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礼仪风俗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元谋彝族有白、红、黑、甘彝及蛮族五支系,居住全县13个乡’镇的山区或半山区,也有部分住在坝区与汉族杂居。1992年人口40114人,占全县人口的213%。
彝族自称“罗罗颇”、“乃苏颇”、“诺苏颇”、“纳罗颇”、“纳苏颇”。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居住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区域间语音上的差异。
元谋彝族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本地土著民族,一部分为迁入民族。而迁入者居多。其迁入大致上有三次。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以云南戌军粮饷不足,于和曲、禄劝二州爨焚军内佥一百八十七户,立屯耕种”。时元谋属和曲州辖,爨为黑彝族,是彝族进入元谋屯田的最早记录。明洪武年间,明兵南下云南,克复后,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率领所部于云南屯守,在此期间进入元谋屯田垦荒的彝族有居住雷依的尹姓(也包括湾保尹姓);居住姜驿乡新海的罗姓;居住在雷依的罗姓(先居环州,万历年间迁往散止);新华浪巴铺的普姓(明入滇,先落籍定远,后分支庙门,民国元年[1912年]移居浪巴铺)、凹里簸普姓(光绪年间从牟定秧田冲迁来)、新华永姓。据《武定府志》载:‘‘白彝,……性狡,包头洗面,不挽长髻,迎春日赴各衙门吹笙跌脚”。“黑彝,……杂处山阱,巾缠头,跣足。挽发捉力。妇人辫发用布裹头。男女俱披羊皮,嫁女与皮一片,绳一根为负背之具,或用笋谷(笋叶)为帽,衣领以海虫巴饰之。织火草麻布为主。星回节(火把节)列炬杀牲祭祖先。老幼围坐火下,吹笙扑跌饮酒为乐。其(祈)祝以铃,其占(卜)以虫巴、钱、草签、鸡羊骨之。相见亦有尊卑上下之礼,交易用木刻记数,别有书字,见 则避。性畏鬼”。据《华竹新编》载:元谋彝族多种,“均罗婺之遗,日白曰黑日个。而白(彝)最有知(识),近山则习于旧染,平川则进而从师(学艺)”,黑彝“乃属生夷,缠头跣足,结髻剃髭(须)。又有倮猫,短裤裸肌,别有土语,遇山而蕾。”“松针撒地,一望青葱。以多宰牲豚为敬,不以珍错为隆。……任重于背尺板为隔,内半圆而丽肩。外横平而承剧。后揽小草以附腰,前引皮条而兜头”。乾隆年间(1736~1795年),又有四川凉山彝族迁于雷应山上居住(即今凉山)。而本地土著民族,乃为原罗婺部罗婺族后裔。
黑彝所居多为楼,院心多设粪坑,楼下有的作伙房,于堂屋中置一火盆,火盆上置一铁三角,用以烧煮食物。时间长久,煤烟熏染,梁、楼板黑黝如漆。有的则将楼下用以养牛、羊。节气和喜事,彝族都喜欢以松毛散地,松毛清香扑鼻、心旷神怡。据说元朝时期,统治者对汉族和其他民族施行民族压迫,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又害怕其他各族人民起来反抗,便规定了十家人才准许甩一把菜刀,为了反抗其统治,各族人民约定于腊月三十晚上敲砧板为号j杀 (蒙古人)。到了三十晚上,大伙一齐动手,把在本地统治的 一齐杀了,但是血淌了一地,第二天是过春节,于佳节不利,便以松毛覆盖之,自此以后,凡过年或重要节日、喜事便以松毛铺地。彝族禁人称他们为“倮猡”,不食狗、马、骡、驴之肉和自死动物之肉。喜欢狩猎,信仰多神。其主要节日为火把节,亦称“六月二十四过大年”。其它节日与汉族相同。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也称星回节。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主要有两种。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凶神叫斯热阿比,奉天王之命,经常到人间骚扰,激起彝族人民的反抗。为了战胜凶神,人们推举彝族英雄阿提拉巴领着大家同凶神作战。他们点燃了千万支火把,把通往天上的天梯烧毁,断了斯热阿比的退路,经过九天九夜的浴血战斗,终于杀死了凶神。天王大怒,立刻撒下天虫,意欲吃绝庄稼,饿死人民。而此时正是马铃薯结薯、玉米抽穗的时候。天虫吃了三天三夜,彝族人便举火把,把成千上万只天虫烧死,保住了庄稼。但有一部分钻入地下,第二年又出来食庄稼。彝族人民又举火把将害虫烧死,至此每年到了这个时节便举火烧虫,形成火把节。另一种说法是:开元年间(713~741年),蒙舍诏欲吞并蒙言、越析、浪穹、遭赕、施浪五诏为一。6月25日,召五诏设宴会于松明楼。遥l赕诏(今邓川)酋妻慈善,识其诡计,劝其夫莫往,其夫不听。慈善便用铁钏套于其夫臂上。宴席间,松明楼火起,五诏酋无一得脱。各诏酋妻前往寻夫君骨骸,难于分辨。唯有慈善认得铁钏,拾得夫骸。蒙舍诏以为神之。欲聘慈善为妻。善以夫骸未安葬为由相拒,归家治葬完毕,坚闭其城,蒙舍诏发兵围困。三月后食尽,慈善盛装端坐,竞已饿死,国人以祭之。故从此后于火烧松明楼前一天为火把节,沿传至今。由于元谋彝族居住地域较广,故上述两种说法均有。
凉山彝族火把节在火把梁子举行。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兴高采烈地聚集在会场上。点火前,由几位长者将水果等食品撒向人群,并高唱火把节歌,向到会人祝福,然后点燃大火把。火把节便正式开始。火把节中的主要活动有斗牛、摔跤和跌脚。坝区彝族火把节则多于宽敞处弹琴(或吹箫)跌脚,有的持火把绕村庄或于田坝中奔跑。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家中无子或儿子幼小的可以招婿入赘,入赘子多为家庭兄弟多,家境困难者。入赘后,男方改随女方姓,待下代或第三代取一二名子孙复原姓,称“还宗”。彝族中常有表兄妹婚、叔配嫂等现象。即舅表、姑表、姨表之间的表兄妹可以成婚。其中黑彝支系实行舅表、姑表优先婚,姨表不婚。因黑彝族中姨表兄妹直呼兄弟姐妹,不带表字,视同手足。他们称这种表兄妹之间的婚姻为“铁板桥”,即通婚后便成一家人,象铁板做成的桥一样通行无阻。叔配嫂,是指兄死后,以小叔子配嫂,如公婆同意,也可另行改嫁。1950年后,叔配嫂、表兄妹婚和入赘后改跟女方姓的逐步减少。
彝族实行族内婚。但黑彝族中有等级内婚的习惯。在黑彝族中,其祖先有“司”(意为主)和“杰”(意为奴)之分,“司”与“杰”的地位不同,一般不得通婚,“司”的男子可以娶“杰”的女子,但其地位也随之降为“杰”。而“杰”的男子则娶“杰”的女子。近几年来,汉族也有同彝族通婚的现象,但汉族多数是女子,且与汉族通婚的也多为“杰”。此外,彝族内规定家族不婚。凡父辈的远祖,都为家族,是一家,不能通婚。
彝族青年的婚姻较自由,一般可以通过火把节等公共活动相识,相识后,双方以对歌表达爱慕。也有的于跌脚中相识后,情投意合,遂退出来,另找地点叙情,互送礼物纪念订终身。定情后,男方请人去向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如女方父母同意,便接过所携之酒喝。然后男方正式到女家定亲。过三个月后,男方还要买三丈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家,给女方父母,称为“递小礼”。双方即可确定婚期。定婚后的姑娘常在头上或颈上带男方送来的银首饰或帽子,以示此女已许人家。因元谋彝族较多,居住分散,故婚礼又有不同的风俗。但都杀猪宰羊,搭青棚,以松毛散地,设地席。新华一带的彝族男女青年结婚,新郎新娘要向长辈磕头行礼,长辈根据自己的能力送点钱给新人。新郎披红挂彩,服饰新,头带新帽,帽上绣有银花。新娘出门披着新衣服,胸前带一面镜子。迎亲队伍要天黑才能进门。老城丙间一带的彝族结婚,迎新娘时,新娘结婚当日不能吃喝,由男方迎亲时,自新娘家一出门就要背到新郎家。沿途一般遇水涉水,不走桥。实在无法绕道的则以毛毡铺上后才过桥。背新娘的人选必须是新郎的表兄弟。凉山一带有的地方迎新娘时必须由迎亲队与女方歌手对歌,若男方歌手对歌中输于女方歌手,则被女方歌手用锅烟抹脸,以示惩罚。对歌才能接新娘。新娘的陪嫁多为木柜,并于柜中放上婚礼前新人自己在河中无人踩着之处拣的几个石头(或放在背篓中),名之为背去金银财宝。新娘到新郎家后,要熟悉新郎家的成员和主要亲戚。而村中男女老少都于婚礼当天前往祝贺,有的送木柴、有的送粮食或肉食,以表祝贺。当天晚上,在场院上,一群群贺亲者肩并肩,手牵手,跌脚起舞,舞姿优美,琴声幽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时,往往又一对男女的恋爱又在酝酿之中了。新人成婚后七天,夫妻双双要携带粑粑、肉(或肥羊一只)、酒等礼物到女家回门,必须在太阳落前赶到。此时,婚礼仪式始告结束。
人死后,因支系不同,用不同方式安葬。凉山上的彝族人死后,亲友前来奔丧,携带黄豆,死者家属认真接待,并将亲友带来的黄豆同死者一起,放于宽敞场坝处,一层柴一层豆垛好,毕摩开始念经,“超度”死者灵魂,而亲属开始哭丧。念毕,于死者四角点火。直至死者、木柴烧为灰烬后,丧礼始告结束。而其它地方的彝族人死后,由毕摩主持念经超度,杀羊杀鸡开路,行土葬。
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入住高山”。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凉山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历史上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域无集镇无街市。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凉山彝族住宅不尚深宅大院。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的别号。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凉山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凉山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大户人家和不少村落还建有多层高碉土楼。现代凉山彝乡住宅变化最为显著.向砖木结构建筑发展,普通另设畜圈。一些富户开始修建砖混结构、花园庭院式的新房。古老的凉山彝族民居洞开了窗户,吹进了现代风。
彝族源于羌?
彝族,一个崇巫尚武的神秘民族;一个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一个曾经雄霸大西南――川、滇、黔的强大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优秀民族,它的族属问题,它来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断。
有人认为彝族与古越族同族;有人认为彝族来源于西藏高原;还有“濮人”说、“僚人”说、“卢人”说,也有国外学者所持的“高加索人种”说等众多学说;但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这一学说。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就是这一学说的主要创造者和支持者,他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羌人。”李绍明等许多学者也均认同这种观点。但随着当今考古界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彝汉古籍文献及西南地区彝族、羌族的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彝族源于羌”这一说法逐渐被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
要想弄清“彝族是否源于羌”?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彝”?何谓“羌”?现如今我们所用所写的彝族的“彝”,是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北京与彝族干部商议,将当时所用的“夷”字改为“彝”,取房子“ ”下有“米”有“丝”,有吃有穿之意,象征兴旺发达。从此“夷”改为“彝”。而在这之前的汉文古籍中均写作“夷”。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古音读‘聂’。”这与今天彝族人民自称“聂”、“聂苏”、“诺”、“诺苏”、“能”的读音相吻合。而“羌”《说文》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也载有:“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因以为号。”因此可知,夷“从大从弓”,羌“从人从羊”,且一东一西,何以谓彝为羌?
再者,羌何时南迁?南迁的是羌的哪一支?据司马迁《史记·秦本记》中的记载:“秦献公初立,(即公元前384年)欲法其祖,出兵灭狄嵵戎。羌无弋爰剑之孙卬则恐于秦国攻伐,率羌人南迁。”《后汉书·西羌传》也有:“至爰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夡,兵临渭首,灭狄嵵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觽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秦始皇时……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觽狄,筑长城以界之,觽羌不复南度。”根据以上古籍得记载,我们因此可知羌人南迁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221年左右。而南迁的羌人是由“忍”的季父“卬”所率领的“其种人”。在南下之后,其后裔“各自为种”分为“越巂羌”、“广汉羌”和“武都羌”等三支部族。他们与由“忍”和其弟“舞”所率领得留在“湟中”的羌人远离“不复交通”。到了秦始皇派遣蒙恬“筑长城以界之”(约公元前221年左右)以后,“觽羌不复南度。”那么,当羌人南下以前,在今天彝族广泛分布的川、滇、黔等广大西南地区是否空无人迹?哪些民族又生活劳作于此?随着考古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甲骨文的破译,我们了解到:早在殷商、周朝甲古卜辞中就有“蜀”及周武王伐纣时“蜀人”参战的记载。1986年在广汉发掘出的“三星堆”遗址,以及随后在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发掘出的“金沙村”遗址等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也证明很早就有多个不同的民族(“夷”系统民族)生活于广大的西南地区。另据《西南彝志》记载:夏、商时,勤劳的彝族先民就已经建立了以岷江流域、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古蜀国;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国等部落联盟制国家,并且羌人南迁时与当时生活于今茂汶地区的土著夷人——“戈基”或“果基”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就记述了那段历史:羌人首领“阿巴白构”率部南迁,同土著“戈基人”相战。戈基人非常强悍、勇猛,羌人不敌。在危急之时,天神“阿爸木比塔”托梦羌人用白石打,可胜;托梦戈基人用麻秆打,可胜。次日交战,羌人大胜。从此羌人代代传唱此事,并且将此做为祭神经。羌人白石崇拜由此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也记载了岷江上游茂汶一带在西汉时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显然这里所记述的夷与羌是各自不同的民族。羌何以为彝之祖。
据彝族经典古籍《西南彝志》、《勒俄特依》和《送魂经》等彝经的记载。彝族父子连名谱系已有三百余代,如以25年一代计,仅父系社会就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而羌人从公元前384年南迁起算也不过2390年左右。另外,古籍和彝经均说彝族发源于今云南境内,彝族死后送魂也是送入云南昭通、大理点苍、昆明滇池一带,未发现有往北方送魂者。故,从北方南下的羌人何以能“生”彝?彝怎为羌之裔。
最能直接证明“羌”是“羌”,“彝”是“彝”的是两个民族间各自不同的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根据《史记》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是:“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被发为俗。”;“不立群臣,无相长一。”的游牧民族。而彝族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被描述为:“此皆魋(椎)结,耕田,有邑聚。”或是“皆编发”;《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里记为:“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囏,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巂、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巂东北有莋都国,东北有冉駹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駹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从上面的古籍中的记述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还有,彝族有着古老的文字——“古彝文”。根据现今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证,古彝文有着至少9000年的历史。生活在各地的彝族支系都有彝文、彝经,包括迁入长江以北及更远地区的夷人先民都在当地留下了古彝文遗迹。而羌族却没有文字,更没有传世的书籍,只有口传的传说和神话、史诗。
综上所述,彝族和羌族是各自不同的两个民族。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羌人南迁之后,大部定居于今凉山州和甘孜州、雅安市之间,与土著的“夷”系统的各部族发生了战争和文化交流,相互间渐渐融合。特别是南下羌人分支中的“越巂羌”,同“巂”、“昆明”等夷人部族交错而处,来往密切,并相互通婚,繁衍后代,相互学习,并在生活习惯和生产劳动方式上逐步改变和融合,逐渐从事农耕。另一部分与藏族融合。一部分在茂汶及周边地区延续至今,成为今天的羌族。
那么,彝族真正的源流在哪里呢?著名学者张增祺在其所著的《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中认为:“今天的彝族的族属源流非常复杂,彝族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共同体,他的族源中包含了古代横断山区若干不同族系的古代不了,甚至可能包括一些来自中亚迁徙而来古部落成份。”“古代‘昆明’是近代彝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历史学家蒙默则认为:“彝族是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从旄牛徼外南迁至云南的‘昆明夷’,与以‘濮人’为主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昆明”为彝族之祖先在彝族传说中也有所反映,民国《贵州通志》引《兴义志》曰:“初,秦时有孟(传说中彝族的始祖)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汉初,其种类繁盛,由泸入滇以西,地方千里,咸为所有,是为昆明夷,《史记》所云‘巂’、‘昆明’也。”这段地方志显然系出于当地彝族的传说,说明在彝族自身传说中同样是将其祖先追溯到古代的“昆明夷”。因此,我认为我们彝族是一个以“巂”、“昆明”、“ 什数”、“夜郎”、“靡莫”等众多古代“夷”系统部落为了主干,在不同时期逐步融合了其他迁徙而来的民族或部落,(如:羌族)逐渐形成的一个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川、滇、黔等地的民族,一个由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司马改马姓,不仅改自己的姓氏,把先辈的姓氏也改了。单姓马复姓司马比如,司马迁不称司马迁,改称“马迁”,司马相如改称“马相如”。至今阅读古籍,时时还能看到当初司马改姓的痕迹。
改姓大多聚集在山东、辽宁一带 此外,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为得姓始祖。由于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姓许多改为司姓、马姓。这种现象可能较为普遍。
可见,司马家族后裔因为各种原因改姓,恐怕这是司马家族衰落的原因之一吧。
除此之外,西晋末年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司马家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都参与其中,相互残杀,后来又受到“五胡乱华”影响,司马家族死了很多人。东晋末年,由于司马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家族势力亦受到严重创伤。在剧烈的社会矛盾斗争中,司马家族亦有大量生命死于其中。这也是司马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
不过,司马家族的衰落或许还有最深层的原因。司马家族多出历史家和政治家、军事家,但缺乏智慧圆通的人物和道德家,几乎没有哲学家,司马光可算是一个儒者,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承传,难以形成文化气候和人格气候。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发展,家族的文化气候决定家族的发展,国家的文化气候决定国家的发展。 东汉年间,司马后人担心九族有患,来到了这里,长房将马改冯,次房将“司”字加了一竖姓了“同”,而后给此地起了个名字———续村,后改为了徐村。在这里,马=冯、司=同两姓千百年来仍旧保持着互不通婚的习俗,这一禁忌直到1963年才首次被打破。
(1)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大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传教士哈木则巴巴从西亚来到东乡龙山(现甘肃省东乡县坪庄乡哈木则岭村)定居,并在周围传播伊斯兰教教义,在哈木则巴巴的影响下,龙家山周围先后有八坊(亦有人称为八姓或八村)的北方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村子人可能是藏族人)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逐渐融入东乡族之中,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东乡县贾家村 贾姓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改掉了原来的姓氏而改姓马,时至今日,贾家村已无贾姓人而只有马姓人了。
由于晋朝司马氏皇权不断衰落,司马姓的贵族为免被迫害,很多改换他姓。东晋王朝灭亡以后,司马氏步入平稳发展时期,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氏有许多改为司氏、马氏、同氏、仝氏、冯氏等。当今司马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据有关资料介绍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思想盛行、其实玄学大兴、马图腾风行其道、人们对马的喜爱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马已不再是马、而是“成功” “速度”“效益”的代名词
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司马本是世家显族 、国中大姓、司马一词的字面意思“管马者”对马有约束 束缚之意、马成为图腾的年代、马既然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司马”就成了“大不吉利”在文化的重压下司马部分做出改姓决定以、遂“马”为姓 复姓“司马”单姓“马”改姓现在大多单姓马居住在山东辽宁一带!
中国马姓家谱
马姓家谱文献目录
莆田马氏族谱:不分卷马俊光等纂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钞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JP994
河北省
河北·丰润马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马怀义纂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一册 国图
河北廊坊·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马钟诱修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四册 国图(存十六卷)吉林大学(存十七卷)
河北廊坊·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稿不分卷马钟诱编味古堂钞本 一册 国图
河北廊坊·东安马氏家谱稿不分卷 (清)马钟诱编钞本 三册 国图
河北大城·马谱一幅马日兴纂钞本河北青县崇仙镇野儿屯
河北·东光马氏家乘附补遗不分卷 (清)马德潜等八修 清咸丰十年(1860年)唏眩堂刊本 四册 美国
河北东光·马氏家乘附补遗不分卷 (清)马(钅荣)(王步)等九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睇眩堂活字本 四册附二册日本 美国
河北东光·马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马春晟 马春垌等十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木刻本 八册 中央民院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
河北青县·崇伦堂马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马步瀛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本 二十四册历史所 吉林大学注:明成化二十二年马思聪始修此为八修
河北·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毓椿 马斡臣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 四册人民大学
山西省
山西·介休县张兰镇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山西介休县张兰镇
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刻本 二册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5655——56
辽宁省
辽宁本溪马氏谱单一卷 辽宁本溪市偏岭满族乡小夹河
辽宁马佳氏族谱四卷图一卷 (民国)马延喜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华印刷局排印本 五册 国图(二部)历史所 北京大学中央民院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日本 美国注:始修于 清道光二年此为三修
吉林省
吉林·马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广菜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写本 一册日本 美国
吉林永吉·马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马双春撰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铅印本 一册吉林 吉林市图
上海市
上海嘉定·马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元芳纂修民国十六年(1927年)马仲常钞本 一册四川图
江苏省
江苏·常州马氏宗谱前编八卷首一卷末一卷续编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马裕丰撰 清光绪间常州马氏木活字本 国图 日本 美国注:前编总目题(东门马氏宗谱);前编卷六及七各分上下实四卷;有光绪元年马裕丰序
江苏南通·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马炳黎总纂 南通马氏阁族续修 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本 二册江苏南通市图
江苏镇江·京江马氏宗谱二卷图一卷 马汉卿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 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马氏宗谱五卷 (民国)马继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宝善堂活字本六册 历史所 注:明正德间始修
江苏常州·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马盔高主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77年)体仁堂木活字本 八册南开大学注:始修于 清康熙五十三年此为五修
江苏·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马文寿续修民国八年(1919年)志诚堂铅印本 六册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毗陵艾干马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马产贤 马金炳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聚未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注:谱始修于明景泰三年马紫(山隆)
江苏无锡·锡山马氏宗谱不分卷 (清)马玉树重修 清嘉庆八年(1803年)忠孝堂刻本 十五册吉林大学
江苏无锡·锡山马氏宗谱二十卷 (清)马福培等重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江阴·利城马氏宗谱六卷 (清)马景和等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树德堂刊本六册 美国
江苏·吴县西洞庭马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马显岳 马学燧等续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刻四十五年 (1780年)续刻本辽宁图注:马春创修于明成化十二年
江苏吴县·洞庭林屋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清)马世钧 马学礼等续修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 十册辽宁图 吉林大学注:马春创修于明成化十二年版心、书名作《马氏族谱》
江苏吴县·洞庭林屋马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马廷珠等续修 清光绪元年(1875年)刻本 八册 国图·吉林大学 南京图
江苏吴县·马氏家谱十卷 (清)马恩藻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钞本 五册 美国
江苏·昆山马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马光楣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万卷楼刊本八册 美国
江苏昆山·马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马光楣修民国七年(1918年)万卷楼钞本 六册 美国
江苏昆山·昆山马氏族谱序一卷 (民国)邹福保撰民国三年(1914年)稿本 三十一年 (1942年)邹福保修装 一册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马氏族谱□□卷 (清)马敬声修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修 康熙年间钞乾隆年间增补本辽宁图(存卷1、2、5—7)
江苏·马氏家乘□□卷 清乾隆间钞本辽宁图注:记事止 清乾隆四十二年在康熙十九年马敬声所修《马氏族谱》基础上续修而成
江苏·丹阳马氏宗谱:四卷 (清)马明瑶主修 (清)马天林等纂修 清光绪九年(1883年)精忠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4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91——92
江苏·维扬江都马氏重修族谱:二卷 马仁远主修 刘嵩泉纂辑 民国九年(1920年)木活字本 二册 上图:ff999
江苏马氏宗谱 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7、12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6869
江苏马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5 记事至 清咸丰间 上图:6868
江苏·吴县古吴西洞庭马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马显岳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刻本 四册 五修本 上图:913485——88
江苏·吴县古吴西洞庭马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马显岳等纂修 清钞本 四册五修本 上图:JP997
江苏·吴县洞庭林屋马氏宗谱:八卷首一卷马廷珠等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年)湖南省陈志华堂刻字店刻本 七册七修本 上图:912673—79
江苏·吴县马氏家谱二卷马平章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年)稿本 一册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5440
江苏·宜兴马氏宗谱 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6867
江苏·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附余庆录一册收支 清账二册马文寿主修 民国八年(1919年)志诚堂铅印本 六册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十修本 上图:JP996
江苏·娄县扶风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棠纂修 清钞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纂修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佚名增补至 清同治间 上图:403540
江苏·娄县扶风[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书口题记事至 清嘉庆间佚名增补至道光间 上图:5512
江苏·古吴昆山井亭乡马氏家乘:不分卷马鸣鍪纂修 1954年油印本 一册 上图:JP998;又一部JP998—11册;又一部了P998—21册
江苏·无锡锡山马氏统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马辛阶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忠孝堂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上图:914073—98
苏州马氏家乘 清钞本 一册 存卷3、4 记事至 清同治间 佚名增补至 清光绪间 上图:923740
浙江省
浙江富阳·富春临湖马氏宗谱二十卷民国六年(1917年)木刻本浙江富阳县文管
浙江鄞县·光溪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马世渭 吕志锵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裕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天一阁
浙江奉化·马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王礼宾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注:谱始修于 清光绪十四年张其柄
浙江绍兴·会稽马氏宗谱五卷马文燮等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7年)文英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
浙江绍兴·山阴朱成马氏宗谱四卷(民国)马锡康修 民国六年(1917年)活字本 五册 吉林大学
浙江绍兴·会稽马氏宗谱四卷马举砚续揖民国十六年(1927年)齿德堂活字本四册 国图
浙江绍兴·会稽吴融马氏分支谱十卷(民国)马荫棠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年)诚忍堂铅印本 国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日本 美国注: 清乾隆十年马祖发始修此为四修题签、版心作《马氏分支宗谱》
浙江绍兴·会稽马氏家乘不分卷钞本 一册 国图
浙江上虞·安家渡马氏宗谱不分卷 (清)马春风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鹄堂木刻本八册 河北大学
浙江·上虞干渡马氏重修宗谱:八集马金富主修马祖良总纂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刻鹄堂木活字本 十册 卷次以伏波世泽江浙名家为序 上图:903230—39
浙江上虞·虞东干渡马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马云升纂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刻鹄堂活字本十册历史所注:宋宝祜四年马涓始修
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七卷 (清)马拧学等重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善述堂刻本七册 南开大学注:始修于 清康熙四十三年此为三修
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十卷 (清)马传学 袁素藩重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木刻本 十册河北大学
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十卷 (清)马素溶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善述堂刻本十册 中央民院注: 清康熙年间初修
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十卷 (清)马均世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善述堂木活字本 十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3651—60
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 (清)马素潘等总理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善述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 6、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84
浙江缙云·票坑马氏宗谱五卷 (民国)马名金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注:首纂于明万历十五年朱灌
浙江·山阴朱咸马氏宗谱:四卷附历代帝王年号歌一卷马锡康纂修 民国六年(1917年)书诚堂木活字本 五册 书名据版心题二修本 上图:JP995
浙江·永康重修禄源马氏宗谱 (清)马良福等纂修 清康熙五十广年(1712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卷首 上图:6896
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四卷 (清)马懋进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1 2、 3下、4 八修本 上图:6885
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马懋高等纂修 清雍正八年(1730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2书名据版心题 七修本 上图:6899
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马懋俨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九修本
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马懋康等纂修 清道光二年(1822年)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7 十修本 上图:6887
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咸丰元年(1851年)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4 上图:6888
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0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968
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1、1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82
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
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民国元年(1912年)木活字本 八册存卷7、9一比、16 上图:6900
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民国七年(1918年)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2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62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二十一卷末一卷 (清)马凤海总理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木活字本 十八册 存卷1、 2、4—6、8—11、14下、16、18—21卷末 六修本 上图:6881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惠生等纂修 清乾隆元年(1736年)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2、6首修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9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恺臣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0 书名据版心题 二修本 上图:6880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仲泰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年)木活字本 四册 存卷5、10、13、14 三修本 上图:6877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嘉庆十年(1805年)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2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6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端垚总理 清道光年二十九年(1849年)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3下、 20 书名据版心题 五修本 上图:6878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重修宗谱:二十一卷末一卷 (清)马凤海总理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木活字本 十九册 存卷1— 4、11、13上一14中、15上一17、20七修本 上图:6902/A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民国十三年(1924年)木活字本 十六册 存卷2、11、14、15、17、18、21下、22上、24、25、27—29、33、37八修本 上图:6901/A
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存卷2—6、8—14、16—25九修本 上图:6903
浙江·东阳松山西阳马氏宗谱:六卷马祖信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十修本 上图:6897
浙江东阳·吴宁安恬马氏宗谱二十三卷 (清)陈振南纂 清同治八年(1869年)木活字本浙江东阳县魏屏乡瓦壶窑注:谱始修于宋隆兴元年马模伯
浙江·剡县剡西马氏宗谱 清诚善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道光绪间 上图:6898
浙江·浦阳马氏宗谱:四卷马守嵩总理 民国十六年(1927年)木活字本四册 上图:9009437—40
浙江·海宁朱马氏家乘:八卷 (清)朱惟阳纂辑 清咸丰七年(1857年)敦远堂刻宣统二年(1910年)增补印本四册 存卷1—3、6、7 上图:2749
浙江·海宁朱马氏家乘:八卷 (清)朱惟阳纂修 佚名续修 清咸丰七年(1857年)敦远堂刻民国间增补印本 六册 上图:长267541—46
浙江·鄞县四明马氏县东派支谱:二卷首一卷 (清)马辰陔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年)纯德堂木活字本 二册 上图:长471369—70
浙江·鄞县鄞东盛垫桥马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石绍祺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存德堂木活字本 四册 上图:泅92;又一部JP992—14册
浙江·会稽马氏分支宗谱:十卷马伯声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年)诚忍堂木活字本 十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3771—80
浙江·会稽马氏宗谱:五卷(清)马文燮纂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文英堂木活字本 四册 上图:925326—29
浙江·义乌新开塘马氏宗谱 马景来等倡修 国二十八年(1939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95
浙江·慈溪马氏宗谱:二卷 (清)马善庆等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年)监兹堂木活字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90;又一部9094911册
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十卷(清)马步安总理 (清)马灿善纂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公明堂木活字 本 十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53—62
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十二卷 (清)马景贤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公明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书 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41—52
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二十卷 马士彦等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公明堂木活字本 十九册 存卷1—13、 15—20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3
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二十二卷 马徵祥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公明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68—89
浙江·暨阳马氏宗谱民国五年(1916年)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970
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四卷(清)马配福等纂修 清光绪七年(1881年)衍庆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 1、 2、 4 上图:6883/A
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四卷 清道光四年(1824年)衍庆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1
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2六卷 (清)马金福等纂修 清宣统二年(1910年)衍庆堂木活字本 四册 存卷 1、 4—6 上图:6870
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衍庆堂木活字本 五册 存卷4—6、8 上图:6872
浙江·润州润东马氏重修族谱2十六卷 (清)马嘉德主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乐真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十修本 上图:JPl000
浙江·衢州重修马氏宗谱 (清)马际会等督理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2、3 上图:6893
安徽省
安徽·桐城扶风马氏族谱四卷首七卷附族图一幅 (民国)马其昶纂民国十八年(1929年)木活字本 八册安徽博 日本 美国
安徽·怀宁高河埠马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马世雄等修 清道光二年(1822年)五常堂木活字本十册 美国
安徽·怀宁马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马宏久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年)敦悦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美国
安徽·皖江马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马泽客 马庆臻纂修民国五年(1916年)木活字本 十册安徽博
安徽·合肥马氏宗谱民国培厚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3、6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上图:6894
安徽·歙县马氏宗谱:不分卷 (明)马文灼纂修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刻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17478
山东省
山东德州马氏支谱四卷 (清)马嵩庆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静业堂木刻本 二册河北大学
山东庆云·马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龙潭等重修民国六年(1917年)藏拙堂石印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山东·日照马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马荫田等修民国七年(1918年)铅印本 五册 美国
河南省
河南杞县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宗孔 马毓昌等续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河南杞县马氏木刻本河南图注:明崇祯十三年创修
河南·安阳蒋村马氏宗谱八卷 (清)马吉樟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刻本 四册人民大学
河南项城·马氏家谱六卷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创修 宣统三年(1911年)马世成续修何南项城县档
湖北省
湖北·马氏族谱□□卷 (民国)马光顾 马光灿等纂民国九年(1920年)武昌马氏怀远喾活字本武汉图(存卷1)注:明万历二十一年马鉴创修该散居江夏、安陆、沔阳等地
湖北新洲·马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马精臣 马祝三续修民国五年(1916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和平乡石河村东马家湾注:谱创修于 清光绪十七年
湖北英山·马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马廷福主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青云堂活字本十册 历史所注: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澍么始修此为三修
湖北石首·马氏族谱□□卷民国七年(1918年)续修 马聪明钞本湖北石首县档
湖南省
湖南马氏续修族谱□□卷首一卷 (民国)马大骧修 马积玉 马积 清纂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首)注:该族散居常德、桃源等地
湖南宁乡·马氏三修族谱八卷首二卷 (清)马祖端修 马光笏 马祖隆等纂 清光绪元年(1875年)铜柱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2、首上、下)
湖南宁乡·马氏五修族谱八卷首三卷 (民国)马立湘纂(序)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铜柱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上、下)
湖南醴陵·马氏五修族谱二十二卷 (民国)马惕冰 马有陂纂修民国三十年(1941年)绛帐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3、5、7、8、10、 13、 14、 19、 20)
湖南桃源·马氏续谱九卷首一卷 (民国)马积 清 马积玉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石印本 湖南桃源县档注:初修于 清乾隆五十七年
湖南·林塘马氏四修族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3 书名据版心、书衣题 记事至 清同治间 上图:6874
湖南·林塘马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民国中和堂木活字本 五册 残本书名据版心、书衣题 上图:6861
湖南·湘潭湖田马氏重续族谱:三十三卷 (清)马锡元等纂修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木活字本 十二册 存卷1、3下、6、14、20—22、24、26、28、29、3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64
湖南·湘潭湖田马氏三续族谱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敦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存卷10、13、28、41、47、49 书名据版心、书衣题 上图:6875
广东省
广东顺德·马氏宗谱不分卷钞本 一册广东中山图注:记事至国民七年
广东·扶风马氏宗谱 (清)马有勋修 清光绪年间钞本 一册科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马氏族谱五卷 (民国)马胜文 马季豪等编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铅印本 广西容县党史办(存卷首)注:本书记载广西平南、容县、北海、桂平、玉林等
马氏广西·马氏族谱□□卷民国间铅印本广西图(存卷二)注:该族散詹平南、容县等地
四川省
四川成都·马氏宗谱二卷 (民国)马开桂 马开甲续修民国十五年(1926年)新都石印本 二册 四川图注:马凤鸣首修于 清道光年间
四川崇庆·马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双延 马中长等纂修民国间排印本 二册四川图
四川内江马氏 清修族谱一卷 (清)马英校纂修民国间钞本 一册四川图注:谱后增修 清末民初世系
四川简阳·马氏宗谱四卷 (清)马大德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木活字本 四册 四川图
四川·马氏族谱二卷 (民国)马宣尊纂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石印本 四川图
云南省
云南大理龙关马氏家谱不分卷稿本 一册云南大理州图
云南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寿圭等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谢宏态钞本十册中央民院
陕西省
陕西合阳·邰阳南渠西马氏谱五卷 (民国)马凌甫续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排印本科图 吉林大学 广东中山图
陕西合阳·邰阳南渠西马氏宗谱世系表不分卷 (民国)马凌甫等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二册 美国
陕西合阳·邰阳南渠西马氏宗谱传记不分卷 (民国)马凌甫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一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陕西大荔·关西马氏世行录十四卷 (清)马先登纂 清同治七年(1868年)敦伦堂刻本 八册 国图 美国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马氏族谱初集四卷二集三卷三集三卷四集三卷 (民国)马鸿逵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铅印本宁夏图
马氏家乘不分卷 (清)马国璷录辑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刻本 一册人民大学
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纂原稿本 三册 国图
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修 清传钞本 二册 国图
马氏宗祠族谱不分卷 清刻本四JII图(存一册)
马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其中一册配 清刻本)北京大学三官马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马庆馀 马凌云等重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伏波堂刻本 十四册哈尔滨师大注: 清光绪六年马福臣庄茂卿等创修
繁阳马氏宗谱十九卷 (民国)马骥如纂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木刻本安徽宣城地区档
远阳马氏家谱不分卷钞本 六册 美国
马氏家谱 清一本堂刻本 二册 存卷2、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66
马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6890
彝族人的习俗
1、婚俗
彝族婚姻的特点是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新中国成立后,同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的限制已被打破,彝族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出现了跨族别婚、跨等级婚、跨国界婚。
2、节庆
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把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除夕晚上要“吃黑饭”,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3、丧葬
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
4、建筑
彝族村寨多为彝族聚居的大村寨。解放前,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茅草房或闪片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建起有楼有厦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有部分建了砖木结构的瓦房。
5、服饰
男子头缠青布包头,内衬白衣,外套青色对襟领褂,下着宽腰大裤脚裤。
中青年妇女皆穿深蓝色土布包头,上衣为蓝色短面襟,背襟比面襟长,圆领上镶有五种颜色的条形花纹,手袖有三色花纹的镶边。
青年妇女青布包头配有头箍,佩带有众多银泡的银制项链,上衣为各色姊妹装,圆领上镶不同颜色的花边,系围腰并镶蓝色花纹。
6、礼仪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
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酒是敬客的见面礼,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
吃饭时,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扩展资料
彝族把过年称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库史”是彝族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在祖灵下面铺松针,松树青幽幽,象征永远常青,寒冬腊月里大雪压青松,青松照样青;青松坚忍不拔,象征子孙个个勇敢坚强。青松表粗皮厚,树心里有芳香的松脂,象征着人要象青松样要有善良心。
-彝族
-彝族风俗
彝族礼仪风俗
本文2023-09-28 12:54: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