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清涧县·韩王母墓》陕西名胜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3收藏

《榆林·清涧县·韩王母墓》陕西名胜简介,第1张

《榆林·清涧县·韩王母墓》陕西名胜简介

在清涧县北25公里官山岭。

据《谭吉璁韩王母墓碑辨》曰:“清涧之北五十里,为官山岭,岭之中有韩王母墓,不封不植,而居人至今不敢耕牧也。土人云,齐王韩信母冢,冢下有坎窞数十处,皆深至丈许,云作灶井设伏者。夫韩信生淮阳,未尝至清涧北。盟会编云,韩世忠,绥德军人,少时,曾戏槊于二郎山,此宋史所不载,宜其母墓不著也。今韩王墓为世忠母墓无疑。至坎其下,堑其旁,皆宋人拒马处也。南渡后,韩王故乡已没于金,尚得封识之乎!”

东周襄王十七年(前635)猃狁被晋文公攘居西河圁(秃尾河)洛间,史称白狄,清涧县由白狄族居住。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属秦。秦时属上郡肤施、阳周2县。

西汉时属汉上郡、圁阴。莽新为方阴县。建安二十年(215)被羌族和匈奴占据。

三国至西晋,匈奴与汉错居。魏黄初元年(220)地为魏国并州所辖。西晋统一后,属晋国并州。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为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领地。义熙三年(407)匈奴酋长刘勃勃叛秦建夏,本境隶夏。南北朝时先后为北魏、西魏和后周所辖。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境内首设朔方县,属东夏州朔方郡。神龟元年(518)置城中县。西魏大统十二年(546)设绥德县(治今县折家坪镇境)。废帝元年(552)析置延陵县。

隋代先后属雕阴郡绥德、城平、延福县。

唐武德元年(618)属并州道绥州。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二年属延州。九年(635)境内置浑州,后浑州宽州并设宽州。后梁属忠义军。后唐隶延州彰武军。

北宋初归陕西路,继属永兴军路。北宋至道年间,为西夏所据,县废。康定元年(1040)筑土城。庆历元年(1041)隶鄜延路。元丰七年(1084)设青涧城。元符二年(1099)隶绥德军。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青涧城升为青涧县,隶鄜延路绥德州。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青涧归蒙古汗国。元代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绥德州。

明洪武二年(1369)青涧归明,隶绥德州。四年(1371)县名改为清涧。成化九年(1473)隶延绥镇榆林道。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属延安府。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占领陕西,改清涧县为天波府。

清顺治二年(1645)复称清涧县,仍属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绥德州升为直隶州,领清涧、米脂2县。

民国间,隶属几度变化。1913年,清涧县属陕西省榆林道。1926年废道,为省直管县。1935年11月,大部地域属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陕北省所辖。1937年12月,为统一战线区所辖。1940年3月,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1949年5月,隶属陕北行署绥德分区。

1950年1月,属陕西省绥德分区所辖。1956年10月隶榆林专区。1958年12月,并入绥德县,1959年3月,清涧成为中心乡,仍隶榆林专区绥德县。1961年,恢复清涧县,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2年,榆林地区改为榆林市,清涧县属榆林市辖县。

清涧县古名宽州,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包西铁路、210国道穿境西而过,渭清公路、210国道交汇于县城。清涧县是中国红枣之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享誉全国的“红枣之乡”、“道情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

《榆林·清涧县·种公井、祠》陕西名胜简介

在清涧县城内。关于种公井的传说,据《清涧县志》记载:宋种世衡筑清涧城之泉,凿地百尺余遇石,世衡命屑石一畚,予百钱,卒得泉。今谓之种公井。筑城凿井,予民造福,民众永远纪念他。以后在清涧县城内修建祠堂,据《一统志》记载,祀宋种世衡。

《榆林·清涧县·韩王母墓》陕西名胜简介

《榆林·清涧县·韩王母墓》陕西名胜简介 在清涧县北25公里官山岭。 据《谭吉璁韩王母墓碑辨》曰:“清涧之北五十里,为官山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