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徐氏族谱里有 文,学,书,生 这个几个辈分吗。 我的家族是从桓台这边迁走的。
我徐氏先祖,自明初,由琅琊迁新城东三十里索镇(今山东省桓台县索镇西镇村徐家胡同),距今已六百余载。
明中后期,徐氏已成为誉满齐鲁的名门望族。六世祖徐准万历癸末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正二品,时朝有四君子之称,公其一也。七世祖徐来庭,贡生。八世祖徐蔼如,招赘衡王府为郡马,兄弟六人皆有功名。九世祖徐元善(徐夜),天资聪慧,十四岁中秀才,清兵入关,母亲殉节,绝意仕进,隐居东臬,王渔洋成为隐君、高士,成为我国著名诗人之一。此后我们徐氏族人恪守族训,励精图治,现已成为一个人口众多、支脉纷繁的大家族。
随着漫长历史的不断演变,族人散居全国各地。据谱载,清末民国初,光“绩”辈先人就有20多人迁居山西。陕西、安徽、河南、河北、台湾等省份都有我们的后裔。我们的前人曾六次续修族谱,最早是三百年前的康熙年间,三次续修时我们家族的辈分“肇、绩、克、承、文、学、书、升、维、尔、樊、勉、永、锡、光、宠”十六字为十四至二十九世的辈分。第五次续修收录了徐东痴隐君诗集近五百首诗。
盛世修志,族望修谱。第七次续修已全面展开。我们非常盼望着远离家乡的族亲及其后人们能与我们联系,来寻根问祖,共同完成这次续修大业。
族谱是记载一个宗族历史和文化的史实书籍,具有区分宗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后人可从族谱中借鉴、传承宗族思想文化。对于一个宗族而言,缺少族谱,宗族就是不完整的。族谱不仅是家庭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重要参考资料。后人通过族谱,了解到历史发展、中外关系等。在族谱发展进行中,尤其是在清代时期,宗族编写族谱,逐渐形成不断修特点。本文主要主要探究形成宗族不断编修族谱原因,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族谱是我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留下的产物。不少历史学家在翻阅族谱时,会发现族谱被编写好几遍的现象。这种不断修的特点在明代时期有所表现,在清代时期表现最为突出。虽然明代时期时间较短,但是宗族依然坚持不断编修族谱[1]。特别是到了20实际80年代,将不断编修族谱推向热潮。
一、编写族谱意义
族谱是中国特有文化产物,在民族发展中具有悠久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其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历史价值
留存至今的族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族谱属于珍品。《仙源类谱》是现存最早的族谱,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系宋代内府抄本[2]。据《中国古籍善本数目》统计,列入善本的家谱有635种,但是实际存世的数量远超过这个数据。由于族谱里记载了宗族历史兴旺盛衰,所以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二)教化功能
族谱中一般有记载“家训”“家规”“家法”等,比如:戒赌博、尚节约、首孝悌等。此外,在族谱中还记载了数代先辈们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孝悌的优良传统、尊儒学经的育人风尚、忠于为国、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等,这些遗留下来的文明,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后代成为这样的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传统伦理与现代文化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是在传统伦理基础上建设起来的[3]。在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样也赋予了传统伦理新的生命力。族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其不仅能凝聚中华民族强大团结力量,还能促进现代文明建设。由此可见,族谱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
(三)寻根价值
宗族渊源与世系图谱是族谱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少后代通过查询族谱方式,寻根问祖。当他们在翻阅族谱,找到自己祖先时,难掩心中激动之情。此外,通过查询族谱,还能增强海外华侨凝聚力及向心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四)提升宗族凝聚力
通过编修族谱,不仅能提升宗族凝聚力,增强宗族之间的情感,还能促进宗族之间互相帮助。此外,通过编修族谱,还能了解到宗族历史和迁徙情况,知悉宗族学院亲疏远近关系。对于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历史记载和文化记载,国家就不会知道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族谱不但是能反映宗族发展兴衰,还是民族文化传承载体。
(五)姓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姓氏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有着悠久历史。姓氏寻根作为姓氏纽带的文化寻源活动,近几年引起海内外多方关注。此外,族谱还将对弘扬民族精神、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伟大复兴,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特点
后人在翻阅族谱时,会发现宗族族谱具有不断编修特点,许多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确保族谱连续不断。在明清时期,人们逐渐养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甚至将编修族谱当作宗族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编修族谱,总觉得少做了什么。只有修编了族谱,才觉得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清代,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特点愈加凸显。
清代时期,各宗族都有不断编修族谱习惯。但是历史数据并未明确显示究竟有多少宗族编修了族谱。在当时,族谱中记载了宗族成员、事件等,具有极强隐私性,一般不流传于世。并且,当时人们把族谱当作最为神圣的宝物,所以族谱不会出现在市面上。随着朝代走向灭亡后,许多族谱流于人间。因为族谱记载了许多宗族历史,为保护这些历史,不被不法分子利用,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大量销毁了族谱,只有少部分族谱留存了下来[4]。清代人编修族谱数量众多,其中江西民间编修最多。据各大图书馆藏书统计显示,在所有收录藏书中,清朝时期藏谱最多。
在明朝时期,宗族逐渐形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在清朝时期最为凸显。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编写任何文书都养成了不断编修特点,其中特点最为明显的文献就属地方志和族谱。地方志与族谱相似性极高,人们在地方志和族谱上准确标注时间人员、事件等,完整记录地方发生事件和宗族历史,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三、宗族不断编修族谱原因
(一)对孝道的追求
在我国历史中,有“三是不修谱则为不孝”这一说法。在当时,做儿女的不孝敬长辈,会被世人唾弃辱骂,故人们极怕被别人说为不孝,所以养成编修族谱习惯。此外,人们通过连续不断编修族谱,表达自己的孝道。如果编修族谱人死去,就由子孙后代进行编谱,否则认为子孙后代为不孝行为。如果子孙后代不愿意编写族谱,将会得到严厉惩罚。并且,宗族将定期编修族谱定为族规,如不按期进行,则为不孝。
(二)处理人际关系
清朝时期,人们以群居为主,一个村落为一族或几个宗族共用生活。人们长期生活在一起,要进行人际交流。人们通过族谱之间关系,就能确定族人之间远近亲疏关系,知道怎么称呼对方。比如对方是自己长辈,在没有族谱情况下,就不知道怎么称呼长辈。所以通过编修族谱,明确各自在宗族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处理人际关系[5]。
(三) 反映宗族发展历史
通过编修族谱,能反映出宗族兴盛衰亡发展历史。人们通过编修族谱,能提高宗族凝聚力、向心力,同时还能反映出宗族经济实力及宗族团结力。如果宗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修,说明宗族间缺乏凝聚力,人们不重视族谱对宗族的重要性;如果宗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修,说明宗族有足够向心力,有望成为名门望族。如果有人问你,你的祖先是谁时。若你答不出来,会显得很难看。人们在没有族谱情况下,不知道自己祖先,就是宗族衰落表现。因此,为凝聚宗族团结精神,要不断修编族谱。
(四)尊重祖先的体现
在清朝时期,人们认为编修族谱是一种尊敬祖先的一种行为。人们认为通过编修族谱,能使散落的宗族重新聚集起来,提升宗族凝聚力。李光地在阅读宗法时,看到编修族谱有三大好处,其一是能促进宗族长远发展,其二是实现宗族人兴丁旺,荣华富贵,其三是敬孝道。宗族通过宗法伦理传播,让人们通过修谱、续谱方法,实现尊祖、敬宗、收族。尽管当时宗族伦理道德在受到冲击下,人们还是坚持认为通过通过修谱、续谱是收回宗族的重要途径。人们收回宗族,再一次把宗族人民团结一起,形成牢固的社会群体。
在中华悠久文明发展进程中,宗族形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由于这些族谱中记载有宗族历史兴旺衰落,因此其具有十分重要历史价值。后人通过查阅族谱,还能了解到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6)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内容已较全面,包括序、凡例、列士、金氏本国、世系、事略、行实、行状、墓志铭、杂著、记、诗、赞、规约。嘉靖十八年许璞、许汉纂《许氏统宗世谱》内容涉及序、名人传记、行状、墓志、世系。嘉靖三十四年朱世恩纂《朱氏统宗世谱》内容涵括历代谱序、敕命、凡例、像赞、祠屋图、墓图、传、世系图。嘉靖三十七年黄侍、黄仁德纂《左田黄氏孟宗谱》内容包括序、图、地理志、姓氏源流、世系、文翰。隆庆六年许可复、许凤翔纂《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吸收并总结了嘉靖以前家谱的有关内容,且有所扩展。该谱涉及历代谱序、目录、世系图、考、先世文翰、序、说、传、记、寿叙、赋、诗、歌、词、挽诗、行状、赞、祭文、谱说、后骗子、领谱字号等诸项内容。
万历以后,字谱内容较前更为丰富。隆庆、万历年间歙县殷氏宗族“始为谱,其大凡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其后内容又扩充了“世德、规范、训典、文献、宅第、丘墓、遗文、遗迹、里社九考。”万历五年吕仕道纂《吕氏续修宗谱》涉及目录、书法、凡例,历代谱序、像赞、迁源源流、祠墓寺图表、里居图、姓氏来源、世系、世德、规范、训典、文献、遗事、丘墓、祭田、家规、修谱衔名、修谱总论、后序、跋等内容,该谱的列诸项涵盖了后世家谱所具备的基本内容。万历十八年程弘宾纂《歙西严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分谱序、谱例、纪源、传疑、传信、世系、世传、内传、保莹、遗翰、族约、续后十二篇。万历末年修成的休宁《曹氏统宗世谱》涉及序列、题辞、谱引、谱歌、谱诗、恩荣录、曹氏先达、迁徙源流、坟墓、后序、跋、谱约、支谱图、统宗谱系小叙、系图、事略、重修族谱叙略、家乘序、诗集序、遗嘱、跋等内容,名目纷繁,同万历以前所修宗谱相比,内容得到大规模扩展,几乎囊括了与宗族相关的所有事项。通过对上述明代宗谱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宋元谱相比较,明谱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家规家训、祠产族产等宗族制度的相关方面,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较前有所发展的一个反映。
关于体例方面,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项新内容,这是明修宗谱进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编纂学上成果的重要体现。据翟屯建先生研究,明代宗谱体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纲目体,以纲统目;二是条目体,一事一目,互助统辖;三是纲目与条目的混合体。且愈往后,这种混合体的方法在宗谱编纂中愈益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明代以后所修宗谱相比较,有明一代所修宗谱的体例已比较完备,且大体上已定型,此后清、民国年间所纂宗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谱,变更甚微。
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奉先思孝,不忘根本,必重一族之谱!
国家,是一个大家。这一个大家是由许许多多单个体的家庭构成。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承与发展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于是,家风与家族文化的建设对整个国家的文明极为重要。
国有史载,地有志记,家,亦就应有谱系。“谱谍身之本也”,古人就对族谱极为重视。家族的修谱工作是家族一件极其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族谱会清晰的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现在许多人,你爷爷是谁或许还知道,但你的曾祖父、太祖父是谁,恐怕就没几个人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国家需要历史,一个家族,也是需要历史的。家族的历史,多以族谱的形式呈现在诸位家族之人的面前。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是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这不只是一个小家庭的小事,而是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大事。若把家谱上升一个高度,也关乎到国事的高度。
每一个家族,在几千年文明的发展史上,都有自己的族谱。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每一个家族族谱都有几十年没有修谱。我卓氏族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分支较多,未普统一编纂过族谱。就分支于湖南的卓氏后裔(主要分布在张家界地区),也就是汝周公的后代,是在1924年统一编修过族谱。在那次编修后,由于战乱及开国建设,族谱已有九十多年没有全面的统一编修。虽在一九九六年,在慈利汝周公后人重新编修过一次族谱,由于近百年的繁衍,汝周公后人已遍及慈利之外的许多地方,在人力、物力、交通、信息传递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下,许多汝周公后人未能全部收录其中。族谱的编修应该力求真实、全面,而且每隔一两代人就应该再修编完善。
重新修编汝周公后人的族谱,已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卓德元、卓志喜等人发起修谱工作,顺应了全体汝周公后人的意愿,必将全体汝周公后人的支持。
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承前启后。颂扬前人,记录今人,激励后人,是家谱之重任。家,国之根本。国,由千千万万个小家构成。卓氏族谱,是汝周公一个家族的总记录,就是我们家族的发展史。我们卓氏家族,已经发展到枝大叶茂、瓜瓞绵绵;已经散处四方、星罗棋布于各地。若有了卓氏家族谱书详细而完备的记录,纵然天涯海角,纵然代远宗长,仍能寻踪而来。通过家谱,我们还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
自我介绍
所谓的“家乘族谱”,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也是血脉的谱系,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繁衍、迁徙、发展的历史记载。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家谱是血族习俗中的重要角色,更是一个家族联系族人的重要标志,也是族人 认祖归宗 的重要凭证。
家谱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得以传承延续的三大文化支柱:即国史、县志、家谱之一,也是研究国家和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家谱的前身最初是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当时叫谱牒,为了记录帝王家族的血缘关系,以保持继位者的血统纯正。据专家研究,产生两个阶段:一是商代的萌芽阶段,当时有一些简单的 世系表 ,是谱牒的雏形;二是西周的形成阶段,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才逐渐形成。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士族制度 充分发展,当时依据门第的尊卑来选官、联姻、品人,记录家族的士与庶的文献叫谱牒,并有人专门研究认定门阀的高卑,形成了一种专门学问,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谱学家。当时的谱牒是由朝廷设立的专门机构—— 谱牒局 主持撰修工作, 对自认士族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 。
隋唐以后, 废除九品中正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开始以才选人。谱牒的政治作用逐渐减弱,但还是屡修谱牒,但主要是为了培植新士族,贬抑旧士族,巩固封建统治。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随随着世家大族士家族的瓦解,谱牒彻衰弱,直到消失
从宋代开始,一些大的家族开始了新式家谱的创修活动。 欧阳修编的《欧阳氏族谱》和苏洵编的《苏氏族谱》开创了宋代编修家谱的先河,并逐渐以欧阳氏和苏氏家谱为典范,以二谱所定谱例为准则。 他和前代所谓“家谱”的最大区别是:属于私人修编,而且是本族人自己编写(本族中有威望的知识分子)。“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钱大昕——清代著名史学家),所以,宋代民间修谱形成风气,而且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续修,并将修谱视作对祖先的一种孝道行为 。 苏洵甚至说:“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 ”
明代修谱更为盛行;
清代编修家谱之风达到了顶点。
汉族民间称编修家谱为“做谱”。第一次叫“创修”,后来续修叫“增修”或“重修”,一般二十年或三十年进行一次。做谱时,在宗族内设编谱组织,总领人叫“谱东”,管财务的叫“银东”。各门或各支设分支“谱东”和“银东”,各司其职。尽责登记各户人家人口出生、婚配情况,并收集做谱的丁口银。调查完毕,再请文人编写,并请德高望重的有科举功名的人做序。最后手抄或刻板印刷。
各户领谱时,全族摆宴庆贺,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也要送礼同庆。家谱由各户分别保管,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定期“验谱”的习俗。届时由族长召集族人,检查家谱保管状况,如有损坏或丢失者,要视情况给予处罚。还有如祭祖一样的“祭谱”习俗。
建桥难
黄锦建桥
历经风雨
黄锦其人
《金溪吴氏族谱》之宋元书札简介
金川鸿泥原创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先生,撰写的《宋元金溪吴氏研究》,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200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文重点研究了宋元时期金溪著名科举望族吴氏。该吴氏居于金溪县新田、吴塘,奉北宋时期吴嗣(941~1029)为第一世始祖,明代正德年间,该地划归东乡县,元末榜眼吴裕、明朝开国状元吴伯宗系其代表人物。
吴氏与当时名流交往密切,如文天祥、程钜夫、吴澄、虞集、李存、危素、宋濂等,因此在传世典籍中,存有丰富的该家族史料,刘晓先生据此撰写了论文。本人翻阅《吴氏族谱》,发现其中有近四十篇书札,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这些书札的标题,全为族人编修族谱时重新拟定,但大多保留有书札前后的敬辞谦辞。
这些书札中,仅有李存一篇见于文集。《全宋文》所收文天祥手札三篇,亦来源于族谱。虽然不见于传世典籍,但大部分书札涉及的内容,仍见于相关文献记载。吴氏族谱传承有序,传世的宋元明初相关文献,除了与状元吴伯宗相关的,也有三万字以上,因此,这些书札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当然,历经传抄,文字略有差讹也在所难免。兹列族谱中三十九篇书札如下:
《文信公手札》三篇
文天祥命吴名扬筹办军需所作手札三篇。吴名扬(1236~1302),字叔瞻,号新溪,咸淳七年(1271)进士,曾任礼兵二部架阁、佥丞相幕府军事,是文天祥重要幕僚。续宋书第六卷文丞相附传吴名扬,附录文信公手札。
《新溪公却聘书》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程钜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奉诏到江南访求遗才,吴名扬为拒绝仕元而作此书。
《覆傅琴山季鲁先生书》
傅子云写给吴士亨的书札。傅子云(1164~1239),金溪县人,陆九渊门下著名弟子。吴士亨(1212~1288),字嘉甫,长子吴德鸿、次子吴德溥、三子吴可孙。
《友竹公与程雪楼求铭墓书》《雪楼程先生回友竹公求铭书》《雪楼程先生再回友竹公书》《雪楼程先生再回友竹公书》四篇
吴德溥与程钜夫往来书札。吴可孙去世后,吴德溥请程钜夫为其撰写墓志铭。程钜夫《故将仕佐郎建昌路儒学教授吴君墓志铭》,见于《雪楼集卷16》。据墓志“某少从徽庵先生于临川,得延陵氏之仲季焉……自是余留升扬,留长乐,留武昌,家居之日良寡,而延陵氏之仲季,远则书,近则面,凡余家庆吊之会,无不与焉者。”吴氏兄弟三人,吴德鸿(1226~1315,字仪可)居长,仲弟德溥(1237~1305,字时可,号友竹)、季弟可孙(1247~1301,字圣可,号兰林)两人在临川县临汝书院,与程钜夫同学徽庵先生程若庸门下。两家交往数十年,往来书问频繁,兄弟三人墓志全为程钜夫撰写,均见载《雪楼集》。
《兰林公贺雪楼新除侍御史奉诏求贤书》
程钜夫新任侍御史,奉诏到江南访求人才,吴可孙所作贺信。
《上建昌路总管程京山求给假书》
入元后,吴可孙任建昌路儒学教授,程钜夫叔叔程飞卿任建昌路总管。吴可孙任职三年后,以祖母年届九旬,请求辞官归里奉养,致书程飞卿。
《程叔永与兰林公书》
程飞卿致书吴可孙,谈论刊印饶鲁《四书说》传播道学之事。
《上雪楼程先生求铭书》
吴垕子(1262~1313)致书程钜夫吴氏简介,请其为父亲吴德溥作墓志铭。程钜夫《故登仕郎吴君墓铭》,载于《雪楼集卷18》。据墓志:孤垕子以状来京师曰:“昔者先人读季父之铭,而悲曰‘知我者鲍叔,小子识之’。今言犹在耳,而日月有期,敢又以请。”
《程雪楼先生谢友竹公书》《程雪楼先生与友竹兰林二公书》两篇
程钜夫致书同学吴德溥、吴可孙。
《贺程雪楼先生除翰林学士书》《雪楼先生回友竹公书》两篇
吴德溥祝贺程钜夫新任翰林学士,两人往来的书札。
《友竹公贺草庐先生除翰林学士书》
吴德溥致书吴澄,祝贺其新任翰林学士。
《上草庐先生求铭墓书》
吴辰子(1267~1339)请吴澄为母亲余氏写墓志的书札。吴澄《故登仕吴君夫人余氏墓志铭》,载于《吴文正集卷82》。据墓志“而其(吴德溥)夫人卒,诸孤征铭于余”。余妙真(1242~1323),金溪县礼原人。
《上程雪楼先生求墓铭书》
吴应子(1274~1331)请程钜夫为兄吴垕子写墓志所作书札。程钜夫《吴君载墓志铭》,载于《雪楼集卷20》。据墓志:始余与金溪吴氏仲季,事族祖徽庵先生于临汝精舍,意相得欢甚。至元丙子(1336)以来,余日有事于四方,率数岁乃一集,集率一二日去。余悲之,然犹冀其相见之未艾也。大德五年,圣可(吴可孙)死,余铭之;九年,时可(吴德溥)死,余铭之。余始痛其离阔之无穷期矣。今时可之嗣垕子又死焉,其仲弟应子亦又以铭累余。呜呼!以时可为父而丧其冡嫡,以圣可为季父而殒其犹子,以应子为弟而哭其长兄,岂天故短其命欲余铭耶?何铭之忍也。
《亦兰公通吴草庐先生书》《草庐先生与亦兰公书》两篇
吴晋卿(1284~1351)送儿子吴斐(1301~1326)求学吴澄门下往来的书札。
《伯尚与亦兰公书》
吴澄之子吴伯尚致书吴晋卿。
《草庐先生慰亦兰公丧子书》《回草庐先生书》《伯尚慰亦兰公书》《亦兰公回伯尚书》《上草庐先生求昌文墓铭书》《草庐先生回亦兰公求铭书》六篇
吴晋卿之子吴斐英年早逝,吴澄父子问吊,以及吴晋卿请写墓志,两家往来的书札。吴澄《金溪吴昌文墓志铭》,载于《吴文正集卷83》。
《李仲功慰亦兰公书》
李存慰问吴晋卿丧子的书札。
《李仲功与亦兰公书》
李存致书吴晋卿,李存《俟庵集卷29》题为《答吴君锡》。李存,字仲功,著有《俟庵集》。
《亦兰公慰士尧丧父草庐先生书》
吴澄去世,吴晋卿慰问其子吴士尧的书札。
《进士傅元宗慰以南公丧母书》
吴阕(1351~1403)丧母,傅汇慰问阕书札。吴贤(1310~1350),吴晋卿之子,吴阕之父,王府纪善危为其妻曾元炜作《曾孺人墓志铭》。曾元炜(1310~1382),金溪县城人,参知政事曾渊子孙女辈。
《危朝瓛纪善与兰畹公书》
危朝瓛写给吴闿的书札。吴闿(1327~1389)吴氏简介,字以绍,号兰畹,吴贤之子,傅汇为作墓志《兰畹公墓志铭》。危朝瓛从妹嫁新田吴勖。
《虞邵庵与承旨张梦臣书》《朵中丞与江西平章也先书》《欧阳玄公等十七人佥书与西省郎中崖元方员外郎王止善书》《祝蕃远与江西廉使张毅夫书》四篇
虞集、朵中丞、欧阳玄等、祝蕃为吴节妇黄氏请旌、彰显其德的书札。黄嗣贞,字玉娘,元代女诗人。庄静好学,19岁嫁东乡吴泰发,27岁丈夫客死三衢,于奔丧途中,作凄恻动人的祭文,又赋三十韵诗训儿。训儿诗成其自传诗,后人汇其诗文为《黄嗣贞诗文集》,已佚。诗作收入《江西诗征》,有《训子诗三十韵》等三首。
《上抚州府太守同知辞荐书》
(1307~1371)拒绝明朝官府征辟而作。 ,元末乡贡进士,状元吴伯宗之父。
附录:文天祥写给金溪人吴名扬的手札史料
金川鸿泥在翻阅典籍时,发现文天祥写给金溪人吴名扬的三件手札,以及清代名家为此手札写的序跋、题诗若干篇。
吴名扬,字叔瞻,南宋金溪县新田(今属东乡)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任吉州永丰县尉。德祐元年(1275),文天祥起兵赣州,擢名扬为礼兵二部架阁,佥丞相幕府军事。名扬督办军饷,集诸巨室,劝之助饷,慷慨陈言,晓以大义,闻者皆感泣,争输钱粟。后空坑兵败。名扬匿迹乡里不出,居家搜集宋末遗事,著《野史》四十卷。《中国人名大辞典》有载。
根据此次发现的文献记载,文天祥在军中前后三次蜡书指示吴名扬筹措军需。手札言简意赅,总共才220余字。吴氏后人视为墨宝,大约三百年后“忽失去”,但文字仍存于族谱中。后裔清代诗人吴嵩梁,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请翁方纲想象文天祥笔法缮写成卷,并请师友、同僚赋诗、题跋,汇刻为《表忠录》。
文天祥文集未收录此三件手札,可能是吴嵩梁首次对外公开,此后《永丰县志》、《全宋文》均据以载录。
除翁方纲自己在书卷后写了《跋文信国手迹》(《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外,笔者所查相关篇目还有: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七·宋吴架阁名扬》,
乐钧《青芝山馆诗集卷十四·题诗并序》,
赵翼《瓯北集卷四十四·题文信国致永丰尉吴名扬三扎诗并序》,
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五十五诗集·吴兰雪舍人嵩梁斋中观翁覃溪先生所补文文山与吴架阁书有序》,
王昶《春融堂集卷四十五·跋文信国与吴架阁名扬札子》,
王芑孙《渊雅堂全集惕甫未定藁卷二十·宋文信公与吴架阁三札赞有序》,
谢启昆《树经堂诗初集卷十五·题诗并序》,
吴锡麒《有正味斋词集卷八·翁覃溪前辈摹文信国与吴架阁三札,架阁裔孙兰雪孝廉属题》,
杨芳灿《芙蓉山馆全集诗钞卷七·宋文信国公致吴架阁三书横卷,为吴二兰雪题》。
请问徐氏族谱里有 文,学,书,生 这个几个辈分吗。 我的家族是从桓台这边迁走的。
本文2023-09-28 18:05: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