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家族族谱字辈排列
唐氏家族族谱字辈排列
[1]安徽唐氏宗亲字辈
安徽砀山唐寨唐怀地(桐叶堂):远大国宗儒,高占朝成世,怀文景广运,立志学继先;谆厚传家永,廉朴滋荫长,勤谨培元本,谦蔼征祺祥。
安徽淮南唐氏(桐叶堂)后谱:荣家文有伯,元建广朝兴, 安国俊英贤,(缺失)
安徽宿松唐氏后谱:良士志应时,道正耀天光 学富功先裕,德崇名自彰,咸怀诒泽大,克念保宗长,继嗣能华国,家声世代昌
安徽定远十代族谱: 大 占 开 玉 保 忠 孝 高 秀 武
元隆三宗遥派字辈:仕大奉习一承朝、文武国正泰、守法尊天爵、后重做师范、谨愿章质扑
唐氏皖宣城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兰考县红庙镇有一支唐姓。190多人。家谱字为:本、安、凤、世、卫、利、东、文、治、武、功、冠、杰、英、耀、宗、恒,择、力、鹏、舒、怡、铭、中。
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云南人比邻四川一支字辈中含有:朝、发、方、元、明……
贵州六盘水一支字辈:九尧周龙堂,四访明德显,允占克守扬,加修为国线,定海雪安帮
陕西唐姓后裔(由湖北入川由川入陕)字排: 荣华重金玉 仁义仕以怀 文元芳泰永 昌国定其才 学中明尚友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天文敬学祥,金怀鸿(崇)亚(大)昌
安徽梁园唐发春(桐荫堂):行 家 辅 国,世 代 荣 昌
泗县草沟镇唐圩唐宏民(晋阳堂):始祖唐铎,字振之
世继宗光 胤永廷维 嘉元自福 崇玉兴盛 肇承宏培 怀占嗣起华夫庆贺中,如松常茂青,英贤天赐尔,廉朴滋荫封,勤谨尊祖训,谦蔼征祺明
安徽巢湖唐经华一支:正泽启建,绍述承宗
安徽巢湖唐大树:善 宗 玉 大 继
滁州明光洪庙小学唐新江(泗水堂):国建有德 玉新廷荣
2四川省岳池县裕民镇老木垭唐氏字辈:泰,文,德,忠,良,[先辈湖广填四川时字辈从湖南带来的]。后在川又拟:有继先祖志,长怀登仕廷,守承荣昌久,崇学显大名,修齐家道顺,寻善复天心,吉庆昭恩义,光华百代春
3 广西全州:孝有传家本,永久受国恩
广西桂林十代族谱: 正,汝,开,明,庆,祖,宗,定,有,华
广西灌阳唐氏家谱:国宗绍慕朝廷泽 际会昌明君子兴 尧德虞恩钦祚永 尊贤重士启人文
广西玉林樟木镇蓝柱冲唐:具世国兴显宗祖,孔茂兰才秀聚荣.
广西昭平藤县唐钦冰提供:克 荣 宗 钦 明
广西昭平唐宗颖:道可喜英国知雍,时中天立克荣宗,钦明文德开基广,繁毓鸿才福禄崇
广西昭平唐志烽:朝国官书文理学仕光(19)辉晃耀宏开伟业祥发远 宗传裔秀品才贤明杰俊超群绍亮金华永蕃昌
广西昭平县马江唐继忠、唐昭文提供:仪,伯,仲,连,友,本,用,仕,万,添,尧,之,钰,朝,瑞,大,位,时,宗,文,隆,兴,创,继,家,建,传,永,远
广西大化唐启颂提供:毓,秀,运,启,文,明
广西南宁来宾唐彪:子合求福志建文
广西柳州府柳城头塘洞诺村唐敏兴:绍、君、才、举、国、大、顺、志、兴、朝
4广东清远唐氏后谱: 伯阳宏闰官,有树开裕宽 祖德昭光远,(缺失)
伯阳赤维宗,富善尧盛丰 深知福礼厚, 永远秀灵钟
广东省清远唐世国:国明科举广,生延长,永世亦兴隆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西郊村唐树喜(有1100多人,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迁入):耿绍阳元远传世长
广东省潮安县唐伟新:有启树熙衍兴开宏文学 大本兹以立敦典崇令德 诗礼振家声昭垂绵世泽
广东兴宁唐少华(晋昌堂):祖上由福建传过来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东龙川县唐锦润:有数万唐姓聚居,共8房,其中第6房去了湖南至今无音讯,本人第5房,辈份如下:中文上学天,祥起依喜日
广东揭阳唐坤新:朝垂崇令德,兴开宏文学
广东雷州唐维:大伍,连荣万载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唐稳:囯睿进维怀 开大业广著 家声绵长世 泽远召坤荣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西防城港市是∶经正(明玉)之成光上国 佳名永振大家声
广西都安万道支系字辈20个字:国光元有钟奇毓秀运启文明俊兴德让金榜题名
四川蓬溪(大英)唐姓:启事贵学礼,登朝著国兴,大治思英才,福祉金轮圣。
广西凌云加尤唐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字派:上大仕文正仲才永其。相传是四川柳阳洲的,神榜没有天地
湖南永州新田:安,智,守,和,中,……
湖北枣阳:积善治家,必有余庆
江西高安一支:“庆衍洪都 支分筠阳 先畴谨服 旧德宜光 忠孝克守 似续悠长 绍承宗列 佑启藩昌”等七十二字
上海漕河泾唐氏字辈是:尊祖敬宗,永世克孝,崇德广业,惟尔之中
一支字辈:国正天星顺 官清明治安 盛世长春久 永中福禄绵
重庆北碚的唐姓:云、跃、承、先、德、存、礼、到、昌、和、发、祥、东。
重庆北碚一支的字辈是什么:家、科。
浙江奉化丁氏字辈:“贤孝悌传家忠良济世光裕永昌继志述事”。
浙江永嘉丁氏字辈:“永昌夫康泰应复启文明崇高光祖德嗣后振家声世元士子显嘉国庆朝廷”。
浙江苍南丁氏字辈:“万君成继尙晋永开鍖□振宗中良启后兴友祥璹延达□□□和守礼善施义方宏贤经书耀宗显扬”。
浙江平阳丁氏字辈:“万君成继尙晋永开鍖□振宗中正启后兴发祥茂延达远强平”。
浙江会稽丁氏字辈:“原欣茔宏高丁南文应耀国习志桂”。
浙江剡西丁氏字辈:“得胜永聪明大申壬怡先享称位义纲常诗礼家宝”。
浙江剡城丁氏字辈:“一时从正道千载振宗猷师谦观晋益节泰恒履丰辅周姜公子承启圣贤德同人萃复鼎大有咸震升”。
浙江剡东丁氏字辈:“策正敦勤俭安书谨友宾守道资□□象贤景士辉”。
浙江南洲丁氏字辈:“诗书起后裔燕翼衍”。
浙江彩烟丁氏字辈:“孝友绍祖志忠良相圣延定邦怀道化崇善在安宁”。
浙江济阳丁氏字辈:“道拱可善兴仁义礼智信宫商角征羽亲热贤能爱悠远厚高明谟猷顺良显时成达同淑会同朝觐聘”。
浙江大岭丁氏字辈:“梦妟烤俊忠得相克如学承文国光士肇德宏希佩志成守善侍书启后积庆余芳贻掷□武百世其昌”。
浙江开化丁氏字辈:“云公居胜地毓秀庆流芳仁厚多久远忠孝自光昌传家惟诗礼华国有文章发祥功德茂木本水流长日世之联辉克绍大吉元松柏理居然道德原佑在”。
浙江盘安丁氏字辈:“文仕宗尹绍承大济园明洪世启正开朝本荣枝茂厚德载光钟灵毓秀兰桂齐芳”。
浙江定海丁氏字辈:“阜智仁圣义中和孝友睦□任恤礼乐射御书数角元氐房心尾箕丰牛女虚危宝壁娄胃昂毕觜参井□□柳星张翼轸”。
浙江台州丁氏字辈:“士宏学正茂梦兆必其昌尧舜光化治成康绍吉祥”。
浙江黄岩丁氏字辈:“恒懋丙光洪维孚成金玉儒学安国圣兆孔秀”。
浙江天台丁氏字辈:“祖伯中彦守廷存大世崇希子良希绍宗学正茂荣天锡千祥至才华仁圣逢诗书传乐业彬雅树高风”。
浙江缙云丁氏字辈:“元享利贞兴端开宗桂枝方广仁义礼智完德康泰通达道远文明善顺慈惠温良喜庆光显俊杰英贤勋猷谟烈福禄荣昌”。
浙江贞溪丁氏字辈:“光明正大和惠开宗再高永远珍玉富贵荣华福禄康宁祥瑞庆善寿嘉道德仁义忠厚端庄安良迪吉信敏恭宽敬老尊贤”。
浙江松阳丁氏字辈:“克葵振立明汝龙谆敏尙惟公伯福堂佛文良大有世显旺成启增昌元兰桂奕芳”。
浙江骥湖丁氏字辈:“日道正廷嗣惟永懋万延兆长嘉起俊秀大益宗邦德辉学富”。
浙江兰溪丁氏字辈:“邦国家廷大尊敬懋尚纯斯启其光宪翼树志殿元希绍秉景可尔汝君乡来雳世因用士宏宗在永思”。
安徽枞阳丁氏字辈:“雄文少进贤英阳辉作业武戈边真权”。
安徽宿州丁氏字辈:“文良允贤方正维先克记宗得兴交其安”。
安徽寿县丁氏字辈:“应永志传家克有年”。
安徽蒙城丁氏字辈:“宣锡广训福仰再怀配适作兆培良尚庆学继存汉乐效安从”。
安徽怀远丁氏字辈:“凤泗长广家启仰再怀”。
安徽临泉丁氏字辈:“壮元继聚亚玉林照华国道生立仁义德修世泽长子贤建伟业万代作恒昌”。
安徽阜阳三里丁氏字辈:“有灿超德建允守其克保世巨春树如金培世贤传家淮作杰开国锡大年”。
安徽阜阳王店丁氏字辈:“一贯朝开继文武巨志育杰兴中华杰家声远传颂梦松事业长发扬”。
安徽阜阳丁寨丁氏字辈:“玉怀洪从正大光明南华天基家道常法文则武百世昌德培泽广生贤伍万代相传有恒香”。
安徽阜阳王店丁氏字辈:“华天宗文公魁义礼连道举世洪仁喜寿庚福崇之柏煌主章远超典州金安淑学怡宏图廉洁丹表兆亚东忠孝呈祥和顺颂荣光耀祖卫汉城”。
安徽淮南丁氏字辈:“自山学广开文远函云才锡湘泽常严永守清”。
安徽怀远丁氏字辈:“再开固运函育才锡”。
安徽怀姚集丁氏字辈:“广开文军函育才锡”。
安徽庐江丁氏字辈:“元士文为志先代发荣昌后克继其绪家声庆远长积善承宗德扬名振祖邦贤良传万世永保有余光”。
扩展资料:
名人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汝昌,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丁氏族谱
张浚宗谱世系简表
浚┬栻┬焯┬明义┬铿,至元十九年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遂居焉,其后元末明初回迁湖南居
│ │ │ │ 宁乡、湘潭等处。见民国十三年张登恺沩宁水口先儒四益堂谱和清光绪二年
│ │ │ │ 张铣、张而昌《张氏通谱》。
│ │ │ ┝翱—宣—文□,其后居浙江金华汤溪。见湖南祁阳、武冈、溆浦、沅陵诸谱。
│ │ │ ┝翔,原籍吉州(一说洪州),其后回迁湖南居衡、邵、永、溆、辰、益诸县市及川、
│ │ │ │ 豫诸省。明河间王张玉、清宰相张鹏嗣即其裔也。见湖南祁阳谱。梁恭辰有
│ │ │ │ 五房六宰相之说,即张居正、张玉书、张英、张廷玉、张鹏翮、百菊溪同出
│ │ │ │ 一系,见《北东园笔录》。长沙阅田谱载张居正为张炳之后。
│ │ │ └千载,一说即铿,原籍吉州,与文天祥善,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其后迁
│ │ │ 居湖南岳阳、邵阳等处。见张克刚《张氏南轩通谱》。江西吉安亦有其后,
│ │ │ 但以南唐参政张敏为始祖。见万安固山横塘谱。
│ │ └明羲─镗┬惟孝,因父殉难,隐沩学道,居宁乡龙塘,其后居湖南宁乡、安化、新化、
│ │ │ 桃江等处。
│ │ └惟考,因父殉难,迁安化三洲,自号梅山处士。见《张氏通谱》。
│ │ ┌明羲
│ │ └明义,字存理,号濲滨,自湖州蒹葭里迁兰溪桃花坞,其子文瓒字廷璋,号兰谷,行宗
│ │ │ 六,入赘胡氏遂居汤溪沃里,张祖年即其裔也。见张祖年《道绎集》。
│ │ ┝文吉,其后居浙江余姚、上虞、新昌、嵊县一带。见清光绪十年张谦、张震祥姚江历山
│ │ │ 敦伦堂谱、嘉庆二十年张天成古虞孝友堂谱和嘉庆十二年张周才南明夏州萃英堂
│ │ │ 谱。上虞、新昌诸谱载文吉为唐代人,魏公为文吉八世孙。余姚谱载魏公为唐彦
│ │ │ 博公十世孙,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
│ │ ┝王相,南宋嘉定间知平江府事遂居吴,其后居浙江平湖、上海华亭。见民国五年张元善平
│ │ │ 湖张氏家乘和清光绪十三年张德刚松江华亭南塘张氏谱。谱载魏公为唐相张柬之裔。
│ │ ┌锡,自潭州迁绍兴山阴余贵庄,其后居浙江嵊县。见清道光二十年张登洙剡北济美堂谱。
│ │ └铴—义伦。同上。
│ │ ┝伸,其后居河北定兴、浙江萧山。张弘范、葛云飞即其裔也。见张宪、张阳辉《张氏统
│ │ │ 宗世谱》和萧山义门《张氏宗谱》、县前《徐氏宗谱》、山阴天乐《葛氏宗谱》。谱
│ │ │ 载汝南王张柔为宣公六世孙,甚谬。
│ │ ┝墀─镗,字孟声,子遗宋末迁福建永福,其后居永泰、福州等处,实业家张秋舫即其裔。
│ │ │ 见清末张绍曾永泰清河张氏宗谱。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载张镗,字声甫,长邑人,
│ │ │ 淳祐四年进士,新会簿。弟镇,字仲甫,绍定五年廷试第一,因父为考官,易为第
│ │ │ 三,通判绍兴府,官至吏部尚书。父翀,字蜚卿,嘉定四年探花。孟声疑即声甫。
│ │ ┝洽—镗┬源,字怀湘。因父殉难,避地潜隐,逃山东济宁城西疃里山之阳作地村(今嘉
│ │ │ │祥县瞳里乡大张村)。见山东巨野《张氏宗谱》(张长河宗亲编)
│ │ │ └溟,字渊注。因父殉难,元人购求其后,乃迁安化三洲,自号梅山处士。生二
│ │ │ 子长松,次柏。柏逃山西平阳,生子桐,桐长子君用明永乐间迁山东汶上桃城,
│ │ │ 次子君爱仍居山西。同上。
│ │ ┌先猷┬世良┬镗─新一,宋末自闽迁吴,居毘陵城南殷薛里,其后居江苏常州。常州词
│ │ │ … │ 派开创者张惠言即其裔。见民国三十六年张廷耀常州世恩堂谱。
│ │ │ … └铿,其后居江苏常州、无锡。同上。
│ │ └告猷,其后居江苏常州。见常州世恩堂谱。
│ │ └相猷—满,其后居浙江山阴。见清道光十九年张湘华《松林张氏宗谱》。
│ ┝烜┬至─如鉴─镗─新一,宋末由凤翔迁居江苏常州。见清同治九年张祯禧常州百忍堂谱。
│ │ └垫,其后居江苏常州。同上。
│ ┝烨,其后居浙江诸暨。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 ┝炤,其后不详。见曹学佺《蜀中广记》。
│ ┝烺,其居湖南永州、涟源。见湖南祁阳、武冈、溆浦、沅陵诸谱。
│ ┝棊,其后居江苏新丰。见沈寿民《姑山遗稿》。
│ ┝炳┬逊厚─珦,南宋开庆元年自临安宦居浙江新昌。见清光绪十四年张蔼然新昌崇报堂谱。
│ │ ┌明经(枢),其后居湖南湘潭、宁乡,明隆平侯张信即其裔也。见《张氏通谱》。
│ │ ┝明养(梗),其后居湖南益阳。同上。
│ │ ┝明缣(櫿),其后居湖南、福建。同上。
│ │ └明孙,原籍江右,宋淳祐三年徙居湘乡欧源。见清光绪二十九年张鼎盛、张子承湘乡欧
│ │ │ 源孝友堂谱和《张氏通谱》。
│ │ ┝明衍,即张化孙,其裔居湘、闽、粤、浙、赣、台及海外,人口近千万。见清光绪十四
│ │ │ 年张登坃《张氏续修族谱》和《张氏南轩通谱》。闽粤诸谱载化孙为张九龄裔。
│ │ └明隆,讳通义,原籍江右,其后居湖南新化、邵阳。新化谱载通义为北宋人。见《张氏
│ │ 南轩通谱》和民国三十七年张昌鹏、张昌建邵阳两铭堂谱。
│ ┝恂,见民国十五年江苏溧阳李巷里谱。谱载魏公为北宋张文吉七世孙,世系与上虞谱略异。
│ ┝恬┬洪—震—远猷,宋咸淳间因宦居浙江山阴,明大贤张元忭即其裔也。见清光绪十年张谦、
│ │ └江 张衡等余姚历山敦伦堂谱、剡北济美堂谱。
│ │ ┌辕—进禄—文贵—宗智—永旭—溋—松—克何,迁剡北沙园。为沙园张氏始祖。见民国
│ │ │ 十七年张远结、张诗耀《剡北张氏宗谱》。
│ │ └轩,其后清水塘、清河坊。同上。
│ ┝义—铨—椿,其后居江苏镇江、扬州等处。见民国十八年张敦五润东张巷谱和民国十一年张
│ │ 绍金思孝堂《江都张氏善二公支谱》。谱载魏公为张九皋十六世孙,世次为九皋
│ │ 生抗,抗生仲方,仲方生义宣(唐表作茂宣),义宣生克伦(唐表作克俭),克
│ │ 伦生绮,绮生崇纪,崇纪生澜,澜生钧(唐表作玓),钧生惟正(以上见唐表),
│ │ 惟正生绍武,绍武生公器,公器生忻然,忻然生纮(或作缄),纮生咸,咸生浚。
│ │ 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
│ ┌旭,其后居浙江嵊县。见民国三十五年剡西淼溪萃涣堂谱。
│ ┝耆,其后居浙江嵊县。同上。
│ └旸,其后居浙江嵊县。同上。该谱载魏公为唐代状元张又新九世孙,与朱子《魏公行状》异。
│ ┝颂─火光,元中统元年(1260)自四川绵竹县宦居浙江海宁盐宫镇。见海宁武源张氏谱。
│ ┝颋,见乾隆五十九年平湖《张氏家乘》。
│ ┝英—王相,见乾隆五十九年平湖《张氏家乘》。
│ ┝轸(声进)—子明—顺九—甲春(香)—恢,宋高宗时自关中入黔平蛮乱有功,居思南,子
│ │ 孙世袭沿河、思南、印江等州县土司,直至民国初年。见康熙三十年(1691)
│ │ 张南翔《黔南张氏族谱》和1990年张志忠《张氏源流史》。据《宋史》、《宋绘
│ │ 要》等文献记载:张声进,又名大雅,活动于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生
│ │ 二子珍、玉,玉生华,华生馨、香,香生怀、恺、恢。是谱载魏公为开封张叔
│ │ 夜(1065-1127)之孙,张声进为宣公之子。甚谬。
│ ┝……炳,宣公七世孙(一说先猷生显谟,显谟生节,节生炳),宋末元初由湖南湘潭迁居毗陵
│ │ 城南张家坝,其后居张家坝、社桥等处。见民国七年张荣海毗陵书忍堂谱。
│ ┝……志,元代自湖南衡阳县赘居浙江绍兴萧山杜冢村。见清光绪十八年张绍良岳山张氏谱。
│ ┝……原,宣公四世孙,南宋淳熙间自临安徙居浙江鄞县,明尚书张邦奇、张时彻即其裔也。
│ │ 见清宣统元年张其贤鄞县槎湖种德堂谱。
│ ┝……可大,宣公六世孙,元明之际迁居江苏泰兴。见清光绪五年张长山泰兴延令百忍堂谱。
│ ┝……均德,世籍四川巴县,元代以明威将军入驻云南,其后居云南石屏,为巨族。张汉即其
│ │ 裔也。见张熙惟、阎钢《历代张氏望族》。
│ ┝……冲之,先世明初入辽东州卫军籍,正统年间复入京师,遂为宛平人,为巨族。同上。
│ ┝……孚,元末自闽迁吴,其后居江苏常熟,藏书家张海鹏、张金吾即其裔也。见清乾隆六十
│ │ 年张敦培、张光基《南张世谱》和黄廷鉴《第六弦溪文钞》。
│ ┝……渡边,其后居江西进贤。见光绪四年张廷辉《清河张氏宗谱·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
│ ┝……智滔,元至正间自汉州绵竹避乱居浙之婺州,后再迁于古丽东之石塘,五世孙钟转迁于
│ │ 东畈。见咸丰十年张仲旺浙江永康《清河张氏宗谱》。谱载魏公为唐兵部尚书张询,
│ │ 翰林学士张伯渊之后。
│ ┝……楷,其后居上海,进士张黼、张鸣凤父子即其裔。见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四十九王鏊
│ │ 《南京刑部郎中进应天府丞中宪大夫张君黼墓志铭》和《明史》卷一百八十八《张
│ │ 鸣凤传》。
│ ┝……云山,进士,元末与兄银山(太学生)、玉山(进士)避陈寇之乱,由江西鄱阳瓦屑坝迁
│ │ 皖,洪武定鼎,云山同子侄九人迁舒城山七里河,为一世祖。云山生寿二,寿二生
│ │ 谱优、谱俊,侄福五、福六等。见舒城晓天《张氏宗谱》(张劲松藏)。
│ ……
┝杓┬忠纯,其后不详。见《宋史》。杓《宋史》作枃,据桂林龙隐洞题名当以枃为是。
│ └忠恕—献子,其后不详。见《宋史》和魏了翁《直宝章阁提举冲佑观张公墓志铭》。
│ ┌忠纯
│ └忠恕┬明义,一云讳义伦,出后从堂伯焯公为嗣。见民国十二年张铁欧《锡山张氏统谱》。
│ │ └明羲─镗,出后从伯父明义公为嗣。镗生洽,为白鹿洞书院山长,其后居江苏无锡。
│ │ 谱载魏公为唐相张嘉贞十六世孙。同上。剡北济美堂谱载忠纯生明羲,忠恕生明义。
│ ┌仁恕—献猷,其后居江苏常州。见常州世恩堂谱。
│ └忠恕┬洪猷,其后居江苏常州。见常州世恩堂谱。
│ │ └远猷,其后居浙江山阴。见无锡梁溪萃雅堂谱。
│ ┌忠纯
│ └忠恕┬坚,嘉定间与弟岳避乱自合淝徙浙,其后居浙江山阴琶山、赖山及峡山等处,世称三
│ │ │ 山张氏。稽山书院山长张德华其裔也。见清道光二十一年张一鸣山阴孝友堂谱。
│ │ └岳,拜武略将军,其后居会稽余贵。同上。
│ ┌实生,其后居浙江新昌源溪。
│ └复生,其后居浙江新昌源溪。见民国二十六年《源溪张氏宗谱》。
│ ┝廷瑞,其后居浙江上虞。该谱载魏公为唐彦博公之后。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 ┌球,或作琜。其后居浙江嵊县、新昌。
│ ┝珍,其后居湖州。
│ └玖,其后居湖州。该谱载魏公为张良二十七世孙,世次为:良生仁,仁生永,永生敞,敞生
│ │ 沦,沦生榧,榧生炽,炽生坤,坤生奄,奄生表,表生品,品生嵩,嵩生莆,莆生个,
│ │ 个生芣,芣生聚,聚生象,象生诗,诗生抽,抽生茜,茜生赋,赋生褒,褒生嵘,嵘生
│ │ 阀,阀生讨,讨生咸,咸生洽、浚,浚生栻、杓(字范夫,《剡东五都上林张氏宗谱》作
│ │ 枸,字定叟)。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见民国二十年嵊邑清德堂《张氏宗谱》。
│ ┝耿,其后居广东南海。见广东南海大沥张边村张氏谱。
│ ┝炜,其后不详,见《张氏统宗世谱》。
│ ┌烜─至─如鉴─镗—文谦—伯淳—起岩—羽—傅,字师灏,号瑞隐。因伪吴僭号恐为波及,
│ │ 避居于锡邑芙蓉圩。烜嗣张栻后,文谦、伯淳、起岩、羽《元史》及《明史》有传。见
│ │ 民国三年张履廷无锡蓉湖孝友堂《张氏宗谱》。
│ ┝熠,同上。
│ ┝炯,同上。
│ ┝忠恕,同上。
│ └忠纯,同上。
│ ┝……元吉,其后居江西余干。见光绪四年张廷辉《清河张氏宗谱·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
│ ┝……顺,其后居河北定兴。见光绪四年张廷辉《清河张氏宗谱·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
│ ┝……远猷,杓之孙(疑为曾孙),为绍兴牧,致仕后遂退居山阴。见光绪二十二年宜兴张渚《张
│ │ 氏宗谱·总谱渊源录》(弘治十一年张邦达撰)。明弘治十五年彭泽修《徽州府志》
│ │ 载远猷之父讳震,字彦亨,有兄弟七人,兄子大猷为人孝谨,终湖南潭州排岸。
│ ……
┝格,其后居福建。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栿,早世。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檡,更名翼,字羽仪,魏公第三子,官司马,淳熙间致仕,隐迹剡之集贤坊双井头,其后分居剡
│ 县各乡。见民国二十二年张兴炽剡县孝友堂《西城张氏宗谱》。
┝……起岩,魏公之后,元末自济南徙居浙江诸暨。张起岩,状元及第,元史有传。见清嘉庆十四
│ 年张瑞五暨阳香山张氏谱和《历代张氏望族》。
┝……奇禄,魏公之后,其后居浙江松阳。见清光绪七年松阳张氏谱。
┝……锭,魏公之后,明初自江西德兴县迁居浙江兰溪。见民国二十六年张友颜兰塘永锡堂谱。
┝……赵璧,魏公之孙,世居上海华亭。张拱端、张履端、张轨端即其裔也,世称三凤张氏。见清
│ 咸丰七年张曾泰浦南三凤张氏谱和《历代张氏望族》。
┝……智高,魏公六世孙,元武略将军。其后居绍兴余贵。见1999年《绍兴县志·第四编·氏族》。
┝……定,魏公之后,官右武大夫、江东淮东都统制兼宣抚使、加都督总统两淮军马兼沿江置制使,
│ 元赠光禄大夫、柱国、江浙行中省平江政事、太师,封清河郡公,谥忠烈。其后居江苏
│ 丹徒。见《中华名门才俊·张氏名门》
┝……志雄,号长张,襄阳人,魏公之后,宋末元兴,耻食其禄,闻伪汉陈友谅据江西往谒焉,后
│ 知其不足与有为,乃仕明太祖为郎官,与丁普郎等三十五人死鄱阳湖难,赠清河郡侯,
│ 祀康郎山忠臣庙。其事见《明史》、《续资治通鉴》及朱国祯《皇明开国功臣传》等。
│ 生二子:通、达,从大元帅平定天下,太祖赏赐开国之功,旌表死难之节,封通为襄
│ 阳侯食禄千户;达为利州益昌侯食禄百户,其后居广元虎跳驿。见广元谱(张川藏)。
┝……七十,魏公裔孙,元泰定元年(1324)迁漳平县高兴乡林口店。见闽台姓氏源流网。
┝……济,魏公四世孙,与弟憬(灏)宋末迁德化县半林乡猴墓坑。同上。
李姓渊源概述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源远流长,人数众多。据1984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李姓占汉族人口的79%,将近八千万人。 中国古代姓氏的主要来源有几种:以氏族图腾为姓,以先祖的名字、排行为姓,以官名、爵位、谥号为姓,以世代所从事的职业为姓,等等。从它的发展史来看,分为原生姓和衍生姓两大类。李姓是中华原生姓之一,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时期。据专家考证,李姓的最早来源是原始社会中崇拜李树、奉李树为图腾的氏族。李,本是一个氏族的徽号,后来就成为该氏族的姓。 中华的原生姓,到了文明的时期,大都追奉一位古圣先贤为自己的始祖。天下李姓,都说颛顼帝高阳氏是他们的始祖。颛顼是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事迹不详,但是后世尊他为先祖的倒不少。例如战国时代的屈原就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究竟高阳氏怎样衍生出一个李氏来的呢?那时还未有文字记载,后世谁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两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后世对于李氏如何得姓就产生了许多传说。唐朝人林宝撰写《元和姓纂》,其中叙述李氏的渊源说:颛顼的曾孙皋陶在尧帝时为理官(或称为大理,是司刑狱的官),因以职官为氏,始姓理。他的裔孙理徽生活在殷末,因为得罪了商纣王,其子理利贞逃难伊侯之墟,因食李得保全生命,遂改理姓为李姓。这个说法,宋代已引起史学家郑樵的怀疑。近代姓氏学研究者指出,在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根本还没有理或大理的官职。治狱之官称为“理”,在周代特别是战国时期才普遍出现,故此时以官职为氏得姓理,又因理李同音改姓李,都是可能的。不过,从理姓改过来的李姓,已不是原生姓而是衍生姓了。即是说,它是后起的李姓而不是原始的李姓了。 中国李姓,无论南方或是北方,都奉先秦道家创始人李耳为祖先。李耳在族谱中称伯阳公,在哲学史上称老子。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他的身世渊源史无记载,只知道他曾任周王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叫柱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广泛影响。但李耳生活时代后于皋陶已有1500年以上,其间,李氏支派繁衍不止一派,所以中国李姓中的某一支派与春秋时期的李耳有渊源关系是无疑的,但并非所有李氏都跟老子有血缘关系。后代李氏同奉老子李耳为祖先是因为唐王朝创始人李渊奉李耳为祖先,封他为太上老君,尊崇道教,令得天下李氏都以李耳的后裔为荣的缘故。 以上所述,以颛顼、皋陶、李耳为远祖的李氏,被姓氏学研究者称为北方李氏,是中国李氏的一大来源。 中国李氏的另一来源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古代巴人以虎为氏族图腾,巴语方言中称虎为“李”,他们以图腾为姓,汉化后又因同音而称李姓。这一支李姓被姓氏学研究者称为南方李氏。现代,被认作是古代巴人后裔的土家族(湘鄂川地区)、僳僳族(川滇地区)中还有大量李姓人。显然,南方李氏跟北方李氏并无血缘关系,甚至缺乏文化和社会交往的关系。但是,这两支生活在不同地域、属于不同民族的李,其姓氏来源均出于同一文化现象:氏族图腾(李树或与李同音的“虎” )。这又证实了李姓和其他许多大姓一样,都是多源复合的结果。 在李姓族群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不断发生分衍:几个兄弟分别迁往不同地区各自发展,他们的子孙繁衍起来,形成许多的房,许多的支派。这种情况是讲之不尽的,本只能介绍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分衍:秦末汉初,北方李氏分衍为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两大世系。 史载,秦朝有御史大夫李昙。李昙生四子:崇、辨、昭、玑。长子李崇在汉初任陇西郡守(秦代始设陇西郡,其地在今甘肃东南部),举家迁往陇西,成为陇西的望族,其后裔以陇西为郡望,堂号陇西堂。四子李玑任赵郡守,举家迁往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其后裔以赵郡为郡望,称赵郡堂。赵郡李氏自两汉经南北朝至唐初,由始祖李玑传至李羲之,李真融时,历时800余年,共传25世,分衍出10房。魏晋至唐初,赵郡李氏列为山东氏族六大著姓之一(此山东非指今之山东省。秦汉时以关中地区为政治中心,凡函谷关和崤山以东地区,即今天之华中、华北、华东皆统称为山东。),社会地位一直在陇西李氏之上。陇西李氏由始祖李崇至唐高祖李渊,共传30余世,先后分衍出13房。在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李氏日趋活跃,十六国的西凉,就是陇西李氏的李暠所建。李暠的后裔、李渊的祖父李虎,曾帮助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受封为八柱国之一。由宇文泰、李虎等开始组成的关陇集团,在西魏、北周、隋朝政治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至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以后,李姓成为皇姓,其优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带来了该族群急剧膨胀的兴盛局面。在李姓内部,陇西派的势力也就开始超越赵郡派了。 在唐代处于统治地位的李姓,成为具有强烈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标识,许多内附的外姓异族都心甘情愿地聚集在李姓的门庭之下,以姓李为荣。针对这一情况,李唐王朝采取了“广赐国姓”的政策来笼络人心。皇帝赐臣下姓李以示荣宠,对于归附的外族有安抚怀柔作用,对于功臣则有褒扬嘉奖的意义。 李唐王室赐姓的对象,主要是内附的少数民族和出身寒微的有功之臣,而对于前朝王室(北周、隋)、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郡姓),一般都不予以赐姓。这种做法表明,李唐王室的广赐国姓,适应了不断更换的官宦新贵要求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愿望,是唐朝统治者调整新兴贵族社会等级的一种补充手段。皇帝赐姓,受赐者多为一人获赐举族姓李,特别是内附的少数民族,往往因为酋长的获姓,整个部族都改从汉姓。所以,唐王朝赐一人姓李,常常牵引一大血缘家庭或部族集团加入到李氏族群中来。从这个角度看,唐代李姓的发展史也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李姓族群在唐代的急剧膨胀,正是各少数民族新鲜血液注入华夏民族躯体,华夏民族和中华文化繁荣兴旺的象征。 在唐代300年间,李氏族群迅速繁衍,并在政治上社会上取得极高地位,除原有的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外,还分衍出柳城李氏(来自契丹和奚族)、武威李氏(来自安息国安氏)、高丽李氏、鸡田李氏、范阳李氏、代北李氏(原为沙陀部落,本姓朱邪氏)。终唐一代,除王室姓李之外,赵郡李氏任宰相的有17人,陇西李氏任宰相的有10人,其他各分支李氏还产生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7人、三师(太师、太傅、太保)2人,李氏人物被列入正史列传的共453人。有专家作过统计分析:在中国古代史(自周秦至清代)的2600年间,李姓人才被列入正史的共1567人,每百年平均有近60人入传。无论总数或百年平均数都高于其他大姓。而唐朝(618—907年)只占古代史不足八分之一时间,却涌现出李氏人才总数的三分之一(占人才数453,百年平均数为156)。李唐王朝,确实是李姓人才辈出的高峰期。从五代至明清的千余年间,继唐代的兴盛之后,李姓长期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并进入广泛和四外散播的时期。唐王朝十分重视族谱的修纂。宋代以后,由于李氏族群已经十分庞大,分支繁多,在整体发展线索上呈现出繁复、散乱状态,要修纂一部包罗所有李姓人的族谱越来越困难了。但是,各分支、各房的族谱、家谱还是不断出现的。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原北方李姓人口扩散的流向有四个方面:(1)由北而南。唐宋以后,随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李姓大量迁徙到长江流域,甚至迁到岭南以至海南。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贬谪、充军。如唐朝宰相李德裕在“牛李党争”中失败后,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死于贬所。现琼山县有一个数百人家的李家村,相传就是李德裕的后裔。武则天即位后,打击唐宗室,许多皇族子弟被贬逐闽粤,其后代便定居南土。第二种是因官迁徙。封建社会因拜爵封官造成人口流动,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次拜爵封官,往往导致某姓一个分支或分房的出现,最典型的例子莫如李光弼家庭。李光弼之父为契丹酋长后裔,附唐后改姓李。光弼尽忠唐室,谋勇能战,与郭子仪齐名。平定安史之乱,光弼被推为“中兴第一功臣” ,受封临淮王,举族迁居金陵,子孙繁衍为金陵李氏。唐以后,“由金陵而徙洪、徙闽、徙粤、生齿愈长” ,成为江南李姓的重要支派。第三种是因避战乱而大规模南迁。这事发生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之时,北方李姓许多家族曾举族南迁,由豫及楚,子孙辗转流徙,散布于南方各地。(2)由东而西。元明清三朝,大规模移民的流向发生变化:由于政府的引导,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即所谓“湖广填四川” 。举例来说,宋末金兵南下时,北方李姓的一支迁到江西,定居豫章,称为豫章李氏。后分衍成三房,其中一房由豫章再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中,李雄携这一族人西迁入川,定居川东巴渝。明末张献忠起义,李雄的后人为避兵乱迁居贵州思南府安化县。乱平后,复归巴渝,子孙繁衍,遍布川东长江嘉陵江沿岸。这一支李姓人,经数百年之后,仍视重庆江北县富家冲李家湾为“祖宗缔造、子孙发派之所” ,尊奉李雄为始祖。(3)从大陆迁往台湾。李姓人迁台湾开始于清朝前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出于政治原因,部份李姓人追随郑成功、郑经入台抗清;二是移民垦荒。自康熙至道光鸦片战争前,经政府批准,闽粤两省李姓迁台者绵延不断,入台后多聚族而居,形成侯宾李氏、蒲坂李氏等大族。至今,李姓在台湾人口数量中位居前列,世俗流行“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的说法。(4)下南洋、赴西洋。清代以来,以出国当佣工为主流,伴以出洋经商等其他因素的移民,汇成一股远赴南洋的移民浪潮。闽粤沿海居民到南洋当佣工始于明代,但作为契约华工出国(俗称“卖猪仔出洋” )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到19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至20世纪30年代才告一段落。李姓华侨多分布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一带。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美国人到中国东南沿岸招募华工前往开采,并随之建造横贯美国东西的大铁路,造成华人远赴西洋开矿筑路的高潮。李姓子弟不少人远涉重洋移民美洲,其中以侨居美国三藩市及纽约为最多。 李姓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原生姓之一,经过几千年的繁衍、开拓,今日已成为遍布天下的中华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上文简单勾勒了他的发展轮廓,目的是让读者知道李姓的根之所在。 陈山李姓入迁经过 陈山李氏是陇西的支派。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李子周从新宁(今台山)冲程乡来陈山村开居,至今已有720多年,子孙传承有25代左右。 李子周,字肖集,曾任太常寺丞。他和本县禄洞二世祖李子皋、古蚕开居祖李子寿(一作受)是兄弟。 现查陈山村有三部族谱:龙头里李氏族谱、龙门里李氏族谱、松园里李氏族谱,都是兄弟分房后所编。各谱对于他们先世来源的记载略有出入,对于陈山李氏从何处迁入的问题存在四种说法。 龙门里族谱载:南宋有李銮(一作联)、李垣(一作源)父子先后任监军御史和平崖先锋,率部屯营于阳江地面,死后安葬于广海阳渠(地属新宁县境),祖孙居留新宁(即今台山)三代。李銮有孙李友闻,友闻生子李子皋、李子周、李子寿。李子皋迁禄洞,奉友闻为一世祖;李子周迁陈山,为陈山开居祖;李子寿迁古蚕。 《松园里李氏族谱》载宗支图与龙门里族谱所记相符。 现综合几部族谱,整理出陈山李氏先世的宗支图如下:銮 垣 楹 楚 纯 轩(居新宁守墓)(联) (源) 子善 柱 硕 (迁往龙门、从化)(石) 子才司 道(迁往河塘)(师) 子皋 (居禄洞)友 闻 子周 (居陈山)子寿 (居古蚕)禧 任 棠 侃 徇 西隅(居金华,后世迁尧溪)佁 瑞麟(居广州,后世迁丽水)族谱又加文字说明如下: “李友闻,河南籍,宣和间以右选出身,授忠翊郎,御前干办。谏和议失官,流南雄府。子时集由南雄徙新会禄洞乡。” “始祖子周,字肖集,号胖庵,友闻祖之次子,享寿八十六岁,妣冯氏。公为始迁陈山乡之祖。殿笙翁前编松园族谱(引者按:指族人李奇硕于同治十一年编修松园李氏族谱)云:“子周祖,本禄洞乡友闻祖之次子,与禄洞二世子皋为兄弟。瓦岗村(引者按:今属新会)有明[朝]时刻[印]本族谱,载之甚明。禄洞族谱亦载及之……且禄洞子皋祖字时集,我子周祖字肖集,名同班字同派,又彼时皆宋时人,其为兄弟无疑,况有别派及禄洞两族谱可据乎?” 龙门里族谱于“友闻祖”名下附记云:“禄洞子皋、古蚕子寿为二世。”又于“李子周”名下附记:“子受、子周兄弟不睦,子周翁带庶母褟氏,由新宁冲程乡迁往新会冈州陈仙乡。”子寿、子受应是同名异写。如此看来,禄洞、陈山、古蚕三村李姓,本是兄弟分支。 陈山李姓来自何地?仅龙门里族谱中就有三种不同说法:《族谱序》中说:“我祖世居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 ,《族谱小引》中说:“我始太祖迁自南雄珠玑巷,建居冈州陈仙村。”“李子周”名下附记云:“子周翁带庶母由新宁冲程乡迁居新会冈州陈仙乡。”此外还有第四说。 陈山人李筠友生前说过:“陈山李姓的先祖是从浙江金华搬到珠玑巷的。广州市的浙江会馆曾给迁到广东的李姓各房子孙分配一个小房间,门口用云石刻上该房人迁往何处的地名。其中陈山李姓分得一间,出租给小贩,每年租金三两银,积攒起来作为回金华祭祖的经费。” 综合上述,陈山李姓来源地共有四说:开封祥符说、浙江金华说、南雄珠玑巷说、新宁冲程乡说。看似纷纭,实不矛盾。只要结合上一节介绍过的李姓衍迁的历史来考察,就可以理出头绪:北宋年间,原住开封府祥符县的李姓的一支开始南迁,先迁到浙江省金华县;南宋初随着一大批逃难的人群,再迁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定居下来。南宋后期,李銮一家因为担任地方官职的关系客寄新宁、新会一带,其子孙就近迁来禄洞、陈山、古蚕各村(那时三个村都还属新会县辖治)。他们的祖先在开封、金华、南雄居留时间长,所以后人把这三个地方都看作自己的祖居地,而新宁只是因为任职的关系而客居一时的地方,故不把它看作是自己的故乡。他们在讲到宗族来源时,讲近一点是南雄,讲远一点是金华,最远追溯到开封,再往上溯则讲不清了。以上结论,既有族谱的断续记载为内证,又符合李姓自北向南衍迁的历史走向。 陈山李姓开支至今有700余年。以李子周为一世祖,传承至20世纪90年代初,繁衍了20多代人。著名画家李铁夫(1869—1952),号昭龙,为21世孙,离休干部李超为21世孙,退休干部李景为20世孙,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汝洪为21世孙。目前并存于世的还有22世、23世、24世、25世、26世共五辈人。 为了分别辈份以序长幼,陈山李姓跟中国大部分姓氏一样,曾给各代子孙定出字派(同一辈男丁取名都有一个相同的字眼)。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要理清所有字派已有困难。根据族谱资料,一至五世的字派是清楚的:子、光、仲、堂、春;六至十五世字派较混乱;十六世至二十三世也较清楚:辉、绍、开、奇、仁、昭、义、立。近人又给二十四世以下的子孙预排了字派;崇(24世)、俭、恭、敬、孝、友、德、协、福、寿、康、宁(35世)。现在,潖珍、小江二村李姓班辈和陈山相同。 给祖先立祠祭祀,是家族礼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子周公有祠无祠已没有遗迹及资料可供查考了。村人记忆清楚的最古老的祠堂是三世祖仲华公祠,建在龙门里,后用作崇德学校校址,现改建为陈山小学。见龙里有五世祖敬福公祠,龙头里有六世祖明道公祠,松园里有七世祖懿佑公祠(现用作文化室),均保护完好。 根据县志及族谱记载,清代在沙坪圩有李氏三大祖祠,门额题为棣萼堂,俗称三李祠:尧溪李西隅祠、禄洞李友闻祠、丽水李瑞麟祠。三李祠一直保存到本世纪30年代,现在已湮没无存(旧址在今挂车厂附近),它表明鹤山李氏有三大来源。但这三个支派同是李銮(联)的后裔,只是迁入鹤山的时间先后不同,定居地方不同而已。李銮原籍河南开封府,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丁卯(1147),终于宋理宗宝庆四年戊子(1228),他是李子周的曾祖父,也是陈山李氏族谱所能追溯到的直系血统的最早的一位祖先。 陈山李姓人口的历史状况 李子周在陈山定居后,子孙繁衍,到现在全村人口达到2000人。由于该村人口的历史资料不全,在全国人口普查之前尚无全面统计数字,旧族谱又以记男丁名字为主,部份附记“妣某氏” ,且不齐全。现在只能根据部分资料简述其历史状况如后。 跟绝大多数姓氏族群发展规律一致。陈山人口数量也呈快速递增趋势。李子周生四子:光宗、光佑、光辅、光弼。其中光宗、光佑留居本村,各生三子。光宗生仲华、仲荣、仲贤,光佑生仲兴、庚祖、百达。李子周享年84岁,在他晚年,陈山的男丁已由1人发展到11人以上。 但是它的发展并非封闭式的,而是散发式的。其发展不仅表现为单纯的人数增多,而且表现为居住地继续扩展,子孙后代不断四散流播。李子周的另外两个儿子就离开陈山另谋发展:光辅迁九江七坑村,光弼迁排陈(潖珍)。类此情况,几乎每代都有发生。在李姓入迁陈山的最初一二百年内(相当于元朝和明朝前期),总人数无多,外迁的主要原因并非地力不足以承受,而是当时岭南地区依然地广人稀,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垦,入迁的农民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的缘故。同时也反映出,从外地入迁的农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未稳定下来,以致一迁再迁。现将李姓各代子孙从陈山外迁情况列后: 二世 光辅迁九江,光弼迁潖珍。 六世 缘长、观养迁九江、阳江。 八世 子晚等三人迁阳春、小江、那水。十一世 崇业迁从化。十二世 荦标、怀卓迁下四府、东莞厚街。十三世 璧焕、丽生、元翰、式钦迁佛山普君圩、陈村、东莞石龙、河南、阳东。十四世 扬鹏、喜然等四人迁佛山、陈村、廉州、广州。十五世 厚度迁柳州。十七世 述彭二人迁英德、篁村、新会。十九世 五人迁澳门、美国。二十世 仁广等三人迁沙河、澳门、南洋。二十一世 九人迁广州、澳门、香港、越南、石叻、庇能、南洋、菲律宾、加拿大。二十二世 宝绵迁南洋。二十三世 汝坦、女提迁香港。 以上的所列,是一个极不完全的统计,但已可以证实李子周后代的繁衍呈散发式状态的判断。同时还可以看出:二世至十八世陈山李姓部分族人的外迁流向是四散的,无规律可言;而自十九世以后,主要流向是出国到南洋、北美洲一带。陈山李氏十九世人生当公元十九世纪后期,即鸦片战争以后。例如陈山名人李铁夫属于二十一世一代,他于1885年随堂叔到英属加拿大谋生。这个记载确凿的实例,与上述表列的内容反映的规律相符。因此这故,陈山村到近代之后,便发展成为著名侨乡。 至于李姓的陈山村内的人口繁衍史,由于资料不齐,现在已无法作出全面的统计与分析,仅能以陈山村六个里之一的松园里为例,作一典型介绍,从一斑窥全豹。 在明朝中期,陈山李氏七世李懿佑一支从龙怀里迁往东南800米开外的地方开居,该地初名蟠龙里,后改称松园里,至今传承19代人,历时500余年,另编一部自成体系的《松园里族谱》。该谱经过四次修订增补,比较完整。这四次修订分别是:①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九世族人李奇硕(名华平,号殿笙)主笔首撰,其子李人龙(名凤元,字桐初)助修,所记世系从七世祖懿佑起始。②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十一世族人李锡恒(字昭屏)增订。③民国三十七所(1948年),二十世族人李柏春(字人龙)增补,补记至二十三世。④1986年,二十二世族人李灿鎏增补(补记至二十五世)、整理及出版。据该谱所载,松园里自建村至1986年的500余年时间内,共传19代,生男丁共607人(平均每年生一丁左右),按世代分别统计如下表:世代19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丁数607 1 3 4 4 5 9 17 21 38 43 35 55 72 78 78 67 57 34 2 以上仅列出松园里历代男丁数,不包括妇女,当然也不是全村人数。制表者李柏春在1959年为此写了《松园里李氏族谱评》和《观松园里之既往及测其将来》两篇文章,对该里人口发展规律提出以下三个观点:(一)“人口之增减,系乎国家之治乱。凡国家升平则人口日增,国战乱则人口日蹙” 。他对本里人口进行分析说:“当十二世至十九世,是前清康熙至道光时代,国家盛平,故人口日增。二十、二十一两世,是道光至光绪时代,虽有战乱而非甚剧,故人口尚能维持原状。二十二、二十三两代,是光绪至最近时代,国家连年兵结,民不聊生,人口安得不蹙也。” (二)“地方之容人,视地利之生产能力而定” ,“容量有定额,过多则溢流” 。他认为,松园里之境界狭小,既无余地可以开垦,又无工业可以为生,年中地利之生产不足供百人之生活,所以造成许多人出外谋生借以赡养家口。松园里人口最盛时在十八世纪下半世纪,其时全村男女老幼共一百四五十名,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降到112人,“仍苦人口过多” ,因此一部分溢流于外,在乡人口不增反降是势所必然的。至1940年统计,居外之人数已与居乡人数相等。其后,居外人数必定要超过居乡人数的。(三)观念的转变。十八世纪后半纪全里人口鼎盛,并非地力所能承担,主要原因是外出谋生者出力维持。那时候外出者对故乡眷念深切,只是个人出外,家室仍留在故乡,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靠外头接济,全村纯农业户仅四五户而已。十九世纪以后社会风气大变,不仅外迁人数增多,而且外出谋生者动辄携眷而去,其年青未娶者往往就地娶妻而居。其能致富者固然不愿回乡,其不能致富者又有欲归归不得之苦。(引者注:本段所写“十八世纪” 、“十九世纪” ,是照李柏春原文抄录,按历史常识推之,疑所记有误,可能把十九世纪算成十八世纪,把二十世纪当作十九世纪。) 李柏春提出关于人口发展规律的观点是从历史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基本符合实际的。不单适用于松园里,也适用于整个陈山村。但是还需补充说明两点:(1)人口繁衍的速度,固然与国家的治乱密切相关,但同时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直接关系。陈山李氏自宋末迁入,元明两代发展速度较慢,只是到了清康熙以后才迅速增长,这和全国人口发展情况是一致。中国的人口在清代以前长期在几千万的数字徘徊。到了“康乾盛世”增长迅速,除了有100多年的社会安定环境外,更与康熙奖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有关。康熙五十年(1711年),清政府颁布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至乾隆朝中国总人口数便首次突破一亿大关。这个增长在松园里人口资料中有明显的反映。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但是陈山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呈下降趋势,乡居人数相对减少,这是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缘故。(2)进入近代社会以后(19世纪下半期以后),社会结构复杂化,因此影响人口增减的因素也复杂多了。随着封建的闭关政策被打破,海内外沟通渠道拓宽了,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国务工经商者大增,陈山逐步变成了侨乡,且进一步影响到人们乡土观念的淡化,外出者许多一去不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四个现代化政策的实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但是国家的大治,又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它对陈山人口的直接影响却是使乡居人口继续减少。虽然李姓族人的绝对数仍在增加,但陈山一村的乡居人口没有相应增加。现居外地祖籍陈山的人数已与在乡人口数持平,故有“外地也有一个陈山”的说法,这正表现出侨乡人口的特点。
家谱32字为:袖荣起光、知德元良、永开(承)天(先)作(西)、长发齐强、文张华国、诗李传家、政立手帮、万事人昌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章焕六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铅印本 二十八册
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藏地: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1925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锡纯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均安堂刊本
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吴国桢主修 解簠编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怡德堂刻本 四册
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美国 (清)吴世铮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富德吴其贤等续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让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川法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思让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美国 (民国)吴祥鸿等修 1925年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吴赓麟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六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观周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二十四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8)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志尚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振宜堂刊本 八册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1913年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1914年木刻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 1916年至德堂刊本
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山西省文史馆 (清)吴人秀吴世馄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亭甫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钞本 二册
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四川省图书馆 (存一册)清同治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 (存卷首、卷1—13)美国 (清)吴振钧等修清光绪八年(1882
唐氏家族族谱字辈排列
本文2023-09-22 01:29: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