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国君在先后排序是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4收藏

商朝国君在先后排序是,第1张

第一位 商汤(-前1588),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庙号太祖,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朝的创建者。原是一个宽厚仁德的商族部落首领,因不满于夏桀的暴虐无道,出兵灭夏,建立商朝。商汤在位期间,善于安抚民心,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赋税,使商朝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商汤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武力夺取王位的人。

第二位 外丙,商代天子,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葬处不明,商朝第二代王。商开国君主汤之子,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 外丙即位后,仲虺、伊尹二相继续辅政,以宽治民。

第三位 仲壬 ,商汤三子,外丙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外丙死,由仲壬继位。在位4年,病死,葬处不明。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平稳,在位4年后病死,传位于其侄太甲。

第四位 商太宗太甲(生年不详,一说前1557年去世),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姓子,名曰至,是商朝第四位国王(公元前1582-公元前1570),叔懿王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12年,一说23年,病死,葬於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庙号太宗,谥号文王。

第五位 沃丁,姓子名沃丁,一名绚,太甲的儿子。沃丁即位时,仍以伊尹为相。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沃丁八年,伊尹卒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焉。

第六位 太庚,姓子名太庚,一名小庚,又名辨,甲骨文作大庚。太甲的儿子,沃丁的弟弟。史记》记载: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太庚在位二十五年,死后传位于小甲。

第七位 小甲,姓子名高。《史记殷本纪》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太庚之弟。在位36年(一说17年),今认为17年(公元前1516-公元前1499)。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

第八位 雍己,姓子名雍己,甲骨文作邕己,一名伷,小甲的弟弟,太庚的儿子。《史记》云: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商朝从汤至雍己即位前一百多年,由于坚持节用宽民、以德治商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

第九位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国王(公元前1486-公元前1411)。汤五世孙,太甲孙。死后追谥为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这个太戊继位时还是个少年,不勤于国政,整天只图享乐。

第十位 仲丁,姓子名仲丁,一名庄,太戊的儿子。《古本竹书纪年》说:仲丁即位元年,自亳迁于嚣。嚣亦作隞。商朝建立之前,商族曾有八次迁徙,从汤至太戊,都城一直在亳。自仲丁后,商都五迁。

第十一位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第十二位 河亶甲,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又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

第十三位 商中宗祖乙 (公元前1525-公元前1507),生卒年不详,中丁子,一说为河亶甲子。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9年。

第十四位 祖辛,姓子名旦。生卒年不详。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

第十五位 沃甲,姓子名逾。生卒年不详。《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一说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

第十六位 祖丁 ,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中国商朝第17位国王。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国王沃甲之侄,根据《竹书纪年》,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一说32年),死后由侄子(一说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

第十七位 南庚,生卒年不详,商朝国王。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后迁都于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

第十八位 阳甲,生卒年不详。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祖丁之子,后任盘庚之兄,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在位共四年,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

第十九位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迁都于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

第二十位 小辛,姓子名颂,盘庚之弟,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相传在位21年,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

第二十一位 小乙,姓子名敛。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盘庚、小辛弟,小辛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葬于殷。死后由其子武丁继位。

第二十二位 武丁,子姓,名昭。商王小乙之子。相传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

第二十三位 袓庚,武丁次子。父死继位(因长兄祖己已死,故由次子继位)。

第二十四位 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姓子名载,生卒年不详。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祖庚死后即位。《史记》称他在位时荒*无度,商朝再度衰落。

第二十五位 廪辛,姓子名先,生卒年不详。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殷。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

第二十六位 康丁,姓子名嚣,《史记殷本纪》误作庚丁,他是商王祖甲之子,商王廪辛之弟。廪辛死后,于前1219年继位,在位仅1年,死,葬于殷。他死后,由其子武乙继位。

第二十七位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

第二十八位 太丁,商朝国王,亦作文丁,姓子名托。商王武乙之子,于公元前1112年即位,卒于公元前1102年,共在位11年。死后由其子帝乙即位。太丁即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太丁报捷,并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季历帮他安定边陲。季历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季历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太丁献捷。太丁看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于是下命囚禁季历,并杀了他。而季历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他在位时也曾经出兵征伐殷商,但并没将其征服。

第二十九位 帝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公元前1101年即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

第三十位 商纣,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史称为纣王。筷子的发明者。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

 汤 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

 汤,商朝的建立者,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

 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历史上称之为“鸣条之战”。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死后被谥为成汤。

 太丁 (生卒年不详)亦称大丁,姓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但其原名已佚。《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由于太丁的去世,后来太丁之弟卜丙被立为王。

 商哀王(外丙)子胜 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

 外丙,姓子,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葬处不明。

 商懿王(中壬)子庸 前1585年—前1582年在位4年

 亦称仲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仲壬是商汤之子,外丙之弟,《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

 商太宗(太甲)子至 前1581年—前1550在位33年

 太甲,姓子名曰至,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自己摄政当国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桐宫悔过”)。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庙号太宗,谥号文王。

 商昭王(沃丁)子绚 前1549年—前1530年在位19年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继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谥号昭王。辅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死后,弟太庚继位。

 商宣王(太庚)子辩 前1529年—前1505年在位25年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弟)继位。谥号宣王。

 商敬王(小甲)子高 前1504年—前1488年在位17年

 小甲,姓子名高,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

 商元王(雍己)子密 前1487年—前1476年在位12年

 雍己,姓子名伷,前任国王小甲之弟,定都于亳。商王小甲死后即位,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雍己死后,弟太戊继任。《太平御览》引《史记》说雍己在位12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 前1475年—前1419年在位57年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国王。汤五世孙,太甲孙。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太戊继位时还是个少年,不勤于国政,整天只图享乐。在他继位第七年时,王宫的庭院里长了一棵桑树,长棵桑树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这棵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楮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了,长得很大。这本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换现在也不作为怪,人类生的怪物都多更何况植物,可是在商代的时候人还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估计是伊尹的后代书上没有考证)就说: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这太戊一听有道理,果然一改前非,勤于朝政,修德治国。而这种不是正常生长的共生树木,长到一定时候会自然枯死。太戊以为是自己修德治国以德压妖的结果,就更相信了。

 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死后追谥为中宗。《史记》:云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前1418年—前1408年在位11年

 姓子,太戊子。有配偶两人,癸和名己。在位期间,将都城从亳迁到隞,中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这是商朝的第1次迁都。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中丁出兵击退兰夷。中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病死,葬于狄泉。

 商思王(外壬)子发 前1407年—前1398年在位10年

 外壬,姓子名发,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病死,葬于狄泉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前1397年—前1389年在位9年

 河亶甲,姓子名整,甲骨文作戋甲,太戊的儿子,外壬的弟弟,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想完成哥哥仲丁的遗愿,便发动了“征兰夷,再征班方”的战争。河亶甲在讨伐兰夷时,兰夷逃往班方,于是,河亶甲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姺就被孤立起来,也归顺了商王朝,纳贡称臣。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是有贡献的,他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了基础。河亶甲在位九年,死后由祖乙继位。

 商穆王(祖乙)子滕 前1388年—前1370年在位19年

 祖乙,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即位后迁都于邢,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在位19年(一说75年)。祖乙在位时,曾四次迁都,公元前1525年,祖乙将国都由相(河南省内黄县)迁都于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由于河患,再次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最后一次迁到庇(今山东鱼台)。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病死,葬于狄泉。由其子祖辛即位。

 商桓王(祖辛)子旦 前1369年—前1356年在位16年,

 祖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谥号“商桓王”。

 商僖王(沃甲)子逾 前1355年—前1336年在位20年

 沃甲,姓子名逾。《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一说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谥号“商僖王”。

 商庄王(祖丁)子新 前1335年—前1327年在位9年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国王沃甲之侄,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一说32年),死后由侄子(一说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谥号“商庄王”。

 商顷王(南庚)子更 前1326年—前1321年在位6年

 南庚,姓子名更,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谥号“商顷王”。

 商悼王(阳甲)子和 前1320年—前1314年在位7年

 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祖丁子,是中国商朝第十九位国王,前任国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阳甲时期商朝再度衰落。自中丁时期起,王位继承开始混乱,引致诸侯不来朝。

 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悼王”。

 商世祖(盘庚)子旬 前1313年—前1286年在位28年

 盘庚,甲骨 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在盘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乱,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书告谕,违者重惩,于前1298年迁都于殷,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他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

 商章王(小辛)子颂 前1285年—前1272年在位14年

 小辛,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死后小乙继位。

 商惠王(小乙)子敛 前1271年—前1251年在位21年

 小乙,姓子名敛,是中国商朝第22任国王。前任国王小辛之弟,首都设在殷。死后由儿子武丁继位。

 商高宗(武丁)子昭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

 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庙号为高宗。他是小乙之子,盘庚之侄。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后世称作高宗。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武丁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前1191年—前1180年在位约11年

 祖庚,祖庚又称且庚(一作曜),姓子名跃,武丁次子,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病死,葬于殷。祖庚死后,三弟祖甲继位。

 在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灭亡。

 商世宗(祖甲)子载 前1180年—前1160年在位21年

 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姓子名载。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祖庚死后即位。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但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即位。

 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

 商甲宗(廪辛)子先 前1159年—前1156年在位4年

 廪辛,姓子名先,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病死,葬于殷。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

 商康祖(康丁)子嚣 前1155年—前1147年在位8年

 康丁,姓子名康丁,一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是中国商朝第27位国王。祖甲之子,前任国王廪辛之弟,廪辛死后,于前1155年继位,8年后死亡,葬于殷。他死后,由其子武乙继位。

 商武祖(武乙)子瞿 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个重要君王,从个人出发,努力地进行了挽救其王国统治的举措,但是成效不大。他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为昏庸的一代君王。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

 商匡王(太丁)子托 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

 太丁,商王武乙之子,于公元前1112年即位,太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太丁报捷(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季牧师帮他安定边陲。季牧师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季历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太丁献捷。太丁看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干脆突然下命囚禁季历,并杀了他。而季历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在位时也曾经出兵征伐归国,但并没将其征服。死后由其子帝乙继位。

 商德王(帝乙)子羡 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

 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

 商纣王(商纣)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52年

 殷帝辛名受德,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臂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之朝歌。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商亡。帝辛死后,葬于淇水之滨,今墓尚存。

1、

春,正月十日,蜀郡岷山山崩,阻塞长江水流达三天之久,下游江水枯竭。刘向对此大为厌恶心惊,说:“当年岐山山崩,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江都断流,而后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岐山是周朝兴起的地方。而汉家本起于蜀、汉,如今本朝兴起之处,山崩川竭,孛星又扫过摄提、大角两星,从参星一直到辰星,国家要亡了!”

2、

二月二十日,封淳于长为定陵侯。

3、

三月,皇上行幸雍县,祭祀五色帝。

4、

皇上为了向胡人炫耀中国有很多禽兽,这年秋天,命令右扶风征发百姓入南山,西自褒谷、斜谷,东到弘农,南到汉中,张设捕兽大网,捕捉熊罴禽兽,用槛车装载,运到长杨宫射熊馆,再用网围成一个围栏,把禽兽放进去,命胡人勇士赤手空拳跟猛兽搏斗,擒获就归他所有。皇上亲临观赏。

四年(前9年)

1、

春,正月,皇上行幸甘泉,祭祀天神。

2、

中山王刘兴(刘骜幼弟)、定陶王刘欣(刘骜大弟刘康之子)都来京师入朝。刘兴只带了太傅来,刘欣则把太傅、国相、中尉都带来了。皇上觉得奇怪,问刘欣。刘欣回答说:“依据法令:诸侯王入朝,可以带上国中二千石以上官员,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所以都带来了。”皇上让刘欣朗诵《诗经》,刘欣不仅能背诵,而且能解析。

另一天,皇上问刘兴:“你只带了太傅来,是根据什么法令呢?”刘兴答不上来。让他背诵《尚书》,刘兴又背不下去。等到御前赐宴,皇上吃完了,他还在吃,最后一个吃饱。吃完起身走下台阶,袜带松了也不知道。

皇上由此觉得刘兴无能,而认为刘欣很有贤德,数次称赞他的人材。当时诸侯王中,唯有这两位和皇上血缘关系最亲。刘欣的祖母傅太后也跟着入朝,私下贿赂赵皇后、赵昭仪和骠骑将军王根。那三人见皇上没有儿子,也都在给自己找后路,为长久之计,也跟着称赞刘欣,劝皇上以刘欣为后嗣。皇上自己也觉得刘欣一表人才,为他加元服,亲自主持加冠成人礼,然后送他回去。这一年,刘欣十七岁。

3、

三月,皇上行幸河东,祭祀后土。

4、

关东坠下两颗陨石。(《汉书 五行志》记载坠落地点为都关。)

5、

王根举荐谷永,征召入朝,任命为大司农。谷永前后上书四十余次,内容大致相同,专攻皇上及后宫之事而已,与王氏一党,皇上也明白他怎么回事,不怎么亲信他。就职大司农一年多,生病,病假三个月期满,皇上不再批准延长请假,即时免职,又过了数月,卒。

绥和元年(前8年)

1、

春,正月,大赦天下。

2、

皇上召宰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入禁中,商议“中山王、定陶王谁宜为嗣?”翟方进、王根、廉褒、朱博都认为:“定陶王刘欣,是皇上弟弟的儿子,《礼》上面说:‘兄弟的儿子,就如同自己的儿子,以他为继承人,就是自己的儿子了。’定陶王应该立为后嗣。”孔光唯独认为:“根据《礼》,立后嗣要看血缘关系亲疏,以《尚书盘庚》所记载殷朝的先例,都是兄终弟及,中山王刘兴,是先帝之子,皇上的亲弟弟,应该立为后嗣。”皇上认为:“中山王不成材,而且根据礼制,兄弟不得相继入祀祖庙。”不听孔光的意见。

二月初九,皇上下诏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封中山王刘兴的舅舅、谏大夫冯参为宜乡侯,又给中山国增加三万户封地,以安抚刘兴。派执金吾任宏代理大鸿胪(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持节前往定陶征召刘欣。刘欣推辞说:“臣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臣愿意就住在定陶国宾馆,每日能早晚请安,侍奉皇上起居。等到皇上有了后嗣,我在回到定陶,镇守藩国。”奏书递上去,皇上批复说:“知道了。”(不批准他的申请。)

二月十四日,孔光因为在立嗣问题上意见不合皇上心意,调任廷尉。何武为御史大夫。

3、

当初,皇上下诏求殷商王室后代,已经分散为十几个姓氏(宋、孔、华、戴、桓、向、乐等等),要想在其中分辨出谁是嫡系,已不可能。匡衡、梅福都认为应该封孔子的世系为商汤之后,皇上听从,封孔吉为殷绍嘉侯。三月,与继承周朝的周承休侯一起进爵为公爵,封地各有一百里。

4、

皇上行幸雍县,祭祀五色帝。

5、

当初,何武做廷尉的时候,曾建言:“世道衰微,习俗弊坏,政事繁多,而宰相之材,又赶不上古人,而独揽三公事务,所以政事废坏,不能治理,应该再恢复三公体制。”皇上听从。夏,四月,赐给曲阳侯王根大司马印绶,设置官属,撤销骠骑将军职务;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汜乡侯;两人都增加俸禄,和丞相一样。如此三公齐备了。

6、

秋,八月初九,中山孝王刘兴薨。

延伸阅读:

华氏先祖那些事儿

2010-04-11

讲述从商汤微子到华与华,3000年来咱老华家自己的故事。

一、创姓始祖华督——和孔子家族的恩怨

华姓的创姓始祖叫华督,华督是春秋时宋国的太宰(宰相),因封地在华邑(今陕西华阴县境内),以华为姓。华督是第一个姓华的人。

当时宋国国君是宋殇公,他十分好战,在位十年,共打了十一次仗,特别是和郑国战事不断。宋国公子冯在郑国为质,华督和公子冯是哥们,十分不愿意和郑国交兵,危及公子冯的安全。

支持并执行宋殇公政策的,是司马孔父嘉。所以宋殇公和孔父嘉都成了华督的政敌。

也是合当有事,孔父嘉的妻子,美艳非常,一日上街,正被华督撞见,惊为天人,日思夜想,更促动他发动大事。

华督利用国人对战事频繁的不满,煽动国人说这都是司马孔父嘉的错,于是耸动国人攻灭了孔氏。《史记》上说:“十年,华督攻孔父,取其妻。”因为先君宋穆公临死时把宋殇公托付给了孔父嘉,所以孔父嘉算是宋殇公的保护人。华督擅杀司马孔父嘉自然引起了宋殇公的震怒,华督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宋殇公也给杀了,然后从郑国接回了公子冯,立为宋庄公。华氏由此世代为宋国大夫。

孔氏一门无法在宋国立足,逃得性命者四散奔逃,其中一人名孔防叔逃到鲁国,孔子就是他的后代。**《孔子》中说他的先世是宋国公卿,就是指这段历史。

二、从宋微子到华督

华督的先祖是谁呢?是微子。微子是宋姓的始祖,所以这姓宋的和姓华的本是一家。

微子是纣王一母所生的亲哥哥,也是著名暴君纣王的三贤臣之一——比干、微子和箕子,但他们都没能阻挡纣王的暴行和灭亡。比干被纣王剖了心。周灭商之后,箕子被封在了朝鲜,微子就率领商朝遗民封在宋国。微子成为宋国第一任国君,传了十几代传到宋戴公,华督就是宋戴公的孙子。

三、无锡华姓的始祖孝子华宝——公元48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我家这一支华姓东晋时南迁到无锡,华姓今天在无锡还是大姓,我们的先祖,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华宝,他身历三朝 :出生于五胡乱华十六国时期的晋朝,生长于南北朝,逝世于齐朝。

华宝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华豪跟随刘裕北伐后秦,去打长安,临走时对华宝说:等爸爸打完仗回来,为你冠婚,就是加冠,梳成人的头,行成人礼,娶妻。

刘裕最初取得了胜利,义熙十三年(417)七月抵长安,八月间大破后秦皇帝姚泓的部队,并擒住姚泓,于九月间斩于建康。刘裕留他11岁的儿子刘义真为大将镇守长安,自己先回来了。第二年的十月,华豪跟随右将军朱龄石出征,在陕西的雍州和大夏的赫连勃勃遭遇,不幸大败而死。赫连勃勃后来攻破长安,晋军全军覆没,死亡二十万人。

噩耗传到无锡,等待戴冠的华宝恸哭不已。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因为父亲说了回来为他冠婚。父亲不回来,他就不冠不婚。华宝终身都梳着小孩的发型,一辈子没有结婚。每当别人问他,你怎么梳个孩子头呐?他就仰天大哭,不发一言。

华宝70岁时,已经南齐朝了。(418年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王朝,479年,萧道成篡宋,建立南齐王朝)华宝的弟弟华宽见哥哥垂老,膝下无人,将自己的次子华悫过继给华宝为子。华宝的故事全国闻名,成了“481年感动中国人物”,南齐高帝于建元三年(481)嘉奖华宝,并赐“孝子”匾额,华姓由此显贵。

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太师华察,和二泉印月的瞎子阿炳,都是无锡的华姓。

四、华宝的后代——无锡纳税大户“华半州”

华悫生华映,映生瑞,瑞生祥,祥生庆,庆生福,福生元,元生端,端生永,永生寿,寿生崇,崇生圣,圣生富,富生贵,贵生荣。这华荣“聪慧异常,八岁能文,十岁明春秋,十六岁中进士。”这时候已是宋朝,华荣做官做到主爵都尉,把家搬到了京城汴梁。

华荣生华梁,梁生则,则生兴,兴生良,良生原泉,都给宋朝做官。

华原泉是孝子宝的21世孙,靖康之难,华原泉时年27岁,“扈驾南渡,复居无锡”,华氏家族又回到了无锡。

在南宋这一段中国最繁华富裕的时代,华家也累积了巨大的财富。

原泉生晔,晔生天锡,锡生智,智生诠,“皆业耕于田,由亩至顷,由顷至百,百至千万,日渐以广”。华诠做官做到“授将四郎,主无锡州薄”。华诠生五子,有十五个孙,广置产业,整个家族“积田二千余顷,租税岁收四十八万余石。国赋所贡,饶于州之半数,当时故有‘华半州’之名”。所以当时无锡税收的一半都是华氏家族贡献的,故曰“华,无锡大宗也”。四十八万石的收入是什么概念呢,日本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就凭借岁入三百万石的经济实力。如果说军事,每一万石岁入可以供养250名士兵。

华诠的五个儿子,分别名叫华友谅、华友直、华友闻、华霆震和华京。我们家是华京的后人。

五、一世祖华京(尊称京一郎公),迁至福建

我们家谱中以南宋的华京为一世祖,从他开始,每一代具体姓名,生卒年月,娶妻何人,都有确切记录,华京家住常州府无锡县武陵街,不过这是宋朝的门牌号了。南宋年间,华京到福建做官,做的是延平府沙县县令,就是大家现在在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沙县小吃”的那个沙县,从华京开始,我们家就成了福建人。

京一郎公的儿子华九郎做了更大的官,相当于福广军区司令,我们家谱上记载他“宋南渡时为上将军,至宋德佑丙子岁钦命镇抚闽粤”。所以现在我们老家华家祠的对联是“武陵祖泽公闽海,荣国孙枝蔚蜀郡”,这是子孙们觉得骄傲的事。

六、勤耕俭积——二十四世,入川始祖华有端

从宋到元、明、清四朝,我们家一直住在福建。明朝末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对四川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劫难之后,天府之国,仅余8万人口。锦绣成都,只剩几十户人家。到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全四川还只有 9万余人。

清朝建立后,四川实在残破不堪,在当地官员建议下,康熙皇帝下了《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我们家族,也是在这之后迁往四川。迁去的,是华有君(康熙五十五年迁入)和华有端(雍正四年迁入),有君和有端是兄弟俩,他们是华京的第二十四世孙。

华有端到了四川,先是做货郎,然后给别人做佃农,“心劳力瘁,勤耕俭积”,逐渐“家裕财丰”,有了些积蓄之后,乾隆六年,他和大哥华有君、姐丈廖观光一起出资,买高家坝老鹰窝一块地,就是今天的中坝安家立业,三人并给这新家园命名为“华廖兴”,期待两姓三家兴旺发达。

谁知刚刚安顿下来,便大祸临头。一场洪水,令有端家破人亡。

那是乾隆九年阴历六月二十一日,沱江突发洪水,水涨宅淹。当时华廖兴三户人家,上屋的船已经开了,有端家在下屋,没有船。这时中屋廖家船开过来,外甥廖尚莱对华有端说:“我等生则同生,死则同死,一舟共济。”可叹船一开出去就倾覆了,有端开始时把两个女儿一边一个夹在腋下,哪里夹得住!合家老小尽葬身鱼腹,只得华有端和廖尚莱舅甥二人,抓到漂来的一根木头,一人抓住一头,漂到阳邑大佛沱,得渔舟相救,活出生天。

家破人亡,从头再来,有端又是勤耕俭积,再买了龙王扁卜宅而居。

有端的妻子张氏殁于此次洪灾,得年二十九岁。所幸水退后觅得她的遗体,有端将她隆重安葬于资阳县临江寺下手红花滩王家扁庙子山观音寺后,右边土腹藏金罗汉体形肚脐穴,立壬山丙向。

张孺人所生二女皆亡,她没有留下后人,但华氏子孙对她寄以深切的感恩,一者她“佐我高祖创业,诚起家之贤助也”,二者子孙们深信,有端得以大难不死,皆“孺人精灵卫护之力”也。

有端之后再娶妻魏氏,这位魏孺人知书达理,家谱中记载她能背诵《四书》全部,遍读诗书,且晓其义。孩子们自然受教于她,亲戚妯娌们也以她为中心,围着要她讲书上的故事,最爱听的呢,就是《今古奇观》。

自有端来川,勤耕俭积,买田置宅。至魏孺人,不光男耕女织,更有男耕女读,我们家终于又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最幸福的“耕读人家”。

七、乡村绅士——二十五世,华兆蕙

有端和魏孺人生有二子:兆蕙、兆芳,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杨洲。

有端42岁时才和魏孺人(24岁)结婚,所以兆蕙比父亲年纪小很多,父亲去世的时候,兆蕙只有28岁,就承担了家族的重任。但兆蕙生财有道,买了不少土地。兆蕙深感父亲和自己的创业艰难,作了华氏家训,流传至今。

家谱中记载了兆蕙的一些事迹,挑一件说说:当时简州州长姓孙,绰号牯牛,犟得很,那时候大家喜欢种甘蔗熬糖,他严令不准,必须种水稻,可能是有个粮户必须种多少粮上交的政策。华兆蕙就带着周围的一些农场主去找他,解释我们这个地方是坝地,只适合种甘蔗、花生、烟叶、芋麦、红花、芸苔等,不是乡沟平原方便垦田蓄水栽秧,州长的禁令就不了了之了。

华兆蕙是乡村绅士,也是严厉的家长。是他,承继父亲的基础,壮大了华家的家业。子孙都在他的荫庇下成长了。从家谱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祖先真挚的感情,是啊,每一分田地、财富,都是祖先勤耕俭积传下来,叫人如何不拜祖先呢?

家谱中还留下一些诗文,下面这两首,是一位叫陈云龙的先生来兆蕙家做客时写的:

《题华老蕙山庄》

客向龙王沱口回,老君山下墅堂开。

清溪不近仙源洞,那得渔舟傍晚来。

读书声里两三家,橘柚乡中溪路斜。

桂酿已开留客醉,可能更就东篱花。

八、增基续产——二十六世,华成均

兆蕙生四子:成伟、成纲、成苑、成均,女儿也有四个,分别嫁给了陈先生、赖文光、江启淮、刘光宗。

成均是我们的先祖。家谱上说他“素性谦谨,俭约持家,履厚席丰,无矜骄之气,增基续产,有先祖之风。”他自幼体弱多病,父亲不忍心他苦读劳心,但他天资聪慧,一览周知,修身养性,亦得七十九高寿。

九、资阳三大才子之一——二十八世,华光瑶

成均生绍桢,绍桢在家谱中没有太多记载,只有生卒年月。绍桢生三子:光琼、光瑶、光璠,还有四个女儿,分别嫁给张桂均、赖世文、蒋光斗、吴其德。

光瑶是我们的先祖,生于同治六年。光瑶的故事,就是有才,据说到县里考试,考官都高兴的煎鸡蛋给他吃。当时资阳有三大才子,三个人名字里都有一个“光”字,所以称为“资阳三光”,风头一时无四。家谱中写到他,内容都是考试,哪一场考了什么题目,考了第几名,考官有何评语等等。

九、三十二世,华与华

光瑶生克镇,克镇生启霖,就是我爷爷。我爷爷兄弟四人,在祖辈积下的田产上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其实不断分家已没有多少田了,但还是地主。打土豪,分田地,他就跑了,隐瞒身份,跑到贵州,当了铁路工人。我父亲也跑到贵州跟他。在贵州“此间乐,不思蜀”,但思念留在家乡的亲人,便去信回家叫我奶奶和叔叔、姑妈都躲到贵州去,他不知道此时已没有私人通信可言,家书暴露了行踪,家乡来人,将他做为“流亡地主”抓回批斗。

但经此一劫,我父亲还是留在了贵州,我们家就成了贵州人。

1974年8月,华楠出生,华与华兄弟就在贵州省遵义地区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自治乡胜利会师了。

2002年,我们就创办了这间公司叫华与华。

我家的家谱记载,上官氏源自楚国,后被秦国迁往天水。

第一个姓上官的其实也有争议,但比较公认的是楚国的公子——上官子兰,也就是和屈原在朝堂之上争论,最后把屈原排挤出首都的那个子兰。楚国是贵族执政,子兰和屈原其实都是 芈 姓。只不过官职经历不同,才各自拥有了新姓。

屈原在离骚中开头就说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楚国人是认为先祖是源出高阳帝,高阳指的就是颛顼,这个颛顼本来是黄帝的孙子,年轻的时候率领一部分族人前往东夷。颛顼在黄帝手下担任火正,也被称之为祝融,或者火神,其部落为黎氏部落。

当时东夷首领为少昊,少昊本来为西方之神,是黄帝的儿子,担任木正,也被称为木神。传说少昊出生之时,天上有五只凤凰出现,少年时就被黄帝派往东夷凤鸿部历练,因为能力出众当上了东夷首领,因此少昊部落以玄鸟为图腾。

颛顼到达东夷后,先辅佐少昊,自己的部落与少昊部落通婚融合,少昊部落为重氏部落,因此新部落称为重黎部落。

少昊死后他被尊为东夷的首领,东夷的图腾为玄鸟,因此颛顼部落便融合了东夷文化,以玄鸟为信仰。之后重黎部落就长期在黄帝手下担任火正。

黄帝死后,华夏部落群龙无首,颛顼带领族人返回中原,之后他又成为华夏部落的首领。据说颛顼死后,有群鸟在墓前盘桓啼鸣不止。

颛顼之后便是他的侄子姬俊即位,也就是著名的帝喾。帝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是少昊的儿子,因此按照辈分,他应该是黄帝的曾孙,是少昊的孙子,颛顼是他的叔叔。

颛顼之后为老童,后来水神共工氏在长江作乱,帝喾派重黎族人前去征讨,结果失败了,帝喾便让其首领之弟继续担任祝融,继续平乱。这个弟弟成功后留在长江流域,因为地处吴地,又被称为吴雷,或者吴回。

其实这个时间线还要往前翻,当时木神少昊部落末期已经衰落了,水神共工部落正鼎盛,火神颛顼接管少昊部落后,共工便首先发难。颛顼获得黄帝之位,便开始着手消灭周围部落,共工便在其列。历颛顼帝喾两任帝王最终才把共工消灭。

其实到了这里,楚国先祖的来历也就清楚了,他们其实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人,颛顼的孙子吴回前往长江诛杀共工。楚国所祭祀的先祖中主要有:黄帝,颛顼,帝喾,吴回。他们崇尚凤鸟,也有东夷的文化基因。他们崇拜火,也有祝融的影子。

话题回到帝喾,帝喾有个儿子叫契,等帝位传到尧帝,他封契于商地,这个部落继承自帝喾,与少昊有直接联系,因此也以玄鸟为图腾,而契据说也是他母亲吞鸟蛋所生,也就是《商颂》所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时间进入夏朝,吴回的后代有昆吾和彭祖,夏朝末期,夏王对其他部落的号召力已经很弱了。此时伊尹认为征讨夏桀,九夷部落一定不会勤王。当时的夏朝其实是氏族联盟国家,夏王华夏居中,统领九夷部族。当时的部落其实已经可以称之为诸侯或者方国了,事实如伊尹所愿,只有寥寥几个诸侯起兵伐商。

《诗·商颂·长发》:韦、顾即伐,昆吾夏桀。

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

说明汤之所以伐韦、顾、昆吾三国,是因为它们仍在助桀与商为敌,即“三国党于桀恶”。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是昆吾,“当是时,夏桀为虐政*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代昆吾,遂伐桀”。可以看出楚人的先祖是反对商汤叛乱的,所以他们被消灭,事实上吴回的后代基本都被剿灭了,少部分开始逃亡山林。

《诗经商颂》说:“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同诗还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甲骨文中曾发现有“商伐咩”的记载,咩通芈,为楚王之姓,青铜器“矢令簋”有“唯王于伐楚伯,在炎”的铭文,于是被打散的楚人就只好“或在中国,或在蛮夷”颠沛流离了。

商朝的二百多年里,楚人就在汉水长江流域的山林里艰难生存。一直等到周文王讨商,周朝为姬氏,我们通过前文发现,帝喾也姓姬,事实上周人的祖先便是帝喾的儿子农神后稷,而颛顼又是帝喾的叔叔。

其实商人,楚人和周人都是一家人,而周和楚一直都是商的重点打击对象,周是个时而听话时而反叛的同盟国,所以商经常驱使周和其他诸侯作战,也经常驱使其他诸侯攻打周,而楚人就比较惨了,几乎被赶尽杀绝。楚人为了反击商人,决定支持周文王起兵。

周文王时哲人鬻熊“子事文王”,《墨子非攻》说:“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间。”熊丽是鬻熊的儿子,《史记》:“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周公重新执政后,周成王念鬻熊之功,及楚人保护周公之力,封鬻熊之曾孙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也就是熊丽已经进入的地方。以后自立为楚武王的熊通,很不满地说过:“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熊绎受封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其地就在所谓“江汉睢章”之间。周朝为限制楚国发展,在楚国边汉水之阳,封了一些小国,称之为“汉阳诸姬”。因为地处四夷中的南蛮,故称作“楚蛮”。

上官氏族谱:黄帝——昌意——高阳氏颛顼——卷章——吴回——陆终——季连——附叙——熊穴——衍及鬻熊——熊狂——楚子芈熊绎(封之于楚,子孙以芈为姓)——楚武王芈熊通(绎之十世孙)——楚文王芈熊赀——楚杜敖芈熊艰——楚成王芈熊恽——楚穆王芈商臣——楚庄王芈侣——楚共王芈审——楚康王芈昭——楚郏敖芈员——楚灵王芈围——楚初王芈比——楚平王芈弃疾——楚昭王芈轸——楚惠王芈章——楚简王芈仲——楚声王芈当——楚悼王芈疑——楚肃王芈臧——楚宣王芈良夫——楚威王芈商——楚怀王芈槐——楚顷襄王芈横、楚令尹芈子兰(上官子兰)

这里清楚了楚人之所以到达长江的理由。首先黄帝时期,共工部落就在长江,其次吴回也曾去长江击败过共工。这说明长江流域一直都存在文明。之后楚人被商赶到汉水流域,和当地的南蛮形成新的楚蛮。

基于共工与炎帝的关系,可认为当地的蛮族为炎帝后裔,炎帝被打败后被赶到蛮荒之地,后来又在帝喾的打压下,共工部落被彻底失败,那时候的南蛮也就是被打散了的共工部落。盘龙城遗址的基础应该从那时候就有了,只不过楚人过去继承了炎帝的遗产而已,因为商初南迁的楚人实力尚弱,和当地的南蛮既有争斗又有合作。

商朝共30帝,享国646年。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定都亳(今河南商丘)。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外丙在位3年。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仲壬在位4年。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商朝历任皇帝

太甲在位33年。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沃丁在位29年。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在位25年。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在位36年。小甲,太庚子。

雍己在位12年。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

太戊在位75年。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仲丁在位11年。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

外壬在位15年。商朝历任皇帝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在位9年。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

祖乙在位19年。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

祖辛在位16年。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在位20年。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在位32年。祖丁,祖辛子。

南庚在位29年。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阳甲在位7年。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

盘庚在位28年。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在位21年。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

小乙在位21年。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在位59年。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

祖庚在位7年。祖庚,武丁子。

祖甲在位33年。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廪辛在位6年。廪辛,祖甲子。

庚丁在位6年。庚丁,祖甲子,廪辛弟。

武乙在位4年。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

太丁在位3年。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

帝乙在位37年。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读者在看这些故事时候,总能看到历史真相,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爱好历史的你快来跟我们分享吧。

八百诸侯和当时的政治制度有关,当时很多地方是属于部落制度,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就可能称为一个小的群落,这些小的群落经过长期的发展,渐渐地选出来了一个***,这个***就成了诸侯。而周部落是当时比较大的部落,所以说周朝的人口比较多,所以说这个八百诸侯并不是像春秋时期诸侯那样个个手握重兵,这八百诸侯充其量就是八百个村长,有的诸侯可能仅仅带着几个人就来了,甚至可能出现诸侯一个人不带自己来参战的情况,当时的商朝版图只有这么大,除去商朝自己统治区和西周统治区,最后能给这些八百诸侯的空间非常小,所以说这八百诸侯的真正称呼应该是八百个小村落头目,最终这些人也被周武王分别派人统治,逐渐变成了诸侯国。

商朝国君在先后排序是

第一位 商汤(-前1588),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庙号太祖,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