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谱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谱系,第1张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谱系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1227),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部人。而按照蒙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铁木真1162年出生在鄂嫩河畔上游东经115度左右,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即位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是海洋的意思,分封了四个万户,九十五个千户。其父也速该,母诃额仑(抢来的别人的老婆),生子女五人,铁木真[长子]、合撒儿[次子]、合赤温[三子]、帖木格[幼子]、帖木仑[长女]。也速该别妻生二子,别里古台、别克帖儿。成吉思汗丁亥年(1227年)七月十二日在攻打西夏时病死于清水县西江,年六十六岁,据说葬于鄂嫩河下游不儿罕合勒敦山之起辇谷,具体实地不详。

一、成吉思汗虎将

四后:孛儿帖大妃、也速干妃、也遂妃、忽兰妃。

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四杰: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赤老温。[者篾勒]

四养子:古出、阔阔出、失吉忽秃忽、孛罗兀。

四万户:木华黎[左手万户]、博尔术[右手万户]、纳牙阿[中军万户]、豁尔赤[林中百姓万户]

二、成吉思汗子孙

术赤子:拔都[次子]、斡鲁朵、别儿哥、忙哥帖木儿

察合台子:木秃干[长子]、拜答儿[三子]

窝阔台子:合失[长子]、贵由[次子]、阔端1、阔出、哈剌察儿和合丹。

拖雷子:蒙哥[长子]、忽必烈[四子]、旭烈兀、阿里不哥[七子]、末哥[九子]

合撒儿子:也古、也孙格

1凉州会盟, 纳入中国版图。

合赤温子:阿勒赤歹

帖木格子:

别里古台子:也速不花、口温不花

木华黎子:孛鲁[长子]

木秃干子:哈剌旭烈兀

合失子:海都

察合台孙:阿只吉、阿鲁忽

帖木格孙:塔察儿、帖木迭儿

合赤温孙:忽剌忽儿

别里古台孙:爪都

贵由子:脑忽

阔出子:失烈门

合丹子:睹尔赤、斡兀勒

孛鲁子:塔思

蒙哥子:阿速台、玉龙答失

斡鲁朵子:合剌察儿

哈剌旭烈兀子:木八剌沙

海都子:察八儿

二、成吉思汗子孙征战功勋录

(一)征服邦国考

1、西辽1124年立国,1218年亡,屈出律为蒙将者别所灭。

2、花剌子模于1210年摩诃末建国,于1221年十月被蒙灭国。

3、大夏1038年李元昊立国,1227年夏亡,皇帝李为蒙将脱栾 扯儿必所杀。

4、金于1115年完颜阿骨打开国,甲午年(1234年)正月金为蒙亡。

5、1231年和1235年窝阔台分别遣将征讨高丽,1238年十二月征服高丽。

6、11年赵匡胤开国,1279年宋为元亡。

(二)四征西夏

攻打西夏《元史》记载共五次;《细说元朝》记载共四次;且时间事件均有很大差异。现以四次之说录之:

第一次:乙丑年(1205年)三月桓宗李纯佑时期,借口是西夏收容王汗儿子你勒合桑昆,攻下乞邻古撒城、落思城。

第二次:丁卯年(1207年)秋西夏王李安全时期,罪名不纳贡,成果为攻下兀剌孩城。

第三次:奎未年(1223年)冬西夏王李遵时期,蒙史天祥破贺兰山。

第四次:乙酉年(1225年)秋时期,借口西夏没送质子,又不参战西域,1227年七月西夏亡。

(三)三征西域

第一次西征

1219年春开始西征花剌子模,西征军总数在二十万左右,1219年9月开始围攻讹答剌城,留察合台、窝阔台以及亦都护的畏吾儿军继续围困讹答剌城。

后分兵三路,术赤率领为右军,阿剌黑、速客秃及塔海为左军,成吉思汗携拖雷为中军主力。讹答剌城六个月后攻陷。

右军进军次昔格纳黑遇抵抗,七日城陷后屠城。1220年4月围攻毡的,未遇抗拒得城。

左军进围巴纳克忒,四日城陷尽屠其军。忽毡。

中军乘冰渡锡尔河,招降匝儿讷黑城、讷儿城,1220年2月开始进围不花剌城,四日后攻陷屠其男子三万,其余充军为奴。三月间抵达撒马耳干,并察合台、窝阔台率军来会。撒马耳干守军十一万,逃离,四日下城,投降军士三万遭屠,得六万人为军为奴。术赤、察合台、窝阔台1220年秋进攻旧都玉龙杰赤,围城七月不能攻下,第二年夏初城陷,得工匠十万,儿童少女为奴,其余尽屠之。

花剌子模于1221年十月灭国。

1222年春成吉思汗派八剌等深入印度追击扎阑丁。1222年初春蒙古军兵败八鲁湾。秋进围范延,察合台爱子木秃干中矢身死,城陷后屠城。

1220年春成吉思汗得撒马耳干城后派遣速不台、哲别对钦察远征,令其三年返。速不台、哲别直入呼罗珊,降巴里黑、屠匝哇,5月24日克你沙不儿。分军两路,速不台连破徒思、担寒、西模娘,进至剌夷,哲别下志费因[伊朗扎哈台]、祃赞答而[伊朗马赞德兰],亦至剌夷会合。打到顿河之西;走过阿速夫海,兵锋

抵可萨半岛〔克里米亚半岛〕,陷速达黑城。1223年夏击败钦察和斡罗思大军,向西走到的涅培儿河〔第聂伯河〕。1223年末蒙古军饱掠东还。至亦的勒河[伏尔加河],进残中流之不里阿耳部。然后取道撤速惕,败康里部。与正在归途中成吉思汗大军会合。1224年成吉思汗大军返师。1225年春,返抵蒙古。西方史学家格鲁塞评价成吉思汗的这次西征时说:“将环绕禁院的墙垣吹倒,并将树木连根拔起,却将鲜花的种子从一个花园传播到另一个花园。”

第二次西征

1235年春窝阔台遣拔都、贵由、蒙哥、不里、速不台西征。军队总数估计十二万以上。秋,贵由、蒙哥与拔都在不里阿耳之域会合。后屠毁不里阿耳城。1237年12月21日斡罗思也烈赞候国城破,毁城。1238年春攻下莫斯科城,焚毁之。1238年2月8日蒙哥攻下弗拉基米尔城,其他罗思托夫、苏兹达勒等十余城均攻下。1240年1月攻下阿速都城蔑怯思。秋,贵由、蒙哥奉诏东还。1240年秋进毁列阿思拉洼与契尔尼果洼城。1240年12月6日攻取乞瓦城〔基辅〕。继续向西攻陷加里西亚的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

1241年春侵入马扎儿[匈牙利]和孛烈儿[波兰]。1241年三月大败孛烈儿军,烧毁都城克剌可洼城。进入西里西亚攻其都城不勒思老,4月9日列格尼资两军大战,孛烈儿军战败,大公亨利被杀。之后侵入莫剌维亚,直达波西米亚和奥地利边境。1241年4月陷马扎儿不答帛思城,纵火焚烧,尽屠其民。后陷格兰城。1241年12月侵入克罗阿惕,占领扎格列卜。

1242年春得知窝阔台去世,取道塞儿维亚从马札儿还军。1243年初抵达伏尔加河下游拔都住营地。

第三次西征

蒙哥汗派旭烈兀1253年10月出发西征。1255年9月,抵撒麻耳干,翌年初,渡过阿母河。

1256年10月,攻下亦思马因的吉儿都怯堡。11月麦门底司堡等四十余堡皆纳款或遭攻陷。

1257年春,旭烈兀从可疾宁出发,9月抵达哈马丹,开始对雄踞报达[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征服。11月蒙古军开始对报达进行全面进攻。1258年2月10日攻陷报达城,并进行了烧杀抢掠,死亡人数达九万。

1258年9月,开始对叙利亚和埃及的征服。1260年2月25日,蒙古大军攻破阿勒波城。4月6日占领大马司。这是蒙哥死讯至,旭烈兀以军事委怯的不花,旭烈兀返蒙古。怯的不花兵锋远及南部合匝。9月3日,埃及军进至哲林附近之阿音扎鲁德,与蒙古军会战。蒙古军先胜后败,怯的不花被杀,几乎全军陷没。大马司、阿勒波等城,叙利亚全境及于幼发拉底河以外尽归埃及。此次西征以告败结束。

(四)其他功绩

1235年窝阔台择定在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剌和林〔意黑岩团〕山附近建城,定都名为和林。

1267年初筑大都城[北京],僧子聪[刘秉忠]总设计,1293年完成,历时二十六年。

木华黎丁丑年(1217年)八月封国王,专一负责继续南征事宜,并指示说:“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1223年三月病死于闻喜。

三、成吉思汗部将逝年代考

术赤1223年死。

察合台1242年病死。

窝阔台大汗1241年阴历十一月初八死,死于毒酒。

拖雷1232年九月病死。

木华黎1223年三月病死。孛鲁于1228年死。孛鲁子塔思嗣位。

拔都于1252年死去。位授拔都子撒里答,后授拔都子兀剌黑赤。

四、成吉思汗以后大事年表

1229年窝阔台被选继大汗位。

1235年拔都西征,兵锋直逼东欧,1241年班师。

1241年窝阔台大汗死。1246年窝阔台子贵由被选继汗位。1248年贵由汗病死。1251年拖雷子蒙哥被选继汗位。1253年皇弟忽必烈灭大理;旭烈兀攻西亚。

1259年蒙哥亲征南宋,死于四川军前。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建立元朝。

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

1274年大举伐宋。1279年灭南宋,全国统一。

1275年第一次遣军侵日本。

1281年第二次遣军侵日本。

1283年侵缅国。

1292年远征爪哇。

1294年忽必烈死,孙铁穆耳嗣位。

1300年征缅。

蒙古汗国世系(1206-1634,包括元朝和北元)

1、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1206-1227

2、睿宗拖雷监国(太祖四子) 1227-1229

3、太宗窝阔台(木亦坚汗,太祖三子) 1229-1241

4、乃马真皇后监国(太宗后) 1241-1246

5、定宗贵由(库裕克汗,太宗长子) 1246-1248

6、海迷失皇后监国(定宗后) 1248-1251

7、宪宗蒙哥(睿宗长子) 1251-1259

8、世祖忽必烈(薛禅汗,睿宗次子) 1259-1294

9、成宗铁木耳(完者笃汗,世祖次子裕宗真金三子) 1294-1307

10、武宗海山(曲律汗, 1307-1311 ,世祖次子裕宗次子顺宗答啦麻八剌次子)

11、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顺宗三子,武宗弟) 1311-1320

12、英宗硕德八剌(格坚汗,仁宗次子) 1320-1323

13、泰定帝也孙铁木耳(裕宗长子显宗甘麻剌长子) 1323-1328

14、天顺帝阿速吉八(剌察八黑汗,泰定帝长子) 1328

15、明宗和世剌(呼图克图汗,武宗长子) 1328-1329

16、文宗图帖睦尔(扎牙笃汗,武宗次子) 1329-1332

17、宁宗懿麟质班(超克图汗,明宗次子) 1332

18、顺宗妥欢帖睦尔(乌哈葛图汗,明宗长子) 1332-1370

19、昭宗爱犹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顺宗长子)1370-1378

20、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顺宗次子) 1378-1388

21、恩科卓里克图汗(脱古思帖木儿长子) 1389-1392

22、额勒伯克汗(脱古思帖木儿次子) 1393-1399

23、坤帖木儿汗(额勒伯克汗长子) 1400-1402

24、额勒锥特穆尔汗(本雅失里,额勒伯克汗次子) 1408-1410

25、德勒伯克汗(答里巴,额勒锥特穆尔汗之子) 1411-1415

26、岱总汗(脱脱不花王, 1433-1451 ,脱古思帖木儿三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子阿寨台吉长子)

27、乌珂克图汗(麻尔可儿小王子,岱总汗三子) 1454-1465

28、摩伦汗(脱古思太子,岱总汗长子) 1465-1466

29、满都古勒汗(满都鲁,阿寨台吉三子,岱总汗弟)1475-1479

30、达延汗(巴图孟克,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尔济济农子 1480-1517 ,哈尔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济农〔巴颜孟克〕之子)

31、塞音阿拉克汗(巴尔斯博罗特,达延汗三子) 1517-1519

32、阿剌克汗(博迪,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长子) 1519-1547

33、库登汗(达赉逊,阿剌克汗长子) 1548-1557

34、札萨克图汗(图们,库登汗长子) 1558-1592

35、薛禅汗(布延,札萨克图汗长子) 1592-1603

36、库图克图汗(林丹汗,薛禅汗长子莽和克太吉长子) 1603-1634

37、额哲(库图克图汗长子) 1634

金帐汗国(钦察汗国) (公元1219--1502年)

1 术赤1219--1224

2 拔都1224--1256

3 撒里答1256--1257

4 兀喇赤 1257

5 别儿哥汗1257―1266,建萨莱城(约1253―1395为汗国都城)

权臣那海掌权1260―1300

6 蒙哥帖木儿1266--1280

7 脱脱蒙哥1280--1287

8 秃剌不花汗1287--1290

9 脱脱汗1290--1312

10 月即别汗1312―1342,改信 教,杀脱脱子亦勒巴思迷失立,为忽都鲁・帖木儿拥立。

11 扎尼别汗1342--1357

12 别儿迪别汗1357―1359,脱鲁必拥立。

13 忽里纳1359--1360

14 纳兀鲁斯1359--1361

15 乞迪儿 1359―1361,白帐萨昔不花子。白帐始插手金帐事务。

16 帖木儿火者1361,白帐萨昔不花子斡儿答・洒黑子。

17 乞里迪别1360--1362

18 木里汗(阿不剌) 1362―1364,白帐萨昔不花子斡儿答・洒黑的儿子。

米耳・不剌1362/1363

19 阿即思汗1364―1366/67

20 扎尼别二世1366--1367

21 秃伦别哈纳木汗妃 1371/1372

22 亦里班汗1373/1374

23 阿剌火者1373/1374

24 哈只彻尔客思 1374/75

25 爱别汗 1374

26 合里罕1374--1375

27 兀鲁斯汗1375--1377,原白帐汗王,白帐与金帐汗合并。

28 脱脱乞 1377

29 帖木儿灭里斡里兰 1377

30 奥都剌 1362―1370

权臣马买掌权1361―1380

31 马麻锁鲁檀 1370--1377

32 马哈麻不剌 1377--1380

33 脱脱迷失1378―1398,萨莱为帖木儿摧毁。帖木儿支持,以白帐汗夺汗位,统领金白两大汗国。

34 帖木儿忽都鲁 1398--1400

权臣也迪该掌权1398--1419 ,诺盖部落首领

36 沙迪别汗1400--1407

37 不剌汗(不剌锁鲁檀) 1407--1410

38 帖木儿汗1410--1412

39 扎兰丁汗(薛列尼锁鲁檀) 1412

40 乞邻别儿歹 1412--

41 怯别汗--1416

42 扎巴儿别儿迪 1416--1419

43 兀鲁黑 马哈麻 1419―1423

库楚克・马哈麻汗1423―1459,(此据《草原帝国》补)

44 博剌汗1423--1428 ,乌兹别克首领成为金帐大汗。1428年被逐,另建乌兹别克汗国。

45 兀鲁黑马哈麻孛鲁简介, 复位 1428--1437 ,1437年被逐出萨莱,别建喀山汗国。

46 赛亦得阿黑麻 1437--1465

47 阿黑麻汗1465―1481,库楚克・马哈麻汗子,1481年为西伯利亚汗伊巴克杀,国瓦解。

48 赛克赫阿里1481--1502 , 被克里米亚汗国所灭。

1360―1380年间,先后有25位汗,具体见《俄罗斯编年史全集》

参考资料:

1、《金帐汗国兴衰史》,

2、《新编中外历史大系手册》

察合台汗国(1227-1680)

前察合台汗国(1227-1320)

察合台 1227―1242

哈刺旭烈1242―1246

也速蒙哥1246―1252

兀鲁忽乃(女后) 1252―1261

阿鲁忽 1261―1266

木儿剌沙12663―12669

八刺12669―1271

涅古伯127111―1274

秃花帖木儿1274

都哇 1274―1306

宽督 1306―1308

塔里忽 1308―1309

怯别 1308

也先不花1308―1320

西察合台汗国(1320-1362)

怯别(复位) 1320―1326

燕只吉台1326―1330

笃来帖木儿1330―1331

塔儿麻失里1331―1334

不赞 1334

敞失(者臣) 1334―1338

也孙帖木儿1338―1340

阿里・算端1340,窝阔台系后代

麻里没的( ・孛罗)1341―1343

合赞算端1343―1346

答失蛮察1346―1347,窝阔台系后代,为异密迦兹罕立

拜延忽里(巴颜合里) 1347―1358,为异密迦兹罕立

帖木儿沙1358―1362/63,为异密迦兹罕子阿布都拉立

阿迪儿(阿迪勒) 1362/63,为异密忽辛立

合不勒1362/63―1370,为异密忽辛立

锁咬儿哈的迷失1370―1388,窝阔台系后代,瘸子帖木儿立。

1388―1405(),窝阔台系后代,瘸子帖木儿立

附:掌实权的巴鲁剌思部异密权臣

异密迦兹罕1346―1357 被杀

异密阿不都拉1357―1358,异密迦兹罕的儿子

异密忽辛―1370,异密迦兹罕儿子伯思剌依的儿子,为帖木儿杀。

异密哈吉1358―1361

异密塔剌海,帖木儿父

帖木儿 1361―1370

东察合台汗国(1338-1682)

东察合台汗国建国于1338年,1389改称别失八里,1418年改称亦力把里。

也先不花1338―1348

秃黑鲁・帖木儿1348―1363,改信 教,1360年占撒马儿罕,汗国暂时统一,1363年卒后又分裂。

亦里牙思火者1363,为瘸子帖木儿驱逐出河中,国分裂,不久被杀。

哈马鲁丁1363―1389,汗国异密朵豁剌惕家族权臣播鲁只弟弟,忽歹达叔叔,篡权。

黑的儿火者1389―1402,忽歹达立,1378年,带年幼的黑的儿火者迁别失八里。沙迷查干 1402―1408

马哈麻 1408―1415/16

失儿・马黑麻汗1415/16

纳黑失之罕1415/16―1418

失儿・马黑麻汗(复位)1418―1420后

附:掌实权的朵豁剌惕部异密权臣

异密忽歹达1360―1418

亦力把里时期

一、前亦力把里时期

歪思汗 1418―1428,1418年迁都亦力把里(今新疆霍城)

也先不花第二1428―1445

朵思忒・马黑麻1445―1468/69

克伯・速檀・乌黑阑1468/69―1514,只统治吐鲁番地区。

西亦力把里时期(1446-1509)

羽奴思 1446―1487,1446年在安集延一带称汗,1469年统一全汗国。

速檀马哈木1487―1509,据塔什干,为乌兹别克汗国昔班尼杀。塔什干等地陷,国亡。

东亦力把里时期(1423-1580),即吐鲁番政权

尹吉儿察1423―1425

满哥帖木儿1425

巴剌麻儿

也密力火者1452―1469,1448年称王

速檀阿力1469―1478,始称速檀。

速檀阿黑麻1478―1504

速檀满速儿1505―1545

沙汗 1545―1570

马黑麻 1570―1580

1580年亡于叶尔羌汗国。

窝阔台汗国(1225-1309)

窝阔台 1225―1229

贵由 1229―1246

海都12467―1301/02

察八儿1301/02―1309/10

1310年亡于察合台汗国

伊利汗国 (公元1253--1355年)

1 旭烈兀汗1256―1265

2 阿八哈汗1265―1281/82

3 算端阿合马汗 1281/82―1284

4 阿鲁浑汗1284―1291

5 海合都(凯哈塔) 1291―1295

6 拜都汗 1295

7 合赞汗 1295―1304,1265年6月改信 教。

8 完者都 1304―1316

9 不赛因 1316―1335,卒后国瓦解。

10 阿儿帖 1335―1336

11 木撒汗 1336

12 汗1336―1338

13 撒迪别 1339―1340

14 只罕帖木儿1339―1341

15 速来蛮汗1339―1344

16 脱合帖木儿汗1337―1352

17 努失儿完1344―1355

1355年国亡。

参考资料:1、《新编中外历史大系手册》

白帐汗国(1225--1456)

斡儿答 1225―1280,术赤长子,拔都兄。

科齐 1280―1301

伯颜 1301―1309

萨昔不花1309―1315,汗国真正形成。

额儿曾(阿必散) 1315―1320,萨昔不花子

木八剌・火者1320/21―1344/45,萨昔不花子,阿必散弟。沉台 1344/45―1360/61孛鲁简介,阿必散子

希木台1360/61,沉台子

兀鲁思 1361―1375/76,都昔格纳黑城,沉台子,希木台弟。脱黑脱乞牙1375/76

帖木儿灭里1375/76

脱脱迷失1376―1391

科利贾克1391―1420

博剌克 1420―1456

参考资料:网上,《金帐汗国兴衰史》

蓝帐汗国世系表

昔班(术赤第五子,拔都弟)

子勒哈都儿

子哲齐不花

子巴答忽儿

子蒙哥・帖木儿

子弗剌德

子伊伯剌罕(分治)

弟 ・沙(分治)

王家洼村是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店则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83010623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10830。邮政编码为719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12 ,车牌号码为陕K。王家洼村与李家洼村、峪口村、张家石硷村、苏家塔村、高家川村、张家圪台村、牙圪堵村、崖腰沟村、邓家川村、李家坪村、薛家楼村、枣坪则村、暖泉洼村、高家畔村相邻。

王家洼村附近有黄河太极湾、高家洼塬北国风光景区、清涧路遥纪念馆、李家崖城址、袁家沟毛泽东旧居等旅游景点,有清涧红枣、清涧韭盒、清涧粉条、清涧煎饼、清涧油糕等特产。

谷姓在文登2007年底统计为第108姓。

山东登州府文登县谷姓祖籍兖州府鱼台县,明初迁入威海谷家疃,1明初由谷家疃迁入中汪疃。2迁入界石王家泊子。3迁入汪疃黑龙洼、4迁入古龙屯、5迁入王家产、6迁入三家庄。

三家庄:万。王家产、黑龙洼:元。古龙屯:源。王家泊子:文。

可以查,但难度大。有很多网友提供行第、字辈的几个字然后找族谱,可以说99%都是石沉大海。尤其是有一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找到家谱的,这期间字辈有可能是后来起的,和原来的就不一样了,所以按照字辈去找家谱比较困难,还要结合其他资料。

首先应该知道所属姓氏的郡望、堂号,属于哪一支派,再根据这些信息找到对应的祠堂(家谱一般在族长、族头那里,或者族里指定的某个人保管,另外祠堂也会有)。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我的相关回答,在此一并附上,供参考:

下面是我看过的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附寻祖步骤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各类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得姓始祖:丁公伋。

据《 通志·氏族略 》,“丁氏﹐姜姓﹐齐太公生於公﹐支孙以丁为氏。”

炎帝后裔吕(姜)尚,因辅佐周武王灭商之功,于西周初被封于齐,被称为齐(姜)太公。太公后,子伋立,伋逝后,周敕封其谥号为“丁公伋”,是为丁公。其后裔子孙中有一支以先祖谥号为氏。

中国的丁姓大都源自这一世系。

我始祖铎公与兄弟本公二人,明洪武二年由洪洞迁睢州(现民权县与睢县一带),目前已遍及大江南北海内外。

1986年,我在外求学,寒暑假节期间,经常见人来家找家祖父怀昌公商议修祠堂、祭祖坟、续族谱等事。当年农历十月初一,丁氏睢州族谱续修委员会成立,家祖父被推选为理事之一。一来二往,因此,我与此次续谱编纂、主执笔世彬兄结下往年交。

从那时我才明白。我族丁氏,得姓始祖为姜太公之子丁公伋。我支始祖,铎公、本公兄弟二人,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迁河南祥符(今开封),一路颠沛流离而失散。相传,数年后,偶遇于龙塘集,抱头相泣,互诉衷肠,铎公为弟本公被欺而愤,决定两家换址而居。

丁庄寨原名青杨树坟,郑姓人众。铎公移住此地后,人丁兴旺,改名“丁庄”。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族人抱团取暖,浚濠打墙筑寨,“丁庄寨”由此知名,族人称铎公后裔为睢州丁氏“北门” 。本公居豆子营,后裔被族人称为“南门”。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一世宏范(字吉甫)公首次修谱,“检阅典策,幸得从堂伯祖留遗一纸,始知先代名讳,前有所稽以定其尊卑长幼之次,后有所据以分其亲疏远近之支。” 民国十四年(1925年),本公后裔十五世朝献公,感叹本公后尚有七世系无记录时,铎公后裔十五世怀公(子普斋)公等正商第二次续谱,于是两相约合叙。为正支脉长幼昆仲之别,依据十三世士弻(字镜泉)公予定排行字“ 传世在立广兴宗恕家学” ,复续十字“ 道凝令闻远德修裕泽长 ”。1988年第三次续谱告成,为长计,又复续十字“ 勤孝原业本泰和庆恒昌 ”。

1932年至1934年,家祖父怀昌公同族祖父怀卜公等四人在河南省府开封武术擂台上数次获奖,拜受影响,丁庄寨一度成为豫东、鲁西南一代梅花拳真传集结地,名震四方。

我初中前一直在本村就读。丁庄学校五年制小学、二年制初中齐全规整,教师大部为公派,本村寨以及附近村庄适龄儿童皆在此读书。学校建在村寨的东南门旁,校分南北两院,北院教室原是丁氏祠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丁氏祠堂及内祖神龛、通字碑尚保存完整。校南院建有教室两排,院外东侧操场紧挨高高厚厚、郁郁葱葱土寨,墙外“海子”环村整整一圈。村东南角有丁氏祖坟及碑石三幢。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族谱,因为她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信息,更是把同一个家族里面的各个小家庭,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随着时代进步,把族谱推向数字化、信息化,不仅能解决前人纸质族谱修谱工作量大、耗时耗力耗钱、印量小、保存难、易损坏、携带不便,查看麻烦等问题,也能使得族人受到传承亲情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

有鉴于此,2022年5月新冠再次肆虐居家期间,特寻《丁氏睢州族谱》扫描制图,并于 褶皱泛黄纸间揣摩先人之叙序跋,苦苦探索不得已时发微信,以求正本清源,侄子伟立传来他自制的《睢州丁氏族谱》电子版表格,更加适用简单,看后很是欣慰。望新时代年轻族人,能借助互联网之力,主动成为修谱主力,实现资源共享、快速传播,满足族人的阅读与寻根需求。

铎公后裔十七世孙  世毅

2022年5月9日

家族谱何为而修也?忧宗派之失其传而修也。盖水有源木有本,为子孙者宁能忘其所自来乐?是以名家盛族莫不有谱。予丁氏,本太公之裔,昔太公之子名伋者封于齐曰丁公,其后遂以命族世袭公爵,有由来也,迄今三千余年。未详何时沦落洪洞,寄业耕读,逾至有明迁居河南

予始祖铎公,只弟被迁,初住祥符,后徒睢州。其留祥符者,既不可考。即现居睢州者,分为南北两门,亦几失叙。今尚如此,后将安望乎?予家君心窃忧之,不胜概叹。适族侄有名可聘者,过予而言曰:“丁氏之族由来久矣,丁氏之族寝亦盛矣。然上不知所承,下不知所守,清夜以思,殊有怨然,不能自安,者盖修谱,以诏来兹。”家君闻之,欣然以喜,遂命予与可聘等董成。其事极,知固陋不堪胜任,但命不敢违,事无容辞。维时访问父老,检阅典策,幸得从堂伯祖留遗一纸,始知先代名讳,前有所稽,以定其尊卑长幼之次,后有所据,以分其亲疏远近之支。虽世远年灭,若难考详,然由今观昔,燎如指掌,即间有遗,亡付诸缺,略要亦旁,支别派非,本源之所,自出云尔。

乾隆五十六年岁次辛亥季冬        宏范吉甫氏序

春二月既望,余修谱於积善堂之西侧,适有族人至外,至者伏案而观之,观毕曰:“谱贵简明,贵质实。若兹之谱,有世系,又有世纪,不几于烦且文乎?” 余曰:“非也。” 区区之忧,愿为吾族道之。夫族本一气,若大木然,有根有干有枝有叶,虽千花万实纷然并现。而要其连理相属、脉络相接,自有秩秩不紊者,不分叙不足以见一本万殊,亲有等恩有杀之礼,此瓜瓞之所以作,而世系所由来也。且族同体,若众水然,有江有汉有河有济,虽千派万流各自奔腾,而要其同归于东,共聚于海,自有隐隐契合者,不合叙不足以见万殊一本。荣分甘辱共秽之谊,此常棣之所以颂,而世纪所由来也。奈之何以烦且文疑之哉?族人唯唯欣然色喜,请书于篇,以昭后裔。

乾隆五十八年岁次癸丑仲春月        宏苑吉甫氏序

丁氏,吾睢名族也。诗书世业绵廷于明清以来,到于今称诸士大夫之口,不置也。溯其先世,敦天显笃友于伦常克尽,遗泽犹存,窃赏羡其式毂之美、贻谋之善,桑梓敬恭心响往之也久矣。乙丑秋八月既望,丁君普斋来言曰,予族兄录波、族侄从周,因谱牒宜修,纠合族人而踵续焉,谱即成将付梓,请予-言弃其端幸勿辞。且以旧谱示余,余深有感于作谱之难,而续之之不易也。读谱,知创自吉甫公,自序其本太公之裔,昔太公子名伋者,封于齐,曰丁公,其后遂以命族世袭公爵,始恍然,于世德所自来,读序述凡例,世系则析而分之,世纪则罗列而之,瓜瓞之做,常棣之颂;并慨然,于家风所由长。甚矣,作谱之难也。夫共和肇造,匪患日炽,贫者流亡相继,富者朝夕不遑,庆弟往来之礼十盖废八九,而丁君予独殷殷於是焉,岂非以宗派攸分相承勿替,为之后者,责无旁贷也。抑以兵燹之后流漓之余,将以教族人固宗亲、厚同姓,繁者理,而涣者萃也。推斯续谱之志,可谓情深而虑远矣。国之运,会抑率数十年而变,其百余年不变者,盖绝无而仅有也。独丁公自迁睢后迄今,已五百年,其间世运之沧桑,人事之陵谷,甚矣。而其礼之习曾无少变也,猗欤盛哉!余故述其世德之遗家风之尚,以告后人。鸣呼,吉甫公之为是谱也,支分亲疏、恩殊隆杀、辩异统同,了如指掌。然历世即久,渐至舜  又得 继 事,若丁君子者,力振于丧乱之中,起而续修之,以敦睦之谊淑其身,复以敦睦之谊训其子弟,他日后起有人远绍前烈殆可於今日卜之。云。

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十月之吉        岁贡生里后学孟乃成谨撰

窃谓木之有本水之有源 有固然,无可疑者。然木有本而长则生枝,枝愈生而愈繁;水有源而流则分派,派愈分而愈乱。若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则枝亦无从生也;不溯其源而观其源,则派亦无有从分也。又何以见本固而枝荣,源远而流长哉?惟人亦然,人有九族,族愈传而愈远。人有三宗,宗愈分愈众。使不及时备志载之家乘,上有数典忘祖之羞,下有离宗失绪之憾,此谱之所以修也。

乙丑仲冬,适友人丁君  治臣合族续谱,因求序於余,余不获辞,不得不勉为执笔。案,丁氏出于武王封国之初,齐太公之子,名及者,号丁公,遂以为姓焉,迄今计之三千余年,疏族分支无从联合。惟有洪洞县迁睢者始祖铎公、本公相传十五世,族人不下有百十余家,北有丁庄寨,南有崔寨,以及阎庄、陈小楼寨。以人数计之,共有九百余口。前谱虽在,所未补入者,已有数代。族长丁君士志,创议续修,又有族人怀锦、竹芳等以资助之,阅 年而谱成。辈行排列分明,条规部列严整。历代书香籍此永传勿替,数家族望庶可并著,增光所有,文人学士克传手泽,者莫不备,载以示后人,而孝子贤孙,亦可因家谱之修,而思木本水源之义也,岂不懿欤?是为序。

庚子辛丑思正并科举人邑后学信        徽汪瑞洵拜撰

夫国有史而后世代明,邑有乘而后人才著,家有谱而世系昭。谱也者所以起后世,木本水源之思,兴子孙敬宗睦族之念也。吾族始祖,一曰铎公,一曰本公,兄弟二人,当明初被迁,携手同行,始居祥符,后徒睢州因家焉。旧谱序云,铎公居丁庄寨本公居豆子营。铎公茔地墓图班班可考,春秋祭扫尚无缺焉。所可悲者,惟吾本门之本公,不惟茔地墓图芒无依据,本公以降,中间尚有七世世系隔绝无存者,若祖宗有灵,能勿痛恨九泉下也。今虽门阀称盛,户口不下数百余家,而由后溯前,其绵延一线者,寒微竞至斯极也。献有修谱之意,惜独力难成,因约族中普斋、录波二兄协力共赞,祥考参阅年余,告竣并付奇厥。后子孙读是编者,如得其祥续而修之,是又予之厚望,也夫。

                          十五世孙朝献谨识

吾家族谱,创自先高祖吉甫公清乾隆癸丑,运今共和乙丑,屈指计之,已百余年矣。而我族瓜棉椒衍,星罗棋布,散处四方,甚有同宗同族之觌面莫识,访以先人之名讳茫焉莫考,安可与之言敦宗讲睦族哉!先祖父镜泉公屡有志焉加意续修,咸同之间,念匪倡乱于前,土寇峰起于后。丁丑戊寅,旱灾为虐赤地十里,兵燹饥谨靡有宁岁。光绪中叶,匪氛渐靖,我先祖父已年近期颐,力不称心,玉玉焉愤恨以殁,惜哉!壬申年,予馆于杜君楚白家,适有肖朗初先生主讲,席于赵君访徐家者,三载朝夕,吾谈及修祠堂、续族谱事。予闻之继述之志,怦怦欲动。旋 时即与族人商议,又值浮符窃发、抢劫架票,无虚日方,修寨浚濠之不暇事,遂寝。甲子予设教于家,有族兄名怀锦、竹芳者,过予而言曰:“吾氏族谱屡议续修,皆因乱而辄止,今稍平曷,篆序乎?” 予闻之曰:“此素志也。” 爰聚族人共议,众咸欣然。于是有承办者,有善写者,有参阅校正者,有奔走效劳者,无不踊跃争先。未几,同迁 本公之裔族兄名朝献者,来议合叙,是盖祖宗在天之灵,欲使吾族涣者终萃,离者复合乎?不然何以适有同志也?于是两阅寒暑而稿始就,用付石印。虽族姓枝分派别,而溯源一览,可悉我同宗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庶几。睹斯谱,而木本水源之思,敦宗睦族之念,油然以起。此谱之修所系岂浅鲜哉,因特识其颠末以弁端云。

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孟冬月下浣  十五世孙怀公谨识

余闲览吾旧族谱,始祖兄弟迁睢,分为南北两门,有门稽至素亭公以来,迄今尔七十余年矣。其中名字班班可考,及又览北门谱序,稽至吉甫公百有余年。考北门始祖铎公下叙甚为清晰,某也为昭,某也为穆,某也娶某氏,某也系某支,绳绳继继,耗无差落。考本门始祖本公以降,中间隔绝七世二百余年、坟墓配氏均失考,予不禁携此谱与吾胞伯同为览观,而言曰:今吾族日蕃,耕者多而读者少,又移居迁徙,若后无人叙修,代远年灭,再为隔绝,如为水之无源,木之无本,此吾之所抱恨也!吾伯默然久之,曰:“谱之修,非一人之力所能成。” 于是约族伯朝运、朝贺,未几而北门族伯竹芳、怀公来约合叙,成事家祠。吾村离家祠四十余里之遥、吾伯素多疾病,年近花甲,虽风雨密雪未赏稍闲,与诸伯同力协办,越年余而成。吾伯尤恐坟墓失考,命予绘图,远近考查碑记,载入谱中,使后世子子孙孙一览得悉,云尔。

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孟冬月彀旦      十六世孙传德敬跋

吾族明初由山西洪洞奉旨迁于河南,始祖铎公、本公,兄弟二人分南北两门,定居唯州,寄业耕读历代,书香门阀昌盛,传之士大夫异族众人之口,谓之名族也。

历代族人,严尊家规族训应运而生,各守本分,风雨同舟,和睦邻里,积德好善,见义勇为,选今六百余年,相传二十二世矣。

吾氏族谱首创于先高祖吉甫公清乾隆年间,后续于民国十四年,屈指六十余年,其木本水源宗脉分支一览可见,遂日月推移世运之变幻,历经沧桑,原谱仅存者了了无几。而吾族后世繁衍之盛,同宗共族者不下五千余口、布居多处,相遇莫识,更有什者,先人世系茫然,何以礼尚往来?今逢盛世,歌舞升平,族人喻意修谱云云,皆起敬宗睦族之念也。

适有世均、世德、在启等事遇,言及修谱之事,曰,吾氏族谱年深久远,大部遗失,尚不续修,宗脉不失其传呼?吾等宿愿不谋而合,随讯南门众,皆欣喜。时与族叔谦传、弟永谋,侄在明等集聚商议,于一九八六年农历十月初一日,推选代表五十余人聚,於家词、修坟、祭祖筹划商讨,推选族祖怀昌、族叔谦传、族兄世中、族弟永谋、族侄在殿主理修谱事宜。编辑校阅缮写等数人,登记集资各尽其责、伏案奔走无不奋力,遵原始、参各式、正贻误再三修改、历经炎暑寒星,定稿成辑。宗脉分支、世纪世系排列清晰,传阅互审、群策共勉不厌其烦,终告其成。并望后代子孙有志者延年再续。

十七世孙世坦公元 一九八八年春月

夫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以昭其发展之由来也。族谱为何也?故名家盛族皆修谱,以详述之。

吾氏明初,迁徒河南,定居唯州,寄业耕读,门阀昌盛,遗泽犹存。唯州区域间,出之异族众人之口,谓之名族也。

今逢世盛,国泰民安,年丰景佳,乃修谱之良机也。吾久有修谱之念,然独立难成,遂约族祖谦传、族伯永谋、族弟在忠、族孙广函广田等合议续谱之事,并在族人中广为宣传,众人皆喜诺。

适北门族叔世坦世均世德、族兄在启来商议续谱事宜,并曰:名家盛族莫不有谱,修族谱以彰勤孝忠烈,吾等应奋力理。吾等闻之欣然兴起,遂奔走向告,并委托族叔永初、族弟在新、族侄鹏旭,与北门奋力董成。其事历经一年之余,几经修改,新谱始成,连理相属、脉略相通,由始至今,简明易懂,以供后代子孙考洋。

十世孙在明敬述公元一九八八年春月

家之有谱,所以溯渊,明根本也。然年沿代隔,难远稽故,此谱断自铎公。始公迁河南,兄弟偕来不知,几几相传,居睢者南北两门,一居豆子营,一居丁庄寨。公之嘉言懿行,杳不得闻,不敢妄赞。但传兄弟,睽隔偶遇于龙塘集,即抱头相泣。观此一事,其敦天显笃友于伦常克尽,迄今数百年,犹可想见云。

十十一世孙宏范谨识

吾氏自迁睢以后,铎公、本公既分为两北两门,一居丁庄寨,一居豆子营。而本公后裔复迁于闫庄崔寨,铎公后已亦有居东丁庄、楚洼者。既居不同乡,故随意命名,同宗共族觌目相逢,即知其名亦未详其为几世。我先祖父镜泉公因予定排行字:“传世在立广 兴宗恕家学”,今复续十字:“道凝令闻远 德修裕泽长”。庶我后昆命名之际,心无疑或,而宗族相遇,知其名亦即知其为几世也。

此次续谱,继一九二五年上次续谱六十二年来,历经沧桑,内乱外患,天地 覆,不尽详述。时至今日,歌舞盛平,人寿年丰,政道人和,百事具兴,各大氏家族皆云续谱之事,我族则决定续谱之。

此次续谱基本原则是,以原谱为基础,凡在老谱者,继而续之

吾氏自迁睢以后,曾两次续谱因事运变幻,分门移居多处,为共族相遇知其世纪,不失其礼,先祖父镜泉公因予定排行字于中:“传世在立广 兴宗恕家学”。后公元一九二五年复续十字:“道凝令闻远 德修裕泽长”。此三次续谱,门阀繁衍更盛,不言东西南北干里之遥者,仅南北两门及合续者,就有十余个村庄。为长计,今又复续十字:“勤孝原业本 泰和庆恒昌”,以正我睢州丁氏铎公、本公后裔支脉长幼昆仲之别也。

十七世孙世均公元一九八八春月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谱系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谱系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1227),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部人。而按照蒙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