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3收藏

朱家家谱,第1张

历史上的朱姓,也与中国其他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姓历史的编修。最早的朱氏族谱兴修于何时何代,资料不足征;但作为汉魏六朝东南最古老和庞大的门阀世族,朱姓已有家乘、谱牒。

隋唐之世,谱牒之学大兴。当此之时,朱姓谱牒不仅藏于私家,且为国家收藏,甚至公开流传于世。所以宋人欧阳修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才可能将宰相朱敬则的沛国朱氏世系理清。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也应是参考了朱氏谱牒而撰成其“朱姓”条的。

理学大师朱熹也非常重视族史的研究。他成名后,曾率领福建族人到安徽婺源寻根访祖,又亲自编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谱》,并撰写谱序。他的这种重视家族历史的态度,为后世朱氏树立了榜样。

明清之世,朱姓修谱之风更盛,并产生了如南海九江朱氏的朱次琦这样的谱学名家。朱次琦在继承前人谱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编纂体例,强调重实证的修谱方法,编成了一部清代谱牒的典范之作《南海九江朱氏家谱》,被誉为“清代谱牒学发展中的一个大家”(见《谱牒学研究》第三辑所载冯尔康文《清代谱牒学家朱次琦》)。

解放以后,祖国大陆朱姓修谱一度中断,但港、台地区则仍有公刻或私印朱氏族谱问世。时至今日,修谱之风在祖国大陆又悄然兴起,就笔者所知就有多处朱姓在新修族谱。如湖南平江岑川紫阳堂1991年九修《朱氏宗谱》,1993年湖北应城紫阳堂《朱氏宗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新修族谱。

唐,介公(朱熹为介公十二世孙)之十八世孙万四公在南宋末迁桐城罗塘洲,后第三代朝二、朝四、朝六、朝九四兄弟迁会里(现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会宫镇)。成为现遍布全球朱姓之始。这一支已于2011年完成会里朱氏忠恕堂九修家谱,共二十二本。

1、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7573

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中尤其重要的内容,一般由家庭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将其写成诗。

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中国的字辈,一般都是论中间的字为准(三个字为例),俗称派,是记载族人的排行字语。字辈命名起源于唐、宋,创于明,鼎盛于清,家族的排行,都是有一定的寓意。

一般的家族都要在撰修家谱来确定辈分的划定,达到“辨尊卑、序长幼”的目的。辈分的划分更是家族地位的主要标志,可明白长幼尊卑的伦常之分,符合伦常秩序的宗族组织原则。

大宋赵氏赵氏和大明朱家姓氏的字辈

1、大宋赵氏家族的字辈

字辈命名起源于唐、宋。宋太祖赵匡胤,为后代定的字辈连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幅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这是人们见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辈。

2、大明朱家的字辈

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则复杂得多,他规定姓名格式为,姓+字辈+名,还规定取名用字必须用“五行偏旁者”,即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字,而且要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即以五行循环相生为顺序。

朱家茧坡村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新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13251083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325。邮政编码为27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9,车牌号码为鲁Q。朱家茧坡村与余店子村、管流庄村、崇山头村、李家白露村、横沟崖村、宋家岭村、相家庄村、新庄村、石亭村、东纸房村、岳山村、永盛村、东流村、富隆村、归仁庄村、祥和村、芦山村、轴沟村、胜庄村、四盛村、太和村、水牛石村、邵家白露村、驼驿村、信兴庄村、新照庄村、金石沟村、赵家茧坡村、茧坡村、柱子村、鲍柳泉村相邻。

朱家茧坡村附近有沂蒙云瀑洞天旅游区、中华奇石城、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费县石林、费国故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费县山楂、蒙山板栗、芍药山核桃、胡阳西红柿、费县煎饼等特产。

朱家家谱

历史上的朱姓,也与中国其他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姓历史的编修。最早的朱氏族谱兴修于何时何代,资料不足征;但作为汉魏六朝东南最古老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