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著作有哪些?
尼采主要著作:《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不合时宜的考察》《自白者和作家大卫·斯特劳斯》《不合时宜的考察》等等。
哲学家介绍:
维特根斯坦的两部最有名的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前者正式开启语言哲学转向,号称人工语言分析之经典;后者是自然语言分析的经典。
维特根斯进的《战时笔记》表明他确实阅读过尼采,但没有证据表明他对尼采的永恒轮回有什么特殊的看法。
早年经历
早年(1844—1869)尼采在1844年10月15日生于接近莱比锡的洛肯小镇,当时那里隶属普鲁士的萨克森管辖。
威廉四世国王,这个巧合被他的父母视为是一个好预兆,不过后来尼采放弃了「威廉」这个名字。尼采的父亲卡尔·路德维希(1813-1849)是路德教派的牧师和教师,母亲是法兰齐斯卡娜·奥勒尔(1826-1897),双亲在1843年结婚。
他的妹妹伊丽莎白在1846年出生,小弟路德维希·约瑟夫则在1848年出生。尼采的父亲因脑软化症而在1849年去世,两年后他的弟弟也去世了。
德国哲学家
生平简介:
1844 10月15日尼采诞生于萨克森州(Sachsen)琉森财近的勒肯镇(Lutzen)。
1849 (五岁)7月10日尼采父亲因摔伤而长期患脑软化症去世。
1850 (六岁)全家迁往塞尔河畔瑙姆堡(Naumburg)。
1858 (十四岁)10月至1864年9月在瑙姆堡文科中学普福塔学校读书。
1864 (二十岁)l0月进入披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文学。
1865 (二十一岁)10月转入莱比锡大学继续学习。首次阅读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1866 (二十二岁)开始与李契尔门下的厄尔温·罗德的交往。
1867 (二十三岁)l0月披征召入南姆堡炮兵联队,不慎从马上挥下,胸骨受重伤。
1868 (二十四岁)4月因伤迟伍。11月8日在莱比锡初识理查·瓦格纳。
1869 (二十五岁)2月应瑞士巴塞尔大学之聘,任古典语文学副教授。4月,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脱离晋鲁士国藉,成为瑞士人。5月17日在琉森(Luzern)附近的特里伯辛首次拜访瓦格纳的家。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范马和古典语文学》。与雅可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开始交往。
1870 (二十六岁)3月升为正教授。9月,普法战争爆发,当志愿看护兵,患赤痢与白喉。10月,退伍返巴塞尔大学,与神学家弗兰茨·奥瓦贝克(Franz Overbeck)的友谊开始。
1871 (二十七岁)写成《悲剧的诞生》。
1872 (二十八岁)1月,《悲剧的诞生》出版。2月至3月在巴塞尔作题为《德国教育设施的未来》的讲演(去逝后作为遗著初次出版)。4月瓦格纳家迁离特里伯辛。5月在贝鲁特祝祭剧场的奠基典礼上,与瓦格纳重晤。
1873 (二十九岁)《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一部《仟悔者和作家大卫·施持劳斯》出版。发表《希腊人悲剧时代的哲学》片断。
1874 (三十岁)发表《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历史对人生的利弊》和第三部《教育家叔本华》。
1875 (三十一岁)l0月与音乐家彼得·加斯特(Reter Gast,本名Heinrich Koselitz)初次相识。
1876 (三十二岁)7月《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部《理查·瓦格纳在拜罗伊特》出版。8月贝鲁特剧场演出第一次祝祭剧。9月,与心理学家保尔·勒埃(Raul Ree)的友谊开始。病情恶化。10月,因病向巴塞尔大学请假休课。同勒埃和迈森布克一起在索伦特过冬。10月至11月在索特林与瓦格纳作最后的会见.撰印《人性的,太人性的》最初备忘录。
1877 (三十三岁)9月,返巴塞尔,回到大学授课。
1878 (三十四岁)与瓦格纳的友谊终结.1月3日瓦格纳给尼采寄《帕西发尔》(Parsifal)一书。5月尼采给瓦格纳的最后一封信。并寄去《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
1878 (三十五岁)病重。辞去巴塞尔大学教席.《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上半部出版。
1880 (三十六岁)发表《漂泊者及其影子》,后来作为《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下半部出版。
1881 (三十七岁)6月《曙光》出版。11月27日在热那亚第一次听比才的《卡门》。
1882 (三十八岁)5月《快乐的科学》出版。并开始构思《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1883 (三十九岁)2月,瓦格纳病逝。撰写《查拉斯围拉如是说》第一部,6月出版。7月执笔撰写第二部。
1884 (四十岁)1月在尼斯撰写《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第四部(1885年私人出版)。
1885 (四十一岁)撰写《善恶的彼岸》。
1886 (四十二岁)5月至6月在莱比锡与埃尔温·罗德最后一次会面。7月《善恶的彼岸》出版。
1887 (四十三岁)7月完成《道德的谱系》,11月私人出版。
1888 (四十四岁)4月,住都灵(Torio)丹麦文艺史家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德国哲学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讲座。5月至8月撰写《瓦格纳事件》,9月出版。《狄奥尼索斯一酒神赞歌》脱稿。8月至9月撰写《偶像的黄昏》(1889年出版)。9月完成《反基督徒》,10月至11月撰写《瞧!这个人》,12月撰写《尼采反对瓦格纳》,死后收入全集中出版。
1889 (四十五岁)1月在都灵患严重的中风,出现精神分裂现象,被送进耶拿大学医院精神科,母亲赶来照顾。
1897 (五十三岁)复活节母亲病逝。与妹移居魏玛(Weimar),由其妹看护。
1900 (五十六岁)8月25日死于魏玛。8月28日葬于故乡勒肯镇。
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省的洛肯镇的一个牧师家庭。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在他生长的家庭中,都是一些女性,包括他的母亲、姐、祖母和两位未出嫁的姑母。十四岁时他被送去普福塔有名的住宿学校学习,接受了六年严格的智力训练,经学、宗教和德国文学的成绩都极为优秀。1864年他上波恩大学。次年他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著作。叔本华的无神论和反理性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尼采,使他坚定地起来反对他所蔑视的欧洲颓废文化。尼采曾为瓦格纳的音乐所迷恋,后来他说:“没有瓦格纳的音乐,我将不能度过我的青年时代。”
1869年当巴塞尔大学招聘哲学教师时,他的就职讲演《荷马和古典语言学》使他初露头角。1870年被任命为教授,后来莱比锡大学在没有经过考试的情况下授予他博士学位。1879年由于健康恶化和对大学教职的厌恶,尼采辞去教授职务。在而后的十年中,他主要在意大利、瑞士和德国游荡,寻找能恢复他健康的地方。1888年尼采从他生病和康复的长期循环中得到了一个短期的休息,在短短的六个月中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五本书。1889年他在都灵的街头虚脱,被运回巴塞尔的诊所,后又被送到耶拿疯人院,最后由他母亲和姐姐照顾。在他生命的最后十来年里,由于传染病感染了脑,他得了不能恢复的精神错乱。1900年逝世于魏玛。
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朝霞》(1881)、《快乐的知识》(1882)、《苏鲁支语录》(1883~1885)、《查拉图斯拉如是说》(1883~1884)《权力意志》(1885)、《善恶之彼岸》(1886)、《道德谱系》(1887)、《瓦格纳之堕落》(1888)、《偶像的黄昏》(1888)等。
尼采以一种热烈的激情来进行写作,许多作品文学色彩多于哲理内容,西方有人称他为诗人哲学家。
西方学者韦兴格认为尼采的思想反对七样事物:①反悲观论;②反基督教;③反民主制;④反社会主义;⑤反男女平权论;⑥反唯智论;⑦反道德论。有人认为他还反资本主义、反国家主义和反瓦格纳(音乐家)。因此,无论是西方还是国内,对尼采的评价都是极不一致的。
尼采认为多数哲学体系的建立者都企图以宇宙之谜的解谜者自居而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他主张哲学家必须少一些自命不凡,应对人的价值问题较之抽象体系给予更多的关注,要用一种从事新实验的态度来看待事物,而不为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所约束。尼采的著作常常用警句代替细致的分析,给人留下模糊和双重矛盾的印象。他一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就这样从著作中脱颖而出。
尼采的哲学思想主张是:
对尼采来说,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使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指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影响:
尼采的思想颠覆了西方的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后人类所必须面临的精神危机。雅斯贝尔斯说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
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杰克·伦敦、福柯和德里达、弗洛伊德等等都是深受尼采思想影响的哲学家,而直接受他影响的文学家同样数不胜数: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鲁迅等。
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朝霞》(1881)、《快乐的知识》(1882)、《苏鲁支语录》(1883~1885)、《查拉图斯拉如是说》(1883~1884)《权力意志》(1885)、《善恶之彼岸》(1886)、《道德谱系》(1887)、《瓦格纳之堕落》(1888)、《偶像的黄昏》(1888)等。
尼采以一种热烈的激情来进行写作,许多作品文学色彩多于哲理内容,西方有人称他为诗人哲学家。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问题描述:
越具体越好!我将倾囊相受!其实我就25分!总之3Q拉!
解析:
尼采的主要思想是:
反对宗教,不相信上帝。
超人主义。
权利意志
生存的哲学
还有对美学的研究
悲剧戏剧
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里,借用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日神来象征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在这两种之中,酒神精神更为原始。这种精神是由麻醉剂或由春天的到来而唤醒的,这是一种类似酩酊大醉的精神状态。在酒神影响之下,人们尽情放纵自己原始的本能,与同伴们一起纵情欢乐,痛饮狂歌狂舞,寻求 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界限完全打破,人重新与自然合为一体,融入到那神秘的原始时代的统一之中去。他如醉如狂,“几乎就要飞舞到空中”。象停不住的孩子一样,他不断地建筑,又不断地破坏,永远不满足于任何固定而一成不变的东西。他必须充分发泄自己过于旺盛的精力。对他说来,人生就是一场狂舞欢歌的筵席,幸福就在于不停的活动和野性的放纵。用尼采自己的话来说,具有酒神精神的人“要求紧张有力的变化”。 另一方面,日神阿波罗则是光明之神和形体的设计者。具有日神精神的人是一位好静的哲学家,在静观梦幻世界的美丽外表之中寻求一种强烈而又平静的乐趣。人类的虚妄、命运的机诈,甚至全部的人间喜剧,都象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图画,一幅又一幅在他眼前展开。这些图景给他快乐,使他摆脱存在变幻的痛苦。他对自己喊道: “这是一场梦!我要继续做梦!”他深思熟虑,保守而讲究理性,最看重节制有度、和谐、用哲学的冷静来摆脱情感的剧烈。他的格言是:“认识你自己”但“不要过度”。所以尼采把他描述为“个性化原则的光辉形象”,“他主张面对梦幻世界而获得心灵恬静的精神状态,这梦幻世界乃是专为摆脱变化不定的生存而设计出来的美丽形象的世界”。 从这互相对立的两种精神中产生出两种不同的艺术、酒神精神在音乐中得到表现。正如叔本华所说,音乐是在没有表象干预的情况下,意志的直接客观化。用尼采的话来说,音乐是“原始的痛苦的无影无形的反映”。“酒神精神的音乐家无须借助画面,本身就是那原始痛苦和那痛苦的原始回响”。音乐起源于酒神的舞蹈,抒情诗也随之而产生。抒情诗是“音乐在图画和表象中射出的光辉”。抒情诗的原始形式即民歌,真正是“世界的音乐镜子”。历史证明,凡是民歌兴盛的时代,都是崇奉酒神的奔放不羁的时代。另一方面,日神精神则体现在造形艺术和史诗之中。在这几类艺术当中,日神的形象在我们面前建造出一个英雄的世界,轮廓清晰,色彩和形体都和谐完美,崇高而辉煌,“浮动在甜蜜的 之中”。雅典的“众神之庙”的三角墙浮雕上那些庄严的奥林匹克天神的雕像,荷马笔下特洛伊战争中那些壮丽的场面和伟大的英雄形象,都是极好的例子。 酒神精神的艺术和日神精神的艺术之间的区别,可以说是主观艺术与客观艺术的区别。它们虽然互相对立,却又互为补充。例如,抒情诗主要是一种主观的艺术,但在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时,它就将这些情感“客观化”,把它们象图画一样放在心眼之前。“在每一种艺术的上升之中,我们首先特别要求克服主观性”。“只要真正是艺术的作品,不管是多幺小的作品,没有一点客观化,没有纯粹与利害无关的静观,都是不可想象的。”醉酒者在变成作梦者的时候,也就成了艺术家。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音乐是意志或酒神精神的客观化,抒情诗则可以看作音乐的客观化,把音乐转化为明朗的观念和形象。因此,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在抒情诗中达到了基本的调和。这可以说明抒情诗人与音乐家之间一直存在那种紧密的联系,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席勒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从音乐情调中发展出来的。抒情诗人首先是一位酒神精神的艺术家,在音乐中揭示他那原始的自我。“在日神精神的梦幻的感召之下,这音乐又化为象征型的梦境图景在他眼前展开。” 尼采把悲剧的诞生和抒情诗的诞生相比。悲剧其实正是“抒情诗的最高发展”。它们是“日神精神的象征所表现的音乐”。
人
--尼采的全部思想就一个字:人
人 从 野兽 来,经过 超人 向 神 走去
超人是人与神之间的绳索,下面是深渊
正如人是野兽与超人之间的独木桥
很多人以为,尼采就是狂人,其实他发狂是因为他做不了神
做一个超人,实在比人还累
只有做了神才能轻松,可又只有所有人都是神才能轻松
所以,尼采疯了
建议:
研究精神,研究哲学的人,学点音乐
适当调剂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最好的方法是音乐
尼采的著作有哪些?
本文2023-09-28 11:48: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