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忌讳是什么?
彝族的忌讳是什么?
彝族民间禁忌很多,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且各地有别。
日忌彝族人的禁忌传统中有特定的一天可干可不干哪件事的习俗,称为日忌。巍山一带的彝族忌火把节次日下地干活,以防触怒火神带来不祥;正月初一忌串门,忌泼水吹水,以防财运丢失。
食忌饮食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孙;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进屋,否则鬼魂会附其上;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会使家境贫困;禁平日反向推磨,会给家庭带来灾难;忌推磨时磨心突断,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饮食方式、食品制作、饮食主体,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
行为忌如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妇女不能上房顶。忌讳触控男子的“天菩萨”,犯忌者要宰牲,打酒谢罪赔礼;解放前等级低下的犯忌者,还有被断臂、处死的危险。如果被妇女抓摸了“天菩萨”,此男子将终身不吉,事后“天菩萨”必须剃尽,否则死后不能鬼归祖界。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俗信认为妇女的生育魂“格非”最爱附在这些物件上,若送与别人,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日常生活中,忌舀汤时反手用木勺,忌和燕麦面时顺时针方向搅动,忌人出远门便扫地,因为这些都是丧葬时的习俗。忌讳言死,而称“老了”。忌讳影子被人踩踏,被踩者一定会为此报复报复。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灵箐附近鸣枪行猎,或砍树烧荒。禁止在焚场或墓地打猪草、放牧。参加祈雨仪式时,禁止男子戴帽、女子打包头。禁止有 污的妇女制做祭祖的祭品和接近祖灵灵位。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锅庄石。
服饰忌服饰在彝族人看来,具有神圣性,在穿戴时,禁忌被人触控,彝族男子头上的“天菩萨”,严禁他人特别是幼辈触动,假如被人触控过,就会冒犯神灵,“护身符”避祸求吉的功效,便也随即失去了。
家居忌彝族禁忌在室内吹口哨,大声喧哗,尤其是夜间在别人家里。
为什么彝族忌讳客人把食物带走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来、印尼和阿拉伯
蒙古族的忌讳是什么?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程序中,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民族禁忌了,下面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蒙古族的八大禁忌。
1、火 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溼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菸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2、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3、病 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4、产 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5、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6、忌摸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7、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在蒙古族中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8、作客忌讳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著袖子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著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另外,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菸、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彝族的图腾是什么?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物件。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
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他五个儿子去造天。天造好了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了,用什么补呢?天神们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然后他们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
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秩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
黑虎氏族是彝族的远古先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黑尚虎,即以黑虎为图腾,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彝族人称虎为罗,许多地方的彝族人至今自称罗罗,即意为虎族。他们自认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过虎节,日期从农历正月初八的接虎祖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结束。虎节期间,全族人共同欢乐,跳老虎笙、祭虎祖,以祈福消灾。他们在举行祭祖仪式时,用画有虎头的葫芦瓢来象征自己的祖先。
许多彝族人认为自己是虎人。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头虎,虎死一只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虎;女人则自称罗罗摩,意思是母虎。彝族人过去就通行火葬,他们认为遗体火化之后便可返祖为虎了。
在彝族人聚居的地方,还有许多以虎称呼的山岗、水流和村寨,因为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应以虎来为其命名。
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由于虎被他们奉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龛上供奉虎形祖灵,大门上挂著虎形辟邪,墙壁上挂著虎图腾壁挂,在村寨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护佑之下。
彝族的习俗是什么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意义
火把节期间举行的祭祀、文艺体育、社会交往、产品交流四大类活动是彝族文化体系严整、完备的集中体现。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资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现实作用。
彝族的彝是什么意思释义:1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器。~鼎。~尊。2 常理,法理:~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伦。~常。~章。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川省
彝族的乐器是什么彝族传统乐器 铿锵震耳大三弦
彝族大三弦用椿木或松木制做,琴长140厘米、筒长40厘米、筒径35厘米,
筒前口蒙以羊皮,筒后敞口。琴头顶端呈卷书状后弯,中央镶嵌小圆镜为饰,两
侧设三轴。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张三条粗丝弦或牛筋弦。缚弦上串
挂有若干小铁片或小铁环,可随跳乐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演奏时,背带挂
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右胯部,左手扶琴杆、手指只按外弦,右手执
拨片弹弦发音。音色浑厚、音量洪大。扫弦是常用技巧,以增强节奏
感和欢快气氛。
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村寨外的空场上,燃起高高的火堆,小伙子
们一边弹著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舞步刚健,节奏明快,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彝族的民族历法是什么远古彝族发明使用的是"十月太阳历",主要内容是把一年分为365天,其中又分为10个月,每个月36天,剩下5天作为"过年日"不列入任何月份"十月太阳历"至今已近4000年的历史
如今的彝族人和其他民族一样大多使用公历和农历
彝族的资料,彝族的资料!1、彝族源起与称谓
彝族自称“诺泼”、“诺苏泼”。汉晋文献中称“夷”,唐代称“东爨蛮”,宋以后称“乌蛮”或“夷”。元开始,多以“罗罗”为族称,其后又称“倮倮”或“倮夷”。彝语中“罗”意为虎,“罗罗”为“罗”叠称。最初,彝族自称“罗罗”,自命为虎族。在盘县淤泥河一带彝族老人中,有将“罗罗”说成“撸罗”,意为龙虎。“罗罗”还有“卢鹿”、“倮倮”等别译。由于封建王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有封建文人将“罗罗”写成“猡猡”或“裸罗”,极伤民族感情。建国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 确定以鼎彝之“彝”作为各地区各支系彝族的统一名称。
盘县境内的彝族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东汉、三国之际,彝族便是贵州西部人口最多、影响最大的民族。贵州彝族先民,有的学者认为是夜郎“夷族系统”的夷人演变而成的,有的学者认为是源于古代氐羌族群“昆明”支系。按彝文古籍记载,东汉后期,彝族先人笃慕俄娶妻三人,共生六子,世称“六祖”,即史慕雅枯、慕雅怯、慕雅赛、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其子孙又繁衍为六个系,分别为:武系、乍系、糯系、恒系、布系、默系。有研究认为,市境内的彝族主要为布、默两系的后裔。早期入住的彝族先民少,被当地濮人同化,至今水城县仡佬族中,还有被称为“彝仡佬者”,其语言习俗,有一部分与彝族相通。
盘县境内彝族现有龙陇姬安陆(卢、禄),班沙高李武、唐谢王张管、余孔姚石胡、毛顾甘赵杜、柳苏兰支普、万车尹周金、海田杨黄刘、耿董毕邓等40余个姓
2、彝族人口与分布
盘县境内彝族呈小聚居、大分散状态分布,1992年撤区并乡以前,其聚居区主要有9个彝族乡,分别为:坪地彝族乡 、四格彝族乡 、松河彝族乡 、鸡场坪彝族乡 、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 、保基苗族彝族乡 、淤泥彝族乡 、 普古彝族苗族乡、马场彝族苗族乡、彝族人口96101人,另外,板桥镇、玛依镇、滑石乡、羊场乡彝族村寨也较多。
(二)民俗
1、婚俗
彝族的传统婚姻独特而风趣。婚姻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一种是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成的婚姻。一般婚姻都有以下四个过程:介绍人(彝语译音“福纠”)、提亲(译音“妻纠”)、定亲(译音“阿曲祖”)、送财礼(译音“肘合”)、嫁娶(译音“阿买妻”、“妻客”)。
提亲。彝族男女青年在公共场合或经介绍相识后,常相约到野外对歌(译音称“曲谷”)或单独幽会互吐爱恋之情。直到谈婚论嫁,彼此对婚事都无异议后,男方的父母就要请介绍人到女方家试探。介绍人几经试探,觉得婚姻有望,便正式告之男方及其父母,男家于是准备好酒、燕麦炒面等与介绍人一同正式到女方家提亲。父母包办者,首次提亲女方父母不受礼,介绍人须三番五次上门,费尽口舌,方得允诺。盘县坪地乡一带还有所谓“投石落地,一言为定”习俗,即丢个石头看到落地,表示答应亲事。
定亲。由男方家择定吉日,介绍人领着男方及其父亲、叔、伯等,带一升燕麦炒面、两瓶酒和两段布(给女方及其父母)到女方家正式确定婚姻关系,吃订亲酒。是时,女方家要杀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象征阴阳相配)宴客,并邀族中长辈陪席。席间由主人分雌雄鸡头、鸡翅、鸡腿等,按宾主分食。饭后主人将宾主吃剩下的鸡骨进行仔细占卜,分析判断婚姻的吉福。然后将四支鸡卦(鸡股骨)雌雄搭配成对,用五色彩线捆扎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作为订婚凭证。
择日。两家经过反复协商同意后,由男方家择定送财礼的吉日。到时,介绍人带领男方及其至亲叔伯等(人数必须为双数),携带商定好的钱物、婚嫁吉日帖(结婚日期)到女方家。次日,女方家杀鸡宰羊招待,并请族人至亲作陪,酒过三巡后,送礼人拿出聘金及布匹等,交给女方父母为女儿置嫁妆。
嫁娶。此俗历时三天,分为发亲、接亲、迎亲、回门等程式。第一天晚上新娘梳辫子(古代彝族妇女以独辫表示未婚,两条辫子为已婚),先由嫂子或妹妹梳三下,后新娘自己梳成两条辫子。第二天晚上请女伴唱酒令歌、跳酒令舞。第三天,在起居室铺床,新娘及女伴相聚诉别情。亲友聚齐后,等待接亲客到来。发亲时,新娘要盖“吾薄”(盖头巾),由其兄或弟背到门外上马。之前,新娘骑的马要先由别人试骑跑三趟,以马不再排便为吉利。接亲当晚,男方家要根据女方家陪嫁妆奁的多少,组织相应人数的队伍前去迎娶(迎亲队伍人数不限,但只能是单数)。迎亲时,男方家早已在寨外对着大路口处用剥了皮的五倍子树枝搭起“迎亲门”,新娘到达时,“布摩”先念“退老神经”,然后杀一只未孵过鸡崽的母鸡抛越“迎亲门”,意即“驱鬼除邪”。整个婚娶间的仪式内容颇多。
2、丧葬习俗
历史上,彝族人去世后,实行火葬,葬礼隆重,明末清初才逐渐实行棺葬,葬礼场面也渐小。
彝族老人去世后,一般都要举行斋祭活动,按祭奠规格的大小可分为:做斋(彝族:“数挣”),打嘎(彝族“吉赶”)。是时,要请毕摩(彝语译音,经师)择吉日,设斋场,装饰灵房,诵经指路,送葬抬灵。斋祭活动少则三天,多则几十天。斋祭期间,悲歌哀号,跳脚舞贯穿整个过程,礼俗繁杂,首先 请毕磨看日子
开路那天先扬大裙扬大裙要一棵方杆,一般是十多米高的莎树松树,砍来时所有孝子都要去跪接,树稍朝西,树脚朝东,毕摩在旁边念经。大裙的台数由亡人年龄而定,一般是天一台地一台,十年又一台,而且一般不要单数,即七十岁的按理是九台,但一般人家只要八台!再搭丧房
然后行白孝子在大裙批麻戴孝
在接待前来烧纸的家门及亲朋好友老后家小后家
到天黑在接待姑娘家
姑娘家要耍马舞海马舞狮马鹿象锣鼓喧天歌声振四方鞭炮齐鸣礼花冲破夜空场面最为壮观
然后给老小后家各姑娘家送火把
在请老小后家各姑娘家来烧纸
毕磨正式诵经打羊孝子洒水
最大的场面是转场,到了晚上选个地势宽敞的地方,上祭的人都聚在一起,把姑娘家和堂家外家拉来的牛都杀来上桌,升上大火,有几家烧纸就有几笼火,每家一笼,转场时由毕摩带着一家一家的转,一般都两三小时,转完还放烟花,各后家姑娘家有时还斗海马斗唢呐!死人下葬后还要进行合灵仪式,彝话叫邹欧,即演饰人类的生殖过程,还要会声会色的唱山歌!
法事完毕后根据定的时间起棺一般都在天刚亮
最后是发丧路好的地方孝子搭桥棺材抬走孝子身上过
到坟地后孝子跪下换衣服
老小后家各姑娘家倒酒发香烟答谢所有帮忙的在邻一家一家的洒水果 小糖 糕 在场的都抢好生热闹
主要为:
(1)接气洗丧
彝族忌人死在床上,故老人临去世之际,亲人迅速将其抱到堂屋的桌椅上为其穿衣。临亡之人脚踏装有粮食的升、斗,孝子扶其左右,并在临亡者口中含置一块硬币,为其洗脸、手、脚、剃发等。同时杀一只公鸡,谓之“引路鸡或接气鸡”。老人断气后即在门外鸣炮三响报丧,以通告寨邻族人,并将亡人收拾入殓,及时派两人带上酒、米等物品前去请布摩。布摩根据亡者的生辰八字和去世的时间择定安葬吉日,主持祭祀活动、为亡者念诵《指路经》,让其沿迁徙的路线返回发源地与祖先团聚。
(2)打嘎
据传,打嘎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彝族祖先为其父母斋祭而发明的一种祭祀习俗。“打嘎”是为亡故的人祈祷解冤,以尽孝尤,是彝族丧葬祭祀活动中最隆重且最具特色的悼念仪式。由于此俗较为繁杂,且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一般条件的人家难以承受,故现代六盘水境内许多地区彝族已丧事从简,甚至汉化。
打嘎分为热嘎和冷嘎。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人家,在老人去世后即时请布摩做嘎,谓之“热嘎”。经济比较困难的人家,先安葬死者,待积攒起相当的资金后再请布摩择吉日做嘎追念,谓之“冷嘎”。
3、节日
彝族年,是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一日。过节前,各家各户都要酿咂酒,大扫除,搞卫生,并用新鲜树枝、木板在堂屋后壁中央处搭一神龛(彝语称“腊头顶”),用以摆放祭祀祖先的物品。神龛前用木杈支起一横梁,供奉的物品必须从木杈下越过才能摆放到神龛上(表示清净)。供奉前要打“醋炭”,供饭时先叫周围几座大山名,再按辈分依次叫亡故祖先,直到将本支至亲先故祖先一一供奉完为止。节日一般为三天,每天至少要如此供奉一次。第三天一早搞卫生,清理神龛(彝语称“腊头雅),将装饰物等拿到野外烧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彝族年已逐渐被淡化而改为过春节了,但特有的彝族礼俗仍不变。
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举行节日仪式时,以寨为单位,杀牛羊等敬神,燃火把于田间,意为“驱邪除害,盼五谷丰登,保生灵平安”。火把节传统文化内涵厚重,民族特色浓郁。近年来,此节日成了有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参与的规模浩大的节日活动。节日当天,早餐后,便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斗牛、斗羊、荡秋千、赛歌等等。至夜幕降临,男女老少点燃篝火,打着火把,手拉着手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最后,姑娘小伙子围坐篝火旁唱歌跳舞,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彝族火把节已渗入了现代社会气息,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彝王遇害,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在牛角上绑火把战胜敌人,又说是为了纪念火把驱除虫害等传说。
彝族过的其余节日多与其他民族相同,有的节日内容略有差别。
(三)民居
彝族喜居有山有水的半凉山区,住房一般坐北向南。建筑用材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均就地取材。如居住于石山地者,多为石墙房屋;居于林木多的地方,则多为木屋;居于多竹地区者,多为木柱,竹编织物围护四檐的房屋;亦有夯土墙房屋者。屋顶多盖瓦,间有盖茅草者。贵族传统建筑多为三重堂,即两进四合院式,一重堂为护院家丁住所,二重堂为伺从人员居所,三重房为主人居室。房屋大致分为长三间或长五间。
近现代六盘水境内彝族居民建筑多与汉族建筑相同。
(四)服饰
六盘水境内彝族服饰制作精细,款式独特,可分为头饰、身饰、首饰和脚饰等。头饰有包头、毡帽、额箍、耳环,以及儿童的巴巴帽、鱼尾帽、瓦水帽、兔耳帽、虎耳帽、珠珠帽、银饰帽等,身饰有右衽大襟长衣、右衽大襟短衣、围裙、腰带、披毡、大裤脚及儿童的叉叉裤等。首饰有戒指、手镯。脚饰有绑腿、手工布鞋(布底鞋、钉子鞋、绣花鞋、钩钩鞋等)、布耳草鞋等。
盘县地区彝族披毡,男穿羊皮背心,女著长裙的传统穿戴一直沿袭到建国以前。如今男女均包黑色或白色的包头。女性包头内要戴银制额箍,耳戴“C”形耳环。男女服装均为衣裤制,尚青、蓝、白色。男装,上穿对襟短上衣,下穿大裤脚长裤。女装,上穿立领直裾右衽,窄袖紧身长袍,下著普通长裤。领口、前襟、袖口下䙓均镶花边。腰系挑花围腰,腰带于两侧自然下垂,长尺余。脚穿绣花鞋。手戴银戒指、手镯。节日盛装,衣裤边沿均绣花。背披“过朵”(无汉语称谓)。
六枝水城彝族服饰较接近。清初改土归流后,男性雉发结辫,头包长帕,衣有长短二式,普遍戴笠,披毡者渐少。民国年间剪除发辫。现代服饰各地亦有异同,如水城玉舍一带,男女均为衣裤制。男装,上衣为立领对襟,窄袖平摆,左右开短衩,布结扣,长覆胯,色尚白。下装为宽大的长裤,色喜黑或深蓝,头戴青帕。喜披毡或着白布“褡褡”,“褡褡”披在最外层,为立领、对襟、无袖,前襟短如上衣,后䙓长过膝弯,布结扣,前摆左右各有两个平行的衣袋,有花边或细碎挑花,人称“东方燕尾服”。女装,上衣为直裾右衽,窄袖紧身长袍,布结扣,肋衩深尺许,大弧摆。领、袖口至裾均有以石榴花、卷草、涡纹、云雷纹为主的贴花图案,环肩、摆缘、衩缘也饰有相同图案的宽幅贴花或挑花,多为二方连续构图。贴花、挑花色尚红、绿、黄、黑、白五色,一般以黑、蓝色为底。下装为大裢脚长裢,脚口边缘饰贴花或挑花。女盛装还有云肩,云肩用大块云勾贴花,对称布置。有串珠流苏,以红、黄、绿三色为主,白布束腰。平常亦著“褡褡”。头帕黑色,以长帕围成盘式,前部上翘,呈“V”形装饰。现多从商店买丝帕或红花围巾包头。脚穿船形鞋,鞋帮贴花,头尖有统,鞋底用布或皮革。
彝族服饰花纹多以虎、太极、云勾、三角等图案为主,辅以花、鸟等图案。今六盘水境内彝族穿本民族传统服装者以中年以上者居多,青年以女性为多。男青年除彝族聚居区和少数偏远地区著传统服装外,其余多著普通装。
彝族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巫师“苏尼”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川、滇毗邻处的大、小凉山较为突出。
2、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
3、建筑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
4、饮食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5、语言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6、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绝大部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7、历法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传统历法,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
扩展资料:
彝族的族称: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
-彝族
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入住高山”。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凉山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历史上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域无集镇无街市。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凉山彝族住宅不尚深宅大院。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的别号。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凉山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凉山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大户人家和不少村落还建有多层高碉土楼。现代凉山彝乡住宅变化最为显著.向砖木结构建筑发展,普通另设畜圈。一些富户开始修建砖混结构、花园庭院式的新房。古老的凉山彝族民居洞开了窗户,吹进了现代风。
彝族源于羌?
彝族,一个崇巫尚武的神秘民族;一个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一个曾经雄霸大西南――川、滇、黔的强大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优秀民族,它的族属问题,它来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断。
有人认为彝族与古越族同族;有人认为彝族来源于西藏高原;还有“濮人”说、“僚人”说、“卢人”说,也有国外学者所持的“高加索人种”说等众多学说;但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这一学说。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就是这一学说的主要创造者和支持者,他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羌人。”李绍明等许多学者也均认同这种观点。但随着当今考古界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彝汉古籍文献及西南地区彝族、羌族的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彝族源于羌”这一说法逐渐被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
要想弄清“彝族是否源于羌”?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彝”?何谓“羌”?现如今我们所用所写的彝族的“彝”,是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北京与彝族干部商议,将当时所用的“夷”字改为“彝”,取房子“ ”下有“米”有“丝”,有吃有穿之意,象征兴旺发达。从此“夷”改为“彝”。而在这之前的汉文古籍中均写作“夷”。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古音读‘聂’。”这与今天彝族人民自称“聂”、“聂苏”、“诺”、“诺苏”、“能”的读音相吻合。而“羌”《说文》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也载有:“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因以为号。”因此可知,夷“从大从弓”,羌“从人从羊”,且一东一西,何以谓彝为羌?
再者,羌何时南迁?南迁的是羌的哪一支?据司马迁《史记·秦本记》中的记载:“秦献公初立,(即公元前384年)欲法其祖,出兵灭狄嵵戎。羌无弋爰剑之孙卬则恐于秦国攻伐,率羌人南迁。”《后汉书·西羌传》也有:“至爰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夡,兵临渭首,灭狄嵵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觽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秦始皇时……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觽狄,筑长城以界之,觽羌不复南度。”根据以上古籍得记载,我们因此可知羌人南迁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221年左右。而南迁的羌人是由“忍”的季父“卬”所率领的“其种人”。在南下之后,其后裔“各自为种”分为“越巂羌”、“广汉羌”和“武都羌”等三支部族。他们与由“忍”和其弟“舞”所率领得留在“湟中”的羌人远离“不复交通”。到了秦始皇派遣蒙恬“筑长城以界之”(约公元前221年左右)以后,“觽羌不复南度。”那么,当羌人南下以前,在今天彝族广泛分布的川、滇、黔等广大西南地区是否空无人迹?哪些民族又生活劳作于此?随着考古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甲骨文的破译,我们了解到:早在殷商、周朝甲古卜辞中就有“蜀”及周武王伐纣时“蜀人”参战的记载。1986年在广汉发掘出的“三星堆”遗址,以及随后在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发掘出的“金沙村”遗址等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也证明很早就有多个不同的民族(“夷”系统民族)生活于广大的西南地区。另据《西南彝志》记载:夏、商时,勤劳的彝族先民就已经建立了以岷江流域、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古蜀国;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国等部落联盟制国家,并且羌人南迁时与当时生活于今茂汶地区的土著夷人——“戈基”或“果基”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就记述了那段历史:羌人首领“阿巴白构”率部南迁,同土著“戈基人”相战。戈基人非常强悍、勇猛,羌人不敌。在危急之时,天神“阿爸木比塔”托梦羌人用白石打,可胜;托梦戈基人用麻秆打,可胜。次日交战,羌人大胜。从此羌人代代传唱此事,并且将此做为祭神经。羌人白石崇拜由此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也记载了岷江上游茂汶一带在西汉时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显然这里所记述的夷与羌是各自不同的民族。羌何以为彝之祖。
据彝族经典古籍《西南彝志》、《勒俄特依》和《送魂经》等彝经的记载。彝族父子连名谱系已有三百余代,如以25年一代计,仅父系社会就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而羌人从公元前384年南迁起算也不过2390年左右。另外,古籍和彝经均说彝族发源于今云南境内,彝族死后送魂也是送入云南昭通、大理点苍、昆明滇池一带,未发现有往北方送魂者。故,从北方南下的羌人何以能“生”彝?彝怎为羌之裔。
最能直接证明“羌”是“羌”,“彝”是“彝”的是两个民族间各自不同的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根据《史记》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是:“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被发为俗。”;“不立群臣,无相长一。”的游牧民族。而彝族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被描述为:“此皆魋(椎)结,耕田,有邑聚。”或是“皆编发”;《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里记为:“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囏,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巂、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巂东北有莋都国,东北有冉駹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駹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从上面的古籍中的记述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还有,彝族有着古老的文字——“古彝文”。根据现今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证,古彝文有着至少9000年的历史。生活在各地的彝族支系都有彝文、彝经,包括迁入长江以北及更远地区的夷人先民都在当地留下了古彝文遗迹。而羌族却没有文字,更没有传世的书籍,只有口传的传说和神话、史诗。
综上所述,彝族和羌族是各自不同的两个民族。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羌人南迁之后,大部定居于今凉山州和甘孜州、雅安市之间,与土著的“夷”系统的各部族发生了战争和文化交流,相互间渐渐融合。特别是南下羌人分支中的“越巂羌”,同“巂”、“昆明”等夷人部族交错而处,来往密切,并相互通婚,繁衍后代,相互学习,并在生活习惯和生产劳动方式上逐步改变和融合,逐渐从事农耕。另一部分与藏族融合。一部分在茂汶及周边地区延续至今,成为今天的羌族。
那么,彝族真正的源流在哪里呢?著名学者张增祺在其所著的《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中认为:“今天的彝族的族属源流非常复杂,彝族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共同体,他的族源中包含了古代横断山区若干不同族系的古代不了,甚至可能包括一些来自中亚迁徙而来古部落成份。”“古代‘昆明’是近代彝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历史学家蒙默则认为:“彝族是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从旄牛徼外南迁至云南的‘昆明夷’,与以‘濮人’为主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昆明”为彝族之祖先在彝族传说中也有所反映,民国《贵州通志》引《兴义志》曰:“初,秦时有孟(传说中彝族的始祖)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汉初,其种类繁盛,由泸入滇以西,地方千里,咸为所有,是为昆明夷,《史记》所云‘巂’、‘昆明’也。”这段地方志显然系出于当地彝族的传说,说明在彝族自身传说中同样是将其祖先追溯到古代的“昆明夷”。因此,我认为我们彝族是一个以“巂”、“昆明”、“ 什数”、“夜郎”、“靡莫”等众多古代“夷”系统部落为了主干,在不同时期逐步融合了其他迁徙而来的民族或部落,(如:羌族)逐渐形成的一个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川、滇、黔等地的民族,一个由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彝族的忌讳是什么?
本文2023-09-29 02:30: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