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故事
毛泽东读了竺可桢的文章后很高兴,邀他到中南海面谈,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此间,国内新军阀混战不息,南京政府和各省当局没有多少心思用于建设,竺可桢却在兵荒马乱中奔走。建立气象站的艰难确非和平时期的人们所能想象。在此过程中,他又同帝国主义者的控制图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竺可帧坚持全国所有气象电报都由中央气象台集中广播,并改原先用英国殖民者规定的英制记录为国际通用标准。1937年,竺可帧去香港出席远东气象会议,港督安排晚宴时竟然把中国代表排在末尾。竺可帧认为这是故意损害中国国格,绝不能容忍,便与另外两名中国代表一起愤然离席以示抗议。
全国解放后,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O0多万字。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
在科学研究中,竺可帧一丝不苟,喜欢事事躬亲。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其艰苦,每到一地竺可帧总不忘收集资料,开展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他71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深受广大学者推崇。
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解放后,年过六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竺可桢身为知名科学家,却一生过着俭朴生活。在抗战最艰去的岁月里,身为大学校长兼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有一年的年夜饭吃的竟是霉米,却把所长应得的几千元的救济费平分给其他同事。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决定:把以女儿竺薪名义存的一笔钱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原来从1966年起竺可桢便以女儿名义把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存进银行,七年存款已达万元。这笔巨额党费,表现出这位气象学大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 1972年
此文肯定了西方对的气候思想,否定了西方错误的气候思想,一分为二,不论权威与否,尊重正确的权威知识,反对错误的权威知识,中国的气候思想也是一分为二的看待,引述历史资料,逐步的剖析,古为中用,打破了洋权威,是很不错的唯物文章,值得学习。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引言:中国古人的智慧不仅令后人们折服,更是令全世界的人所惊叹,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有着不容小觑的贡献。在我国古代相关史料中就有所记载,对气象学方面的研究,像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这一类的歌谣也流传至今,这不仅为古人发展农业有重要的帮助,对后来研究气象学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不仅推广观测范围,而且也创造了许多实用的气象仪器。
一、古代成就中国古代不仅有气象学方面的歌谣流传,也给后人们留下了许多测量方面的仪器,而且也根据各种天气现象,推出了许多实用的理论和解释。对于我们祖先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我们自然感到非常的自豪,这些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在当时,也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像汉朝张衡所制造的地动仪,在现今仍有所保留。还有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二十四节气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二、关于竺可桢竺可桢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而且也被认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重要开发拓创,一生对中国气象方面有着重要重要的贡献,也被称为气象学方面的宗师。1918年,竺可桢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就立即回到了祖国,但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气象事业发展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但是他还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了一个气象站,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成就在中国气象学发展史上,我们突破了多个第一,在1956年,中国气象台第一次通过媒体渠道,使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得知天气预报信息。1980年我国天气预报节目首次在电视上映,这无不使中国人民了解到中国气象学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在1984年,我国也建设了首个南极气象站,使我国气象学的发展更进一步。
中国科学家刘树生近日完成了他在澳大利亚的巡回讲学回到杭州。在不久前召开的第22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他刚刚荣获“国际昆虫学杰出成就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任所长的刘树生教授此次是应澳大利亚蔬菜害虫治理协作网的邀请,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州和昆士兰州面向专业人士进行学术演讲的。在8月15日于布里斯班召开的第22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刘树生和其他4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昆虫学家一起,荣获了大会颁发的“昆虫学杰出成就奖”。
刘树生的研究以昆虫行为和化学生态学、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入侵昆虫的种群发展和扩张为重点开展,先后成功主持了1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昆虫学杰出成就奖”是由同行提名,再经由国际昆虫学界的常设理事机构“国际昆虫学大会理事会”理事投票产生的,每届国际昆虫学大会获奖的科学家不会超过5位。国际昆虫学大会理事会主席里德福特教授在给刘树生教授颁奖的致词中说:“刘树生教授在昆虫生态学、害虫生物防治、蔬菜害虫综合治理几个领域都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创新成果,并一直致力于将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实践,为促进农业害虫持续治理和农业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随着登海种业昨日在中小板的上市,李登海,这位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的“杂交玉米之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衡量出身价,并以超过11亿的纸上财富,超过袁隆平。
“南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隆平高科在当年上市时,其主要股东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是许多人“做了多次工作”后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公司名字的。他本人既不担任公司任何职位,也不参与公司管理,只是持有“隆平高科”250万股股票,占238%,并获得“姓名使用费”580万元。
“北李”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李登海的人生与玉米是不可分割的,他研制出来的杂交玉米品种让玉米的产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玉米也成就了李登海人生的辉煌。
从1985年4月创办起我国第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农业民办科研单位———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到后来的登海种业顺利上市,李登海经历了整整二十个年头。
1993年5月,该研究所被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远征公司的出现,为后来的登海种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莱州市农科院以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后经增资,农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随后,登海种业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
第三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股票
此前,深沪股市以个人名字做公司名和股票简称的股票仅有两只:一是1994年上市的兰生股份(600826),以公司主要创始人,也是公司上市时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兰生命名;二是2000年上市的隆平高科(000998),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命名,也是我国第一只以科学家的名字冠名的股票。据介绍,当年隆平高科上市时,其主要股东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是在包括省领导在内的许多人“做了多次工作”后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公司名字的。袁隆平个人因此获得“姓名使用费”580万元,另外袁还持有“隆平高科”250万股股票。
而登海种业则是李登海以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的身份创建并逐步成长起来的,也是深沪股市历史上第三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股票。
李登海纸上财富超过11亿
与袁隆平只持有250万股隆平高科的股票不同,李登海由于直接和间接拥有登海种业495176万股的股份(占目前总股本的5627%),其“纸上财富”已超过11亿元。
据查,作为登海种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李登海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目前他除了直接持有公司8%的股份之外,还通过第一大股东莱州市农科院(李登海拥有829901%的股权)间接持有公司4827%的股份。
而作为中小板和询价发行以来的第一高价发行股,登海种业昨日上市后最高攀至2576元,全天成交均价2436元,收盘2391元。仅以收盘价计算,李登海的纸上财富已达到1184亿元。
当年隆平高科上市时,尽管当天收盘价达到4037元,但由于袁隆平只持有250万股隆平高科的股票,所以即使按收盘价计算,袁其时拥有的股票市值也只不过1亿多一点。
少为人知的“杂交玉米之父”
在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氏,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一个就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创始者。
在我国育种领域,也有“南袁北李”之说。“南袁”是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就是指李登海,紧凑型玉米研究的创始者,被称为“杂交玉米之父”,由于他一向低调,李登海似乎少为人知,但提起他培育的“掖单”系列高产玉米种子,却是家喻户晓。
据介绍,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3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最多时推广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不想上市但要上市”
登海种业正是李登海以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的身份创建并逐步成长起来的。
据介绍,1985年4月,李登海创办起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我国第一个农业民办科研单位———莱州市玉米研究所。1993年5月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远征公司的出现,为后来的登海种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莱州市农科院以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后经增资,农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
2000年,一个重要人物开始登场,他就是曾经导演了同仁堂高科分拆上市好戏的赵炳贤。正是在赵的鼓动和策划下,2000年9月,登海种业为上市而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开始进行。之后,公司开始进入上市辅导期。2004年3月8日,排队近三年的登海种业在证监会发审委顺利过会。
李登海称,“公司并不缺钱,绝不是为了圈钱而上市,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我并不想让企业上市,因为上市后其他股东要分享收益。但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又必须上市,要通过上市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记者 梁惠元)
南袁北李聚首资本市场 李登海一夜身价过十亿元
昨天上市的登海种业一大看点是实现了科学技术与资本运作的完美融合,也成就了李登海个人财富的最大化。随着登海种业的上市,李登海,这位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杂交玉米之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衡量出身价。
“玉米大王”李登海:三十载心血为农民
李登海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从他1972年开始进行高产玉米研究开始,他已经玉米育种78代,培育出近百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掖单”、“登海”两个系列的玉米品种已经成为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力品种。他曾调侃自己的工作是当全国人民的“厨师”:“中国人多地少,要实现农民的增收,就要靠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拿出最好的农作物品种。”
李登海: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
李登海研究员在杂交玉米方面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
袁隆平获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2004年3月29日,世界粮食基金会在华盛顿宣布,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研究专家袁隆平教授和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共同被授予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吴建平是中国互联网技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从1998年开始,他致力于推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开发,在全国率先建设了第一个IPv6试验床,并主持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其中,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和两代互联网过渡技术为世界首创。不久前,他当选为亚太地区下一代互联网学术组织主席。
获奖后的吴建平表示:“这个奖其实是奖给中国所有的下一代互联网和IPv6研究者的。这表明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及开发领域获得了重要地位,得到了世界的重视与尊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For Women in Science)”计划2003年度颁奖典礼于巴黎时间2月27日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埃及科学家Karimat Eksayed;美国科学家Johanna MHLevekt Sengers;阿根廷科学家Mariana Weissmann和土耳其科学家Ayse Erzan等共5位女性分别代表亚太、非洲、北美、拉美和欧洲地区获得“2003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李方华院士是我国单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的开创者,也是在我国建立并发展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次她代表亚太地区夺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继前三届中国女科学家获得提名后,中国科学家首次摘取该奖项。
据了解,“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诞生于1999年,每年评选一次。其中“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全世界范围内授予5位卓有成就的女性科学家。2003年,这一奖项的评奖范围由原来的生命科学领域扩大至物理、化学等领域,该奖项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和资助从事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所有女性的奖项。
据介绍,该奖项的评选过程严格、独立。每年先由800多位国际科学界的专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专家评审小组推荐在相关研究领域中贡献卓著的女科学家为候选人。每年12月初,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导的、国际知名权威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从候选名单中正式评选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入围者,并最终产生5名获奖者。2003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国际评审团主席由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ierre Gikkes de Gennes教授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女士是评审团中唯一的中国评委。
竺可桢(1890~1974)气候、地理学家。浙江绍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科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以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竺可桢对我国气象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上虞县东关镇人。生于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1949年以前,他先后创建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辟了中国的气象事业;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使浙大挺进到全国名校行列;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 [更多]
自然科学史所为研究生举办竺可桢讲席
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这几年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近代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与“竺可桢科学史奖”。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近现代卓 >>点击进入 [参与讨论]
科学史家竺可桢
□文 / 杜 扬 在20世纪的中国科学发展历程中,竺可桢在各个阶段都是一个关键人物,他也被誉为我国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同时值得提出的是,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史学科建设 >>点击进入 [参与讨论]
《竺可桢文集》:20世纪科学文化的历史宝藏
20卷、共计1300多万字的《竺可桢全集》(下简称为《全集》)可能是最好的竺可桢读本,不仅有学术论文、科普文章,还有工作报告、思想自传等,以及保存下来的38年之久的日记。 他是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科学成就可列出长长的一串
文章为了说明物候学具体举了:
1962年春天,北京农村的花生播种以后,受到严重的冻伤。竺可桢打开他的记录本,找到了答案。这件事来说明了物候学的事例。
《逝世前的科学》
记录1974年2月6日清晨六点,北京还没有破晓,寒气袭人。
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用颤抖的手,拧开半导体收音机的旋钮,仔细倾听着天气预报。然后支撑着从病床上坐起来,戴上眼镜,借着台灯的光,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
“气温最高零下1 ℃,最低零下7 ℃,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写完之后,老人正想把笔记本合上,忽然记起一件要紧的事,又连忙戴上眼镜,在刚才那行小字下面,注上两个字:
“局报”。
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篇科学记录。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
这位老人是谁呢?
他就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为什么在记录了天气预报之后,又加了“局报”两字呢?原来,这“局报”就是指“气象局预报”的意思。平时,竺可桢并不记录天气预报。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温度计,每天清晨,他把温度计放在院子里,然后开始做早操,做好操以后把温度记下来。他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作记录。
打开竺可桢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的项目可多啦: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花。”
“4月20日,燕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5月23日,布谷鸟初鸣。”
……
竺可桢仿佛是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时刻刻都在精心地观察着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鸟叫,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降霜,第一次结冰,第一次下雪……
竺可桢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他的笔记本,仿佛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
竺可桢为什么要给大自然记日记呢?
原来,竺可桢研究着生物随着气候变化而怎样变化的科学──“物候学”。
物候学是一门与工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科学。比如说,1962年春天,北京农村的花生播种以后,受到严重的冻伤。其实,社员们是按照与前两年同样的日子播种的,为什么在前两年却没有发生冻伤呢?竺可桢打开他的记录本,找到了答案:1962年北京的山桃、杏树、紫丁香开花的日子,比1961年迟了十天,比1960年迟了五六天,物候学的观测说明,1962年的农业季节推迟了,花生的播种日期也应适当推迟才对。
竺可桢正是深知物候学是一门如此重要的科学,所以毕生从事这一研究工作。他每天上班,本可以坐汽车,但他宁愿步行。一边走着,一边像巡逻兵一样扫视周围的一切。他善于从千树万枝中发现第一片绿叶,他善于从喧闹嘈杂的城市中听出第一声蛙鸣,他善于从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看到第一只燕子,他善于从春天的风沙中辨别出第一朵柳絮……
竺可桢在他和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一书中,绘制出了1950年至1972年间各种物候变化的曲线。这每一条曲线,不知凝聚着多少个观察数据,凝聚着竺可桢多少心血。
竺可桢还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摘引出古人对各种物候的记载,写出了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受到国内外气象学家的重视和称赞。
竺可桢为工农业生产贡献了力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而他的成就,正是来自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来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科学态度。他在1936年至1949年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亲自为浙江大学制订了校训──“求是”。他的一生,贯穿着“求是”精神。他在最后一篇科学记录上注明的“局报”两字,正是他严格的治学精神在别离人世前的又一次闪光!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尚书·洪范》:其云: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
《尚书•禹贡》里所谓“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水经注》记载,“洮水又东经临洮县故城北。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见长人受黑玉书于斯水上。洮水又东北流,屈而经索西城西。……洮水又北经狄道故城西。”
1974年2月6日,共38年零37天,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全部完整地保存着。
翻开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在每天的正文前,都记载着当天的天气情况,比如天气阴晴啦、风向风力啦。还记下花开花落啦、春去冬来啦,等等。这些日记竺可桢可不是随便记的,
他把这些是当作一项科学观察的工作来做的,非常认真、细致。
建国初期,竺可桢在科学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园北门附近。虽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却拒绝了组织上派车接送他上下班的照顾。因为他需要用身躯去感受大自然的阴晴冷热。
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来,南门出去;傍晚又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他就是竺可桢。
竺可桢上下班步行穿过公园,不是像游人那样悠闲自得地观赏公园里宜人的景色,而是对公园的景物做确切而又仔细的观察:
哪天柳絮飘飞、哪天北海结冰、哪天春燕回归、哪天丁香花开回家后,就在日记上认真地记载下来。这一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个年头。
有时候,竺可桢因出差或有事耽误,就动员老伴、女儿,甚至邻居家的孩子帮他留心观察,详细记录。
这些平凡的科学观察工作,几十年来,竺可桢丝毫没有放弃过。就是这些平凡的记录,为竺可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为他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气象预报时,还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握住笔,记下:“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
成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平时不断积累的结果。竺可桢38年如一日,记下了几十本的气象笔记,他这种个性中的坚持性,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坚持不懈
竺可桢的故事
本文2023-09-28 18:35: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