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族谱那些事儿
我在记忆中隐隐约约地记得,我们家手上有一份族谱,我好奇心很强,想翻出来看看我的祖先到底是怎么样的?废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出来那份族谱来。
当我看到“民国已末年立部”真的很惊讶,我立马就问奶奶,这个族谱是真的吗?她说,怎么不是真的,是你爸爸的太祖公传下来的给你爷爷的。
看着这泛黄的纸张,我闻到这族谱年代久远的气息。我突然楞住,我仿佛穿越回到民国已未年,也就是1919年看到当时祖先写这族谱的场景。我很惊叹,那时候的纸质为什么这么好?差不多100年。收藏这么久既然不会腐烂。
我小心翼翼地看翻开这族谱,像一个刚刚拿到钱的农民工,把钱收的好好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小偷摸走。生怕我一不小心扯烂。族谱第一页第一句话是这样子的“木无本则根不固,水无源则溜不长,人无祖先则不启后。固祖先者及吾人之根本也。”这句话用词很恰当,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族谱记载远祖岑彭,字均然。他是唐朝的将军。奉皇上的旨意,携带家眷由四川入闽的珠玑巷。镇守福建,在福建繁衍三十世。宋代末年,奉皇上旨意,去征剿贼寨,由闽前往广州府任高、雷、琼总督。
后来,不幸宗之谱受到大火的烧毁而失去。开始的序记没有存留下来。可以想象得到那失去的族谱是像满天飞的蒲公英一样,到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还是有根的,因为我们族谱还有存留下来。
几百年前祖先是那么的光鲜亮丽,置于将军、总督镇守一方,在以前的封建社会中,是多么威武荣耀的一件事。再看看现在,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情况。
曾经佛家有云:“几百年一个轮回。”所以呢?只有好好读书,努力一点才能出人头地。我始终如一的相信,我们这几辈人肯定可以扭转乾坤。只要不要那么不懂得变通,要灵活点,多一点现代化的思想。要看清楚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21世纪,不是唐宋时期。所以呢?要有改变才可以。
————————未完待续
家谱记载着 家族的来源和历史迁徙 轨迹,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对于国家历史上也是重要的 学术研究资料 。
家谱在历史上的传承经历过许多变故,这也导致家谱至今仍有许多不完善,因此家谱中有些 禁忌 需要我们来注意。
01
寻根信息
一、字辈寻根
对于 迁出信息时间较短 的家族,靠字辈寻根的方式可能还有效果,但时间久远的家族,依靠字辈寻根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在过去时,定居的人们并不会开始就很多,并且 交通和通信并不像如今发达 ,家族联系不便,社会背景导致人们文化程度又一般,家族人们的迁居情况记录 混乱 ,甚至因混乱还可能出现后人直接 自立字辈 ,因此,锦秋文谱对于字辈寻根的方式并不建议。
二、名字寻根
如今网络的发达,导致许多人有了修谱的想法后,便开始依靠网络途径依据 名字寻根 ,这种方法相较于字辈寻根更不建议,其一是国家人口的众多,其二是名字的不统一性,国家人口的庞大导致常有重名情况出现,名字更有大小名和改名一说,并且每个人的记忆难免出现遗忘和差错,靠名字寻根的 难度不仅很大,而且真实性难以保证 。
02
仔细翻阅家谱时能发现,家谱中的内容都是一些正向的事情,家族中的 违法乱纪以及道德底线 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记入谱中的,这也是与家谱所含的 “教化原则” 有关,因此都不会在家谱中所反映出来。
03
家谱损毁、收藏
家谱损毁
因“ 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 ”的说法,所以家谱多会在此时间修订,而修订家谱时常由家族中德高望重、声名威望的 长者 主持,在新家谱修订完成后,一些家族会选择“ 焚送旧谱 ”将旧谱除留一本外其余烧掉,随后按照字号等方式分发,在下次修谱时还规定要上交,旧谱更不得有任何损毁。
家谱收藏
家谱收藏时,族人需要注意不能 随意涂改、虫咬霉烂 ,在每年的农历 六月六晒谱节 时,还需要用 布子盖上家谱晾晒 ,家谱更不得 出售他人或贩卖 ,不然会受到家规的 严厉惩处 。
家谱是中华千年传统文化,其中的精髓我们仍需要学习和继承。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冬至还有其他哪些习俗呢?我这就给您讲解一下~
1、吃汤圆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吃汤圆流行于江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而江南是稻米的主要产区,江苏扬州、南通、无锡、镇江等地的民间都有冬至吃汤圆的食俗。
2、吃饺子
北方人对饺子爱得过于深沉,毕竟他们一年四季,无论什么节气都得吃饺子,无饺子,不过节。而且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可见冬至吃饺子这件事在他们心里地位有多高,尤其是东北人,对饺子那叫一个爱得深啊!
真要说说冬至吃饺子的传统,相传还与我国医学家张仲景有关,饺子就是他发明的,原名“娇耳”,他曾用“驱寒娇耳汤”救治了当时很多被饥寒冻坏了耳朵的贫苦百姓。后来,每逢冬至,大家模仿做着吃,也就有了吃饺子的习俗。饺子馅倒是没多大讲究,东北人爱吃酸菜馅的,山东人爱吃鲅鱼馅、北京人喜欢茴香馅,还有人则最中意家常的韭菜鸡蛋、香菇猪肉的,饺子么,能难吃吗!
3、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吃赤豆饭,用以驱除疫鬼,防灾祛病。
4、胡葱笃豆腐
常州人的冬至夜,一定要来一碗“胡葱笃豆腐”!吃“胡葱笃豆腐”,似乎是常州特有的习俗。“笃”是常州方言,即“烧煮”的意思。为什么常州人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呢?有一说,“富”与“腐”谐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笃豆腐”的民间谚语,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
5、青菜炖豆腐
“烧包数九吃豆腐”,作为南京冬至的标配,“烧包”是为了祭祖,“数九”是为了迎新,青菜、豆腐是以前普通家庭最常见的菜蔬,而且有“一清二白”“青菜豆腐保平安”的寓意。“冬至喝鸡汤,一吃补一年。”除了豆腐,鸡汤也是南京人冬至餐桌上的“标配”。
6、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冬至,春之先声也,寒冬虽然渐行渐近,但在呼啸寒风中,依稀可以听见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
关于族谱那些事儿
本文2023-09-28 08:47: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