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王林泉为什么暴露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4收藏

雪中悍刀行王林泉为什么暴露,第1张

他自己暴露了他的身份。

王林泉是赤胆忠心的北椋人,他为了北椋潜伏在青州多年,当林家败落后,他顺势接管了青州的财权,潜藏在暗处的他,能够为北椋做许多事。

不过,当徐凤年来到青州后,他却大张旗鼓地迎接他(磕头下跪、将北椋世子接到自己的地盘姥山岛),他的出格举动暴露了他的身份。

王林泉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徐凤年顺利走出青州,他用一家老小的性命为筹码,让靖安王安心,也让京城放心两个位高权重的王爷不会结盟。

人物分析: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以为王林泉只是愚忠,但是随着剧情慢慢推进,我开始明白,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自爆身份的那一刻,他已经做好了必死的打算。

因为他知道,自己放走了林家人,无论靖安王平时有多倚重他,但是牵扯到这样的原则性问题,靖安王是不会放过他的。

另一方面,作为跟随徐骁的老人,王林泉也知道,在徐骁的整个计划里,当徐凤年出现在青州的时候,他这颗棋子也就变成了弃子——徐骁本就打算用他的一家老小来换取徐凤年平安离开青州。

活着的,王林泉作为北凉安插在青州的卧底,当徐凤年到达青州的时候,王林泉就没有隐藏自己是北凉卧底的身份了。

原本为了让徐凤年离开青州,王林泉按照悲凉王的指示,需要牺牲自己的全家人的性命。但是徐凤年并未让王林泉这样做,反而让王林泉一家老小离开青州回到北凉。

徐凤年留在青州寻找离开青州的方法,为了离开青州,徐凤年装作很喜欢静安王妃的样子,甚至还送了靖安王妃一个手串,虽然最后靖安王派了很多的高手来刺杀徐凤年,但是因为徐凤年的背后是北凉王府,所以不敢轻易得罪。

而徐凤年和靖安王商议之后,便以靖安王妃为人质,放徐凤年离开青州。徐凤年最终在手下的保护下顺利的来到了武帝城。

李淳罡虽然在武帝城和王仙芝交手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一决胜负。而徐凤年少了韩貂寺之后,便回到了北凉。

1山林与泉石。

①《梁书·处士传·庾诜》:“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绝。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②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③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许浑》:“ 浑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④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初,太子之舍家也,仿偟山泽,栖息林泉,时 浄饭王 乃命五人随瞻侍焉。”

⑤唐 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2指隐居之地。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闲居之趣。”

《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这一讲“林泉”,我们来说一说山居之美。

    王维有一首《山居秋暝》,写景抒情,生动自然,诗中有画,美不胜收。录之于此,算作一道唯美的开胃菜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先看一副写远景的(自书前人联句):

水通花海浮春外,家在遥山积翠中。

    上联“ 水通花海浮春外 ”,一个“ 浮 ”字用得极美——本来是别的东西浮在水面上,现在则是春意盎然、花海无际,流到“花海”里的“水”,反而“浮”到“花海”的上面了。

    下联“ 家在遥山积翠中 ”,写得十分自豪——要问我家住哪里?且看远山那片绿。“积翠”二字,笔力饱满,既写出了植被浓密、满目生机,又写出了居处幽谧、尽得清凉。

    接着看谭(名字生卒不详)先生一副:

数竿修竹三间屋,千顷烟波万叠山。

    这一联“ 数竿修竹三间屋,千顷烟波万叠山。 ”可以说是“联中有画”了——画出了一副空阔惬意的山居图。

    下面看笪dá重光先生(1623-1692)一副:

竹室依花槛,松云护草堂。

    这一副写得摇曳多姿。

    上联“ 竹室依花槛 ”是在说——出门近看,但见俺的“竹室”依偎在清香幽淡的“花槛”之中;

    下联“ 松云护草堂 ”则在说——登山回望,又见苍松挺立,白云回旋,好似护卫着俺的“草堂”。

    辛弃疾先生有一首《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描写其在江西上饶闲居时的庄园盛景,意气豪迈、词风刚健,颇有“ 松云护草堂 ”的意味。大家可以参照体会一下: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接着看赵之谦先生(1829-1884)一副:

亭虚暂放竹映水,岭曲故托山抱风。

    上联“ 亭虚暂放竹映水 ”,大家看,“ 亭 ”是“ 虚 ”的,“ 竹 ”是“ 虚 ”的,我的心当然也是“虚”的——“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我们常说虚怀若谷,虚心使人进步;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很“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看,自然界所有物体、包括我们人类都是由比分子更小的原子构成的,而在原子内部,又有电子围绕着极小的原子核在运动。有科学家估算,如果把原子内部的空间予以压缩的话,全世界70亿人可以压缩成一块方糖那样大小。

    接着再看下联“ 岭曲故托山抱风 ”,这一句写得太形象了——重重山岭间形成的峡谷忽纵忽横、或深或浅,会让空气流动起来忽畅忽滞、变化莫测,真好像是“ 山”“抱” 着 “风 ”呀。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写“地籁”,大家可以借助老先生奔放恣肆的词句,体会一下什么是“ 山抱风 ”: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

    关于这一段的详细解释,大家可以上网查阅。

    下面看戚牧先生(1877-1938)一副:

黄叶村间老渔叟,小桃源里旧人家。

    这一副“ 黄叶村间老渔叟,小桃源里旧人家 ”,写得宁静而祥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老鱼叟,旧人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像山间无名的野花一样,无关世事,自开自落。

    王维有一首五言绝句《辛夷坞》, 写得就是这种旨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接着看张大千(1899-1983)先生一副:

树看出屋青三面,水为当门绿一湾。

    这一副“ 树看出屋青三面,水为当门绿一湾 ”,用白描手法,简单明快,写出了自家居处的小环境——

    树三面,水一湾,后为林,前为泉;两耳不闻山外事,一身自在乐其间。

    下面再看赵之谦先生一副:

门外无人雨余山色,松间植杖风起涛声。

    上联“ 门外无人雨余山色 ”,写出了居住地的幽谧宁静;下联“ 松间植杖风起涛声 ”,则写出了自然界的风起云涌。

    接着看何绍基(1799-1873)先生一副:

宽拓庭除贪得月,少栽竹树要看山。

    大家看这一联,“ 宽拓庭除贪得月,少栽竹树要看山 ”,两句话道出了山居建筑的设计原则,那就是——要善于借景。

    明末著名造园家、诗人计成先生,写过一本园林艺术名著《园冶》。其中写到“借景”时说:

    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之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

    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人,门引春流到泽。

    下面看赵之琛(1781-1860)先生一副:

窗中自剪远溪,花里每寄春秋。

    大家看,上联“ 窗中自剪远溪 ”就是很高明的借景——窗子就好像摄像机的取景框一样,把“ 远溪 ”的美景给抓到眼前了。

    下联“ 花里每寄春秋 ”,则写得恬淡而潇洒——我无所事事、一身清闲,我的时间呀,都消磨在养花看花上了。

    下面看溥儒(1896-1963)先生一副:

窗前远岫悬生碧,帘外残霞挂熟红。

    大家看这一联,“ 窗前远岫悬生碧,帘外残霞挂熟红 ”,也是借景。

    这里的“ 生碧 ”与“ 熟红 ”、对得太绝妙了——“ 生碧 ”写出了满山植被的生机勃勃、青翠欲滴;“ 熟红 ”则不仅写出了晚霞浓浓的颜色,还写出了晚霞暖暖的温度。

  接着再看张大千先生一副:

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

    先看下联,“ 高枕卧游山自前 ”,这个也是借景,不过不是主动,而是被动,是“窗外青山跳进来”了。

    再看上联,“ 空钩意钓鱼亦乐 ”,为啥要空钩呢?是在搞行为艺术?还是在学姜太公?任你怎么去想,反正我就是——既想做钓翁,又不想让鱼儿不高兴。

  下面再看赵之谦先生一副:

素琴浊酒容一榻,连山绝涧开重帷。

    看上联,“ 素琴浊酒容一榻 ”——家里就这些玩意儿:琴是素琴,一块板板,几根弦弦,没有镶金缀玉,也没有锦匣流苏;酒是浊酒,聊胜于无;还有,榻是刚需,自然是少不了的。

    看下联,“ 连山绝涧开重帷 ”,这个一下子气势就出来了——别看家里东西简单粗糙,这里的大环境可壮观得很:

屹屹群山紧相连,重重绝涧频往还,

便如帷幕无重数,别有天地非人间。

    接着看戴熙(1801-1860)先生一副:

万壑千岩拥仙府,一筇双屐到松门。

    这一联和上一联一样,口气也大得不得了。

    上联“ 万壑千岩拥仙府 ”是说——我的“仙府”虽然只有几件草房,但那可是“万壑千岩”在簇拥着呢!举目四望,但见“万国衣冠拜冕旒”、“千朵红云捧玉皇”,这样的感觉太爽了。

    下联“ 一筇双屐到松门 ”是说——参天苍松就是我家的山门,看看我每天的生活吧:

晨起云游到日下,夜来高卧惟一榻。

安步当车去复还,芒鞋竹杖轻胜驾。

    接着看曾国藩(1811-1872)先生一副:

    拄杖每阑归鹤入,钓船时带夕阳来。

    上联“ 拄杖每阑归鹤入 ”,是在说——我有道骨,鹤有仙风,前生有缘,今世相逢。我要进家门,仙鹤也常跟着不放,是不是也要“欲眠与我分半榻”呢?

    下联“ 钓船时带夕阳来 ”,也是一副绝佳的风景画:

乱红堆里远山微,夕照影中钓客归。

漫天风光何处去?尽入吾庐没烟霏。

    最后看包世臣(1775-1855)先生一副:

半床黄叶,一瓮白云。

    这副“ 半床黄叶,一瓮白云 ”,简直美得一塌糊涂了,怎见得呢?有诗为证:

最爱山山黄叶飞,何妨半床共依偎。

莫道白云不可赠,瓮中尽是任携归。

(说明:文中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

    这一讲说的林泉,指的就是生命的物质环境——原生态的大自然。人来源于大自然,最终也要回归大自然,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分子。

    我们先来说一说人和大自然(也就是“林泉”)的情感。

    先看梁山舟(1723-1815)学士一副:

可有余闲到诗酒? 未能抛得是湖山。

    看这一联,“ 可有余闲到诗酒?未能抛得是湖山 ”,“ 诗酒 ”是需要“ 余闲 ”才能享受的,而“ 湖山 “这个大自然则是你无论如何也无法“ 抛得 ”的。“ 诗酒 ”是末,“ 湖山 ”是本。人往往对“ 诗酒 ”这个“末”陷得太深了,反而把“ 湖山 ”这个“本”给抛诸脑后了。所以,越是被文明教化的“文化人”,越是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可不要忘了“本”哟?

  有句流行语说“ 外面风浪再大,有妈妈在就不怕 ”,说的是妈妈能给自己带来内心的安宁。其实,如果把眼光放得开一点,“ 湖山 ”这个大自然就更应该是人的母亲。“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让你的内心暂时平复;“酒”可以消愁解闷,让你的内心暂时麻醉,但能使你内心真正、长久安宁的,还应该是这个虚涵无际、负载无穷的“湖山”大自然母亲。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回头再看这一联,“ 可有余闲到诗酒?未能抛得是湖山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诗酒不过是人类的精神鸦片而已,而湖山才是人类的心灵港湾。

    这几年房地产开发中,有一类房产特别受到追捧——那就是“湖景房”。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有湖借湖、没湖造湖,使不少人实现了“工作在都市、栖息在林泉”的生活梦想。我们随便看一个楼盘的宣传单:

    接着看赵之谦(1829-1884)先生一副:

高人自与山有素,老可能为竹写真。

    上联“ 高人自与山有素 ”,这里的“ 山 ”可以理解为与繁华都市相对的原生态大自然。

    其实每个人都和山有“ 素 ”,都和山是老朋友。只不过一般人在衣食住行、功名利禄中陷得太深了,常常把这个老朋友给忘了。

    看下联,“ 老可能为竹写真 ”,这个有点自鸣得意的样子。文与可善画竹子、董寿平也善画竹子,当代冷军先生画的竹子更是逼真,都可以碾压高像素的照片了。看看下面这一副:

    但是,即使把竹子“ 写 ”得和“ 真 ”的一样,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人重视名节,而竹子呢?就是一节一节的嘛。“ 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 ”,爱竹就是珍惜自己的名节。“ 能为竹写真 ”就是在说——我很珍惜自己的名节,因此我也就最喜欢、最了解竹子,当然能把竹子画得形神俱妙了。

    下面看傅山(1607-1684)先生一副:

春草如有意,高云共此心。

    我们常说“ 流水有意,落花无情 ”,这里的“ 情 ”、“ 意 ”都是人的主观情感。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讲得很透彻:“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

    这一联“ 春草如有意,高云共此心 ”,也是这样的——春草的蓬勃生机,高云的自由飞扬,都让我触景生情、不能自已,总想着与它们一道同呼吸,共命运呢。

    接着看左宗棠(1812-1885)先生一副:

信知君家有摩诘,自觉前身隐华山。

    上联“ 信知君家有摩诘 ”,出自北宋黄庭坚七言古风《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原诗用语如天风海涛、奔放恣肆,描述了北宋大画家许道宁的绘画功夫如何了得。这一句的意思是——我真的知道了你家有王摩诘(即王维)呀?这里是将许道宁比作善作山水的大画家、大诗人王维。

    这样一幅鬼使神助、笔墨精妙的山水画挂在家里,真可谓“空堂生丘壑,素壁见林泉”矣。

    下联“ 自觉前身隐华山 ”,出自南宋陆游的七言律诗《东篱》,原诗如下:

漫道深居昼掩关,东篱栽接不曾闲。

每因清梦游敷水,自觉前身隐华山。

花发时时携绿酒,客来往往羡朱颜。

药炉安著犹无地,拟展茅茨一两间。

    这一句“ 自觉前身隐华山 ”,比“ 高人自与山有素 ”更进一步了,“ 自与山有素 ”还不免有点套近乎的嫌疑,这里直接说“ 前身 ”,也就是说——我上辈子就一直隐居在华山中,我的感情能不深吗?

    下面看张瑞图(1570-1644)先生一副:

整顿乾坤将相,归休林壑渔樵。

    这一副“ 整顿乾坤将相,归休林壑渔樵 ”,前面《出入》中讲过了。这里再想提一下这份回归自然的情感——树高纵然过千尺,落叶终究亦归根。

    接着看张建勋(1848-1913)状元一副:

谋生旧买云三顷,托宿新分鹤半巢。

    这一联写得颇有仙风道骨。“ 谋生旧买云三顷 ”——我早就花钱置办好了一片好山好水,如今家国事均已了却,我正在其中自在逍遥呢。“ 托宿新分鹤半巢 ”——老伙计,你猜猜我晚上睡在哪儿呢?你肯定猜不到。告诉你吧——我挤到了仙鹤的窝里,天天和仙鹤一起庄生梦蝶、不知东方之既白。

    下面看袁克文(1890-1931)先生一副: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

    这一副“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 ”,和上一联也差不多。

    蝶恋花,我恋云,但白云四海为家,飘忽不定,怎么能亲近上呢?咦,有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抓不住云我还抓不住山?因为云爱山嘛!我就买一片山吧。

  这里的“买石”,意思就是“买山”。

    接着看何绍基(1799-1873)先生一副:

谁言有策堪经世,只是无钱可买山。

    这个写得就有点苦楚了,“ 谁言有策堪经世,只是无钱可买山 ”——虽然每天上班为人民服务,但我的水平其实很不咋地。你知道,我这是实在没办法呀。要想买片山水去逍遥,我得先挣钱呀!

    财务不自由,谁能真自由?要想花钱买自由,先得挣钱卖自由。

    下面看王福厂(1879-1960)先生一副:

但逢节序增诗卷,乞得溪山作醉乡。

    上联“ 但逢节序增诗卷 ”,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冬至节令时写的一首词,原句为“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意思是——心情要愉快,愉快要作诗,诗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诗。节气、时序正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得整理整理自己的诗,回顾总结一下。

    下联“ 乞得溪山作醉乡 ”,出自两宋间诗人刘一止的词,原句为“ 揽将风月归诗薮 sǒu, 乞得溪山作醉乡 ”,意思是——终于弄到一处好山水,就在这里优哉游哉、颐养天年吧。

    接着看高毓浵tóng(1877-1956)先生一副:

长酬泉石逍遥志,只养春云自在心。

    上联“ 长酬泉石逍遥志 ”,意思和上文“ 乞得溪山作醉乡 ”是一样的,都是在说——身外事、放一边,乐泉石,醉溪山,这样的生活我喜欢。

    下联“ 只养春云自在心 ”出自清代张问陶的七绝《暮春》,原诗如下:

打破疑团废六壬,扃 jiōng 门便抵入山深。

修仙礼佛翻多事,只养春云自在心。

    这首诗是在说——什么奇门遁甲呀,服药炼丹呀,烧香念佛呀,甚至纲常礼教什么的,通通都不要了。打烂、挣脱这些人类作茧自缚的文化枷锁,像春天的云彩一样自由自在,这才是最好的养性怡情之道呀!

    我们读《庄子》时可以发现,其中的千言万语好像都在说这个意思,且看其《秋水》篇中的两段:

    其一: 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我们看,庄子在嘲笑人类——用文化把自己的脑袋给套住了,把自己的鼻子给穿上了。

    其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我们看,“ 曳尾于涂中 ”(在泥里拖着尾巴)的庄子是多么逍遥自在!

    下面再看何绍基(1799-1873)先生一副:

日长琴酌茅檐下,岁晚江湖箬帽前。

    看上联,“ 日长琴酌茅檐下 ”,有情天不老,无事日斯长。没有乱七八糟的烦心事情,终日在茅檐下弹琴喝酒。这日子多舒服!

  看下联,“ 岁晚江湖箬帽前 ”,“ 岁晚 ”就是“晚岁”,也就是年龄大了,不问世事了,这个时候,青箬笠,绿蓑衣,依孤棹,泛江湖,明月清风长相伴,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日子多舒服!

    接着看钱南园(1740-1795)先生一副:

书非药物能医俗,家近云山亦养年。

  上联“ 书非药物能医俗 ”好理解 。下联“ 家近云山亦养年 ”,直接可以拿来做房地产的广告语了。

    下面看高垲kǎi(1769-1839)先生一副:

闲寻书册应多味,便入林泉真自豪。

    这里上、下联均出自北宋黄庭坚的诗句,上联“ 闲寻书册应多味 ”明白易懂,不多说了。

    下联“ 便入林泉真自豪 ”,出自七律《答龙门潘秀才见寄》,原诗如下: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

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

    现在人要是罢官赋闲,常常会觉得没面子、不愿见人。而这里的“潘秀才”,则一定是发朋友圈宣传了,也给黄庭坚发了信息。这一首七律,就是黄先生的回信。

    对于潘秀才的自由与幸福,黄先生真可以说是羡慕嫉妒恨——看看人家,40岁,人不老,身体好,和官家说声“拜拜”,撇下轻裘肥马,拥抱明月清风,水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多幸福呀! 

  最后看杨岘(1819-1896)先生一副:

放眼云烟容笑傲,侧身天地老渔樵。

    这一联真可谓大笔如椽,写得豪迈而潇洒。

    看上联“ 放眼云烟容笑傲 ”,这个心胸,这个气魄,真是大得不得了。

    在上联的基础上再看下联,“ 侧身天地老渔樵 ”,虽然“ 放眼 ”了,“ 笑傲 ”了,但并没有目空一切,并没有得意忘形。

    为啥说“ 侧身 ”呢?我感觉这是一种谦恭的态度——大自然是大家的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生而平等的,人类没有啥可值得狂妄自大的。陕西人有两句话说得朴素而直白: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CCTV10中《自然传奇》栏目有一句话则说得深刻而优雅: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整体看“ 侧身天地老渔樵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

与鹿为徒兮,与花同胞。

渔者以食兮,樵者以烧。

弱水三千兮,唯取一瓢。

但得温饱兮,万事逍遥。

(说明:文中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王诩(春秋战国时期)又名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  王龁:战国末期秦国大将,初为白起的锋芒所掩盖,白起死后也未有大功绩,但是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曾与蒙骜王陵交替征战,始皇帝二年,王龁战死。现有多部史书记载。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战将,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贲:汉族,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将兵代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参见秦灭魏之战)。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参见秦灭燕之战)。又回师攻代国,俘代王嘉。秦王政二十六年,又率军从燕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遂灭齐(参见秦灭齐之战),统一中国。因功被封为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

  王昭君:汉平使者,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前45—后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王霸:(—59年),字元伯,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生性喜欢法律,父亲担任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监狱官。常常感叹不愿做小官吏,他父亲觉得他不一般,派他西上长安求学。汉兵起事,光武路过颍阳,王霸带门客见光武,说:“将军起义兵,我不自量力,仰慕您的威信品德,愿意在您军中当兵。”光武说:“我做梦都在想与有才能有德性的人,一起建立功业,哪有二心呢!”于是随光武打败王寻、王邑于昆阳后,回家休息。

  王充:(公元27—约96年)东汉哲学家。

  王符:(约85—162年):东汉思想家。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王朗:(-228),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仕于曹魏,官至司徒、兰陵侯,与钟繇、华歆并为三公。去世后谥曰成侯。

  王平:(----248)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为事实上诸葛亮第一军事接班人。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公元303—361年)山东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世人合称“二王”。

  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国时期苻坚的丞相。

  王勃(公元649—676年):唐代诗人,唐初四杰之首。

  王之涣(公元688—742年):唐代诗人,《登鹳雀楼》久传不衰。

  王维(公元701—761年):唐代诗人,画家。

  王仙芝(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王小波(公元?—约995年):北宋时农民起义军领袖。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宰相。

  王重阳(公元1113—1170年):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王实甫(公元1260-1316年):元戏曲作家。

  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明朝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疑似作《金瓶梅》。

  王士祯(公元1634—1711年):清初大诗人。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时敏(公元1592—1680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

  王鉴(公元1598—1677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

  王翚(公元1632—1717年):清代著名画家。

  王原祁(公元1642—1715年):清代著名画家。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今成都市新都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刚毅、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 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雪中悍刀行王林泉为什么暴露

他自己暴露了他的身份。王林泉是赤胆忠心的北椋人,他为了北椋潜伏在青州多年,当林家败落后,他顺势接管了青州的财权,潜藏在暗处的他,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