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耻,犹未雪,家国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富士山缺。出自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2收藏

甲午耻,犹未雪,家国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富士山缺。出自哪里,第1张

此文出自近代·吴佩孚仿写《满江红》的句子。

原文:甲午耻,犹未雪,家国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富士山缺。

白话译文:甲午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富士山敌人营垒。

南宋·岳飞《满江红》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白话译文: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满江红·怒发冲冠》自明代发现以来,世人一直认为是岳飞的作品。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浙江镇守太监麦秀命将《满江红·怒发冲冠》刻于杭州岳飞庙碑之上,并由赵宽书写,显然认为此词系岳飞所作。

明人徐阶(1503—1583)所编《岳集》持相同观点。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然而,至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有余嘉锡、夏承焘、徐著新等学者提出对《满江红》为非岳飞所作的质疑。其理由主要是,岳珂所编《金佗稡编》《鄂王家谱》都没有收录《满江红》词,而且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满江红》词碑之前,从未见到过此词在世间的流行。

有人疑为明人伪托。其依据是岳飞遇害后的历史背景。迫于秦桧及同党*威,岳飞来往文稿多被损毁灭迹,而且此时岳飞一家已被定性为朝廷忤逆,眷属被远戍遣散,时人唯恐避之不及,和岳飞关联的史迹皆被毁匿。他认为作伪者是麦秀、扬子器、赵宽、李桢等。

有人疑《满江红》为明弘治年间时人反抗西北鞑靼人欺扰,可能为王越或幕府手下人等为鼓舞人心而作。明时对岳飞愈加“隆崇”,因而岳飞诗文影响“突出于明之中叶”是十分自然的。有人质疑的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指出贺兰山与黄龙府方向相对、相距甚远,而且是岳飞没有经历过的地方,不可能在词作中使用。

有人疑《满江红》作者是明朝大臣于谦。他认为这是明代诗人由“土木之变”联想到“靖康之变”,借岳飞抗金事迹抒发胸中愤慨激烈心情写成的。他认为《满江红》和于谦的《石灰吟》等作品意境风格一致,在文笔上“等闲”一词也许是诗人于谦习惯。

甲午耻,犹未雪,家国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富士山缺。出自哪里

此文出自近代·吴佩孚仿写《满江红》的句子。原文:甲午耻,犹未雪,家国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富士山缺。白话译文:甲午年的奇耻尚未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