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姓皇甫的官员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4收藏

清朝姓皇甫的官员,第1张

皇甫振雷:皇甫是满族人的汉姓

  很多满族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既是满族人为什么有个汉族姓氏,而不像清宫戏中人物那样,也有一个像扭钴录、赫舍里、伊尔根之类的满族味十足的姓氏。这还要从清朝的入关说起。

  顺治帝福临1664年十月初一迁都北京。恐异族统治,人心向背,日后江山不稳。为笼络人心,出台诸多举措,如为明崇祯帝发丧;保护明朝历代帝陵;起用有学识的汉人入朝为官等。其中,满人汉姓要算最为精彩之笔,因它喻江山一统之意。

  满人汉姓大致有四大特点,一是取字。取满姓中的一个字为自己的汉姓,如艾姓,就取自爱新觉罗中的爱字,叶姓则取自于叶赫那拉中的叶字。二是取谐音字为姓的,如完颜,谐音王,呼图拉则为胡,瓜尔佳谐音关。三是取意,如赵为百家姓之前,王为百众之首,高为众人之上。四是取其所在旗色为姓,如红、黄、兰、白等。在所有汉姓满人中,皇甫姓最为有趣,皇甫本是汉姓,只因其中有个皇帝的皇字,加之该姓原系皇父二字,故而清人入关后,此姓再不允许汉人使用,并把此姓的汉人纳入正黄旗汉军,改旗姓黄,或其他姓氏去了。满族人中也只有皇太极的后人可用此姓。姓中的甫字不得发音(fu)而要发音(pu),意在广普天下。

  目前皇甫姓在辽宁辽阳和河北丰润等地,以及京都一些地区还有少量集中,而辽阳皇甫姓因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因素,大都分改姓了黄,只有少数人用皇甫为姓。在那里,无论是姓黄,还是皇甫,均用一个家谱。据笔者所知,该姓氏家谱已顺至“文明振世举”。宁夏的皇甫姓和王、白、赵、关、马等姓八旗官员,工匠一万余人于乾隆元年(1735年)入主银川。

  而在沈阳市北郊虎石台就有乌扎拉家族的吴三家子和完颜家族的五三家子。清政府倒台后,为保家族安全,旗头把朝服官服尽数毁掉,家族全部改为汉族。至今,那里的人口户籍均为汉族,只是在对父母的称呼上还是使用“阿玛”和“额额”(ne ne),并且每到农历十月十三颁舍节这天,女人都要向父母公婆恭恭敬敬地抬起右手放在右鬓处,行梳鬓礼。以此来表明她们是满族人,是旗人。通讯员皇甫振雷

随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

夫素秋肃煞,劲草标於疾风;叔世艰虞,忠臣彰於赴难。衔须授命,结缨殉国,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於旂常,岂若衅起萧墙,祸生蕃翰,强逾七国,势重三监,其有蹈水火而不辞,临锋刃而莫顾,激清风於後叶,抗名节於当时者,见之弘义明公矣。

君讳诞,字玄宪,安定朝那人也。昔立效长丘,树绩东郡,太尉裂壤於槐里,司徒胙土於耏门,是以车服旌其器能,茅社表其勋德,铭功卫鼎,腾美晋锺,盛族冠於国高,华宗迈於栾却,备在史牒,可略言焉。曾祖重华,使持节、龙骧将军、梁州剌史。润木晖山,方重价於赵璧;媚川照阙,曜奇采於随珠。祖和,雍州赞治,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泾二州刺史。高衢将骋,遽夭追风之足;扶摇始搏,早坠垂天之羽。父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长乐恭侯。横剑梐枑,威重冠军;析瑞蕃条,声高渤海。

公量包申伯,禀嵩山之秀气;材兼萧相,降昴纬之淑精。据德依仁,居贞体道。含章表质,讵待变於朱蓝;恭孝为基,宁取训於桥梓。锋剸犀象,百练挺於昆吾;翼掩鸳鸿,九万奋於溟海。博韬骨产,文瞻卿云,孝穷温情之方,忠尽匡救之道。同何充之器局,被重晋君;类荀攸之宏图,见知魏主。斯故冗罗众艺,囊括群英者也。起家除周毕王府长史,荣名蕃牧,则位重首寮;袨服睢阳,则誉光上客。既而苍精委驭,炎运启图,作贰边服,实资令望,授广州长史。悦近来远,变轻讠少於雕题;伐叛怀柔,渐淳化於缓耳。蜀王地处维城,寄深磐石,建旟玉垒,作镇铜梁,妙择奇才,以为僚佐,授公益州总管府司法。昔梁孝开国,首辟邹阳,燕昭建邦,肇徵郭隗。故得驰令问於碣馆,播芳猷於平台,以古方今,彼此一也。寻除尚书比部侍郎,转刑部侍郎。趍步紫庭,光映朝列;折旋丹地,誉重周行。俄迁治书侍御史。弹违纠慝,时绝权豪;霜简直绳,俗寝贪竞。

随文帝求衣待旦,志在恤刑,咒网泣辜,情存缓狱。授大理少卿。公巨细必察,同张季之听理;宽猛相济,比于公之无冤。但礼闱务殷,枢辖寄重,允膺此职,实难其人。授尚书右丞,洞明政术,深晓治方,臧否自分,条目咸理。丁母忧去职。哀恸里闾,邻人为之罢社;悲感衢路,行客以之辍歌。孝德则师范彝伦,精诚则贯微幽显,虽高曾之至性,何以加焉。寻诏夺情,复其旧任。于时山东之地,俗升民浇,虽预编民,未行声教。诏公持节为河北河南道安抚大使,仍赐米五百石、绢五百匹。公轩布政,美冠皇华之篇;拥节观风,荣甚绣衣之使。事讫反命,授尚书左丞。然并州地处参墟,城临晋水,作固同於西蜀,设险类於东秦(原文是“泰”,注1),实山河之要冲,信蕃服之襟带。授公并州总管府司马,加仪同三司。公赞务大邦,声名藉甚,精民感化,黠吏畏威。

属文帝剑玺空留,銮跸莫反,杨谅率太原之甲,拥河朔之兵。方叔段之作乱京城,同州吁之挻祸濮上,虽无当璧之地,乃怀夺冠不之心。公备说安危,具陈逆顺,翻纳魏勃之荣,反被王悍之灾。仁寿四年九月,溘从运往,春秋五十有一。万机起歼良之叹,百辟兴丧予之悲,切孔氏之山颓,痛杨君之栋折。赠柱国、左光禄大夫,封弘义郡公,食邑五千户,谥曰明公,礼也。丧事所须,随由资给,赐帛五千段,粟三千石。

惟公温润成性,夙表白虹之珍;黼黻为文,幼挺雕龙之采。行已穷於六本,蕴德包於四科,延阁曲台之奇书,鸿都石渠之秘说,莫不寻其枝叶,践其隩隅。譬越箭达犀,馀之以括羽;楚金切玉,加之以磨礲。救乏同於指囷,亲识待其举火,进贤方於推毂,知已俟以弹冠。存信舍原,黄金贱於然诺;忘身殉难,性命轻於鸿毛。齐大小於冲襟,混宠辱於灵府,可谓楷模雅俗,冠冕时雄者也。方当亮采泰阶,参综机务,岂谓世逢多故,运属道消,未展经邦之谋,奄锺非命之酷。世子民部尚书上柱国滑国公无逸,以为邢山之下,莫识祭仲之坟;平陵之东,谁知子孟之墓。乃雕戈勒石,腾实飞声,树之康衢,永表芳烈。庶葛亮之陇,锺庄禁之以樵苏;贾逵之碑,魏君叹之以不朽。乃为铭曰:

殷后华宗,名卿胄系。人物代德,衣冠重世。逢时翼主,膺期佐帝。运荣经纶,执钧匡济。门承积庆,世挺伟人。夜光愧宝,朝采惭珍。云中比陆,日下方荀。抑扬元辅,参赞机钧。玉叶东封,贰图北启。伏奏青蒲,曳裾朱邸。名驰碣石,声高建礼。珥笔宪台,握兰文陛。分星裂士,建侯开国。辅藉正人,相资懿德。中台辍务,晋阳就职。望重府朝,誉闻宸极。乱阶蔓草,灾庄剪桐。成师构难,太叔兴戎。建德效节,夷吾尽忠。命屯道著,身殁名隆。牛亭始卜,马獦初封。翠碑刻凤,丹旆图龙。烟横古树,云锁乔松。敬铭盛德,永播笙镛。

  皇甫湜(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1]字持正,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十多岁时就漫游各地,投梁肃,谒杜佑;后又结交顾况,师从韩愈,还求见江西观察使李巽,作书献文,希图荐举,未成。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湜在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不第。他广为交游,与白居易、李翱、刘敦质等人往来。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湜考中进士,历陆浑县尉、工部郎中、东都判官等职。他与李翱都是韩愈的学生,与韩处于师友之间。李翱发展了韩文平易的一面;皇甫湜则发展了韩文奇崛的一面。皇甫湜在阐述韩愈反对因袭、主张独创的理论时说:“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三年,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与牛僧孺、李宗闵直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忌,受考官赏识,被出为陆浑(今河南嵩县)县尉。此案还连累了湜的舅父翰林学士王涯,亦被贬为虢州司马。次年,湜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职。此间,湜与韩愈、李贺等人过从甚密。八年,湜回睦州故里。

  元和十二年(817),皇甫湜被山南东道节度使李愬召为幕僚,赴襄阳任职,次年五月罢镇。至十五年,他困顿江陵府公安县。其间,韩愈被贬潮州,柳宗元贬死任所。师友的坎坷遭遇,使他一度徬徨、苦闷,感到悲哀和愤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湜被斥逐到吉州(今江西吉安),与主张改革的张弘靖、张儇、杨敬之甚相投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应山南东道节度使李逢吉之召,为幕僚,至襄阳视事。直至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罢镇,回到洛阳,常与白居易往来相访。六年至七年,湜任工部郎中。八年,因酒后失言,数忤同列,求分司东都,至洛阳。因未升迁,官俸微薄,十分窘迫,入冬后竟至于“门无辙迹,庖突无烟”。东都留守裴度卑辞厚礼,召湜为留守府从事。次年,裴度重修福先寺,欲请白居易作碑文。湜闻讯大怒,说:“近舍湜而远取居易,请从此辞!”裴度谢请之。“湜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计3254个字,裴度重酬之。此后,他写了最后一篇文章《谕业》,总结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和经验,便归故里。死后葬县南30里。有《皇甫先生文集》传世。

  湜子名皇甫松,字子奇,自称檀栾子,父子文学并称。松早年科举失意,屡试不第,未能出仕;后期隐居不出,死后唐昭宗追赠为进士。皇甫松著作有诗词、小说等,词最为著称,在晚唐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收录在《花间集》中有12首,《梦江南》2首、《采莲子》2首等。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花间集》只称他为“皇甫先辈”,“先辈”为唐人对进士的称呼,可见他并未入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代表作有《采莲子二首》、《怨回纥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以《采莲子二首》的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第一首诗中写一采莲少女因“贪戏采莲迟”,傍晚了还在船头弄水,而且还“更脱红裙裹鸭儿”(脱下红裙子将小鸭子裹起来),将女孩儿的活泼顽皮和怜物爱人之情状描摹得历历如画,极其生动逼真。第二首写少女贪看“湖光滟滟”入了迷,索性让船随风飘荡,还时而兴起“无端隔水抛莲子”,但发现有人偷看后羞涩惶恐了老半天(“遥被人知半日羞”),那姿态真是让人又怜又爱。《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其一);“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其二)。笔致清灵,情境优美。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笔墨。”

  皇甫冉(717--770):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10岁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呼为小友。皇甫冉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考中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无锡尉、左金吾兵曹、左拾遗、右补阙等职。为避战乱寓居义兴(今宜兴),据说他所住村庄后来被称为皇甫舍(今属芳庄镇)。开元天宝之际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势力相继而起。天宝十四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今北京)起兵叛乱,击败唐军,迅即于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黄河,攻下洛阳。次年称帝。六月,叛军破潼关,进入长安。同时,其部将史思明也击败平原、常山等地的反抗,完全占领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蜀中。肃忠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即位。这次战乱历时七年多,史称安史之乱。此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

  皇甫冉弟皇甫曾,也善诗,历官监察御史。其名与冉不相上下。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七年登进士第。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曾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皇甫坦:(生卒年待考),字履道;临淄人(今山东临淄)。著名宋朝医学家。

  皇甫坦初避走蜀地,隐居道教第七洞天峨嵋山。据说,有一天他暮行风雪中,寒气袭身,四肢冰冷,忽听见道旁有人呼唤。他相顾四望,发现一道人安卧小庵中,遂留下与之(左右氐)足相眠。寻即感觉到一股热气自两足入,“蒸蒸浃体,甚和适”,很快便入梦境,安甜地睡至天明。这时早起的道人对他说:“他日可访我于灵泉观。”皇甫坦应其言,前往灵泉观拜访。两人相谈甚欢,皇甫坦方知此道人正是宋代名道、妙通真人朱桃椎。不久,皇甫坦又在酒肆中巧遇妙通,以为有缘,遂从之学道,“尽得坎离虚实之旨,内外二丹之秘”。

  皇甫坦工医术。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49年),显仁皇太后患目疾,宫中御医几治无效。据说,一夜皇太后梦见一黄衣道士,须髯长耳,自言能治其疾。即告于宋高宗。宋高宗诏命有司到全国各地道观查找该道士,终被临安(今浙江杭州)太守打探到,入见慈宁殿告诉宋高宗,此人远在峨嵋山,姓皇甫名坦。宋高宗当即诏请皇甫坦入临安。“坦以嘘呵布气,目即愈,瞖脱隙然矣。”之后他又为仙韶甄娘治好了瘸腿。由此倍受朝廷器重。当他告辞还峨嵋时,两宫赐赍甚厚。不久,高宗又遣使送御香到青城山丈人观祈祷,并至皇甫坦隐居地拜谒安抚,为其建观。

  皇甫坦临行前,宋高宗留有一个活话,“赐诏存问”。过了一段时间,宋高宗觉得路途遥远,不便随时召问,遂诏令皇甫坦移居庐山,为其筑室,赐御书名其所曰“清虚庵”,“诏绘坦像,御赞之”。

  清虚庵,在庐山山北拨云峰(一名半云峰)下。左有青莲庵,右有凌虚阁,侧有“神泉”。说起“神泉”,还有一段传闻。当年,观初成时,皇甫坦苦水远,汲取不便,“使人荷锄斫庵侧地”,寻即泉水如涌。宋光宗赵惇闻讯,大感神异,大书“神泉”二字以赐。皇甫坦将二字镌刻于石,盖亭覆之,名曰神亭。又据张淏《云谷杂记》载,宋光宗曾于东宫询问皇甫坦缺乏什么,有何困难。皇甫坦回答说,山中一切齐备,无所缺,只是“去水差远,汲取所劳”,光宗闻之,遂书“神泉”二字,嘱之持归庵中随意开掘。坦遵嘱于庵侧穿小井,方挥畚锸,泉即喷涌而出。两种说法一为张扬皇甫坦神迹,一为赞宋光宗神明,不足全信,但仍可看出庵之影响。泉早已湮没,今不知所在。

  清虚庵因为御赐而颇具规模。焕文阁、清虚堂置其间,依山造势,宏丽壮观。堂阁中收藏着高宗及后几代皇帝的御赐的《黄庭经》、《道德经》和《阴符经》等道教经籍、宸翰题榜、御赐绘像和赞文,满壁生辉,富丽堂皇。宋人张孝祥有诗记述:“石侧疑无路,山回别有天。神泉通玉海,帝画丽奎躔。紫闼虽重到,青瑶却未镌。只须香案吏,为写白云篇。”

  皇甫坦在清虚庵,注意内外丹修炼,有所成就,“善布气”。据说,他常“宴坐不寐”。久之,两足外踝皆平偃,顶有珠光莹莹。又山中道士云其年七十二,容颜虽不及二十年前,但仍满面红光,老态不显。这些正是他内功达到一定境界的表现和反映。

  皇甫坦虽居清虚庵,但并非清静虚无,而是常常被大宋皇帝召入宫廷,医疾问道。高宗在宫内坐禅,他被召见于康寿殿,陪侍左右,随时听调。以后又三度入宫问答。宋孝宗赵眘即位后,他仍不得闲,四次受君命持香往返于(左氵右上既右鬲)山、庐山和青城山,代为祈祷神灵。光宗时更是频频入京,“遣问不绝”。由于他在宋几代皇帝心目中都很有份量,所以道徒闻风归附,“道流咸集”,以沾荣耀,使清虚庵一度名震江南,成为庐山著名道观之一。

  据史书记载,皇甫坦“善相人”,有未卜先知之术。《宋史》中有一则记载:湖南帅李道雄素来敬奉皇甫坦。有一次找来自己的几个女儿请他看相。当他看到其中一女时,大惊道:“是他日为天下母。”既而将此事告诉宋高宗。宋高宗遂将此女许配给皇太孙、孝宗第三子赵惇。赵惇登基为帝后,李氏贵为皇后,是为慈懿皇后。李氏“性妒悍”,权力欲极炽。入主后宫不久便操纵宫中事务,使朝政为留正等反战主和妥协派所把持,陈亮、辛弃疾等一些主战派人物遭到排挤打击,并造成宋光宗与其父宋孝宗间的不和,导致宋光宗退位。所以宋光宗大为恼怒,迁怒于皇甫坦,大骂“皇甫坦误我”。该记载说明皇甫坦与高宗关系确实密切,“相人”有一套。遗憾的是,他却因此而失去恩宠。从青城山祈祷还庐山后,便没有再出山。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农历9月,他抱憾地离开了曾红极一时的尘世,庵也随之没落,至明代更为僧徒所据,改为庙宇,道迹无存。

  皇甫坦虽“晚节未保”,但为道一生,获得几朝皇帝恩宠和炙手可热的地位,也足以令他宽慰,令道俗眼红。所以,他死后,道俗还每每忆起他,吹嘘和美化一番,试图为道教捞取些许资本。《真仙通鉴》里的一则有关皇甫坦神异道工的描述就说明了这点。书中载道:在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不久,大臣曹勋奉宋徽宗御札自金营还朝。行至大河,无舟以渡。皇甫坦缚苇为笺送其过河,并为之燃苇去寒,解救了其僵死生命。曹勋醒后问之姓名,闭口不答,只抛下“朱真人以公为社稷计,故使济公。后二十年,当见公于钱塘”的暗语。事隔二十年后,曹勋果然在杭州与皇甫坦再度见面,相从话旧,感激涕零,再三叩拜,赠词礼谢。此事不久传入宋光宗耳中,遂宣问皇甫坦于迎劳馆,益加器重,以后每次召问必命曹勋作陪。书中所载与佛教所说达磨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似曾相似,无非是道士们故弄玄虚,制造神秘罢了。

  皇甫冲(1490~1558) ,明代诗人。字子俊。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皇甫冲的诗歌能较多地接触社会现实问题。他在《袁抑之黄门防秋师还》诗中揭露明朝军队将领的腐败,他们御敌无方,致使"烽火夜照蓬莱宫,黎民半死长安陌"。士兵多已亡散,而"元戎尚拥娇娥眠"。《筑垣行》中又描写外族入侵后所造成的"火焰烧天云,白骨盈沟渠"的凄惨景象。诗人在《顺义战》一诗中,还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人民中奋起抗敌的爱国英雄。由于他们的英勇斗争,使"城邑不破残",同时,诗人对他们功高名坠又深表同情,结尾说:"李广岂数奇,耿恭终弃置。斯理自古然,况乃居今世。"抒发感慨,讽刺时弊。诗人对敢和严嵩作斗争的杨继盛极其崇敬,《舟中读杨兵部疏》表现了他的义愤,这些诗歌都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他的另一些诗歌,抒发"为儒四十年,裒然一缝掖"(《下邳》)的功名无望的惆怅,表现"清尊独对南城月,惟见归鸦嗓晚烟"(《过济怀周白川尚书》)的闲适心情,又写得较为冲淡醇雅。

  皇甫冲善骑射,好谈兵。撰《几策》、《兵流》、《枕戈杂言》等政治军事著作数十万言。他还精音乐、弈棋。作品有《皇甫华阳集》等。

  此外,东汉太尉皇甫嵩,魏晋间医学家皇甫谧,唐代有宰相皇甫镈、文学家皇甫湜,宋代有马步军军都头皇甫继明,明代诗人皇甫涍。

你好!

建议你找找本族的族谱、宗谱。一般族谱在族长、族头那里,或者族里指定的某个人保管,另外祠堂也会有。建议你去找长辈,父亲、爷爷、父亲的兄弟、爷爷的兄弟、或者其他族亲问问。

如果找不到族谱,试试下面的方法。

附寻祖步骤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

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没有《再生缘》 中国清代弹词作品。杭州女诗人陈端生著。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58~1770)写成前16卷。后因母丧与丈夫充军远戍中辍。乾隆四十九年又补写第十七卷,共60余万字。但未终篇。全书基本上是七言排律的韵文,间以说表,写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与都督之子皇甫少华的悲欢离合的悲剧故事。此书抄本在民间流传38年,续者迭起,如今流传的全本20卷是杭州另一女诗人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续成的。所续后3卷不仅文词逊于原作 ,而且在故事发展上写孟丽君被封为保和公主,与皇甫少华终成眷属,形成三女共一夫的结局,流于俗套。

公元104~174年,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今甘肃镇原)。著名东汉朝将领、军事家。世代武官家庭出身,有见识,熟习兵法。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任扶风都尉。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西羌入寇三辅(今陕西关中),围安定(今甘肃镇原),谋犯长安。征西将军马贤率十万大军征剿,不克。皇甫规以布衣上书说:马贤不懂军事,不爱恤士兵,料击羌必败。后来马贤果然被羌军打得全军覆没,马贤及其二子均被杀。郡守以他懂兵略,举荐任命为功曹,命率八百士兵,与羌军交战,结果获胜。于是举他为上计掾。后羌众合兵,攻烧陇西,朝廷虑之,他上疏请兵五千退羌,报效国家。但因他揭露梁太后之兄梁冀的暴行,朝廷未能任用。汉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其兄梁冀当了大将军,专横跋扈。汉质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朝廷举贤召良,皇甫规在应试对策中揭露了奸臣权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致使大贼纵横、上下穷虚的社会现象和梁冀的暴行。“梁冀忿其刺已,以规为下第”,只给了一个郎中的小官。他遂托病不受,回归故里。州郡官吏秉承梁冀旨意,使他几次险遭毒手。他只好设馆授徒十四年,教授门徒三百余人。汉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冀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请他出山,他均回绝了。之后,泰山一带(今山东泰安)叔孙无忌揭竿而起,攻略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于是朝廷专派公车征任皇甫规为泰山太守。他就任后广设方略,平定了叔孙无忌的农民起义。

汉延熹六年(一说汉延熹三年)又征出,任命为度辽将军。到任数月,即上书存举中郎将张奂接替其职。汉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张奂迁任大司农,皇甫规仍为度辽将军。皇甫规以自己连任大位,欲退身避第,时逢友人上郡太守(今陕西榆林)王旻的灵柩送还故乡,便身着素服,越界迎接。于是有人密告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刺史胡芳,言他擅自远离军营,公然违犯军律,应即刻举奏。胡芳则回答说:"皇甫规本来就想避第仕途,我就当为朝廷爱民人才,怎么能够举奏他呢?“此事遂免。东汉末,兴起了“党锢之禁”,天下许多名贤皆遭牵连。皇甫规自以为西州豪杰,未被牵连为耻。便上言,请求“坐罪”,朝廷知而不问,时人称赞为贤良。他任职数载,北边威服。汉永康元年(公元167年)皇甫规被任命为尚书。不久,又任弘农太守(今河南灵宝),封寿成亭侯,食邑二百户,他却让封不受,最后又任护羌校尉。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病逝,终年七十一岁。《后汉书》有传。著有赋、铭、碑、赞、祷文、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凡二十七篇。

清朝姓皇甫的官员

皇甫振雷:皇甫是满族人的汉姓   很多满族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既是满族人为什么有个汉族姓氏,而不像清宫戏中人物那样,也有一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