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比家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曲比家族!,第1张

俄其曲比家族 著名的毕摩世家 。主要分布在西昌、美姑、雷波 、峨边 甘洛及越西。在美姑曲比家族名声威望实力都很大 黑彝族不敢惹 名气和实力比黑彝凶了多 历史和黑彝平等 现在他们更团结, 美姑县最好了家族 其他地方不了解。

沙马曲比家族 属于黑子惹所分支 一般都叫沙马不叫曲比 最大了毕摩世家 居住大小凉山各个县市乡 人数纵多 。

冕宁,凉山最北端的县城,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景点小众游客不多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我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凉山,中国最大的两个彝族聚居区之一。这里沟壑纵横、湖泊众多;这里彝风淳朴、历史厚重。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相融互补,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天堂。

冕宁,是凉山17个县市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相融互补的典型。

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越西、喜德,南接西昌、盐源,西连九龙、木里,北毗石棉,北距省会成都368公里,南距州府西昌80公里。是四川往来于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著名的安宁河发源于境内。

从G5京昆高速公路雅西段的菩萨岗隧道出来,就进入冕宁县境。以隧道为界这里出现了一个自然天气现象,隧道北口以阴雨天气为主,南口则以晴天天气为主。多数时间一出隧道就是阳光明媚的大晴天,心情也就阴转晴起来。

彝海 我们在彝海收费站下匝道后进入国道108线,这里离冕宁彝海就不远了。

这是一个红色旅游景区。位于冕宁县城以北40公里羊坪山上,面积不大1平方公里,规划保护面积30平方公里,距国道108线7公里,建有专用公路。

彝海又称鱼海,当地彝民叫苏品。1935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果基家首领小约达(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结为兄弟,使红军大队顺利通过百里彝区。

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被拍摄成电视剧《彝海结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可以找出来看看。

这个景区将自然风景与红色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十分值得一游。

灵山寺 灵山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冕宁县如今规模最大的宗教寺院。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宽敞宏大,结构庄严,前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两边是十八罗汉,后殿供奉灵山寺开山祖悟真和尚杨学信木刻偶像。面对大佛是坐着的韦陀护法神像。

寺庙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门,以正殿天井为中心,两侧有众多的房舍堂廊,前后左右纵横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一片古建筑群。

山门外边有6棵苍劲挺拔的参天古松,粗有三四人合抱者,树龄至少在两百年以上,它是灵山寺最主要的标志。

灵山寺一年四季香客来来往往,香火不断。不仅州内、省内知道的人多,很多外地香客也慕名而来,都因为它“灵”。

雅西高速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大型的服务区,已经开放,主要就是方便游客的进进出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部设在西昌市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卫星发射场位于冕宁县泽远乡封家湾。始建于1970年,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

由于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因此,一座现代化高科技的卫星发射中心就高高矗立在西昌北部的大山里,这里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也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射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成为旅游热线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冶勒湖 又被称冶勒水库,位于冕宁县冶勒乡,属冶勒自然保护区。因海拔2600多米而拥有高原湖泊的风光。

这里一年四季湖光山色,其中最漂亮、最宜游玩的季节是6月至9月,湖水湛蓝,四周有原始森林,有雪山倒映,有大片草甸,草甸上还有簇簇杜鹃和野花,牛羊在齐腰深的草场安详吃草。

由于很少有人知道,只有少量驴友前往露营,因此还是一片世外桃源的风光。

电视剧《索玛花开》的许多镜头就取于此地。

大桥水库 冕宁大桥水库位于冕宁县北部,距冕宁县城17公里。

水库四面环山,水体清澈碧蓝,水质为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在3577平方公里的库区,有众多岛屿及彝家山寨,适合观光、度假及水上运动。

外来游客知道大桥水库的很少,虽然景色漂亮但依旧原始,来游玩的人不多。

随着冕宁旅游开发的提档升级,大桥水库也迎来了春天。客栈、民宿、农家乐也相继开了起来,桃花岛农家乐就是其中的代表。每到秋季,这里的树叶开始变色,引来游人前来拍照、游玩。

水库可以钓鱼,成为钓鱼爱好者节假日首选的垂钓之地。

冕宁旅游必去景点

1黄鹤楼晚上的开放时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白天,白天只开放到晚上17:30;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夜场,最晚22:00到,这个大家要清楚。

黄鹤楼晚上几点开门?黄鹤楼夜景2022开放。

2我们先来看看官方给出的具体开馆和闭馆时间。黄鹤楼公园开放时间:公园入园时间:8:30-17:00;黄鹤楼入口时间:8:30—17:30;第一夜游:19:30-21:00(主楼秀20:30开始);夜游时间,第二场:20:30-22:00(主楼秀21:30开始)。夜间游览在星期一关闭。售票时间:8:30—17:20。所以不要搞错时间。

黄鹤楼晚上几点开门?黄鹤楼夜景2022开放。

3黄鹤楼不管是白天游还是夜游都很好玩。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历史,对文化不感兴趣,还是不推荐。如果你喜欢这种东西,还是建议去。看真实的黄鹤楼,看长江,看武汉三镇,体会李白当时的经历,挺有意思的。

冕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冶勒湖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推荐理由:中国的航天城,嫦娥系列卫星的发射地

3、冕宁彝海—灵山寺景区

推荐理由: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是历史探寻、自然猎奇的绝佳场所

4、俄尔则俄

5、雷波马湖

6、冕宁县灵山景区

7、西昌古城

8、彝海

9、漫水湾庆林温泉度假山庄

10、冶勒自然保护区

还有192条相关问答,更多冕宁新奇玩法,

冕宁有什么旅游景点?

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

心发射场区位于冕宁县泽远乡境内,距县城64公里,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卫星发射基地,该基地主要有指挥控制中心、星箭测试中心、发射场等设施。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冕宁县泽远乡封家湾。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

二、灵山寺:

冕宁灵山寺距冕宁县城8公里,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级自然风景区,是凉山州重点整合的彝海—灵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冕宁灵山以灵山寺为中心,规划保护面积40平方公里。灵山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冕宁县如今规模最大的宗教寺院。

三、冶勒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冕宁县北部,面积24293平方公里。有各种动物400余种,其中包括大熊猫、羊羚、云豹、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20多种,有川滇、冷杉、峨嵋冷杉、白桦等珍稀植物103种。

四、彝海结盟遗址:

彝海结盟遗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拖乌区(原拖乌乡),距县城28公里。1935年农历四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冕宁彝族地区时,先头部队被彝族群众围住,经过宣传党的政策,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并同彝族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在海子边杀鸡饮血,结为盟友,帮助他们组织"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还赠送他们一些枪枝和一面"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的红旗,加强了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保证了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

八红军过境之后

彝海结盟,让红军顺利通过冕北彝区,对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可说是一次政治军事上永垂史册的伟大胜利。而冕宁抗捐军的突被袭击造成了莫大的牺牲与损失,也不能说是红军过后冕宁的一大悲剧。

1935年5月29日,抗捐军从大桥出发,队伍中掺杂了不少彝民。队伍行至峨瓦村的园宝山脚下,突遭三支黑彝袭击。四山丛林中,枪声骤起,个别红军战士不幸牺牲,负重稍后的红军士兵连的枪支被抢。抗捐军司令黄应龙同志一再高声叫喊:“哎,不用打,不用打,有话我们慢慢说······”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一个连(有的说一个排)都遵照民族政策,一枪未放。结果和抗捐军一样被缴去枪械,脱光衣服。眼看前进无路,只有南退。当时额茶、峨瓦村的一些目睹老人讲:“那时我们最怕看他们的光屁股,一个个真惨啊!”

南退的抗捐军战士,经此山关垭口后,大都被迎夫村的长李绍周带领团丁和樟木沟的彝人拦截住。只有少数路径较熟或亲友的掩护下,在晚上才得以逃出虎口。陈野苹脱险后在亲友同学们的多方帮助下,潜至昆明,最后辗转到达延安。

  5月30日,邓秀廷部开赴大桥,立刻下令将肖佩雄、彭杰、黄应龙枪杀于西场口魁星楼前。其“罪名”不外是造反的罪魁祸首或骨干。在押者中有为红军宣传最得力的张英也在枪杀之列,由于其子善于交际,贿赂看守,假借上厕所之机,越墙逃走。

各地土豪四处抓捕抗捐军,对“土红军”就地杀害或送县衙门,对外籍红军干部则送县上。黄应龙、方忠等红军干部经罗洪抓住交出后,送县牢房关押。

刘元璋委任邓秀廷为冕宁县长,伪中央军到达西昌后,又委邓为越冕警备司令。邓以其参谋谢毅东代己行职。(谢毅东系冕宁人,人称谢屠户)谢四处张贴抓“首犯”陈野苹的通缉令。以土豪劣绅组织的“善后委员会”,大量逮捕参加过抗捐军的战士和为红军办过事的人。有的甚至株连九族,“犯人”一时充满牢房。司法洪树先与谢配合审判,大开杀戒。

据目睹和知情的老人讲:约1935年6月21日,刽子手们簇护着五花大绑的李发明、彭载璋、邓法高,从东街到西街外。他们赤脚破衣,蓬头垢面,可是瞪着的双眼却射出不屈的耀眼目光。“善后委员会”刘勃正在家门口幸灾乐祸的观望,彭载璋早已看清其丑恶嘴脸。所以刚走近前,即冲上去飞起一脚,口中大骂:“刘泥狗,老子在鬼门关等你!”被两个刽子手紧紧抱住,才未踢着。但刘却侧面倒地,昏死过去。后经家人救起,月余,在“彭载璋放开我”的恐惧声中丧命。

李发明彭载璋昂首挺胸、大义凛然,走上西门刑场。彭载璋站在其亲友及哥弟们所设的红毯之上,头载红绸扎成英雄髻,俨然是一位奔赴沙场的勇士。他以轻蔑的口吻大骂:“你们不要逞凶,我们要在鬼门关等你们算账哈,二十年后又是一个小伙子,再来干!”刑场上的豪言壮语,震撼着整个刑场,整个冕宁。

6月24日吴万法、赵有志、王仕梅又被昂首挺胸的押进西门刑场,亲友们递过大碗大碗的好酒,他们都豪爽的一饮而尽······恰似远征的良将。

刘学谦、朱法安······又倒在西门外刑场的血泊中(抗捐军战士被追认为烈士的共有24人)

编辑后记:来源于百度

果基尼坡回忆说: "1935年红军长征到冕宁,小叶丹和刘伯承司令在彝海边结盟送走红军后,忠实地执行了刘伯承的嘱托,将彝民组织起来,护送红军长征的后续部队安全通过彝民区。红军走后小叶丹打起了‘红军彝民支队’的旗帜,并与罗洪、洛伍家两支队伍联合起来,最多时有1001)多人,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冕宁抗捐军’,坚持了5年的斗争。

果基小叶丹送走红军返回后,抗捐军被国民党邓秀廷军队和反对果基家的一些黑彝头人的武装包围。当时抗捐军领导派人找果基小叶丹设法脱离险境,离开冕宁。当果基小叶丹如约带了4个人去见抗捐军领导商议撤走路线时,抗捐军领导不同意果基小叶丹的突围方案,认为他设计的路线危险性更大。几经争论,果基小叶丹无法说服抗捐军领导。此时,枪声四起,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果基小叶丹只好趁黑夜带着他的人走了。抗捐军失败就是这样造成的”。"

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入住高山”。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凉山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历史上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域无集镇无街市。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凉山彝族住宅不尚深宅大院。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的别号。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凉山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凉山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大户人家和不少村落还建有多层高碉土楼。现代凉山彝乡住宅变化最为显著.向砖木结构建筑发展,普通另设畜圈。一些富户开始修建砖混结构、花园庭院式的新房。古老的凉山彝族民居洞开了窗户,吹进了现代风。

彝族源于羌?

彝族,一个崇巫尚武的神秘民族;一个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一个曾经雄霸大西南――川、滇、黔的强大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优秀民族,它的族属问题,它来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断。

有人认为彝族与古越族同族;有人认为彝族来源于西藏高原;还有“濮人”说、“僚人”说、“卢人”说,也有国外学者所持的“高加索人种”说等众多学说;但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这一学说。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就是这一学说的主要创造者和支持者,他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羌人。”李绍明等许多学者也均认同这种观点。但随着当今考古界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彝汉古籍文献及西南地区彝族、羌族的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彝族源于羌”这一说法逐渐被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

要想弄清“彝族是否源于羌”?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彝”?何谓“羌”?现如今我们所用所写的彝族的“彝”,是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北京与彝族干部商议,将当时所用的“夷”字改为“彝”,取房子“ ”下有“米”有“丝”,有吃有穿之意,象征兴旺发达。从此“夷”改为“彝”。而在这之前的汉文古籍中均写作“夷”。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古音读‘聂’。”这与今天彝族人民自称“聂”、“聂苏”、“诺”、“诺苏”、“能”的读音相吻合。而“羌”《说文》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也载有:“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因以为号。”因此可知,夷“从大从弓”,羌“从人从羊”,且一东一西,何以谓彝为羌?

再者,羌何时南迁?南迁的是羌的哪一支?据司马迁《史记·秦本记》中的记载:“秦献公初立,(即公元前384年)欲法其祖,出兵灭狄嵵戎。羌无弋爰剑之孙卬则恐于秦国攻伐,率羌人南迁。”《后汉书·西羌传》也有:“至爰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夡,兵临渭首,灭狄嵵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觽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秦始皇时……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觽狄,筑长城以界之,觽羌不复南度。”根据以上古籍得记载,我们因此可知羌人南迁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221年左右。而南迁的羌人是由“忍”的季父“卬”所率领的“其种人”。在南下之后,其后裔“各自为种”分为“越巂羌”、“广汉羌”和“武都羌”等三支部族。他们与由“忍”和其弟“舞”所率领得留在“湟中”的羌人远离“不复交通”。到了秦始皇派遣蒙恬“筑长城以界之”(约公元前221年左右)以后,“觽羌不复南度。”那么,当羌人南下以前,在今天彝族广泛分布的川、滇、黔等广大西南地区是否空无人迹?哪些民族又生活劳作于此?随着考古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甲骨文的破译,我们了解到:早在殷商、周朝甲古卜辞中就有“蜀”及周武王伐纣时“蜀人”参战的记载。1986年在广汉发掘出的“三星堆”遗址,以及随后在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发掘出的“金沙村”遗址等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也证明很早就有多个不同的民族(“夷”系统民族)生活于广大的西南地区。另据《西南彝志》记载:夏、商时,勤劳的彝族先民就已经建立了以岷江流域、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古蜀国;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国等部落联盟制国家,并且羌人南迁时与当时生活于今茂汶地区的土著夷人——“戈基”或“果基”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就记述了那段历史:羌人首领“阿巴白构”率部南迁,同土著“戈基人”相战。戈基人非常强悍、勇猛,羌人不敌。在危急之时,天神“阿爸木比塔”托梦羌人用白石打,可胜;托梦戈基人用麻秆打,可胜。次日交战,羌人大胜。从此羌人代代传唱此事,并且将此做为祭神经。羌人白石崇拜由此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也记载了岷江上游茂汶一带在西汉时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显然这里所记述的夷与羌是各自不同的民族。羌何以为彝之祖。

据彝族经典古籍《西南彝志》、《勒俄特依》和《送魂经》等彝经的记载。彝族父子连名谱系已有三百余代,如以25年一代计,仅父系社会就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而羌人从公元前384年南迁起算也不过2390年左右。另外,古籍和彝经均说彝族发源于今云南境内,彝族死后送魂也是送入云南昭通、大理点苍、昆明滇池一带,未发现有往北方送魂者。故,从北方南下的羌人何以能“生”彝?彝怎为羌之裔。

最能直接证明“羌”是“羌”,“彝”是“彝”的是两个民族间各自不同的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根据《史记》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是:“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被发为俗。”;“不立群臣,无相长一。”的游牧民族。而彝族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被描述为:“此皆魋(椎)结,耕田,有邑聚。”或是“皆编发”;《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里记为:“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囏,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巂、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巂东北有莋都国,东北有冉駹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駹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从上面的古籍中的记述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还有,彝族有着古老的文字——“古彝文”。根据现今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证,古彝文有着至少9000年的历史。生活在各地的彝族支系都有彝文、彝经,包括迁入长江以北及更远地区的夷人先民都在当地留下了古彝文遗迹。而羌族却没有文字,更没有传世的书籍,只有口传的传说和神话、史诗。

综上所述,彝族和羌族是各自不同的两个民族。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羌人南迁之后,大部定居于今凉山州和甘孜州、雅安市之间,与土著的“夷”系统的各部族发生了战争和文化交流,相互间渐渐融合。特别是南下羌人分支中的“越巂羌”,同“巂”、“昆明”等夷人部族交错而处,来往密切,并相互通婚,繁衍后代,相互学习,并在生活习惯和生产劳动方式上逐步改变和融合,逐渐从事农耕。另一部分与藏族融合。一部分在茂汶及周边地区延续至今,成为今天的羌族。

那么,彝族真正的源流在哪里呢?著名学者张增祺在其所著的《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中认为:“今天的彝族的族属源流非常复杂,彝族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共同体,他的族源中包含了古代横断山区若干不同族系的古代不了,甚至可能包括一些来自中亚迁徙而来古部落成份。”“古代‘昆明’是近代彝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历史学家蒙默则认为:“彝族是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从旄牛徼外南迁至云南的‘昆明夷’,与以‘濮人’为主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昆明”为彝族之祖先在彝族传说中也有所反映,民国《贵州通志》引《兴义志》曰:“初,秦时有孟(传说中彝族的始祖)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汉初,其种类繁盛,由泸入滇以西,地方千里,咸为所有,是为昆明夷,《史记》所云‘巂’、‘昆明’也。”这段地方志显然系出于当地彝族的传说,说明在彝族自身传说中同样是将其祖先追溯到古代的“昆明夷”。因此,我认为我们彝族是一个以“巂”、“昆明”、“ 什数”、“夜郎”、“靡莫”等众多古代“夷”系统部落为了主干,在不同时期逐步融合了其他迁徙而来的民族或部落,(如:羌族)逐渐形成的一个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川、滇、黔等地的民族,一个由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曲比家族!

俄其曲比家族 著名的毕摩世家 。主要分布在西昌、美姑、雷波 、峨边 甘洛及越西。在美姑曲比家族名声威望实力都很大 黑彝族不敢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