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家族族谱(上到祖父,下到子孙)
李氏先世本姓许,明末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所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 父兄父亲李文安,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甲进士,榜名李文玕。任刑部主事,历官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年登科,并令其子李瀚章、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大哥:李瀚章。女儿:李经萱,嫁曾国藩女儿曾纪芬之子聂其煐。三弟:李蕴章,追随李瀚章,办理军饷,税务厘金,后以残废之身居家不出。四弟:李鹤章,同治三年,捐赠黄马褂,授甘肃甘凉道。子李经义:官至云贵总督。子李经馥:娶曾氏系曾国藩次子曾纪泽之女。其子李国芝娶清末政治家、二品工部左侍郎、企业家盛宣怀孙女盛毓菊。五弟:李凤章,李家首富。儿子李经翊,孙李国洵,曾孙女李家英。六弟:李昭庆,累擢至记名盐运使。长子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次子早逝。三子李经榘,候选知州,候补知府,赏戴花翎,赏给一品封典,1895年诰授光禄大夫,娶郭氏系首任英国公使郭嵩焘之女。四子李经叙,上海制造局会办,金陵制造局总办,1897年随驻美大臣至美,以二等参赞住驻秘鲁,代办出使大臣事物,娶许氏系翰林院编修许其光之女。其子李国源娶皖系军阀、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长女段式萱。五子李经翊,过继给李凤章。 配偶李鸿章原配夫人周氏,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故。继室赵小莲,系太湖望族、进士赵昀之女。侧室莫氏,侍妾冬梅。 后代儿子:李经方:驻美参赞,驻日公使,出使英国大臣。娶骆氏姐妹,系四川总督骆秉璋之女。李经述:诗人,三品参赞官。印有李鸿章头像的纸币李经迈:出使奥国钦差大臣。其子李国杰娶状元张之万即两江总督张之洞兄长之女张氏。李经溥女儿:李经璹,小名李菊耦,嫁张佩纶系同治进士。曾外孙女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本名张煐。
张锳从1826年以大挑得任知县进入贵州任职,到1855年病逝于贵东道道尹任上,30年来一直在贵州工作、生活。期间,生育了张之洞。张之洞在贵州度过了童年时代。可是,由于张之洞的祖籍是在直隶南皮,便于14岁时回到直隶南平参加科举考试。
1864年,张之洞通过会试,并在殿试中以一甲第三名的好成绩考上进士,点为翰林,进入官场。此后,张之洞做了17年京官,做了26年封疆大吏。做京官时,张之洞租房子居住;做封疆大吏时,又辗转于各地。43年间,张之洞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修建自己的住宅。
在晚清四大中兴名臣里,曾国藩、李鸿章都在人生最风光的时候,在故乡大兴土木,修建住宅;左宗棠也在出山之前,利用教书的积蓄修建了几十间房子,即柳庄。唯有张之洞,一直没有修建属于自己的房子。从这一层意义而言,张之洞是没有故居的。
位于今天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大街白米斜街11号的一座宅院,勉强可以算是张之洞的故居。
1907年,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被朝廷招进京城,担任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进京后,张之洞居住在白米斜街11号。
白米斜街与其说是一条街道,不如说是一条胡同,狭窄而寂寞。据称,白米斜街的得名,是因为胡同里曾经有一座“白米寺”。白米斜街11号原来是一座富家花园。张之洞搬进这座宅院之前,由湖北善后总局拨款2万两白银,进行了整体修缮。
张之洞的宅院规模不算小。当代中国建筑师贾珺所著《北京私家园林志》记载:“宅园格局宽敞,横跨四路院落。中路是住宅主院所在,设有四进院子,各有正房和东西厢房;东路院辟有花园,大门位于东南角,院中堆了一座假山,山上建有凉亭,山下曾经挖有一片很小的水池,旁边种植着繁盛的松柏花草。假山的北面是一座五间正厅,厅北为东楼五间……”
从这段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张之洞宅院采取4路四4式布局,正房、东西厢房、花园、假山、水池等一应俱全,比左宗棠在北京的旧居“阔绰”多了。
张之洞在白米斜街11号共住了两年,总体上是比较惬意的。他还正门两侧亲笔题写了一幅楹联: “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
这幅对联出自唐朝诗人薛能的一首七律《献仆射相公》。全诗是:“清如冰雪重如山,百辟严趋礼绝攀。强虏外闻应丧胆,平人相见尽开颜。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致却垂衣更何事,几多诗句咏关关。”
张之洞宅院较为宽阔,因此张之洞的厨师还利用住宅的一部分,在什刹海的前海边开了一家叫“会贤堂”的饭庄。会贤堂与聚贤堂、福寿堂、天福堂、惠丰堂、福庆堂、同和堂、庆和堂并称为京城“八大堂”,成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由于病重,奏报朝廷,请求开去各项差缺。同日,张之洞病逝于白米斜街11号,享年73岁。10月6日,朝廷赐予谥号“文襄”。所以,后人尊称张之洞为“张文襄”。
张之洞病逝后,上世纪20年代,张之洞的后人将中路院落卖给了在北京大学教书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冯友兰邀请闻一多、张岱年、李霁野等起来住。于是,张之洞故居变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949年以后,张之洞故居的一部分成为了交通部机关宿舍。上世纪50年代,院子里翻盖了许多民宅,假山、水池等早已不见踪影,不复张之洞故居风采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不少北京居民还在张之洞故居的庭院里搭建了临时帐篷,用以抗震救灾。
目前,张之洞故居仅仅遗存照壁、上马石、八字门墙、入口大门、倒座房、花园大门,以及北侧的一排二层楼房等建筑物,显得比较“寒碜”。而更为“寒碜”的是,张之洞故居仅仅被北京市文物局列为“未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没评上。
清朝最著名的重臣除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还有一个人决对不能忘的就是张之洞。张之洞创办了现在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许多高府。他在位时镇压过多次起义,为清朝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张之洞一生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也送自己的两个最小的儿子去日本学习先进的技术。但是在留学时期受到日本人的鼓惑,从此走上了汉奸的道路。
一、张之洞的仕途之路张之洞的仕途之路跟清朝的官员不同,他不是以建立战功晋升,而是通过科举考取的功名。也正因为这样,他知道知识的力量,于是在执政的时候,就不惜余力的开展洋务运动。创办高等学府,大兴西方思想,为清朝的文化贡献了所有的力量。张之洞有十三个儿子,他最喜欢最小的两个儿子,但是由于国家处在内忧风患的时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他们,没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他们将来叛国的道路造成了隐患。
二、张之洞两个儿子的叛国之路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西方教育,于是张之洞决定让两个最小的儿子去日本游学,学习先进的科技,将来好报效国家。但是没有想到在留学的时候,这两个儿子受到了日本人的鼓惑和洗脑,让他们变成了亲日派。回国之后的兄弟二人就彻底的走上了叛国的道路。他们仗着父亲张之洞的名望欺骗当地的民众为日本人服务,自己当起了日本人的走狗。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两兄弟被抓,兄长后来在旁人的帮助之下逃到日本,而弟弟最后被判死刑枪决。
清朝重臣张之洞一生兢兢业业为着清朝的大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也正因为这样让他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疏忽,在还没有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时就让他们远赴重洋,后来两个最小的儿子受到日本人的诱惑而走上了汉奸的道路。张之洞一世的英名被他的后代毁于一旦,实在让人感到可惜。
曾国藩与左宗棠为同辈,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张之洞比前3个都晚,但这4个都做到顶级大臣,都是晚清名臣。
左宗棠与曾国藩算一辈的,同朝为臣,互相钦敬佩服。而李鸿章是正式拜在曾门下的学生,张之洞比曾、左、李要晚上一辈,曾、李的鼎盛时期,张还在上升期,从中进士到做官办事。
李鸿章科举考试时,曾国藩是他的坐堂,后来成为曾国藩的门生。曾国藩比左宗棠大2岁,比李鸿章大十几岁。左宗棠与曾国藩算一辈的,同朝为臣,互相学习钦佩。而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幕僚,所以三人都是为大清效力的重臣。他们三人的能力都受到了慈禧的肯定,给予了很高的权利和信任。
而张之洞是南洋的大臣,同属于洋务地方势力一派。但没与他们三个一起战斗过。基本上没交情只是同僚来往。
扩展资料
1、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2、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3、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世称“李中堂”。
4、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1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以这几个大人物为首的精英,支撑了晚清从鸦片战争开始至辛亥革命这70年间的朝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当时的牛人。而且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清醒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强弱差距,都支持洋务运动,办了不少实事,进行了不少改革创新。
-曾国藩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2、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3、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4、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扩展资料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代表,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欣、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化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
1、是张之洞,历史上有三种说法,解缙、纪晓岚和张之洞,从您题目里的慈禧太后来看,您问的应该是张之洞的版本。
盛夏的一天,清朝的慈禧太后到翰林书画院,观赏历代书画真迹。她让陪同的内阁大学士张之洞为她的象牙柄白绢扇面题写古人诗词,张之洞信手题写了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人写诗文都是不加标点的,“老佛爷”看后发现第一句落了一个“间”字, 认为是张之洞有意戏弄她没学问。于是,大怒,非要把张之洞斩首不可。
随行人员一同下跪为张之洞求情,张之洞却不慌不忙地说:“老佛爷息怒,这本来就是一首词,所以叫《凉州词》,后人觉得读不通,就在‘白云’后加了个‘间’,成了一首七言绝句诗。
张之洞随口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张之洞介绍: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扩展资料:
1、经学成就
张之洞精通儒学和经学,主张“通经致用”和“经世致用”。24岁那年,张之洞在一首叙辈诗中写道:“仁厚守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 [23] 这不仅表明了其“通经致用”思想的形成,也预报了他今后所要从事的事业。在出任封疆之前和之初,他振兴儒学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设书院和义学,扩大儒学传习范围。任学官时,张之洞在湖北和四川分别设立了经心书院和尊经书院,从书院带“经”的名称上,其用心可见一斑。初任巡抚时,他更是大展宏图,提倡“减社钱以广义学”,“免差役以尊学校”,“清学田以复旧章”,“筹经费以修书院”等等 。
(二)编纂《輶轩语》和《书目答问》二书,论学教士,培养儒学学术种子。
这两本书均成于1875年,当时张之洞正在四川学政任内。在这两本书中,他阐述了“通经致用”的学术思想,为青年学子指点学术门径,充当“老师”,显示出为一般封建官僚和腐儒学究所难以企及的学术视野,成为晚清振兴和光大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学术的有力工具。
(三)提倡并带头印刻学术书籍,为士人研习儒学提供方便。在《书目答问》中,张之洞曾专列“劝刻书说”,认为“刻书者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亦利济之先务,积善之雅谈也。 ”
张之洞喜欢研经,据他晚年自称:“生平于易、礼、春秋致力最深,欲乞身归里,著经说数种,而事与愿违,颇以为憾。 ”他认为,致用之道,学有多途,但必须首先“通经”,因为为学要“有本”。这“本”,“学人因谓之根柢”。“苟有其本,以为一切学术,沛然谁能御之,要其终也,归于有用。天下人材出于学,学不得不先求诸经……其势然,其序然也。 ”
2、书法成就
张之洞工书,书法苏轼,深负盛名。其也擅“米体”,笔力遒劲,俊迈豪放,跌宕有致。张之洞曾向张佩纶私授“书诀”,称“即于两字求之,结体求丰,用笔求润”,自然丰润,笔意开展,便是他书体常见风格。
:张之洞
张之洞,也是晚清名臣,尤以大力兴办洋务而著称。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晚年也号抱冰。他是直隶南皮人,所以后世也多称其为张南皮,或直以南皮代之,死后谥为文襄。
张之洞非但官做的大,学问文采无不精深绵长。他本是神童,九岁能背诵四书五经,十四岁应童子试,考中秀才,十六岁举进士第一名,为解元,二十六岁入都会试考中探花。张之洞廷试之时作施政对策,指点江山,破除旧套,洋洋洒洒数千言,大有东坡政论风采。考官范鹤生先得考卷,见之大喜,力荐此篇夺魁,可惜最后没有选上榜首。
唐人孟郊有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见这得中金榜的喜事。张之洞二十多岁就登科及第,还高中探花,自然与同科进士及都门文士诗酒唱和纵乐多日。一天,这些人在北京香山陶然亭宴饮,文人作乐当然得有些耍子,大家就说做些无情对来试试才气。平常的对联,除了要求上下联平仄和谐词性相对,还会要求上下联内容关联紧密而又不合掌。而无情对则不同,只讲究上下联词性相对平仄和谐,而内容最好绝不相干,甚至差别迥异,以此产生奇趣妙趣为佳。
传说张之洞是无情对的创始人。这一天张之洞拿出无情对来大家共对。比如出句“树已半枯休纵斧”,张之洞自对了一句“果然一点不相干”。按今日,果然就是一个词嘛,怎么能和“树已”相对,但是细细一想,不管意思的话,“果”对“树”,“然”对“已”不正是工整的很吗?在座的一位大学者李慈铭也对了一句“萧何三策定安刘”。
乍看之下,也是上下联内容全无关联,而且词性也对不上,但是无情对就讲究个有趣,细细一想,“萧”可作为名词,“何”当然是虚词,“斧”“干”“刘”还都是古代的兵器,这不就全对上了嘛!拐了个弯,趣味也就显出来了,文人游戏就是看敏捷看奇趣的。
宴席最后,张之洞又以宴饮之地“陶然亭”出了个无情对的上联,大家想了想,内中一个叫李文田的打趣说道:“若是作无情对,我有一个妙联可对,那就是阁下你的姓名啦。”大家细细一想,都大笑起来,“张之洞”对“陶然亭”,确实是天生凑巧的无情绝对了。
张南皮有一回入都,友人余金梁去见张之洞,二人深夜晤谈,臧否人物,议论历朝历代名相之作为。张之洞称赞谁呢?明代名相也是自己的本家张居正。大家知道,张居正其实后代名声褒贬不一,尚有一干文人指为权臣,其实并不完全符合儒家理想的辅相之人。
然而张居正是实干家,张之洞也是实干家,自然心有灵犀了。友人余金梁却有不同意见,他说:“江陵张居正比不上留侯张良,调鼐阴阳乃为良相。然而张留侯却还比不上张柬之慷慨反正。”我们知道,张柬之是武则天时丞相,后来率人逼宫,逼武则天退位,扶太子李显继位,复李唐神器,可谓有大功于唐朝。其行事果断,竟然敢于政变逼宫,虽然手段超出儒家纲常礼仪,但毕竟行的是所谓李唐正道。但余金梁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说出这么一番话,肯定是暗有所指,慈禧太后不正是武则天,光绪皇帝不就是被打压的太子李显?
余金梁还口口声声说张良的“默筹调护”不如张柬之的“慷慨反正”,这意思不就是暗示张之洞要效法张柬之,行拨乱反正之事吗?张之洞听了作何反应?须发怒张,眼神如电闪,几次深目望向余金梁,似乎想要说话,但最终还沉默而止。二人谈话无疾而终。不过后来,张之洞曾对别人评价余金梁这个人,说他:“年少胆大,思虑深远,但恐怕会以言取祸哪!”余金梁听闻后,最终明白了,张之洞不愿效法张柬之,长叹几日,以为失却谋国之臣了。
文士狂狷,自古皆然。张之洞身为封疆大吏,气度还是有的。有一回,他的侄子高中,大宴宾客,大家冲着张之洞的面子,许多都去了。多是文人,席间就做文章相贺,全都是些拍马屁阿谀奉承的狗屁文章。座中有一位大名士不高兴了,读着这些污人耳目的狗屁文章,当即就给撕了,怒掷于地。张之洞也没有怪罪,饮食如常,第二天跟别人说起此事的时候也只说:“某人的批评固然不错,但于我面子上下不去耳。”
李鸿章的家族族谱(上到祖父,下到子孙)
本文2023-09-28 10:52: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