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守世
“耕读守世”
记得我家的旧街门上方,挂有一块门匾,上书“耕读守世”四个字。仿宋体,笔锋遒劲,刚健有力。多少个时日,每天在门匾下进进出出,出出进进,并没有引起我更多的在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当父亲蘧然离世,我抬着父亲的棺柩从街门牌匾下走过,倏忽之间,头顶上这四个大字忽然在我面前幻化,膨胀,伴随着父亲慈祥的身影向我心头走来。
父亲是一个旧高小肄业生。在那个年代,也可以算作一个“知识分子”了。解放后,参加了教育工作,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教书匠”。
幼时,父亲给我讲算术,常常津津乐道于那些“鸡兔同笼”呀,“和差问题”呀,“工程问题”呀等等。父亲的数理逻辑性很强,一环扣一环,没有半点罅隙。父亲讲那些数理时,常常借数隐喻。说,学数理就得“凿理”,做人也得“凿理”。“理”就是明明白白大家公认的道理。“理”凿透了,所有的问题就悟开了。。
四十年的教书生涯,父亲自然属于那个穷“教书匠”的行列。寻常,父亲总是恪守着“公是公”“私是私”的原则。循规蹈矩,奉为圭臬。1968年,公办小学下放大队来办,父亲回到老家任教。那一天回家洗衣服掏口袋时,才发现不小心装回了学校的一张稿纸。正好母亲要给三舅写信,便说我用了那张稿纸吧!父亲一听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那是公家的东西,咱怎么能讨公家的便宜?母亲无奈,只得另外拿出一张白粉连纸给三舅写信。诸如此类的小事,在父亲身上比比皆是。父亲的“凿理”,已然凿到了迂腐,可笑,苛刻,甚而至于不近情理的地步。
父亲的那些“理”,自然是从他所读的圣贤书上学来的。什么“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等等,都常常是他经常诵读奉为经典并身体力行的座右铭。
父亲虽然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然耕穑之事,粗陋农活,无所不通;锄刨挑担,犁耧之具,无所不会。走出教室,放下书本,俨然就变成了一介农夫;回到教室,马上又成了一个教书匠。那年土地下放到户,我家还分到四亩三分口粮田。那一块地种玉米,那一块地种谷子,玉茭地里隔三行点种一行豆角,谷子田里隔五行间种一行绿豆。地边不能空着,有塄头的地方可以吊几株倭瓜,南瓜;没塄头的地方可以点种一些萝卜之类的蔬菜,父亲都计划得点水不漏。摇耧,算是庄稼人里的好把式了吧,好把式摇出来的谷苗稀稠均匀,疏密有致,间苗时不用多费事,又不缺苗。我们家的谷田每年都由父亲亲自摇种。有时候,邻里没人摇了,还清这位“教书匠”去摇。
事稼穑,丰五谷;知诗书,达礼仪,也许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他们从这种半耕半读中体味生活,以耕读结合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而“耕读守世”正是这种耕读文化的一个诠释。用现在的话来说,也许可以领悟成“读书”于“劳作”,“脑力”于“体力”的相互配合,“知识分子”于“工农大众”谐和共融。
传统的东西未必没有精华。
1968年,父亲被下放回本村任教。一干又是十几年。直到64岁时还在河东初中当班主任。尽管我家在村里姓卜族谱里辈分最小,不是叫叔叔就是叫爷爷,但河东大小人一律叫父亲卜老师。那些年,村里人无论婚丧嫁娶,乔迁新居,铺文写契等,一律请他执笔。红白喜事,父亲坐礼房,过春节全村的对联基本上父亲全包了。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下午父亲还没有写完,年三十晚上只得抱回家里继续作业。写好了再一家一家送。街坊邻里,谁家因为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都愿意请父亲去说合说合。这样一来呢,“教书匠”俨然就成了一名“和事佬”。
有趣的是,星期日父亲从地里回来,只要还有一点空闲,就常好在一张旧报纸上练字。水笔字,毛笔字,正楷,草书,一直把那张报纸写得密密麻麻无可辨迹为止。
习惯成了自然。
从耕读文化中学做人,学谋生,使父亲从小养成了一种节俭之风。他的内衣总是补了又补,母亲要他买一件,他总是嘿嘿一笑,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里头穿破点没人笑话。常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
父亲一辈子都在践行着“耕读守世”的传统文化。从那些传统教养里,一个旧社会出生的“教书匠”潜移默化地在接受着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而中国的耕读文化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耕”于“读”可以有机地结合,并实现和谐的统一。对于修身养性,实现道德文化,练达价值取向,实在是大有裨益。
随着钢筋水泥建筑的拥来,旧街门上的那块“耕读守世”的门匾自然是不复存在了。住新楼时,我便有意将旧街门上的那块门匾,用布包好藏在新楼地下室的一个角落。闲暇时坐下来,睹字思旧,念及老父,人去物在,伤心至极。
陈忠毅先生遗嘱全文:
『清明既是一个慎终追远、祭奠先祖的节日,也是一个踏青寻芳、放松心情的全民佳节。但今年的清明节,我想到更多的不是这些,而是死、死、死……
去年九月,我因外痔手术,发现已患恶性肺癌晚期,我第一次接到了“最多半年”的死亡通知单,死亡就这样严峻现实地摆在了面前。在此前,当很多人谈论养生、长寿、病痛丶治疗之时,我很少谈,也没时间谈,忙,生活过得愉快而充实。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更多地思?考生死这件人生大事。春节期间,我也同会娟丶思多一起,讨论了对生特别是对死的看法,心胸更加豁达而开朗。
生,人之大事,死亦人之大事,有时,死甚至比生更显重大。生时,体验人生百态,尝尽酸甜苦辣,努力过,奋斗过,成功过,失败过,精彩而充实,可以说此生足矣,了无遗憾。至于说到谁比谁多话了几年,少活了几年,大可不必大计较。都是人生过客,走得再远,也一样只留下“到此一游”的终生遗憾。
如果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左右,我们不能很如意地选择生,但对于死,我们却能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选择死,安排后事,争取最后一次行清明之事,做清明之人!
一是不接受过度治疗,更不接受任何抢救治疗。顺天意,尽人事,自然去死,自然死去!
二是死后安排一切从简,尽量不惊动他人,真正地做到哭哭闹闹来到这个世界,安安静静离别这个世界,作别西天,不带走一片云彩……
简单与遗体告别,只限于家人与亲戚。不立碑不立墓不置骨灰盒。火化后骨灰用一大红布包裹,另备鲜花瓣用一大红布包裹。车从欧阳修公园旁的献福路口向江边行驶,在中书街口的祖居之地鸣笛三声,直接开到中水门江边,步行到水边,将两大红布包的骨灰与花瓣撒入长江边。
(礼毕,到餐厅就餐,千万不要把骨灰与花瓣带入餐厅。另外,不要考虑租船到江中撒骨灰与花瓣,那不安全,三江口航道也不会允许在此航行。)
死人不与活人争地盘,一了百了,要了得干净,了得环保,了得清爽。至于子孙对先辈的追思,形式多样,十百千万,存乎一心!四海相通,五洲相连,有水相接,有心相通,在天之灵永恒永在!』
一规范了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承载了国人的传统信仰,忠孝理念和行为规范,家谱里都有姓氏源流,支派迁徒,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内容。解决了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些重大问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组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集,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自心力和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子女家庭教育需要修谱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子女超越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任何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的失败,每个家庭都希望子女成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的古老民族,撰国史,编方志,修家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文献之一。没有家谱的家庭,如断梗浮萍,无法感知世代传承的家族力量。没有收藏家谱的家庭,缺乏孝文化教育的工具,没有家规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没有家训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的标准。所谓刀有刀谱,琴有琴谱,棋有棋谱,书有书谱,画有画谱,家有家谱······有谱家庭才能实现做人靠谱,做事靠谱,说话靠谱,工作靠谱,学习靠谱,生活靠谱,婚姻靠谱,事业靠谱,人生靠谱······才能实现家庭子女,人才辈出,才能实现家族子孙人物井喷。
三实现幸福家庭,需要修谱
众所周知,百善孝为先《弟子规》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即颁布著名“圣谕六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修谱即是行孝,故民间由传说三十年不修谱视为不孝,六十年不修谱视为大不孝,九十年不修谱视为家族中严重缺乏孝文化教育。孝文化是保障家庭幸福的根本,古人云,人生有五大灾难——天灾,人祸,盗贼,官符,不孝子孙,由此可见家庭出现不孝子孙是何等的不幸,因为不孝则不和,不和则贫穷,贫穷则无知,无知导致家庭衰落乃至灭亡,很多事实证明不孝是无数家庭不幸福的来源,因此实现幸福家庭必须修家谱,守家规,遵家训,树家风,铸家魂。
四延续家业兴旺需要修谱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家庭往往是富不过三十年甚至富不过三年,古人云,由家谱的家庭属于耕读靠谱家庭,有收藏家谱的家庭属于名门望族之家,有家谱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家庭,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帝王将相之家,没有家谱没有家规没有家训没有家风的家庭,就缺乏延续家业兴旺的环境。
五为了家族团结需要修谱
家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是凝聚族人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文化因素,纵观历史,唯有家族历史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大团结,有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历史文化汇总的档案。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家庭是社会机体的细胞,家族是民族大树的枝叶,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档案史,文化史和百科全书。后人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化,居地变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信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谱具有明辨世系,尊宗问祖,寻根谒祖,承前启后,敦亲睦祖,凝聚血亲,治家齐国,教化子孙,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不但是家族历史文化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心灵皈依。因此续修家谱即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耕读传家
“耕”,可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是为生存之本;“读”,可知诗书,
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是为教化之路。“耕读”,是在求生存之余,读圣贤书,在日
常生活里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传家”则是相继传承的带有社会性的家庭生活方式。
耕读传家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当一部分儒家学者或受儒家思想影
响的人们基于家庭建设目的而提出的一种以劝人勤于耕种和善于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
德思想,它反映了儒家在士农工商诸业选择中基本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寄托着儒家学者
关于家庭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的理想,具有深刻的伦理文化意蕴。
过往的典籍中,关于“耕读”的话语或格言比比皆是。清康熙年间,扬州人石成金编
撰的《传家宝》中有言:“人生在世,惟读书、耕田二事是极要紧者。盖书能读得透彻,则
理明于心,做事自不冒昧矣。用力田亩,则养赡有赖,俯仰无虑,,若不读书,何以立身、
行道、显亲、扬名?若不耕田,何以仰事父母?何以俯畜妻子?唐人诗云:‘天下良图读与
耕’。要知一切事,总不如此二字之高贵安稳也。”清乾隆时人张师载在他的《课子随笔·序》
中说:“风俗之厚薄,不惟其巨,其端恒起于一身一家。”《课子随笔·三·宗约》中说:
“耕读为上,商贾次之,工技又次之。”这可以看作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职
业观念上的一种阐述。著名的古村落研究、保护专家陈志华教授对此深有体会:“看到古村
落的义塾和书院,看到那巍然高耸的文昌阁和文峰塔,看到宗祠前为举人、进士树立的旗杆
和村口的牌楼,看到住宅扇窗上精细的‘琴棋书画’或者‘渔樵耕读’的雕刻,你才能真正
理解农村的‘耕读文化’,,”
我们以农立国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今天的中国正在追赶世界的脚步,加速实现现代
化,仔细审视传统的耕读文化的兴衰,我们或可从中发掘出其积极的现代意义。
耕读的意义如下:
耕读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人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得到了迅速提升。南宋文学进入了新高地,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超过了历个朝代,真正称得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文化人的就业路径和发展方向得到了迅速提升。
打破了靠科举入仕的唯一途经,大批学士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增添了农业的文化含量,促进了农商并举,手工业飞速掘起,海外贸易不断拓展,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既解决了读书人的就业问题,又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可以称得上国强民富的时代。
第三,文化人的爱国爱民情怀得到了迅速提升。耕读文化的效应对官员的政治理念、治国行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宋造就了许多爱国志士,为宋王朝统一进行了100多年艰苦卓绝的抵抗斗争,涌现了无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宗泽、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
南宋百姓的幸福感尤其突出,休闲业和饮食业十分发达,是中国人历史上最雅致、最适闲、最好玩、最令人向往的朝代之一。宋人的优雅生活,以琴、棋、书、画、词、酒、花、茶、香、石为最,人称“生活十雅”。
耕读:
耕读文化来源于漫长的农耕时代,为中国社会所独有,且数千年延续不断。以耕养读,以读馈耕,承载并完成了一个个家庭家族基因的延续,为中国社会创造了充足健康的物质基础,保障了文化传承。
耕读文化不仅对于促进传统社会的生存发展、社会治理和社会和谐起过重要作用,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突出优势,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耕读文化的含义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教学。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读书者与耕种者是同一人物,即躬耕躬读、半耕半读。二指一个家庭同时经营农业和读书教学,其成员一部分主要耕以生存,一部分主要读以发展,读书者通常都是子弟,是为家庭的耕读。
耕读文化一般由两种模式形成:一是自上而下的,士大夫不以耕种为耻,读书之余经营农业;二是自下而上的,农民不以读书为无用,耕作之余亲自或督导子弟读书。耕读模式最有价值的内涵,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纷纷读书,即自下而上的读书热潮。
耕读的解释
[part work,part study]
指既从事农业 劳动 又读书或教学 耕读小学 详细解释 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或教学:耕读小学ㄧ耕读教师。
词语分解
耕的解释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种(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耕耕,自有收获”)。笔耕(喻写 文章 )。舌耕(喻教书)。 部首 :耒; 读的解释 读 (读) ú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 默读 。读者。 求学:走读。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 读 (读) ò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
“耕读”传承的精神魅力,让我养成奋斗的精神,再后来我做过很多的事情,学了更多的知识,也遇到过很多的苦难和挫折,更是走过很多的弯路,可这么多年过来,不管遇到什么,我从来都没有长久的沉浸在不安、迷失、和虚妄之中。
现在很多的农业产业讲绿色,讲生态,讲健康,但是很多都只是一些口号,很多是炒作,我们应该真正地去把我们对农作物的敬畏放在心上,把农民的质朴用在双手上。
现在也有的很多的名校几乎变成了“就业培训基地”,权钱交易的孵化器,很多人迷茫,很多人彷徨,很多学生急功近利,很多学生浮躁不安,我想是很多人忘记了我们学习知识初心。
“耕”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含做人、行事、信仰各个方面,例如敬天、敬地、敬自然,尊老、孝亲、敬师长等。“耕”文化早期倡导勤劳耕作,自食其力的自立精神,强调“不耕无食,无耕无衣”;后来发展到“以耕养读,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文化,强调读书求变的思想;后来又上升到“耕者有其田”、“耕读传家”的人本精神,追求人人平等的崇高理想。
耕读守世
本文2023-09-28 11:41:2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