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冼氏宗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3收藏

岭南冼氏宗谱,第1张

冼(Xiǎn 洗)姓源流:

  1江三角洲的冼氏族谱多说冼姓出自于沈姓,是一名沈汭的人秦末随赵佗来南越,定居南雄珠玑巷,然后在宋代由珠玑巷分居珠江三角洲各地。具体过程如《岭南冼氏宗谱》所说:“冼氏之先,盖出沈子国,亦周之苗裔。在秦,居真定郡(原注:今直隶正定府)。有名汭者,以义侠闻,为仇家所持,因秦法严,改今姓。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遣赵佗将谪卒五十万人戍五岭,汭与佗同里,且有旧,往投其帐。至岭南,遂家焉。是为冼姓入粤之始。 …… 自此子孙蕃衍于岭南。有居广西者,不甚显著,今镇南关内有冼村,亦俨然一都会也。以广东为大宗,分为二支:居广州者为南海冼氏;居高州者为高凉冼氏。虽郡望不同,乃汭公之后。”

  2出自洗姓,“冼(Xiǎn)”与“洗(Xiǎn)”的实际情况是改革以后洗(Xiǎn)姓多作“冼”,实际上,“冼”成为了原来正体字“洗(Xiǎn)”的通用简化字,原来的正体字“洗(Xiǎn)”已很少有人用了。所以,在翻印古籍时要用原来的正体字即繁体字“洗(Xiǎn)”,今人应使用其通用的简化字“冼”。

  3壮、黎、苗等民族也有此姓。 二、迁徙分布  冼姓出自古代南方高凉少数民族姓氏。据万震《异物志》说:“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这“数千里”之地位于西江以南。在梁、陈、隋时,这一带土著居民以俚人为主,也有后来分别称为僮(壮)、瑶、黎人和汉人共居,他们的文化经过通婚、融合,形成了共同的信仰,敬奉远古祖先名叫盘瓠,尊称“盘王”。盘瓠是神农氏后裔高辛氏的女婿。据考古发现,在漠阳江上游阳春地域,有从北而南一百多华里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山带。石山带北段的凌霄岩风景区,于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阳春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在距今一万五千余年前后,石灰岩溶洞居住着先民部落,以渔猎为生,溶洞里的文化层中埋藏着大量的各种古野兽遗骨化石。考古学家在阳春县独石仔岩洞发掘出旧石器晚期古人类文化遗址,经过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独石仔岩洞深达25米的上中下三个文化层,距今为15350年至16650年。这个盘瓠部落的先民,在石器工具发展,以农、渔、猎为谋生手段以后,离开洞穴逐步向漠阳江、鉴江流域迁徙定居繁衍,称为“狗郎部落”,所居村庄均称“狗郎寨”,有的沿用到解放后,至今大都以谐音改称高朗寨、高良垌等等。此区域的俚人和其后的僮(壮)、瑶人,均以盘瓠为祖先,以其狗头人身的头像为旗帜,北方的汉人讹音称之为“高凉人”。秦始皇时进军统一岭南。岭南之地土著居民称为“百越”人,又以所居地域分别称为“山越”、“瓯越”、“骆越”。戍军中有一个河北真定人沈汭,是沈子国的后代,和秦军统领尉官赵佗是同乡。沈汭(Ruì 音锐)被高凉部落的女首领招为夫婿,生儿育女,发展男系氏族,以岭南地域最先取姓的“先”字加沈汭的姓名“氵”旁,取姓洗(Xiǎn 音显),沈汭的儿子取名洗齐。从此世称洗氏。沈汭和他的夫人洗氏往见南越王赵佗,相谈甚欢,赵佗遂命洗氏世守高凉。经秦、汉至晋,洗氏未留世系记载。洗姓人相传:“沈改为洗,原因莫问。”到了清康熙己丑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广东冼姓入编西江房冼氏族谱,开始把“洗”姓书写为“冼”姓,尊东晋时的冼劲为始祖。东晋元兴年间,著名的清廉官吏广州刺吴隐之以人格力量感化高凉俚人,召其首领冼劲率领部队出为广州刺史府中兵参军。东晋元兴三年,流贼卢循率众攻广州,冼劲领扬威兵五百人出战,兵败被执,骂贼不屈而死。刘裕受晋禅位,建立宋(南朝),追封广州死难将领冼劲为曲江县侯,以冼劲遗孤冼承烈袭爵。承烈生楚艾,楚艾生文斡、文枢,文斡生企圣、企贤、企豪,文枢生企及(杰讹音),企圣生长子冼挺和次女冼英,冼英嫁高凉太守冯宝称为冼夫人,是冼劲的六世孙女。冼氏在阳江西部的黄什河边西岸建立冼村,由来已久。远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在广州属下设立高凉县,县治遗址在今阳江市北的阳东县大八镇古城村,冼村在阳江北。高凉县辖地包括恩平、阳春、阳江、电白、茂名、化州、吴川至廉江广阔地域。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主孙权派吕岱为交州刺史,征讨高凉俚人,俚人首领钱傅(即洗傅谐音)战败归降,因汉人不承认有“洗”姓,《三国志》以谐音写为“钱傅”。吴主命洗氏部落从漠阳江东迁至漠阳江西,任命洗傅为“高凉西部都尉”,后改为高兴郡(余略)。冼姓望居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南一带。赵陀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高兴郡(今广东省化州市)。

  冼(xiǎn)姓,在全国约有人口83万,在各姓中排第310位,占全国人口的006%。冼姓主要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两省。广东冼姓主要分布于茂名、湛江、广州、阳江、江门、云浮、肇庆、佛山和珠海等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508L在天涯。

此贴在508L论坛首发,在这里给浙江的青山绿水做个宣传,欢迎安徽朋友多来浙江做客,特此发帖。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写文章不过是造些谣言,这句话还真的被这X、A兄说着了呢!从今以后,我也不敢写文章了,免得造些谣言,被TA们笑话。”

提车时候的45度侧脸,怎么看怎么爱,别喷我,喜欢她的人怎么就喜欢,不喜欢她的人再怎么说还是不喜欢。

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FLX老祖父,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包治百病,车企纷纷找TA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笔者也就拜TA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遂奔走江湖近二十余年。

美不美,看,靓不靓,你说吧。

姑妄言说罢,来说说正事罢了。趁着五一长假还能免通行费的优惠面子上,携家带口来了次远游。加上朋友一家两口子,总共5人,算是给大狮子来了个满载远程极限测试。

4s店的大狮子,可惜不肯送我。。。。。丑萌丑萌吧。

浙江 丽水庆云在浙江最南端,和福建南平、宁德接壤,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里的生活环境第一县,长寿县。县政府打出寻梦菇乡,养生庆云的口号。说起庆云,大部分人只知道山东德州庆云,而不知浙江丽水庆云,但是说到香菇,就都明白了,我们要去的地方正是香菇之乡。

百度地图上的行程,全程常台高速、甬金高速、诸永高速、东永高速、长深高速。

长途距离450+。算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了,不管对驾驶员来说,还是对刚提车一个月的508L来说。为何要选择这个地方呢,有以下三个考虑: 1、私下说啊,别到处传。庆云有我一个铁同学,位置也不低了,骗吃骗喝去呗; 2、庆云是廊桥之乡,我和朋友都是搞建筑的,特别想去看一看呗; 3、家里千金马上要去学校了,趁着最后几天去散散心,顺带也考古下,学这个的哦。 理由够不够充分,脸皮够不够厚,好吧,那就联系好,OK出发。 虽说还是管控期间,虽说高速通行免费,堵那是惯例,不可不考虑,确实也是堵到没脾气,堵到很客气。 直到进入长深高速,开出丽水,还有200公里,一切是变得那么畅通了。天很蓝,山很近,路在山中绕,车在山中游,人车一体,这段高速虽然限速100,开的太舒服了,这才叫做享受啊。508L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开着定速巡航,时不时穿过隧道,还是很安逸安心。 出发的中午已经提前了时间,算足路途时间6个半小时,12点出发,到了也快天黑了,还好,一切不用操心,铁哥们全部打点好了。 在进城的水口处,是见到的第一座廊桥,叫做咏归桥。很好的名字。

咏归桥又名杨公桥、护龙桥、兴贤桥。咏归桥横跨松源溪,东西走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元至治年间重建时改今名,屡毁屡建,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1983年重修。为廊屋式木桥,朱红廊桥面和柱,全长3876米,净跨217米,矢高88米,面阔55米,有廊屋8间。碎石路面,桥廊内有挂匾。庄重美观。

引用作者黄亚洲 的词句。。。。。 ”过桥之时,我就设想我是一个元代的汉人, 当然拒绝歌咏,只藏怒于心, 我过桥,头上有廊,哪怕遮挡一阵子风雨也好, 但我也能听出,那不是雨水的敲打, 那是蒙古马蹄。 桥虽建于元代,那个不堪的年份, 但感谢岁月,岁月有情, 狼牙棒终于被汉家河水,磨成卵石。 我又设想,我是一个被《***宣言》点燃的人, 我要记住1938年5月11日,我就在这桥面来回散步, “中共庆元县特别支部”在散步中秘密成立。 选施平为书记, 那岁月血雨腥风,我一直藏怒于心。 今天又来走桥, 我甚至想邀请施平老书记也来走走, 知道他现居上海,高龄108, 据说他的孙子名唤施一公,是个教育家,很著名, 因此我今天想歌咏过桥,我已知道, 我将归去哪里,也知道我那颗曾经怒火中烧的心, 已平复如桥下卵石,吟于 舒缓的五线谱 只是廊桥无言,它最听不得著名二字, 流水如同朝代,如同行板,如同歌, 它听惯了。” 施平是第一任庆云县委书记,著名教育家,其孙施一公为清华大学教授,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走在咏归桥石铺的路面上,虽经几次重修,但看着后人修缮过的痕迹,找寻着几百年来摩过的足迹,还是仿佛瞬间穿越了。。

全部行程安排: 1、1日,到达,入住国际大酒店,洗尘宴;全程450公里。 2、2日,上午廊桥博物馆、香菇博物馆参观浏览,下午大济进士村;全程10公里。 3、3日,上午百山祖;下午西洋村,全程50公里。 4、4日,回程路过龙泉青瓷小镇,回家休整。全程500公里。 高速全程免费,吃喝免费,住宿亲情优惠价200一晚,加油1箱多,油费400元。

怎能没有美食呢。这肉太好吃了,是庆云国大名菜之一,吃过就忘了,叫不出名字了。。

庆云县城四面环山,高速出口到县城还有20公里,穿过2个长隧道,县城人口不到10万,最大的一个好处是街上红绿灯非常少,路人也很遵守交通法规,见不到行人电瓶车三轮车闯红灯的情况,笔者有转悠的习惯,早上行人基本没有,也见不到乱闯红灯的人。

酒过三巡,杯盘狼藉。。。。。。。酒足饭饱,且听明日分解。。。。。

睁眼的大狮子。

2日早上,一群人都早起不了了。一整天的舟车劳顿,一晚上的酒酣淋漓,睡梦中还在喝啊喝啊,反正没目的,就10点出发吧,博物馆都在城里,很近很近,大狮子就停在停车场休息,我们坐铁哥们安排的2辆车。

庆云廊桥博物馆,就建在松源溪边上,因为疫情管控,虽然开放了,但没讲解员安排,运气不错,有个博物馆**姐愿意为我们义务讲解,一再申明她还不是很专业,但是真的很感谢很感谢她,然后和我们一起讨论研究结构。。。。。。偷偷问她为何叫牛头、牛腿,哈哈,难倒她了,得意。偷偷加了微信哦。庆云目前还保存着数百座廊桥。其中不乏几百年的国宝级廊桥。

香菇博物馆和廊桥博物馆不远,这里铁哥们安排了专门的讲解员帮我们讲述庆云香菇种植的历史,现在庆云香菇已经遍及大江南北,菇农也在各地继续着香菇产业的延续,种产销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时代,再也见不到90年代中国香菇城那种交易的热闹场景了。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于庆元县龙岩村的吴三公发明了"原木砍花法"栽培香菇技术,800多年来在庆元菇农中秘传不息。七十年代以来,历经了"段木纯菌丝接种法"、"代料栽培法"和"高棚层架栽培花菇法"三次重大技术变革。如今庆元已成为饮誉全球的"中国香菇城",香菇业成了庆元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看了香菇博物馆,里面几千种野生真菌类标本,有些野生蘑菇标本是庆云独有的。感慨大千世界的伟大。蘑菇味鲜,但也有些有毒,使得不敢轻易采食野生蘑菇,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遗憾,也或是自然界自我保护物种的一个规律呢。

长在百山祖竹林下的小蘑菇。看起来好像无毒哦。。。。

一直有早起的习惯,就去了菜市场逛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吃的也不同。。。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乡土风情,就从菜市场开始吧。7点了,菜市场还没多少人,慢生活。。。

下午的行程照例很轻松,去大济村看看。大济村也叫进士村,在庆元县城东南2公里,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三年)建村,距今已有1011年。这个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至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的二百三十多年间,陆续出现进士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余人,故有“进士村”美誉。从宋仁宗天圣二年至微宗宣和六年(1024—1124)的百年间,共中进士18人,后又南宋7人,明1人,计26人(经查对《历代进士题名录》属24人。

1024年,大济村吴榖、吴毂兄弟俩同时进士及第,谓“双门进士”,衣锦还乡。为纪念吴榖、吴毂“一门双进士”之殊荣,始把建于北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7)的一座“临清桥”改名重建成“双门桥”(宋仁宗皇佑1049年间)。此桥古色古香,画栋雕梁,木拱廊屋长115米、宽45米,两头出口如两扇门朝外洞天成牌坊式结构。檐牙高琢,左右对称,慰为壮观。双门桥上转一转,沾点点文曲星气。

大济村有扁鹊庙,可惜疫情期间不开放。扁鹊庙的总体建筑布局呈长方形。自西至东依次分为四进,全从古庙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是现存较为完整最在的古庙之一。有六张无药处方实质即《史记》记载的“六不治”症:骄恣不论地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但愿这贴处方能治愈508论坛乌烟瘴气、阴阳怪气之病症。

大济村迄今已发现地道口7处。这些地道是在不同时期修建的。关于古地道的作用,由于史料上并无记载,至今无从知晓,仍是一个另人费解的谜

关于地道的作用,由于史料上并无记载,至今仍无从知晓。但民间的推测和传说却有不少,有说是富家怕劫而筑,有说是官家拒敌而筑,有说是妇女遮颜而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之是谜团如云,令人费解。有三种较合理的推测供大家参考: 其一:与抗击元朝有关,据文史记载,古村大济在宋代文人辈出,从宋仁宗天圣二年至宋理宗宝佑四年(1024-1256)的232年间共出进士26名及非进士出身涉及仕途者前后百余人,他们地位显赫,而且大都非常重气节,在南宋末年和强元统治的89年间,大济人有“三不降”:主降奴不降,老降少不降,男降女不降,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并积极组织抗元斗争,在故乡府第开辟地道,防患于未然。 其二,与庆元党禁有关:松源人胡紘,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登进士,绍熙五年(1194年)外戚韩伲胄自恃议立宁宗有功,排斥丞相赵汝愚,“唱引伪徒谋为不轨”毁谤朱熹为“伪学罪首”,兴起庆元党禁,致使赵、朱等被排斥一空。胡紘因此被升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工部、吏部侍郎等要职。胡紘借势奏请置庆元县制,于庆元三年获准。当时南宋官员吴越人居多,大济人又为吴越(绍兴)人氏迁入,在朝为官者颇多,且党争甚为激烈,恐怕伴君如伴虎,打算退路,利用俸禄在故乡府第暗修地道,以避灾祸。

铁同学送我女儿的书,哎,特文人相见,就是写字啊、赠书啊。还有一本庆云方言考证,送给我朋友了,据说庆云方言被称为是唐宋普通话,也是和日本语最近的语系,哎,听不懂。。。。。。结果我啥书没有,不带这么待见兄弟的。。。。。。

其三,与明假太子案有关:吴氏家谱中有一篇“吴贞明为叔吴伸撰传”中述:叔伸于万历年间出任陕西苑马寺监政,因陕之源张村里有一民李尚迁,假称太子,暗中与奸僧陈应麟密谋,陈自称奉李太后密旨,寻访逃难太子……。被伸公识破,勘明正法,事后有涉嫌者诋毁伸公,伸公叹道:“功首难酬,谤语易兴”,逐挂冠而去,自号葆真子,取其园名叫“学圃”,开地道使聿新堂与“学圃”相连。

村子不大,人不多,住的人不多,逛的人也不多,村落边的朱顶红开的真艳。

我同学是个很好的讲解员,大济村的明代古居有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裕德堂,华萼堂,日近天颜,玉洁冰清,挹清楼等八幢;清代古居有达德堂,树德堂,庆德堂,寿德堂,修德堂,慎德堂,懿德堂,咸德堂,慎修堂,立德堂等10幢(千百年间经火灾的几幢均系宏伟之建筑),这些民居都有一个牌楼式的大门。分别有石砌大门、砖石混合砌大门,砖磨制后砌成等类型。他一一娓娓道来,我们听的一一入迷。。。。。。

在经历过十年浩劫后,还能在一个村子里发现这么多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堪称是一个奇迹。

精美的木雕,木头的墩子,要在我们当地,早被偷光。文化价值极高极高。

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古樟树,只有它是不会讲假话的。

整个村子不大,要去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每一幢建筑都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都记录着户主的悲欢离合。村子里有一个小店,在经营着一些小东西,看不到很浓厚的商业气息,走累了,就去小憩下吧。

右边的**姐叫燕子,这个古居是一个县城的医生租下开的茶馆,平时三三两两的好友会来休憩谈天。看我们都多么认真的样子,好像在聆听那古老的传说。我朋友还教了她一招,跟老板说写个申请报告给县里,要求减免房租,直接给她口述了一个文稿,真的是出口成章啊,把燕子惊得一愣一愣的,忽悠她说茶钱免了,文稿奉送。。。。。

哈哈,读研一的千金还是很大方豪爽的,也能喝,豪爽像老爸,挨个给大家敬酒,感谢朋友盛情款待。

其实想去的地方很多,濛淤桥来凤桥如龙桥步蟾桥兰溪桥黄水长桥龙庆桥后坑桥会龙桥等都想去,特别是月山村。月山因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坐落其间,如同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故名月山村。月山,有“二里十桥”的美誉。沿着举溪,廊桥错落有致,有一种“水从碧玉怀中出、人在青莲瓣上行”的意境。站在村头,你可以看到若飞若舞的来凤桥,含情脉脉地望着如龙桥,诉说着她与如龙的爱情故事;缓步而下,你可以欣赏到如龙桥内藻井层层叠起的如意斗拱,感受巧夺天工的廊桥技艺;到了步蟾桥,极目所至,风雨板上圆形、扇形、葫芦形的几何图案,桥梁上的妙语佳句,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说,去月山村单程50公里,全部是山路十八弯,时速最多20公里,来回就要5个小时了,等下次隧道打通了再去吧,只好作罢。就准备好好休息,明日去百山祖吧。

濛淤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五大堡乡濛淤村,东西走向,全长3500米,净跨2820米,矢高800米,面阔450米。

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西南闽浙交界的庆元县境内,属洞宫山系,由福建武夷山向东北伸展而成,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区内群峦叠嶂,峰岭逶迤,风光绮丽,气象万千。独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区中一个特殊的区域,使得这里林海氤氲,生机盎然,荟萃了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生态植被极为丰富,被称为“天然珍稀动植物园”、“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华东最大的山村生态旅游区”。其中“百山祖冷杉”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世界最濒危的十二种植物之一,为百山祖所特有。

一家三口来个合照,其实这已经是下山后了。哈

雨后的百山祖,白雾绕山,山青气清,空气负离子指标达到每平方厘米43097个。使我们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区域的人也会有醉氧的感觉,难以置信。高山中瀑布众多,或飞瀑直下,或弯流山涧,或潺潺流水,流水声好似山间的背景音乐,回萦山坳,不绝于耳。

AAAA级景区百山祖示意图。

从县城出发,蜿蜒盘山路。同学前面奥迪开路,我大狮子随后。到了后气的我只骂他狗头。我第一次路况不熟,不敢开太快,他倒好,反正熟门熟路开的飞快,真的快跟不上了。海拔从几百米一直到1300多米,到了山门停车场。因为有朋友一家在,记录仪监控的视频没时间及时保存,只有叫领导在副驾驶拍了段视频,截图。

截了N个图,跑了20多公里,爬了1000多米落差,过了数不清的湾,山道弯路对508L来说,正是强项,确实入弯出弯,人车一体,感受到驾驶的乐趣。不亏是弯道之王。

老同学带路直达山门,路过N个停车场。临到山门,一辆奔驰脚失前蹄,落沟里了。

来过百山祖,尤如来到了世外桃源,一切是那样的宁静、清新、原始和原生态,真是一个休闲和修身养性的绝好去处。

哈哈,有多神秘呢,可惜没时间没法去探秘。在这里,流连忘返都不会记得时间了。

景区入口处可以电瓶车上下,因为舟车劳顿,就选择电瓶车上,徒步下。电瓶车司机仗着路熟车熟,一路疯狂狂奔,不时惊起车内阵阵尖叫声。电瓶车到上止点,还可以徒步爬到浙江第二高峰百山祖,三江之源,看看仅存于世的三棵冷杉。可是大家都没兴趣爬上去,那就往下走吧。

这里不愧为植物王国,我喜欢植物,喜欢养花,喜欢花花草草,就留在队伍最后扫尾。一路上拍花花草草。

百山祖的平均空气负离子指标达到每平方厘米1万多,而同比的杭州才1000多,北京上海才几百。可想而知,这里是洗肺的好去处。。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M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M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是珍珠吗,是玛瑙吗,是翡翠吗。。。。。

有景有草有水,怎么能没有主人呢。

最难美人低首笑,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也许,对百山祖而言,我只是一个地理的过客,一个时间的穿越者,我看到的只是它的一个侧面,一个美人的腰围和裙摆,但我还是触摸到了她的温顺与柔美。妩媚不是她的本质,纯澈和高贵才是她的品性。站在这个五月的早上,穿行于这个绿色的岛,看眼前蔚蓝色涌动的海,我想起五百里外自己的梦里老家,那个曾经出没黄鼬和金头蜈蚣的山坡,那个嬉水时激溅着水花的池塘,我深深感到:远离乡村是一个怎样永久的痛,绿水青山的消失让多少游子在他乡奔波,也让多少异客在田园的回望中煎熬。

中午,老同学安排在下山路中的农家乐,吃地道庆云农家菜。看着是不是就有有食欲啊,加上地道的米汤水。汤足饭饱,下午该再去个地方了。

五大堡乡的西洋村,就在百山祖回县城的路上,中饭后,就去西洋村。因为就在路途中,顺带,又因为西洋村有西洋殿,供奉着菇神吴三公,还有兰溪桥。

兰溪桥位于五大堡乡西洋村西洋殿旁,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因原址在下游“兰溪桥水库”储水区内,1984年按原貌迁建于此。1997年公布为浙江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历二百余年风雨,仍保存完好,系全省现存同类桥梁的最早实例,颇具研究价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兰溪桥上的天是那么蓝,那么蓝,那么蓝。桥下的水,是那么清那么清那么清。

竹林幽径,深似海。

在西洋村的溪边,偶遇了这车,是不是很欢乐。车主自喻“这可是308二逼青年”。二逼青年欢乐多。

西洋殿边,里面供奉着菇神吴三公。 古语中,‘庆’代表美好,‘元’代表开始,庆元就是美好的开始。走进庆元,你将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

这里有着全国数量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廊桥,还曾上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廊桥之乡;这里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的发祥地,拥有“世界香菇之源”“中国香菇城”等美誉。

这是菜市场卖土猪肉的庆云老乡,真的道地的土猪肉,只买了一个爪子,42元一斤,350多元。回家煮熟了,太想吃了,还想吃。没了。来,老乡抽烟。

好了,以一张寻梦菇乡,养生庆云的全图结束本次游记吧。

回家的最后一晚,喝了陈年窖藏的7年陈当地米酒,吃了县城的正宗农家菜,切磋技艺那还是必须的。在同学府邸国粹麻将上场了。

在回程中,顺带去了龙泉青瓷小镇,长深高速转龙浦高速。后悔508L后备箱不够大,后悔庆云已经带了太多老同学的馈赠,后悔了后悔着回家了。。。。。。

在这悠久的历史底蕴中,我再一次迷失了自己。

1、说实话,508L这车网上议论纷纷,但是谁开谁知道,不多说了; 2、高速驾驶真的非常贴心,座位调到最低,靠背稍往后,采取半躺,双手69握,手肘刚刚好在扶手箱和左腿处有支撑,非常舒服; 3、自提车以来最长的一次高速加山路,508L非常适合弯道山路驾驶,驾驶员感受非常舒服,不亏为弯道之王; 4、因为满载5人,中间坐的不是很舒服,无头枕,座位深度不足,委屈了领导了,回家按摩侍候。

霸气的45度侧脸。还是爱她爱她爱她一万年。

太阳还是照常升起,生活还是继续着,汽车只是我们的一个大工具,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烦恼。我还是愿意喜欢她,真好。

冼(Xiǎn 洗)姓源流: 1江三角洲的冼氏族谱多说冼姓出自于沈姓,是一名沈汭的人秦末随赵佗来南越,定居南雄珠玑巷,然后在宋代由珠玑巷分居珠江三角洲各地。具体过程如《岭南冼氏宗谱》所说:“冼氏之先,盖出沈子国,亦周之苗裔。在秦,居真定郡(原注:今直隶正定府)。有名汭者,以义侠闻,为仇家所持,因秦法严,改今姓。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遣赵佗将谪卒五十万人戍五岭,汭与佗同里,且有旧,往投其帐。至岭南,遂家焉。是为冼姓入粤之始。 …… 自此子孙蕃衍于岭南。有居广西者,不甚显著,今镇南关内有冼村,亦俨然一都会也。以广东为大宗,分为二支:居广州者为南海冼氏;居高州者为高凉冼氏。虽郡望不同,乃汭公之后。” 2出自洗姓,“冼(Xiǎn)”与“洗(Xiǎn)”的实际情况是改革以后洗(Xiǎn)姓多作“冼”,实际上,“冼”成为了原来正体字“洗(Xiǎn)”的通用简化字,原来的正体字“洗(Xiǎn)”已很少有人用了。所以,在翻印古籍时要用原来的正体字即繁体字“洗(Xiǎn)”,今人应使用其通用的简化字“冼”。 3壮、黎、苗等民族也有此姓。 二、迁徙分布 冼姓出自古代南方高凉少数民族姓氏。据万震《异物志》说:“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这“数千里”之地位于西江以南。在梁、陈、隋时,这一带土著居民以俚人为主,也有后来分别称为僮(壮)、瑶、黎人和汉人共居,他们的文化经过通婚、融合,形成了共同的信仰,敬奉远古祖先名叫盘瓠,尊称“盘王”。盘瓠是神农氏后裔高辛氏的女婿。据考古发现,在漠阳江上游阳春地域,有从北而南一百多华里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山带。石山带北段的凌霄岩风景区,于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阳春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在距今一万五千余年前后,石灰岩溶洞居住着先民部落,以渔猎为生,溶洞里的文化层中埋藏着大量的各种古野兽遗骨化石。考古学家在阳春县独石仔岩洞发掘出旧石器晚期古人类文化遗址,经过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独石仔岩洞深达25米的上中下三个文化层,距今为15350年至16650年。这个盘瓠部落的先民,在石器工具发展,以农、渔、猎为谋生手段以后,离开洞穴逐步向漠阳江、鉴江流域迁徙定居繁衍,称为“狗郎部落”,所居村庄均称“狗郎寨”,有的沿用到解放后,至今大都以谐音改称高朗寨、高良垌等等。此区域的俚人和其后的僮(壮)、瑶人,均以盘瓠为祖先,以其狗头人身的头像为旗帜,北方的汉人讹音称之为“高凉人”。秦始皇时进军统一岭南。岭南之地土著居民称为“百越”人,又以所居地域分别称为“山越”、“瓯越”、“骆越”。戍军中有一个河北真定人沈汭,是沈子国的后代,和秦军统领尉官赵佗是同乡。沈汭(Ruì 音锐)被高凉部落的女首领招为夫婿,生儿育女,发展男系氏族,以岭南地域最先取姓的“先”字加沈汭的姓名“氵”旁,取姓洗(Xiǎn 音显),沈汭的儿子取名洗齐。从此世称洗氏。沈汭和他的夫人洗氏往见南越王赵佗,相谈甚欢,赵佗遂命洗氏世守高凉。经秦、汉至晋,洗氏未留世系记载。洗姓人相传:“沈改为洗,原因莫问。”到了清康熙己丑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广东冼姓入编西江房冼氏族谱,开始把“洗”姓书写为“冼”姓,尊东晋时的冼劲为始祖。东晋元兴年间,著名的清廉官吏广州刺吴隐之以人格力量感化高凉俚人,召其首领冼劲率领部队出为广州刺史府中兵参军。东晋元兴三年,流贼卢循率众攻广州,冼劲领扬威兵五百人出战,兵败被执,骂贼不屈而死。刘裕受晋禅位,建立宋(南朝),追封广州死难将领冼劲为曲江县侯,以冼劲遗孤冼承烈袭爵。承烈生楚艾,楚艾生文斡、文枢,文斡生企圣、企贤、企豪,文枢生企及(杰讹音),企圣生长子冼挺和次女冼英,冼英嫁高凉太守冯宝称为冼夫人,是冼劲的六世孙女。冼氏在阳江西部的黄什河边西岸建立冼村,由来已久。远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在广州属下设立高凉县,县治遗址在今阳江市北的阳东县大八镇古城村,冼村在阳江北。高凉县辖地包括恩平、阳春、阳江、电白、茂名、化州、吴川至廉江广阔地域。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主孙权派吕岱为交州刺史,征讨高凉俚人,俚人首领钱傅(即洗傅谐音)战败归降,因汉人不承认有“洗”姓,《三国志》以谐音写为“钱傅”。吴主命洗氏部落从漠阳江东迁至漠阳江西,任命洗傅为“高凉西部都尉”,后改为高兴郡(余略)。冼姓望居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南一带。赵陀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高兴郡(今广东省化州市)。 冼(xiǎn)姓,在全国约有人口83万,在各姓中排第310位,占全国人口的006%。冼姓主要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两省。广东冼姓主要分布于茂名、湛江、广州、阳江、江门、云浮、肇庆、佛山和珠海等地。

岭南冼氏宗谱

冼(Xiǎn 洗)姓源流:  1江三角洲的冼氏族谱多说冼姓出自于沈姓,是一名沈汭的人秦末随赵佗来南越,定居南雄珠玑巷,然后在宋代由珠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