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三清的辈分更高,还是女娲的辈分更高呢?
中国神话纷繁复杂,塑造了许许多多为后人所敬仰的神仙佛祖。例如远古的伏羲、女娲、三皇五帝,以及后来的三清、玉帝、五方五老、西方佛祖等,就是神话小说乃至民间广为流传的各路神仙。其中就有人会问,女娲娘娘与三清到底谁的辈分更高?
其实,在我国相传的不同神话故事之间并没有非常严谨的联系,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两部小说中同音人物却完全不是同一个人。所以说,严格意义上,女娲与三天并无法比较。这里就当是我们一起探讨。
女娲是我国神话中非常著名的创世神,例如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传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此外,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天下许多事物都是女娲创造。而三清则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地位超凡,包括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如果仅参考中国的神话体系,女娲是和三皇五帝的都是远古大神,三清是后来出现的神仙,似乎女娲的地位辈分更高。
但从我国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封神演义》中来看,又会有一番解释。在这部小说中女娲娘娘也有出场,而后来的封神大战也正是三清一手策划。如果仅从《封神演义》的神话背景来看,三清是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人物。书中辈分最高的应该是鸿钧老祖,而三清和女娲等都是鸿钧老祖的后辈,甚至是同一辈的。
当然,根据之前所说的,因为中国神话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路神仙之间的辈分排名并不严谨。但不管怎么样,女娲和三清都是我国神话体系中重要的人物,深刻着影响着我国神话以及社会的发展。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山执行封神任务。而姜子牙手中的封神榜,就是当初三教共同签订的。所谓的三教,虽然在原著中多次提到,而且每次所指的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阐教、截教、人道教。
三教背后都有圣人在掌控,其中阐教和截教相互厮杀得最厉害。不过要说真正参与封神大战的,可不止这三教,还有西方教,天庭,妖族等,这几个教派背后也是有圣人在掌控的,比如妖族首领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在神话故事中是上古正神,炼石补天,捏土造人,功德极高。但在《封神演义》中,原著作者将其演绎成妖族首领,而且只提到炼石补天,并没有提到捏土造人,要不然,纣王也不会题*诗,亵渎大地之母。
女娲娘娘参与封神大战,不只派了轩辕坟三妖和梅山七怪,还有大量妖怪在北海作祟。当初商朝太师闻仲出征北海,平叛北海的七十二路诸侯,竟然用了15年,回来之后,闻仲多次提到北海有强悍的妖怪,所以耽误了太长时间。
这些妖怪当然是女娲娘娘派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闻仲引开,然后让妲己三妖在纣王宫中能顺利点,让商朝的基业早点耗尽。女娲娘娘在封神大战中亲自出手的机会不多,不像元始天尊那样,时不时出手帮助门下弟子。
女娲娘娘执掌妖族教派,所以,其地位应该跟阐教、截教、人道教的教主相等的,她并不像电视剧中所演绎的那样,能指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大佬,更不是洪荒小说中鸿钧老祖的师妹。
相反,在《封神演义》中,终极大佬只有鸿钧老祖一个,当初万仙阵后,鸿钧老祖首次登场,自我介绍道:“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也就是说,所有的教派中,他是教尊级别的,是大天尊。
也只有鸿钧老祖能统筹策划,协调各派,最终达到调整天界格局的目的。由于太上老君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连元始天尊都对其尊敬有加,那么女娲娘娘也不例外,虽然地位跟太上老君是一样的,但也会尊敬这位鸿钧老祖之下第一人
以佛教和道教为例:
佛教当中一定有三尊最为尊贵的佛像,分别为过去佛,现在佛,以及未来佛,所以佛教的三根香是敬这三位佛的,有时候也会看到师傅上一炷香,其实这是在给菩萨以及罗汉上香!
接下来说道教,道教里面有两种说法,经常看小说的都知道,一气化三清的典故,这三炷香其实是敬三清的,这个跟佛教的观念有点类似!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个也跟道教的文化有关,道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在道家的理念里,三是时间万物的本源,道家上三炷香,是表示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心,并且在道教的文化里,道是极数,这也是表达对神明的最大尊敬!
以上就是最为常见的几种说法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从老祖宗开始,就有了烧三根香的习俗,不能说烧香是一种封建迷信,其实都是表达老祖宗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然民间也流传一些比较封建的说法,比如:鬼三神四等等,不论怎么说烧香烧三炷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是有讲究的,也算是一种正能量的自我心理暗示!
盘古、女娲早于道教是上古神话人物,后来被道教吸收为神祇。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纷繁复杂,神祇数量极多。“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教主要有四大神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上古神话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基本无用)。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人们通常将神、仙二词合用或混用。正统道教之神称为“尊神”,民间信仰之神称为“俗神”,神魔小说中虚构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范畴之内。
女娲的后代是:华夏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扩展资料:
发展由来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华夏族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原地区起源并逐渐发展,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传说陕西中部地区有一个姬姓部落,传说,首领是黄帝(有古黄国首领之说)。其东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
他们都源于原始农耕氏族少典氏,但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在中原地区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
-华夏族
-女娲
一楼的回答我差点就喷“胡说八道”了。
首先,我自认为比较规范的三皇五帝: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首先要明白,“氏”是氏族的意思。族,是婚姻、血缘的一个证明。直至后面部落联盟制度发展行成“国”,氏跟号跟封地、食邑才渐渐相关联起来。
所以,燧人氏,在您这里可能特指是一个人。但燧人氏是怎么来的?传说是用火、取火、造火的部落的那个人被称为“燧人”而“冠名”整个部落,这里特指部落。
如果燧人氏是伏羲、女娲生父,那么今天我们所认知(公认)他们的出生地就能说很多事儿。
燧人氏,商丘(河南);华胥氏,蓝田(陕西);伏羲、女娲,成纪(甘肃天水)。如此,就能得出,伏羲、女娲大抵随母亲生活,也符合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晓其父”的现象。
那么这种现象,解释起来就是:伏羲、女娲的母亲是华胥部落的女子,而父亲是燧人(燧明国)部落的男子。他们的母亲华胥氏很有可能是部落的王,而父亲不一定是燧人氏的王。
但根据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古籍,或许能判断得出,伏羲、女娲的父亲也是燧人氏部落比较有名的人物,甚至燧人氏(燧明国)部落末期的王,是部落领袖之一。
如此,那个首先用火、取火、造火的燧人部落的人,能称之为燧人氏,是燧人部落的王、领袖。但伏羲、女娲的父亲很大概率就不是这个燧人氏,而是燧人氏部落的其他领袖,其他人。
所以,燧人氏可以说是伏羲、女娲的父亲。这里特指燧人氏是某个人,不是部落。我们只知道伏羲、女娲的父亲是燧人氏部落的,到底是部落的领袖,或是继承“燧人氏”这个号的部落的王,亦或是部落比较有名的人物,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神农氏大抵也如此,神农氏这里特指那个首先专研出播种、耕种的那个人。因其功绩、德行部落“冠名”神农。所以,神农氏,特指那个神农部落的“神”,也能说神农氏是这个“神”所在的部落。
炎帝、黄帝,如果说是真的两兄弟,那么他们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一个生于姜水,一个生于姬水;一个继承了神农氏,一个继承了有熊氏。所以,神农氏≠炎帝,炎帝=神农氏。那个尝百草的不是炎帝,是神农氏那位“神”。
为什么女娲亦在某些典籍列为“三皇”之一呢。大概是神话传说、母系社会、伏羲以及女娲自身功绩、德行的原因。
伏羲那会儿父系社会刚刚萌发(或未萌发),女性还是主导地位。但架不住伏羲这尊大神牛掰,亦或天灾人祸、环境恶劣等原因,兄妹结为夫妻,伏羲就为主导。
要知道三皇五帝也是后人评判,那会儿是父系社会了,夫妻一体当是伏羲为主。所以,某种程度上女娲是“皇”也不为过。兼之伏羲不在了,女娲主导整个部落,又把“皇权”传递给了神农,因此女娲也是一位“王”,一尊“神”。
我个人考究或评判,伏羲、女娲夫妻一体,又同一个时代,倘若只尊一人为“皇”,那还是选伏羲。
如此,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比较符合后世人对前代、当代的划分,无论父系社会、功绩德行亦或者时代划分,这样“看”起来显得比较“合理”。但不可否认,其他人不是“皇”,不是一尊“大神”。有巢氏、女娲氏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先祖,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皇”,是我们信仰的“神”。
如此,燧人氏里面的某个人,是伏羲、女娲的父亲。神农氏得女娲氏传承,成为部落(部落联盟)的王。炎帝与黄帝是同父异母兄弟,炎帝继承神农氏,黄帝继承有熊氏。
陕西骊山为女娲氏族最早居住地居住、活动在陕西骊山一带的女娲很有可能是第一世女娲,理由主要是:第一,骊山南麓有华胥氏陵,华胥氏是女娲氏的母亲,女儿一开始活动的区域一般不会离母亲太远;第二,骊山顶上有人祖庙,附近有娲氏谷、女娲堡等遗迹,祭祀女娲伏羲的民俗,如正月二十日的“补天补地节”、吃补天饼等由来已久;第三,骊山北麓有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距今近7000年,和女娲氏族存世的时间基本吻合。
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可以认为,女娲氏族,大体上是由陕西骊山出发,一支向东迁徙,先后到达陕西潼关,山西永济、洪洞、寿阳、太原,河南汜水、西华、沁阳、登封、新密,山东任城、武梁等地;一支南迁,先后到达陕西平利,湖北公安、竹县、兴山,湖南长沙,四川彭山,广西都安、凌云等地;还有一支向西迁徙,到达甘肃天水等地。
究竟是三清的辈分更高,还是女娲的辈分更高呢?
本文2023-09-28 15:28: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