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县是讲客家话的吗?江西的还有那些地方是讲很正的客家话的?是否和广东省梅州客家话差不多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3收藏

江西省遂川县是讲客家话的吗?江西的还有那些地方是讲很正的客家话的?是否和广东省梅州客家话差不多呢?,第1张

遂川大多数人说客家话

江西的客家话分布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 此外在赣北的铜鼓县也有客语区

客家话无所谓正偏 没人规定梅州客家话就是正的 江西的客语大致分为三片

一片为主要分布为 赣州市城郊、赣县、兴国、南康、信丰、上犹、崇义、大余等赣南的西北地区

另一片主要分布为 瑞金 宁都、于都等赣南的东部地区 口音偏福建话

最后是三南等赣南的南部地区 口音偏广东 按理来说南部因靠近广东省 这部分地区的江西客家话更接近梅州客家话 但是差别也比较明显

[编辑本段]中州古乐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 在长期的流传中,汉乐有过种种称谓。如"国乐"、"中州古韵"、"客家音乐"、"外江弦"、"汉调音乐"、"锣鼓吹"、"打八音"等。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届羊城音乐会上,经众多音乐家研讨,正式定名为"广东汉乐"。 [编辑本段]历史悠久 广东汉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历代汉民族的南迁,自4世纪魏晋时代以来,汉民族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南徙。尤以13世纪宋亡前后,南徙规模最大。南迁的汉民族,居住在粤东、闽西和赣南。先入为主,后至为客,当地人称他们为"客家"。客家人带来了异乡习俗,还带来了古代的中原音乐文化,"中州古调"、"汉皋旧谱"就是世代相传的旧有乐谱。据此,广东汉乐已有1600多年历史,即使是宋亡前后起算也有700多年了。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埔县志》设祭祀礼乐栏目,详载了琴、瑟、钟、磬、笙、箫等乐器,并附迎神、祭奠、送神用的"钟、吕"文字古乐谱五首。在民间,明崇帧末年,大埔枫朗人罗淑予在清入主后,避往山间,每日操琴读书自娱。清乾隆元年明通进士大埔百侯人杨缵烈在海南琼山书院教书时,登明冒塔,其传记云:"时柳叶徐鸣,月色如霜,回斋援洞萧奏《水龙吟》一弄别去。"以上见《大埔县志》人物篇,称为"儒家音乐"。至于中军班音乐,民间大锣鼓和八音等,清乾隆十年(1745年)《大埔县志》卷之十《民风。立春》载:"立春先一日,各里社戏剧、鼓吹以逆土牛,农民视牛色辨雨D"鼓吹就是中军班音乐和八音锣鼓泛称。再说庙堂音乐,唐朝已有寺观僧尼,为适应当地民俗风情,佛曲吸收了民歌、民谣和流行小调,同时请中军班音乐艺人以唢呐伴奏,一直沿袭。 晚清至抗战前,在粤东的广东汉乐馆已相当普遍。而城镇更出现固定的乐社机构。这一时期"儒家音乐"有以下特征; 一是既奏汉乐又兼唱皮黄。汉乐和汉剧音乐得到相互促进。 二是从事研究。20年代起,钱热储(大埔人),常在《汕头日报》发表"汉调音乐"评论。民国22年(1933年)创办《公益社乐剧月刊》,刊出了11期。著名的汉乐大师何育斋,将近百首传统丝弦乐曲加以整理,注明段落,演奏中的加花则用小字记在偏旁。记谱法已较前改善。 三是丝弦乐曲空板的出现。一百年前的旧有乐谱与本世纪年代的乐谱相比较,前者乐句有字音出现在板里(即小节的第一强拍),后者则变为空板,如《翠子登潭》、《将军令》和《有缘千里》等。这是音乐艺人演奏中的再创作并得到公认许可的。 四是乐谱资料相继出版。如万川(大埔旧县名)晋阳志乐土编纂的《琴学指南》由石叻(新加坡)和盛印务局于民国22年(1933年)印刷出版,收入《出水莲》、《小杨州》等工尺谱42首。民国23年出版《星洲客属总会国乐部五周年纪念集》,详订工尺谱近200首,并注板眼。同年,由大埔陈啸虎编的《国乐谱》出版,收入工尺谱乐曲45首。抗日战争前夕,兴宁国乐社出版了石版印刷的《国乐谱》,收有工尺谱约100首。这些出版物对广东汉乐的传承起到很大作用。 五是建立群众的乐社组织。如潮州的"扬风国乐社";大埔的"同益国乐社"。"同艺国乐社"、"百侯儒乐社";汕头的"公益社"、"以成社";西河的"保定国乐社";梅县的"艺光国乐社";兴宁的"兴宁国乐社";广州的"潮梅音乐社"等等。可见这时期广东汉乐的兴盛。 六是广东汉乐前辈饶淑枢于民国16年(1927年)根据二胡创制的提胡取得成功。提胡的音色柔美而浑厚,音域宽广,更适合广东汉乐的演奏,从而取代了六角二胡。 抗日战争以后,人民生活困顿,广东汉乐活动大大减少。 建国后,广东汉乐得到充分重视并有很大发展。原有乐社改称俱乐部,有的成为汉剧班社。一些中军班艺人也加入了汉剧团乐队,活动更加广泛。尤其是1956年,以饶丛举、饶淑枢、罗九香3人为代表的"客家音乐小组",随广东代表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获得成功。演奏的广东汉乐受到广泛赞誉,井灌制《单点头》、《昭君怨》等十余首乐曲唱片。1959年,古筝名家罗九香赴西安参加全国古筝教材会议,被誉为南派筝代表。1962年,16名乐手组成广东汉乐代表队参加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作专场演出录制唱片。特别是中军班演出的《饭后茶》、《嫁好郎》等民间习俗的妙趣横生的曲目,深受来自全国各地音乐界人士的赞誉。此后,广州音专开设广东汉乐班,以培养汉乐人才。1987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广东省举办音乐演出周,广东汉乐小组应邀参加演出6个场次,影响甚大。80年代以后,广东汉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出版了众多音乐资料和乐谱资料。如1982年出版的《广东汉乐三百首》。 [编辑本段]优雅高洁 广东汉乐作为广东省地方民间乐种之一,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和艺术风格。传统的广东汉乐所用乐器有文乐和武乐(打击乐)之分,文乐类的特色乐器有头弦、提胡、椰胡、唢呐和筝;武乐类的特色乐器有大锣、豌锣、当点。广东汉乐的曲目丰富,演奏形式多种多样。80年代有谱可查的曲目就达600多首,其中丝弦音乐350多首,中军班音乐60多首,项呐曲牌120多首,民间小调60多首。其乐曲有来自中原宫廷音乐、古代音乐的,如中军班乐曲《大乐》、丝弦音乐《南进宫》;有由古琴曲演变或摹仿而来的,如《渔樵问答》;有原属琵琶曲的,如《浪淘沙》;有原属戏剧曲牌的,如《得胜令》;也有由民歌、小调转化的,如《剪剪花》。线弦乐曲有"串调"和"大调"之分,大调指68板乐曲,余为串调。广东汉乐有"硬线"与"软线"之别。中军班音乐的乐曲按其用途性质分为礼乐、喜乐、祭祀音乐、敲板调和小调吹奏等门类。 从汉乐曲牌名称来看,既有高贵气派的《将军令》、《北进宫》、《朝天子》等,也有典雅清秀具有儒家风范的《柳叶金》、《琵琶调》、《西厢词》等,还有紧贴大众生活的《迎宾客》、《百家春》、《嫁好郎》等。在当今的影视艺术舞台上经常可以听到汉乐《出水莲》那优雅高洁的旋律,它已经成为广东汉乐的代表作。从广东汉乐演奏的乐器看,有文乐和武乐之分。文乐类的特色乐器有头弦、提胡、柳胡、唢呐和筝;武乐类的特色乐器有大锣、碗锣、当点。 按照传统的演奏形式、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及不同用途,广东汉乐分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和弦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时以头弦(俗称"吊规子")或提胡领奏,配以扬琴、三弦、笛子、椰胡等乐器。二是清乐,又称儒乐。它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时乐器较少,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人称筝、琶、胡"三件头"。三是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它主要应用于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演奏时以唢呐主奏,另辅以大鼓、苏锣、大小钹、碗锣、铜金、小锣、马锣(八音用)等打击乐器。四是中军班音乐。历史上它主要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音乐班社演奏,作为仪仗性质的音乐,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演奏时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五是庙堂音乐。它是举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演奏时以唢呐为主,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 广东汉乐的传统乐器分为两大类。一是文乐类:有头弦(俗称吊规子)、提胡、椰胡、低音胡、笛子、洞箫、唢呐、笙、月弦、三弦、扬琴、琵琶、筝;二是武乐类:有正板(片鼓)、副板(片鼓)、小鼓、大鼓、堂鼓、戥子、小钹、碗锣、当点、马锣、小锣、铜锣、大锣。 广东汉乐曲目丰富,从已整理出版的《广东汉乐曲目集》来看,共有曲目612首,其中丝弦乐430首,清乐56首,汉乐大锣鼓23首,中军班音乐62首,庙堂音乐31首。代表曲目有丝弦曲《单点尾》、《玉山坡》、《思夫》,唢呐曲《粉叠》、《普天乐》、《玉芙蓉》,庙堂音乐有《一封书》、《水底鱼》等。其中部分乐曲来自中原宫廷音乐、古代音乐,保存了唐代宫廷乐律,如中军班乐曲《大乐》、丝弦音乐《南进宫》等。广东汉乐广纳百家之长,如《渔樵问答》是由古琴曲演变或模仿而来的,《剪剪花》是由民歌小调转化的,《得胜令》也原属戏剧曲牌的。 [编辑本段]艺术结晶 七百多年前,中原古汉乐从中原流传到粤东等边远山区,并与客居地的民间吹打乐,庙堂音乐等乐种融汇交流,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流派,成为广东省的三大乐种之一。大埔有着良好的汉乐基础,民间汉乐活动由来已久,汉乐演奏点遍布城乡,据大埔县志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汉乐队38个,家庭汉乐演奏点60多个,广东汉乐研究会会员200多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广东汉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大金村是客家木偶戏发源地。大金村位于白砂镇的南端,距省道308线4公里,距白泮公路200米,交通便利。村口绿荫掩隐,青山横陈,一条小溪在草丛下潺潺向东流,村的四周山形犹如布袋,从袋口往里看,只见一棵千年古杉,根本不见人家,沿山边机耕路往山路子走,越过古杉,才知里面山清水秀﹑炊烟袅袅,有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村里流出的小溪水和村口(别村流出)的小溪水成丁字型,交口处称水口,此地有几块大古石,客家先人称其为龟石﹑鼓子石﹑铜锣石﹑案桌石﹑太师椅石等,形象逼真,并刻有“水口古石”字样,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水竹洋是大金村的一个自然村,有三十余户人家,一百三十多人口。自七世祖缘春公在此开基以来,世代从事木偶戏者甚多。至民国初年,据不完全统计:高腔戏班5个,乱弹戏班7个,共有戏班12个,几乎家家有戏班。据传,梁氏缘春于明初从浙江杭州学会高腔木偶戏。并带回“田公”戏神,安奉于白砂大金水竹洋一庙宇内,其庙宇称为“田公堂”。此后,木偶戏在本地及各地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流传到连城﹑长汀﹑武平﹑永定、龙岩以至粤东﹑闽南及台湾等地,成为客家木偶戏的发源地。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的梁利忠先生说:“田公堂”历史悠久,是闽西唯一最早的戏神庙宇,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在当地政府领导的关怀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客家木偶文化艺术得到不断发展。2001年,恢复开放“田公堂”,“田公堂”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成立“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2003年,筹建龙头戏班“客家木偶艺术团”,进行道路(水口到田公堂)等基础建设;2004年,客家木偶艺术研讨会“筹备会,成立“客家木偶艺术团”,“田公堂”翻新,建“木偶陈列室”,还筹建扩建”田公堂“;2002年5月,客家木偶戏发源地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田公堂“被列为上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白砂镇被誉为“木偶之乡”。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客家俗语合集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客家俗语合集1

 1平时省一口,冇时有一斗。

 2不怕穷,只怕朝朝睡到日头红。

 3有油莫点双盏火,免得无油打暗摸。

 4省食有存,省穿有新。

 5在家爱穿靓,出门无新物。

 6不怕事难,就怕人懒。

 7烂衫烂裤不可丢,留来日后好遮羞。

 8烂衫好遮羞,烂鼓好救月,烂铜锣可吓贼。

 9毋食烂饭毋得饱,毋着烂衫毋得老。

 10会算会除,无米煮蕃薯。

 11男人勤,吃得饱;女人勤,穿得好。

 12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秋当一冬。

 13冤枉钱,水流田;血汗钱,万万年。

 14人勤地献宝,人懒地生草。

 15又要耕田,又要耕圃,一日做到两头乌。

 16勤劳身体好,懒惰催人老。

 17早睡早起,存谷堆米;晚睡晚起,锅头吊起。

 18勤俭粮满仓,懒惰空米缸。

 客家俗语合集2

 1补漏趁天情,读书赶少年。

 2一字值千金,千金难买圣贤心。

 3 细空若无补,大空就叫苦。

 4刀无磨会生鲁,人无学会落后。

 5竹要嫩时抝,子要幼时教。

 6好子毋使爷田地,好女毋着嫁时衣。

 7地要日日扫,田要日日到,书要时时读。

 8湿柴难烧,娇子难教。

 9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10耕田爱养猪,养子要读书。

 11后生不肯学,老来无安乐。

 12有田不耕谷仓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13养子要教,养老要孝。

 14枯树无果实,空活无价值。

 15上家人教子,下家子学乖。

 16口说如风吹,纸笔定山河。

 17来到冬节先挪圆,三十暗埔喊无钱。

 18子弟不读书,好比无目珠。

 19养子毋 教育 ,耕田毋割谷。

 客家俗语合集3

 1 饭后一杯茶,饿死医生济。

 2坐久变懒,睡久成病。

 3苦瓜虽苦连皮吃,甘蔗虽甜要呸喳。

 4花开满园自然香,八月秋风渐渐凉。

 5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6人怕人打落,火惊人烧着。

 7多子多女多连迁,少子少女像神仙。

 8未有六十六,不可笑人大脚目。

 9未有八十八,不可笑人目珠瞎。

 10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11好汉不打妻,好狗不咬鸡。

 12饭后行百步,卖药先生关药铺。

 13吃饭先喝汤,胜过良药方。

 14有心黄金土,无心荒草埔。

 15嫁嫩郎,愁断肠;嫁老郎,会思量。

 16朋友不谈钱,讲钱多牵连。

 17饭后百步行,寿年到百零。

 18你做你的官,我打我的砖。

 19看病要对脉,食药要对时。

 20一夜无睡目,十夜补不足。

 21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22人老嘴多,树老根多。

 23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24人多力强,狗多咬羊。

 25得人钱财,帮人消灾。

 26有心留到臭,无心不到昼。

 27隔夜茶毒过蛇

 28姜要老来辣,蔗要老来甜。

 29人多无好某,猪多无好糠。

 30夜求一宿,日求三餐。

 31大吃大喝眼前香,细水长流度灾荒。

 32有钱要做朝南屋,子子孙孙好享福。

 33有食无食看面子,有着无着看身上。

 34树大分枒,子大分家。

 35食卯时酒,昏昏睡到酉。

相关 文章 :

1 有关客家的民间俗语

2 经典的客家天气谚语

3 各地关于端午习俗的俗语谚语

4 2020年关于激励俗语谚语合集

5 各地方的端午节俗语谚语

6 关于茶的诗句和谚语有哪些

据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李光文馆长介绍,大万世居的命名可溯源到《汉书·刘向传》中的“营起邑居,功费大万百余。”古注说:“大万,亿也;大,巨也。”传说大万世居一世祖曾传周年轻时靠牧放鸭鹅和给人推独轮车运石灰维持生活,日久略有积蓄,后因好赌致贫,欲建屋而借贷不遂,因此忍痛砍断右手拇指,立誓戒赌。曾传周后来做生意发达,在坪山、龙岗、淡水等地开办油糖厂和许多店铺。有钱后的曾传周开始建围屋,时间大约在清代乾隆中期,此后,围屋不断发展扩大,至乾隆五十六年建成,当时曾传周58岁。据曾氏族谱记载,曾传周敦厚诚实,仗义疏财。乾隆末年,惠州水患,曾传周及其长子曾光斗积极捐纳赈灾,被朝廷分别诰授儒林郎捐职员和捐监生。大万世居的建成,其所费人力物力财力非同小可,仅大墙就需近5000立方米泥沙灰石。所用石头重者达数十斤上百斤,这些石头都是从几里外的大山陂铜锣潭运来的。工程费时之久,耗资之巨,令人难以想像。

铜锣湾 (因为粤音比较顺口的关系,部分香港人会把铜锣湾读成铜锣“环”,使三字都变成阳平声)位于香港岛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业及 娱乐 场所集中地。

区内有多家大型百货公司及大型商场,包括:崇光百货、时代广场、利舞台广场以及世贸中心。铜锣湾购物区亦是全世界租金最贵的地段。

铜锣湾 风光

(英文名称:Causeway Bay,原称东角)位于香港岛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业及 娱乐 场所集中地。铜锣湾在香港有多处重复地名,但多指位于香港岛的铜锣湾;另一个铜锣湾(英文名称:Tung Lo Wan)位于沙田区大围。

香港岛的铜锣湾位于湾仔以东,北角以西,横跨湾仔区及东区:东至清风街天桥,西至坚拿道天桥(鹅颈桥)。其中香港海底隧道、维多利亚公园、港铁天后站、怡和午炮、皇仁书院及香港中央图书馆等则位于铜锣湾东区部分(天后或铜锣湾尾段)。

历史 沿革

铜锣湾原指今为维多利亚公园的海湾及其东岸。因为该处的海岸线像一个铜锣,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线就在今日铜锣湾道。铜锣湾古称 盐船湾 ,18世纪戴氏家族于海湾东岸建立了一座“盐船湾红香炉庙”,即今日的铜锣湾天后庙。

而现时一般称为铜锣湾的位置,则原称为东角,意思为维多利亚城之东的一个海角。东角的位置大约是现时维多利亚公园与波斯富街之间的地区,即东角道附近。

19世纪中期,铜锣湾乃英资企业怡和洋行总部,当时怡和洋行在东角设置货仓及于今糖街附近设糖厂即前香港铸币厂址。19世纪末,由于来往香港岛东西需绕路或坐船经过铜锣湾甚为不便,故此兴建了一条连接海湾的海堤,即是现今的高士威道。这亦是铜锣湾的英文名“ Causeway Bay ”(海堤湾)的字源。至1950年代,铜锣湾进行大型填海工程将海湾填平,得到的土地一部分用以兴建交通干道,一部分则成为了现今的维多利亚公园,奇力岛亦从此连陆。

1960年,日本百货公司大丸在铜锣湾记利佐治街开业,加上第一条海底隧道的兴建,其香港岛出口就在铜锣湾。于是多家日资百货公司先后在铜锣湾开业,令铜锣湾成为港岛主要购物中心,而铜锣湾亦因东区海底隧道通车原故成为通往东九龙和新界东之主要窗口。1980年代中全盛时期,铜锣湾

共有4间日资百货公司,分别为大丸、松坂屋、三越及崇光。踏入1990年代,日资百货公司不是结业便是易手,取而代之的乃一个一个的购物商场。其中香港电车在铜锣湾的原车厂,重建成今日的时代广场;位于波斯富街的戏院利舞台,则于1992年拆卸,改建成利舞台广场。

铜锣湾东部过去有铜锣湾裁判司署,是一幢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筑。但由于1980年代地铁工程影响而变成危楼,于1980年代初拆卸。原址变成了港铁港岛线的天后站出口,而顺理成章的,一般人亦改口把天后庙一带改称为“天后”,而“东角”这旧名则渐渐被人遗忘。

过去的地理划分到现时仍保留了不少痕迹,包括位于天后的铜锣湾街市、铜锣湾消防局及再向东行与海逸君绰酒店相对的民政事务总署铜锣湾社区中心、位于铜锣湾崇光百货附近的东角道,以及东角Laforet商场(原为东角Nu Face Sogo)。

经济发展

香港是一个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的重点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学家兼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放任经济的典范。纵使政府于2006年9月11日宣布香港首创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已经不再适用,且是“很久以前”的事,政府的经济政策理念仍然是让市场力量主导经济,避免操控或指导市场发展。商业规管精简、政府廉洁而高效率、税率低、税制简单、法制健全、产权观念牢固、货币稳定等因素,令大部分经济学家均相信香港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佼佼者。

香港经济以自由开放而全球知名,美国传统基金会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费沙尔学会(FraserInstitute)1996年起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一直将香港评定为全球第一位。再加上优秀的地理位置、资讯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设施及服务,都对香港的经济作出贡献。

人口民族

截至2000年,铜锣湾的居住人口为478434人,人口密

度则为每平方公里16303人。住宅单位数量为190,724个,密度则为每平方公里5499个。居住人口中,8249%为本地华人,1751%为外籍人士。

民俗文化

铜锣湾是香港最繁忙的购物和饮食区,也是香港不夜市区之一。入夜后,铜锣湾避风塘显得热闹而繁忙,只见船只灯火通明,穿唐装衫裤的艇妹摇橹,接送游客往来于海鲜艇、酒吧艇及歌艇这间。游客在船上品尝海鲜的同时,也可一边观赏海港夜景,一边领略舢舨风光,别有风味。所以夜游避风塘是游客晚上观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铜锣湾有许多很好的中西菜馆。

最受欢迎的休息场所维多利亚公园,每天清晨,不少市民会在那里练太极拳;每逢春节、中秋节、圣诞节及大除夕等重要节日,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市民聚集于此举行庆祝活动。公园里设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网球场,这里经常是举行国际网球赛事的场地。铜锣湾区另一著名的建筑物乃香港大球场,其设施达国际标准,可容纳观众4万人。位于铜锣湾和湾仔之间的是跑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赛马季节。旅客更可参观位于马场内快活看台二楼的香港赛马博物馆。

在香港,想见明星并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铜锣湾,不少本地明星平日里逛街也不时会在这一带出现,这里也是众多亚洲明星疯狂扫货的必去之处。

香港的铜锣湾并非《 古惑仔 》所描绘的样子。她不仅拥有着迷人的维多利亚公园和赛马场,同时它还是一个繁华的不夜城。这里的购物营业时间永远是全港最晚的,除了时代广场、利园以及多家日式百货之外,还有年青人追求的前卫 时尚 服装和奇趣玩艺儿的大众露天市集——渣甸坊。另外,此处的金百利、百德新街、霎东街、罗素街等,也都囊括古今、变通中外,欲在香港购物的浪潮之中拔得头筹。 香港商业繁华至极,购物在香港 旅游 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香港购物,不论是商品的品牌、种类、数量、价格还是服务,都会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购物天堂”的迷人魅力,体味着与世界同步的 时尚 购物浪潮。至香港购物,常人首选三类商品:服装、化妆品和电器。香港汇集了全球各大知名品牌,虽然比原产地稍贵,但与内地相比却是便宜不少,而且香港各大商家经常折扣;化妆品由于免税,在香港一些著名品牌的化妆品甚至比原产地更加便宜。

此外,香港各处的购物繁华地带也是数不胜数,挥散着“ 时尚 圣殿”的夺人芳香。中环,位于香港岛,是香港的商业与经济中心。汇丰银行与中银大厦俨然是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标志,名牌精品店与大型百货公司则在这里展现着风姿绰约的华贵气质。置地广场(铁TheLandmark),由地面延展至3楼,有欧美各国超级名牌精品,包括Gucci、Versace、Prada、LV等优雅 时尚 品味,或是Versus、OZOC、D&G等青春品牌,地下部分也有比较大众化的Esprit、U2等新款商品;金钟的太古广场(PacificPlace)等,主要售卖皮具服饰,商品档次很高,价格自然也不低,如路易·威登(LV)、香奈儿(Chanel)、浪凡(Lavin)、蒂法尼(Tiffany)……等;嘉轩广场是上等意大利品牌的天堂,这里几乎全部是意大利的品牌时装,而毕打行则引领了一场复古的风潮。尖沙嘴也是香港繁华的购物休闲区之一。

著名的海港城是全港最大的购物商场,玩具反斗城亦在此开有分店;长达200公尺的柏丽购物大道是女性最为喜欢的shopping精华地段,因为服装等价位中等,既买得起又能体现气质;现代感十足的名城店位于地下,既有G2000、U2、Bossini、Color18、Esprit的中价位服装,又有Episode、Jessica、Crocodile等优雅品牌。旺角中心、先达广场、潮流特区、Chic之堡等新兴购物热点,尽是最受年青人欢迎的服饰、 游戏 、漫画、海报、模型等,无不洋溢着青春气息。这里的各个购物中心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时刻充满了年轻人的新鲜与活力。 其实,香港还有许多不以经营品牌而出名的购物胜地,如:加连威老道、赏妃汇聚等,在这里只要精心,也能淘到许多不错的服饰和首饰等商品。

风味 美食

海鲜

香港人对饮食极为重视,除了以粤菜闻名外,日、韩、台、越、泰、印度及欧洲的菜系亦十分常见,享有 美食 天堂的称号。

早年香港人习惯上茶楼,早上冲一壶茶、叫两件点心,这经常成为西方人眼中香港饮食文化的典型。受英国影响,港人同样喜好吃下午茶,多数吃一件三文治、蛋挞、奶茶咖啡。

在华洋杂处下,香港发展出茶餐厅的独特餐馆,它原本出售一些三文治、咖啡等廉价西式小食,后来再引入各式传统小炒,并自创炒或捞出前一丁、菠萝油、柠七、鸳鸯等,而大牌档及冰室也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此外,香港街头小食也是多姿多彩,例如鸡蛋仔、砵仔糕、叮叮糖、煎酿三宝、碗仔翅等小食都颇为著名,以及由于香港人性格好“一窝蜂”,故有些小食会有如风一样,骤然而来,骤然而去。

传统本地菜以广府菜、客家菜及潮州菜为主,盆菜则是新界原居民在节日时的传统菜。由于香港临近海洋,因此海鲜也是常见的菜色,亦发展出如避风塘炒蟹的避风塘菜色。另外,位于香港仔避风塘的珍宝王国是著名的海上食府,而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九龙鲤鱼门也是吃海鲜的热点。

另一方面,香港饮食也深受外来饮食文化影响。中环苏豪区、湾仔及尖沙咀酒吧林立,而慕尼黑啤酒节更由1991年起每年于尖沙咀广东道举行。快餐方面,美式快餐主要由麦当劳及肯德基经营,而香港也发展出自己的港式快餐,当中以大家乐、大快活及美心快餐为代表。

未来展望

2006年11月21日,湾仔区议会讨论,在铜锣湾兴建地下商业城,以纾缓路面行人路的挤塞。地下街,由崇光百货地底至记利佐治街及怡和街,并增建5个新出入口,解决路面人车争路问题。在地下非收费区,将会设有商铺,预计6年内完工,届时崇光百货外面的过路设施将会取消。 跑马地站取代方案 据中西区区议员阮品强、何俊麒和甘乃威在2009年2月动议指出:港铁公司将会在铜锣湾勿地臣街进行扩建工程,以连接跑马地区。

铜锣湾夜景

旅游 信息

百货店铺

铜锣湾地段集中了很多购物中心、日资的百货公司以及酒店等,在街头巷尾还有很多餐厅,所有高档次的 时尚 潮流物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还是香港不夜市区之一。入夜后,铜锣湾显得热闹而繁忙,只见灯火通明。2013年铜锣湾已成为尖沙咀以外最重要的 旅游 区。

位于时代广场的连卡佛是顶级名牌聚集的高级百货店,不少顶级品牌以店中店的形式在这里设置分店。铜锣湾更是世界各大奢侈品牌开设顶级旗舰店的必争之地,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任何一家奢侈品牌的店铺。同时富有港岛特色的本地自主品牌与明星开设的自创品牌店面也在这里熠熠生辉。

购物地点

购物地点以时代广场、崇光百货、皇室堡等最为闻名,世界各地的名牌时装、 时尚 玩意、首饰精品、家俬电器,应有尽有。

在香港铜锣湾最适合于作为参照物的是崇光百货店。崇光百货店前电车行走的路为主干道,靠近湾仔一方为轩尼诗道,靠近北角一方为怡和街,以这条路为界,新街与旧街真实地形成对比。

主干道的海边一侧是新铜锣湾,为百货店与**院的密集地区。特别是从街道中心的崇光百货开始,到记利佐治街一带都是百货商店。从崇光通过记利佐治街,从最初的十字路口(大丸、松坂屋、**院翡翠的十字路口)向海岸线一侧的百德新街,这条街周末人相当多。从百德新街到告士打道,向左就是怡东酒店,它的旁边就是世界贸易中心,42层建筑的写字楼1996年完成了改装工程,G/F-4/F是购物中心,已经开业。

湾仔一带街道也在不断扩展,与轩尼诗道并行的骆克道、谢斐道,直到铜锣湾的西部的坚拿道东一带,都是公认的好餐馆集中地区。坚拿道东的东侧波斯富街之间有一巨大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1995年利舞台广场开业,形成新的人流。漂亮的餐馆与商店的不断增加,使这一带充满了活力。

主干道的靠山一侧是过去的铜锣湾,虽说如此,面对主干道的建筑物也在不断地更新。位于崇光斜对面的像轩尼诗中心(内有兴和中心三越百货店)那样的购物中心不断增加。但是再往里走,依然保留有可以回味过去香港气氛的场所。特别值得一看的是与轩尼诗道斜向延伸的渣甸街,以及并行的渣甸坊。

淘货须知 

香港的打折季是每年的7~9月以及新年前后至下一年的二月份。在打折季内,时间越拖后东西越便宜,但所剩下的精彩货品也较少。

酒店食肆

铜锣湾闹市之中,到处可以找到 美食 :平民化的茶餐厅、酒楼饭店、高级的酒店食肆,汇集了不同种类的中西食品,例如渣甸街、骆克道及利园山道,可吃到潮州打冷、京沪小菜、越南小食、甜品、特色私房菜等等,选择繁多。

主要景点

海洋公园

跑马地赛马场

文武庙

赤柱

罗屋民俗馆

太平山顶

圣约翰大教堂

香港 历史 博物馆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香港艺术馆

香港公园

香港动植物公园

香港庙街

皇后广场

香港科学馆

香港天文台

龙虎山

龙山寺

洲际酒店观景台

龙跃头文物径

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香港分馆

妙法寺

七圣宫古庙

史诺比公园

金紫荆广场

九龙城寨公园

虎豹别墅

汇丰银行

维多利亚公园

维多利亚港

中国银行

中环

北区公园

警队博物馆

钟楼

茶具博物馆

浅水湾

石阶街

石硖尾公园

上环

慈云山观音庙

黄石码头

主要交通

港铁

意指“香港铁路”,英文为Mass Transit Railway(MTR),是香港最大以铁路为基础的一个交通运输系统。港铁由9条市区线,连同1条连接机场及香港市中心的机场快线、1个拥有12条路线的轻铁系统、1个 旅游 缆车系统昂坪360,组成84个港铁车站及68个轻铁车站的铁路网,贯通港九市区及多个新市镇。同时,整个系统亦包括接驳巴士、城际客运及中国铁路货运服务。

综合港铁系统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营运,于2007年12月2日由地铁系统及九铁系统合并而成。其中东铁线始建于1906年,1910年通车,是连接香港及广东省主要的铁路线;而以隧道为主的第二条路线观塘线则于1979年通车,成为香港铁路史的里程碑。其后港铁经多年不断扩展,更成为“国际都市铁路联会”的创会会员之一。2008年8月,港铁成为唯一提供“2008年奥运会马术比赛铁路运输服务”的交通运输系统。

于2008年4月,港铁本地铁路路线过去12个月的累积载客量超过10亿人次,位列全球第7位。现时,综合港铁系统的平均周日载客量达430万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铁路系统之一。

尽管地铁和九铁已经合并,但大部分香港市民仍沿用合并前的称谓,将港铁的不同部分称呼为“地铁”(原属地铁的路线) 、“马铁”(马鞍山线)、“西铁”(西铁线)、“火车”(东铁线)。

小巴

有多条巴士及小巴线途经,更有地铁直达,交通非常方便。

往红磡 乘搭108九龙巴士只需15分钟。

往罗湖 乘地铁到尖沙咀站,再转乘坐火车(东铁)到罗湖,需时50分钟。

往机场 乘地铁到香港站,再转乘机场快线前往机场,约要40分钟。

往旺角乘搭地铁需时14分钟。

往尖沙咀 乘地铁只要9分钟。

往中环乘地铁约要6分钟。

往湾仔 乘搭地铁只需4分钟。

江西省遂川县是讲客家话的吗?江西的还有那些地方是讲很正的客家话的?是否和广东省梅州客家话差不多呢?

遂川大多数人说客家话 江西的客家话分布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 此外在赣北的铜鼓县也有客语区 客家话无所谓正偏 没人规定梅州客家话就是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