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都有什么风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4收藏

满族都有什么风俗?,第1张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日头刚离山巅一尺许,小河垤已经燥热难当。货车蚂蚁般一路络绎,喷着刹车水,吱吱呀呀没一丝清静。

        小河垤锰铁厂已经沉睡了一晚,此时眼睛还在惺忪,却也在咣咣作响,以显示它于大山腹地的呱噪存在。

        摩托车穿过黢黑石桥,喧吵终于渐渐消匿于耳际,西面山逐一清朗起来。

        百度地图显示:从小河垤到坡顶洼垤乡政府,还有182公里。山顶房屋虽可依稀遥望,山道却直如鸡肠一般,不过还不算陡峻。一路花花草草,鸟鸣山更幽,空气已经不呛鼻孔,甚而有些鲜甜。

      “洼垤”乡,以彝族人得名,姓白名挖垤,生于明末,卒于清顺治年间,始任“粮名码头”(粮站),故名,至今白挖垤坟冢仍存。

        洼垤乡位于元江东南极边,东与石屏县牛街镇、异龙镇隔河相望,西南部与红河县浪堤镇为邻。因海拔较高,年平均温度22度,很怡人,绝不似元江县城燥热。

        既处四方崇山峻岭,就有大山般朴实沉稳,就有感情深水乳交融,就有烟火气人间常伦。

        不是么?

        山顶地势依然并不平坦,路头油库下面是几垄水田,弯曲起伏,插秧身影开始编织他们绿色之梦。继而,零星商铺分布于水泥公路两旁,并不是赶集日子,所以顾客寥寥。

        乡政府在西南面山坡上,然后连锁一串各单位办所,五一节,大伙都放假休息了,所以静然无声,反倒是春风在这块山坳里盘旋,显示自然生气。

        水塘、石桥,屋舍土掌,田垄、阳光,人家炊烟,一幅乡村图景,是我对洼垤村初步印象。

        入村,屋舍俨然,朴素无华,房屋墙基大抵为吸水石,虽石头吸水,屋里却是一番干燥,甚而石头细孔有细蕨孱草在安家,土房屋遂呈一番惹眼生气。

        土掌房屋极具穿越感,随步胡乱行走,我站在洼垤下寨石巷头,一屋门前一精瘦老妪在打盹,脚步声把老人家弄醒了,她奇怪于眼前的陌生面孔。

        我说,请问这里有石屏人吗?

        有的有的,整个洼垤下寨基本都是石屏人后代呢,我就是!老人家随口答道,她听出来我的石屏口音,精气神起来了,走走走,我带你去!

        只几米距离,老人家带我入了一道古旧家门,边说自己耳背了,记心也不好,讲不清楚,还是让我们的老石屏许静瑛讲吧,她懂得多,还是我们武庙的佛经讲解老师呢!

        许静瑛老人刚刚吃完午饭,她与我寒暄一会,转身到小楼上翻出一本杨氏家谱让我看,一边打开话匣子,说起石屏人与洼垤事儿。

        许静瑛老人先说杨氏一族,她老伴姓杨,已经于几年前走了。洼垤杨氏一族是来自石屏杨家寨的,一世祖名为杨智,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泮塘,于明朝成化年间游宦入滇,移居石屏县城。初,杨智公任石屏州学正,喜石屏山川风景,遂家石屏。四世祖之时,杨家从石屏城移居五亩坝杨家寨。

        与众多石屏汉姓一样,几代人的光景,杨家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起来,形势迫使杨家开始寻迹外埠讨生活。洼垤杨氏开山鼻祖为十一世祖支系,有三弟兄:长兄杨发祥,由杨家寨移居元江县风硐村;次兄杨发富,移居元江县坡垤村;三弟杨发身,移居元江县洼垤村。

        至于杨发身缘何来到洼垤,该答案与石屏人赶马帮走西头的理念过程是一样的。发身公来到洼垤村,以打铁开始起家,至今洼垤铁匠坡便是发身公打铁而名之的。

        定居了,生根了,发身公成了洼垤杨氏先祖,所不同的是,发身公后来又回到石屏,卒于石屏,大概他总觉得还是落叶归根为好吧。他的配偶,许镃(百塘公)之姐,却一直在洼垤,直至去世。

        杨氏一族终究成了洼垤村的一个汉氏大姓,后来的历史依然在衍变,杨家后世子孙又以洼垤为发端,向周边地方辐射开去,元江县域,思茅、普洱、版纳、茶山、永昌(保山)都成杨氏生活栖息地。

        许氏一族原先是石屏小五亩的,应该和杨氏一族同时期来洼垤定居的。既为原籍同乡,自然报团取暖,具有共同语言,所以就结姻亲,就成亲戚,把石屏人常说的结亲结万代理念带至洼垤坡头上,续根石屏烟火。至今,洼垤村姑娘嫁到石屏的也很多,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呢。

        话说,石屏人在洼垤,吃苦耐劳是常态,书香门第是续扬。厚积薄发,杨家总要出现光耀门楣之俊才。

        1910年,洼垤杨家诞生一个男婴,父亲为其取名杨家麟(1910-1994)。杨家麟自幼聪颖异常,读书于他算不上难事,三零年代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49年前历任中国云南省党部执行委员、云南省地政局局长、创办《民意日报》并兼任社长、国民党立法委员。其所著《元江杨氏家谱》“对研究民族杂居之史颇有史料价值”。

        从事主要职业之余,杨家麟先生热心实事:先是与张冲将军合办元江东岸盐矿,后与上海徐炳华先生一道开办化学工厂。先生在昆明,负责提供“元江同乡会馆”看管老人之给养,后来随国民党政府到台湾,从此“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的船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余光中语)

        1994年清明节,杨家麟先生回乡寻根祭祖,与家人互诉阔别之情,慷慨为洼垤中小学捐献奖学金八万元,名曰“桂香奖学金”,用以奖励教师和优秀学生。

        杨家麟先生生活平民化,其平易近人,谦和礼让,衣着朴素,平素喜嗜读书看报,每遇警句格言,即收入家庭档案,作为治家参考。其妻朱梃生女士,与夫“志同道合”、“夫唱妇随”,对六个子女教育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子女皆学有所成,成为国家建设人才,其子杨国梁远居美国,博士学位。

        杨家麟先生有关“大杂居,小聚居,又分散,又聚居”的民族杂居著述,其实是受洼垤石屏汉姓与少数民族杂居情况所启发的。

        洼垤石屏汉姓有何姓(来自石屏小水)、杨姓(来自杨家寨)、张姓(来自张本寨)、许姓(来自小五亩),其他汉族姓氏亦来自宝秀兰梓营、盘营、吴营、大样营、李家寨、亚房子等地。他们于元江洼垤繁衍生息,与洼垤当地彝族、傣族同顶一片蓝天,同住一个家园,沟通民族感情,把洼垤变成与内地无限接近的美穴地。洼垤原住民眼光透过重重大山,生活理念,三观思想开始与落后脱钩。

        由此,可以定论,洼垤又成了另一个石屏。       

        许静瑛老人讲,旧时代的洼垤,基本上是石屏人的天下,彝族、傣族生活习性慢慢潜移默化,逐渐与石屏人水乳交融。遇有重要节气,比如过年期间,洼垤街上,身穿长衫,颇具绅士风度的石屏先生,于茶铺摆上一个摊位,设置一爿书案,持一折扇,讲一段《三国演义》故事,说一节《说岳全传》评书,颇有大家风范,听众似懂非懂,然后懂了,听得入港,轰然叫一声好。

        踩高跷的,舞狮子的,在洼垤高坡头上各显其能,汉文化在极边之地开始根深叶茂。

        石屏人还于洼垤坡头建盖圣祠,文庙(现在的洼垤小学)、武庙(现在的东云寺)、大庙(已无存)等等凸显出来,于是产生了一批吃斋念佛的善男信女,宣传与人为善,忠孝为本,做人要存好心,走好路的正确三观。

        东云寺位于洼垤下寨,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观,庙宇内一片宁静祥和,据说只要心存虔诚,总能心有所求,必有所应,所以四方八面香客纷至沓来,香火极旺。

        怎么说呢?石屏人像是布道者,肩负之物太多太沉罢。

        土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坎。清王朝覆灭后的云南边陲一直不是太平之地,除了民国时期多年的军阀混战,一茬又一茬的地方土匪也在打家劫舍,生灵涂炭成为常态。石屏的土匪也不是省油灯,只要不怕死,不走正途,没有良知,再加上欲壑难填,有一定号召力,就基本上可以变匪为窝了。

        既为土匪,就不能以常理度之,就没有清规戒律,什么与人为善,存好心,走好路,全他妈统统见鬼去了。

        洼垤一带,自然免不了土匪滋扰,上世纪二十年代,土匪幽灵一直在大山里游荡,匪首是周呲牙(建水人)和李自鸿(石屏县弥勒沟人),二匪沆壑一气,凶悍残暴,毫无人性是他们的极好注解。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注定是洼垤村的重要历史。4月11日,周呲牙、李自鸿二匪首,带数百匪徒攻洼垤村,其路线是从石屏五郎沟出发,再渡过小河垤河,进入半山南岔村(南岔村是洼垤管辖地),再到洼垤进行劫掠。

        南岔村村民远远望见土匪影影绰绰爬山而来,立即派人跑步向洼垤头领报告匪情。

        土匪趾高气扬,行进顺利,走至距离洼垤三四公里处修整,准备一举攻下洼垤村。

        洼垤村在土匪上山之时,立即组织人力抢修村子围墙,加固寨门工事,妥善保护好粮食。防堵事宜统一由团总杨良桂与村中寨老协同指挥。

        气氛立时紧张起来,晚六时许,群费黑压压蜂拥至洼垤村外围,枪声开始四起,喊叫声连成一片。土匪穷凶极恶,持老五子枪、水筒枪、十响枪,可谓武器先进。防堵一方却是土枪**,不能有效致命,战斗力相形见绌,然洼垤人同仇敌忾,决心共同抵抗土匪进攻。

        土匪虽亡命,但也被洼垤村民的生猛吓住了,一时裹足不前,处于胶着状态。土匪也决心与洼垤村相熬,企图摧垮洼垤村民的斗志,他们利用黑夜时分攻打村子,令洼垤人看不清自己,减少伤亡,白天则到处抓鸡抢牛,放干田水捉鱼,好像存心逗洼垤人玩儿一般。

        前后七天七夜,洼垤百姓心头火焰彻底燃烧起来,誓死与土匪死磕到底。

        说实在的,土匪也是娘生的,良知并未彻底泯灭,战斗力打了折扣。匪徒中大多数受了周、李匪首阴险蛊惑:弟兄们,洼垤人生活富裕,有酒有粮食有腊肉,干好这一大票,你我们都能给生锈的肠子润些滑水。尽管去抢,谁抢得的就归谁,把洼垤女人也抢去做婆娘。话说回来,哪个不卖力,老子的枪可能不打洼垤,而是你的脑壳!       

        部分不明不白的土匪初出茅庐,上了贼船又下不来,只能听任匪首摆布,勾腰驼背向洼垤进攻。

        然而,土匪背的不是粮食、火腿,而是洼垤百姓的铅巴子弹头!各村寨男壮汉分守各据点,白天男的休息,妇女儿童望风,把称手石块堆于墙头,这些落后武器也够匪徒喝一壶的。占踞有利地形,熬,也要熬垮土匪。

        第七天午夜时分,匪徒作了最后一次挣扎,他们从百姓家里抢来梯子,当作攻城墙工具,企图越墙进村大肆抢掠财物。坚守据点的乡亲立即回击,土枪铅巴子弹与石头如雨点一般,纷纷朝土匪头上还击。

        偷鸡不成蚀把米,土匪受伤无数,气焰渐渐消落下去,躲在安全处呲牙咧嘴掏嵌入大腿的铅巴子弹,背着换来的一身伤疤,夹紧尾巴一瘸一拐向山下仓皇逃窜。

        洼垤与大贼以命相搏,一战成名,传为佳话,此后,欺软怕恶的土匪再不敢觊觎洼垤。

        七天七夜抗击土匪,打退土匪,洼垤百姓有了初步抗敌经验。群众基础良好,洼垤红色历史也就开始了。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元江,革命火种散播在江河大地,洼垤也是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之一。

        许静瑛老人古道热肠,说要带我去看看洼垤杨家大院,杨家大院是杨家麟故居。

        很遗憾,大院门锁着,洼垤村委会管钥匙的不在,兴味索然。不能深入细观,只能看大院外围了。

        杨家四合大院子,大观矣!三层楼宇,砖木结构,跑马转角样式,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照壁、砖柱厚实严谨,建筑工艺极为细致工整,门墩抠錾麒麟凤凰等吉祥物,内房窗棂、门雕、楼梯栏杆等等应该又是一两木渣一两银吧!

        物是人非,作为洼垤地标性建筑,杨家大院内敛中透出几分孤傲不凡,昔人不在空留遗恨,今人犹可满寻光阴。屋檐上那几棵枯草仍在诉说往日杨氏一族在洼垤之辉煌。

        1949年7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在洼垤杨家大院成立中共滇南地委,接收国民党元江政府,成立中共元江县委,领导全县建党建政工作。同时,杨家大院也是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十支队成立整训之地。

        2001年4月,杨家大院被玉溪市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迂转石巷,便是杨氏宗祠,名曰“清白祠”,可以遥想石屏杨氏先人于洼垤之倡导人品:清白,勤勉,内敛。天道酬勤,做人惟有清白,才能行端坐稳,才能行以致远。

        然清白祠却有些不像样子,它现在只承担请客办筵席之功能,前院屋宇作厨房之用,后院则可以坐几十桌客人。         

        此时几个厨子师傅正忙于撤“香帮”,清白祠应该头一天又一次接受一番宾客们胡吃海喝之洗礼,大锅里滚水还在沸腾,油腻方桌上放置一篓残鱼渣刺,青砖上腻起了一层油污。

        宗祠像一个乳房干瘪的妇人,却还依然在贡献她的清白!

        万一,万一用火不慎呢?宗祠间架结构都是百年木料,早干透了!先人创业艰难,唯有后辈爱之护之,才是续脉正理。

        洼垤石屏人并未失去家籍情怀,他们与同宗石屏父老乡亲订立同根盟约,五年抑或十年,都要在清明节赶赴石屏祭祖,与同氏门中一叙别来无恙,隔山隔水不隔真情。

        从石屏城到洼垤,也就六十公里路程,放在以前,山高坡陡,两地互访颇为艰辛,至今天堑通途,石屏人运菜运水果车辆来回穿梭,做生意像串个门子一般容易,带个信儿,说个事情,一点也不难。

        洼垤真的很近,因为洼垤人与石屏有一座风雨连心桥。

                                            2021·立夏。

第七章 弟弟

弟弟最小,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孩。当年如果不是父亲执意要有一个儿子来接香火,可能我和我下面的妹妹就都不会来了。因为我们家曾经是大户,一直有家谱传下来,传到父亲这辈已经十多代了(具体几代我记不清了),父亲不想让家谱在他手里失传,另外也为了能在人前挺直腰杆,那时老家人的观念里如果没有儿子会让人瞧不起,所以要儿子就成了头等大事。总算苍天不负有心人,在连续生了五个丫头片子之后,终于老六是男孩了,于是父亲给他起名叫“丰”,意为丰收了。父亲的喜悦自不必说,但是父亲只是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却一点也不偏袒、不溺爱,甚至要求更严格。

每年除夕,父亲带着弟弟去山上砍一些松树枝插在大门两侧,然后再挂上大大的红灯笼,然后写春联,我们女孩子除了把自家的大门、房门、仓房、车房、甚至井边都贴上对联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擦拭祭祀器具。父亲有一个长方形的木匣子,紫黑色的,里面放着祭祀祖先用的香炉、烛台,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草灰把香炉和烛台擦亮。木匣里还有几串铜钱,上面写着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之类的,那时小也没有细看,平时这个匣子是锁着的,只有过年才打开,父亲恭恭敬敬地把家谱——表皮发黑,里面的纸张泛黄的本子,靠墙竖着摆在西屋的地柜上面,接着把铜钱、擦好的香炉、烛台摆在家谱的前面。老家的习惯是除夕的下午大概三四点钟有一顿丰盛的家宴,就在这顿饭开始前,父亲会点上一个小的红灯笼,带着弟弟去大门外请老祖宗回家过年,怎么请的,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跟着去过,只是回来时一直进到西屋,说老祖宗已经请回来了,然后上香,点蜡烛,把每一样饭菜都先用小碟子盛一点放在香炉前面,摆上一排,再摆上母亲事先蒸好的头上戴着红枣的白面馒头,做好这些之后,我们才团团围坐吃这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

年夜饭之前父亲会再次把我们叫到西屋,先是做年终总结和展望未来,说一些鼓励的话和对未来美好前景的预判,有时也会给我们几角钱的压岁钱。然后是父亲和母亲先跪下来给老祖宗磕头(就是对着供家谱磕头),接着是我们排队给老祖宗磕头,然后在给父母磕头。然后煮饺子、放鞭炮,饺子煮好后仍然是先用碟子装好摆放到西屋的台上,接下来我们才开始吃年夜饭。从除夕一直到初五,每顿饭都是先给祖先吃,并且要保持香火一直不断,每次我们去到西屋都感到一种神秘、庄严的气息,有时想拿家谱看看,要紧张半天,小心翼翼地拿下来,轻轻地翻看,生怕弄坏了似的。

弟弟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中觉出了自己肩上的担子,逐渐强大了身心。小时候的弟弟身体很弱,已经百天了,头还抬不起来。小时候的他也总是蔫蔫的,不爱说话,很乖巧的样子。后来,姐姐们一个个考学陆续离开了家,家里的活儿慢慢地就都落在了他的头上,他除了干活儿,还有意地找一些项目来锻炼自己的心智和体力,那时他经常一个人在山上干活儿时练习倒立,远远的只看见两条腿竖着,头撑着地看不见。他还对着木桩之类的东西练拳,有时练得手指节出血,后来他的手关节突出且很硬,可能跟这个有关。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了,身材、站姿、坐姿、走路的步子,都很像父亲,有时听脚步声,还真分不出是谁了。父亲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要抬起脚来一步是一步的走,不许拖泥带水,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没有当过兵的弟弟却有一种军人的气质,再加上遗传了父亲的文艺细胞,却没有父亲的霸气和强硬,在学校里组织活动时,他担任主持,表演唱歌、朗诵等,都很棒,所以受到不少女生的青睐。他现在的老婆就是高中时的同学。是不是高中时处的,我不知道,只知道她对弟弟曾经很迷恋,弟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大连工作,她得知后就把在长春的工作辞掉,追到大连去找了一份工作,后来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

弟弟的性格很随和,我们常说,我们家兄弟姐妹的性格颠倒一下就好了,女孩子该柔的一个比一个硬,男孩子该硬的却偏偏不硬。但弟弟还是很有担当的,对父母很孝顺,也很阳光,对姐姐们也很尊重,而且懂事。每次姐姐们从天南海北的回家,他都默默地做着服务工作,对姐夫们也尽力接待。东北人多数都能喝酒,而弟弟却不胜酒力。但是为了尽地主之谊,他还是要陪着姐夫喝酒的,只是一杯酒下肚就满脸通红了。姐夫们也就不强求了。

弟弟因为知道自己肩负重任,所以尽力担当,但实际上他的心灵是不够强大的。有一次,他考试没考好,父亲像以前那样训话,他恭恭敬敬地跪在地板上听着,忽然就躺下去了,父亲慌了神,赶快去扶,然后一阵手忙脚乱地抢救,过了一会儿,才慢慢缓过来。脸色苍白,浑身冷汗。经过这次之后,父亲再也不敢很严厉地训斥他了。

弟弟小时候虽然挨了些累,但那时家里生活条件已逐步改善,姐姐们对他也爱护有加,他应该算是幸福的。他的不幸是从结婚生子后慢慢开始的,因为无法调和父母和媳妇之间的矛盾而痛苦万分,后来干脆借着单位外派专业技术人员去国外的机会当逃兵了,以专家的身份去委内瑞拉做工程去了。

当时四妹和弟弟都希望父母帮忙带孩子,但是父亲的传统观念认为要跟儿子在一起,所以父亲卖了老家的房子带着母亲搬去大连与弟弟同住。结果这一同住,矛盾就出来了,因为父亲和弟妹都是个性很强的人,弟妹又是个火爆脾气加严重我执,所以经常会发生不愉快。父亲节俭惯了,看到弟妹经常买了东西吃不完就倒掉,心疼,就会不高兴,而弟妹觉得花的是自己挣的钱,不需要受父母的管束。还有在养孩子方面,双方观念也不一样,父亲不主张生个小病就去打针,而弟妹看到孩子发烧就沉不住气,就想往医院跑,父亲看到孩子打针遭罪心疼得不行,又不敢说,为了尽量减少矛盾,父亲后来就偷偷的给孩子用他认为不伤身的养生疗法,等效果好了,再告诉她。在喂养孩子方面,父亲遵循自然原则,以孩子的需求为主,不强迫孩子吃东西,而弟妹或者看书、或者在单位听同事说什么好就给孩子吃什么,后来把孩子脾胃搞坏了,哭闹得厉害。实在没办法,父母带着孩子回老家,调养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两辈人观念差异也太大,父亲对孙子疼爱,管教以鼓励表扬为主,但是原则问题绝不姑息,所以孩子很喜欢和爷爷在一起。而弟妹则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控制欲超强。每天看着孩子学习,带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而孩子只是一个普通孩子,无法达到她的要求,她就很生气,经常动手打孩子。父亲看着难受,又不敢说话。父亲心疼孙子又心疼儿子,心里对儿子不满,但是不想给他压力,所以也忍着不说什么。就这样在一起纠结了几年,大家都痛苦不堪。弟妹后来经常打电话跟弟弟说她得抑郁症了,要自杀。

三年前,弟弟从国外回来了,但仍然无力调和矛盾。父亲于是坚决要求分开过,因为他们住的房子是父亲买的,所以自然是父母留下,他们搬走。分开后,因为接触少了,矛盾慢慢少了很多,但是弟妹一直心里很不舒服,经常跟弟弟抱怨是父亲把他们撵出去了。弟妹的怨气太重,脾气太大,我执太重,弟弟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她的问题,俩个人几次闹着要离婚,而真正要离时,弟妹又不愿意离了,弟弟说受够了,累了,不想继续下去了,但是后来为了孩子没离,就这样对付着过日子。弟弟很少跟我们说他家里的事,他不开心,身体也不太好,有时实在没办法了,打电话让我们帮忙劝劝弟妹,我们也劝了,该讲的道理也都讲了,但是过后还是那样。没办法,自己不想改变,别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他们的矛盾后来由父母转移到孩子身上了。去年我们回大连,来去差不多十天时间,我们想着回去也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在一起玩,将来孩子们之间还可以互相照应,因为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将来太孤单。但是弟妹给孩子报了学习班,只带孩子回来两次,每次时间也不多,而且总是问孩子学习的事,孩子玩得也不尽兴。后来因为特殊情况四妹带着女儿去她那住了几日,亲眼目睹了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每天见到儿子就是安排学习,学了一样还有下一样,本来是放暑假的时间,孩子白天上培训班,晚上回来在弟妹的高压监控和呵斥声中做各种作业,要做到晚上十点多,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开始考问各种知识。孩子已经习惯了,只是她太过分时孩子会反抗,我就见识过一次孩子反抗的情景,那天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她还在看着孩子做题,一边看一边说,说到激动处就动手打孩子,结果孩子愤怒了,哭着问“你为什么打我?”她说“我是你妈”。孩子说“妈妈也不能随便打孩子!”

四妹实在看不下去,觉得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很压抑,就私下里劝了几句,结果弟妹很不高兴。我们可以想象每天这样的生活有多可怕!弟弟不认同弟妹的观念和做法,但是又扭转不了,如果弟弟据理力争就会发生战争,没办法,只能忍着。俗话说好女人旺三代,所谓的好女人,我现在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性格。有好性格,家里就温馨和谐,家里人才愿意在家里呆着,否则经常硝烟弥漫,家里人都跟着压抑,心情不好,身体也不会好,所以也很难感召来好的东西。

弟弟夫妻俩工作都可以,工资水平也算中等偏上,日子本来可以过得很滋润,就因为弟妹要求太多,期望太多,而把好好的日子过得愁云惨雾。我后来有几次打电话问怎么样,弟弟都说挺好的,我真希望他是真的觉得好!人各有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弟弟当初选择了弟妹(他本来还有其他的选择,是一个性格很好一直对弟弟很好的女孩),那就自己承担吧!我希望他们能够看雪师的书,明白道理,给自己给家人一份好心情,但是没有缘分强求是没有用的,他们根本就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我们说的对他们有益的话,我也只能为他们祈福了。

满族都有什么风俗?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
点击下载
上一篇:祭祀仪式下一篇:求德云社的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