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沈,祖籍吉林市乌拉街镇,目前还有家谱,不知道满姓是什么?属于哪个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7收藏

我姓沈,祖籍吉林市乌拉街镇,目前还有家谱,不知道满姓是什么?属于哪个旗?,第1张

都善氏(从女真时代的徒单发展而来,后分为杜和沈两个姓氏),见《锦州满族姓氏》。

申佳氏(沈佳氏---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没有沈佳只有申佳氏,申佳氏世代居住乌喇地方)。这个姓氏为女真老姓,在金代的时候的女真姓氏为沈谷,就是女真语音“彻穆衮”的转写。

盛佳氏(世代居住色钦地方),其后人也有用沈和盛的姓氏。

颜济里氏(见《辛亥革命后的北京满族》---颜济里氏后改汉姓颜、沈)

正白旗姓沈的,老姓是“图单”,镶黄旗姓沈的,老姓是“爱新觉罗”,其他旗的话,因为原本就有八旗汉军,也就是还是姓沈, 沈姓满族还有一些是被俘虏的朝鲜族沈姓,后来加入满族但仍然为沈姓。

至于说属于哪个旗,这个看不出来,也不能帮你分析出来。

朱元璋留下20字为后世子孙排族谱最终是用了一半,明朝就亡国了

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本来只是一个和尚,但是在元末的环境中因缘巧合参加起义军,并且最后成了起义军的一个领导者,在刘伯温等名将的帮助下成功坐上皇位,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纯草根出身的皇帝,因为在当上皇帝前,朱元璋往前追三辈、五辈也不是什么达官贵人,朱元璋称帝后还留20字为后世子孙排族谱,但是最后只用了一半,明朝就亡国了,究其原因我觉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不顾朱元璋的嘱托,首当其冲就是朱允炆,违反祖训上台就削藩,想要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没错误,但是这太急了,后来就是明成祖朱棣起兵反抗,把朱允炆给打跑了,自己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而朱允炆跑去哪儿了,现在还是一个没解决的难题,然后就是明朝很多皇帝都是不理朝政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天天沉迷于木匠的工作,导致了当时太监干政,虽然后来崇祯帝继位发奋图强,但是还是没法挽救日渐颓废的明朝。

第二个原因就是明朝皇帝寿命很短,更迭快造成明朝根基并不稳,明朝皇帝很多都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就去世了,造成明朝改革频繁,社会动荡,就比如前任皇帝的改革还没弄完,新皇帝即位,旧改革直接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给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朱元璋虽然留20字来为后世子孙排族谱,但是这些字并没有用完明朝就已经灭亡了,最后只用到了“慈”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给自己儿子用了这个字,排朱元璋留的字里的第十一个,也只能说用了堪堪过半

佛教五祖是弘忍禅师。

五祖弘忍禅师,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2年),十三岁,剃发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

弘忍禅师出家后,便住在双峰山,奉事四祖。弘忍禅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和。同学经常欺负他,他也不争辩,泰然处之。

《楞伽师资记》中讲,他“住度弘愍,怀抱贞纯。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

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

意思是说他心量宽宏,慈悲仁愍,纯洁无暇,不谈人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心心在道,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时无处不处在觉照当中,而且经常干苦活重活儿,甘为大众服务。

扩展资料

弘忍禅师

五祖弘忍禅师,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2年),十三岁,剃发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

永徽三年(651年)道信把法传衣给他。道信死后,弘忍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他于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安单接众。

由是其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后世称他为禅宗五祖。

七岁时,为四祖道信禅师所遇见。四祖叹曰:“此非凡童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

于是就派人跟随他回家,征求他家长的意见,能否让他出家作为道信的弟子。他的家长欣然同意,并说:“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岂伊小骇,那堪击训若重虚受,因无留吝”。

这样,弘忍就被带到了道信主持的双峰山(又名破头山)道场。

咸亨三年(672),弘忍为觅法嗣,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其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听说之后,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将两偈比较,认为惠能的悟境高于神秀,夜里为惠能宣讲《金刚经》大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惠能大悟,遂将衣法密传给惠能,命他连夜南归。(弟子有法如、神秀等,皆传化一方,有“十大弟子”之说[3],后传法于六祖惠能。)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弘忍逝世,终年七十四岁。唐代宗谥号大满禅师。

-弘忍

1、象征含义不同。祖即血统直系先辈之人也,宗即家族的分支。

2、字义不同。按甲骨文中拆字组合,祖=示+且,“且”在甲骨文字形为祖庙状,由“土”形转化而来,象征着祖先崇拜,“祖”字面意思为又又,及示的二重进阶关系;宗=大+示,代表大示。

3、代表的辈分不同。以甲骨文中代表五代关系则是以示为基准:太祖 (示之曾祖);祖 (示之祖父,祖=示且,又名太宗);宗 (示之父亲,宗=大示);示 (示,表示当世);小示 (示之子,下一代)。

祖是某支人的开始,宗是祖的后人,祖是某支人的开始同时是目前人的先人。祖一般只有一人,而宗不限一人,宗室是指各支人的先人。祖即血统直系先辈之人也,宗即家族的分支。

1、祖: 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

2、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

3、先代:~宗。~业。~制。~祭。~国。

4、初,开始:鼻~。

5、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

6、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

1、宗: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

2、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

3、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

4、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

5、尊奉:~仰。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

6、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

扩展资料

本义为“给力的先人”。形声字,从示,从且,且亦声。“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

祖(且)本形为“男根”,这是受郭沫若1929年所发表的《释祖妣》影响,但是,现在又有相当多的反对意见,认为“祖”字本为陶罐之形,仰韶文化有不少祖先陶罐,并有将陶罐上部塑成人头状,大概是装尸骸用的,故后人以陶罐状之“且”为祖先之且。

“祖”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

参考资料:

-宗

-祖

粘:(nian)祖籍河北省武邑县,请问粘姓的由来,粘锁柱。在台湾彰化鹿港附近有个顶粘村及厦粘村,其族谱第一代为金朝之开国大将完颜粘翰,尔後其子孙由河南迁山东,再从山东到福建泉州辗转来台,现在台湾粘姓後代好几万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姓氏之多可在世界居冠。宋人《百家姓》所收以汉族为主,少数 民 族的姓氏几未收入。(《百家姓》只是蒙学读本,古代姓氏书籍极多。此文不对。有《姓苑》《姓源》《元和姓纂》《姓源珠玑》《姓氏考略》等收录大量汉,女真,蒙古,鲜卑,突厥姓氏。汉族有许多冷僻姓)其实,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闽台的粘 姓便是其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姓。“粘”属于多音字,既读作nián,又读作zhā n,此粘姓读作nián。

粘姓人主要居住在福建和台湾,据统计福建晋江市900余人,石狮市40多人,泉州市500多人 ,南安市1100多人,福州、厦门、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合计2640余人。在台湾粘姓人 主要集居在彰化县的鹿港镇和福兴乡,约有380多户、6000余人。此外,在台中、台北、高 雄、屏东、花莲、台东、南投、嘉义、台南、基隆等地也有粘姓人居住。据说台湾粘姓多达 10000余人。此外,在美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香港、澳门也有 粘姓人定居。全世界各地的粘姓人,总计大约在15000人左右。台湾的粘姓来自福建,是在 清乾隆年间越海去台湾谋生的。国外的粘姓,一部分来自福建,一部分来自台湾。

粘姓人比较少,然而内聚力很强。在福建和台湾均设有粘氏宗亲会、粘氏宗祠,定期地举行 祭祖活动,并编纂家谱、族谱。粘姓人大多务农、务渔、务商,其中有少数人成为实业家, 在台湾有一部分粘姓人进入政界,充当下级公务员,还有的人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在福建 的粘姓人,在户口上均填为满族(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曾报为汉族),在台湾的粘姓人则自称是 女真族。

由于多次赴台,我曾与台湾的粘姓人有所接触,又曾到福建实地调察了解粘姓人的情况,因 而 看到了粘姓的家谱和族谱达8种之多。这只是粘姓家谱族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有些粘姓 人不肯向外人出示其家谱族谱,寻找工作相当困难,没有粘姓名人的协助是难以进行的。

这些家族谱编修的时间有早有晚,最早的族谱始修于明代后期,其后又不断增修。有的家谱 修纂于清代和民国年间,个别的家谱是近年所修。家谱族谱的篇幅不同,有的长达10余万字 ,有的只有1万多字。这些谱书主要是记载粘姓的世系、居住地、祖茔所在,同时也对某些 人的事迹作了记述。

这些家族谱均记载,福建粘姓的祖先名叫博温察儿,元代时曾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于 元朝末年浮海南游,到达了福建晋江的浔江浔海居住。这里在元代产海盐,设有浔渼场。因此,粘姓家谱族谱多题有浔江、浔海、浔渼字样。博温察儿的坟墓尚存,在今石狮市永宁镇杨丹村(石狮市原属晋江,1987年从晋江 市析出)。博温察儿是福建、台湾粘氏的共同始祖。

博温察儿的事迹,史书无传。家谱称:“博温察儿,南合公之子也。知河中府,旧谱遭倭乱 散失,政绩事迹莫考,闻之故老,谓公因世乱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晋江永宁杨丹。” 南合,《元史》卷一 有传,附于粘合重山之后,传称南合“子博温察儿,知河中府”( 中华 校点本3467页)。南合之父为粘合重山,原为金朝贵族,金末为质于蒙古。金亡以后,协助 成 吉思汗略地有功,后为中书左丞相,协助右丞相耶律楚材“建官立法,任贤使能,与夫分郡 邑,定课赋,通漕运,足国用”(校点本3466页),死于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赠太尉,封魏 国公,谥忠武。

粘合氏即粘割氏,又作粘葛氏、粘哥氏。在《金史》中,有粘哥荆山、粘葛奴申、粘割韩奴 、粘割贞、粘割斡特剌等十余人,说明粘割氏是女真人中的重要姓氏。女真人的姓氏有白号 之姓与黑号之姓的区别,据《金史·百官志》,粘割氏属于黑号之姓。清人何桂撰《金史姓 氏考》,遗漏了此姓。陈述先生撰《金史拾补五种》,于《金史氏族表》内指出:“《辽史 》 三六属国军有粘八葛,又卷七0属国表寿昌三年二月,粘八葛酋长 请复旧地。此粘割氏,或即其后裔也。”若此,则粘割氏是女真人中出现比较早的一个姓氏 。

粘氏族谱之修纂,始于明代。有粘灿者,字懋昭,又字中美,号涤楼,生于成化八年(1472) ,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官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晚年辞官后修纂粘氏族谱。“方成而 未传布,洪潦泛溢,书斋遭陷,谱稿亦被溺,因有一二遗失。”明隆庆二年(1568),粘锺德 将遗失的部分补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粘锺星、粘洪楠叔侄 又加以补修。其后,粘本盛、粘士麟于清初又加以增广。粘本盛于顺治八年(1651),“宦游 北直,访得武邑、邢台、临汾、洪洞诸派宗支”。康熙四年(1665),命其子士麟“辑修武邑 世系,合一册”。上述族谱皆已佚失(包括武邑粘氏在内),据后来粘琼林在《浔海粘氏家谱 》所言:“晋江之博温察儿,武邑之春童,邢台之木达木可,三派以三公为分居启祖可也。 ”

武邑、邢台在河北省,临汾、洪洞在山西省,这是北方粘氏所居住的地方,可称北方粘氏; 福建、台湾之粘氏,可称南方粘氏。北方粘氏不限于冀、晋二省,在山东省也有粘氏族人。 据定居哈尔滨的粘领弟(女)告诉我,她原籍是山东省莱阳县高格庄公社东大策村。山东省的 粘氏,是由河北迁移而来,还是独立的一个族支由于缺乏研究,尚不明瞭。不过它说明粘氏在北方的分布范围也很大,不次于南方粘氏。

粘氏属于金代女真人粘割氏的后裔,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不过粘氏家族谱中,都一致 的把远祖追溯到金代宗室贵族粘罕(完颜宗翰),把粘罕列为粘氏的一世祖。这个问题比较复 杂,粘割氏属于黑号之姓,完颜氏属于白号之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姓氏。或许粘姓人把“ 粘割氏”误作“粘氏”了,亦未可知。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以前,只可作为存疑,待深入 研究以后,才能有准确的说法。

尽管如此,粘姓15000人的存在,却向我们透露一个重要信息:女真人的后裔至今仍然存在 。金朝的皇族完颜氏,在北京有许多后裔,现在均改为王氏。清代的麟庆(著有《鸿雪因缘 图记》)和崇实、崇厚,都是皇族完颜氏,属于金世宗旁支之后,有确凿的证据(详拙著《皇 裔沉浮》,学苑出版社2002年)。非皇族的完颜氏,在安徽、甘肃、河南也存在,采取聚居 方式以自卫。粘氏的存在,使我们对女真人后裔又增加了新的信息,这是耐人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也是他的法名。他是江西省彭泽县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幼读儒书,长于八股文,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入翰林院,住馆八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曾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归国,归隐故乡。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起事,翌年(1912)民国建立,止净隐居不仕,闭户读书。民国二年(1914),由儒转释,归心学佛,专志净土。继读印光法师文章,即知老人法门龙象,尤为净宗山斗。进知观音大士,为弥陀左辅,莲邦智导。遂动朝普陀,礼大士,拜访印老之念。

民国十一年(1922)春,定海县知事陶在东公来山,与印光大师商议说:《山志》流通,令人由信向而改恶迁善,返妄归真,实为挽回世道人心之根本要务,急宜重修。大师看到陶公护法心切,救世情殷,就请普济、法雨两寺主人出面,恳请陶公主持《普陀山志》的重修事宜。陶公因为公事繁忙,乃委托邑绅王雅三君担任主编。

一、普陀朝礼,遵嘱编撰《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

重修《普陀山志》的事情商定后不久,许止净居士适逢其会,来拜访印光大师。民国十一年春,许居士来到法雨寺顶礼印光大师之后,把自己撰写的《礼观音疏》进呈给大师看,大师戴上眼镜,当场看了起来。疏文写道:「伏维我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居补怛洛迦之山,得大悲解脱之法。师承静住,标正法明之称。补处弥陀,授功德山之记。宝藏住世,回向菩提。威德园观,宏深誓愿。从闻思修,顿入摩提。得圆通常,举皆真实。熏修金刚三昧,清净宝觉圆融。十四无畏,福备众生。卅二应身,度该等觉。具大自在之功,妙容顿现。……」大师看完,感到许居士精通佛理,文笔超迈,翰林学士,名不虚传。但其中有「食廷璋之芋,克日西行」句,知道许居士尚未断荤。

大师抬头看着许居士,脸色严肃起来,突然发问:「汝吃素否?」

许居士答曰:「吃花素。」

大师作色呵斥曰:「倒架子,如此大通家,尚不以身作则吃长素,何能感化他人?」厉声大吼。

许居士如挨当头一棒,老法师刚才还是和颜悦色的,怎么一下子这么厉害。再一回顾自己文中的「食廷璋之芋,克日西行」的话,感到脸一阵发烧。老法师呵斥得对,光精通佛理,不能身体力行地做到,算什么学佛!当下顶礼印光大师,表示感恩,欣然乐受。印光法师面色转霁,从书架上拿下一部《印光法师文钞》赠给许居士。

第二天,许居士恭楷写了一篇启请文送给大师,请大师继续编辑《净土圣贤录》,自己愿意协助。同时,对于昨天见面受呵之慈训,表示万分感激,感叹大师高洁严厉的道风是名不虚传。大师见许居士知见纯正,文笔超妙,尤且是虚怀若谷的胸怀是末世少有的,于是委托许居士编辑《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许居士非常高兴地答应下来。

印光大师为什么见《礼观音疏》有「食廷璋之芋,克日西行」句,就知道许居士尚未断荤呢?这是因为「食廷璋之芋,克日西行」句来源于明代周廷璋居士临终时方才绝荤,五日后往生的故事。《金刚灵应录》记载: 「(明)周廷璋,号楚峰,云南人也。生于正德嘉靖间。为人淳朴,治家不计有无,有辄散之贫者。人与之语,辄笑。或谑之,詈辱之,亦笑而已。素向佛法,晨起,必诵《金刚》、《弥陀》、《观音》诸经各一卷,充然自得。曰,吾不离日用,不涉贪爱,如是而已。年八十七,以清明日上冢,决辞祖考。还,谓其妇曰,吾将行矣,弥陀迎我,观音势至俱来也。已而曰,观音谓我绝荤五日,可西行,遂日食一粥一蔬。至期,沐而冠,令子弟诵七如来名,而己诵经,既毕,端坐而逝。翼日,有香发于体,貌如生。」

许居士虽然接受编辑《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但是关于观世音菩萨的经文和感应事迹浩如烟海,不知从何下笔。于是多次向印光大师请教。大师反复开示之所以要编大士颂,目的是「期徧界流通,同沐慈化」、「令法界众生,同种善根,同生西方而后已」、「令阅者由欢喜,而得生善,破恶,入理之益」。许居士反复吟味大师的开示,不觉恍然悟大师的话,反映了观音大士之心。感应颂就是要借大士的本迹,以训世化俗。于是许居士广泛搜集大藏中关于观世音菩萨的经典,以及各种典籍关于观音感应事迹的记载,时经二载,终于完稿。其中颂文,近二万言,又加以注释,并节录各经以为明证。颂文三卷,经证一卷,共三百七十余页,寄给印光大师鉴定。

自此以后,许居士与印光大师函件往来,越来越多。乃执弟子礼,求大师授皈依,赐法名。大师仍令名止净。大师对许止净的文笔评价很高,曾说「许止净笔高万英,文雄一代」。

二、编撰《历史感应统纪》,印祖亲自校对流通

1924年9月到10月间,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争夺上海而爆发战争。前清翰林魏梅荪居士(1862—1933)在上海避难,念民生之苦,是因为将吏为争权夺利而发动战争。因此从明颜茂猷撰写的《迪吉录》中摘录36条关于将吏不好杀和好杀的因果报应事迹,写信告诉印光大师希望尽快流通,以劝将吏停止战争。印光大师给他寄了一本《二十二史感应录》,劝他遍阅二十四史,多请人手,选择显著的因果报应事迹编辑一本书,作为天下后世一切各界之殷鉴,等书成之后,准备刊印几万册。魏梅荪居士听后十分高兴,曾经多次跟印光大师商量编辑办法,但因为年老体衰,精神不给,又无力请人代劳,结果怅然中止。这是后来聂云台居士请许止净居士编辑《历史感应统纪》的一个发起因缘。

到民国十六年(1927)阴历九月的时候,机缘成熟,上海聂云台居士,请许止净居士编辑《历史感应统纪》,并奉太夫人命,供其薪水。许止净居士有编辑《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的经验,这次接受聂云台居士委托后,历时一年又十个月,到民国十八年(1929)阴历八月就完成了《历史感应统纪》的编辑。

许居士在自序中记录缘起说:「余友聂子云台,慨世道陵夷,人心陷溺,疵因果报应为宗教迷人之工具,摧陷不遗余力。邪说诐行,滔滔天下,乃著《家言》以训子侄,而受观摩之益者,日见增多。诚哉,吾人本性好善恶恶,毕竟不昧矣。一日谓余曰,劝善果报之书虽多,而小说家言,不能令人起信。二十四史善恶感应之事极多,彭兰台所辑太简,不足餍饫人心,君能为之搜辑乎?余自慨闻道也晚,日暮途穷,然救世为人之心,固耿耿与聂同也。乃不揣固陋,勉承其志,阅一岁有十月而告竣。上自有虞,下迄明代,叙事千有余条,传后加评,上引圣贤言论以明其理,旁采说部纪载以证其事,更为提倡佛教,进以第一义谛,凡二十余万言,其中善者升,恶者降,或于其身,或于其子孙,灿若列星,昭然在目,所谓日可令冷,月可令热,南山可移,此案不动也。」

《历史感应统纪》书稿出来的时候,印光大师本来计划闭关的,但聂云台居士在庐山养病,不能料理排印流通等事,所以请求大师来料理这本书的刻印流通事务。大师觉得这本书满己夙愿,功在千秋,校对刻印义不容辞。大师说:「此书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乃许止净于二十四史中采其感应事迹,加以评论,洵为劝善最有力之书。以其事皆属正史中事,彼邪见人不敢谓为虚构故也。」

从秋至冬三个月,排《历史感应统纪》三号字一部四本。同时因为学生喜看小字,所以又排四号字一部二本。德森法师任初校,印光大师任二校,夜以继日,十分辛苦。十月,三号字版出版,印两万部。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大师还抽空到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净土法门(范古农居士记录)。到阴历十二月二十日,四号字版《历史感应统纪》的校对工作也最终完成,可以付印了。大师本来可以去香港的,但是这时却病倒了。十二月二十一日,一弟子请大师至其家吃饭,大师因为不习惯坐汽车,出汗受了风。归来令雇黄包车,弟子不肯,令汽车开慢点,结果又出汗受了风。结果大师病了十多天,在病中度过了春节。

印光大师亲自为该书作序及撰写了回向偈。《历史感应统纪》出版后,许止净居士又进行修订,增补一万多字,改名为《增修历史感应统纪》,于民国十九年(1930)刻印出版。

三、参加三大名山志修订

印光大师1930年到苏州报国寺闭关之后,亲自修订了《普陀山志》(即《普陀洛迦新志》),于1931年仲夏出版流通。1932年春,大师皈依弟子李圆净拜访大师时说:「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实为一切众生的恃怙。师父在普陀山,曾请许止净居士,作《观音本迹颂》,发挥观音之深恩重德,至为周到。师父又亲自修订了王雅三所修之《普陀志》。为什么不将清凉、峨眉、九华《志》,也按照《普陀洛迦新志》的体例加以修订呢?何况《清凉山志》体裁尚好,但没有流通,人们没有可请的地方。《峨眉山志》,则只是志山,不复以发挥普贤之道为事。《九华山志》,则更可痛叹。当此世道人心陷溺已极之时,固然应该加紧修订流通,以作挽回世道人心的根据。」印光大师觉得李圆净言之有理,就答应了修订三山志的请求。

1932 年冬天,印光大师嘱咐许居士参加修订清凉、峨眉、九华三大山志。许居士在《九华山志》序中说:「壬申之冬,师座印公,属修三名山志,清凉体例完善,只文字略加修饰。峨眉凌乱,点窜稍繁,然只具稿本,呈师裁政。今从事九华,细阅周志,文字尚佳,但于淑世觉民之义,殊少建白,不得不另标宗旨,震聩觉聋。爰增立圣迹、梵刹、高僧、灵应、檀施各门,广宣佛化、济度迷津。而艺文中,亦必有裨于身心修持之文、意境高尚之诗,始为采录。其余概从汰略。世之好文学者,或不无疵议;然易模山范水之作,为慈云法雨之施,私心终觉获安。呈师法眼,再加笔削,自必有裨于后之读者,而上报地藏王菩萨应化之恩矣。」

四、依教修持,业熟往生

许止净居士受印光大师委托编辑《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过程中,与印光大师函件来往很多,并请求大师授皈依。德森法师撰写的《许止净居士往生记并颂》中说:「自是函件往来,益臻款密。乃执弟子礼,求老人授皈依,赐法名。老人仍令名止净。」

自此之后,许止净居士修持中遇到问题,即向印光大师请教,印光大师悉心解答。许居士所编撰的《金刚经功德颂》、《佛学救劫编》等书都由印光大师作序。

民国十三年(1924),大师给许止净居士回信,解答关于受戒的疑问,大师开示:「受戒一事,如在佛前受,但以志诚忏悔数日,即向佛前白曰,我弟子某某,誓持优婆塞五戒,及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即已。若曰要见好相,今人实难感通。乃是以好相作障,非随分随力领受法益也。」大师还批驳外道以呼吸有微生虫入口中,难吃素的知见。「世人不肯发心戒杀,每以力不能戒之事作难,此系阻人胜进之邪见。吾人依佛教行,当由浅至深,由粗至细。若最初即以充义至尽之事自拟,便为自贼。」(《净业月刊》第二十期,复许止净书)

1924年中秋日,印光大师给许居士所撰《金刚经功德颂》作序。序言说:「许止净居士,取古今载籍中感应事迹,分类述颂。其友刘契净,又为之注。庶阅者咸知义理渊深,功德广大,生正信心,勉效前修,随其功行浅深,亦得种种利益也。」

民十四年秋,许止净居士来信代从妹许慈姑求皈戒,大师赐法名心净。(许止净《妹心净生西事略》,《净业月刊》第十二期)

民十四年(1925),大师给许止净居士回信,开示礼忏及念佛的功课做法:「礼忏无定规,但致志诚恳切即已。卧室供佛,除贫无余屋则可。若有余屋,断不可在卧室供也。功课各随己意,亦无定章。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凡起腔唱者,亦作直念,但稍缓点。光绝未学唱念。然在丛林中,只可小声,不得声闻于外,以致惊动别人。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多,只二时功课。冬则日过百拜。夏则只数十拜。亦只拜释迦、弥陀、净土三经、及诸大乘经、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尽虚空徧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弥陀之拜,多少不定,按精神天时增减,余各三拜。)」又说念佛之苦「此本非苦,以一向不惯,故以为苦。然此苦乃出苦之苦,若不能受此苦,则将来之苦,盖有说不能尽者。」(三编·卷一·复许止净居士书,标乙丑)

民十四年(1925),大师给许止净居士去信,补答上次回信忘记回答的关于妇女月经期间可否礼佛的问题。大师说:「凡事皆须推情度理,方得其宜。守经达权,始可适中。」「故知妇女月经时,礼佛诵经亦不妨。但宜少礼,多在己室念佛耳。若当受持经典,亦不妨照旧读诵。但能洗濯致洁,则愈好。」(《净业月刊》第二十四期)

1926年,重阳节早上,许居士家遭到溃兵劫掠。许居士与小儿辈躲到柴楼上,实际上没有柴火遮蔽,溃兵没有发现,掳走子侄辈四人。许居士等竭诚念佛和大悲咒,子侄辈先后被放还。

1932年,潘对凫居士请许止净居士编辑完成《佛学救劫编》,印光大师撰写序言,「潘对凫居士,有见于此,于上年请许止净居士,辑《佛学救劫编》。以三皈、五戒、十善,为改过迁善,返迷归悟,净身、口、意三业,修戒、定、慧三学,以期去原无之妄业,复本有之真心。又复令其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永离五浊恶世,常享四德法乐。而复以普贤菩萨广大愿王为依归,庶可承弥陀之慈力,与自己之愿轮,于十方界,随类现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普令含识,同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此救劫之极功也。」

民二十五年(1936),在苏州报国寺,许居士再求印光大师亲授菩萨戒。(因昔年奉老人命,自在佛前受过。)

1938年6月,日军攻陷彭泽,许居士带全家避难于庐山黄龙寺,多受病苦。农历九月初一清晨梦见佛来,遍身璎珞,相好光明。初三早七时,安详西归。通身冷透,头顶犹温。入龛时,遍身柔软如棉,俨若老僧入定状,面色光泽逾平时。

 辑自《泽溥群萌》·余池明编著

1 关于佛家说缘分的诗句

关于佛家说缘分的诗句 1 佛经中关于缘分的句子

缘分其实就是因缘中的缘。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

简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因缘生灭;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具合。

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唯有因,不能生果;唯有缘,亦不能生果,必须因缘具合,方能生果。 一切有为法所藉以生起的四类条件(四缘)∶ 一、因缘-指生起某一现象的主要条件。

如木器以木为主要条件,木就是木器的因缘。佛教通常认为因与缘不同,就产生结果而言,亲生(主要条件)是因,疏助(次要条件)是缘。

因此乃说,因即是缘,故称为因缘。 二、等无间缘-指前念为后念生起的原因;又称次第缘。

由於前念已灭时,能为后念生起开路,使后念得以产生;因此,前念为后念之缘。而前念引导后念,其间相续无有障碍,故称无间。

简言之,前念心导引后念心产生。 三、所缘缘-指诸心、心所攀缘的境界;亦即认识的对象。

能思虑的心必须依托外境才能产生思虑,可见外境本身既是所缘,又是一种缘;亦即为所起的「心」作「缘」。 四、增上缘-指任何一个事物对於其他一切事物的影响与作用。

可分为二种∶1能促成其他事物生起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肥料等,此称与力增上缘。2不障碍其他事物生起的条件,此称不障碍增上缘。

即一切事物皆具有增上缘的功能,唯不能作为自身之增上缘。 在明了佛教的「因缘」之后,我们相信一切万有皆受因缘支配,非人们所得以轻忽;所以,佛教常说「因缘、因缘」,即是如此。

如果没有「因缘」呢?那只有「随缘」了。

2 佛经中关于缘分的句子

缘分其实就是因缘中的缘。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简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因缘生灭;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具合。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唯有因,不能生果;唯有缘,亦不能生果,必须因缘具合,方能生果。

一切有为法所藉以生起的四类条件(四缘)∶

一、因缘-指生起某一现象的主要条件。如木器以木为主要条件,木就是木器的因缘。佛教通常认为因与缘不同,就产生结果而言,亲生(主要条件)是因,疏助(次要条件)是缘。因此乃说,因即是缘,故称为因缘。

二、等无间缘-指前念为后念生起的原因;又称次第缘。由於前念已灭时,能为后念生起开路,使后念得以产生;因此,前念为后念之缘。而前念引导后念,其间相续无有障碍,故称无间。简言之,前念心导引后念心产生。

三、所缘缘-指诸心、心所攀缘的境界;亦即认识的对象。能思虑的心必须依托外境才能产生思虑,可见外境本身既是所缘,又是一种缘;亦即为所起的「心」作「缘」。

四、增上缘-指任何一个事物对於其他一切事物的影响与作用。可分为二种∶1能促成其他事物生起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肥料等,此称与力增上缘。2不障碍其他事物生起的条件,此称不障碍增上缘。即一切事物皆具有增上缘的功能,唯不能作为自身之增上缘。

在明了佛教的「因缘」之后,我们相信一切万有皆受因缘支配,非人们所得以轻忽;所以,佛教常说「因缘、因缘」,即是如此。如果没有「因缘」呢?那只有「随缘」了!

3 藏族佛教中的缘分句子

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我忏悔。佛说:忏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为此,BangNiShoujicom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BangNiShoujicom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诗写婵娟,词谱秋莲。喜榕树,书香氤然。香梅品尽,两处情牵。谢诗为证,曲为媒,词为缘。隐隐青竹,脉脉红莲。深深院,绮韵盈然。花前携手,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份!

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佛说: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的擦肩。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佛说:凡事都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安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悦。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 不 死而生出了痛苦。

我姓沈,祖籍吉林市乌拉街镇,目前还有家谱,不知道满姓是什么?属于哪个旗?

都善氏(从女真时代的徒单发展而来,后分为杜和沈两个姓氏),见《锦州满族姓氏》。申佳氏(沈佳氏---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没有沈佳只有申佳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