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的家谱
力宏的资料想必你也很清楚,就不详细说了。(想说都说不完O(∩_∩)O~)
1外曾祖父:许凤藻 王力宏奶奶的父亲,孙中山当年巡查长江的时候曾经题字给当时的副舰长。学校毕业后插班考入南京水师学堂,与陈绍宽同班,在校时互争冠亚。
2舅公: 许倬云(力宏奶奶的兄弟) 大历史系 芝加哥大学硕士。是著名的史学家,在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注重治史方法创新、著述等身,誉满海内外。
3奶奶:许留芬 清华大学毕业 。
4外婆 师范学院历史系博士毕业(具体学校名称不详)
5父亲:王大中 台湾大学医学系(排名第一的台湾学校和院系 )美国一家“儿童医院”院长。
6母亲:李明姝 政治大学毕业 ,画家,全职太太。(他父母好像是国外念研究所进修的时候认识 然后美国结婚定居的)
7表叔:李建复 《龙的传人》原唱人 著名民歌手音乐人 现在为雅虎(Yahoo)亚洲区事业发展总监 。
8哥哥:王力德 耶鲁大学医学博士,高中因为成绩好,当选美国10大青年,也因为这个,曾接受过美国总统的亲笔信。
9大嫂:(姓名不知)王大哥的同学。
10弟弟:王力凯 保送MIT麻省理工 ,现在纽约华尔街在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
由来: 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是当今中国第三大姓。张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传说。古书上记载黄帝的孙子挥创制出弓箭,这在当时对社会确实有很大贡献,因此被赐姓张。张姓还有一支形成于春秋时期,是以祖辈的名字中的字作为姓的,韩国的开国者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以张为姓,这一支张姓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内。此外,居住在云南的南蛮酋长于三国时被诸葛亮赐姓张,此后其子孙便以张为姓。据《三国志》记载,张辽原本姓聂,后改为张姓,世代居住在许昌,成为大姓。晋代有中原张姓迁至福建,唐朝年间,张姓人氏又随陈政、王潮等人居入福建,此后河南光州张姓迁往广东,从清初开始,广东、福建的张姓又迁入台湾,从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张姓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汉族。张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张姓自古为英才辈出的姓氏。如战国时有政治家魏国人张仪;西汉最著名的张姓人物是张良和张骞;东汉也有两个最杰出的张姓人物-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东汉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道派,被称“张天师”,张角、张梁、张宝创立太平道起义,称为“黄巾军”,张修、张鲁创立天师道;三国时大将张飞,张辽;西晋文学家张华;南北朝时期,农民起义领袖张凤,画家张僧繇(you);唐朝张说、张九龄又是宰相,又是文学家,名将张巡,书法家张旭,小说家张读,诗人张若虚、张继、张志和;五代时农民起义首领张遇贤;北宋有农民起义领袖张余、张海;南宋大将张宪、张俊;元代有大将张弘范;明代政治家张居正,画家张路,医学家张景岳,著名道士张三丰,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捻军首领张宗禹,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北洋军阀张作霖,张敬尧,张宗昌等。 海外张姓华人杰出代表有林肯大学校长张道行,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宇航员张福林,华盛顿世界银行总会计师张展成,遗传生物学家张觉明,著名画家张玉良、张融,航空与太空总署宇宙航空高级总工程师张云樵,香港十大富翁之一张荣发等等。 姓氏起源: 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聚集地: 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堂号 "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历史名人: 张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 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BR>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BR> 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BR>家乘谱牒<BR>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BR>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BR>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BR> 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BR>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BR>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P> <P>聚集地: <BR> 迁徙分布<BR>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BR>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BR>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BR>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堂号 "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历史名人: 张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BR>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BR>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麻烦采纳,谢谢!
不合理。组织修族谱,这是大公大德的好事情,怎么变成了硬性摊派,聚众敛财的工具了呢!以这样的方式修的族谱怎么面对失去的祖上和后辈?这种事情投诉不会有人管,可以给你们的宗族长辈反应一下,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也不是个个都是大款,应以节俭原则办事。
江苏镇江东兴缪氏润派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附录二卷,(清)缪应麟等首修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民国缪文镕、缪煐祺等续修,民国三年(1914年)世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缪氏大统宗谱四十三卷,民国缪斌等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江苏江阴申浦缪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缪从先始修于清康熙五年(1665年) ,缪焕章、缪荃孙续修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兰陵缪氏世谱,清缪荃孙辑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朱色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阴兰陵缪氏考录二卷,附世谱,缪荃孙辑,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宗谱,附本支家谱四十卷,首二卷,清缪逢坦修,附缪钟汴录清同治十年(1871年)衍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支谱,清缪镐续辑,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阴东兴缪氏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缪鹏飞等重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衍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兰陵缪氏世谱一百二十四卷,民国畴锡畸等序,民国五年(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今仅存第十~十三卷、第十九~二十一卷、第二十六~三十二卷)、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兰陵缪氏族谱二十九卷,正编四通八达辑三十九卷,民国缪果章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古邓缪氏宗谱六卷,清王德维、缪平标等纂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东缪氏重修宗谱八卷,民国史济铿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萧山缪氏家乘十二卷,清缪景华、缪景尤等重修,清同治元年(1876年)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缪氏家乘十二卷,民间缪雅南等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广东缪氏兰陵驭都房家谱一卷,民国缪质文续编,民国十年(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广东缪氏文智仁公派下家谱,民国缪培南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中山兰陵缪氏家谱,民国缪銮飞修,民国七年(1918年)十领先间翰章印务局承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五华缪氏族谱,民国缪任衡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广州大中工业社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安徽桐城缪氏宗谱十一卷,末一卷,清缪溥、缪煜纂修,清同治八年(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缪能瓒、缪能瑶始创於明季。
安徽桐城缪胡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胡万城、胡时中等重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新洲缪氏宗谱十八卷,清缪茂木、缪文魁创修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民国缪祖发等续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区新胜乡东岗村、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刘集乡程湖村。2013年第六次续修,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刘集乡程湖村。
辽宁辽东缪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缪润绂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缪氏宗谱,缪氏族人纂修,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缪氏宗谱八卷,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留耕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华容系兰陵缪氏宗谱续修。
家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记录家族世系和重要事件的文献,其中通常使用“国学生”这一身份来表示某人曾经就读于当时的官办学校。
在清代,国学生是指就读于翰林院或国子监等官办学校的学生。虽然这些学校在现代已经不存在,但是可以将其类比为现代的公立学校或高等教育机构。
因此,家谱上清代的人国学生应该相当于现代的大学本科或硕士学历,具体视个人情况而定。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类比,具体的学历对应还需考虑当时的制度、教育水平等因素。
张学良骨肉姊妹弟兄众多,加他共有14位,目前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台湾,有的在大陆。家族庞大,缘由为张作霖共有妻妾6房。
元配夫人赵氏,生长女张冠英,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早年逝世。
二太太卢夫人生了两个女儿,二女儿怀英、四女儿怀卿。1974年5月卒于天津。
三太太宪夫人,西城人,性情暴躁,思想激进,夫妻感情不合,婚后不久,即离家遁入佛门。
四太太许夫人,生三子学曾、四子学思、三女怀瞳、五女怀曦。“七七”事变后移居美国多年,解放后,只身回国,1976年卒于北京。
五太太寿夫人,生五子学森、六子学俊、七子学英、八子学铨。在几位夫人中,寿夫人最得宠,精明能干,颇有见识,府中事无巨细都由她掌管,较长时间随张左右,直至张作霖逝世。“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直到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
六太太姓王,未生育,不得宠。死后张又续了个六太太马姨娘,原为寿夫人身边丫鬟,生六女怀敏。一直追随寿夫人左右,直到1948年同去台湾,在1975年病逝于台湾。
张学良的大姐冠英,出过天花,脸上有些白麻子,后嫁给吉林督军鲍贵卿之子鲍育才为妻,全国解放前夕迁回北京,1954年病逝。生三女二子。
二妹怀英,父亲包办,嫁与蒙古达尔汉王之子为妻。因该公爷先天呆傻,无力生活,因此婚后不久即回娘家居住。直到张作霖被炸身亡,才得离婚,嫁陈友涛,寓居上海,解放前返回天津,孤独一人(无子女),与妹怀卿同住。1989年病逝。
三妹怀瞳,许给许尔巽(西度督军)的儿子赵天赐,婚后夫妻感情融洽,“七七”事变后迁居美国至今。
四妹怀卿,被张作霖许给张勋(民初搞过复辟的督军)之子张梦潮。因张梦潮患精神病,“九·一八”后依法离婚。一直居住天津,现为天津市政协委员。
五妹怀曦,父亲包办许给靳云鹏(曾任北洋军阀政府的总理)之子,未结婚。张作霖死后退婚。“七七”事变后,随母侨居美国,现于华盛顿工作。
六妹怀敏,1947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与翟文选(曾任辽宁省省长)之孙翟元坤结婚。1948年随母去台湾至今,在某大学家政系任教。
张学良二弟学铭,元配姚夫人生一女,名闾娥,学铭出国后,长期母女为伴,现居天津。闾娥原在天津第二中心医院工作(图书馆管理员),现已退休。爱人何炳焕为天津医疗器械公司工程师,生二男二女。
学铭后与北洋军阀内政部长朱启钤六女朱洛筠结合,一起周游西欧及美国。太平洋战争以后,学铭在香港被劫而回国,住北京,生二子。长子允仲在香港经商;次子鹏举在天津市政工程局工作。
三弟学曾,曾留学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赴美国,在联合国工作。有二子一女,长子闾璜攻化学,现任美国石油研究发展公司研究人员;次子学美术。
四弟学思,性格直爽,有正义感。早年在东北军任职,经国民党中央军干团训练后,送往内战前线,几经周折,投身革命。东北光复后,曾出任辽宁省长,后致力于人民海军工作,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的多次接见、鼓励。不幸的是,十年浩劫期间受迫害而逝。其妻谢雪萍(中共党员)在延安与其相识结婚,生有二男四女,男孩名先毅、仲群;女孩名晓晓、啸啸、乐然、子京。
五弟学森,曾留美学飞行,光复后回国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少校秘书。1948年去台湾,后去夏威夷等地。有二女,闾衡在港经商,芳芳居台湾。
六弟学俊,光复后曾在国民党军统有关单位工作,1948年去台湾。
七弟学英,一生无正式工作,1948年去台湾又转香港。1983年病逝于台湾,没有子女。
八弟学铨,1943年到东北解放区,曾在营口税务局工作,天津解放后退职回津。1960年由周总理过问,始安排工作,在55中任教。退休后任区政协委员。爱人马蕴兰,有一女,名闾琪。
王力宏的家谱
本文2023-09-28 16:26: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