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顾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4收藏

百家姓之顾姓,第1张

  百家姓之顾姓 《通志·氏族略》所云:“顾氏,己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封地为姓氏。又,顾氏谱云:越王勾践十三世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今苏州吴县),亦为顾氏。”这段话就是“北顾”、“南顾”之说由来。由此可见顾姓 历史 悠久,且在繁衍的发展中,顾氏宗族中名人辈出。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顾姓也是吴郡四姓之一,代表人物有顾雍、顾荣等,对两晋时期的 政治 、 军事 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顾姓起源

 源流一

 出自己姓,为夏王朝时昆吾氏之后,属于以国名为姓氏。在典籍《诗·商颂》中记载:“韦顾旣伐,昆吾夏桀。”在史籍《传》中记载:“有韦国者,有顾国者。顾、昆吾,皆己姓。”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的记载,帝颛顼有曾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后代便是昆吾氏。夏王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

 在唐朝史籍《元和郡县志》、宋朝史籍《太平寰宇记》和某些早期顾氏家谱中,都记载有古顾国,地望在今天河南范县东十五公里的顾城,在著名的东周历史文献《左传·哀公二十一年》中,记载有鲁哀公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 473 年)与齐侯、邾子在顾国会盟。

 源流二

 出自姒姓,越王勾践后裔。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史称顾姓正宗。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记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顾余侯被认为是顾氏的得姓始祖之一,他就成为了南方顾氏的鼻祖。 三国 时期东吴国著名的顾雍就是他的后代。

 源流三

 出自南顾与北顾,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至今顾姓人在谈论其渊源时,仍有“南顾”、“北顾”之说。顾氏得姓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南顾很快成了会稽(今苏州吴县)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成长于会稽,所以会稽也成了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后来,这支顾姓中的人迁武陵(今苏州武陵溪),并迅速发展,因此武陵也成了顾姓的又一郡望。

 源流四

 出自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突厥语“蓝眼睛的人”,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草原)、锡喇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省天镇、阳高县边外)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 Borjig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蒙古族洪鄂氏,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 Hong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洪氏、鄂氏、关氏等。

 蒙古族固兀日氏,源出古老的蒙古乃蛮王之子屈出律的固勒札部,通古斯语为“Kouldja”,后为“固勒札”,是新疆地区古老的伊犁河谷中部河流渡口卡伦(哨所)的名称,位置在今新疆伊宁,后建有固勒札城(宁远城,今新疆伊宁),以其城邑名称为姓氏,称固勒札氏。元末明初,该部为蒙古准噶尔部所吞并,逐渐演化称为蒙古固兀日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白氏等。[1]

 源流五

 出自满族,属汉化改姓为氏。《清朝通志·氏族略》和《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太祖建金国为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谓王甲部,满语为 Wanggiya Hala,以部为氏,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新京(今辽宁新宾)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蒙古族、锡伯族中也有完颜氏,乃金国女真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瀛氏、魁氏等。

 满族伊尔根觉罗氏或爱新觉罗氏(正黄旗),传至清朝礼部尚书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氏)·顾八代,公元~1708 年,字文起,满洲正黄旗人;清顺治十六年(公元 1659 年),由荫生升护军,历任户部笔帖式、轻车都尉、吏部文撰司郎中、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 年),奉命教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后升礼部右侍郎,兼佐领,旋升尚书,为巩固边陲作出了一定贡献,后离任 居家 十年病逝;但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氏)·顾八代为官清廉,家境十分贫寒,只得由爱新觉罗·胤禛出资举丧。在爱新觉罗·胤禛登基后,于清雍正四年(公元 1726 年)追赐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氏)·顾八代为“太傅”,谥号“文端”。自顾八代始,后裔子孙及其族人皆冠汉姓为顾氏

 (嫡系系甘肃武威大柳树人),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出自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和满族顾尔佳氏,亦称郭尔佳氏、郭罗佳氏、固尔佳氏,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辽宁铁岭三岔子)、嫩河(今黑龙江讷河)、长白山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 Gorgiy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顾尔佳氏后多冠汉姓为顾氏、郭氏、高氏等。

 源流七

 出自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时期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丁零、公元四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回纥是东部铁勒(狄历、敕勒、高车)的六大部之一。后来东部铁勒在反抗东突厥汗国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回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公元八世纪中叶,回纥击败突厥在乌德勒山(今杭爱山支系)、温昆河(今鄂尔浑河)建立回纥汗国。公元九世纪中叶,回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回纥各部四处迁徙,其中一支迁至甘肃地区河西走廊一带,与早先迁来的部分回纥汇合,在这里生息繁衍,史称“河西回鹘”。

 元朝时期,朝廷称其民族为“撒里畏兀”、“撤里畏兀儿”。至明朝初期,其部落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自称“尧呼尔”。清末民国初期则多称“锡喇伟古尔、西喇古儿黄番”。按其分布地区,分别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裕固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该民族曾称自称为“撒里维吾尔”。1953 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其本民族的意愿,确定以同明朝时期的称谓“尧呼尔”谐音相近的“裕固”(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民族称谓。1954 年 2 月 20 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肃省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在裕固族中,有顾勒都斯氏、顾令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是取第一个字的谐音汉字改称顾氏。

 源流八

 源于改姓,出自大碶堍头顾分支妙林顾家童,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浙江宁波有一支“后顾氏”,原为孟氏,是随主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 1522~1566 年)从浙江余姚丈亭顾家埠迁徙至宁波市北仑区后,因感恩和敬慕主人而请赐“顾”为姓氏,以小三辈始源于顾氏排行字辈,属于长者赐姓改姓为氏。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顾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顾氏相传至今。

顾姓分布

 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发源于浙江省境的会稽地区(今浙江绍兴),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 89 位,属于大姓系列,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前一百大姓,现今人口约 283 万余,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017% 左右。

 顾姓分为两支:一为北顾(指发祥于河南范县的顾伯后裔),一为南顾(指发祥于江苏吴县的顾摇后裔)。

 顾姓在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春秋战国时期,两支顾姓发展缓慢。有资料表明,南顾得姓后不久就成为会稽(今苏州)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合称为会稽四姓。汉时,有会稽大孝子顾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太湖湖畔。至南朝梁时,会稽人顾欢是著名征士,其子孙后迁金华,又由金华迁居天台,发展成为强宗大姓。当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顾儒岭、欢溪等,皆是由他而来。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会稽(江苏吴县),所以在历史上会稽也被当作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迁武陵(今苏州武陵溪),并在当地迅猛发展,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避兵火之乱等原因,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明初洪武年间,顾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有资料表明,明代中叶时,顾姓不仅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明末至清中叶时,有闽粤之顾姓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1949 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则有不少江浙顾姓人随往。但是,综观顾姓家族史,从古至今,顾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却一直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如今,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你可以看看这个帖子: http://tiebabaiducom/fkz=407624204如果确切的话,赫舍里曾经被译为黑舍里,但是在雍正之后就不可能再发生此事。在编撰了《满洲氏族八旗总谱》以后,满族人就统一了姓氏称谓。

为了更好地区别开自己这一支与别支的不同,赫姓被称为了郝(hao),山东、陕西、河南、的赫姓被称为黑 (hei),还有的地方由于口音的变化称为何(he、二声) 。山东乳山镇有个司马庄,曾经叫赫家潼,在金天会年间(1123一1135 )文登(今荣城)赤山于广携眷迁赫家疃居住。后赫姓迁走他乡,于氏北迁里许,建于家庵村,后又改为司马庄。(摘自乳山市志)

由此看来,此赫姓不会是满族或女真族,因为当时的女真人还在使用原始的女真姓氏,还没有使用便捷的单字姓。

《族谱》便是共祖同宗之血缘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的历史典籍,是以血缘联络族人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据《史记》记载,仲姓为姬周遗苗,仲氏渊源可追溯到上古黄帝。因此,仲姓是我炎黄后裔数千年族系史中繁衍最古老、谱系最明确、辈分最清晰的家族之一。

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巨人,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和奠基人,他与诸弟子切磋琢磨,相互启发,共同努力,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学说的基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降,儒学再次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国及东亚诸国组成的儒家文化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儒学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彰显。“仁政、德治、明礼、忠信”等儒学理念越来越被现代文明社会所青睐,成为人类走向未来、走向繁荣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

考“仲氏族志”之纂修,始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56年)之《泗源志》;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更名为《仲氏志》;清代乾隆五年(1740年)复更名《仲里志》,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曾续修,但又由于水灾及兵患,于光绪二年(1876年)方得以刊印。后一度失传。

颇值得一提者,由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集体撰写、研究会理事长仲崇义先生领衔的《仲里新志》之修纂,具有极高学术价值。仲崇义先生是仲子的第七十四代孙,他于1955年由山东梁山迁往到黑龙江讷河。

1986年7月,时任黑龙江省讷河县信访办公室副主任的仲崇义,借办案之机,回老家山东省梁山县拳铺镇李官楼村探亲,发现了完整的《仲氏族谱》,经过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故乡专门制作了铁箱,用石棉包好,派专人从梁山送到了黑龙江省讷河县。当时在全县只有一台复印机的情况下,县档案馆复印了《仲氏族谱》,原件“完璧归赵”。1987年5月29日,《新华社通讯》刊发了子路家谱在讷河县面世的消息。接着《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黑龙江农村报》、上海《新民晚报》、山东《济宁日报》、《枣庄日报》、吉林《长春日报》、武汉《长江日报》等报纸均转载了这一消息,为扩大与仲氏族人的联系创造了条件。仲子第73代孙、原山东省邹城市政协委员仲伟铸,也在邹城找到了《仲里志》。仲崇义开始萌发研究仲子历史和学术之念。

在长达十年的仲子研究和考证过程中,仲崇义先生与仲氏故里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强。特别是经新华社首次报道,《子路家谱在讷河面世》的消息被全国各大报刊转发,各地的仲氏族人得以进一步沟通,联系更加紧密。1996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在讷河成立,并于1996年在山东曲阜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初步达成编制《仲里新志》的框架意见。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以仲崇义先生为代表的仲氏后裔,历时18载,北呼南应,访今寻古,上溯厥源,下明流变,将2500余年仲氏一脉世系衍变予以清晰勾勒,完成了拜祖谒宗的寻梦之旅。其不仅仅是仲氏后人一部家族谱志,同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文字见证。

《仲里新志》是在《仲里志》的基础上,用现代语言、当代思维和今人视角展示了仲子生平、仲子思想、仲氏文化遗产,并增录了后人对仲子的系统评介,仲氏姓源研究及仲氏后裔分支情况。全书以“仲氏姓源”开篇,统领全志,设先贤仲子、仲子集纪、仲庙、仲林、仲府等十卷。共43章53节,计453万字,附108幅照片和30幅。其以志体为主,兼取记、传、述、表、录等诸体,上起于仲子诞生之公元前542年,下限在公元2004年的仲氏分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文理兼备,扼要简明。特别站在现代学术之高度,溯仲氏源流、辑仲子史料、评仲子品行,为仲子研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种种因素的冲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家谱文化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抢救家谱,无疑是致力于使中华民族文化免于断裂之善举。“敬天法祖,天、祖佑之”。愿每一位炎黄子孙皆以笃信之诚,为我中华民族的壮丽史卷上留下自己清晰的痕迹。

卜姓 编辑

同义词 卜(姓氏)一般指卜姓

卜姓源起庞杂,历史悠久,时至今日,连卜姓也很难说出己出自何支。卜姓的名人各朝各代均有不少。如今,卜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山东、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多此姓,上述五省之卜姓约占全国汉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中文名 卜姓 类    别 姓氏 排    名 排行第九十二位 出    自夏王朝 读    音 bu 3声

目录

1 读音

2 起源

3 始祖

▪ 得姓始祖

▪ 各支始祖

4 世系

▪ 长支

▪ 次支

5 考证

6 迁徙

7 分布

8 名人

9 郡望

10 堂号

11 家谱

12 祠联

▪ 四言

▪ 五言

▪ 六言

▪ 七言

▪ 八言及以上

▪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读音编辑

卜[卜,读音作bu 3声(ㄅㄨˇ)]

起源编辑

源流一

书籍

书籍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夏启属下巫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巫师,在夏、商王朝时期掌管卜筮;周王朝时期,掌管卜筮的官员称卜正,其子孙便以职官为姓,世代称卜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卜氏,周礼卜人氏也。鲁有卜楚丘,晋有卜偃,楚有卜徒父,皆以卜命之,其后遂以为氏。如仲尼弟子卜高徒是也。”卜氏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史籍《路史》也记载:“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据史籍《风俗通》记载,夏时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东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1]

对卜氏起源最早的记载是宋朝学者罗泌所撰著的《路史》。据《路史》记载:“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1-2]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的儿子叔绣(周武王之弟)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周文王之子滕叔绣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代有卜氏。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待事,都想预知吉凶,便采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来进行占卜。卜甲多用龟的腹甲或背甲,卜骨多用牛、羊、猪的肩胛骨。先把甲或骨钻上眼,然后再用火烧,从甲或骨上裂开的纹路来看是吉或是凶。据史籍《姓苑》记载:“周礼卜人之后,以官为氏。”又据史籍《风俗通》记载,“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

商、周朝廷中专管占卜的长官称太卜,其地位相当于大夫,其属从官员称为卜人。他们的后裔有的以卜为姓,称为卜氏。故谓“氏于事者”,就是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1]

源流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须卜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须卜氏,原为汉朝时期匈奴民族的一支,属于南匈奴四大贵族姓氏之一,即须卜氏、呼延氏、贺兰氏、丘林氏。东汉初期,南匈奴大多归附汉王朝,逐渐汉化,形成汉姓(卜、呼延、兰、乔)。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须卜氏流居于代北地区,后为鲜卑拓拔部所吞并,因联姻关系,成为鲜卑贵族部落之一。

北魏王朝建立之后,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须卜氏再一次汉化为单姓卜氏,此后,该支卜氏世代相传至今。[2]

源流四

源于春秋时期卜筮官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卜偃、秦国的卜徒父、鲁国的卜楚丘等,皆为卜筮官,名称显赫一时。其后裔族人多以先祖官称为姓氏,皆称为卜氏。[1]

源流五

源于布朗族,出自明朝时期云南缅中军民宣慰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初期,王朝政府控制西南地区,在云南边地一带设有六个宣慰使司,即:①孟养军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缅甸八莫、开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脉以东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孟养;②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兴威;③缅甸军民宣慰司,即阿瓦王朝(今布朗族),其地在木邦以西,孟养以南,今缅甸曼德勒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④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和泰国清迈地区;⑤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云南西双版纳;⑥老挝军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老挝境内。当时,明政府授与当地上层分子以宣慰使的职衔,这些土司则接受明王朝的封号,服从云南三司即都挥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统辖节制。在缅甸军民宣慰司中,宣慰使(大土司)即阿瓦王朝首领卜刺浪马哈省,在滇缅麓川战役中,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农历12月,将在缅甸支持下反叛明朝的原麓川宣慰司(今云南瑞丽)宣慰使思任发捕获,交给中央王朝斩首。明英宗下旨嘉奖卜刺浪马哈省,并赐汉姓为卜氏。

此后,卜刺浪氏族皆改为汉姓卜氏,不论在今中国境内还是在缅甸境内,多称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出自职业,上古由巫师专管占卜,他们的后代就以职业为姓,世代姓卜。巫师在上古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领,或者首领的亲族,或者智者、长者担任。所有大事举行前,都要预卜是否吉利,如打猎、战争、婚丧等等,由巫师解释卜卦的含义,传达上天的意志。卜者也就是巫者,是人和神的中间人,叫神人。卜卦时往往举行歌舞仪式。卜姓起源最早记载是说,上古夏的开国君主“启”,手下有姓卜的巫师。启就是大禹的儿子。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源出清初期陈蒙古八旗博斯沁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部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的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巴逊氏所冠汉姓多为卜氏、戴氏等。

源流八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卜氏,出自汉化为改姓。据文献《泉州涂关外法石沿海有关中外交通史迹的调查》记载,元末明初,明太祖为惩罚蒲寿庚“导元倾宋之罪”,对蒲氏家族进行了报复,“蒲姓恐被株连,故相率改为卜氏”。

另外,在文献《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终记载,明洪武中期,“入附回回儿只,因出使倒刺沙、撒马儿罕(皆今乌兹别克斯坦),功官百户,后赐占籍于嘉定,改汉姓为卜氏。其曾孙为卜相,卜相之侄卜永正,卜永正之子卜升,世代袭职,为嘉定回回世族。”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 满族拜格氏,亦称伯特氏,源出金国时期奚族后裔伯德部,以部为氏,满语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龙江呼玛盘古),所冠汉姓为卜氏。

⑵ 满族博都哩氏,亦称布利托天氏、布勒多索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族,金国时期女真“孛术鲁”,以姓为氏,满语为Boduri 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后有鄂温克族引为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卜氏、博氏、鲁氏、范氏、花氏、布氏等。

⑶ 满族布尼氏,满语为Buni Hala,世居佛讷赫村(今黑龙江宁安)、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卜氏、布氏、于氏等。

⑷ 满族布尔察氏,源出虎尔哈女真,以地为氏,满语为Bulca Hala,汉义“规避”,世居阿里库(今俄罗斯境内乌苏里江上游支流阿库里河流域)、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卜氏、布氏等。

⑸ 满族布尔尼氏,满语为Bulni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卜氏、布氏。

源流十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⑴ 达斡尔族伯克图氏,亦称卜克图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ekt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卜氏。

⑵ 达斡尔族布库尔氏,汉义“帽沿”,世居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ku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卜氏。

源流十一

源于鄂温克族,出自鄂温克族布喇穆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鄂温克族布喇穆氏,亦称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卜拉木氏,世居黑龙江中下游汉古河、布特哈(今黑龙江讷河)、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等地。后有鄂伦春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amu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布、鄂伦春族、满族喇穆氏所冠汉姓多为卜氏、蔡氏等。

源流十二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卜占那氏、卜库库苏里氏、卜库索里氏等,皆源出古匈奴须卜氏部族后裔,主源一同上述“第四个渊源”,元朝以后世居沈阳地区,在清朝时期被编入索伦部,大部分经长途迁徙驻扎于新疆伊犁地区,少部分留居辽东半岛。

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卜氏。

始祖编辑

得姓始祖

卜偃、卜徒父、卜楚丘、卜式。卜姓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等事,都想预知吉凶,占卜者遂应运而生,并产生专管此事的官职。卜巫是上古时代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领,或者首领的亲族,或者智者、长者担任。史称夏代开国君主夏启、夏王太康之弟曾任此职,又周文王之子滕叔绣亦任此职,春秋时晋有卜偃、鲁有卜楚丘、秦有卜徒父俱任此职,其后有以官职为氏者,遂产生卜姓。尤可一提的是晋掌卜大夫卜偃,其卜技高超,百不失一。史书中对其有较详尽的描绘,其除运用卜甲、卜骨占卜外,还可运用沙鹿崩、柩有声如牛等物事变异进行铁口直断,堪称妙绝。因晋地之西河卜姓尊其为卜姓始祖,而西河后昌盛为卜姓郡望,故史书有尊卜偃为卜姓得姓始祖的。

各支始祖

卜式:字子怜,是继卜商后卜氏族人中政史有声、史册有载、最为显赫的人物了,其爵位与丞相并列,为“三公”之一。他是西汉中业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以牧羊致家,以爱国输财助边起家,古今予以表扬的人物。正因其名声显赫,对家族的声誉极为重要,全国各地的卜氏宗亲,多有将其纳入族谱之中。是为巨野卜氏始祖。

卜坟: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长门卜坟由山东东昌府(山东聊城)迁至丰县(二门卜典、三门卜谟返回夏邑)。是为微山卜氏始祖。

世系编辑

长支

(一)卜子长支家谱

1世卜商(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泮(巨野支祖)

2世卜芹

3世 卜大本

4世 卜元吉

5世 卜号:长子卜日祥、次子卜日祯(卜式的祖父)

6世 卜日祥

7世 卜君:长子卜赐福、次子卜赐祉、第三子卜赐禄、第四子卜赐瑞

8世 卜赐福:长子卜应、次子卜选、第三子卜茂

9世 卜应

10世 卜志:长子卜美、次子卜经、第三子卜懿

11世 卜美:长子卜潘、次子卜屏

12世 卜潘:长子卜孝思(无后)、次子卜孝则

13世卜孝则

14世 卜于远:长子卜继宗、次子卜继先

15世 卜继宗:长子卜璋、次子卜机、第三子卜璜

16世 卜璋

17世卜东也(一作“卜东”)

18世 卜钦:长子卜震、次子卜坎、第三子卜乾

19世 卜震:长子卜顺、次子卜巽、第三子卜任

20世 卜顺

21世 卜思

22世 卜息习:长子卜贤、次子卜德

23世 卜贤

24世 卜斗成

25世 卜宿:长子卜思敬、次子卜思义

26世 卜思敬:长子卜洛汝(无后)、次子卜泾渭

27世卜泾渭

28世 卜回:长子卜国传、次子卜国祯

29世 卜国传:长子卜军、次子卜师

30世卜军

31世 卜资

32世 卜尔允:长子卜占魁、次子卜应魁

33世 卜占魁

34世 卜游:长子卜朝柱、次子卜朝树

35世 卜朝柱:长子卜铨、次子卜监

36世 卜铨:长子卜边、次子卜迩

37世 卜边:长子卜五伦、次子卜建伦、第三子卜敦伦

38世 卜五伦

39世 卜浩然:长子卜屯、次子卜晋、第三子卜谦

40世 卜屯

41世 卜津

42世 卜易有

43世 卜现:长子卜登高、次子卜登魁

44世 卜登高

45世 卜两青

46世 卜述:长子卜三聘、次子卜三仕

47世 卜三聘

48世 卜季

49世 卜器

50世 卜长春

51世 卜照

52世 卜立邦:长子卜坟[由山东东昌府(今聊城市)迁至丰县]、次子卜典[夏邑支祖]、第三子卜谟[夏邑支祖]

53世卜坟:长子卜彦才、次子卜彦忠

54世卜彦才:长子卜吉、次子卜志

54世卜彦忠:长子卜云、次子卜海(无后)

55世 卜吉:长子卜从礼、次子卜从义、第三子卜良友

55世卜志:长子卜完、次子卜兰(无后)

56世卜从礼:生一子卜俊

55世 卜云:生一子卜奉

56世卜俊:卜从礼之子,无后

56世 卜从义:长子卜伦(无后)、次子卜聪[迁居沛邑卜家湾(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三子卜臻(无后)

56世 卜良友:长子卜仲[承接大宗谱]、次子卜盘、第三子卜清

56世 卜完:长子卜宣[鱼台支祖]、次子卜抡、第三子卜升

56世 卜奉:卜云之子

57世 卜恺:卜奉之子

57世 卜月:卜宣之子

58世 卜景占:卜月长子

58世 卜景治:卜月次子

58世 卜景节:卜月第三子

58世 卜景淮:卜月第四子

59世 卜希颜:卜景节长子

59世 卜希尧:卜景节次子

60世 卜念真:卜希尧长子

60世 卜从真:卜希尧次子

61世 卜文桂:卜念真长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折桂:卜念真次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攀桂:卜念真第三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良桂:卜念真第四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秋桂:卜念真第五子,迁居鱼台

注释或因战乱,或因家族衰微,卜子长支世系至此失载

次支

(二)卜子次支家谱(巨野支谱)

1世卜商(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判(一作卜泮,巨野县卜氏始祖)

2世卜判(字子决)

3世 卜哲:长子卜能智、次子卜能明

4世 卜能智

5世 卜丕

6世 卜晃:长子卜式、次子卜法

7世卜式(字子怜注释1):长子卜彪、次子卜虎日(虎+日,此字打不出来)

8世卜彪(字伯云):长子卜可久、次子卜可大、第三子卜可立

9世 卜可久:长子卜思孝、次子卜思忠

10世 卜思孝:长子卜安维、次子卜国忠

11世 卜安维(字匡公):长子卜世隆、次子卜世禄

12世 卜世隆(字子盛):长子卜忠、次子卜刚

13世 卜忠

14世 卜阶(字象升):长子卜守约、次子卜守正

15世 卜守约(字学曾):长子卜契、次子卜锡

16世 卜契:长子卜咸、次子卜良、第三子卜康

17世 卜咸(字先恒):长子卜兴邦、次子卜安邦

18世 卜兴邦(字大业):长子卜仁、次子卜旃、第三子卜施

19世 卜仁(字善长):长子卜良弼、次子卜良玉

20世卜良弼(一作卜弼注释2):宋代卜姓入杭始祖,世居山东省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长子卜修己、次子卜修德

21世 卜修己(字敬直)

22世 卜绍(字述之):长子卜殷、次子卜贵

23世 卜殷

24世 卜暨

25世 卜文蔚:长子卜叔卿、次子卜叔封

26世 卜叔卿:长子卜世祚、次子卜世立

27世 卜世祚:长子卜玘、次子卜玖

28世 卜玘

29世 卜之才(字荩臣)

30世 卜大中:长子卜秉义、次子卜秉彝

31世 卜秉义(字崇正):长子卜长言、次子卜善言

32世 卜长言

33世 卜继(字承先):长子卜光廷、次子卜光赞

34世 卜光廷

35世 卜鲸(字潜斋)

36世 卜记

37世 卜章

38世 卜洪谏:长子卜令演、次子卜令严[宗子]、第三子卜令威

39世 卜令严(字子肃)

40世 卜绍文

41世 卜友

42世 卜师孔

43世 卜中正

44世 卜大逵

45世 卜庸

46世 卜得善

47世 卜克宽

48世 卜硕

49世 卜旭升

50世 卜新志:长子卜运、次子卜连

51世卜运(一作“卜连”)

52世 卜初卫

53世 卜从吉:长子卜居广、次子卜居敬[宗子]

54世 卜居敬(字者昌),其子卜文可[日照支祖]

55世 卜文可:长子卜有为、次子卜克为

56世 卜有为

57世 卜用

58世 卜心以

59世卜日本(日+本,此字打不出来)

60世 卜品金

61世卜加民:明朝崇祯八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

62世卜景星:清朝康熙三年,入巨野县庠生

63世卜年昌:康熙七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十八年,入巨野县庠生,后为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世卜尊贤:字衍德,康熙五十一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五十九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世卜科:乾隆八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卜美长子卜玉柱为宗子

66世卜玉柱:乾隆十七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世卜国华:乾隆五十三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卜心端:自幼失音,未袭

69世卜先立:字广运,号德谱,嘉庆十七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世卜昭灼: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卜子奉祀官

71世卜宪章: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三年改为奉祀官

72世卜庆德

73世卜繁林:1958年,举家迁东北

注释1:关于“卜式”这个人物,《丰县卜氏族谱》与《巨野卜氏族谱》的记载有异:前者记载为“卜日祯之孙”,后者记载为“卜晃之子,卜丕之孙”,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注释2:据《大浦卜氏族谱》记载,卜弼创基于上杭胜运里,传六世至卜宁茂,卜宁茂又迁居梅县松源旗坑;卜宁茂之孙卜德清又迁至松口官坪,洪武年间,卜德清支派又迁至溪南(今松南),其后,该支后人卜仕雄又迁居大浦。因此支派世系缺失,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还需进一步考证。

考证编辑

卜姓,来源有五:

1、据《风俗通》所载,夏时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陕西合阳东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为氏。

2、出自姬姓。据《路史》所载,周文王之子滕叔绣曾任占卜之官,其后有卜姓。

3、据《姓苑》所载,周礼卜人之后,以官为氏。

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卜偃、秦国卜徒父、鲁国卜楚丘,其后人以官为氏。

5、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北魏代北匈奴复姓须卜氏,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单姓卜;明时云南缅中军民宣慰使为卜姓,系布朗族;清满洲八旗姓布尔察、布尼、布尔厄等氏后改为卜姓;达斡尔族布顿强氏,汉姓为卜;土家索卜氏,汉姓为卜;辽宁沈阳锡伯族卜占那氏、卜库索里氏等,汉姓均为卜;今土家、回、蒙古、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卜姓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1]

很多胶南人在查阅家谱的时候,都会发现祖上来自江苏海州,且都起于明代。江苏海州跟胶南有什么关系?胶南人的祖籍在哪里? (看完评论区留言,看看大家都是哪里移民来的) 编辑经过一番查阅,根据彭煜文、史星所著《胶南移民考——从先秦、明到现在》一文,整理出一条线索:胶南人是浙江人、江苏人、山西人、云南人的移民后裔。 而那个传说中的小脚趾甲分两瓣就是山西人后裔的传说……竟然是真的!(亲!脱了袜子看脚趾甲了没?) 而且,你觉得海青人说话「 ”咬舌子”,那人家说的是苏北口音! 太长见识了有木有? --------------认祖归宗------------- 胶南历史悠久,45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近2000多年来,胶南先后有多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春秋、秦代和明代初期。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发生在明初。胶南现有村庄半数以上建于明代,现在的胶南人大部分是明代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多数来自山西洪洞、江苏海州、云南,也有少数来自安徽、四川、河南、陕西、蒙古等地。 一 秦代以前的移民 胶南,古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齐、吴、越、楚、齐等国,春秋时期齐所置琅琊邑成为「 ”齐东境上邑”,在琅琊台西北5公里处形成了琅琊城,唐武德三年之前,一直有琅琊县等建置。从地理位置上琅琊与太湖流域、钱塘江两岸的越国相距遥远,但是通过琅琊与越国之间的三次移民活动,使胶南与吴越之地血脉相连,关系非同寻常。胶南和越国之间有3次大的移民活动,第一次是夏朝早期,琅琊人迁到越国。第二次是在越国灭吴国后,勾践徙都琅琊,约有数万人跟随到了胶南。第三次是在越国退出琅琊迁入吴(今苏州)时,越王后裔以及大量军队、百姓随之南返。 琅琊与越国的第一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夏朝早期,琅琊一带有大量人口向南迁移。这一次迁移的时间早,难以找到确凿的数据,但可从《史记》、《吴越春秋》等书的记载和绍兴的怪山找到此次迁徙的蛛丝马迹。在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市)有飞来山、又名怪山,旧时山上有东武亭、怪山书屋、小琅琊等景点,多部古籍记载了此山从琅琊飞来的传说。山是不会飞的,但传说的背后隐藏了越国人先祖从琅琊地区迁至越国的史实。 琅琊与越国的第二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468年。这之前,齐国士强君弱,诸侯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士大夫田常割琅琊等地为自己封地,引发国内动荡。吴国乘机发兵占领了琅琊等地。后来,勾践灭吴并徙都琅琊。勾践徙都琅琊,跟随而至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应在数万以上。来到琅琊,筑琅琊台,修军港,建兵营,起宫殿,从越国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越国都城——琅琊城附近。越王勾践成为春秋的最后一个霸主,胶南此时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在琅琊镇甸王家村西北二华里的高坡台地上,有七座大土丘,相传为越王冢(一说为汉王墓)。墓址原来甚大,后范围变小,现存的较大墓地周长六七十米,高四五米,十分雄伟。现在大多数古墓已被平毁,只有三座古墓较为完整,但有盗挖痕迹。胶南博物馆所藏青铜兵器,剑刃多作两度弧曲,形制与越王剑相同,青铜矛骹部末端呈双叉形,是越式兵器。在夏河城及附近地区发现了具有越国特色的若干表饰方格纹、席纹的印纹硬陶片和青铜剑、戈、镞、矛等,附近还有传说是越国运粮储藏处的运粮城地名,民间有关越王勾践、西施、范蠡的故事传说更是丰富多彩。琅琊城,古代又称夏河城,很可能是越王以夏人少康后裔自居而有此名。越在琅琊这块夏人故地上历传8主,称霸224年(一说传五主,霸90年)。 至越王亲,越国离开琅琊迁入吴。此时,应有不少人又从胶南返回越国,这是胶南与越国之间的第三次移民活动。 二 秦代移民 到了秦代,胶南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次是十几万人迁移到胶南,多数人留在了胶南;另一次是数千人随着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琅琊居留三个月,迁徙3万户居民到琅琊台下,并免除徭役12年,修筑琅琊台。在琅琊古城西北2公里有一个甸王家村,因其位于琅琊郡郊外(古时,城外为郊(郭),郊(郭)外为甸),村中居民尽为王姓,故名甸王家。随着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数千人中,应该大部分是胶南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发生时间早、规模大、影响深远的海外移民,胶南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侨乡。 三 汉至宋时期移民 西汉末年(公元前70年),琅琊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省地震部门推定为8级),琅琊城被毁,死亡6000人,琅琊国的刘氏祖庙也被震毁。之后,又有多次自然灾害、饥荒,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琅琊郡、琅琊国首府先迁东武再迁临沂,琅琊已不再是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置盐官,至隋唐时期,滨海卤泽密布,成为山东最大的产盐区。唐至北宋,海运兴盛,境内港口既是往来高丽要地,又是运粮重要口岸。人口日渐繁盛。在这一时期到胶南的移民多是一些自发的、零星的移民,规模和数量不可考。据《胶南县地名志》载:唐末大珠山宅科夏姓迁来;宋末魏姓从云南迁王台镇魏家岛耳河立村;元代中期孙、高两姓从云南迁来红石崖镇管家洼,因孙姓兴旺,取名孙家沟,1980年更名为管家洼。漕汶张氏的先世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北宋元佑年间自南直隶清河县迁至王台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渐为显赫门第,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贡生39人、举人14人,康生为漕汶张氏之二十四世孙。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 ”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参天。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孔辉,金代中叶人,任定远大将军、元帅右都监,知密州事。孔辉的先世逃荒由曲阜迁至胶南胶河孔家庄定居。孔辉的孙子孔思忠、孔思义分别被荫封为昭信校尉、武节将军。在孔家庄有孔辉墓。 四 明代移民 南宋时,胶南为宋金拉锯地带。金代在胶南境内设立张仓(在铁山镇)、梁乡(在大珠山镇)、信阳(在大村镇)、草桥(在泊里镇)四处兵镇,重兵把守山海要隘。在张仓建立榷场,为宋金两国互市贸易重镇。元代战争连绵十余年,蝗灾、瘟疫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倭寇屡掠沿海,多种灾难使胶南人口锐减,户口损耗严重。胶南的灵山湾在唐宋时期还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可是到了元末这里就变得人迹罕至,「 ”荆棘充塞,树木丛杂,豺狼之所居,狐狸之所嗥,渔夫樵子时或出没期间,不过一二野人耳”(《灵山卫志·建置序》)。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朱元璋即位后,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明代还大兴屯田。明代屯田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民屯是由 组织人民屯田,如移民屯种、募民屯种等等。洪武年间,明 曾不断地把狭乡(人多地少的地方)人民大量地向宽乡(人少地多的地方)迁移,这是移民屯种。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开始组织大量移民,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十余次,共向山东、河南等地移民数十万人。胶南的移民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来屯种的。 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江苏、安徽等九个省的移民相继进入胶南。在胶南市的1000余个行政村中,有278个村从山西迁来,有242个村从江苏迁来,100多个村从云南迁来,有4个村从安徽迁来,有3个村从四川迁来,有3个村从河南迁来,有2个村从陕西迁来,另外,还有一些村从河南、福建、云南和山东其他州县迁来。 移民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一是山西。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入者。他们多数来自山西省洪洞县。胶南不少人自称先祖从「 ”云南”或「 ”小云南”迁来,实际上「 ”云南”地区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云南省,而是在山西省。具 置较模糊,一般认为是指今山西省南部的长治、晋城一带。阴山之南、恒山以北广大地区古称云州,云州之南,或云中(今山西大同市)之南,称为「 ”云南”或「 ”小云南”。当年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时,山西境内却少有战争,而且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人口较多,与中原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山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人口稠密,成为明初移民的重要集散地。明朝廷在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机构,发给移民凭证和路费。附近各州县来的移民都先在广济寺会合。临行之前,他们聚集在寺中大槐树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度过最后的不眠之夜。上路后,一次次回首遥望故乡,最后只能望见广济寺的大槐树和树上的「 ”老鸹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成为这些「 ”云南”移民心中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标记。在胶南东部乡镇,至今仍有许多人说自己的祖先当初来自云南大槐树或云南老鸹窝,实际上这些人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相传,山西移民的后人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有民谣说:「 ”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 ”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到胶南定居后,有些移民为纪念自己的原籍,在村里栽植国槐。胶南的一部分树龄在500~600年的国槐,大都与此段历史有关。在大珠山镇东山张村有一棵槐树,有三四抱粗,在这里还曾建有「 ”槐爷庙”。 二是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从海州来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一样由朝廷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苏猖獗的倭寇来到胶南。有53个村来自海州荡芦村,另外还有的来自南城、戴村、东坎庄、三槐堂、云台山、张水沟等村。 三是云南。元代至明洪武年间,云南梁王段氏为大理酋长,明代初年政令不及,且路途遥远,云南省不可能有大批居民万里迢迢移居胶南。境内居民凡是称其先祖于明代从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有不少是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云南。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大多在云南留驻了20多年的时间。他们从军时大部分只身一人,独身者多与当地女子结婚成家,女方不少是当地的苗族、彝族姑娘。到洪武、永乐年间,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有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胶南设立了灵山卫,其中一部分来到了胶南落籍。这些军户原籍遍布华北、华南、西北地区各省,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妻室大部分为云南土著之女,相当一部分子女在云南出生,迁到胶南后便以云南为原籍。在胶南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槐阴县、云南凤仪县、云南江州府同州县,还有的是「 ”云南畅山县槐树底”、「 ”云南乌沙(撒)卫”等。实际上,说云南是祖籍并不确切,先祖们只是在云南驻防的军人,来到胶南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便以云南作为祖籍。各地移民在胶南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一定的聚居性。山西移民在有的乡镇占到50%,而有的乡镇几乎没有,江苏、云南移民也是这样。这与他们移民到胶南的时间、原因有关,也与明、清时胶南分属胶州、诸城两县有关。 江苏海州移民主要在胶南西南部乡镇(明代诸城所辖区域),如大村、海青、泊里等。山西移民安置在胶南西北部(明代胶州所辖区域),如六汪、胶河、市美等。云南移民在胶南大珠山、王台、黄山等其他东部乡镇。由于移民的原籍不同,来到胶南后又聚居在不同区域,胶南东部居民和西部居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差异。西部居民语言明显有苏北话的特点,东部人则讲北方话。西部人结婚时要求新娘下午到婆家,东部人要求新娘上午到婆家。过春节时,西部人正月初三早上送年,东部人则是正月初二晚上送年。人死后,生者要为其「 ”指路”,告诉亡灵朝什么方向去,在胶南会让亡灵朝「 ”西南大路”去,这一风俗可能也与移民祖籍有关。由各地移民带来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的后裔中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 军屯移民 元末明初,海上倭寇猖獗,给沿海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海防,一方面规定「 ”片板不许下海”,另一方面在全国实行卫所制。按照「 ”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的原则,陆续在山东设立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等九卫,洪武五年(1372年)在胶南境内设「 ”灵山卫”,筑灵山卫城,灵山卫的规模相当大,辖前、后、左三所,共建立军屯30个,军兵5600人。辖区西起日照两河,东至胶州沽河。为设立卫所,朝廷不仅派来驻军,还从云南、江淮等地迁来大批军户,实行屯垦,并从河南、山西向胶南移民,以巩固海防。当时规定,以屯养军,军屯受制卫所。凡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人一般受田五十亩,给耕牛、农具。当时的屯兵可带家属、奴仆等住在卫所。明代军户是世袭的,一人充军,世代相承,永远不能脱籍,这样他们就成了胶南的常住居民。明中期,屯兵加上家属、仆役已有几万人定居在胶南。这时人口稠密,灵山卫由元末明初的荒僻之地,成为一座繁荣兴旺的滨海小城「 ”阛阓相望,市井嚣繁,俨然一都会矣”(《灵山卫志》)。不仅灵山卫城颇具规模,在城外还设有30个墩台、12个城堡和33个军屯(不同时期数目不同),绝大部分在胶南、胶州和诸城,少部分在高密、平度等地。到清雍正十三年裁撤灵山卫时,灵山卫军屯仍有屯地1634顷,额征地丁银2853两。军屯钱粮不解州县,由卫而上解山东都指挥使司,最后至兵部,其体制类似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 在这些移民及他们的后人中,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阳武侯薛禄,其父便是以军户迁居灵山卫东之薛家岛。成年后代兄服役,「 ”靖难之变”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病逝后,宣宗亲自为其致悼文,追封鄞国公,谥忠武,世袭少保阳武侯,妻诰命夫人。在今黄岛区薛家岛及周围薛姓绝大部分为薛禄之后裔。除薛禄外,还有金辂,正千户,原籍山后人(蒙古人,祖籍山后之云中一带)。祖荣,初名蛮蛮。永乐二年,赐姓金。荣卒,子亮继。亮从都督毛福寿击贼有功,升正千户。亮卒,辂继。天顺八年,选灵山卫左所正千户。辂卒,子鼎继。正德六年,选即墨营备倭。七年三月十七日,流贼刘六等劫营,鼎力战死之。鼎生奎,奎生儒,儒生守业,守业生玉声,凡六传。金姓后人现居住在胶南市积米崖。灵山卫苏氏,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以军户自青州临朐县迁来灵山卫。后人读书从文者较多。明清间出贡生24人,其政声卓闻者尤以苏丛为最。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乾隆十七年编纂的《灵山卫志》记载:程常 指挥使,原籍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六传,凡五世。唐彰 指挥佥事,原籍湖广常德府石门县人。凡九传。王 瑾 指挥佥事,原籍武定人。世袭,传子惟精。焦鹍 指挥佥事,原任陕西榆林卫都司,调本卫指挥佥事,世袭,升留守司副使。王扬林 镇抚,原籍怀来县人。洪武间以军功授本卫镇抚司镇抚,封忠武校尉,世袭。宗得 正千户,原籍江西临川县人。凡传七世。侯胜 百户,原籍扬州府仪镇人,凡传四世。明正统元年(1436年),灵山卫创建武学。十年(1445年),改武学为儒学,设儒学教授,单列生员名额,灵山卫士绅因之崛起,苏、陈、王、宋、金、宗、焦、毕、薛等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290多人(含武科),或以名宦显赫,或以政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孝流芳。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焦复亨,领袖清代胶州文坛六十年。宋之钊,力学能文,有「 ”莱郡一人”之美称。苏濬,辞官归里,诗酒自娱,著有《群玉斋诗集》。苏潜修,广咨博访,至老不倦,所著《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研究明清时期灵山卫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民屯移民 明代胶南移民中除了军屯移民,还有民屯移民。民屯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些无地农民,大迁徙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给明代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移民中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商人后裔,因种种原因滞留胶南。如琅琊镇东港头村《陈氏族谱》记载:「 ”陈公携家由四川成都东关迁密州任学政,清乾隆四十二年七世族田窦氏携二子迁此立村”。大村镇大尧村《孟氏支谱》记载,明永乐十六年孟氏第56代孟希先由海州来任诸城县教谕,「 ”遂附近琅琊台而籍,居大窑庄(解放后改名为大尧),为琅琊孟氏始祖”。明代外地大批移入胶南的先民,加入了对胶南的开发,移民使胶南人口骤增。明 的采用「 ”计民授田”和免减税赋的办法,鼓励移民垦荒种地。迁移者披荆斩棘,拓荒野海滩为沃土田园。建于明代的这些村庄本身就铭刻着他们的历史功绩。移民带来了文化、思想、习俗,带来知识和生产技术。明代之后在胶南这片土地上又孕育出许多兴旺发达的家族和人杰,他们都是明初移民的后裔。可考的主要有琅琊丁氏、六汪赵氏、琅琊臧氏、松山张氏、宝山法氏等。琅琊丁氏 其祖先丁兴元末时以铁枪归邻县凤阳人朱元璋从军有功被授官,长子丁贯世袭官职,次子丁推则早在其兄长丁贯世袭前就迁移到诸城东南藏马山南天台山下(今大村)定居了,一起来的还有其姑表兄弟徐、董二姓。他们先是在琅琊湾落脚,董姓擅渔,遂定居沿海一带,世世以捕渔为生;徐姓则定居徐家大村(海青)一带。后因丁推不适水性又移居藏马天台,立村为丁家大村,因名琅琊丁氏,由于定居于藏马山之南天台山东面,后人也称为藏马丁氏或天台丁氏,因此地属诸城县,又称诸城丁氏。琅琊丁氏家族明、清两代显赫,如丁惟宁、丁琰有「 ”大小郑公”之称,丁耀亢(1599~1669)是丁惟宁之五子,清初文学家。大村丁氏人丁繁盛,「 ”瓜瓞蕃衍,墟落冢墓,相望无别姓,盘亘六十余里”,支派遍及胶南、诸城、日照等地。散处永城、鹿邑、江浦、东平、黄县、寿光、潍县、日照、莱阳、沾化、阳信、丰城、莆田、板浦、灌云等地的也很多。六汪赵氏 其祖先于明永乐初自南直隶徐州迁至境内六汪河北村定,五传至赵本。其族明清两代显耀。据其家谱及有关志书记载,赵氏一门8位进士、14位举人、23位贡生、51位监生(其官职不录);另有世袭镇抚2人、总兵、游击各1人。琅琊臧氏 其先世居琅琊台下。自臧惟一起,渐为显赫门第。族人遍及胶南、诸城等地,人才辈出,数世不衰。其中臧惟一、臧尔劝父子双进士,死后均被追赠兵部尚书。松山张氏 其祖先于明初自潍县迁至胶州松山(今张家楼镇松山子村)居住。自其二世起,家族中人才辈出,明清两朝显赫。根据张氏家谱,先后出进士5人、举人5人、贡生16人。张铭、张懋熺、张懋煌、张谦宜等皆出类拔萃、名闻一时。宝山法氏 其祖世袭济南卫指挥使。明代成化年间,法文质任胶州学正,遂落籍胶州。明末法若真随其父法寰避兵乱迁居铁橛山十几年。辞官后定居黄山。死后葬于隐珠镜台山。法若真的后代,如法枟、法坤宏、法坤厚等都名闻一时。 五 建国后移民 胶南向外地移民。建国后胶南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因为新修水库而引起的库区移民,支援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和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也使部分人口迁移。另外,上学、招工、投靠亲友等原因也造成数量较小的自发迁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相对较少。1955年3月,向吉林省、黑龙江省移民。移民对象主要是国防建设征用土地较多的地区和贫瘠山区的农民中,具有全部或部分劳动生产能力,可以自食其力,又能举家迁移者。1955年5月,胶南移往黑龙江省克东县15户、72人,藏马移往黑龙江省德都县273户、955人。1956年3月,组织出身好、思想进步、自愿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田间操作能力、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男女青壮年300名(其中琅琊区100名,泊里区80名,贡口区40名,龙马区80名),赴黑龙江省罗北农场开发建设边疆,建立独立集体农庄,名为「 ”罗北农场胶南集体农庄”。1956年7月,胶南往黑龙江省讷河县移民351户、1115人,往黑龙江省依安县移民50户、265人。1959~1960年,胶南修建十字路、铁山、小珠山水库,将库区16个村、1013户、4523人,迁往辽宁省旅大市的永城子区、甘井子区和复县。其中十字路库区7个村、643户、2913人,铁山库区5个村、267户、1030人,小珠山库区4个村、103户、580人。除了移民到辽宁外,还在胶南当地安排部分库区移民,建设了一些水库移民村。在1960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许多人忍饥挨饿,被迫到东北。再加上这一部分零星移民,在50年代和60年代到东北的胶南移民约有1万人。20世纪90年代后,从东北迁移到胶南的人逐渐增多,在胶南几乎每个村庄、街道、工厂、学校都有东北口音的人,其中不少就是这部分移民到东北的人,他们或他们的子孙后代又返回胶南。 落户胶南的三峡移民 三峡工程动工以来,胶南先后接收了2批三峡库区移民。2001年5月接收第一批移民,204名重庆忠县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分别到达铁山、张家楼、宝山和黄山的10个村庄安家落户。2004年8月6日,胶南接收的第二批三峡移民顺利抵达,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批三峡移民共18户、82名,全部来自重庆开县,安置在张家楼镇庄家疃、丁家寨、西寨和岭前马家庄村。

路姓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安达拉氏,以地为姓,满语为AndaraHala,汉义“半路”,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路氏、安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呼尔哈氏,亦称虎尔哈氏、虎尔虎氏、瑚尔喀氏,属于明朝时期的东海女真,以地为氏,满语为Hurha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牡丹江、黑河、以及对岸俄罗斯境地)、席北、新达漠城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胡氏、呼氏、陈氏、路氏等。其路氏鼻祖为呼尔哈纳喀达,原为东海女真虎尔哈部路长,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汗佟努尔哈赤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呼尔哈纳喀达率百户部族归附后金天命汗,后金天命汗大喜,特别从厚奖赐,专遣二百人往迎,到后还设大宴,厚赐财物,任命呼尔哈纳喀达为首之八大臣,部族每人各赐役使奴隶十对、乘马十匹、耕牛十头,还有以及大量皮裘氏、貂帽氏、衣氏、布氏、釜盆等物。在呼尔哈纳喀达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即有以先祖称号“路长”为姓氏者,汉化即称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托和啰氏,亦称托科罗氏、托活络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Hala,汉义“套马”或“把袋子驮在马背上”,族人甚众,分居虎

百家姓之顾姓

  百家姓之顾姓 《通志·氏族略》所云:“顾氏,己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封地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