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4收藏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呢?,第1张

没有。

穆桂英是历史演义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扩展资料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

到了南宋,民间艺人把杨家将故事编成了话本,在民间越传越盛。杨家将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民间艺人进行了大胆想象和艺术加工,许多神奇的故事和人物不断被融入。

到了元代,杨家将故事形式又有新拓展,出现了杂剧,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到了明代,杨家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杨家将故事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广泛流传。这些故事反映的时间跨度加大,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一直写到宋神宗赵顼,约一百年的历史,编织了杨家祖孙世代抗敌的英勇故事。

清代以来,根据《杨家将演义》改编的还有《北宋金枪全传》、《两狼山》、《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平闵十八洞》(即《杨文广征南》)等中长篇小说。清末民初,许多说书艺人将杨家将的故事改编成评书、鼓书,代代说唱。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电视还未普及的时候,评书一度成为人们非常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上世纪八十年代,评书名家刘兰芳的《杨家将全传》(109回)说得铿锵悦耳,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上世纪九十年代,评书名家田连元应辽宁电视台之邀请,录制了《杨家将》(102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影视剧盛行,各种版本的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影视剧就层出不穷了。

上述这些流传和演义,多半对人物和情节进行了艺术加工,并虚构了很多人物。比如潘仁美的原型潘美虽然指挥失误,但并没有迫害杨家父子。这些演义和加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忠烈与奸诈的对比更加明显,艺术感染力就更强了。

--穆桂英

胡红一

胡红一,河南驻马店人。做过乡村体育老师、县委宣传部宣传干事、省电视台文艺编导、《南国早报》文娱主编、首席记者、《健报》(广西日报主办)副总编辑。现为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

中文名:胡红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驻马店

出生日期:1968年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中文系

代表作品:《真情三人行》

性别:男

人物简介

先后就读河南驻马店师范学校、驻马店教育学院、鲁迅文学院、西北大学、北京**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现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西民族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兼职教授。

中短篇小说《麦子黄了》、《段子》、《红雨伞》、《小小》、《第一次飞》等数十万字,散见于全国各地文学刊物。出版过**小说《真情三人行》、个人文集《广西当代作家丛书——胡红一卷》、城市传记《龙城密码》、人物传记《中国式山水狂想》、剧作集《山歌牵出月亮来》等。

除文学创作之外,还广泛涉猎于新闻、音乐、影视剧、大型歌舞晚会等多个领域的策划和创作。采写过《两个人的学校》、《感天动地父子情》、《四代人和一群白鹭》等新闻特写、报告文学,并将其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及舞台剧。

担任作词的歌曲有《人民公仆》、《大地之约》、《山歌牵出月亮来》、《尖尖谣》、《站在这坡望那坡》、《为生命歌唱》、《锦绣壮乡》、《留客歌》、《不会忘记》、《幸福路上》、《忠诚》等百余首,先后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开幕式晚会、中央电视“中韩歌会”、公安部春节联欢晚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山歌好比春江水》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综艺晚会《祖国万岁》等100多台大型演出,由陈明、毛阿敏、曲比阿乌、雷佳、吕继宏、魏松、阿鲁阿卓、汤灿、屠洪刚、焦点乐队等歌星乐队演唱。

广西第三届签约作家,广西第一、二、三届签约音乐家。

广西十百千人才、优秀专家。

作品目录

专著:**小说《真情三人行》(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胡红一卷》(漓江出版社)、城市传记《龙城密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物传记《中国式山水狂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剧作集《山歌牵出月亮来》(中国戏剧出版社)等;

歌曲:《人民公仆》、《山歌牵出月亮来》、《大地之约》、《尖尖谣》、《幸福路上》、《忠诚》等;

广播剧:《山外有个世界》、《诺言》、《红帆船》、《我要飞》等;

**:《那年秋天》、《真情三人行》、《海边的红树林》、《盖帽》等;

戏剧:歌剧《壮锦》、壮剧《赶山》、彩调剧《山歌牵出月亮来》、音乐剧《龙船调》《过桥风吹》、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歌舞秀《锦-宴》《风-雅-宋》等。

获奖情况

**《真情三人行》获开罗国际**节长故事片大奖、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编剧一等奖、中国**“童牛奖”及优秀儿童演员奖;

广播剧《山外有个世界》、《诺言》获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奖;

新闻报道《两个人的学校》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省级晚报新闻一等奖”;

歌曲《人民公仆》、《山歌牵出月亮来》、《忠诚》等被拍摄成音乐电视,在央视及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中国首届原创歌曲大赛“十大金曲”奖、首届全国公益歌曲大赛词曲金奖、全国“广播新歌”银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

歌剧《壮锦》获第11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剧目奖”、第9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壮剧《赶山》入选“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人物自述

人物特写:说说东西(节选)

文:胡红一

从知道东西(广西作家,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到认识东西,中间隔了好几年。最初是看他的小说,有时写的啥都记不囫囵了,名字却刀刻般闪亮在印象里。心想这家伙是谁啊?敢起这么高难度的名字,也不怕别人拿这说事作贱他。

后来去坐落于古都西安的西北大学读中文系作家班,发现东西的名字虽在花名册里,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他的迟迟不来报到,并不妨碍教授们每天点他的名,更不影响我趁机霸占他的床位放杂物。就这么着,一直“旷课”到我们毕业,东西也没露过一次面。后来听说他和余华、韩东、陈染等一起被广东青年文学院客聘为专业作家,才知道他不来上学的真正原因。

1996年秋,我鬼使神差地成了广西日报社所属子报的记者。从辽阔中原一下子来到南宁,饮食气候语言都无法适应,正举目无亲憋屈郁闷时,突然得知东西也在同幢大楼上班,心里顿时生长出几分亲切。在去拜这位名义同学的码头之前,我特意重读了他的部分小说,以便跟他去套近乎。记得那天阳光不错,推开广西日报副刊部的门,我就大喊大叫谁是东西?弄得满屋子人都抬头看我。一个戴眼镜的小个子慌忙起身,底气不足地认领我的询问,小声说“我是我是”,表情颇有些紧张失措。如同被打散的红军突然寻到组织,我一把攥住他那并不宽厚的手,使劲摇晃自报家门,东西这才把对待一般作者登门投稿的表情,慢慢调整成分寸适当的客气微笑。当我楞头楞脑地夸他小说厉害时,东西明显变得神情紧张起来,故意差开话题大声介绍同事,很隆重地说这是什么主任,那是什么协会会员,极力将一间小小陋室,渲染得不同凡响卧虎藏龙

自述:为啥写作(节选)

大约是12岁那年,我的身高一夜之间蹿到1·75米,早晨起来胳膊腿儿钻进前一天脱下的衣服里,才发现袖口和裤脚短了一大截子,还以为是布料缩水了,也没太在意。背着书包到学校,站在同龄孩子们中间升国旗唱国歌时,才感到高人一头乍人一膀地不自然,就像羊群里突然跑来一头驴。坐前面第一排听课时,后面的学生只见我的后背后脑勺,根本看不清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当天就被那个眼睛很好看的女班主任,将我调到最后一排。

在那段日子真是奇怪极了,我的饭量一个劲儿地噌噌往上长,吃得比家里那头带7个崽儿的老母猪还要多,晚上睡觉时骨头就像刚浇过水的红高粱,能听见嘎吧嘎吧的拔节声这种一日千里的成长形势,弄得我又是兴奋又是害怕,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一会儿像个快乐的耗子,一会儿像个忧虑的傻瓜。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原大地家家户户分田分地,刚刚砸烂吃了很久的大锅饭,自食其力地过上几天舒心日子,父老乡亲们一天到晚忙着从土地里挖金淘银,恨不得把吃奶娃娃也当成劳动力使唤。父亲是乡村医生忙着治病救人,母亲一个人忙完地忙家里,实在忙不过来时,难免会指使我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说实话,我是个天生不爱劳动的人,就像圣人孔老二说的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用我娘的话说,叫做伸手不拿四两重。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埋头睡觉,可以不吃饭睡,可以不分天明地黑地睡,可以拾麦穗时躺在两座凸起的坟墓之间睡为了逃避体力劳动,为了能有时间睡大头觉,我想近一切办法又被母亲一一识破。一天,我突发灵感地搬出桌凳铺开纸笔,拉起将要写作的隆重架式,却有意轻描淡写地对母亲说:“俺要写书当作家哩!”

这一招不仅把母亲吓愣了,还把整个家族给震惊了。因为,翻遍家谱查遍亲人,方圆几十里姓胡的人家,也没出过一个能写会画的秀才。打这以后,只要我做出写作状,就算家里人正忙着降龙缚虎,也没人敢指使我干这个干那个,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地用崇拜眼光看我。倒是那些邻居们建立不起“作家”概念,往往把“写书”当成了“说书”,脑子里立马电光石火地浮现出一个场景和一人人物,那就是趁着一年四季农闲时分,竹杆探路走村窜巷的鼓书艺人——瞎子张浩,说这不是学那“瞎浩”巧要饭吗?见母亲听了脸色不好看,就马上改口说,我看行得通,说好了也能吃饱饭混个肚子圆。

不管外人怎么看,我倒是自得其乐,不但落了清闲还被家人重视。有人关注时,就拉开一付不写出名著不罢休的架式。没人注意时,索性就蒙头呼呼睡大觉。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习惯,哪怕睡得再死再沉,只要听到家人从外面干活回来的脚步声,我都会一跃而起咬着笔杆儿做呕心沥血推敲状。看到这幅画面,家人往往很高兴,仿佛我就是他们那块长势最喜人的庄稼地。

拿来写作当借口,我渐渐有些养尊处优了,皮肤细腻四肢修长,看见油瓶子倒下也懒得去扶。由于生就跟年龄极不相符的大高个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常被一些走村窜户的媒婆盯梢尾随,当她们看到我家那座在当时农村不多见的红砖青瓦房时,更加坚定了“吃鲤鱼”(按照家乡风俗,结婚新人要逢年过节给媒人送大鲤鱼)的信念,就找母亲套近乎拉家常,掏出一个又一个漂亮大姑娘的照片,让母亲随便跳随便选。这时候,母亲往往拍着大腿笑出眼泪来,说俺儿还小只有十二岁哩,小学生哪能娶媳妇?媒婆横竖不相信母亲的话,拿着那些好看的照片晃过来晃过去,说别哄人啦小学生咋会长那么高哩,说少要点彩礼行不行啊,说不要彩礼倒贴总可以了吧?可是母亲仍一个劲儿地摇头,说儿子将来不会在农村寻媳妇,说儿子长大要当那啥作家哩!媒婆顿时非常失望,一旁的父亲倒是捧着照片爱不释手,说儿子真是太小了,这么多好闺女推掉也怪可惜,干脆说给他老子算咧!母亲不笑了,锐利的目光像把锥子,剜得父亲直打肉颤。后来在外地辗转谋生,人近30岁也没有成家的意思,远在河南农村的母亲就常常叹息,说早知道这样,十二岁那年就让你在农村成亲了,方圆几十里的大姑娘随便挑随便选,俺早抱孙子啦。

就这样,我先装模作样“假唱”好几年,最高成绩就是常被作文老师当众表扬而已。直到18岁参加工作那一天,突然读懂了父母的期待目光,就知道“事情闹大了”,不得不硬着头皮“真唱”,20岁那年第一篇散文在《河南日报》副刊正式发表后,父母这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报答,捧着念着跟远亲近邻炫耀着,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

生来不大孝顺的我,为了让父母继续高兴,便一路仄歪硬撑着上了“贼船”。也许当年睡过头了,也许确实不是那块材料儿,现如今经常一宿接一宿地失眠,把自己整个熬煎得面如菜色,仍然比山西老陈醋还要酸夸奖自己:啊!文学让我如此“药渣儿”

1895年,李家瑞出生在云南剑川县,这是一个白族之乡,民族民间文艺非常发达。1910年,李家瑞考入剑川小学读书。1916年升入到大理第二中学继续学习,次年,他考取了昆明成德中学,以后,又转入昆明二部师范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争取 了当时为数极少的公费待遇。1920年夏,李家瑞从温暖二部师范毕业后,为自谋生计,去嵩明高等小学读了半年书,尔后又回到昆明参加高考,被南京东南大学所录取。入学后,他因不满该校的文科教学,决定再次报考,以入他校。1922年秋,二十七岁的李家瑞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这个“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他耳目目染,接受到不少新鲜的知识和思想。不久,北大的《歌谣》周刊创刊问世了,这张“小小的报纸”唤起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顾,同时,也使他慢慢懂得了流传在民间的文艺和风格,也有那么高深的学问可作。两年以后,李家瑞升入高校中国文学系攻读。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他对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兴趣也逐步加强。1925年秋,刘半农从法国留学归来后,担任了李家瑞的老师。从此,李家瑞就在这位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先驱者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为日后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做着系统的准备工作。

1928年秋,李家瑞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经刘半农先生介绍,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做了练习助理员,后又转为正式助理员。并在刘半农先生的指导下,专刊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资料搜整和研究工作。1929年,李家瑞在协同刘半农编写学术专著的同时,发表了《中国傀儡戏考略》等研究论文。1930年2月,李家瑞与刘半农合作《宋元以来俗家谱》一书,由历史语言研究所作为专刊印行于世。此后,他又积极帮助刘半农搜整《中国俗曲总目稿》〈1931年5月刊行〉,为此书的编校和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同时,也使自己在实际的锻炼中走向成熟。1931年秋开始,李家瑞将其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对北京俗曲的搜索中,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材料汇集起来,进行系统地分类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写出了专著《北京俗曲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该书于1933年出版后,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同一时期,他还写了《乾隆以来北京儿歌嬗变举例》等与民间文艺有关的重要论文,1934年,李家瑞又遵循刘半农先生生前的嘱咐,将学术探寻的注意力,转回到两年前就已开始的另一个课题上,即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史书、方志、笔记、民间俗曲等书籍中,去查寻有关涉笔到北平风俗民情的材料,并将它们系统地抄整和编排出来。1935年,李家瑞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和发展了《打花鼓》、《说大鼓书的起源》、《劈破玉》等专题文章,并开始进行元明两代戏曲里的方言俗语的研究。1936年,是李家瑞学术撰述生涯中最为高产的时期。在这一年中,他除继续积极抄录和整理北平地区的风俗材料外,还撰写和发表了《唱本词》、《说弹词》、《两处码头调之比较》、《关于妓家供种的传说》、《谈嫁娶喜歌》等近二十篇研究民间文艺和民间风俗的文章。1937年5月,李家瑞推出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北平风俗类征》上、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他继《北平俗曲略》一书之后,奉献给当时学术界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与此同时,他还发表了《说新编弹词考证》、《十杯酒》等论文。

“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李家瑞为避寇乱,携眷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辗转迁徙由北平至上海,尔后又由上海至南京,淞沪战事后,他亲眼目睹到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仓惶溃逃,国土破碎,百姓落难的种种劣迹,从而失去了对国民党的信任和希望。回到剑川后不久,李家瑞接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电邀(1938年初该所亦迁至昆明),立即赶回该所继续从事于1935年就开始的元明两代戏曲里的方言俗语的研究。与此同时,他还曾打算编撰一部《北曲方言俗证》并对《北平俗曲略》一书作一些修补。但无奈一些原有的主要资料,已在避难中散失,许多工作都得从头做起。加之当时昆明又常遭日寇飞机轰炸,几个藏书较多的图书馆都无法正常开馆,这样就大大减慢了李家瑞学术研究的进程。1940年,亚当李家瑞开始全力投入撰述时,又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不得不离所回乡休养,以致使《北曲方言议证》成了未能完成的书稿,《北平俗曲略》也未能修订再版,这对中国现代的民间文艺学研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1941年,李家瑞的病势稍有好转,即应大理中学之聘,担任了该校高中部的国文教师。他一面授课,一面进行学术研究。但由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所限,李家瑞不得不中断自己所喜爱的民间文艺研究,转而从事对云南地方的民族文物和考古的探索。他曾多次深入剑川县石钟山窟等古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查,并在自己经济较为拮据的情况下,花钱请相馆的师傅去古文化遗址拍摄昭片,采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1943年秋,李家瑞离开大理中学,到丽江中学任教。在此之后的六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工作在中学教育战线上,并继续从事一些学术活动,曾利用假期去滇西地区作考古调查,并撰写了《滇西白族火葬墓初探》等一些研究云南地方的民族古迹和风俗的文章,

1949年12月,李宁瑞在自己的家多,迎来了三南省的解放。1950年春,他受云南省文教厅的委派,到鹤庆中学高中部任教,不久,又调至云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在此之后,他曾先后担任过云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省博物馆副馆长兼研究员、省史学会理事、云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同时,兼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的会员。

1951年至1953年,李家端除随中央和地方的文物机构,多次赴剑川县石钟山石窟作科学工作考查外,还织极参加了云南省博物馆的筹建工作。1955年,李家瑞参与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物展览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又多次带领考古工作人员赴晋宁、剑川等县的古文化遗址调查,发掘出不少重要的文物。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从事云南的民族历史和文物古迹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剑川县海门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发掘情况及我的一些看法》、《古代云南用贝币的大概情况》、《用文物补正南诏及大理国的纪年》等近二十篇论文,并与周泳先等同志合作,编著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文物调查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一书。六十年代初,李家瑞在担任云南省博物馆领导工作的同时,还参与组织云南地区文献史料讲座等学术教学活动,并亲自讲授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有关文献,为促进云南的民族文化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十年内乱期间,李家瑞虽已年近古稀,但仍不能免于其难。在“史无前例的冲击下,他被迫放下了手中的学术研究,以后又被“疏散回乡,生活上遇到了诸多困难,精神上也颇受压抑,因而成病,加之他年老体衰,所以未能等到“严冬散尽,就于1975年11月在云南逝世,享年八十岁。

在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上,李家瑞是一位颇有影响的研究家。他较早地闯入了民间说唱文艺的园地,为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流传于北京地区的民间曲艺和民俗材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北平俗曲略》,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多类民间曲艺的专著。在这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中,对说唱鼓书、大鼓书、竹板书、快书;蹦蹦戏,傀儡戏,济南调、湖广调、福建调、马头调、四川歌;打花鼓、跑旱船,儿歌、秧歌、夯歌等六十二种民间说唱文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一方面,他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一一介绍了各类民间说唱的特点,并对其渊源和流变作了必要的考证,同时还修正了一些为前人所弄错了的问题〈如指出别人在大鼓书研究中的某些错误等等〉。另一方面,他又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北平俗曲的“来源、“材料、“分类、“特点”、“唱者和“歌唱地方等问题,作出了初步的探索。他指出:北平俗曲“中间保存了许多史料,研究者们“可以由此看一点人民对于各种事件的见解和态度。由于李家瑞的这部《北平俗曲略》材料丰富,涉面甚宽〈其研究对象虽是在

“北平唱过的俗曲,但所涉及的民间曲艺种类却广及大半个中国〉,加之有介绍,有考订,有实例,所以它作为一部带有某些工县书性质的学术著作问世后,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民间说唱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材料,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民间说唱艺术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也正因为如此,刘半农先生才称《北平俗曲略》“是中国人研究民间文艺以来,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叙述。

1937年出版的《北平风俗类征》〈上、下两册〉,是李家瑞继《北平俗曲略》之后又部颇有影响的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第一部较为详细而系统地搜集北平民间风俗的类书。在这部言近四十万字的资料辑本中,李家瑞不仅收录了许多珍贵的民俗材料〈其中包括一些主要的民间文艺材料〉,而且把它们分成了“岁时、“婚丧、“饮食……、等十三个类别〈每一类别下面又分若干小类〉”并按各类材料的时间顺序将其编排了起来,李家瑞所做的这项工作。不但为搜整和保存古代书籍中关于北平地区的民俗记载,帮助人们广泛了解北京地区传统的生活习俗,进而深入进行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可靠的直接或间接材料,而且,也为后人进一步搜集和整理民俗材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因此,这部书于1937年出版以后,颇受民俗、民间文艺学界的重视和欢迎,直到198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还应读者的要求,将这部书原版付印出版,足见它在中国民俗、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价值和影响。

郭鹤鸣离开德云社后拜了西河大鼓弦师贾庆华为师。郭德纲西河门的师父是金文声,而贾庆华比金文声高一辈,郭鹤鸣一转眼就成了他师父郭德纲的师叔,犯了师门的大忌。

再者郭德纲在媒体谈论郭鹤鸣的时候,也不愿多谈此人,只是说很多事情你们不了解的,他是隐藏的最好的,没意思。说明还有一些了解不到的内幕,但肯定是深深伤害到了郭德纲。

扩展资料:

原郭德纲的徒弟,北方曲校伴奏系毕业,酷爱曲艺。2006年出现在德云社的舞台,活路极宽。擅长相声,快板,太平歌词,山东快书,竹板书,莲花落,发四喜,单弦,评书等多种曲艺形式,并擅长三弦、四胡、琵琶、笙管、笛箫各种伴奏,所以为德云社的御用乐队领班。

其师父郭德纲评价他道:“这孩子没有不会的,一人能顶一个乐队,德云社没他开不了戏。”

在德云社他以唱开场板和太平歌词为主,气场较强,有着不俗的人气。给宁云祥捧过一段时间的哏,也在德云书馆说过半本儿的《水泊梁山》以及《花和尚演义》,留住了不少回头客。

各种鼓书反串专场也常能看见他的弹弦和山东快书。台风较为火爆,基本功扎实。而且在郭德纲主演的电视剧《天生我才》中客串弦师。

2016年8月30日晚北京民族宫德云社纲丝节演出,家谱发布,其中“郭鹤鸣,河北人,本名郭龙飞。1986年1月8日生人,欺师灭祖手段卑劣,革除师门”,不再和德云社有任何关系。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舒姓的起源与家谱,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舒氏分布地区

陜西西安市,河北平乡县

历史来源

「舒」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所封的群舒国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2、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寿舒,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六五七年徐国灭舒,公元前五五二年,复国后的舒国再次被楚国灭亡。此后之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后逐渐昌盛为舒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庐江。并有舒姓子孙逐渐播迁于当时楚国的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带。始皇统一六国,不久又为高祖刘邦所灭,秦汉均为统一的国家,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孙迁居该地,并逐渐兴旺昌盛起来,因该地长期属京兆郡,故后世舒姓子孙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以后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后来舒姓成了北方的著姓之一。东汉时,舒姓才有人散见于史册,其中的东汉义士舒邵兄弟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陈留人舒燮播迁江南。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问题,避居江南之舒姓渐多,并与原居于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开始成为南方大姓之一。此际,北方舒姓的巨鹿郡望也已形成。隋唐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渐多。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更促进了北方舒姓的南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日盛,从这些历史名人的籍贯来分析,可以知晓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之东阳、慈溪、余姚、奉化、宁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元时,今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了舒姓人活动的身影。明初,山西舒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之后到清中叶,舒姓分布之地更广,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如今,舒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为多,上述四省之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舒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六。

家族名人

1、舒庆春: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 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2、舒行

舒行(1913-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舒姓开国将军,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

3、舒绣文

现代戏剧、**女表演艺术家。参加中国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歌女红牡丹》的配音工作。抗战后参加拍摄了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她演出的影片还有《民族生存》、《热血忠魂》、《新旧上海》、《野火春风》、《李时珍》等20多部。演出的话剧有《原野》、《雷雨》、《复活》、《虎符》、《红旗瓢瓢》等。

在最新公布的德云家谱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此番它既没有存在于鹤字名单中,同时也没有在弟子一栏,我们也可以得知,此时他已经去除掉了德云社,他就是王鹤宇。

带着粉丝去后台参观

此番王耀宗浮夸的表演,以及拿师兄弟们砸挂,这只是让粉丝不高兴而已,最为关键的,还要数他领着粉丝去后台参观,将一些不得对外公开的事,直接让外人看到,这其实才是整个行业中,都十分忌讳的事情。

开除德云社

没有想到,他在德云社中虽然只呆了短短几个月,却犯下如此之错。

因为过于严重,更是给如今的诸多新人留下了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德云社,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负面案例,通过此事也希望他接下来能够吸取教训,不要再太过狂妄自大,任何事情都要低调。

德云社评价

德云社目前争议性很大,德云社的相声很出色,德云社拯救了当今中国相声的局面,这个不可否认!

郭德纲本身的相声水平很高,有很多人黑他,特别是专业人士,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情绪,否定别人优秀的作品……

在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时候出了一个有足够才华和格局的人,做了并且做好了所谓的他们本分里最应该做的事情。这里头有嫉恶如仇,也有审时度势;有一票难求,也有三餐不饱。

相声最近从春晚的情况就能看出,越来越不利,被小品压榨得很厉害,而老一辈的相声艺术家以及一些相声演员都分布较散,不太团结,这种情况估计也是相声一直没落的原因,另外还有就是创新不够,老死守老传统艺术;不过德云社的起来,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相声希望,但是枪打出头鸟,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嫉妒!

德云社让我们不知不觉从那么多年的春晚相:声里走出来,了解了传统相声,甚至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各种行话,能跟他们互动……

自从德云社火起来以后,大大小小的剧场开始火爆起来,各地商演,海外商演,一票难求,一票千金又都出现,事实证明相声没有郭德纲,没有德云社就真黄了……

在德云社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一众演员为广大看官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相声大会,堪称德云社有史以来的最佳演出。同时,这也是以曹金为代表的云字科优秀学员的毕业汇演,非常成功!

还有一点值得赞扬的是地方戏曲,京剧,大鼓书,梆子等,是郭德纲让年轻人又从新认识到已经没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开始喜欢上了传统文化,这点德云社功不可没……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呢?

没有。穆桂英是历史演义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