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柳宗元的不幸婚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5收藏

揭秘柳宗元的不幸婚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第1张

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自觉不自觉影响后人的生活。家庭、家族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DNA。柳宗元一生受此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河东柳氏的来源

我们先来说一下柳氏的祖籍。柳宗元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生于京城长安。长安是柳宗元的出生地,但不是祖居地。柳宗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是一个是官宦的世家。河东,从地理范畴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河东历史上也为郡名,古称蒲州,唐玄宗时曾改蒲州为河东郡,其治所在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古时的河东县也设在这个地方。

古人以封地为姓氏。据史料记载:柳氏先祖是鲁孝公的儿子伯展,因封在柳下这个地方,死后得谥(shì)号“惠”,后人称柳下惠。后来鲁为楚灭,柳氏归于楚国。秦统一天下,楚又被秦灭,柳氏这才迁到山西河东这个地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对此也有记载:说 “秦并天下,柳氏迁于河东。”柳宗元父亲天宝年间避难的天屋山就在河东境内。柳宗元母亲顺宗时也是按河东县人受封为“太君夫人”的。关于柳下惠,史书多有记载,说他是清高廉洁之士,为官时,曾三次被贬黜(chù罢免)。《论语·微子篇》孔子赞柳下惠为人做官,说他虽三次遭贬黜,也不诲其志。《孟子·万章下》也赞“柳下惠之风”,说闻柳下惠之风节,胸襟狭小的人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会厚道起来。

柳下惠的事,《左传》p《国语》p《战国策》p《庄子》等都有记载。可《庄子·盗跖篇》却把柳下惠的弟弟说成盗跖(zhí强盗),说他手下有从卒九千人,孔子因与柳下惠为友,还专门去劝说盗跖,结果让盗跖羞辱的落荒而逃。据史料考证,盗跖实有其人,是春秋末p战国初一位农民起义领袖。柳宗元应对此事相当熟悉。他在永州作《谤誉》提到盗跖说:别人说我是盗跖不惧怕,说我是仲尼也不以为荣。任人诽谤议论,“必自善”其身而处之,坦然面对诽谤和赞誉。

柳氏是关中六郡姓之一,是地方上的望族,其权势显赫一方。柳宗元先人大都在朝中为官做将。柳宗元自己在《送市颉防锼担核祖上“在高宗时并居尚书省二十二人。”远祖有四代曾做过宰相。可见家氏之显赫。

可到武则天时,柳氏的命运发生了逆转。柳宗元的高伯祖柳](shì),在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为宰相,因事为武后所恶,被贬爱州刺史,途遭追杀,被籍没了全家。自此,柳氏一蹶不振,柳氏的后人都只能做些县令类的小官。柳宗元贬在永州时曾在给岳父杨凭的信里提到过这件事,说柳氏虽号为大族,但五六代以来再没有人能在朝里为官。

柳宗元故乡河东的山川美景,名闻天下,让看过的读书人流连忘返。柳宗元自己也为河东壮美山河所吸引,他怀念故土的心情,日益强烈。柳宗元在《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说自己常常翘足提起衣服,“奋怀旧都”,久久向家乡的方向望着。可据《柳集》和史料看,他一生都没回过祖地。古时人喜用祖居地和官职等称谓人,所以后人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因他后来贬任在柳州,又称柳柳州。柳宗元痛恨当时的门阀士族,从不以族望自傲。可他仍为“先君之道”和“世德廉孝”而自豪,并因此影响他一生的行为举止。这些我们在柳宗元回顾先祖往事的文字里都看得很清楚。

柳宗元的父亲母亲

柳宗元受父母的影响很大。柳宗元父亲柳镇一生多在军旅和府县做一些地位不高的小官,死前为侍御史。由于长年接触社会现实,他洞达世务,激进用世。与一般士人儒生不同,他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暴,加之能诗善文,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

柳镇的事迹,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里都作了记述。这里我们挑几件事说一下。天宝末年,因遭遇战乱,柳镇携藏书带着家人到离家不远的王屋山隐居。当时随行的有子侄一大群人。后来,又“举族”逃到吴地。其间一群老小,“无以为食”,柳镇只好独自一人骑驴到处向人求食。空闲时,他给子侄和柳宗元讲《春秋左氏》和《易王氏》,脸上总是带着快乐的微笑,从不把忧愁表露出来。安史之乱平定后,柳镇献书朝廷,被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又被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聘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并进大理评事。

柳镇在做晋州录事参军时,因议事直来直去,不为刺史所容。晋州刺史是郭子仪的部将,一介武夫,“酣嗜杀戮”,手下官吏没人敢与他争论。而柳镇“独抗以理”。当有人无故将被打死时,他用身体抵挡鞭子和棍棒。气得刺史怒投桌几折断床席,但他也不屈服。后来柳镇调长安主簿,又任太常博士。为生计着想,他曾请求去做宣城令。柳镇在殿中侍御史任上,审理陕虢观察使卢岳遗产案时,主持公道,抗拒宰相窦,被贬夔(kuí)州司马。三年后,窦⒒褡铮柳镇复为侍御史。柳镇这样做,他说是为了警世,让为相者不敢持威以为所欲为,为长者不敢怀私以夹杂私利。德宗专o他作制书说:“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贞元九年(公元794年),柳宗元考中进士,朝廷审查有无“朝士”作弊时,当德宗听说柳宗元是“抗奸臣窦”柳镇的儿子时,说:我知道柳镇不会为他儿子做这样的事。柳镇为人朝野尽知,“名闻于天下”。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范阳大户人家。“七岁,通《毛诗》及刘氏《列女传》”。柳宗元父亲曾说;“吾所读旧史及诸子书,夫人闻而尽知”没有遗漏的。卢氏精熟诗书,在战乱家无书时教柳宗元古赋十四首。柳镇长年在外为官,柳母待族人,“敬之如臣事君”,“慈之如母畜子”,“友之如兄弟”。灾患时,缺食物,她宁肯自己不吃,也不让孩子饿着。柳宗元遭贬时,年近七旬的卢氏随之赴永州,身处恶劣的困境,她不露忧色,细心地照料着柳宗元,并不时地宽慰儿子,“明者不悼往事”,这是说聪明的人不要为过去的事悲伤和烦恼。而她自己却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宽厚的心怀和深沉的母爱温暖着柳宗元。

柳宗元本家从兄弟很多,相互间都非常友善,他在遭贬时,宗直、宗一等人一直陪侍在他身边,至死也没离舍,其情谊之深可以想见。柳宗元有两个姐姐但命运都很悲惨,年纪轻轻,三十几岁就劳累成疾死去了。两人嫁的都是大姓人家。柳家讲究孝道,其“仁孝”远近闻名。当时的大户人家,宗亲往往都住在一起,不但尊长多,上下关系也杂乱,为 者是很辛苦的。大姐因成月忧劳,常常一个人哭泣不吃饭。二姐从早到晚,整日劳作,侍婆家“必敬必亲”。

柳宗元和两个姐夫的关系也非常亲密。大姐夫崔简,贞元五年中进士第,先是在军中任职。崔氏以文章传家,崔简文章写得好。柳宗元说:他的学问,曾得到崔简的指教,受益匪浅。崔简“博知古今事”,“善谋画”。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死,刘辟自称留后,不久反叛。崔简曾劝节度使严砺早做防备,严砺依崔简的计谋行事,屡破刘辟叛军,为平叛做出了贡献。后来崔简出任连州、永州刺史。可永州刺史还未到任就被人诬告贬到O州(在今越南境内)。虽经幼弟诉讼朝廷冤情得雪,可他却含冤死在贬地。崔简比柳宗元大十岁,时年仅五十岁。

更不幸地是两个儿子处道和守讷从贬地扶柩过海时,遇风暴也被淹死了。柳宗元这时被贬在永州,他暂时草葬了崔简。崔简死后,柳宗元独撑起外甥的教养之责。他特别喜欢大外甥女柳媛,说她像大姐:“惠明贞淑,仁爱孝友。……三岁知让,五岁知戒,七岁能女事,善笔札,读书通古今。”柳媛闲暇时弹弦乐吟诗如其母,可不幸早早就病亡了。

二姐夫裴瑾,是贞元三年中进士,为参京兆军事,金州刺史,还做过万年县令。他乐于助人,有请则应,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凡人有难,必出财力相救,闻名长安城。裴瑾为人性情开朗,善交结。他不轻视同僚和下属,待人一视同仁,不论出身微贱的还是地位高的都喜欢他。裴瑾喜好下围棋,懂音乐,饮酒甚少,“终生不以酒气加人”。他白天交际酬应,“夜读书考礼”,研究整理典籍,深受周围人赏识。后因为人直率被人谗言遭贬,染疟疾而亡。柳宗元和姐夫之间,一为笃友,一为密亲,他文中流露的真情,让我们今人读后也为之感动。

官名表示官居何位,如苏轼曾任湖州知州,当时就可以叫他苏知州,后来被贬,就不能那么叫了。柳宗元最后任柳州刺史,也叫他柳柳州,这是以任官的地点为名。

乳名是小名,如刘禅小名叫阿斗,曹操小名叫阿瞒,吕蒙小名叫阿蒙,另外魏晋时期男性小名多带奴字,例子就不举了。

号是本人给自己取名,以寄托志向,或者说明家乡何处,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可以称杜甫为杜少陵。

字是表达尊敬的名字。古代二十弱冠,十五及笄,成年之后长辈才会给小辈赐字,在此之前,小辈只有名,没有字。如白居易字乐天,平辈和晚辈一般就不可以直呼他居易,而只能称其表字。另外古代女子很少被赐字,但不是没有。

这是我的理解,如有错处,还望指出

释义: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欧阳修的母亲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抄写还没完成,就可以背诵这本书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原文:先公四岁而孤,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贫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欧阳修全集·附录》。

扩展资料:

赏析: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虽然家里贫穷,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勤学苦读,终有所成。欧阳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着远大志向和吃苦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欧阳修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其祖母以荻画地,教他写字。他四岁而孤,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祖母以荻画地,教以识字。欧阳修自幼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

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为什么唐朝诗人刘禹锡、柳宗元都穷困潦倒一辈子?

刘禹锡:

吟诗图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 。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2  柳宗元:

永贞革新失败后,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政治集团的其他人也被贬为远州的司马,后称“二王八司马”。)到职后的柳宗元暂居在龙兴寺。经过半年,柳宗元的母亲因病去世。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诏书,他立即回京。2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贬为柳州刺史。3月底,柳宗元从长安出发,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达。819年(元和十四年),宪宗实行大赦,宪宗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二人的晚年都比较穷困潦倒,主要是政治上的失败和朝堂党政的失败,都被贬。

唐朝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1-2] ,又自言系出中山。 [3]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4] 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4]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柳宗元 刘禹锡 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有何相同与不同

一般说来,刘禹锡的诗词都写得比较明快,很少晦涩,无论是古诗,乐府近体,都有这个特点,特别是他被贬期间写的民歌体诗,更是新鲜活泼,格调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他的近体则写得更含蓄精辟,风格刚健爽朗,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艺术上也是独辟蹊径的,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柳宗元的诗歌大部分作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他的诗歌创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抒写被贬的抑郁悲伤和思乡之情,忧愤深广,风格清冷峭拔。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认为柳宗元的诗兼有简洁,温丽,靖深之长,外枯二中膏,似淡而实美。

诗人刘禹锡、柳宗元的相关资料。

刘禹锡(约772 — 约842),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李白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本名:刘禹锡

别称:诗豪

字号: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

所处时代:唐代贞元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彭城(今江苏徐州)

出生时间:西元772年

去世时间:西元842年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

主要成就: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享年:70岁

基本介绍

中文名:刘禹锡

别名:字梦得

籍贯:彭

刘禹锡

城(今江苏徐州)

性别:男

民族:汉族

朝代:唐

出生年月:公元772年

去世年月:公元842年

尊称:诗豪 英文名:luiyuxi 晚年自号庐山人

代表作品:《乌衣巷》、《秋词》。《陋室铭》、《竹枝词》(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生平经历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被后人称做“诗豪”。又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巨集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前两句写出了刘禹锡的辛酸,悲痛,而后两句则写出了他的昂扬与乐观,现收在义务教育语文书8年级下册中,(25:《诗词曲五首》)再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

刘禹锡

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一些学者多有争议不休,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刘氏家谱和历史考证:有鲜卑族的后裔亦有改姓刘者,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巨集率领鲜卑族众100多万人,自山西大同南下,迁国都于洛阳,入主中原。为了稳固对中原地区汉人的统治,就实行汉化政策,将鲜卑族人改用汉姓,率先将自己的‘拓跋”氏改为元姓,将独孤氏改为刘姓,共改了140多姓。其实独孤的祖先也姓刘,是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刘秀有个儿子刘辅,封为沛王,其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败没于匈奴,曾被囚于独山下。(辽宁海城县),后来刘进伯与少数民族通婚,生子名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传六世孙、罗辰,随魏孝文帝迁洛阳时改姓刘,其后裔亦遂姓刘。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就是这支匈奴的

刘禹锡

后裔(也是为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恢复)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自称其“彭城人”,经查此说,文献记载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但是,那并不是如一些文人所说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根据:刘秀有个儿子刘辅,封为沛王。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

刘禹锡赠柳宗元的诗句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蓑笠]蓑衣和笠帽。蓑衣用草或棕皮制成,笠帽用竹篾竹叶或棕皮制成,都是雨具。

《渔翁》

渔翁夜傍西巖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巖上无心云相逐

刘禹锡与柳宗元并称什么

刘禹锡和柳宗元并称“刘柳”、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官声如何

不错。刘大才子人品很好,所以官运就不好。那年头昏君奸臣当道

柳宗元和刘禹锡并称为什么

刘柳!

柳宗元、刘禹锡诗歌的相同点

刘禹锡、柳完元的诗,虽不像以孟郊、韩愈及李贺为代表的和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两大诗派那样具有十分显著的创新特征,但他们在扩充套件和加深诗歌内在意蕴方面是有着特殊成就的。从表面上,人们很容易察觉形式、语言和内容的变化,却不太容易体会到诗歌内在蕴含量的变化及与此相关的观物体验方式的变化,事实上,诗歌内在蕴含量的扩充套件和加深往往是直接影响诗歌艺术性的原因,中国诗歌讲究以含蓄取胜,以意境取胜,因此,刘禹锡、柳宗元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柳宗元或刘禹锡的名句!

柳宗元:

欵乃一声山水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流曲似久回肠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韵译: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韵译: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线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一一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一刘禹锡:乌衣巷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一一刘禹锡:竹枝词之一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一刘禹锡:扬州酬白乐天

附: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一白居易:醉赠刘使君

一、大唐诗人喜欢攀亲

魏晋以来的中国文人喜说大话,是门阀制度的优越性荡漾的余波;因此也喜欢攀亲,以示门第不凡。读书人都有一定家底,文雅胜于算盘,或有家谱可循;不像平头百姓,终生为衣食奔波恐难以周全,哪有精力操心这种闲情淡事。

大唐李家刚坐江山,先攀上 西凉王李皜 认作祖先,追封兴圣皇帝;以显示自己原本就是皇家血统。

李白初出道,流浪在长安混前程,时常向人吹嘘自己是西凉王李皜的九世孙;扳指头一算:竟和李治武则天同辈;原是吾皇李隆基的本族爷爷,这谁还敢惹?吃几桌霸王餐、喝几坛霸王酒,应不在话下。

但李白不会白吃白喝,吃完喝完,会给店主写字题诗做牌匾,那也老值钱了。中晚唐的李贺、李商隐也都扳过家谱查察,的确都是李唐皇室旁支远脉。

言归正传。 据说,刘禹锡自称是西汉 中山靖王刘胜 之后。

中山靖王刘胜的爵位,仅次于皇帝。刘胜死后陪葬,就是穿金缕玉衣的那个角儿;很有钱的,西汉国第一土豪。郭女士干跌算什么;敢来和刘胜炫炫?

闲言少叙。如果刘禹锡此说属实,刘胜就是他八百年前的祖先。中晚唐时期,估计有家谱可考。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公元772年,与柳宗元同庚。唐顺宗上位后,王叔文带头发动 永贞革新 ,刘柳二人才刚而立之年,正是干事业的年龄。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的刘禹锡,相较柳宗元要显得旷达超脱;多以山水为乐,以诗文寄怀,他与中晚唐许多文坛巨子都有过唱和答酬,后来被白居易捧为 诗豪 ,诗坛国手。

刘禹锡最初被贬为朗州司马,又转迁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地方要职。朗州即湖南常德,连州即广东清远。夔州即重庆奉节。和州即安徽和县。被贬的刘禹锡,在粤湘、巴蜀、楚汉、江淮之地不停漂泊。期间,因写诗有过两次反复升降,回京任礼部主客郎中、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

二、大唐王朝病树沉舟

晚年的刘禹锡命运有所好转,任太子宾客之后,又任礼部尚书等要职,死后获赠户部尚书名衔;应是白居锡、元稹等人的提携关照之功。

刘禹锡到苏州就任,距离永贞革新被贬,已有二十三年之久。他在扬州结识白居易,写下著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绝唱。这两句诗的寓意隐隐可以知觉:久经世事的刘禹锡,对大唐王朝的灭亡已有预感。

欲解刘禹锡此诗,先来回顾盛唐到晚唐衰落的过程。

安史之乱导致两大恶果:一是 宦官专权 ,二是 藩镇割据 。唐肃宗后期到唐代宗时期,宦官专权更甚。阉人李辅国,曾竭力拥护肃宗和代宗父子上位,立下大功;它以两朝元老自居,掌握军政大权。这是中国历史上阉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导致盛唐骤衰的根本之因。

代宗驾崩。唐德宗执政前期,对后宫宦官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不断打击,大唐王朝一度出现所谓 中兴局面 。但专制毒瘤难以根除,导致地方势力不服。唐德宗后期,藩镇割据基本形成。经过 泾原兵变 ,朝廷官员相继叛逆失节,与阉党勇往护驾所形成的反差,让唐德宗做出错误判断;宦官阉党的地位又被迅速提高。

皇族势力、宦官势力、地方藩镇势力等利益集团层层盘剥,大唐百姓民生状况苦不堪言;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唐顺宗上位时,宦官势力和藩镇势力不断壮大,已对大唐中央政权构成威胁。

早在顺宗李诵当太子之时,春宫幕宾王叔文和王伾等人对这些问题十分担心;很早就提出改革设想,并得到太子李诵认可。

顺宗李诵上位后,因曾患病几乎呆傻,但心智尚算清晰;他仍然毫不犹豫地任用王叔文、王伾等人主持变法。

三、永贞革新如过家家

唐顺宗新朝,形成以二王为首,以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程异等十数人为辅的 革新集团 。政治军事领域,他们以坚决打击地方藩镇势力、限制后宫阉党涉政为主要目标。同时,实行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经济变革。是为 永贞革新 。

永贞革新 让阉党十分惊慌,它们与地方藩镇势力相互勾结,对 革新集团 展开反击。不到一年功夫,在阉党一手干预支持下,唐顺宗李诵逼迫禅退,又扶持太子李纯上位,是为唐宪宗。永贞革新宣告失败。

永贞革新时期,王叔文主持翰林院;代唐顺宗行任免大权。王伾任散骑常侍,为皇帝贴身参谋长。韦执谊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形同宰相。程异为江淮盐铁使,主抓经济大权。柳宗元任礼部主事,主持文化教育宣传。刘禹锡任监察御史,察查百官整顿吏治。其余各人均为各路钦差御史,尝试在全国变法。

刘禹锡任监察御史,品位低但职权广,行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要务。永贞革新失败后,唐顺宗的家家过完了;王叔文被杀,王伾病逝。刘禹锡、柳宗元、韦执谊等八人,被贬为岭南各州司马。这就是大唐政坛中晚期著名的 革新政变 : 二王八司马案 。

四、刘禹锡诗的历史观

永贞 革新集团 虽然覆灭,但唐宪宗上位后任用武元衡为相,对地方藩镇势力坚决打击的策略并未废除。也就是说:大唐王朝并没有否定王叔文集团的政治主张。

唐宪宗时期,朝廷对地藩镇割据势力进行的战争,曾取得辉煌胜利;但不久之后,地方势力又恢复到割据之初局面。因此,问题的关键是:中晚唐时期的地方割据势力,究竟是什么性质?这是当朝政治家和思想家必须考虑的大事。

或许刘禹锡的诗作,可以找到答案。幸好他的七律《西塞山怀古》里面有所表达。西塞山,位于今之湖北长江黄石段;古中国军事要塞。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诗的前四句是说:西晋初年,益州刺史王浚率领八万水军下武昌、破九江、直捣南京石头城,灭东吴统一中国的历史故事。王浚为西晋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但却屡受朝中权贵的弹劾打击。

刘禹锡作此诗凭吊 西塞山 ,就是拿自己比西晋大将军王浚;以自己曾经参与的永贞革新方略,比拟历史上的 统一大业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诗的后四句意思是说:对照自己二十多年四海为家的漂泊命运,当见山川江河风貌依旧;而看到江边 萧萧秋荻 一岁一枯荣;恰似历史上分分合合的故事不断重演。

永贞革新之后的刘禹锡,人生后期诗作的主题思想,多有对历史循环往复、分分合合这种现象的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典型的 循环性 史观。在刘禹锡看来,中国历史就是如此不断毁灭着、循环着。

诗的寓意见证: 刘禹锡从自己前半生的不幸和得失,体会到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他把对历史的这种认识,放大到世界与自然之理,才吟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绝唱。

五、刘禹锡的退缩与局限

皇帝儒家治下,仕人一旦达到所谓超然境界,往往失去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转向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追求。刘禹锡向白居易表达了这种人生态度。 安贫 ,即安于贫困;所谓 乐道 ,原指乐于接受儒家道德理念,后引申为对人生信念的追求。可见刘禹锡处境虽然贫困,但他仍乐于 坚守信仰 。

儒教修养准则真是古怪:一边给信徒传授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一边让他们安贫乐道。如此把财富和乐趣,以便留给皇帝后妃和太监支配受用。 安贫乐道 的理念,真是崇高无私,难怪中国皇帝可以不断兴灭,而儒家难灭。因为儒家清楚:新的皇帝,还非向他们求教其中奥妙不可。

但又可惜的是,自古究竟没有几人修炼成儒家大圣;史书之所以多达二十四部,更是儒经歪念的铁证。可怜的夫子在 文庙 更难安宁,被翻来覆去折腾,打倒扶起;扶起再打倒;再扶起,不知何时才肯歇手。始终猜不透:儒家学徒既然 安贫 了,还有何种信仰可以坚守。

刘禹锡终生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是:所谓地方割据势力,其实是地方诸侯向大唐王朝寻求平等;所谓割据局面,就是他们追求平等的产物。故而,割剧势力叛逆的斗志,从来不会被完全镇压下去,时起时伏。如果把此理放大延伸到中华文明史,正是中国历史不断循环往复、分分合合的根本之因。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刘禹锡把中国历史循环、分合的必然性,看作天上出现彩虹的偶然性。这种错误认识的缘由,是他做为儒徒兼仕大夫永远无法清楚认识的永恒疑问。因为儒家先生出于 忠孝二心 ,从一开始就为世界为人间划分制定等级秩序;同时为学徒的 安贫 提前定下修行准则。

儒家学徒究竟能否安贫乐道,总是疑问。而刘禹锡的安贫乐道,或是真的感动皇帝。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相对苦求宇宙真谛而英年早逝的柳宗元,刘禹锡终于熬出一个幸福晚年。他晚年仕途的得意,可能让后来的李商隐看透,并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由衷之言。

刘禹锡的晚年和白居易、韩愈的晚年一样,都十分解气。聪明的仕大夫即将老死朝野才恍然大悟:原来乐道的牌坊,可以通过安贫的方式竖起。但晚唐时代地方官吏不断割据叛逆而失节、朝堂官员昏庸老而无道,无疑又是对儒圣和道德家回敬的两计响亮耳光,也让后世徒儿徒孙对儒圣和儒经愈加怀疑。

或许刘禹锡壮志未酬,还想为吾皇再尽一把老迈之力。但很可惜,无论是他人生前期的拼搏还是晚年的努力,却仍然是自己诗句中的一棵 病树 ,根本无法阻挡 前头 皇权必然灭亡的明媚之春。安贫乐道的 诗豪 国手刘禹锡逝世之后,又过了六十年,大唐王朝彻底消失。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刘禹锡的安贫情结

  我感觉你说的就是“行述”或“行状”。

  1谓生平概略、履历。《封氏闻见记·石志》:“素族无名策,故以纪行述耳,遂相祖习。” 2即行状。 清 刘大櫆 《渔溪巴君墓志铭》:“我死,慎勿丐名流作传及妄为行述,以贻有识之非笑。”《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的子孙,往往的求那班名公老先生们,把他平日的好处,怎长怎短的,给他写那么一大篇子,也有说行述的,行略的,行状的,我也不知他准叫作什么。” 巴金 《家》三七:“[ 觉慧 ]把附印在后面的三叔起稿、四叔手写的祖父的‘行述’,翻了两下。”

  3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著名的行状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赴英州乞舟行状〉、〈袁中郎行状〉、〈司马温公行状〉等,另有“逸事状”只记逸事,富于文学色彩,是行状的一种变体,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揭秘柳宗元的不幸婚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