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蒲松龄有一女四子,他们后人现在在哪?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3收藏

据记载蒲松龄有一女四子,他们后人现在在哪?,第1张

蒲松龄第十一世孙蒲章俊先生,生活在山东省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名扬海内外,三百多年来聊斋故事家喻户晓,聊斋文化也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领域,盛名之下其后代一直生活在蒲松龄的光环下。

蒲章俊先生经常面对各地媒体的采访和各地慕名而来的聊斋粉的拜访,每每谈起先祖蒲松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在蒲松龄及其聊斋文化的影响下,蒲松龄故居也成为一个旅游胜地,每年接待大量的游客参观,蒲章俊先生退而不休,一直投身在聊斋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中。

蒲章俊建立了一支聊斋俚曲艺术研究及演唱队伍,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俚曲的曲谱,培养好接班人,让聊斋俚曲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我们就从蒲松龄的几个小故事中看看吧。

1、一窍不通

蒲松龄学识渊博,某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去当教师。不到三个月,蒲松龄便要告辞。

财主问:“吾儿文章如何”

蒲松龄回答道:“高山响鼓,闻声百里。”

财主又问:“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不知长进如何”

蒲松龄应道:“八窍以通七窍。”

说罢便启程返家财主赶去衙门,将这一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

师爷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八窍通了七窍,不就是一窍不通吗!”

蒲松龄还是很不屑与当财主家的家教的,他用他文人的清高来讽刺财主的无知。

2、晒书

一天,蒲松龄从一个财主家走过,看见门外谷场上晒了很多书,不禁感慨万千,他走到书旁,躺了下去,敞开怀,闭上眼,晒起太阳来。

管晒书的家人看见了,走过去问:“你是什么人?躺在这里干什么?” 

蒲松龄笑笑说:“我叫蒲留仙,也来这里晒书呢!” 

家人叫蒲松龄走开,蒲松龄偏不肯走,过路的人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财主听到管家的禀报,便走过来问道:“你也晒书,你的书在哪里呢?” 

蒲松龄看也不看一眼,摸着肚皮说:“我的书嘛。都装在这里面!” 围观的人不禁哄然大笑起来。

财主满脸羞惭,在围观者的笑声中灰溜溜的走了。

蒲松龄通过晒自己来讽刺财主空有一屋子的书,却没有学识,仅仅是一种“炫书”,财大气粗的表现。

3、看见窗外儿抱孙,我儿抱着他儿亲。今日我儿将我虐,明日他儿也效颦

蒲松龄进学后,与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结“郢中诗社”,曾一同去济南府参加过几次乡试,他们之间的友谊情真意切。

为了准备三年一次的乡试,他们经常在王鹿瞻家苦读,王鹿瞻的父亲是个饱学之士,对蒲松龄的才学十分欣赏,闲暇时经常给蒲松龄讲一些发生在他身边的事,为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提供了不少素材,两人结成了忘年交。

流水如逝,匆匆之间,一晃又过了几年。

一天,蒲松龄从济南府参加完乡试后,骑驴返回淄川,路过王村,忽然想起几年不见的老朋友——王老伯,想顺便探访一下,便绕大道走进了王家。

只见王老伯卧在床上,骨瘦如柴,正对着一碗红糊糊发楞,苦笑着自言自语地说:“你大号红粘粥,你名突,你姓胡,原来你是高梁做,热了烫人嘴巴子,薄了照出行乐图,老来相处你这蠢物。摸了摸,呀,老盟兄你几时死,一点儿温气全无。”

原来是王老伯的儿子王鹿瞻在其妻的怂恿下,见其父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不能干活,便生计谋,让他独居一间小屋,隔三差五送点红糊糊来,吃不吃由他。

一见到蒲松龄来,王老柏泪如泉涌,一把拉过蒲松龄的手,叙说他当年对儿子如何如何疼爱,可如今换来了这种恶果。

老人说:“五十多岁才生了王鹿瞻,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冬天里给他买枣,夏天里给他买瓜,花了钱还怕他吃不下。惹得恼了骂祖宗,还抱他到当街对人夸,说他聪明嘴巧极会骂。从小把他惯坏了,到如今俺待说啥。”自己懊丧地垂下头叹气。

听罢王老伯的叙说,蒲松龄皱起了眉头,一回头,正瞧见窗外王鹿瞻抱着孩子逗乐呢。他又回头看了看面色苍白的老朋友,脱口溜出了一首打油诗,让老伯按他说的去做。

半年过去了,蒲松龄又骑驴来到王家,正巧王老伯在院里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睁眼看到蒲松龄到来,便立即起身感激万分地说:“多亏了你的锦囊妙计,如今儿子总算回心转意了。”

原来蒲松龄给王老伯出的妙计是:当他看到儿子抱着孩子逗乐时,便高声吟诵“看见窗外儿抱孙,我儿抱着他儿亲。今日我儿将我虐,明日他儿也效颦。”

儿子听罢,幡然醒悟。  

蒲松龄笑着说:“不必谢我,多亏令郎良心未泯,如若天良已丧,我也无能为力了。” 

对于处于弱势群体的人,蒲松龄还是抱有怜悯、同情的心里的。

从这几个小故事中,不难看出,蒲松龄是一个满腹经纶、又怀才不遇的人。反反复复的赶考失败,让他对科举制度失去信心。所以,他的作品聊斋志异中,通过各种对妖魔鬼怪的描写,来批判社会的腐败。

所以,蒲松龄如何给财主当家教的呢?

我学识比你高,我知识比你多,我就用我的语言来教育你,你又耐我何?!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扩展资料

古往今来会讲故事的人多了,但像蒲松龄那样会讲鬼狐故事的人屈指可数;写男女情爱的小说家多了,但都没有蒲松龄那么直白露骨,看得人瞠目结舌。一部《聊斋志异》各种男女之恋、人鬼之情、人狐之爱、鬼狐争宠甚至更有同性相恋。名为讴歌爱情反对礼教,实为生猛泼辣的原爱启蒙大全。

喜欢搜罗诡异故事也就罢了,偏偏还要打着鬼狐的招牌将人世那些苟且不伦之爱强加于幽眇冥界,这就是蒲松龄的不厚道了。就算对现实功名无望、体制弄人的不满,其实也大可不必怨艾至此,满纸才子佳人,女必二八,姝丽无双;男必曼都,秀雅无匹。读完三卷,不胜审美之疲劳;所有套路,多数雷同。而之所以仍旧耐着性子读下去,实在想一探蒲公写情写爱写性之底限。

据记载蒲松龄有一女四子,他们后人现在在哪?

蒲松龄第十一世孙蒲章俊先生,生活在山东省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名扬海内外,三百多年来聊斋故事家喻户晓,聊斋文化也成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