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的女儿叫什么
华仔爱女未出生时候找大师起的“刘云善”,户口报名为“刘向蕙”,可见刘德华爱女心切。
“刘向蕙”这个名字应该也是某大师起的吧,现在很多明星宝宝名字都是经高人指点过的。有的名字起的确实不错。但从姓名学角度来看,“刘向蕙”这个名字起的就很一般了。刘女儿出生八字命局过旺,(夏天出生火土旺),,其八字命局旺母不旺父。八字五行缺金,姓名没有弥补,将来这个孩子性格较内向,婚姻事业曲折坎坷多。名字人格21画,克天格,成功运不顺利,主运21数理和总笔画39数理,女孩子用对婚姻不利,感情挫折多,多婚寡运。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刘备带领新野、樊城两地百姓来到襄阳城下,但蔡瑁不准刘备入城。刘备带领百姓前往江陵,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赵云在长坂坡舍命救出刘备家眷,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惊退曹操百万大军。事后,曹操率兵追袭刘备败军,路遇关羽率领的江夏士兵,击退曹军。刘备率残兵来到江夏,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诸葛亮用激将法使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但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只得将周瑜从柴桑取回商议对策。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诸葛亮巧妙地改动了《铜雀台赋》中“二乔”二字的含义,使得周瑜决定迎战曹操。周瑜向孙权陈说利害,使得孙权决定破曹。周瑜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对东吴构成了威胁,派诸葛瑾前去劝降诸葛亮,却无功而返。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周瑜夜探曹操水寨,决定用计除掉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曹操派蒋干前来说降周瑜,周瑜邀蒋干共榻而寝,故意让蒋干看见伪造的蔡瑁、张允与东吴结连的书信。蒋干回到江北,将书信献给曹操,曹操下令处斩蔡瑁、张允。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阚泽受黄盖之命前去曹营献诈降书,曹操派蒋干前去探听虚实。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曹操面对长江,横槊赋诗,刘馥指出曹操诗中不吉之处,曹操大怒,杀了刘馥。曹操开连环战船与东吴交战,部将焦触、张南自告奋勇前去挑战,却被吴将韩当、周泰所杀。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为了治愈周瑜的心病,称自己能够借来东南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黄盖开火船前去烧曹操战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曹操从赤壁逃脱,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使得曹操部下士兵又折伤大半。曹操中了诸葛亮“虚虚实实”之计,率兵走华容道,却遭遇关羽的伏兵,曹操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在曹操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周瑜率大军攻打荆州南郡,与守将曹仁对垒。曹仁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周瑜用计赚曹仁前来劫营,正欲乘虚前去攻城,不料南郡、荆襄都已落入刘备手中,周瑜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周瑜派鲁肃前去向刘备索要荆州,诸葛亮说要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攻打荆南四郡,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关羽攻打长沙郡,与大将黄忠展开大战。因为二人对敌方留情,使得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结连刘备,正要斩杀黄忠,却被一直对韩玄不满的魏延所杀。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战死。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周瑜将刘备赚至东吴,欲用美人计困住刘备,但赵云用诸葛亮之计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刘备得到孙权继母吴国太的认可,吴国太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备。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周瑜设计将刘备软禁在东吴,赵云用诸葛亮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刘备带孙夫人一同回荆州。孙权、周瑜分别派兵拦截,但都被孙夫人喝退。诸葛亮在江边接应刘备上船,令军士高声羞辱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发,昏倒在船上。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邺城的铜雀台完工,曹操与众文武官员在铜雀台宴饮。刘备、诸葛亮对前来索要荆州的鲁肃说必须取得益州之后才能归还荆州。周瑜欲以劳军为名袭取荆州,但计谋被诸葛亮识破,安排四路大军等待周瑜部队到来。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孝 耒阳县凤雏理事
周瑜病逝,诸葛亮前去柴桑吊丧,回程中遇到庞统,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刘备因为庞统容貌丑陋,将他派往耒阳县处理事务。张飞前去耒阳县视察,发现庞统非凡的才能,终于使庞统受到刘备的重用。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攻打长安、潼关,曹操与战不利,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
汉高祖的同族血脉
说出来可能会出乎读者们的意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刘墉的先祖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同族,刘墉的先祖原来也是世代居住在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今属安徽省)。所以说,刘墉他们家是真正的名门之后,是很有社会背景的。
到元末明初的时候,因社会动乱,这个家族迁居到山东日照,到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迁居到山东诸城。所以,我们说刘墉是今天山东人是没错的,对于这一点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没有说错。
虽然刘墉的先祖投靠了满洲贵族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他们对于清朝是忠心耿耿的,用“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话来形容这个家族,一点都不为过。
刘墉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刘通,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便已经考中了秀才。但是,当清军入关的时候,刘家率先归顺了清朝。在清朝急需用人之际,归顺了清朝之后的刘家逐渐受到重用。此后的刘家不但在历次的科举考试中接连得中,而且官运也逐渐亨通起来了。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在1652年参加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考试,结果一举考中。从这一年算起,到1814年为止,前后162年间山东诸城的老刘家一共出了11个进士和35个举人。
刘必显考中进士后当上了户部广西员外郎,是刘氏在外任职的第一任高官,而到了刘墉的祖父刘棨,则已官至四川布政使,相当于四川省省长;刘棨的二哥刘果官至江南学政。员外郎是什么呢,是朝廷的备选官员;江南学政,则是主管江南地区学生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员,相当于一省的教育厅长。
上述的荣耀还仅仅是老刘家亨通官运的开端,从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开始,刘氏一门相继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和“文恭公”刘镮之,这一家祖孙三公二宰相,成为名至实归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
其中,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最受清朝重视,官至内阁大学士、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等要职,乾隆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太傅。他死后,乾隆皇帝赐其谥号为“文正”。
在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后都要由在世的大臣根据他一生的品行做出评判,并且根据这个评判给出相应的几个字,一般的大臣都是两个字。武将的第一个字是“武”,如岳飞死后的谥号就是“武穆”;而翰林出身的文臣的第一个字一般来说是“文”,而第二个字,就不尽相同了。其中,“文正”这个谥号是评价最高的谥号。
文正,按谥法的规定——道德博闻曰文(这里有个前提,谥号曰“文”的人必须是翰林出身,也就是必须在翰林院做过官),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谥号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整个清朝一共有八位大臣获得这个谥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刘统勋居第二位,排在汤斌后面。
看到刘统勋这个名字,看过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读者可能会回想起来:这个刘统勋历史上还真有其人啊,而且他竟然还是“刘罗锅”的父亲!
刘墉的祖父刘棨曾官至四川布政使,他是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入选《国朝循吏传》一书。《国朝循吏传》,是八卷本的《历代循吏传》中的最后一卷。《历代循吏传》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的著名大臣朱轼和蔡世远两个人合写的一本书,其中最后一卷就是《国朝循吏传》。这里的“国朝”,实际上指的就是清朝。本书写作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正式出版于雍正七年(即1729年)。这两个人被雍正皇帝指定为其接班人弘历,也就是日后的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当太子的时候通过他的老师的介绍,就已经很了解刘墉祖父的为人了。由此可见,刘棨的声望很不错。
刘统勋他们家的老祖宗,世代居住在哪儿呢?大概说来,他们居住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那个时候叫做彭城郡,再后来叫徐州府。徐州府下面有个县,叫砀山县。但是,现在这个砀山县不归徐州了,已经划归安徽省了。砀山县有个大刘村,刘统勋他们家的祖宗在汉朝的时候就居住在那儿。所以,江苏人和安徽人往往会跟山东人争论,说刘统勋和刘墉是我们那儿的人!不过,我还是认为刘统勋是山东人。为什么呢?因为刘统勋的先祖早就搬家了,而且前后一共搬了三次家呢!
好好的怎么会搬家呢?我们还要从明初的大规模移民谈起。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初建的大明江山,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有效地组织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这一移民活动,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自然原因。
上溯到明朝建立前的几百年,宋金、宋元及金元之间的战争造成中国人口大量流亡。一方面,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另一方面,由于战争不断及瘟疫流行,人口死亡甚多,加之游牧民族政权采取了重牧轻农政策,使北方很多地区荒无人烟,民生凋敝。
蒙古贵族在中原统治了97年,虽然盛极一时,但不客气地说,在整个元朝各个时期的统治者中,大多数人“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1341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反元起义。此后,民众的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从1351年刘福通率领红巾军在颖州起义开始,到1368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元帝出亡漠北为止,元末兵乱长达16年之久。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灾和瘟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这一切,都促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禾不入地、人相食”。
总之,以上种种原因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
而在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广大地区,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我们这里仅仅以山西为例作出说明: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山西一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南部人口很稠密。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是189万1千多人,河北人口是139万3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万零四百五十口,比河北、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多。
面对内忧外患,朱元璋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他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臬和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采取了移民和军民屯田的政策,以加强北部边防,开垦荒地,保障军民用粮,恢复农业生产。
从此,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历时约50年的移民运动的序幕就拉开了。从明太祖朱元璋于1367年十月首次下令移民到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四年(1416年)一月最后一次大规模移民为止,明朝初年的大规模移民活动持续了50年,前后共计18次之多。
到了1370年的时候,按照政府的移民规定,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刘氏的一支,在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就从大刘村里搬了出来。
这里我要说一句,根据山东日照刘氏族谱的记载,应政府号召进行移民的应该是刘思源本人。但是,这个记载是错误的。它属于一百多年以后的追记,是非常不准确的。
他们搬到了哪里呢?刘氏众族人一行循道迤逦北去,来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即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与莒县交界处,打量了一下那里的地形地貌,只见群山环绕,涧水涓流,花草茂密,树木繁荫。涧泉边参天古树上,住着一窝喜鹊;涧边山岭,两翼宽阔,北高南低,像一只传说中的凤凰。看上去是个好地方,于是便在那儿定居下来。后人为那里取名“喜鹊窝”。
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的刘氏众族人,就搬到了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当然,这在山东诸城刘氏族谱中并没有记载。
其实,从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搬到山东的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从路程上来说并不遥远。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域设置看,砀山县大刘村北面就是山东,东面就是江苏,它的西面就是河南,它自己在安徽的最北角,它这个地方是四省交界处,所以说老刘家搬到山东路程并不算远。
刘统勋的祖先就这样搬到了日照,其时是1370年。这就是日照西部刘姓的始祖。
作于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刘氏家谱,记下了这么一桩刘氏家族的大事:“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来久矣……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我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
到了明天顺年间(1457~1465年),刘家人丁日盛。但是,一场意外的火灾几乎烧掉了家里面的一切。那时刘氏先祖已故,葬在田家董旺庄北岭,留下刘氏兄弟五人:刘承源、刘思源、刘接源、刘续源、刘根源。
成化(1465~1488年)年间,刘氏兄弟五人面对兴旺的家族和日渐变得狭小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老大刘承源徙居安丘;老宅西移,改称草涧,老二刘思源迁移到从喜鹊窝向北约一公里处的大槐树北侧,搭盖草棚居住下来;老三刘接源迁居邱前;老四刘续源和老五刘根源迁居莒县。
后来,刘思源娶了本村张氏为妻,生下了“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个儿子,1924年刘氏后代修建的一幢石碑证明了这一点。这幢石碑中记载,“始祖思源公……生我二世祖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
面对日益兴旺的家族,刘思源再一次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让他的八个儿子分开居住,四处谋求生路,只留四子刘禧与刘思源留守故里。
刘福、刘禄二人同迁三庄刘家沟,刘寿迁到刘家庄,刘诗迁到大朱洲,刘书迁到莒县,与他的叔叔刘续源、刘根源会合;刘忠迁临沂,刘厚迁沂水刘家店(后来刘厚的一个后代又迁居沂水卜全庄)。
刘思源病逝后,葬于老槐树底西北侧七米处。古槐树下有了人气,长势更加旺盛,枝繁叶茂。古槐高50余米,粗四搂有余。其中有一年,它竟没生一新枝新叶,村人都以为它枯死了,不料第二年却又生出新枝叶,很快又呈现出郁郁葱葱的繁茂景象。村人甚感神奇,尊为神树。如果有人遇到不顺的事,便携老带幼前来老槐树下烧香磕头,祈求老槐树大显神灵,消祸弭灾,保佑平安。
到清咸丰年间,刘墉的后人选址于老槐树东北侧40米处,建起一座刘氏祠堂。遗憾的是,这棵千年古槐于1946年秋被砍掉了。
刘福后来因避匪率三子刘恒迁居诸城逢哥庄,将长子刘志干、次子刘志贞托付于刘禄。经过几百余年的子孙繁衍到现在,故里刘禧后人已是人丁兴旺,成为一个有3000多人的大家族了。清嘉庆十九年(1814),刘福九世孙刘墉逝世后10年其族重修家谱时,女性及移居外省、外地未入谱者不计在内,刘氏家族已繁衍14代,其家族已有822人。日照刘氏家谱的发现,不仅重现了湮于史海的一段家族史、民族史,而且续上了刘统勋初立其诸城族谱时所无法上溯的一段历史。
刘统勋于1751年,即其祖刘福迁移到诸城县250余年后始创家谱,并在凡例中说: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间始祖讳福公迁诸城后,至祖讳恒公,家谱因遭兵烬,中间世次莫考。故列祖讳恒公为第二世。
后来,山东日照刘氏中的一支在刘福的率领下又从日照搬了出来。我们为什么把这一支单提出来说呢?因为,这一支正好是刘墉的祖先。
这次搬家开始的时间,根据日照刘氏族谱记载,是在明朝成化年间。也就是说,刘福是在1465年到1487年间率领日照刘氏中的一支搬离家乡的。至于这次迁移完成的时间,根据山东诸城刘氏族谱中的记载,则是在明弘治年间,即1488年到1505年间。
有的读者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搬个家还要如此费事,需要几十年?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考证,刘福率领家人开始搬家的时间应该就是在1487年,而搬家完成的时间则应该就在1488年——因为1487年正好赶上明宪宗朱见深病死,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即位,1488年改元弘治。因此,山东日照刘氏族谱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即刘福率领刘氏中的一支于明成化年间搬离家乡,而山东诸城刘氏族谱则记载说刘福于明弘治年间搬到山东诸城。
这样,刘墉祖先的一支就在刘福的率领下搬到了山东诸城逄哥庄(现属山东省高密市)并居住了下来,称为诸城东武刘氏。刘福只有一个儿子,叫刘恒。后来,由于战乱兵灾,刘家族谱被烧毁。从此,刘氏族人对诸城以上刘氏家族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刘恒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玳,次子叫刘瑁,三子叫刘瑚,刘墉就是刘玳的后代。刘瑁和刘瑚的后代现在在哪里,我们还没有考证出来。刘玳也只有一个儿子,叫刘思智。刘思智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刘通,次子叫刘远,刘墉就是刘通的后代。
当为:方
诸城刘氏族谱(排行:德建方树基诚存斯延龄若克传宗志丕振乃家声);
名排派:世嘉国泉荣,炳增锡永盛。纯良正善学,本立恒常生。
字行派: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凤岗刘氏20字的字派:
一守敬日,公季汉中,德士伯卿,夫唯汝淑,宗孟仲初。
南宋时,又由著名学者朱熹赠了一个16字的续派(“员”字为第21世):
员世希哲,尔谦则良,克敦孝友,景用必昌。
明朝末年,刘淮春续订了一个16字的字派(“文”字为37世):
文行忠信,大道孔彰。家修廷献,长发其祥。
华容刘氏六十余字字派:
宗隆宝皋。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
祖如世可希,好学师允在。惟子守承应,克绍迪友怀。
启佑宜以德,秉国重斯才。运器资道量,煦类悦群来。敛修清节懋,丰施乐利偕。
湖南宁乡南塘刘氏32字派语:
起序端方,绍允维臧。麟勋渠翰,际运隆昌。
枝荣本固,家庆绵长。世守耕读,辉耀先芳。
刘少奇家族字派:
起序端方,绍允维臧。麟勋渠翰,际运隆昌。
枝荣本固,家庆绵长。世守耕读,辉耀先芳。
刘开七公派下《刘氏通谱》公议派文(江西、湖南两省刘开七公后裔民国时期合修通谱时所订立的字派):
巨族同修谱,光前裕后清。
存仁多发富,积善自成名。
添福承宗祖,迎祥列彦英。
诗书宏世泽,礼乐振家声。
美事全忠孝,良谟尚读耕。
相传千万代,永远绍彭城。
刘德华的女儿叫什么
本文2023-09-29 00:33:0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