽,外祖父赵云。因为他母亲看见关家败落所以隐匿民间,为了保留关家血脉,不得已改名换姓。后来西晋统一天下以后,进行大赦,关樾才复原姓。这些记录全部记录在《关氏族谱》当中,这个《关氏族谱》是清朝康熙时期名叫关敬辉的所撰写。

这样一看,就知道为什么关羽的后人躲过灭族的祸事。也不得不说赵氏真的是非常有远见,不单单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也是关家血脉的大恩人。

1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关羽被吕蒙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2刘禅,刘备长子。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成为蜀后主。蜀灭亡后,被封为安乐公。 3刘永,刘备次子。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4刘理,刘备三子。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有二女于刘备南逃至长坂时被曹将曹纯所俘,并嫁予曹纯的二位儿子。 孙 1刘林,刘封之子,为牙门将,咸熙元年(264年)被迁徙至河东。 2刘璿,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3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4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5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6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7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8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9刘胤,刘理长子,封为哀王。十九岁卒。 10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11刘晨,刘永之子,刘玄生父。 曾孙 1刘承,刘备曾孙,刘理之孙,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2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关羽被满门抄斩,没有留下后人。孙子关统,关兴之子,妻为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孙子关彝死于乱军之中。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汉后主刘禅在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追谥关羽为“壮缪侯“,他的儿子关兴继承了爵位。公元263年,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伐蜀,屠灭了关羽的家族。 

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率众投降,蜀汉灭亡。由于当时邓艾与钟会争权夺势,刘禅等人并未立即北上,而是留在蜀地,关彝与整个关家都留在了蜀地。公元264年,钟会之乱未成功发动就宣告失败,魏军在成都烧杀抢掠,关彝与蜀汉的太子刘璿均死于乱军之中。

扩展资料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郡,期间结识刘备,并与刘备、张飞结成兄弟,感情好到连睡觉也要睡在一起,刘备担任平原相时,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随刘备出席活动时,关羽和张飞则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周全。

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回师途中,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在城中各种游览,向关羽部下亲属各家表示慰问,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作为平安的证明。

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对待超过以前,因此关羽的将士都无心再战了,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同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关羽

-关彝

人民网-邓州惊现清代《关氏家谱》或解关羽之谜

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后人吗?

庞会是曹魏的名将,三国时期纷争不断,不同阵营的名将之间自然也会在战场上相见,而上了战场可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了。不过在刘禅投降之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