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最擅长画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5收藏

黄永玉最擅长画什么,第1张

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

黄永玉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黄永玉的作品与传统国画的不相同处

黄永玉的水浒人物系列,是在1987年开始创作的,第二年的9月底完成。据说这一则作品有人称它胜过了齐白石,他的绘画独特性非常强,这一系列的作品更是呈现出他好玩的一面。

画中的人物其实重在表现人物的任性天真一面,消解了原型的那一种严肃沉重个性。这也是黄永玉所要表达的,不管世人的眼光怎么看待,我画的作品就是如此。

黄永玉 ,笔名黄杏槟、 黄牛 、牛夫子。1924年 7月9日 出生在 湖南省 常德县 (今 常德市鼎城区 ),祖籍为 湖南 省的 凤凰县 城。 土家族 人。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曾任版画系主任。1946年,他和张梅溪结婚。 黄永玉、 中国 画院 院士 ,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 安徽 、 福建 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 上海 、 台湾 和 香港 。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 版画 ,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编剧及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1]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94岁黄永玉:

不要抱怨你太老,其实是你没趣

黄永玉50岁考驾照

60岁随手画了一张猴票,暴涨30万倍

80岁登上时尚杂志封面

90岁开个展

91岁撩到林青霞

93岁飙法拉利

黄永玉创作的自成一派的水墨漫画

每每读来,看似玩笑却饶有深意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凤凰县,今年94岁,抽雪茄、玩跑车,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大笑起来,隔几百米都能听见。

开心时,便满地打滚,常常深夜读书写字。喜欢一个人穿着夹克,戴着贝雷帽,叼着烟斗,背着画板像个独行侠,满世界飞,结天下朋友。

黄永玉活成了现实版的老顽童。这个世界之所以乏味不堪,有时候就是因为功利的聪明人太多,而有趣的好玩人太少。

余五十岁前,从不游山玩水

至今老了,才觉得十分好笑

小屋一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左看右睡

我从景阳冈捡回来的

听说他名叫武松

你她妈又吹

我丑我妈喜欢

猫给老鼠喂奶

真是爱的没有原则

也不想一想

她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才是豪爽生活

在他90岁的时候

还给自己画了一幅孩子气的自画像

有媒体曾用了一个90后的词“酷炫狂霸拽”

来形容他骨子里的顽皮幽默

让人怀疑你到底是90岁,还是90后

他还喜爱画荷花,已画了8000多张

他笔下的荷花,用色大胆却又高节淡雅

虽然年纪越来越大

但他画画速度却越来越快

只要灵感来了就像玩游戏似的

吃饭的一会功夫就是一幅大作

当记者问他:“在您绘画创作的生涯中,您对哪件作品最满意?”

黄永玉说:“一只母鸡生了蛋,你问母鸡,它生下的第一个蛋和第三个蛋好在哪里?母鸡会告诉你吗?”

黄永玉:喝不喝酒是人和野兽最大区别

款识: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唐慧寂诗。黄永玉于万荷堂。

越饮越清醒

对于酒,黄老更是说自己是个“不喝酒的酒徒”,他认为“酒是人类第二大快乐,它与人类共存亡,只要一天有人便一天有酒 ”,是个实打实的“拥酒派”,他自己爱酒却不常饮酒,因为他酒量实在不高,但他欣赏酒鬼们的那种自得其乐的状态。关于酒,黄老也是妙语连珠:

饮酒图

酒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无孔不入。忧愁要它,欢乐也要它;孤独要它,群体也要它;天气好了要它,风霜雨雪也要它;爱情要它,失恋也要它;诞生要它,死亡也要它;恶人要它,善人也要它;当官的要它,百姓更离不开它;有文化的要它,大老粗也爱它。

沽酒图

喝不喝酒是人和野兽最大的区别……我和大多数人都不喝酒,我们欣赏喝酒,与喝酒的人为友,我们这帮人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点四,是不喝酒的拥酒派,算不得是野兽派。

不可不醉 不可太醉

酒,我很欣赏,可惜一口就醉。在酒朋友旁边醺得面红耳赤倒是常有的事。但是,我能体会得到“酒”是很妙的东西。

独乐

人生如酒、人生似茶,黄永玉的茶酒画蕴含的那份真性情,的确叫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都喜欢黄老的绘画、文字、生活中透露出的那份幽默与乐观,而他的这种大风趣与天真,正是人生阅历与沧桑的积累,是一种智慧与旷达的精神释放!

1986年作 乐在其中

俗话说,饮酒可成仙,品茶可成道。酒,热烈、香醇,是“精神之液,灵魂之饮”;茶,自然、恬淡,是“最温柔蕴藉、最富诗意的饮品”。喝酒、饮茶是文人挚爱之雅事,在黄永玉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很多茶、酒的影子,每每品味他的这些逸趣横生的茶酒画,就如喝茶品酒一般,大俗大雅,大彻大悟!

丙子(1996)年作 读书品茶

饮茶是人生一大雅事,画家黄永玉也喜欢喝茶,尤爱普洱。茶有禅意,茶禅一味,在茶人眼里,月有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对茶的痴迷、对茶人的描绘,反映了这位已步入耋耄之年的老人,恬静淡雅的文人情趣。 

范曾何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巨匠,在国学、文学等方面也颇有成就,他还是南开大学、南通大学的终身教授。

他师出名门,是齐白石老先生的再传弟子。范曾说过:“中国画家里我是第一这个我很自信。” 对于社会的评价和画作市场的排名,他嗤之以鼻。

这样一位自信非凡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先驱者,世人对其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独具匠心,也有人说他寡廉鲜耻、技艺不精。批评的人中不乏文学艺术的大家,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沈从文先生。

艺术生涯的开端

范曾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十三代诗人文学的世家,可谓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他本人也不失众望,继承了家族中的文学艺术天赋。4岁能背《岳阳楼记》、《木兰辞》,13岁进入南通美协,大学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其才学实力可见一斑。

而在艺术领域的才能,只能展现他一半的实力。另一半的实力,在于他擅长借力平台和机会结交名家,沈从文先生曾评价他“用了巧招,成了名人”。

范曾大学还没毕业就进入蒋兆和先生的画室,还得到了刘凌沧先生的辅导。然而他虽实力不浅,但真正引起世人注意,是由于毕业作品。

毕业时画了一幅《文姬归汉图》,画作完成后他就四处打听郭沫若的住处,并且日日在其门外守候,终于有一天碰到了下班回家的郭沫若,立刻请求其题词。这就是后来被中央美院美术馆收藏的,由郭沫若所题48句五言古风长诗的画作。这幅画作是范曾一夜成名。

要知道范曾此举也算投其所“长”,建国初期,文坛领袖郭沫若曾创作历史剧里《蔡文姬》,一时间声名鹊起。因此,范曾便心思巧妙的把自己的毕业作品也定格在蔡文姬规范这个故事上。

范曾的这一举动,使得他当时的导师蒋兆和以及系主任叶浅予都颇感不快,认为他心术不正,曾一度禁止他的作品参加毕业评选,后在旁人的说和下,系主任才允许范曾的作品参加毕业评选,但要求遮住郭沫若的题跋。

过河拆桥,与恩师反目

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齐白石老先生的弟子,在离世前曾对范曾有过这样的评价“没有范曾这个学生,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对范曾有此评价的恩师不仅李苦禅一位,沈从文是最痛心的“受害者”。

沈从文与范曾,一个是文学泰斗,一个算是书画巨匠,虽擅长领域不同,却曾为师徒关系。可惜这段关系,因为范的为人,并未成为佳话。

现在看来,年龄相差36岁,相当于两代人,二人能结下师生情缘,主要由于范曾的刻意努力。

沈从文1902年出生于湖南凤凰,虽只读过小学,其人却异常刻苦勤奋。后来参军,20多岁时在北大旁听,之后走上文学之路。

由于他为人温和、低调,建国后被安排进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更是逐渐淡出文坛激进势力视线,就此改弦更张,主要从事文物研究,尤其擅长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已受到重用,有一定话语权。

1962年,晚辈范曾正好临近毕业,为了能够谋谋到一个好去处,他天天给沈从文写信,表达他的崇拜之意,甚至还在黎明时分登门拜访,说是梦里梦到老师生病,特意从天津赶过来看望恩师。如此感人肺腑的举动,确实打动了沈从文。

为此,沈从文为他热心联络疏通,使得范曾如愿以偿进入历史博物馆美术组,并成为沈从文先生的助手。随后,范曾帮助沈从文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的插图画,算是他艺术道路的一次大手笔。

然而相得益彰的师徒关系仅仅维持了4年,沈从文绝对想不到,这个被他提携的后背,日后尽在他最为艰难的日子,给他火上添油、雪上加霜。

1966年,沈从文受到牵连,让他十分痛心的是:写大字报揭发他最多的居然是他曾经帮助过的、受到其感动的弟子范曾。

10条罪状就已经足够置人于死地,更何况范曾罗列了200多条“罪状”,虽然在沈从文看来没有一条是成立的,但每一条却都是可以定罪的,哀莫大于心死。几年的师徒之情,都变成范曾口诛笔伐他的素材。

此后沈从文只字不提范曾。

多年以后回忆起大字报之事,范曾也曾说,他这一生最对不起沈从文的地方便是给他写过大字报,写大字报虽出于无奈,但每每想起总是觉得一阵阵内愧。

范曾的这个“内愧”,得到了一些心地善良的文化人的宽恕,但也有人指出,将自己的过错归罪于时代的过错,实际是逃避责任的狡诈。

沈从文的痛心,在后来其写的《致张兆和信》、《致汪曾祺信》但虽然说书信中都有提到,批评范曾为人狡诈且自负,术业不专、学识不硬。

其实沈从文先生虽然在与亲友的信中义愤填膺,然而在正式公开的场合,他却保持一贯的低调,沉默,很少有批评范曾的言语,只有一次,是在经历劫难之后,有爱徒黄能馥来访,谈话之间不知怎么就聊到范曾,沈先生感慨万千。

有一次范曾画了一幅商鞅带刀议事的话,擅长中国服饰研究的沈先生看到了画中的一点纰漏,于是善意的提醒范曾,说秦代之前是没有刀的,商鞅不该待到上殿。

只此一句,范曾便勃然大怒,面对昔日的恩师,他竟然指其额头怒斥,说沈从文的理论过时了,让他靠边。这件事让以宽厚著称的沈从文终身难忘。

不难想象对比先前黎明探病的范曾,与如今得志猖狂、全让没有儒家礼节的模样,老师内心的酸楚、震惊和落差可想而知。

沈从文先生提起这件事是为了敦促同样敦厚的老学生黄能馥,招弟子时要擦亮眼睛,莫再让悲剧重演。闲聊的最后,沈从文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说:一辈子没讲过别人闲话,今天不讲,会憋死的。

黄永玉的诗词作品如下:

《永玉六记》、《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芥末居杂记》、《往日,故乡的情话》、《汗珠里的沙漠》、《斗室的散步》、《黄永玉大画水浒》、《老婆呀,不要哭》、《一路唱回故乡》(诗歌)、《太阳下的风景》、《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火里凤凰》、《比我老的老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等。

黄永玉简介

黄永玉(1924年8月9日-2023年6月13日),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黄永玉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享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获得荣誉

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作了专题报道黄永玉;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专题介绍,国内多家媒体也频频播放他的专题。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黄永玉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其作品备受瞩目。他的“兔票”系列作品因为涉及到财经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些作品是否能够升值,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从历史上看,“兔票”系列作品已经成为黄永玉的代表作之一。它代表着当代中国的物价和货币政策,并且与黄永玉的手写题跋结合在一起,使得其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意义。因此,作为陈列于艺术收藏品市场上的珍品,其存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值。

  然而,艺术品的升值不仅仅取决于其作品价值的内在因素,还受到外界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与中国股市、楼市等经济现象相比,艺术市场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但仍然会受到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预测“兔票”系列作品是否能够升值,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最后,作为一个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兔票”系列作品未来是否能够升值,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和品味,人们可以享受到艺术所带来的精神启迪和文化交流。这才是艺术所寄托的最大价值,也是我们兔票走出国门去各个角落的初衷。

黄永玉最擅长画什么

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