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孔祥熙被正式写入孔子家谱,是他攀高枝还是双方各取所需?-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3收藏

1930年孔祥熙被正式写入孔子家谱,是他攀高枝还是双方各取所需?-,第1张

民国时期民间百姓对权贵集团怨声载道,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兄妹孔家财” ,很是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掏空近代中国国库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这其中孔家的代表人物孔祥熙,既是蒋介石的大姐夫,又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家族十分显赫。

作为国民党的高官,孔祥熙还有一个身份更让人津津乐道——万世师表孔子的第75代“祥”字辈孙子。 奉命出访时,外国人的报纸也喜欢大肆渲染一番。孔子闻名全球,而咱们这位贵客孔部长,是中国圣人的后裔,国际国内对这一身份的宣传,让孔祥熙倍感尊荣。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直到1930年孔府重新修订族谱,才将孔祥熙的名字载入其中。而在修订族谱的过程中,老孔还捐了一笔钱,这就更使人怀疑其中藏有猫腻了:

是孔祥熙发达了碰瓷孔子,找个显赫的先祖,硬往自己脸上贴金么?

清王朝的土崩瓦解的那一年,孔祥熙的老父亲 孔繁慈 撒手人寰。孔繁慈是读书人,山西太谷县人。奈何屡试不第,尤其在晚清取消科举考试之后,只能以贡生的身份,做了个教书匠。

民国肇始,老孔悉心培养的小孔,将在未来几年,一飞冲天。

1890年以前,孔祥熙一直跟着父亲孔繁慈学习儒家经典,之后才进入一所外国教会创办的新式学堂华美小学。

抛弃旧学拥抱新学,学贯中西并且最后顺利留学,这一番机缘巧合和他10岁时的一场病颇有渊源。

那年孔祥熙患上了腮腺炎,吃了大半年中药毫无好转迹象,只好求助于西医,由此结识了外国传教士,并最终变成了一个基督徒。

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归来后,孔祥熙一边办学一边经商,因为头脑灵光和人脉广泛,收入丰厚。

举个例子,1912年时,孔祥熙争取到了壳牌煤油在山西省的独家代理商资格,那时候老百姓普遍使用传统的油灯,烟大不说而且照明效果差。如何鼓励老百姓都改用煤油灯,来买自己公司的煤油呢?孔祥熙的办法在那时堪称一绝: 凡是来买煤油的,达到一定数额,就送一盏全新的煤油灯 。很快顾客纷至沓来,山西的家家户户几乎都用起了煤油灯。

这只是孔祥熙生财有道的一个小小缩影,总而言之,短短几年他就已经是极为成功的商人了。1913年以后,孔祥熙奔赴日本,在这里为孙中山出钱出力,还结识了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宋霭龄,并于次年成为了孙中山乃至于后来的蒋介石的连襟。 ——当然了,也由此先后被孙中山和蒋介石视作自己的心腹。

随着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日益稳固,孔祥熙也摇身一变,从一个商人变成了国府要员,先后出任实业部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等重要职务。这个昔日的买办商人,也由此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官僚资本家,强悍的吸金能力,在四大家族中拔得头筹,被百姓咒骂为“国蠹”,即国家的蛀虫。

那么,如此显赫的一位国民党高官,为何又突然有了一个孔子第75代孙的身份呢?

按照孔祥熙方面的说法,他的先祖在明朝末年从山东曲阜迁徙到了山西太谷,由于离大宗越来越疏远,几代以后他家这一支系便无人过问了。孔府自乾隆以后就没有重修族谱了,因此好些代子孙就这样湮灭于 历史 ,没能进入孔府的族谱当中。

孔祥熙是“祥”字辈的,父亲孔繁慈是“繁”字辈的,这个和孔家的字辈排行保持一致。他也曾从父亲的口中,得知自己确实是孔子后代,且同样是第75代“祥”字辈子孙。

不过,孔祥熙自己说了不算,还必须让孔府承认才算权威。

民国初年,孔祥熙在山东曲阜办事,结识了 孔府八府老爷子的长孙孔祥勉 ,俩人都是一个字辈的,分外亲近,于是孔祥勉应承下来,帮忙核实孔祥熙是否是孔子后裔的事情就包在了他的身上。

孔府八府是什么?原来衍圣公死后,他的嫡长子会袭封衍圣公的爵位,居住在孔府内。而他的弟弟们就只能搬出去分家住。就这样形成了各个府。相比于孔府,他们虽然也是显赫世家,但是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远远不如。

根据孔祥熙的自述,他的父亲叫 孔繁慈 ,祖父叫做 孔庆丰 ,再往上的几代不清楚,但能追溯到有个当县令的祖宗叫 孔宏问 ,生了两个儿子 孔闻钦和孔闻美 。于是孔祥勉回家里拿出保存的家谱仔细查看,终于发现了孔弘问和他的儿子们的名字。

孔祥勉仔细核对后的结论是,孔祥熙的确是孔氏家族的后裔,他的先祖属于孔氏“六十户”当中的 “纸坊户” ,孔祥熙的确是“祥”字辈的孔子第75代孙。

那么问题来了,“纸坊户”又是什么玩意?

原来在清朝康熙年间,孔子后人光是男丁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人。孔府再大也塞不下几万口人住着,事实上他们也早已分家,在山东曲阜城内城郊四处开枝散叶。当时就根据他们搬迁后所住的地方名,命名了他们的户头。大户多达数千人,小户则只有三五百人。

得到了孔子家族的确认,自此以后孔祥熙自称孔子后人更有底气了,也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是孔子第75代孙的身份。为了表示对孔祥勉的酬谢,得知孔祥勉是个工程人才,孔祥熙特意托人买了一份德国顶尖工程师的设计图纸,送给他参阅。

1928年时,全国已经推翻封建制度,成立共和政权多年了。 社会 上对于孔子家族后代依旧当着“衍圣公”颇有微词。

孔子死后,孔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及其后裔,就得到了无上尊荣,被历朝历代的政权不断加封,爵位也水涨船高,到了北宋时期直接成为了“衍圣公”。

除了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还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孔府占地面积广阔,名下还有不计其数的田地宅院,整个家族也因为有个好祖宗孔子,香火旺盛绵延两千多年。

在革命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晚清,“衍圣公”家族无疑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哪怕是个吉祥物,也是站在封建制度那边的。到了民国时期,皇帝都没了,你怎么还能当“衍圣公”呢?

1935年,民国政府改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为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当然了,这是后话了。

摆在衍圣公家族面前最大的难关,从来不是什么虚头巴脑的封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1928年蔡元培率先向孔府开火。

蔡元培丢出的王炸是 《改革曲阜孔林办法》 ,他认为衍圣公家族和民国格格不入,应该进行改革。孔家的衍圣公封号应该取消,孔府占有的广大良田和一些特权应该被收回。老蔡还算是个厚道人,提出了对孔府的财产四六分的建议,政府收回六分,留下四分养活孔府嫡系的子孙后代。

民国靠的不是什么儒学,衍圣公这个封号名存实亡,所谓的政治地位孔府也不奢望了。但是蔡元培这个动议,真是要了命了,一锄头锄在了孔府的钱袋子上。

若按照这么个改法,孔府的经济收入无疑锐减,换做是谁都不可接受,再开明的人也不行。

为了阻止蔡元培的这个提议通过,孔府不断动用各种金钱关系上下活动,但收效甚微。眼看就要接受现实了,突然天降猛男,帮助孔府力挽狂澜。

这个人是谁呢?正是不久前刚确认孔子第75代孙的孔祥熙。

在国民党高层会议中,孔祥熙对这提案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觉得这样处理太过激进,很不合时宜。

孔祥熙为孔府衍圣公家族辩解说,他们的田地宅院都是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赏赐的,不好没收,对于孔府放高利贷、兼并土地、压榨贫农的恶行避而不谈;孔祥熙还说,衍圣公家族是有着两千多年 历史 的大家族,受到历朝历代的尊崇。国民政府也应该这样,对孔子家族取一种尊重的态度,倘若逼得孔府上下鸡飞狗跳,会为政府招来国内外的种种非议。

经过孔祥熙的阻止,这份提案便从即将执行变成了束之高阁。 毫无疑问,孔祥熙成为了孔府的救命恩人,成为了当时孔子家族最有出息的好儿孙。

1930年的时候,衍圣公孔德成决定重新编修族谱。上一次的编修还是在乾隆年间,过去了二百多年,添丁不少,也是时候了。

当时许多孔子后人都捐钱帮助重修族谱,孔祥熙也是大手笔, 直接捐了1000银元 ,还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帮助找寻失散的孔子后人支系。

这一次的族谱修订完成后,孔祥熙的名字也正式载入衍圣公家族的族谱,在“纸坊户”这一卷当中,将近六成的版面全都用来记载孔祥熙这一支的事情。自此,孔祥熙坐实了自己是孔子第75代孙的身份。

1943年,孔祥勉的儿子在重庆结婚,邀请孔祥熙当证婚人。孔祥熙在婚宴上说起了孔祥勉帮助自己查实身份的过往,还讲述了孔子后裔身份带给自己的尊荣。说他1937年初以特使身份出访英国,参加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时,当地报纸都拿他孔子后裔的身份来作宣传。

还有一幅漫画,说比起英国皇室的家族谱系,这位孔特使的家族就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前者不过是一朵小蘑菇罢了。

不管是孔祥熙的个人说辞,还是孔子家族正式确认,似乎他孔子后代的身份都难以动摇了。

然而很多人却一直怀疑,这背后并没有什么 历史 事实,而不过是双方的利益交换罢了。

还有人觉得,孔祥熙是因为纵横商海而后官运亨通,便希望掩盖自己祖上并不显赫的过去,硬给自己找了个大家族挂靠着,处心积虑地证明自己是孔子的后代。

毕竟孔氏“纸坊户”跟孔子的血缘没多亲近的关系,而且“纸坊户”定居与山东曲阜附近,而你孔祥熙家族一直住在山西呀!

所谓的和孔祥勉核对了自己的某个先祖,谁知道是不是你俩一看族谱,看哪个合适就挑了哪个?

孔祥熙为衍圣公家族“仗义执言”,衍圣公家族投桃报李,这似乎更能逻辑自洽。此外,孔祥熙捐出去的那1000大洋, 更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属于花了钱把自己写进的族谱?

这么说,那就是孔祥熙攀附衍圣公家族这根高枝咯?

可是笔者认为,在民国时期,孔祥熙和衍圣公家族两个放在一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衍圣公家族是昔日的高枝,眼下最粗壮的高枝分明是孔祥熙。所以,说孔祥熙攀高枝,似乎并不合适。

倘若孔祥熙入衍圣公家族族谱的事情,确实有悖于 历史 事实而藏有猫腻的话,那么这更像是双方在互取所需。

孔祥熙位高权重财源广,缺的就是个名人后裔的光环加持。而在风雨飘摇的民国,衍圣公家族也需要一个可以紧紧抱住的大腿,以求保全整个家族的利益。

当家产的即将被没收走60%的时候,当整个家族乱作一团毫无办法的时候,一个有能力改变局面的人,不但无偿相助,还乐意当你家孙儿,谁又能拒绝呢?

姓氏:

祖籍:

河南

祖宗:

蔡仲胡

郡望:

济阳郡

济阳堂

贺岁堂

分类:

以国为氏

历史名人

远在战国时期,就有蔡姓人大显身手。《姓氏考略》中载:“晋有蔡墨,秦相蔡泽,望出济阳。”蔡泽,战国时燕人。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相范雎攻赵不胜,他劝说范雎撤退,被任为相国,献计秦昭王攻灭西周,而名留史册。汉代,我国出现了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共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见《后汉书·蔡伦传》)还有至孝的蔡顺,写定六经文字的蔡邕,名儒蔡千秋等,都以其辉煌的事迹,为后人传诵。汉代的蔡氏中,尤为人称道的是才女蔡琰。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博学而有才辩,通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归母家。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曹操念蔡邕无后,以金璧赎归。写下《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而流传于世。宋代学者蔡沈、书地家蔡囊、理学家蔡元定,金时文学家蔡圭、蔡松年,清代画家蔡元友,近代名将蔡锷、教育家蔡元培,以及当代革命家蔡和森、蔡廷锴、蔡畅等,均为蔡姓增色不少。

姓氏来源

根据《姓氏考略》上的记载,周文王的第十四子蔡叔度生了蔡仲胡,受封于蔡国,子孙以国为氏,称为蔡氏。晋国有蔡墨,秦朝有丞相蔡泽,望族出于济阳。蔡姓与祭姓古代通用,都是以国为氏的姓氏。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周文王的儿子蔡叔度死后,他的儿子叫胡,继承父亲的封号,就是蔡仲,他的后代就以蔡为氏。而明代的《华亭蔡氏新谱序》记载得更详细,蔡姓的祖先出于周文王,他就是蔡叔度,周武王的同母弟,因为武庚之乱被迁,他的儿子胡,因为贤能,被周公举为鲁卿士,又将他封之于蔡,任尚书之职。蔡氏得姓初期,主要繁衍于河南省的上蔡县一带,传到蔡平侯的时候,其地被楚国所夺,族众就随着平王东迁,被改封于现在的河南省新蔡县,到了昭侯之时,楚国又将蔡国赶到下蔡,也就是现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地方,他们对楚国一让再让,然而最后还是被楚国所灭。望族居于济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定陶县西北一带,另一说是河南兰封县境内。

每一个分支是不同的,基本不具备参考价值

1楼

目前《红楼梦》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由于研究方法不当,使研究工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关于《红楼梦》研究方法,目前流行的说法有三种: 评点派、索隐派和考证派。但三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评点派

评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小说评论方法,即在阅读小说时,偶有所感,便在书中相应的地方作批,或在页眉上作批,或在行间作批,或在回前回后作批。

比起现在的评论文章,评点显得零碎,不成系统,但评点也有个好处,文笔自由、生动、趣味性强,和小说本文联系紧密。故这种批评方式至今还有人在沿用。为《红楼梦》作评点者,统被称为“评点派”。

最早为《红楼梦》作评点的,是脂砚斋、畸笏叟和杏斋等人,研究者将他们的评语统称为“脂评”。(我认为统称“脂评”是不科学的,因为其中还有畸笏叟、杏斋等人的评语,“脂评”一词易造成概念上的误导和混乱。较为科学的说法应叫“原评”或“始评”。为了与大家的说法一致起来,本文仍称“脂评”。)脂评是与《红楼梦》的创作同时进行的。脂评有以下作用:

1、披露了此书的创作情况。

2、披露了作者的情况。

3、对此书的思想、艺术特点作了总结。有些评注相当精彩。

4、披露了此书的素材来源情况。

由于有上述作用,所以脂评历来为红学界人士所重视,甚至有“脂学”之称。

《红楼梦》早期的的评家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等人因与作者熟识,甚至是书中的当事人,因而他们的评点揭示了一些故事背景,对书中隐晦的描写进行提示,以便读者理解。尤其是畸笏叟,读过完整的《红楼梦》,对佚稿中有关内容作了很多提示,对后来的红学研究者研究佚稿问题具有极大的帮助。

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的许多评语都没有署名,后来的研究者只好将它们统称为“脂评”,但由于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等人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和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而他们的评点难免出现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因而给读者带来混乱的感觉。同时,有些评语语焉不详,含混不清,使读者如坠雾中。

脂砚斋、畸笏叟、杏斋之后,尚有“护花主人”王希廉评,“太平闲人”张新之评,“大某山民”姚燮评,还有其他人的评点,如“桐花凤阁”评等等。

后来的评点派的评点,或胡乱猜测,或乱发感慨,而发幽探微的评点并不多见。

评点派最大的弱点是支离破碎,前后矛盾的地方多,给读者带来不少新的疑惑。

二、索隐派

索隐派是本世纪初红学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派别。该派力求“索隐”出《红楼梦》所写的“真内容”、“真故事”。该派根据一些历史资料、野史杂记,来探究《红楼梦》素材的来源。代表人物及著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引》,蔡孑民(元培)《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红楼梦释真》。

王梦阮、沈瓶庵说:

“然则书中果记何人何事乎请试言之。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相传世祖临宇十八年,实未崩殂,因所眷董鄂妃卒,悼伤过甚,遁迹五台不返,卒以成佛。当时讳言其事,故为发丧。世传世祖临终罪己沼,实即驾临五台诸臣劝归不返时所作。语语罪己,其仟悔之意深矣。……父老相传,言之凿凿,虽不见于诸家载记,而传者孔多,决非虚妄。情僧之说,有由来矣。”

《红楼梦索隐》还说黛玉就是董小宛,其论证方法如下:

“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绿之意也!小宛书名每去玉旁专书宛,故黛玉命名,特去宛旁专名玉,平分各半之意也……小宛爱梅,故黛玉爱竹。小宛善曲,故黛玉善琴。小宛善病,故黛玉亦善病。小宛癖月,故黛玉亦癖月。……小宛姓千里草,黛玉姓双木林。……且黛玉之父名海,母名敏。海去水旁,敏去文旁,加以林之单木,均为梅字。小宛生平爱梅,庭中左右植梅殆遍,故有影梅庵之号,书中凡言梅者,皆指宛也。”

2楼

这就是“索隐”,介乎似与不似之间,有理无理之间。初看似无理,细思则有些道理,再想则又无理。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认为《红楼梦》是关乎政治的: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即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并赞同书中“女人皆指汉人,男人皆指满人”的看法。因为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而“汉”是水旁,满人亦称“达达”,而“达”字起笔为“土”。

蔡元培由自己的基本观点出发,进一步推论,认为“贾府即伪朝”(指清朝——引者):“贾政者,伪朝之吏部也。贾敷、贾敬,伪朝之教育也(《书曰》敬敷五教)。贾赦,伪朝之刑部也,故其妻氏邢 (音同刑),子妇氏尤(罪尤)。贾琏为户部,户部在六部位居次,故称琏二爷,其所掌则财政也。李纨为礼部(李礼同音)。康熙朝礼制已仍汉旧,故李纨虽曾嫁贾珠,已为寡妇。其所居稻香村,稻与道同音。其初名以杏花村,又有杏帘在望之名,影孔子之杏坛也。”

在蔡元培看来,书中少女都是影射当时的“名士”。如林黛玉影射朱竹垞,薛宝钗影射高江村,探春影射徐健庵等等。又说:“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又说:“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烟脂,言拾汉人唾余也!”

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则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明清兴亡史”。他说,此书“原本为国变沧桑之感,在曹雪芹亦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悲。隐然言之,绝非假托。书中以甄指明,以贾指清,正统也,伪朝也。”曹雪芹增删五次,是指清代“祟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五朝史”。“书中之宝玉、黛玉,皇帝与后妃也。”“林黛玉非他,乾隆之原配嫡后,由正福晋进位,后谱孝贤皇后之富察氏也。”

近半个世纪,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海内外出现不少索隐派红学著述, 较突出的有潘重规的《红楼梦新解》,杜世杰的《红楼梦考释》,李知其的《红楼梦谜》,霍国玲、霍纪平、霍力君的《红楼解梦》等。这些书或者继续钩沉索隐,寻觅《红楼梦》“反清复明”的寓意;或者说《红楼梦》原作者另有其人,曹雪芹三字是“抄写勤”的谐音,世上并无此人;或者说《红楼梦》是一部“梦谜”,既 然如此,对它的研究就必须用“详梦”的方法;或竟耸人听闻,说《红楼梦》隐写 的是这样一段“史实”:曹雪芹及其恋人“竺香玉”(林黛玉原型)合谋“弑帝”, 林黛玉“竟是谋害雍正皇帝的元凶”,如此等等。这种情况,从索隐派观点看来,可说是索隐派红学的复兴;从批评者观点说来,则是索隐派红学的复辟;而从《红楼梦》研究史的角度来说,则是当年胡适和蔡元培新旧红学争论的继续。

胡适是一直对索隐派红学持批评态度的。1951年,胡适读了潘重规有关《红楼梦》的文章,曾发表《对潘夏先生论〈红楼梦〉的一封信》,表示 “不能赞同潘君的论点”,认为“潘君的论点还是‘索隐’式的看法,他的‘方法’, 还是我三十年前称为‘猜笨谜’的方法。”批评潘的论点和方法的非仅胡适,还有他人,如1974年发表的陈炳良《近年的红学述评》。

索隐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索隐家的论题的提出则往往是来自某种先入之见、某种既定的主观悬念,其论题的提出具有强烈的主观随意性。在索隐派红学著述里,许多论题即所谓“谜”,并非《红楼梦》作者的寓意,而是这些猜谜家自己制造出来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过一个入宫为女尼后来又为妃子、为皇后,并且毒杀皇上的“竺香玉”其人其事,曹雪芹又何尝有什么“弑帝”的念头和行动?他有什么必要通过写作两首《西江月》词来“为自己与香玉合谋害死雍正打掩护” 呢?可见两首《西江月》词这个所谓“谜”以及这个“谜”中隐藏的所谓曹雪芹的“用心”,都是索隐家主观设定、编造出来的。

3楼

第二,索隐家在论证过程中,其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和走向是从结论到材料。索隐派著述中,其论证过程和方法往往是支离破碎、东拉西凑、想象、虚构真是无所拘束,自由得很,既不讲究科学逻辑,也不尊重客观事实和材料,有时是把事实和材料裁剪、组合得符合自己的主观需要,有时甚至随意设想、制造出一些“事实”和“材料”,例如根据自己的需要,想当然、牵强附会地构想出人物和事件的某种关系或联系。黛玉取笑湘云说话有点“咬舌子”,把“二哥哥”叫成 “爱哥哥”,那““一二三”又该叫“么爱三”了。李知其就索隐说:“只见有一二三而无四,无四谐读胡死”,可知湘云口里叫宝玉“爱哥哥”,心里是在诅咒 “胡人的死亡”。(《红楼梦谜》上篇第八节)这类情况不胜枚举。

第三,索隐家得出的结论既然是主观猜想的产物,自难做到切实可靠。同时,索隐派主观猜测所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往往是死无对证、无从检验的。且问,人们有什么办法验证曹雪芹确实参与谋杀雍正皇帝?又如何验证他笔下人物史湘云口里叫“爱哥哥”而心里却是在诅咒胡人死亡?

第四,索隐派有时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能看出些情节之外的某些“微言大义”,但有时求之过深,反而不易为人理解。书中的素材来源,是多渠道的,但索隐派不会表述,只好一会儿说一个人物是现实中的某某,在另一个地方又说这个人物是现实中的另一人,常常破绽百出,不能自圆其说,使读者如坠雾中。

索隐派研究方法最突出的性质和特点就是它的主观随意性,这是整个索隐派红学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和严重缺陷。

三、考证派

红学中的考证派是与红学中的评点派、索隐派相对而言的。所谓考证,其实就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推论,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的结论。但此处的考证派指的是一种方法,即偏重于史料的发掘、整理、推论的一种方法,并不是说“考证派”的所有结论都是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考证派的研究重点有以下几处:

1、关于《红楼梦》作者及其家世的研究。如《红楼梦》作者是谁后四十回作者是谁曹雪芹祖籍何处曹雪芹生卒年等等,此等研究,又被称为“曹学”。

2、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各版本间的源流、异同,以及何种版本最接近原著风貌

3、对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等人评语的研究,又叫“脂学”。

4、根据脂批或其它一些材料,对后四十回“佚稿”情节的探求,又称探佚学。

5、对《红楼梦》研究史的研究,对有关《红楼梦》资料的评价、整理、探考,对《红楼梦》中的典章制度、饮食服饰的研究等等。

《红楼梦》考证派以胡适、俞平伯开其端,尔后周汝昌、冯其庸、吴思裕、吴世昌、刘世德、邓绍基、胡文彬、邓遂夫等人,也在考证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

考证派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搜集了大量的史料,为红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考证派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考证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多数考证派学者坚信《红楼梦》中的贾家就是指江宁织造曹寅的家,书中的贾政就是指曹頫,因而将大量的精力放到曹寅世系及曹寅、曹頫有关史料的考证上,这与索隐派一样,同样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应当先从书中故事及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的评语中找出作者是谁家之后的线索,然后再对有关家族进行考证,从而找出故事的真实背景和人物原型。但考证派因有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书中的贾家就是曹寅家,试图从考证曹寅家世入手对曹雪芹的有关情况进行研究,因而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从理论上讲,作者曹雪芹与曹寅、曹頫并没有必然联系,曹寅家谱中并没有曹雪芹其人,没有可靠证据证明曹雪芹就是曹寅、曹頫之后。

事实上,曹頫的实际经历和景况与贾政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年龄相差也很大。对此我在《曹颙曹頫都不是曹雪芹的父亲》一文中有过详细阐述。《红楼梦》中的贾家并非指曹頫家,书中的贾政也非指曹頫。如果按照曹雪芹是曹寅之后的思维定势来研究曹雪芹的身世及其相关情况,势必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考证的“史实”与《红楼梦》书中的故事联系不甚紧密,易出现历史考证与书中考证结论相矛盾的现象。

作者在楔子中写道:“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这段文字无异于说:书中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第一回中写道:“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脂砚斋在旁边批道:“据余说,却大有考证。”脂砚斋批语的意思也是说:书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是可以考证的。《红楼梦》正文及脂砚斋等人的评语都说是写的真人真事,“大有考证”。第一回中还写道:“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脂砚斋批道:“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这就是说,书中故事皆取材于真事,并按现实事件的脉络展开故事情节。对历史的考证与对书中描写及脂砚斋等人评语的考证所得出的结论应当是一致的。

然而遗憾的是,两者的考证往往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如关于葫芦庙失火,绝大多数考证派认为是写江南曹頫被抄家一事。据故宫档案,抄没曹頫南京家产的谕旨是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下达,经内务府登记留档再传达下去,不论从水路还是陆路送达南京,到最后执行抄家,没有一二十天下不来。仔细算来,范时绎负责抄家的人马进入曹家,已是雍正六年元宵节的光景。第一回癞僧对甄士隐说:“……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旁有两条脂批:“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伏后文”。这就是说,葫芦庙失火的时间是雍正六年正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就在香菱被拐的那天。然而我按书中给出的时间坐标计算,香菱被拐时间并非是雍正六年正月十五日,而是雍正三年正月十五日。我在《“饯花会”的真相是什么?》一文中已经论证过发生在乾隆元年四月二十六日的大观园“饯花会”实际上是宝玉的十二周岁生日。以此计算,宝玉应生于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饯花会”的同年正月二十一日是薛宝钗十五岁生日,因此宝钗应生于康熙六十年(农历庚子年)正月二十一日。第六十三回中说香菱、晴雯、宝钗、袭人四人同庚,因此香菱也生于康熙六十年。英莲走失的这个元宵节,时为四岁,算来此时为雍正三年,这与考证派所说的曹頫被抄家的雍正六年大相径庭。因考证派往往拘泥于“史实”,而缺乏对书中故事本身的研究,不能将历史事实与书中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从而造成考证的结论与书中故事脱节甚至相矛盾的现象。

3、考证的证据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版本,由于各种版本在抄录过程中的讹误,书中正文文字以及最早评家的评语出现诸多不一致的情况,有时使考证陷于自相矛盾。

如叙述元春宝玉出生的矛盾(参俞平伯《红楼梦研究》,页二六0),第二回:

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甲戌)(庚辰)(全抄);

不想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有正);

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程乙)。

以上究竟哪种说法正确?考证派无法考证。即使考证了,也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4、考证的问题同样是支离破碎的,或以脂砚斋、畸笏叟、杏斋某一两个评语为依据,或以清宫史料或前人某些记述为依据,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因而造成前后说法矛盾的现象。结果是,有人好不容易找出两个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另外一个人则可以很快找出相反的证据证明此人的观点不正确,从而造成谁也说服不了谁局面。

四、原旨派

针对评点派、索隐派和考证派存在的不足,我采取另外一种研究方法。为了区别评点派、索隐派和考证派,姑且称之为“原旨派”。

我的这种研究方法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推理,避免主观猜测和臆断。

二是坚持以原抄本和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等人的评语为直接证据的原则。我认为,庚辰秋月定本是经作者修改、整理后的版本,是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思想的版本,也是相对而言最为完善的版本,因此研究《红楼梦》应当以庚辰秋月定本为依据。研究应当坚持 “以内在证据为主,以外在证据为辅”的原则。内在证据则是书中的描写和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等知情人士的评语。外在证据则是历史资料、有关人士的记述等。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内证与外证的联系。

三是坚持系统研究方法。对全书各章回进行系统研究,避免见首不见尾和管中窥豹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应当是前后一致、左右协调、上下贯通。

按照以上原则,我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基于书中描写和脂砚斋、畸笏叟、杏斋等人评语中给出的线索,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2、根据书中描写的节令和脂砚斋、畸笏叟评语中指出的时间,结合某些史实研究,厘清故事发生的准确年代及时间;

3、根据书中的描写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弄清作者与书中人物的关系;

4、通过分析论证和逻辑推论,对原书抄录讹误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讹误进行校正,消除原书在整理、抄录、评点过程中造成的错误。

在此基础上,推论原书迷失部分的内容,进而推论书中是写谁家的故事以及作者是谁等问题。

湖北襄樊张广文

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所以说我觉得蔡元培对于《红楼梦》的各种解读,更多的有这种主观的看法,就是结合他本人的一些经历,结合本人自己读过的一些书,然后对《红楼梦》这部四大名著的经典之一,做出了自己的一些判断,可以说很多地方是有其权威性的,但并不代表他说的都是对的。觉得他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一个看法,比看《红楼梦》要有趣一点,但是如果没有读过原名著的话,根本不懂他在解说中说的这些到底是什么。

1930年孔祥熙被正式写入孔子家谱,是他攀高枝还是双方各取所需?-

民国时期民间百姓对权贵集团怨声载道,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兄妹孔家财” ,很是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掏空近代中国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