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3收藏

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第1张

众所周知,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爬行动物,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它们体型庞大,种类繁多,曾统治地球长达一亿多年。跟鸟、鳄鱼、海龟一样,它们也是属于卵生动物。那么,恐龙繁衍后代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许多恐龙都是过群体生活的,每当繁殖季节来临,雌性恐龙就必须赶在下蛋前把窝准备妥当。它们对窝址的选择却是十分讲究的,有三个标准:1、地势较高(这种地方洪水淹不着,还有利于观察敌情);2、阳光充足(恐龙蛋主要靠温暖的阳光来孵化)3、土质疏松,干燥(这种土质容易做窝,蛋也好孵化)。恐龙并不需要年年都建新窝,它是喜欢长年使用同一个窝的。

不同恐龙,产蛋方式也稍有不同,蛋在窝内排列的方式也不一样。产长形蛋的恐龙,会用泥沙筑成一个略为上隆的沙堆,再将蛋产在四周,所有蛋都是两两一起,呈辐射状排列,产完一层蛋后埋上一些土再产蛋,形成数十蛋组成的一窝,最后扒些泥沙盖上;而产圆形蛋的恐龙,先挖出一些蛋窝,接着把蛋产在窝内,产完蛋后扒一些泥沙掩埋上。此种方式产下的蛋,在窝内的排列无一定规律或两个靠得比较近一些。此外,还可能有其他方式。

恐龙蛋形状五花八门,有卵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橄榄形的,还有像玉米棒子的,也有像哈密瓜的。窃蛋龙、驰龙、伤齿龙这些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蛋一般是长形的;马门溪龙、梁龙和雷龙这些4条腿走路的大块头的蛋是圆形的;而像鸭嘴龙那样的鸟脚类恐龙则会生椭圆蛋。令人惊讶的是,蛋的长径从几厘米到50厘米以上皆有,并不像我们所想象中的那么大。如果恐龙蛋大小和恐龙体型成正比的话,那么蛋壳将会厚得让小恐龙无法孵化;而且也不可能让足够的氧气进入蛋内,供给小恐龙呼吸。恐龙蛋表面光滑或具点线饰纹,蛋壳内有一个大卵黄,是为胚胎提供营养的,还有一个羊膜囊和尿囊。无论恐龙体型大小,蛋壳上的气孔数量都较少,显示出孵蛋类的特征。

恐龙蛋是依靠太阳光的直接照射、沙子的热量以及覆盖在蛋上的植物发酵时产生的热量来孵化的。另外,恐龙妈妈也会轻轻伏在蛋上,为恐龙宝宝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恐龙妈妈要准备充足的营养食物,还要保护这些蛋,以免被其他恐龙吃掉。一般来说,恐龙妈妈必须花费3~6个月才能将后代孵化出来,恐龙蛋的个头越大,那么它所需要的孵化时间也就越长,最大的蛋甚至需要一年才能成功孵化。

一群小恐龙几乎是在同时被孵化出来的。它们已经长了牙齿,可以咀嚼食物。恐龙妈妈也会精心地喂养,照顾自己的小宝宝。它们一开始很小,后来在恐龙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成长,变得强大起来,开始独自生活。

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 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 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_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_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_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

恐龙家谱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古脚亚目,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

古脚亚目是一些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它们身体较粗壮,半四足行走我国云南发现的著名的禄丰龙就属于古脚亚目

蜥脚亚目从古脚亚目演化而来,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呈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亚目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牙齿前后缘常有锯齿霸王龙是其著名代表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欣赏

欣赏

欣赏

恐龙的头部

鸟臀目分为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肿头龙亚目

古老的云南龙

侏罗纪之初,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上都生活着许多类型的恐龙,由于这些恐龙在各地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被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_

在这个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中,生活过一类以发现地--我国云南省命名的云南龙,它们是侏罗纪刚刚开始就出现的一种古脚类恐龙_

云南龙长有一条长长的脖子,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令人惊奇的是,云南龙的牙齿非常奇怪,身为古脚类恐龙,它的牙齿却长得非常像一种蜥脚类恐龙--腕龙的牙齿云南龙长有60多颗牙齿,这些牙齿不仅形状像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而且连磨蚀的方式都与蜥脚类恐龙相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正是蜥脚类恐龙起源与古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

多谢收看!!!~~~~

恐龙简介

恐龙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裏的微生物渐渐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於海洋裏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接著并演变出爬行类

恐龙有陆地王者之称,他们生存於大约2亿2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其间历时约1亿6000万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陆地上的植物也随著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

恐龙时期

三叠纪—(约2亿4千8百万到2亿8百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当时所有的陆地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北半部称劳拉西亚古陆,南半部则是冈瓦纳古陆

___ 当时各地的气候都限暖和或者炎热极地没有冰层覆盖,沙漠在内陆地区扩展显花植物尚未演化出来

侏罗纪—(约2亿1千万—1亿4千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在亚洲针叶树和银杏繁茂盘古大陆继续分离

白垩纪— (约1亿4000万—65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个时期虽然恐龙不断繁盛,但是在这个时代末期就都灭绝了 在三叠纪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到了白垩纪即很快地形成了大西洋从6500万年前到现在为止

恐龙时期

恐龙类别

主龙亚纲大致上可分为两个目:「蜥盘目」和「鸟盘目」

蜥盘目:

蜥盘目具类似蜥蜴的三角状腰带,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而进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分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根据「肢骨结构」,结合「生活方式」,蜥盘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

鸟盘目:

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者相似,除鸟脚亚目外,其馀是四足行走动物,大部份属素食恐龙,少数是杂食鸟盘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恐龙灭绝

恐龙灭绝的可能性很多,其中较真实的有下列几种理论:

1)行星撞击理论: 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使人猜想乃行星撞击所留下证据估计当时因撞击而引起地表上浓密而蔽日的尘埃, 挡住了阳光而使大量植物枯死, 地球气候寒冷, 素食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灭亡; 肉食恐龙最后亦步其后尘, 当时即使能有绝少数小型的恐龙, 但不久亦难以幸免这个是最可能令恐龙灭绝的原因

2)哺乳类动物的出现: 到了白垩纪未期, 素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尽之后,只好相互残杀, 同时小型哺乳类动物亦因为过度饥荒,冒险**恐龙的卵,并藉此为生恐龙的后代受到严重威胁,更有人猜测当时恐龙种族中发生了流行瘟疫,有毒气体漫延; 植物受污染而毒化,最后完全灭亡

3)火山爆发理论: 白垩纪未期火山频密活动带来慢性灾害,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出来, 经常把成群的古生物淹没,(孔子鸟的形成可能其中之一),大气层逐渐昏暗,植物枯萎,动物亦相互猎杀而同归灭亡

恐龙灭绝

恐龙之最

●最大的恐龙:『地震龙』,走路时惊天动地有如地

震,故而得名 1986年8月,在新墨西哥州中部出

土,体长约50公尺,是世界最大最长的恐龙纪录

●脑袋最坚硬的恐龙:『厚头龙』,白垩纪后期,全

长约8公尺

●数量最多的恐龙:『慈母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9公尺

●体型最小的恐龙:『细颚龙』,侏罗纪后期,全长

约60公分,只有鸡一般大,但速度很快

●速度最快的恐龙:『恐爪龙』,白垩纪中期,全长

约3公尺,成群进行狩猎

恐龙之最

●最残暴的恐龙:『暴龙』,身体高达约14公尺,体

重大约10公吨,白垩纪后期美洲大陆的最后一类肉

食性恐龙,听说还会吃死恐龙的腐肉

●牙齿数目最多的恐龙:『鸭嘴龙』,白垩纪后期,

全长8~10公尺,齿数在2000颗以上

●背饰最多的恐龙:『剑龙』,侏罗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背上的盾板甚至可达80公分

●视力最佳的恐龙:『似鸟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35公尺,眼睛甚至有10公分大

●头最大的恐龙:『三角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头却有约26公尺

恐龙化石

恐龙的尸体经过亿万年变成化石,由於地质的侵蚀作用,才又露出地面,被人发现这些化石经过专家研究,将它复原成形,最后展示出来,让大家看到这种恐龙的形象恐龙的复原工作十分不容易专家除了必须对现存生物有充份了解之外,在挖掘化石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力以及艺术家的表现手法,才能把一个恐龙的骨架复原复原的骨架再加上肌肤,就能画出一幅恐龙的复原图复原的恐龙必须合乎生物生活的法则,不然的话就会产生错误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理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 "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

最早发现了恐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 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 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_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_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_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

恐龙家谱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古脚亚目,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

古脚亚目是一些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它们身体较粗壮,半四足行走我国云南发现的著名的禄丰龙就属于古脚亚目

蜥脚亚目从古脚亚目演化而来,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呈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亚目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牙齿前后缘常有锯齿霸王龙是其著名代表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欣赏

欣赏

欣赏

恐龙的头部

鸟臀目分为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肿头龙亚目

古老的云南龙

侏罗纪之初,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上都生活着许多类型的恐龙,由于这些恐龙在各地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被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_

在这个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中,生活过一类以发现地--我国云南省命名的云南龙,它们是侏罗纪刚刚开始就出现的一种古脚类恐龙_

云南龙长有一条长长的脖子,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令人惊奇的是,云南龙的牙齿非常奇怪,身为古脚类恐龙,它的牙齿却长得非常像一种蜥脚类恐龙--腕龙的牙齿云南龙长有60多颗牙齿,这些牙齿不仅形状像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而且连磨蚀的方式都与蜥脚类恐龙相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正是蜥脚类恐龙起源与古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

多谢收看!!!~~~~

两亿三千万年前,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和鸵鸟一样用两足奔跑,两条后腿可以撑起整个身体。

又过了几千万年,第一种恐龙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不同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的后代又长又重,比蓝鲸还长,比大象还重,有的恐龙又小又轻,小得和自行车一般大小,轻的似乎风儿轻轻一刮,就要顺风而行;有的恐龙十分凶猛,是连血带肉一起吃的动物,有的恐龙非常温顺,只吃植物,在这许多恐龙家族中,有一些猎食性的恐龙,它们的身体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间空了,身体变得很轻,脑袋也不断变大,行动变得很快。

前肢越来越长,它们身上的鳞片和鳞甲都没了,身体上又长出了又长又漂亮的羽毛,它们的前肢还可以像鸟的翅膀一样拍打。它们又为了躲开敌害或寻找足够的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它们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地都有了滑翔的能力。到了最后它们飞向蓝天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2位粉丝

恐龙

(英文:adinosaur)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2005年日本考古学家观铃发现新证据,恐龙有可能是在蛋里孵化出来的。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在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温血动物的假设。

恐龙分类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体躯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区别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小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蜥脚类有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霸王龙是著名代表。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Ornthopoda)、剑龙类(Stegosauria)、甲龙类(Ankylosauria),角龙类(Ceratopsia)和肿头龙类(Pachycephalosauria)。

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门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

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

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

肿头龙类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

编辑于 2021-02-22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4个回答

恐龙恐龙活动价_拼多多官方下载_畅享底价1元抢!

根据文中提到的霸王龙为您推荐

恐龙恐龙,正品低价_品质保障_极速发货_轻松购物。拼多多精选好货,1件也是批发价,省薪省时放肆购!

lppinduoduocom广告

介绍恐龙-阿里巴巴,品种齐全,低价格,高利润

介绍恐龙-阿里巴巴,网罗时下新款玩具,厂家直供,成本低,现货供应,助你轻松找货源!-

1688com广告

更多专家

恐龙简介(150字以内)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介绍恐龙的短文(100字)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的中生代爬行动物。或为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恐龙在65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自贡伟博恐龙制作展示有限公司是自贡市伟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专门从事仿真、仿生、恐龙、动物、灯展、制作、展出、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型企业,经营项目仿真恐龙、玻璃钢模型骨架恐龙、电动模型恐龙、恐龙化石、机械恐龙、高科技外星人、外星兽、史前动物、电动彩灯、花灯、灯会、彩车、花车。

广告2021-05-17

介绍一种恐龙的作文150字至200字数限制

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身长十三米,体重大约十四公斤。化石分部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部!霸王龙可以说是肉食恐龙最凶猛的动物了,霸王龙体重是世界上第二的肉食恐龙。但身体长却是第五。霸王龙主要食物是三角龙,因为有科学家发现一只三角龙骨骼上有牙印。而且是霸王龙的牙齿咬的,现在人们也认同霸王龙的食物是三角龙了。霸王龙脑袋大,霸王龙前肢小,后脚大而有力,而且每小时的速度是18‑19公里。我想霸王龙进食的时候一定非常血腥!

590赞·3,137浏览

恐龙的资料150字

恐龙[1](学名:Dinosauria)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陆栖动物群。

89赞·534浏览

关于恐龙的资料一百字以内

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扩展资料:

恐龙的主要外形特征: 1、骨骼特征 恐龙的骨骼具有一些衍化适应,可使它们与原始的主龙类祖先辨别出来。在后期的恐龙中,这些特征经过更多的演化改变。 大部分恐龙还有一些共同特征,但是因为出现在其他主龙类,或者不存在于早期的恐龙身上,因此不列为恐龙的共有衍征。恐龙具有直立的步态,类似大部分的现代哺乳类,而大部分其他爬行动物则是四肢往两侧延展的步态。 2、体型特征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3、主要区别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 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鸟臀目(Ornithischia)。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恐龙

95赞·6,144浏览2019-01-23

恐龙简介(150字以内)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27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怎么写介绍恐龙作文150字左右??? 急!急!急!急!急!十万火急!

恐龙 大家知道侏罗纪的霸主是谁吗?让我告诉你吧,那就是霸王龙。下面是它的资料: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霸王龙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它是我最喜欢的恐龙。 下面是鸭嘴龙,鸭嘴龙(hadrosaurs),生存于1亿年前白垩纪晚期,这是正是恐龙发展的顶峰时期,所以它们的数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龙中约占75%。它们是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目前(2008年)发现最大型的身长超过21米。鸭嘴龙的吻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嘴状吻端,故名。 我认为它十分可爱。 杂食类恐龙,我比较喜欢地震龙。地震龙(seismosaurus)的含义是“地震的蜥蜴”。它最早是197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的,时代为侏罗纪纪晚期。已经发现的身体有尾巴;背部;臀部和后肢。初看起来它很像梁龙,但地震龙具有更长的尾巴和粗壮的骨盆。据初步估计,它的长度至少有35米,甚至可达到40多米。不过现在已缩水至32米长,22-27吨重。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地震龙的前腿比后腿短些。每只脚有5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用四只脚走路,走得很慢。它们成群生活。地震龙是草食动物,吃东西时,地震龙将树叶整个咽下去,一口也不嚼。地震龙是最大的恐龙之一,但部分科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曾经是公认的最长的恐龙是地震龙。 下一个是生活在海里的长颈龙了。长颈龙(属名Tanystropheus)是种生存于中三叠纪的爬行动物,身长约6米(20尺)。主要的特征是极长的颈部,颈部长3米(10尺),比身体与尾巴相加还长。尽管颈部如此长,但颈部只有12个脊椎骨,每个脊椎骨都相当长。长颈龙的化石发现于欧洲与中东。 在意大利的Besano地层,发现许多长颈龙的完整幼年标本,地质年代为三叠纪中期的拉丁尼阶,约2亿3200万年前[1]。长颈龙的属名意为“长的脊椎”。 介绍完毕,再见。

13赞·241浏览2016-12-29

恐龙简介

恐龙简介 恐龙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裏的微生物渐渐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於海洋裏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接著并演变出爬行类 恐龙有陆地王者之称,他们生存於大约2亿2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其间历时约1亿6000万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陆地上的植物也随著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 恐龙时期 三叠纪—(约2亿4千8百万到2亿8百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当时所有的陆地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北半部称劳拉西亚古陆,南半部则是冈瓦纳古陆 ___ 当时各地的气候都限暖和或者炎热极地没有冰层覆盖,沙漠在内陆地区扩展显花植物尚未演化出来 侏罗纪—(约2亿1千万—1亿4千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在亚洲针叶树和银杏繁茂盘古大陆继续分离 白垩纪— (约1亿4000万—65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个时期虽然恐龙不断繁盛,但是在这个时代末期就都灭绝了 在三叠纪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到了白垩纪即很快地形成了大西洋从6500万年前到现在为止 恐龙时期 恐龙类别 主龙亚纲大致上可分为两个目:「蜥盘目」和「鸟盘目」 蜥盘目: 蜥盘目具类似蜥蜴的三角状腰带,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而进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分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根据「肢骨结构」,结合「生活方式」,蜥盘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 鸟盘目: 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者相似,除鸟脚亚目外,其馀是四足行走动物,大部份属素食恐龙,少数是杂食鸟盘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恐龙灭绝 恐龙灭绝的可能性很多,其中较真实的有下列几种理论: 1)行星撞击理论: 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使人猜想乃行星撞击所留下证据估计当时因撞击而引起地表上浓密而蔽日的尘埃, 挡住了阳光而使大量植物枯死, 地球气候寒冷, 素食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灭亡; 肉食恐龙最后亦步其后尘, 当时即使能有绝少数小型的恐龙, 但不久亦难以幸免这个是最可能令恐龙灭绝的原因 2)哺乳类动物的出现: 到了白垩纪未期, 素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尽之后,只好相互残杀, 同时小型哺乳类动物亦因为过度饥荒,冒险**恐龙的卵,并藉此为生恐龙的后代受到严重威胁,更有人猜测当时恐龙种族中发生了流行瘟疫,有毒气体漫延; 植物受污染而毒化,最后完全灭亡 3)火山爆发理论: 白垩纪未期火山频密活动带来慢性灾害,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出来, 经常把成群的古生物淹没,(孔子鸟的形成可能其中之一),大气层逐渐昏暗,植物枯萎,动物亦相互猎杀而同归灭亡 恐龙灭绝 恐龙之最 ●最大的恐龙:『地震龙』,走路时惊天动地有如地 震,故而得名 1986年8月,在新墨西哥州中部出 土,体长约50公尺,是世界最大最长的恐龙纪录 ●脑袋最坚硬的恐龙:『厚头龙』,白垩纪后期,全 长约8公尺 ●数量最多的恐龙:『慈母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9公尺 ●体型最小的恐龙:『细颚龙』,侏罗纪后期,全长 约60公分,只有鸡一般大,但速度很快 ●速度最快的恐龙:『恐爪龙』,白垩纪中期,全长 约3公尺,成群进行狩猎 恐龙之最 ●最残暴的恐龙:『暴龙』,身体高达约14公尺,体 重大约10公吨,白垩纪后期美洲大陆的最后一类肉 食性恐龙,听说还会吃死恐龙的腐肉 ●牙齿数目最多的恐龙:『鸭嘴龙』,白垩纪后期, 全长8~10公尺,齿数在2000颗以上 ●背饰最多的恐龙:『剑龙』,侏罗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背上的盾板甚至可达80公分 ●视力最佳的恐龙:『似鸟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35公尺,眼睛甚至有10公分大 ●头最大的恐龙:『三角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头却有约26公尺 恐龙化石 恐龙的尸体经过亿万年变成化石,由於地质的侵蚀作用,才又露出地面,被人发现这些化石经过专家研究,将它复原成形,最后展示出来,让大家看到这种恐龙的形象恐龙的复原工作十分不容易专家除了必须对现存生物有充份了解之外,在挖掘化石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力以及艺术家的表现手法,才能把一个恐龙的骨架复原复原的骨架再加上肌肤,就能画出一幅恐龙的复原图复原的恐龙必须合乎生物生活的法则,不然的话就会产生错误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理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 "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 最早发现了恐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 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 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_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_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_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 恐龙家谱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下

‍‍

古生物学家根据现生的爬行动物的繁殖方式推测,恐龙的繁殖与现生的爬行动物,包括龟鳖类、蛇类、鳄类、蜥蜴类等一样,都是卵生。但是,谁也没有见过恐龙下蛋,过去的这些推测,却一直没有找到可靠的化石证据。后来,古睡物学家在地层中找到了恐龙蛋化石后,才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1922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沙巴拉克乌苏,古生物学家采到了成窝的恐龙蛋化石,而且其中有两个蛋壳内还保存有未孵化出来的小恐龙胚胎。这是非常罕见而珍贵的标本。它证实了古生学家们的推测,恐龙的繁殖是卵生。中国的恐龙蛋化石是极其丰富的,所发现的化石属,几乎占了全世界的80%。古生物学家在山东、广东、江西、浙江、安徽、山西、内蒙、新疆、河南等地均发现了丰富的恐龙蛋。恐龙蛋对恐龙的分类与地层的划分对比都有很大的意义。

所以,恐龙蛋一向被视为恐龙化石中的珍品。恐龙蛋有哪些特征呢?常常成窝产出,一窝最多可达20-30个,重迭数层,成同心圆排列。其数目为越向圆心就越少,而蛋的大小越向圆心蛋就越大。蛋的形状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小的直径只有50~60毫米,大的可达500毫米以上。蛋壳表面有光滑的、有带颗粒状的、也有布满皱纹的。可见,它们是代表各种不同恐龙的遗物。古生物学家根据恐龙蛋的特征推测,恐龙进行交配活动后,雌恐龙首先选择向阳和地势稍高的地形,接着,用前肢掘一个圆坑,圆坑中央有一堆隆起的土,这可能是使生下来的蛋成40°倾斜排列于土堆上,使蛋落地时不易受损坏。然后,围着坑下蛋,下完一圈就用土埋上,再下第二圈,然后再埋上。恐龙最多可下四圈蛋。恐龙将蛋用土掩埋后,便弃之不管了,主要靠阳光来孵化。蛋呈放射状排列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增加温度,以利于蛋孵化。恐龙下蛋的数目可能由于恐龙种类不同,下蛋的多少也不一样。恐龙蛋的孵化期需要多长,目前还不清楚。估计,小恐龙破壳而出后,不需要父母的照顾,就可以独立生活了。但是,据研究证明,恐龙也有母爱之心,在成群结队的恐龙活动时,大恐龙总是将小恐龙围在中间,以起保护作用。

‍‍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另外在口语中,恐龙指丑女。“恐龙”一词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一类生活在几亿年以前的古动物,现已灭绝

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它们是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其中还有整群的恐龙幼仔骨架。这一情景显示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而且死后尸体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恐龙化石许多都有相似的死亡特征)。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这种由大量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层积岩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环境。可以推测那次环境剧变的过程相当突然和短暂。因为,如果地球的环境是在较长时间逐渐变化,恐龙种群是缓慢消亡的话,它们是不会留下这么大量埋没时间相对集中的恐龙蛋化石和整群恐龙幼仔化石的。所以,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

非鸟恐龙没有后代,已经灭绝了。鸟类恐龙有后代。

鸟类的直接祖先是一种小型恐龙的意见(奥斯特罗姆,1967),认为由假鳄类演化为恐龙中的虚骨龙类,然后再进一步演化为始祖鸟,而演变为新鸟类。

以前认为古鸟亚纲的始祖鸟是侏罗纪发现的鸟类,2004年时被认为是一种恐龙。从已发现的标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始祖鸟具有羽毛;后足对趾型;腕掌骨和跗跖骨愈合;骨盘结构、锁骨、喙部、下颌关节方式以及眼等许多特征与鸟类相似。

始祖鸟具槽生齿,有具尾椎的长尾;脊椎双凹型;前翅掌指骨游离并具爪;脑、胸骨、肋骨及后肢等特征又与爬行类接近。所以始祖鸟被认为是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扩展资料

恐龙灭绝原因:科学家研究显示,065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间或早或晚都可能不会导致恐龙灭绝,真实灭绝原因是当时恐龙处于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中,环境剧变易导致灭绝。

065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前,恐龙就已遭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大量的火山活动和温度变化,导致恐龙生态系统易受伤害。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早发生数百万年,大量的恐龙种类以及较稳定的食物链,使恐龙能幸存下来;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晚发生数百万年,恐龙将有机会完善进化

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

众所周知,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爬行动物,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它们体型庞大,种类繁多,曾统治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