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父亲是冯国璋的孙子,那你知道他母亲吗?身世显赫,富甲一方
古人说:“穷不过三代”,其表达的意思是:人终有出头之日,我们不应该放弃努力奋斗的优良传统。而现在也有人说:一个家庭实在太穷的话,到第三代人的时候,极有可能已经娶不上媳妇了。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传宗接代的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再往后,这一家子人也就销声匿迹了,所谓的穷不过三代,其实是对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
关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优秀的人,家庭背景都是很不简单的。即便是家道中落,那种家族优良基因,也一直流淌在身体里。格局,眼见,还有内心的高度,是一般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个例子,有名的相声演员、曲艺演员冯巩,大家都不陌生,在春晚的舞台上,他已经和全国的观众见过面了。当大家都在为他精湛的艺术高声喝彩的时候,可能想到他的家世可谓十分显赫。
冯巩1957年12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但是他的祖籍却在河北沧州河间西诗经村。向上翻阅一下族谱,可以知道他竟然是民国代总统冯国璋曾孙。
翻开 历史 ,冯国璋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眼前,他可是 北洋三杰之一,作为直系军阀的创始人,更是袁世凯的心腹。不过袁世凯错误地选择了要称帝,之后的下场自然也很凄惨。反观冯国璋,则与袁世凯完全不同,一路发展很顺利,在1916年的时候当上了民国副总统。次年,成为了中华民国代理总统。
在冯国璋的儿子中,有一个叫做冯家遇,此人便是冯巩的爷爷。他留学德国,回国之后成为了著名的企业家。冯巩的父亲叫冯海岗,正是冯家遇最小的儿子,在家族浓重氛围影响之下,从北京辅仁大学毕业之后,就成为了一名教师。
在 历史 上,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有记载的。只不过任何一个家族,都难逃岁月的变迁,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经过抗日战争的残酷破坏,冯家已经破产,变成了普通的寻常百姓家。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冯家如此辉煌,究竟是谁家的女子,才能嫁入冯家呢?冯巩的母亲又会有怎么样的身世呢?
其实,门当户对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只有在同一平台上,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话语。只有彼此的实力相当,才能做到相互扶持的现状。
冯巩的母亲叫刘益素,是的,她来自汀流河刘家。刘家从道光年间开始发达,此后如日中天。其先祖刘新亭只是河北唐山乐亭县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有着独到的眼光。通过把棉花和农具在两地进行倒卖,从而赚取差价,获得了不菲的第一桶金。
有了创业资金之后,他并没有停滞不前,安于现状。而是更加努力地开动大脑,把刘家继续发扬光大。与此同时,还带动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所以刘家也是备受尊敬的一个大家族。
膝下三个儿子,按照刘新亭的规划,分别扎根于经营土地、商业以及读书从政。所以,一个家族能够长久地屹立,也是有原因的,子孙后代遍布于各个领域,而且还都是举足轻重的人,这就是根基。很显然,刘家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东北最大的家族,被称为京东第1家,而冯巩的母亲就是刘家的第6代家族传人。
在那个年代,刘冯两家都是大家族,在各个方面都是门当户对的。冯巩的父亲和母亲是辅仁大学的同学,两人相遇之后,可谓一见钟情,后来经过爱情的洗礼,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就有了冯巩。
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有英雄,也有不思进取的颓废之人。 历史 是公平的,他会给每个人机会,一个公平奋斗,平等竞争的机会,就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冯巩把握住了,没有了先祖们的辉煌作为后盾,自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实在令人佩服。
文中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娱乐圈当中有许多明星都有不为人知的家世背景:冯巩的祖父是民国大名鼎鼎的冯国璋、还有许绍雄、林峰、庾澄庆等都出身不凡。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家世显赫的明星。
冯巩的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每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我们几乎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他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其实他的家世十分显赫,他的曾祖父冯国璋,被誉为北洋三杰之一,也是直系军阀的创始人。他祖父冯家遇,更是创办了多种实业,对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在他临终前,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都上交给了我们的政府。
香港TVB艺人许绍雄参演过不少**和电视剧,他的家世也十分显赫。他的姑父是我们耳熟能祥的鲁迅先生。太公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官拜一品。叔公许崇智是粤军总司令。说到TVB那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TVB当红小生林峰了,他的祖父林梦飞是国民党少将,历任过中央委员和中央监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他的父亲被称人为是厦门的李嘉诚,经营房产、工程项目等,资产有十几亿人民币。
想必大家都看过中国好声音,四位导师之一的庾澄庆是有名的音乐才子和名嘴主持。大家都以为他是台湾人,实际上他的老家是在云南的碧溪古镇,后来才举家迁居至台湾。庾澄庆的爷爷庾恩锡一手创办了重九云烟,同时还曾担任昆明市市长,出资创办了云南第一家机制卷烟工厂。他的父亲庾家麟是政界人士,母亲是京剧名伶。
一直以来,小品都是春晚的特色,无论是哪一届都必然有一两个经典之作。
1986年,有一名小品演员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随后伴随了观众度过了34个年头,他就是诙谐的冯巩。
作为一名小品演员,冯巩在人前表现的都比较低调,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除了才华好一点,几乎没有什么太出色的地方。
有这样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别看冯巩平时比较低调,他的家庭背景可不弱!
2011年,上映了一部历史题材的**《建党伟业》。剧中,冯巩饰演的一位军官叫做冯国璋,其实这位军官就是冯巩的爷爷。
冯国璋,1859年出生在河北省,曾经在天津武备学堂上学,主修“步兵科”。在学校的时候,各项成绩都非常好,甚至还得到过德国教官的认可。
后来,他以“清朝驻日公使”的身份前往日本。在日本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军事作品,在作战技巧、军队管理方面的经验也日益提升。
因为有着这一方面的背景,再加上冯国璋的确有才华,所以回国之后便深受袁世凯的重用。从一名低级军官,一路升迁至高级将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
虽然说冯国璋也是一个劣迹斑斑的人,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他还是能看的清楚的。
当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的时候,冯国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了某一段历史的进程。
他意识到国家的力量比较衰弱,所以便在自己的家谱中写道:“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想要以此来打破闭关锁国的制度。
可以说,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军事首领和政界人物,冯国璋在历史上的影响力非常高。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大起来。
冯国璋,作为那个时代最先进的一批知识分子,他深知“科技”才能强大国家。因此,对自己家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严格要求。
冯家遇是冯国璋的第三个孩子,也曾进入武备学堂学习,后来更是远赴德国柏林工学院,学习化学、冶金等知识。
从德国回来之后,便投身到了实业兴国的道路上,先后创办了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东方油漆厂。
因为他的专业是化学,所以东方油漆厂最成功,不仅销量占据全国第一,而且还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
奈何,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冯家遇的各大产业都面临困境,甚至东方油漆产都无法运转了。
曾经日本政府向他抛出过橄榄枝,但是却被他给拒绝了。天津解放之后,他将自己的产业交给了组织处理,不久后便去世了。
可以说,冯家遇一生的成绩虽然没有冯国璋辉煌,但是其成就依然无法磨灭,他用自己的方式捍卫了一个时代的尊严。
看到这里,想必许多人会觉得,冯巩出生在豪门大户、典型的富二代啊!其实,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
冯家到了冯巩父亲(冯海岗)这一辈就没落了,因为曾经为GMD工作过,所以在“那十年”还经历了不少的挫折。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也让冯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微笑面对生活是他的常态。
16岁那年,他创作了相声《尊师爱徒弟》初露锋芒。随后又拜相声演员马季为师,从此进入了相声界的圈子,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怎么说呢,冯巩的祖辈虽然创造过辉煌,但是冯巩的名气是属于他自己的。直至今天,他的很多小品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了小品、相声界的****。
一个儿子。
小品演员冯巩有一个孩子叫冯开诚,没有到娱乐圈里面,也没有去学父亲的步伐,而自己去创业来工作。
对于冯巩和艾慧在读书时候相识,还一起去宣传队里面去宣传,有时候在一起去排练,情感就早期时候产生萌芽,后来到1984年7月他们的儿子冯开诚就诞生,生活变得很幸福。
现在的冯巩除了演小品以外,还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他的儿子冯开诚在国内读完大学后,选择出国深造,回国后去IT行自主创业,开展情况是很不错。
冯巩和妻子是怎么认识的?
冯巩和艾慧是在宣传队上认识的,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中,逐渐摩擦出爱情的火花,恋爱后便步入婚姻的殿堂,艾慧是属于贤妻良母类型,这些年一直在冯巩的背后默默的支持,而且艾慧颜值十分出众,气质极佳温柔可人。
冯家成为一个高门望族还是得从冯国璋开始算。冯国璋出生于1859年排行老四,家道中落之后他为了寻求出路加入淮军。因为他有文化就被推荐到武备学堂学习军事,他先是跟随聂士成开始崭露头角,后又成为袁世凯的得力干将。
冯国璋和段祺瑞王士珍一起被称为北洋三杰。他在拥护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事件上立下大功,他亲自出马搞定了精锐的清廷禁卫军。随后他又率军扑灭了二次革命。
1986年,冯巩首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他搭档刘伟说对口相声《虎年说虎》,那一年,这个下巴尖尖、眼睛小小的年轻人进入了全国观众的视线中,幽默诙谐的语言,精彩绝伦的表演,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捧腹大笑,此后他更是连续几年登上春晚的舞台。
1989年,也算是冯巩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有了新搭档牛群,自那以后,他和牛群固定搭配了近十年,每一场表演都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都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更知道春晚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作为一档现场直播,承载众多意义的固定节目,上春晚是许多文艺表演者一生的追求,春晚舞台要求之严格让人难以想象,可对于冯巩来说,上春晚仿佛是家常便饭,他已经连登三十几次春晚,对于许多人来说,没有冯巩的春晚是不完整的春晚。
爷爷冯家遇是冯国璋的第三子,毕业于德国柏林工学院化学冶金专业,回国后创办了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以及天津六大纱厂之首的“恒源纱厂”。
冯巩的父亲冯海岗毕业于辅仁大学,母亲刘益!是有着“汀流河刘家”、“京东第一家”之称的大家千金,与冯海岗先生是辅仁大学的同学。甭管教育还是家境都是一流,也算得上是中国当时的贵族了。
姐姐冯幸耘也是个风云人物。1985年加入民革,1988年当选陕西省政协委员,1992年当选天津市政协委员,200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琅琅乾坤,源远流长,冯氏起源,斯于何时毕万封冯城,其为正宗冯氏家族,今昔非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为冯氏家族的一员,我迫切希望想了解自己的祖先追溯那远古幽幽的梦想和追求冥想、空灵、超越、时间、万物、爱情穿越时空结合与冥冥之中那是另一种境界^^^^^^^^
冯姓家谱目录 (重新收录)
10884天津亦政堂冯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印本 三册
注:冯晋初修於清嘉庆十年,此为三修,谱后有
附卷。
10885河北涿县涿州冯氏世谱四卷
(清)冯埏纂修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快雪堂刻本
北图 河北涿县档
10886山西代县代州道后冯氏世谱二卷
(清)冯廷正续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 三册
辽宁图 美国
10887山西代县代州冯氏族谱四卷
(民国)冯曦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四册
北图 首都图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
学 山西图 辽宁图 辽宁大连市图
吉林大学 上海图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10888上海崇明冯氏支谱
(清)冯泰松辑
清光绪刻本 二册
中央民院
10889江苏宿迁重修花溪上当冯氏近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冯翼云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上海蔚文印刷局铅印本
二册
哈尔滨师大
注:清乾隆三十五年冯骈始纂。
10890江苏南通冯氏族谱八卷
(清)冯梦龙等辑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四册
江苏南通市图
10891江苏南通冯氏族谱续编十卷首一卷
(清)南通冯氏合族重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树堂刻本 六册
江苏南通图
10892江苏如皋冯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冯震 冯兆鳌等修
清同治二年(1863)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明嘉靖十一年(1532)冯赞始修。
10893江苏镇江京口冯氏族谱一卷
(清)冯春纂
清同治元年(1862)稿本
江苏镇江市博
10894江苏武进毗陵冯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冯爱恒主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宝啬堂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0895江苏武进毗陵冯氏宗谱十八卷
(清)冯根奎等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德堂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冯樟明正德六年始修,此为九修。
10896江苏武进毗陵冯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冯汉南主修
民国十六年(1927)四德堂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明正德间,此为十修。
10897江苏无锡锡山冯氏宗谱十八卷
(清)冯惠芳修
清光绪四年(1878)大树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日本 美国
10898江苏无锡冯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冯锦标等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伦正堂刊本 二十五册
美国
10899江苏无锡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冯向荣主修
民国三年(1914)大树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美国
10900江苏江阴澄江冯氏宗谱八卷
(清)冯伯奇等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大树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10901江苏江阴澄江冯氏宗谱十卷
(清)冯汝冀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大树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明万历三十二年(1553)冯古田、冯义正始修。
10902江苏江阴澄江君山冯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冯荣森等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大树堂木活字本 十三册
美国
10903江苏江阴澄江冯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冯廷楠 冯邦彦修
民国五年(1916)大树堂刻本 十五册
哈尔滨师大
注:明万历元年冯秋田始纂。
10904江苏常熟冯氏家谱一卷
(清)冯大勋重修 冯国鑫增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 宣统二年
(1910) 增修 钞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
10905浙江馀杭禹航钦德冯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冯乃文等序
民国四年(1915)会经堂刊本 三册
美国
10906浙江鄞县浣溪冯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冯俊翰 冯圣谟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0907浙江鄞县浣溪冯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冯中旬 冯义法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铅印本 十册
天一阁
10908浙江慈溪冯氏福聚宗谱十卷
(明)冯绍功 冯文灿等同辑
明天启五年(1625)写本 四册
浙江图
注:封面题《冯氏福聚宗谱》。
10909浙江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
(清)冯祖恩辑
清同治元年(1862)木刻本 一册
江苏常州市图
10910浙江奉化吉奇冯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胡次乾纂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胡德嘉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
10911浙江海宁大易冯氏谱不分卷
(清)冯秉良等编
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
辽宁图
注:此谱系冯氏十一世孙冯秉良及其子侄等三
修。
10912浙江海宁赫山冯氏家谱十八卷
(清)冯锦堂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树德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河北大学
10913浙江海宁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
(清)冯奕瑞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树德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历史所 北京师大 浙江图
注:清乾隆二年冯正宾始修,此为五修。
10914浙江桐乡冯氏重修支谱六卷
(清)冯浩等纂
稿本 四册
江苏苏州市图
10915浙江绍兴冯氏家谱不分卷
(清)冯锡曾修辑
清乾隆稿本 一册
浙江图
10916浙江绍兴山阴柯桥冯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冯文金等纂修
清光绪八年(1882)继孝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10917浙江绍兴冯氏宗谱四卷
(清)冯焕等重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永思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10918浙江绍兴会稽王显冯氏宗谱六卷
(清)冯宾皱 冯尧铨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10919浙江兰溪冯氏宗谱一卷
(民国)冯金昌重修
民国七年(1918)木刻本
10920浙江义乌赤岸孝冯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冯一枝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二十六册
历史所
10921浙江临海涌泉冯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冯志杰等
民国二年(1914)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列传二册,内集诗三册,
文一册,外集诗一册,文一册)
浙江临海县涌泉村
10922浙江临海庄头冯氏家乘四卷
(民国)冯宾侯等纂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
10923安徽绩溪东关冯氏家谱八卷首三卷末三卷
(清)冯景坊等编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活字本 六册
北图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安徽徽州市博
10924安徽绩溪冯川冯氏宗谱十二卷
(清)冯景铭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钞本 六册
安徽绩溪县冯村
10925安徽绩溪冯川冯氏宗谱八卷
(民国)冯百川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钞本
安徽绩溪县冯村
10926安徽绩溪绩邑冯氏族谱十卷
(民国)冯景坡续修
清光绪至民国间钞写本 一册
安徽图
10927山东栖霞冯氏本分世谱一卷
(清)冯惠堂 冯绍周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大柳家乡杆林村
10928山东栖霞冯氏西族谱书一卷
(民国)冯义民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钞本
山东栖霞县大柳家乡杆林村
10929湖北黄陂冯氏宗谱
(民国)冯氏瑞锦堂木活字本 八册
武汉图
10930湖北新洲冯氏宗谱一卷
(清)冯镇金 冯镇文等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马河乡冯田反村
10931湖北黄冈冯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冯功名主编
民国三十三年(1944)冯氏天宝堂活字本
十二册
武汉图
注:冯和卿始修於清光绪十九年,此为二修。
10932湖北崇阳冯氏宗谱
(民国)冯君祥主修 冯停科督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本
湖北崇阳县档
10933湖北沔阳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冯振邦 冯立志主编
民国三十六年(1947)沔阳冯氏三元堂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武汉图
注:冯立榜初修於清光绪二十五年。
10934湖南长沙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冯祖杰 冯芳桩等主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树德堂刻本十四册
广东中山图
注:清乾隆二十八年冯效周、冯廷献首修。。
10935湖南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冯作安 冯孝周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活字本 十四册
河北大学
10936湖南长沙善邑西湖冯氏三修族谱十二卷
冯德錡等修
大树堂刻本 十六册
中央民院
10937湖南湘潭冯氏续修支谱八卷
(清)冯开来纂
清同治元年(1862)凌云堂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
10938湖南湘潭冯氏三修族谱
(清)冯泽煌修
清光绪八年(1882)木刻本
河北大学
10939湖南湘潭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
首一卷末一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
10940湖南湘潭中湘石潭冯氏六修族谱三十七卷
首二卷末一卷
(民国)冯秩词 冯敦澍纂修
民国九年(1920)大树堂刻本 四十册
广东中山图 吉林大学
注:清康熙三十三年 冯一荣首修。
10941湖南湘乡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清)冯运开修 冯家典纂
清道光十二年(1832)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
10942广东广州冯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版心作《怡恕堂家谱》
10943广东南海冯氏家谱不分卷
(清)冯文轩编
民国十一年(1922)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0944广东新会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
(清)冯章较编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0945广东新会冯氏族谱不分卷
(清)冯兆桂修
清光绪二年(1876)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0946广东新会冯氏务滋堂家谱
(民国)冯昆霭编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10947广东阳江南埠冯氏族谱一卷
(清)冯士芬续修
清光绪八年(1882)铅印本
广东阳江县南埠石潭寨村
注:谱始纂於清嘉庆二年。
10948四川华阳冯氏族谱一卷
(民国)冯文端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一册
四川图
10949四川内江冯氏族谱四卷
(民国)冯锡馨 冯成烈等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排印本 四册
四川图
10950四川宣汉冯氏宗谱三卷
(民国)冯恺之 冯国纲重修
民国九年(1920)钞本
四川宣汉县档
北图 10951贵州金沙五叶冯氏宗谱十二卷
(清)冯调鼎纂修
清光绪刻本 十册
10952陕西西安冯氏族谱一卷
(明)冯从吾撰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修 万历四十五年
(1617)刻《冯少墟集》本
北京师大 四川重庆布图
康熙间刻《冯少墟集》本
南京大学
清光绪间刻《冯少墟集》本
首都图
10953陕西西安冯氏家乘一卷
(明)冯从吾撰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刻《冯少墟集》本
北京师大
清康熙间刻《冯恭定公全书》本
四川重庆市图
10954 冯氏宗谱十卷
(明)冯楷纂修
明嘉靖刻本
北图(存卷4-10)
10955 冯氏宗谱
(清)冯嗣英纂修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 一册
北图
10956 封鄂冯氏宗谱一卷
木刻本
辽宁博
10957 后昌冯氏宗谱十四卷
(清)冯仁均 冯义址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六册
四川图
10958 冯氏世谱一卷
(清)冯大勋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八世份早小元钞本
一册
上海图
10959 五牧冯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冯锦标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 二十五册
上海图
10960 冯氏宗谱八卷
冯树春纂修
民国五年(1916)大树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0961 冯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冯赓法主修
民国五年(1916)四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0962 分阳冯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冯培根主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字本
浙江桐庐县档
注:冯世治始修於明万历十二年,此为七修。
10963 冯氏家谱
民国钞本 一册
北图
注:卷端题《始迁嘉兴本支分谱》。
10964 冯氏家谱十四卷
山东益都县档
10965贵州毕节原大定府支系《冯氏族谱》
—→道光陆年孟秋月(即1826年)序。
冯巩老师是我们一直都很尊敬的相声演员,他在演艺圈的荣誉无数,一直以来,他都是春晚的常客,给观众们带来了无数的笑声和感动。只要在春晚上看到他,心里就有一种由衷的亲切感,他一出场,就能给观众们带来笑声,这样一位自带喜感又有实力的相声演员,是冯国璋的后代。对冯国璋的名字,相信人们都耳熟能详了,他是直系军阀的创始人。由此可见,他的地位是有多高?而冯巩的母亲,她的名气还要更大,她就是刘益素。
一、冯巩的家世显赫,母亲刘益素的娘家,实力更强。刘益素所在的刘家,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是河北冀商中的代表,当时的河北冀商的创始人,叫刘新亭。刘新亭也正是刘益素背后的刘家之人。
说到刘新婷,还要追溯到道光年间,当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相反,还非常的贫困潦倒的,但是他的头脑灵活,有经商之道,从骨子里就对商业有着特别的想法,后来开启了闯关东之路。
闯关东带富了一批人,刘新亭也在其中,当时他就想着,在东北像棉花布匹这样的商品,还是很稀少的,因此,价格要比其他地方来的贵。刘新亭看到了这一商机,当机立断跟亲朋好友借了一笔钱,进了一批棉花,独自挑到东北去卖。他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赚到第一笔钱之后,他并未因此而满足回归老家,而是目光有了更长远的发展,这些钱买了一辆马车,给他卖货的工具,这样一来就更方便了,反而赚到比第一次更多的钱。慢慢地,钱也会越攒越多,这笔生意就一直继承了下去。
后来,因为事业越做越大,他还在东北开了一个商号,当时他的家产在当地已经赫赫有名了,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头脑,还能把商业经营的如此繁荣昌盛,实属了得。
这样的日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抗战年代,刘家逐渐走向衰败,刘家又过得跟普通人一样了。最后,冯巩的祖父将大多数的家业,都捐赠了出去。由此看来,冯巩的确出身名门。
二、冯巩的父辈是实业家。父辈是有德国留学经历的,在当时而言,很多留学归来的人,都创办了工厂,而冯巩的父辈也是一样的,是经营了很多的工厂,有灯泡厂和油漆厂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冯国璋的后代。
很多观众都看过《建党伟业》,当时剧里面的冯国璋,也正是冯巩扮演。当年的冯国璋,可是北洋三杰之一,是袁世凯的心腹。回顾冯家的历史,确实很辉煌。
很多人都说,冯巩如此出名,会不会是因为雄厚的家庭实力带起来的呢?其实,不是的,冯巩他自身也是非常努力的。无论家族如何的雄厚?它都是属于历史。
其实,冯巩的童年还是很坎坷的,虽然家族雄厚,但是他并不是像别人口中的富家公子一样,在年少的时候,他与母亲的住所仅仅只有十二平米,而且四处通风,周围的邻居都是很普通的打工人。
冯巩的幼年生活还是很贫苦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后来的成功之路。相反,普通人的生活,给了他淳朴善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对普通人的温暖。
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冯巩在学习上一直品学兼优,尤其是对曲艺有着特别的天赋。第一次演出,是在他初二的时候,当时他表演的是一首相声。因此,给冯巩的曲艺之路,开了良好的篇章。
三、冯家遭遇灾难,同时也给冯巩磨砺了意志。冯家的辉煌也是属于曾经,过去祖祖辈辈很繁华,但是,到了冯巩这一代,仅仅留下的也只是一处豪宅,在这座豪宅里,最后还被人赶了出去,他只能跟随母亲住在破败的小屋子里。
当时的冯巩,一家人的日子真的很清贫,虽然最后搬到了“贫民窟”,父亲的工资遭遇停发,还被送回原籍进行劳改,全家人只能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勉强度日。虽然父亲是去参加劳改,但是母亲每个月还得给他寄生活费,不但如此,还要接济远方的亲戚。
在冯家,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也正是她的母亲,这样一个任劳任怨,不畏惧现状,一直坚强努力的女人。她就是刘益素,当时她可是刘家的女儿,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所以,在对冯巩的教育上,刘益素一直都很用心,对于冯巩的爱好,母亲也是给予支持。当时冯巩在学校里为了学样板戏,因为手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乐器,他跟母亲还一同卖掉了祖传的大铁炉,然后才换来一把胡琴。
尽管成绩优异,还是难过政审关,当时冯巩就说,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要度过政审关,要想度过政审关,唯一的出路就是应征入伍,而后,冯巩不顾一切去参了军。冯巩当时是以文艺兵的身份进去的。
面对这样的挫折,冯巩也没有意志消沉,相反,她在母亲身上看到了力量,母亲告诉她,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会看见不一样的未来。也因此,冯巩又在相声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四、总结。每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有不为人知的泪水和努力,其实,在冯巩的身上,我们看到,过去有那样雄厚的家族,到后来的没落,这虽然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但是对冯巩而言,那样,反而让他在逆境中成长。
在冯巩的成长中,母亲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她的母亲遭遇了那样大的冲击,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优秀的教师,还被评为劳模。所以,这让冯巩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也能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冯巩在生活中,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谦虚、好学。也正是这样的一名演员,被大家所尊敬和爱戴。
提起相声,观众大都会想到马季、冯巩。其实冯巩与姜昆、刘伟等人是一辈,他们的祖师爷是马三立,而师爷则是侯宝林,马季只能算是他们的师父。 在相声圈里,辈分是有严格规定的。普通的说法是“德寿宝文明”,“德”字辈的老先生都已作了;“寿”字辈的只有众所周知的马三立老先生,如今马老也走了,那么马老被称做相声界的祖师爷的位置也就只剩下天津的于佑福女士(已于2013年1月16日逝世)了;“宝”字辈的杰出人物很多,像相声大师侯宝林等即是,虽然侯宝林也已经逝世了,但说起来他这一辈分上的人,全国也不会超过20个了,有尹笑声、田立禾,以及马老的儿子、相声大师马志明先生等;“文”字辈的领袖是苏文茂先生,之所以被称作“文”字辈,就是从他的名字来的;“明”字辈的相声演员很多,有苏明杰、郭德纲等等,基本上就是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们。
寿字辈
寿字辈还有张寿臣、常连安、郭荣起、郭启儒、朱阔泉
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马氏相声雅俗共赏,在天津更是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
冯巩父亲是冯国璋的孙子,那你知道他母亲吗?身世显赫,富甲一方
本文2023-09-29 02:43: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