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4收藏

霍家家谱,第1张

  霍姓的来源,根据《姓纂》和《广韵》等书的记载,是这样的: “周文王第六子叔处之后,今河东有霍邑,是其故都,子孙以国为 氏。”换言之,霍姓中国人是圣君周文王的第6房子孙;他们的始 祖霍叔处,于其兄周武王灭纣得国之后,被封于霍国,与管叔鲜与 蔡叔度共同监督当时被封于宋国的纣王之子武庚。后来周武王逝世 ,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周公旦辅政,引起了早期历史上著名的“管 、蔡”之乱,结果,霍叔处也受到连累,被周公降为庶人。不过霍 叔处虽然被降为庶人,不再具有贵族的身分,但是他所始封的霍国 ,并没有因此而被灭,仍然继续存在,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曾经 一度称霸的晋国所并,而成为晋国的一部分。当时霍国的所在地, 根据考证,就在今山西省霍县的西南地方。换言之,这个地方也就 是霍姓中国人的最初发源地。所以霍姓是太原郡。� 山西霍氏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的称盛,从一代名将霍去病一家人 在汉朝的出人头地和飞黄腾达,便一目了然。这一家人,除了霍去 病的赫赫军功之外,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更是被刘家天子图形“麒 麟阁”的一代名臣。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出将入相,相得益彰, 使得山西霍氏的声名,天下尽知。

  我的QQ403116770 我的主页 联系信箱haohuangyou@163com

  欢迎光临本站

  一、寻根溯祖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的弟弟叔处,是武王的同母兄弟。武王临朝执政后,封叔处于霍(今山西省临汾地区的霍州市),建立了霍国,人称霍叔。周武王灭商后,既想让商代的贵族得到安居,但又提防他们叛乱,就将商代的一部分贵族迁居到山东、山西一带,并封自己的亲族到那里,以便监督,霍叔就负有这种责任。当时霍叔、管叔、蔡叔共同负责监督之责,被称为"三监"。到周成王时,霍叔随同管叔和蔡叔勾结武庚叛乱,失败后被废为庶人,由他的儿子继任霍君。霍国于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灭掉。霍君的后人遂以原国名为姓,称霍姓。 二、郡望分布 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河东郡:秦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蜀 郡:秦国灭古蜀国后,置蜀郡。相当于现在四川省成都及温江地区。 三、历史名人 霍去病:西汉名将,是卫青的外甥。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后任大司马。他先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西汉初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汉武帝曾要为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病故时,年仅24岁,武帝为了显示他的战功,给他修筑了一座好似祁连山形状的大坟墓。 霍 光:西汉政治家,为霍去病之弟。武帝时,任奉车都尉,与桑弘羊等同受遗诏,立昭帝为嗣,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封博陆侯。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废,又迎立宣帝。前后执政二十年,从未有过错。甘露中,帝思股肱之美,图开麒麟阁,霍光居首位。 霍 韬:明代礼部尚书。学博才高,多所建树,颇涉国家大计,著有《渭厓集》、《西汉笔评》等。 霍元瞻:明代画家,善山水,有《秋山图》等佳作传世。 霍东阁:霍元甲之次子。幼年爱好武艺。清宣统一年(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死后,与叔父霍元卿前往上海,经营精武体育总会。后赴南洋筹办精武体育组织。在巴达维亚城、巨港、芝利昆、三宝垄、梭罗(苏腊卡尔塔)、万隆、北加浪等地成立精武分会。他除精通武术外,还喜吟诗、作画、书法,同时又钻研医学,挂牌行医。

霍元甲其实未曾拜过谁为师,他的武功是家传的,他的师傅其实就是他的父亲霍恩第

霍家是镖师世家,有着家传的拳法。霍元甲的父亲霍恩第就学习自家拳法,后来闯出名声,帮人押镖运货,赚取运费维持家中生计。

霍元甲之所以被后世人所熟知,除了武艺出众之外,就是因为他强烈的爱国精神。中国人习武在于强身健体,并不用来逞强斗勇。霍元甲到上海也没有与各国武者对决的想法,而是受邀前往教授武艺。

但是后来因为俄国人和英国人以及日本人多次对中国人表示轻蔑之心,言谈举止多有侮辱,明晃晃的将“东亚病夫”的称号挂在中国人身上。这才与他国力士对决,最后还因此失去了性命。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秘宗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

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

以上内容来源  - 霍元甲

霍元甲,是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位宗师级人物,也是清朝末年威震南北的一位大武术家。近几年,以霍元甲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很多人从**电视剧中,领略到这位武术大师的风采。其实,真实历史上的霍元甲,生平经历和人格魅力,比**电视剧中的形象更为精彩,他是一位沉稳睿智、武艺高强、热爱祖国、愿意为武术事业发展献出一生的一代人杰,被誉为“近代武林第一人”。

一、霍元甲的生平简历

霍元甲,生于1868年(同治七年),卒于1910年(宣统二年),字俊卿,祖籍天津静海县。他出生于武术世家,祖辈父辈一直担任镖局镖师,武艺高强。霍家的祖传绝技“迷踪拳”,就是霍家几代人行走江湖,在真刀实枪的厮杀拼搏中练就的一种实战效能极高的武林绝技。

但霍元甲由于从小体弱多病,父亲认为他身体虚弱,不是练武的材料,开始一直不肯传授他武功。霍元甲却对武术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他克服重重阻力,终于打动了父亲,得到了“迷踪拳”真传,并且小试牛刀,多次在比武中击败上门挑战的武师。

后来,霍元甲为了谋生,来到天津码头上当搬运工,后来又到爱国商人农劲荪的怀庆药行当了伙计,后来又与农劲荪成为莫逆之交。1909年,霍元甲来到上海,创立“精武体操会”,以弘扬中华武术为己任,对传统武术的发扬光大做出很大贡献。1910年,霍元甲因在比武中战胜日本高手,遭到日本人忌恨,被日本医生秋野用慢性毒药害死。

二、霍元甲的爱国义举

霍元甲与一般武术家有一个显著区别。普通的武术家,无非是学会一身武艺,以此混口饭吃,或者好勇斗狠,以拳脚争胜负。博得虚名。霍元甲却跳出了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明显有着更高的格局与胸襟。他认为,国人练习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更应该上升到“以武强种、以武强国”的高度,使得武术成为增强国人体质、振奋国人精神、树立国民自尊心的一种有效手段。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对清朝瓜分豆剖,虎视眈眈,疯狂攫取利益。霍元甲对此义愤填膺。他为了打击外国领略者的嚣张气焰,经常不避生死,勇敢地向外国武师发起挑战,先后与俄国大力士斯琪凡诺夫、英国大力士奥比音、日本柔道会高手等人比武,每次都取得胜利,创下不败奇迹,大涨国人志气,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霍元甲去世后,国父孙先生亲自为他题词:“尚武精神”,以示哀悼之情。国人也将永远记住这位爱国武术家。

是的,历史上是有霍元甲这个人。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清末武术家。祖籍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安乐屯,生于直隶省静海县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出身镖师家庭,排行第四。

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

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

扩展资料:

逝世——

在1912年向恺然(平江不肖生)出版《拳术》和《近代侠义英雄传》两部作品之中。他根据传闻,编写霍元甲被日本医生秋野用“慢性烂肺药”毒死的故事。

有一个说法是霍元甲死于肝病,霍元甲长久以来患有黄疸,众所周知,当时霍元甲患了肝脏之病。对此霍家后人宣称,1989年,霍家在给霍元甲与其妻坟墓迁移时,发现霍元甲的遗骨上有黑色斑点。经过天津市公安局实验室检测该黑色斑点为砷化物(即砒霜)。

但也可能与服用中药中的雄黄有关,主要成分为硫化砷。根据精武体育会创办人陈公哲记录:“霍先生原患有咯血病,自寓所深居时,时发时愈。日人有卖仁丹药物者,时到旅邸,出药示霍,谓之可愈咯血而治肺病。

霍先生信之,购服之后,病转加剧。霍先生得病之由,谓少年之时,曾练气功,吞气横阙,遂伤肺部,因曾咯血,面色蜡黄,故有“黄面虎”之称。自迁之王家宅后,霍先生病转加剧,由众人送入新闸路中国红十字会医院医治二星期,即行病逝。

-霍元甲

霍元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武术家,是一位备受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在清末国势衰微的年代霍元甲以卓越的武功多次为民族争光,后期更是提倡以武保国强种创办了精武体育会,不惜将家传武学对外传授。霍元甲生活的年代距今并不远,霍元甲生前的许多事迹也都有流传下来,其中关于霍元甲与人“交手”的记载主要有四次。

第一次 挫败上门比武的武师,令其父刮目相看

霍元甲年少时身体不好,其父霍恩第担心霍元甲习武日后会辱没家门,不准其学武,后经再三折腾,霍元甲承诺绝不与人比武,霍恩第才勉强让他学武。霍元甲学武很刻苦,毅力很深,所以他的武艺在同门中脱颖而出,在霍元甲22岁(另一说24岁)时,有一武师上门比武,霍元甲的兄弟先后败在该武师手上,于是霍恩第破例准许霍元甲与此人比武,结果霍元甲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就打败了该武师。这是关于霍元甲正式与人交手的第一次记录,这次比武让霍元甲赢得了“武功高强”的称号,霍恩第也从此对其刮目相看,悉心教授其武艺。

第二次 不战而胜俄国格斗士,名震津门

霍元甲第二次与人“交手”其实并没有真正动手,1901年三十三岁的霍元甲在天津药行工作,当时有一俄国大力士在天津表演,声称打遍中国无敌手。为了替国争光,霍元甲就跟这个俄国大力士约定比武,但是到了比武当天这位俄国大力士临阵认输,霍元甲令他为之前侮辱中国的言辞登报认错。这是霍元甲第二次与人“交手”的战绩,霍元甲也因此名震津门。

第三次 不战而吓跑英国大力士,名震全国

霍元甲第三次与人“交手”的情况跟第二次的有些类似,1909年41岁的霍元甲起初还是在天津生活,但是在这一年有位英国大力士奥比音在上海出言不逊讥讽中国人并且摆下擂台。霍元甲的好友农劲荪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向上海方面推荐霍元甲与奥比音比武,霍元甲因此于1909年南下上海准备与奥比音比武。结果到了约定比武的时间,奥比音却不见身影,原来是畏战而逃了。这是霍元甲第三次与人“交手”的战绩, 因为此次比武事先得到上海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所以此次比武后霍元甲名震全国。

第四次 力挫日本武士,为国争光

在霍元甲吓跑奥比音后一年(1910年),在上海的日本武士对霍元甲吓退外国格斗士表示不服,于是集齐了十几个武士找霍元甲比武,霍元甲携大弟子刘振声前往应战。霍元甲先让刘振声上场,刘连败数名日本武士,日方领队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挑战霍元甲,但很快就被霍元甲打断手臂骨,这位领队只好认输了。这是霍元甲第四次与人交手的战绩,也是最精彩的一次。

晚清时期武术盛行、门派林立,当时许多著名武术家的称号都是靠真功夫打出来的,霍元甲应当也不例外,我相信除此四次“交手”外霍元甲必定还有其他与人过招的事迹,欢迎大家补充。

走进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随处可见写有精武二字的招牌:精武超市、精武饭庄、精武学校……因为这里是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精武体育会创立者霍元甲的故乡。

这是我们家原来的房子,现在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归国家所有。我就搬到这后面自己盖的房子里。霍元甲曾孙霍自正指着写有霍元甲故居的一片院落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62岁的霍自正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006年,因起诉**《霍元甲》侵犯名誉权,他曾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新版**把霍元甲描写的好像黑社会人物,一帮酒肉朋友,不务正业。还说他为争第一滥杀无辜,招来杀母灭子之祸,家破人亡,绝后了。那我们这些后代算什么?他们说是文艺片,可以虚构,而我打官司,就是要让大家正确看待霍元甲。霍自正后来败诉,恢复了平静的农家生活。

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拿着霍氏家谱

坟地练出的功夫

拿着家谱,霍自正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讲述了霍元甲起伏跌宕的一生。1868年,霍元甲出生在一个迷踪拳世家。史料称,迷踪拳(后称迷踪艺)的基础套路由宋代梁山好汉燕青的燕青拳演变而来,到霍元甲父亲霍恩第已是第六代。霍恩第有3个儿子,霍元栋、霍元甲和霍元卿。传说,因为霍元甲幼年体弱,霍恩第开始不让他习武,怕影响霍家的声誉。我觉得这些被故事化了,霍家有习武传统,不可能不让霍元甲练,可能是他先天条件不足,家人没太看好他。霍自正说。

现在的小南河村,有一片枣树林,原来是坟地,荒无人烟。霍自正告诉记者,霍元甲当年就把那里当成了练武的地方。他日复一日在那儿偷练,由于怕丢霍家面子,他从不和人比武,也没有人知道他练得怎么样。有一天,村里来了位武师,想和霍家人比武。谁也没有想到,霍元甲的武功竟然超过了所有弟兄,打败了前来挑战的高手。那以后,霍元甲武功高强的消息不胫而走,他也终于走出坟地,光明正大地出现在霍家练武场上。

霍自正说,在**和电视剧中,都有霍元甲婚外情的情节。其实,霍元甲一生只娶过一位妻子,并没有什么情人。霍元甲的妻子姓王,是邻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王氏三寸金莲,一生勤劳俭朴,粗茶淡饭。和霍元甲成亲时,继承的是老一辈的土坯房。电视剧里描写的气派的深宅大院和成群的佣人,都是没有的事。

婚后,霍元甲和妻子靠种几十亩盐碱薄地勉强度日。农闲时,他挑着柴去天津卫卖钱。1896年,霍元甲在天津卫投奔了一家以搬运为营生的脚行,不久还当上了代理掌柜。霍自正说:脚行在那时也算黑社会组织,清末国力衰弱, 没有能力管理市场,只能让脚行或者码头霸主代为管理。脚行的混混们以各种方式欺压百姓,以武力获取钱财,除了上交一部分给官府,其他均据为己有。

脚行有位冯掌柜,他原本以为霍元甲来了,能靠他的武功抢夺更多的权力和金钱,没想到霍元甲不仅不动武,还悄悄为百姓免去很多额外的杂费。霍元甲口中常说免了,这二字成为当时天津卫很多人的口头禅。霍自正说:曾祖父引来手下和冯掌柜的强烈不满,被他们关了起来,最后愤然离开。

霍元甲是通过两次打擂台声名鹊起的。一次是1901年,一位俄国人来天津卖艺,在报纸上发广告,称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看了提出要与之一决高下。或许是迫于霍元甲的气势,俄国大力士灰溜溜地逃离天津。第二次是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比音在上海登广告,侮辱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霍元甲赴上海张园与他比武,慑于霍元甲的威名,奥比音最终未敢交手。两次不战而胜,霍元甲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得到孙中山赞许

张园擂台比武虽没打成,但在上海掀起了习武热潮,各大学校蜂拥而至,邀请霍元甲及其弟子去讲习武术。这一时期,有一人对霍元甲影响很大,促成了霍元甲从讲求传统武德,向武术救国转变。这个人,就是霍元甲青年时代的知己农劲荪。

霍元甲是在脚行干活时认识农劲荪的。当时的农劲荪是孙中山手下的革命者,在天津开办怀庆药栈,以采药为由掩护革命。霍自正告诉记者,农劲荪早年留学日本,通外语,有学问,也爱好武术。孙中山希望他结交一些武术名家,为推翻满清统治作准备,而曾祖父又渴望学知识,两人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人帮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霍自正说,在寻求救国的道路上,霍元甲迈出了很不容易的两步:第一是打破家规,开始收外姓人为徒。霍家七代家传绝技迷踪拳,向来是不传给外姓人的,为救国,曾祖父破了家规;第二是把迷踪拳改为迷踪艺,让花哨的套路变得更实用,以便让人们能够尽快掌握要领,学会防身。

迷踪艺以霍家绝技为基础,又囊括了各派之精华。霍自正说:此拳不难学,但是极难练,柔中有刚,迈步如猫,急如闪电。与人交手时,往往对方还没有看清门道就被击倒,令对手眼花缭乱,迷失踪迹,因此得名。孙中山先生对霍元甲将迷踪拳公之于世的高风亮节非常赞许,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赠送给精武体育会。

死在日本人手里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精武会发展的道路却异常曲折。1910年9月,霍元甲在上海被日本人陷害。据史料记载,霍元甲是中毒而亡。霍自正说:当年有一个日本柔道队得知我曾祖父挫败了俄国、英国大力士,又创办精武会,很不服气,选了十几名高手来比武。结果从领队到队员,没有一个能打赢曾祖父,那个领队非常嫉恨。他假装与曾祖父交友求教,其实是在寻找机会报复。那天我曾祖父咳嗽,日本领队说让一位名医给他看看病,并和一个叫秋野的日本医师串通好,在给曾祖父的药里下了毒。我们霍家人都是农民,没有太深的城府。曾祖父人也比较直,没看出日本人的凶残本性。喝完药,病情越来越严重。

1910年9月14日,霍元甲在上海逝世。他的弟子感到蹊跷,找到医院不断查实,才检测出是一种名为烂肺药的毒药所致。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复杂,秋野早就逃之夭夭,也无处追查。霍元甲去世后,先葬于上海,一年后,才将灵柩移到天津老家。家里人告诉我,当时整个天津都轰动起来,成千上万的乡亲们出来迎接,入葬时大家都哭了。

霍元甲遇害考验着霍家子孙。当时,他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大女儿霍东茹,二女儿霍东玲,另有一个女儿霍东琴还在王氏腹中。王氏硬是克服一切困难把孩子拉扯成人。长子霍东章一直在家务农,次子霍东阁就接下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当时,精武会风雨飘摇,面临着解散的危险。农劲荪等人立即北上,将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和儿子霍东阁接到上海任教练。霍东阁虽然只有16岁,但武艺过人。他一边教授学员武功,一边自学深造。在霍元卿和霍东阁的努力下,精武会学员的武功有了很大长进,再加上农劲荪、孙中山等人的经济支持,精武会好不容易渡过了危难。

将中国功夫传到南洋

继霍元甲之后,霍家后代中公认的传奇人物便是霍东阁。在他的管理下,精武会发展壮大得很快,先是在上海成立了三个分会,之后又在汉口、广东、香港等地建立分会。1919年,25岁的霍东阁来到广州。据霍自正回忆,霍东阁在广州海军总部任教时,当时控制整个广州的军阀陈炯明对他极为器重。但让霍东阁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最后,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官兵集体发动叛乱,这让霍东阁心里极为后悔,于是想离开广州,到南洋去闯荡闯荡。

霍自正回忆说:爷爷的第一任妻子不愿意和他去南洋受苦,觉得跟着爷爷在广州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已经吃尽了苦头,要去那么远的南洋,她怎么也不愿意了。所以要留在天津。爷爷到印尼后,1935年娶了第二任妻子叶玉梅,她是当地的华侨。

霍东阁一生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雅亭、文亭、文亮和女儿月华。雅亭、文亭是他和中国妻子的孩子,而文亮、月华是他在印尼和第二任妻子生的孩子。霍自正是次子霍文亭之子。

在霍自正看来,霍东阁选择去南洋,是因为当时那里信息隔绝,印尼爪哇岛上居住的很多华人都不知道精武会。他希望把这个地方当成一个切入口,让精武会走出国门。最初,霍东阁一家遭了不少罪。爷爷刚到爪哇泗水传扬武艺时,人们都把他当做江湖卖艺的。他白天在中华、振文学校教国操和技击术,晚上在烟草公司教职员,全部都是义务的。他身上的钱越来越少,那是他最窘迫的时期。

不过,在一次募捐演出中,霍东阁的助演轰动了泗水城。他对华侨们高呼:我知道你们都是热心爱国的,读书不忘国文,讲话不忘国语,唱歌不忘国歌,但可惜的是,大家还缺少一样东西,就是中国的武术。后来,泗水的新闻界、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位宣扬国粹精神的武术后代,并对他大力宣传,借助这个机会,霍东阁在泗水站稳了脚跟。

在泗水,霍东阁不仅将精武精神发扬光大,还成了名医。霍自正告诉记者,霍家有祖传的接骨疗伤秘方,还有一种自制奇药神力丸,常吃可以增长气力。靠着家传秘方,再加上自学研制,霍东阁成了爪哇岛的著名医药师。那里的霍家后代如今生意做得最大的,就是祖父创下的药业集团。

1960年,霍东阁在印尼万隆去世,霍自正说:爷爷后半生是在南洋度过的,他内心应该很孤独,后来也没有机会再回到祖国。

精武会发展壮大

霍东阁离开中国后,发展精武会的任务主要由当地有财力和实力的知名人士承担,而教学任务就落在了农劲荪及霍家弟子刘振声等人的身上。由于孙中山的支持和媒体的宣传,精武会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

从1910年到1920年,精武会10年中将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精武分会并邀请上海总会教师前往指导。1920年7月3日,应华侨人士的邀请,上海精武会5名骨干赴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宣传精武精神并建立分会,在精武会历史上称为五使下南洋。此后,暹罗(泰国)、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有了精武会。

霍自正介绍,精武会提倡体、智、德三育并进,且逐步确立了初、中、高三级的精武三十套武术基本套路;德育上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核心。如今,精武会在全球一共有58个分会。它不仅教授武艺、体操,还设立了摄影、音乐等部门和各种书报团、励志团,注重综合培养。

不过,从霍东阁离开后,霍家在国内的人与精武会就没什么联系了,大部分人都在务农。伯父雅亭和父亲喜欢学习、看书、画画。伯父后来到天津市当工人,而父亲开了一家私塾授课。霍自正说。

尤其让霍自正感慨的是,武术这门国粹在中国渐渐衰落,在国外却越来越火。去年霍元甲百年纪念,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精武会都来了,美国和马来西亚的领袖对精武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精武会讲爱国、强身、正义、助人,对 和人民影响很大,外国人的积极性很高。

霍家后代练武的少

霍家后人如今居住得很分散。霍东阁当年去南洋,带的是大哥霍东章的长子霍寿嵩。霍寿嵩传承了霍家医术,其子霍公正如今也是当地的名医,是霍家子孙中最富有的一位。霍自正经常受邀前往印尼。他向记者描述:霍公正家在泗水市中心的旧房子有500平方米,是用20公斤黄金置下的。如今又建了新别墅,占地1000平方米,富丽堂皇,司机、门卫、园丁、保姆都有,很奢华。据霍自正介绍,霍东阁的三儿子文亮的后代现生活在印尼万隆。

在国内,霍东阁大儿子雅亭一家一直住在天津市区,二儿子文亭一家留在家乡小南河村。我们时而也有联系,但天南地北的,能聚在一起的机会也少了。

在霍自正看来,霍元甲后辈中,只有自己的侄女霍静虹还在从事和武术相关的职业,在天津财经学院当武术老师。但她练的也不都是霍家功夫,霍家后代里没有高手,都只是喜好,毕竟大家都忙着挣钱嘛,练武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霍家武功没有被后代很好地继承。霍自正坦诚地讲。

不过,在霍元甲的家乡小南河村,村民们业余锻炼时,依然会凑在一起切磋武艺。虽然大家做的工作都与武术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还会把它当兴趣来练。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打斗一下;岁数大的,练武主要为了健身。

霍自正现在是村里霍元甲文武学校名誉校长。他的一儿一女都成了家,开了几家服装店。我们就是平常百姓,不过,村里人对我们都很尊敬。我以前是村里工厂的车间主任兼副厂长,60岁退休,现在村里还给我一个村委会委员的职务干着。我和老伴每年都有两万多块钱的收入,吃喝不愁,还有富余。霍家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做农民挺好,我们家族里的人都是这种心态。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909年扬名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园比武”后,霍元甲师徒又与日本人“以不损伤为原则”进行“研究”,自此“沪人多知元甲之武技功能,若不为之流传,殊为可惜。”于是,1909年,精武体操学校建立,刘振声担任助教。由此,霍家迷踪拳开始向社会大规模传播,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

但好景不长,霍元甲的咯血病发作,于1910年9月14日(阴历八月十一)病逝。

霍元甲逝世后,霍元甲家人及其追随者陈公哲、卢炜昌等人为发扬“精”、“武”之国魂,振奋民族精神,积极推进精武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霍元甲的故乡成立精武体育会是精武先辈的宿愿,但由于历史上多种多样的原因,这一愿望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实现。1990年6月30日,会址设在霍元甲故乡小南河的天津精武体育会终于宣告成立。

天津精武体育会的建立,不但圆了精武体育人的梦,也圆了霍家人的梦、天津人的梦。

历史上的霍元甲是真有其人,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909年扬名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1869年1月19日(阴历1868年十二月初七)霍元甲就出生在“老东乡”河北静海县小南河村(今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以拳鸣于时者七世矣”的霍家。

霍元甲,字俊卿,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祖籍河北东光县安乐屯。父亲霍恩第,迷踪拳的第六代传人,常出入东北为客商当镖师,颇有名望。

霍恩第弟兄三人,共有十个儿子,称为霍家师兄弟。按年龄排列分别为霍元贞、霍元善、霍元栋、霍元甲、霍元和、霍元卿、霍元良、霍元祥、霍元忠、霍元臣。霍元甲在大排行中排第四,幼年体质羸弱,不具备习武的“潜质”,父亲怕他毁害霍家声誉,禁止他习武。倔强的霍元甲踏上了偷学、偷练自家武艺——迷踪拳的历程。

在霍元甲的刻苦努力下,他的武功进步很快。没有不透风的墙,霍元甲偷偷习武的事还是让父亲知道了。父亲狠狠地训斥了他一番,并再次下令不让其习武。但霍元甲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武术的追求,他只是答应父亲自己绝不与任何人较量,绝不给霍家丢人。

扩展资料:

“张园比武”后,霍元甲师徒又与日本人“以不损伤为原则”进行“研究”,自此“沪人多知元甲之武技功能,若不为之流传,殊为可惜。”于是,1909年,精武体操学校建立,刘振声担任助教。由此,霍家迷踪拳开始向社会大规模传播,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

但好景不长,霍元甲的咯血病发作,于1910年9月14日(阴历八月十一)病逝。

霍元甲逝世后,霍元甲家人及其追随者陈公哲、卢炜昌等人为发扬“精”、“武”之国魂,振奋民族精神,积极推进精武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霍元甲的故乡成立精武体育会是精武先辈的宿愿,但由于历史上多种多样的原因,这一愿望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实现。1990年6月30日,会址设在霍元甲故乡小南河的天津精武体育会终于宣告成立。

天津精武体育会的建立,不但圆了精武体育人的梦,也圆了霍家人的梦、天津人的梦。

参考资料:

-霍元甲

霍家家谱

  霍姓的来源,根据《姓纂》和《广韵》等书的记载,是这样的: “周文王第六子叔处之后,今河东有霍邑,是其故都,子孙以国为 氏。”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