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的儿女,大阿哥胤褆的儿女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3收藏

胤禔的儿女,大阿哥胤褆的儿女,第1张

大阿哥胤褆的儿女

大阿哥胤褆有十四个女儿和十五个儿子。

大阿哥胤褆的女儿:

1、第一女,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月初六日申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嫁科尔沁台吉多尔济色稜,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卒,年二十四岁。

2、第二女,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七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嫁李氏李淑鰲。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3、第三女县君, 康熙三十年辛未三月十一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嫁喀凯氏喇布坦。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卒,年三十三岁。

4、第四女县君,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七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九年二月,嫁一等男又一云骑尉佐领孙承恩。康熙五十年辛卯二月卒,年二十岁。

5、第五女县君,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八日卯时生,母为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嫁科尔沁台吉塞楞纳穆扎尔。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四月初四日巳时卒,年六十六岁。

6、第六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为妾李氏,李浩山之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六月卒,年五岁。

7、第七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生,母为妾晁氏。雍正十二年甲寅九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拉锡。女乾隆元年丙辰十一月卒,年二十七岁。

8、第八女县君,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雍正十一年癸丑十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罗卜藏敦多卜。县君乾隆五十三年甲午九月十三日丑时卒,年六十七岁。

9、第九女县君,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尔第;县君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初八日辰时卒,年三十六岁。

10、第十女县君,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七月初八日卯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雍正十一年,癸丑七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汪扎尔。县君乾隆二十年乙亥九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十岁。

11、第十一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七月初七日巳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女同母;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月卒,年二岁。

12、第十二女,雍正元年癸卯四月初七日丑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一女同母。雍正二年甲辰十二月十二日申时卒,年二岁。

13、第十三女郡主,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十八日丑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乾隆二年丁巳六月抚育宫中。

选婿科尔沁珠郎汉济拉马氏僧滚扎青,未婚,婿于乾隆五年庚申五月卒,郡主守节,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七月十五日亥时卒,年七十岁。

14、第十四女县君,雍正三年乙巳八月十六日寅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二女同母,乾隆十一年丙寅正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喇里达。县君乾隆十六年辛未十月二十日丑时卒,年二十七岁。

大阿哥胤褆的儿子:

1、第一子弘昱,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九月三十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正月十三日未时卒,年二十三岁。嫡妻赫舍里氏,尚书赫呢之女。无嗣

2、第二子奉恩镇国公弘方,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十二日申时生,母为妾王氏,王忠之女,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二月五日卯时卒,年六十九。

3、第三子弘韦,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七月初七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三月十九日亥时卒,年六岁。

4、第四子弘曜,康熙四十六年丁亥正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四月初十日丑时卒,年四岁。

5、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九月初二日子时生,母为妾关氏,麻色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正月十七日亥时卒,年三岁。

6、第六子二等侍卫弘晗,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母为妾钱氏。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初九日巳时卒,年四十六岁。

7、第七子三等侍卫弘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二月十二日酉时生,母为妾阮氏,雅图之女。乾隆七年壬戌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卒,年三十四岁。

8、第八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十四日未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初八日戌时卒,年二岁。

9、第九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九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二月初十日巳时卒,年六岁。

10、第十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二月十九日丑时生,母为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五月十一日未时卒,年五岁。

11、第十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九日寅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三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岁。

12、第十二子奉恩将军弘晌,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高氏,高登科之女;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三月十五日子时卒,年六十四岁。

13、第十三子三等侍卫弘同,雍正元年癸卯五月二十八日辰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四月二十七日丑时卒,年三十八岁。

14、第十四子弘明,雍正十年壬子三月十一日戌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嘉庆十一年丙寅十月十六日未时卒,年七十五岁。

15、第十五子弘屯,雍正十年壬子十月初一日戌时生,母为妾范氏,二格之女;嘉庆十年乙丑六月初十日申时卒,年七十四岁。

—胤褆

爱新觉罗胤禔是谁的儿子

爱新觉罗·胤禔,1672年-1735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史说其长相极为俊美。

本 名 爱新觉罗·胤禔 别 称 允禔、保清 所处时代 中国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北京紫禁城 出生时间 康熙十一年 1672年3月12日 去世时间 雍正十三年 1735年1月7日 主要成就 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 封 爵 直郡王 享 年 63 父 亲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帝 母 亲 惠妃 纳喇氏 身 份 庶长子、皇长子、大阿哥 兄 弟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胤禔是大阿哥吗 其名字胤禔怎么读

胤禔是大阿哥,读作yìn tí。

爱新觉罗·允禔(zhi)(1672年-1735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

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允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扩展资料:

胤禔生平大事介绍:

1、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2、镇魇胤礽

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绝望,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

康熙皇帝对胤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宣示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严加看守,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

——爱新觉罗·胤禔

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祥,胤禵 名字都怎么读?

1、胤禔:yìn tí 爱新觉罗·胤褆(1672年-1735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

2、胤礽:yìn réng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3、胤祉:yìnzhǐ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4、胤禛:yìnzhēn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5、胤禩:yìnsì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

6、胤禟:yìn táng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

7、胤䄉:yìn é 爱新觉罗·胤䄉(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

8、胤祥:yìn xiáng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9、胤禵:yìn tí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于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为允禵。

扩展资料:

从明代开始的皇帝为了避免自己的名字需要避讳,而给老百姓使用文字带来困扰,他们都会自己造一个字,一般来说是民间肯定不会用到的字。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 (拼音:yǔn )字,单单十三子胤祥死后雍正将“胤”字还给了他这个终生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清朝还经历了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参考资料:

——禔

参考资料:

——礽

参考资料:

——祉

参考资料:

——禛

参考资料:

——禩

参考资料:

——禟

参考资料:

——禵

参考资料:

——䄉

参考资料:

——祥

参考资料:

——禵

参考资料:

——九子夺嫡

爱新觉罗·胤禔是否被葛尔丹俘虏

爱新觉罗·胤禔没有被葛尔丹俘虏。

爱新觉罗·胤禔(1672-1735年),康熙帝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胤禔在诸皇子中是比较聪明能干的,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这年三月,26岁,被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 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祥,胤禵 名字都怎么读?

1、胤禔:yìn tí 爱新觉罗·胤褆(1672年-1735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

2、胤礽:yìn réng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3、胤祉:yìnzhǐ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4、胤禛:yìnzhēn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5、胤禩:yìnsì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6、胤禟:yìn táng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

7、胤䄉:yìn é 爱新觉罗·胤䄉(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遏必隆之外孙。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因党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6人。

8、胤祥:yìn xiáng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9、胤禵 :yìn tí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于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为允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 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惟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与雍正最为亲密,去世后雍正又命复其名中胤字。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胤禔是康熙的皇长子,但为何立次子爱新觉罗·胤禔为太子,按照中国的传统不是立长不立幼??

清朝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受到宗法制影响,立次子为太子是因为他是嫡子。而爱新觉罗·胤禔为庶长子。依据立嫡不立长的原则应该立胤礽为太子。废了胤礽后其一族都应受牵连所以失去成为太子的机会,而胤禔在太子被废之前就被囚禁。

自明朝开始,是在立嫡不立长的情况下立长不立幼。康熙年间已是封建专制鼎盛时期。

扩展资料:

立嫡问题在封建宗法社会中特别重要。其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隐公元年》)。即:都是正妻之子,则立其年长者,不论其贤能与否;如都是庶子,则看谁的生母身分高贵就立谁,而不论年龄,这叫“子以母贵”。

以上原则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但随着时代不同略有变化。《唐律》规定,“诸立嫡违法者,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以长。不以长者亦如之。”

据《唐律疏议》,如果嫡妻之长子已死,则“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比起春秋时略有变动。立嫡的原则虽是如此,但也有例外。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父“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孟尝君是贱妾所生,但由于他“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另外,还有请神选嫡之法,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和《昭公十三年》。

尽管对立嫡有种种规定,但由于嫡子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在历史上还是导致层出不穷的兄弟相杀,骨肉相残的夺嫡之争。

爱新觉罗胤禛到底怎样当上皇上的

爱新觉罗胤禛是通过康熙皇帝的传位当上皇帝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不想放过政敌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

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

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扩展资料:

康熙61年,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事件以康熙皇帝的驾崩画上了最后的休止符。这场闹剧始于中期,持续了整个康熙朝的后半段,令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最后竟然是闷声不响的四阿哥获得了皇位。

原来的太子和呼声最高的八阿哥,以及最后很有希望的十四阿哥全部落败,这点都出乎意料的。许多有关于清朝的故事和电视剧里,作者们也比较喜欢浓墨重彩的去描绘四阿哥在夺嫡事件中受到了许多委屈,憋屈的感受,但正是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卧薪尝胆,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现在清宫剧《步步惊心》、《宫》等等层出不穷,但请记住这些电视剧都是为了符合观众口味,拍得一波三折,不断加戏,制造悬念,甚至大多数都是偏离历史,所谓的野史吧,只能当做茶余饭后谈资,千万别当真哦。

也正是因为受这些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雍正帝在继承皇位之后对自己的兄弟们十分冷酷,甚至出现了大开杀戒的现象。那么历史上雍正究竟是否是这样,这就要从当时整体的政局来考虑,让他继位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所以在雍正皇帝刚继位的时间,所有人都比较排斥他,更不要提与他并肩战斗的大臣与兄弟们了。真正能跟雍正皇帝称得上是朝中同盟的只有十三阿哥一人,其余要不是属于其他党派,或者是曾经康熙朝的旧臣,他们都不太习惯这位新继任的执政者的态度。

所以为了巩固皇位,权力在手中还没捂热的雍正皇帝根本不敢大声说话,在前期选择了联合众人平息事端的态度。所以历史中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想象的新皇帝一登基就开始大开杀戒的场面,也没有报复曾经和自己作对的敌人。

反而类似于康熙帝的几个儿子都获得了重用,不仅爵位提高了一个等级,手中的权力也扩大了,不过这种权力的增长不一定是实质性的,大多是有名无实的权利。

在几年的维稳之后,朝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很少人再敢对雍正皇帝说不字,他所信任的人马也安插在了朝廷中各个的部门里面,层层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资料俩元:—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娶了几位皇后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有两位皇后

一、册封皇后:孝敬宪皇后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元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祔葬泰陵。子一,皇长子弘晖,八岁殇。 二、追封皇后:孝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初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母以子贵,升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爱新觉罗胤禛娶了几位皇后?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有两位皇后

一、册封皇后:孝敬宪皇后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元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祔葬泰陵。子一,皇长子弘晖,八岁殇。 二、追封皇后:孝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初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母以子贵,升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爱新觉罗胤禛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胤禛福晋都有哪些人

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于康熙二十辛酉年五月十三日,乌拉纳拉氏,雍正帝原配皇后,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费扬古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雍贝勒嫡长子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不幸过世,得年只有八岁。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与雍正帝合葬于清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为什么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这个叫做忌讳

一般皇帝即位之后 其他人的名字中是不能有同样的名的 当然姓是可以的 比如朱元璋即位的时候 连猪都要改名字 不能叫做猪 连同音节都不行 不然就是对皇帝的不敬 大清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后宫嫔妃的资料?

皇后(2位)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元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祔葬泰陵。子一,皇长子弘晖,八岁殇。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初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母以子贵,升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皇贵妃(2位) 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四十八年左右,圣祖指配年遐龄 ,为雍正帝藩邸侧妃。汉军镶黄旗,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二十三日薨。谥曰敦肃皇贵妃。祔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皇四女,亦殇。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康熙年间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元年封裕嫔;晋裕妃。乾隆初,晋尊皇考裕贵妃时;晋尊皇考裕皇贵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谥曰纯悫皇贵妃。葬泰陵妃园寝,位诸妃上。子一,皇五子弘昼。 妃(3位)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熚之女。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齐妃。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薨。葬泰陵妃园寝。子三,弘昐、皇次子弘昀,殇;皇三子弘时。女一,皇次女,即和硕怀恪公主,嫁星德。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之女。康熙四十四年出生,雍正七元年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即果恭亲王,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皇子,当时雍正已56岁,晚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在弘曕降生的第二天,就晋封刘贵人为谦嫔,册封礼在第二年举行。乾隆即位后,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日诏封为谦妃,乾隆二年九月举行册封礼。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54岁。乾隆辍朝三日。谦妃金棺于五月二十四日奉移到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谦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十月二十五日入葬。其宝顶在前排,纯懿皇贵妃之右。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之女,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卒,葬泰陵妃园寝。追封为宁妃嫔( 1位)懋嫔,宋氏。主事金柱之女。康熙时为藩邸格格。雍正元年封懋嫔。八年薨。女二,皇长女、皇三女,皆殇。葬泰陵妃园寝。 贵人(6位) 郭贵人。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彩棺暂安于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初七日辰时郭贵人彩棺奉移泰陵妃园寝。三月十三日葬入地宫。 李贵人,李氏。雍正七年封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二十九日奉移,七月二十一日百日礼致祭。 安贵人,雍正时为贵人。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彩棺安于田村殡宫。 海贵人,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九月底进为海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 张贵人。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进位张贵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贵人,葬清东陵附近之苏麻喇姑园寝。一说是雍正帝贵人,老为其姓氏,因未曾侍寝,故不入葬妃园寝; 二说是康熙帝常在,雍正时因年老晋尊贵人。待考。 常在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葬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入宫,称李答应;十年闰五月 晋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为马答应;八年晋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卒。四十年十月葬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雍正十三年为常在。乾隆二十六年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葬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为常在。十年八月卒。 顾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答应 苏答应。雍正四年已入宫,封苏答应。雍正七年八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英答应,原称兰英。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汪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德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爱新觉罗胤禛是通过康熙皇帝的传位当上皇帝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不想放过政敌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

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

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扩展资料:

康熙61年,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事件以康熙皇帝的驾崩画上了最后的休止符。这场闹剧始于中期,持续了整个康熙朝的后半段,令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最后竟然是闷声不响的四阿哥获得了皇位。

原来的太子和呼声最高的八阿哥,以及最后很有希望的十四阿哥全部落败,这点都出乎意料的。许多有关于清朝的故事和电视剧里,作者们也比较喜欢浓墨重彩的去描绘四阿哥在夺嫡事件中受到了许多委屈,憋屈的感受,但正是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卧薪尝胆,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现在清宫剧《步步惊心》、《宫》等等层出不穷,但请记住这些电视剧都是为了符合观众口味,拍得一波三折,不断加戏,制造悬念,甚至大多数都是偏离历史,所谓的野史吧,只能当做茶余饭后谈资,千万别当真哦。

也正是因为受这些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雍正帝在继承皇位之后对自己的兄弟们十分冷酷,甚至出现了大开杀戒的现象。那么历史上雍正究竟是否是这样,这就要从当时整体的政局来考虑,让他继位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所以在雍正皇帝刚继位的时间,所有人都比较排斥他,更不要提与他并肩战斗的大臣与兄弟们了。真正能跟雍正皇帝称得上是朝中同盟的只有十三阿哥一人,其余要不是属于其他党派,或者是曾经康熙朝的旧臣,他们都不太习惯这位新继任的执政者的态度。

所以为了巩固皇位,权力在手中还没捂热的雍正皇帝根本不敢大声说话,在前期选择了联合众人平息事端的态度。所以历史中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想象的新皇帝一登基就开始大开杀戒的场面,也没有报复曾经和自己作对的敌人。

反而类似于康熙帝的几个儿子都获得了重用,不仅爵位提高了一个等级,手中的权力也扩大了,不过这种权力的增长不一定是实质性的,大多是有名无实的权利。

在几年的维稳之后,朝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很少人再敢对雍正皇帝说不字,他所信任的人马也安插在了朝廷中各个的部门里面,层层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资料俩元:—爱新觉罗胤禛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

  家族列表

  父亲顺治皇帝

  长兄爱新觉罗•牛钮,早殇

  二兄爱新觉罗•福全,裕亲王

  五弟爱新觉罗•常宁,恭亲王

  母亲孝康章皇太后佟佳氏 (佟佳氏为汉军旗人,佟佳氏的弟弟为佟国维,佟佳氏的父亲是佟图赖,佟图赖的父亲是佟养正,佟养正是明末抗倭援朝的副总兵,后来在抗金的时候,战斗失败投降后金。)

  康熙后妃一览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即废太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678),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岁。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允祥,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衬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定妃(1661——1757),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

  通嫔,纳喇氏(?——1744),监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岁以上。二子皆殇(是康熙实际上第9和第12个儿子),一女。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顺懿密太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允禑、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太妃,陈氏。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允礼。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1698——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1岁。一子,允祜。

  静嫔,石氏(?——1758)。一子,允祁。

  熙嫔,陈氏(?——1737)陈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处二日薨(刘心武认为她是《红楼梦》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禧。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一子,允祢。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褆。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荣妃,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满洲镶黄旗人,生皇六女、皇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详。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良妃,卫氏(?——1711),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宣妃,博尔锦吉特氏(?——1736),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处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皇七子允佑(示字旁),生有残疾(脚跛),康熙三十七年封为贝勒,四十八年晋升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升为亲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岁,谥曰“度”。

  顺懿密妃,王氏(?——1744),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1640——1709),为苏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康熙二十余年进宫,时年大约十六七岁,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岁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密嫔,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太嫔,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岁。次年同日奉安。

  纯裕勤妃,陈氏(?——1754),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嫔,赫舍里氏 (?——1702),来贝(一个字,上面是来,下面是贝)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那拉氏。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子女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允禶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单单十三子胤祥死后雍正将“胤”字还给了他这个终生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于康熙二十辛酉年五月十三日,乌拉纳拉氏,雍正帝原配皇后,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费扬古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雍贝勒嫡长子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不幸过世,得年只有八岁。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与雍正帝合葬于清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3个皇帝 康熙(祖)雍正(父)乾隆(子)

第一位 清圣祖 爱新觉罗 玄烨 年号康熙

雍和宫在他统治期间是贝勒胤禛(后来晋为雍亲王)胤禛的府邸

清康熙三十二年(l693年),康熙帝将前明内宫监房拨给皇四子、贝勒胤禛,成为胤禛的府邸(贝勒府)。

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禛贝勒府”也随之升为“雍亲王府”。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胤禛的第四个儿子出生在雍亲王府,他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结束了他为期六十一年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统治历史。同年,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是为雍正皇帝。

第二位 清世祖 爱新觉罗胤禛 年号雍正 康熙皇帝四子

雍和宫在他统治期间是雍正皇帝的行宫

雍正皇帝即位后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圆明园,爱新觉罗·弘历即位。乾隆皇帝一改清朝旧制,于同年九月将父亲梓棺安放雍和官(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历史玄机,众说纷纭),雍和宫也因此结束了它整整十年的帝王行宫历史。

第三位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乾隆 雍正皇帝四子

雍和宫在他统治期间成为了藏传佛教的皇家寺庙

乾隆皇帝于康熙五十年就出生在雍亲王府,也就是后来的雍和宫。

雍正国丧期间,为迎棺椁,雍和宫主要建筑在十五天内改覆黄瓦,雍正灵柩就安放在他当年的寝宫(今永佑殿)。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十一日,移棺易州西陵,此后,永佑殿则常年供奉雍正影象,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影堂时期的雍和宫”。实际上,在雍和宫没有真正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之前的近十年时间里,宫内大部分殿堂已成为藏传佛教黄教喇嘛颂经的地方。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既为皇家第一寺庙又为连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与蒙古、西藏地方纽带、桥梁作用的辉煌历史。

胤禔的儿女,大阿哥胤褆的儿女

大阿哥胤褆的儿女 大阿哥胤褆有十四个女儿和十五个儿子。 大阿哥胤褆的女儿: 1、第一女,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月初六日申时生,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