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
1,门阀士族走向衰落的原因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是一个分裂的时期,由于生活的窘迫导致了更多小的士族落魄不堪,只有朝堂上的士族才能靠着朝廷勉强存活下来 。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动荡的社会与家族的落魄不断冲击着门阀士族们的生活,使门阀士族走向衰落。
从魏晋时期开始,门阀家族在政策上就有着国家给予的优惠待遇,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容易的上任为官,生活畅通无忧。由于都是含着金勺子出生,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思想和方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想法的人最终只能遭到社会的淘汰。
门阀士族们由于家中世代为文官,所以一直鄙夷武职,他们觉得作为贵族应该要在家中写诗做画谈国事,为国解忧,而并不是舞刀舞枪,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鲁莽的行为,所以一直不屑于从武。
门阀士族们世代遗留下来的财富使得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丰衣足食,从来没有尝试过人间的疾苦,这也导致了他们都不学无术,一直追求享乐,并没有考虑以后的结果。
2,寒门子弟兴起
南朝的君王是由寒门所出,在他眼中的门阀大都是贪得无厌,财大气粗,无脑之人,只会滥用自己的权利,不顾别人的感受,这使得他更加厌恶门阀士族,在他登上王位后,他一致重用寒门子弟。所以说南朝寒门的兴起,也是南朝皇权强化的基础与结果,寒门子弟从最初的下人变成了门阀士族的不可小看的对手。
寒门中包含着寒士与寒人,寒士顾名思义就是他们也是士族的出生,只是出身于次家的门第,家庭环境没有名门望族这样子的高贵;寒士就是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南朝时期他们对于寒士与寒人都是以庶族之称。
寒门弟子在东晋的时候已经在军事上活跃了,但是由于门阀士族的压迫,只能在军中担任很小的官务,被门阀士族所驱使。刘松时期,为了巩固皇权,皇帝开始限制门阀世家的发展,刘宋的典签制度便是南朝皇权与寒人结合的产物之一,这个也是寒人兴起的重要表现之一。
寒门子弟的兴起,使得庶族人士大量的投身于军事之中,庶族的聚集使得他们更加团结,共同与门阀士族做斗争,在军中铸就了不朽的功业,其中刘裕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3,新朝廷两族抗衡
刘裕上位后,以司马氏为前车之鉴,削弱藩国,废除苛法,由于自出身低微,开始整顿门阀士族,重用庶族。由于当时门阀士族的滥用职权,导致当时国家有很多名不正言不顺的官员,刘帝开始了对政府官员进行修整,限制了州府,官员的名额,把官兵都归为国家所有,下令凡需要军队的人,都要向朝廷讨要,用完了后需要归还朝廷所有,个人不得私自训练自己的军队。
权臣的干预朝廷的时期随着刘裕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刘裕重用庶族,让庶族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这也成为了当时王权不断加强的原因之一。新的朝野政治中出现了一幅新的画面,朝政之争变成了士族与庶族之前的斗争。
主要是因为士族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
而大量资源的集中在少数几个家族之中,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加上社会分层明显,下层人民(庶族)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地域分裂。
家谱是记录一个氏族主要成员的世系和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录了宗族的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体现了档案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宗旨。家谱是记录家族与家族制度血缘关系的文献,所以它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家谱来记录其内部血缘关系;第二,文字产生了,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比如简书,就可以形成一种文学。尚以前没有完整的家谱,甚至没有见过。司马迁所说的谱牒和牒记都是周朝以后的事情。到了春秋时期,家谱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因为这种东西不是特别的作品,它可以对公众没有吸引力,也没有今天甚至没有一种家谱。西周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家谱。周朝的族谱虽然现在失传了,但是汉代的人看到过,对它的内容和形式做了一些描述。战国以后写的书周礼和礼记,上面有一些片段:关于家谱,要记载氏族的禁忌和禁忌。它这是一个名字,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是哪一天死的。一个家族所有的儿子都应该记住他们出生的某年某月某日,自然,他们的儿子也应该被记住。有坏消息的人应该记住他们的坏消息。当然,宗族里只有王公和卿大夫。至于家谱的形式,可以从桓谭说关于邪恶行为的侧线,它应该是一种形式,在父亲名字都在一个地方,孩子们的名字都在一个地方,而孩子们儿孙名按辈分在一处,称为侧线。一目了然,孩子和父亲绑在一起,谁是儿子,谁是父亲,这叫恶。注明生卒年月、配偶、谥号等。每个人的名称。这样,一个家族从祖先到现在的所有血缘关系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家谱在不锈钢方管顺冶历史上兴盛一时,后随着宗法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东汉末至魏晋时期,大族的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再次流行,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西周春秋时期的谱牒有所不同。这时候有三种文献叫家谱:家传、族谱、书谱。家族传记主要用于表彰对家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功绩,表明家族的身份。在家族史的基础上,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在内的各个民族都联系在一起,标明了他们的血缘关系。这是家谱。书家谱,又称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县家谱等。家谱和宗谱都是私人写的,没有法律效力。要有朝廷认可的官员写的家谱,才能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民,才能选官、议人、通婚。官修族谱不是某一姓氏的族谱,而是全国或某一县的所有士绅族谱的编纂或选编,故称百家谱等。在这种官宦族谱中,列出了天下所有士绅的姓氏和郡县,并在每个姓氏中详细列出其成员的姓名、官职和血缘关系。这是一本家谱。东晋时期,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和非士族是根据族谱来认定的。当人们入了官,结了婚,就要根据家谱来鉴定士族的贵贱,家谱甚至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隋唐废除中正,推行科举,朝廷用人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而不是完全依据门第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山东地区的门阀士族中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可以称得上是头号门阀。
王氏家族自东汉青州刺史王仁算起,可以分为两大系:一是王仁孙王祥、王览一系,二是王览的从祖兄王雄一系。
王祥曾担任曹魏太尉,西晋时任太保,他有五个儿子:夏、烈、芬早年死去,王肇为晋始平太守,王馥为晋上洛太守。王览在晋为官至宗正卿,他有六个儿子:王裁在晋为官至抚军长史,王基在晋为官至治书侍御史,王会在晋为官至侍御史,王正在晋为官至尚书郎,王彦在晋为官至中护军,王琛在晋为官至国子祭酒。王览的孙子们南渡后,势力发展很快,迅速成为东晋首姓,其影响极大。
王裁之子王导一支,从东晋开国王导任宰相之位起,其子孙们大多在东晋南朝为官,成为王氏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王导有六个儿子:长子王悦在东晋为官至中书侍郎,无子。次子王恬在东晋为官至中军将军,其子王混为东晋太常卿。王混有二子:王碬在东晋为官至左户尚书,王诞在东晋为官至吴国内史。王碬有二子:王恢在宋为官至游击将军,王偃在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偃有四个儿子:其中王藻在宋为官至东阳太守,王懋在宋为官至光禄大夫,王攸在宋为官至太宰中郎。王懋之子王莹在齐为官至中领军。归梁后任尚书令。
王导的第三个儿子王劭在东晋为官至车骑将军,王劭之子王默在东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邵之子王穆在东晋为官至临海太守,邵之子王谧在东晋为官至司徒。王默之子王惠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王穆之子王智在宋为官至晋陵太守,王穆之子僧朗在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谧之子王球在宋为官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僧朗之子王或在宋为官至中书监,僧朗之子王楷在宋为官至太中大夫,僧朗之子王粹在宋为官至黄门侍郎。王或之子王绚在宋为官至秘书丞,王或之子王绩在宋为官至黄门郎,归齐后任太常,王彧之子王约在梁为官至左户尚书。王缋之子王隽在齐为官至建安太守,王隽之子王克在梁为官至尚书仆射,归陈后任尚书右仆射。王粹之子王奂在齐为官至尚书左仆射,王粹之子王份在梁为官到左光禄大夫。王奂之子王融在齐为官至太子中庶子,奂之子琛在齐为官至司徒从事中郎,奂之子肃投靠北魏为官至尚书令,奂之子秉投奔北魏为官至幽州刺史。王融之子王诵投奔北魏为官至幽州刺史,融之子王衍投奔北魏为官至太常卿。王琛之子王翊投奔北魏为官至齐州刺史。王肃之子王绍在北魏为官至中书侍郎,王肃之子王理在北魏为官至著作佐郎。王诵之子孝康在北魏为官至尚书郎中,王诵之子隽康在北齐为官至文襄王中外府祭酒。王翊之子王渊在北齐为官至仪同开府记室参军。王份之子王琳在梁为官至司徒左长史,王份之子王铨在梁为官至丹阳尹、卫尉卿,王锡在梁为官至吏部郎中,王佥在梁为官至太子中庶子,王通在梁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励在梁为官至中书令,归陈后任司空,王质在梁为官至侍中,归陈后任都官尚书,王固在陈为官至中书令。
王导第四子王洽在东晋为官至中领军。王洽之子王殉在东晋为官至司徒。王殉之子王弘在宋为官至太保,王弘之子王钖在宋为官至太子左卫率。王钖之子僧衍在齐为官至侍中。
王导第五子王协在东晋为官至抚军参军,无子。王导第六子王荟在东晋为官至会稽内史,王荟之子王廞在东晋为官至司徒左长史。王廞之子王华在宋为官至右将军,王华之子定侯在宋为官至左卫将军。
王览的其他几支后裔,也大都在朝为官,也不乏有影响的人物。王览的次子王基有二子:王含在晋为官至光禄勋,王敦在东晋为官至大将军。王含子王瑜在晋为官至散骑常侍,王应在东晋为官至武卫将军。王览第三子王会有二子:王舒在东晋为官至东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王邃在东晋为官至平西将军。王舒之子宴之在东晋为官至护军参军,舒之子王允在东晋为官至卫将军。王览第六子王琛有二子:王棱在东晋为官至豫章太守,王侃在东晋为官至吴国内史。
王览第三子王正一支,其地位与影响也很大,仅次于长子王裁。王正有三子:王旷在东晋为官至淮南太守,王廙在东晋为官至平南将军,王彬在东晋为官至尚书右仆射,这三人分别形成了三个分支。第一支为旷,旷之子羲之在东晋为官至右军将军,羲之子凝之在东晋为官至左将军,肃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郎,徽之在东晋为官至黄门侍郎,操之在东晋为官至秘书监,献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令。徽之子桢之在东晋为官至侍中。献之子靖之在宋为官至司徒左长史,靖之子悦之在宋为官至御史中丞。第二分支为次子王廙,廙之子颐之在东晋为官至东海内史,廙子胡之在东晋为官至丹阳尹,廙子耆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郎,廙子羡之在东晋为官至镇军椽。胡之子茂之在东晋为官至晋陵太守,和之在东晋为官至永嘉太守。茂之子裕之在宋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裕之子恢之在宋为官至新安太守,瓒之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升之在宋为官至都官尚书。瓒之子秀之在齐为官至吴兴太守,秀之子峻在梁为官至吏部尚书。升之子延之在齐为官至尚书左仆射,延之子纶在齐为官至都官尚书。耆之子随之在东晋为官至上虞令,随之子镇之在宋为官至卫尉,镇之弟弘之在东晋为官至卫军参军。镇之子标之在宋为官至安复令。弘之子罗云在宋为官至平西长史,罗云之子思远在齐为官至侍中。罗云弟昙生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昙生弟普曜在宋为官至秘书监,普曜之子晏在齐为官至骠骑大将军,晏之子德元在齐为官至车骑长史,晏之弟诩在齐为官至少府卿。羡之子伟之在东晋为官至琅邪国郎中令,伟之子韶之在宋为官至祠部尚书,韶之子晔在宋为官至临贺太守。第三分支为彬,彬之子彭之在东晋为官至光禄大夫。彪之子越之在东晋为官至抚军参军,临之在东晋为官至东阳太守。临之子纳之在宋为官至御史中丞,瑰之在宋为官至司空参军。纳之子准之在宋为官至丹阳尹,瑰之子逡之在宋为官至吴令,归齐后任光禄大夫,逡之从弟珪之在齐为官至长水校尉。准之子舆之在宋为官至征虏将军主簿,珪之子颢在齐为官至中军参军。舆之子进之在梁为官至左卫将军,进之子清在梁为官至安南将军,清之子猛在陈为官至镇南大将军,猛之子缮归隋后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普州刺史。翘之子望之,望之子泰之都没做官,泰之子元弘在宋为官至平固令,元弘之子素也没有做官。
同其他豪门家族一样,王氏家族也是通过与皇家及其他门阀士族的不断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据记载,自东晋到南朝间,王氏家族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她们是:王献之女是东晋安帝皇后,王偃女是宋孝武帝皇后,王僧朗女为宋明帝皇后,王慈女为齐海陵王妃,王俭女为齐和帝皇后,王骞女为梁简文帝皇后,王佥女为梁敬帝皇后,王固女为陈废帝皇后。另外,王氏家族中,尚各朝皇室公主的也有20人以上。王氏家族和陈郡谢氏家族多次联姻,王凝之、王珉、王询曾分别娶谢栾、谢安、谢万兄弟三人之女为妻。王氏家族还与兰陵萧氏、泰山羊氏、高平郗氏、谯国桓氏、陈郡袁氏等建有婚姻关系。
从总的发展状况来看,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当属鼎盛时期,特别是在东晋时最为突出。当时不仅拥有王导那样的大政治家,而且他的子孙们也多为朝中要员,从而使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氏家族在经济上还通过求田问舍,发展庄园,成为江南侨姓士族中实力最强的大姓之一。在文化上也负有盛名,出现了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晋南朝时期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虽然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是门第显赫的著姓,他们世代为官,但由于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他们也免不了屡遭打击,几经沉浮,甚至沦落衰败。他们有的被起义军杀死,有的因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而死伤。到南朝时期,王氏家族尽管仍然还有做官之人,但其地位和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尽管王氏家族也曾设法维护门阀制度,但也于事无补,到陈亡时,王氏家族的势力已经明显不如两晋时那样威风了。
到了隋唐时期,王氏家族的势力远比清河崔氏、兰陵萧氏为弱。《隋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无一人,而在新、旧《唐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仅有七人,且都是王贤与王导的后代,其中官至宰相的二人,即武后时宰相王琳,肃宗时宰相王玛。其余五人地位都较低。而在新、旧《五代史》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竟无一人入传,可见当时其势力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据历史考证,兰陵萧氏原籍兰陵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西晋灭亡后,南迁江南,居住在东晋晋陵郡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东晋政权在当地侨置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以后这一地区便被称为南兰陵,因此萧氏也被称为南兰陵人。
东晋时期,萧氏还是寒门,到了南朝时期逐渐成为豪门,所以说它是后起的新门。刘裕的继母萧氏出自兰陵。自从刘裕执政到刘宋时代,萧氏家族依靠与刘氏的姻亲关系,地位开始上升。但从总的情况来说,在这一时期,萧氏族人多是将军,多因军功显要,才挤入了士族阶层,并不是高门。
刘宋之后,兰陵萧氏连续出了两朝帝王,这才使得萧氏与王、谢、袁等豪族一样成为一等士族。在南朝,出身寒微,却因军功而显达的人有很多,但能列于士族的并不多,至于成为高门、甲族的就更少了,萧氏一族算是唯一的一家。兰陵萧氏南迁后,比较著名的有三支,即萧思话、萧道成、萧衍三支。
萧思话一支:萧思话的祖父萧卓,曾为东晋洮阳令,姑母萧文寿,是刘裕的继母,生长沙景王道怜、临川烈王道规。刘裕称帝后,萧氏为皇太后。萧卓被赠授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封阳县侯。萧思话的父亲萧源之继承了萧卓的爵位,被委任为徐、兖二州刺史。萧源之死后,萧思话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在元嘉年间先后担任过青州刺史、梁南秦二州刺史、雍州刺史、吏部尚书、徐兖二州刺史、中书令、丹阳尹等职。萧思话死后,长子惠开承袭其爵位。特别是惠开时,萧氏又强化了与刘氏宗室的姻亲关系,惠开的妹妹嫁给了桂阳王休范,惠开之女嫁给了孝武帝之子。惠开死后,其子睿承袭爵位,到齐朝建立后,其封爵才被削除。
萧道成一支:萧道成高祖萧整曾担任淮阴令,其曾祖父儒曾任即丘令,其祖父乐子曾任辅国将军。其父萧承之,由于受到萧源之的提携,于宋元嘉中期,跟随萧思话平汉中,被提升为龙骧将军,后被任命为南泰山太守。萧道成在宋文帝时先为偏将,后被雍州刺史萧思话任为太军中兵参军。后来又任建康令,并得到少府萧惠开的赏识。宋明帝时,道成任南兖州刺史,加督五州,逐渐掌握了军权。后来数年间,在经历过齐公、齐王后,取宋自立,建立了齐朝,是为齐高帝。萧道成称帝四年后死去,其子萧赜(武帝)即位,武帝嫡长子长懋早死,武帝舍弃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不立,而立长懋之子萧昭业为太孙。萧昭业继立后,大权被受诏辅政的萧鸾(道成之侄)把持,萧鸾后来杀死昭业,另立昭业弟昭文;后又迅速杀死昭文自立,是为明帝。明帝在位五年,杀人甚多。齐高帝19子、武帝23子除萧嶷一支有后人外,其余都被杀尽。明帝死后,其子宝卷即位,仍继续滥杀宗室,最终被梁武帝萧衍攻灭。萧嶷是萧道成的次子,宋武帝时担任太尉大司马等职,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病死。世子萧子廉曾任淮陵太守、太子中会人、前将军。子廉之子元琳,梁代齐后任新淦侯。
萧衍一支:萧衍与萧道成同出于萧整,萧整之子萧辖,为萧衍高祖,曾任济阴太守。萧衍曾祖父副子,任州治中从事。祖父道赐,任南台治书侍御史,父顺之,是齐高帝始族弟,深得信用,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丹阳尹等职。萧衍很有文才,是齐竟陵王子良西邸八友之一,后为官至雍州刺史,掌握着重兵。在齐末混乱中,代齐自立,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侯景攻下台城后,老饿病死。侯景立萧衍第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作为傀儡。后又改立萧衍长孙萧欢之子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杀死简文帝萧纲以及他的10多个儿子。梁宗室还有许多人也被杀害。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即皇帝位(即梁元帝),定都江陵,但3年后就被西魏政权攻灭。西魏又扶持昭明太子的第三子萧督为梁帝,历史上称其为后梁。此时曾起兵讨伐侯景的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则在建康拥立梁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敬帝),不久又被陈霸先废掉,霸先自立,梁朝灭亡。
从当时情况看,萧衍这一族在皇室内部斗争以及侯景之乱中损失较大,但在陈朝建立后,其大部分留在陈朝,仍为甲族,但没有太知名的人士。
到了隋唐时期,萧氏势力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主要是指萧衍这一支势力。此支中在《隋书》与新、旧《唐书》中入传者达到23人之多,其中4人是萧衍兄弟的后代。其余19人全是萧衍的孙子、后梁皇帝萧詧(cha)的后裔。这19人中有9人为宰相。萧詧的后裔在隋唐时期势力之所以发展强盛,是因为萧詧之孙女为隋炀帝皇后,隋灭后梁后,萧詧子孙有很多人在隋朝为官。到了五代时,萧氏家族的势力明显衰落,其家族成员中入《五代史》之传者仅有二人,即萧顷,他在后梁为官至同平章事;萧顷之子萧源,在后唐为官至秘书监。北宋统一后,兰陵萧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基本上就不复存在了。 琅琊颜氏起源于曹魏时期的颜斐、颜盛,颜斐曾担任过黄门侍郎、京兆太守,颜盛曾任青、徐二州刺史。兄弟二人在曹魏时期从鲁(今山东曲阜)迁到临沂(今山东临沂)。自此以后琅琊颜氏主要指的是颜盛的后代,颜盛生子给事中颜钦,颜钦生汝阴太守颜默,颜默生颜含。西晋灭亡后,颜含随司马睿渡江,颜氏于是成为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带”之一。颜含过江前曾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司马参军,过江后历任东阳太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大司农等职。应该说颜氏家族自此时起在士族中开始有了地位。颜含生颜髦,为官至侍中、光禄勋等,髦的弟弟颜谦、颜约同任官至太守。颜髦生颜琳,做官至骑都尉,颜约生颜颐做官至扩军司马。颜琳生颜靖之,做官至宋御史中丞,颜颙生颜延之,为官至宋秘书监、光禄勋。颜靖之生颜腾之,做官至宋巴陵太守,颜延之生颜竣,做官至宋散骑常侍,颜腾之生炳之,炳之生见远,做官至齐御史中丞。见远生颜协,颜协做官为梁湘东王国常侍,又兼记室,颜协生之推、之仪。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这场叛乱被平定后,萧绎于江陵称帝(国号仍为梁),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当西魏军攻克江陵后,之推投奔北齐,做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归入北周担任御史上士,归隋朝后任太子学士。之仪北周时为官至御正中大夫,归入隋朝后任集州刺史。颜之推有三个儿子:思鲁、愍楚、游秦。颜游秦在唐初历任廉州刺史、郓州刺史。颜思鲁有四子:师古、相时、勤礼、育师。颜师古唐初担任过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等职;颜相时曾任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颜勤礼曾任弘文、集贤学士。颜勤礼生昭甫,昭甫为官至曹王侍读。昭甫生元孙、惟贞。元孙生春卿、杲卿、曜卿。春卿曾任官蜀尉、偃师丞。杲卿任假常山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安禄山叛乱起,杲卿坚决抗击,结果被安禄山杀害。颜惟贞生真卿,真卿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平原太守,他也坚决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在抗击安禄山失败后,颜真卿西入长安,任御史大夫,后来奉命出使淮西,劝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归顺朝廷未果,结果被李希烈杀死。杲卿生有泉明、季明二子,泉明官至彭州司马,季明被安禄山所杀。颜真卿生有二子。皆为地方官,文宗时颜真卿的曾孙弘式被任命为同州参军。自此以后,颜氏家族再没有显要记载。
总之,自曹魏至唐朝后期的颜氏家族20代中,几乎没有不为官者,所以称颜氏家族是一个士族家族。这个家族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家族成员所任官职不是很高。这个家族中除了第五代颜髦在东晋时曾任侍中外,其他各代大多担任县令、郡守、刺史、舍人、学士、博士、少监、给事中等职,最高也不超过常侍、秘书少监、光禄勋、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这说明这个家族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士族家族,其权力不如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的势力强。二是这个家族是经学世家。颜氏家族虽然势力不是很大,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掌握了较高的封建文化。例如,颜斐因为有才学而被召为太子洗马;颜钦因为精通《韩诗》、《礼》、《尚书》等经典,使许多学者都追随他的学识;颜含因为精通儒学、礼仪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本州大中正;颜延之因为与以儒学著称的周续之辩难《礼记》出名而受到宋武帝刘裕的赏识,被提拔为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颜见远因博学有志行,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录事参军;颜之推早传家业,满腹才学经文,曾任国左常侍、中书舍人和黄门侍郎等职;颜之仪因为博涉群书,好为辞赋,进入北周后任麟趾殿学士、太子侍读;颜师古更是一代儒学大师,曾任秘书少监;颜相时、颜勤礼也都是以精通儒学而闻名,并都任弘文、崇贤学士职务;颜真卿少勤学业,既擅长博学,又专于辞章,中进士后又擢制科。三是这个家族还是书法世家。例如,颜协精工篆籀(大篆)、飞白;颜勤礼工于篆籀;颜昭甫工于篆籀、草隶;颜元孙因精通历代书法,而被玄宗召去鉴定家中诸家书迹的真伪。再如颜真卿更是著名的书法大师,他早年曾两次辞官去洛阳跟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他不仅继承了张氏书法的长处,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点,即楷书气势雄浑、形体敦厚;行书圆熟流畅、刚劲有力。他的书法艺术对当时和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专看家世出身,从而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也成为世袭官僚。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发端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在门阀制度下,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过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传都做过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认入于士族阶层。士族中间也有等级差别,一般说来,族人能长期保持上品官级的,为最高一层,称为“右姓”、“茂姓”。如,东吴地区的朱、张、顾、陆四族;原在北方,后随晋东渡的王、谢、袁、萧四族;山东的崔、卢、李、郑四族;太原王氏家族;关中的袁、裴、柳、薛、杨、杜六族,都是右姓大族。其他大族虽然也在士流之内,但只能算是下一层了。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他们特别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只许在同等士族之间联姻,而绝对不允许与庶族地主联姻通婚。另外,通过编撰“家谱”的办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确地记载下来,以备查考。士族为了标榜自己的特殊身份,还发展了一整套繁琐的礼仪法规,在平时的生活中,士族一般不与庶族人士来往。门阀士族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南北朝以后,这一制度日趋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赵郡(今河北赵县)为郡望的著名士族。赵郡李氏以战国名将李牧为始祖。赵郡郡治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支派繁多,文化鼎盛,官位显赫。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赵郡李氏东南西三房始祖为晋朝的李楷。
赵郡李氏在南北朝官位显赫,在唐朝被列为七姓十家的禁婚家,有多人出任宰相。 清河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崔霸一支不太兴旺。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时尚书、中尉。崔琰有二子:崔谅、崔钦。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崔遇为后赵特进;崔遇之子崔瑜,为黄门郎,崔瑜之子崔逞,曾任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另外五个儿子中又以崔諲、崔祎、崔颐较为有名。
崔諲在刘宋占据山东时期,曾任青、冀二州刺史。崔祎曾在刘宋为官,北魏占据青、齐后,崔祎之孙相如进入北魏,曾考举冀州秀才。崔颐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马,后又升至散骑常侍,再后来又被魏太武帝任命为冀州刺史。
崔钦这一支被称为清河青州房。崔钦之子崔京,崔京之孙崔琼,崔琼之子崔辑。崔琼曾担任慕容垂的车骑属。崔辑时,随慕容氏南迁青州,崔辑曾任刘宋泰山太守。崔辑有二个儿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崔道固。崔修之之子元孙曾担任刘宋尚书郎。元孙之子崔亮,少年时丧父,先随母亲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齐后,又被迁往桑乾。后来得到李冲的赏识,被推荐为中书博士。崔目连之子僧祐,曾担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他的弟弟僧渊,曾担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在刘宋为官,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后又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后来降北魏后,担任平齐郡的太守。
天兴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硅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所以此后所说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诸子后裔与灵茂的后裔,而崔浩的后裔情况后人知道得很少。灵茂后裔从灵茂之子稚宝担任北魏祠部郎中开始,才在北方政权做官。
到了隋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太原王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世族,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至唐朝都显赫非常,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王翦。王翦之孙王离后死于巨鹿之战。王离之子王威是日后太原王氏之祖、从晋代绵延至唐代。各朝皇族为了巩固和提高自身地位,曾多次与太原王氏联姻,或下嫁公主,或娶妃立后。
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有王允,王维和王之涣。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郑国灭亡后以国为氏。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北魏时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唐朝荥阳郑氏有八位宰相。 范阳卢氏,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范阳郡为郡望的卢姓士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为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今山东省长清县)而受姓卢氏。秦汉时代,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县。东汉末年,卢植平定了黄巾之乱,卢氏从此起家。南北朝时期,范阳卢氏进一步崛起为一流世族,与与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合称四姓,至唐朝有八人入相,仍是山东郡姓的一流门第,有所谓七姓十家之说。
自东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范阳卢氏历史名人就多达840多人。一直至唐末黄巢起义后才走到尽头。在此期间南方有两位卢姓历史名人──卢循和六祖惠能,也属范阳卢氏。
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时,曹丕创立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通典·选举》),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已无法实行;同时,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渐成为支撑曹氏政权的柱石,曹丕夺权建魏也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拥戴这样,他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规定:各州郡设“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士人;中正评定人物,要“计资定品”,就是考虑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确定“品”;还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评议,谓之“状”;中正把被评者的品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反映了东汉以来豪族势力的迅速发展,曹操曾经打击过 不肯归顺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网罗了一批名门大姓作为依靠。
1、 实行九品中正制,为世家豪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保证特别是曹魏后期以来,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担任,这个制度就成了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最初,还比较注意评议本人才德的“状”,后来,状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品”成为选官任人的唯一标准这样,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2、 含义、内容:九品中正制是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的选官制度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评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担任中央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授予相应官职
3、 评定标准的沿革:初创时,家世、才能并重;至西晋重门第和家世,轻视才能
4、 评价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进一步促进了汉魏际士族形成及以后的巩固发展 封建社会作为私有制的社会,从法理上讲属于身份社会,既然如此,就会需要森严的等级来确立社会秩序,官员也是如此,为了保证中央集权,使得政令畅通,不同级别间的官员建立起了不平等的关系但正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是权力架构中的两极一样,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这一制度造成,却也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权力的再分配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九品中正制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性的,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决策的民主性和执行政策的延续性
士族制度——按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官制度
1、 产生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从制度上讲是与九品中正制相关,从社会基础上讲与豪强地主势力尾大不掉相关,从历史根源上讲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相关,从社会权力根源上讲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和冲突的极端反映
2、 含义士族: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特权阶层“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庶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称庶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3、 发展过程(沿革):是东汉以来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形成于汉魏(九品中正制度),巩固于西晋(门阀制度成熟),鼎盛于东晋(东晋是由士族支持下建立的),衰落于南朝(士族腐朽,庶族兴起),消失于唐末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和唐朝末年农民战争的打击)
4、 士族特权(士族的特权、西晋的士族门阀政治与士族制度)政治方面:按照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袭要职西晋政权以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中正只重门第,当时有人写了专门记载士族的族姓家谱,中正就以此为依据评定人物品级,完全不看才德这样,西晋政权完全被士族垄断,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经济方面:广占良田和劳动力品官占田荫客制保证了士族的经济特权文化方面:崇尚清谈,占据文官要职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势力之盛达到巅峰状态社会生活方面:那时候,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唯一标准,士族凭借自己的出身门第,享有特权,处处高人一等永嘉之乱以来,大批士族迁到南方,“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他们与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为东晋政权的统治柱石士族势力膨胀,特别是王、谢、庾、桓等高门士族,社会地位极其尊贵,权力极大,“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
5、 士族衰落的原因:士族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不学无术、能力退化、生活腐化)南方士族在东晋、南朝前期势力最盛东晋南朝前期,门阀士族重郡望、婚姻和流品,区分门第尊卑,等级森严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上享有特权东晋末年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取而代之他们为了维护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扬士庶天隔(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所列的史料)但是,特权也造成了他们的无能,士族中的许多人已成了寄生于社会的废物士族不愿带兵打仗,一些庶族就凭借军功,渐握实权例如,刘裕就是这样权势大张,控制政权,最终建立起刘宋王朝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务烦琐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机逐渐典掌机要东晋末年,士族渐趋衰落南朝后期,特别是侯景之乱的冲击之后,晋朝南渡时迁来的百家士族已经“覆略殆尽”讨论南方士族衰败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应包括: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厮杀混战迭起;农民起义的打击;侯景之乱的冲击在讨论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特别是如果有的学生能引用课文以外的历史材料作为论据,或提出了一些课文内容不包含的新观点,且言之有理,更应适当鼓励史料: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王恺与石崇斗富:“恺以粘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泥,恺用赤石脂”
6、 影响:士族制度和士族门阀政治是两晋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点士族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史家都有论及“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赵翼《廿二史札记》)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也是西晋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资料:魏晋动乱而黑暗,名士思治不得,苟且性命于乱世,心态畸形,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无形约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无效了,对天下、对自己绝望了,对人生、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形成所谓“魏晋风度”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魏晋名士过分讲究化妆,男人妇性化,或不修边幅,放浪形骸,走两个极端“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音,绰约嫣然”何晏“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喜欢“服妇人之服”曹植洗澡后都涂脂抹粉王羲之为女性化的杜弘治“天姿国色”倾倒刻意效仿,使自己“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梁朝全盛时,贵族弟子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一些名士以丑为美,说丑话做丑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接待宾客“望客而唤狗”,参加宴会“狐蹲牛饮,争食竞割”更有接待来客时赤身露体,却自名“通达”另外饮酒与服药,成为时尚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世说新语》中云:“名士不必须奇才,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服之药为寒食散(五石散),为纵欲忘却人间烦恼,长远追求长生不老最安全的方式是逃避山林向往庄子“织而衣,耕而食”如陶渊明
三、屯田制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
1、 出现原因:必要性: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可能性: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利用地图,了解当时屯田的主要地区
2、 具体史实曹魏:蜀国:东吴:
3、 典型:曹操在许下屯田做法:三国招募流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设官管理形式:民屯、军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屯民的权力与义务:屯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性质:屯田制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把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使之成为封建国家的依附农民,即农奴意义: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一些地区经济残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观;曹操推行屯田,使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他基本统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剥削沉重,农民没有人身自由,被固定于土地上,但由于农民被控制在国家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和对劳动力的争夺
4、 屯田制度的废弛
四、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它肇始北魏,不仅以后几个朝代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均田令的颁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回忆前一节北魏的有关历史知识,引入本目教学
1、 推行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几无宁日,农民离散,田畴多荒这使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 目的: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力役征发
3、 概况:时间:485年;人物:北魏孝文帝采纳汉臣建议
4、 前提:在不触动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把封建国家控制的土地进行再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土地
5、 内容·国家将掌握的土地进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妈婢与耕牛相应受田农民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土地不得买卖年老或死去露田归还,桑田传后代·官吏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妇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田承担徭役
6、 性质、特点:封建土地国有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土地制度
7、 实质:变革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封建生产关系
8、 意义以法律形式承认受田者的土地事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局面,使更多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政府公开颁定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了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鲜卑贵族逐步转化为农业地主一向深远,及至隋唐都沿袭均田制
9、 局限再一次从制度上固化了中国的小农经济加之儒家推崇的无农不稳,重农抑商等,同时与中国的地理因素相关,中国的小农经济一步步得到强化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占有不均匀的情况,而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破坏均田制的主要原因地主占有奴婢,可以多得到土地,而农民受田往往不足
1,,峨冠博带
2,不洗澡,并且来客人的时候一边解开衣服抓虱子一边聊天
3,嗜酒
4,好歌赋,代表有竹林七贤,王羲之父子等等等。。。
5,喜欢嗑药,比如五石散,其实五石散是一种春药,由此可见士族*乱成性可见一斑
6,世家大族等级森严,士族是不喝庶族通婚滴,士族享有刑不上大夫等诸多刑事豁免权
7,轻视体力劳动,出门有轿,入门有服,三十出头的大老爷们走一段短路就气喘吁吁
8,轻视礼教,比如阮籍母亲去世不哭,王戎和姑母的鲜卑侍女私通,母亲死了照样喝酒吃肉,这也是所谓魏晋风范的一部分
9,对求仙问道极度痴迷,佛教就是由这一时期传入中国
大致就这些了,欢迎补充
王与马,共天下 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亲生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政治关系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原因 西汉封建大帝国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小农经济但是由于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战乱这种经济形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于是地主阶级中的大地主逐渐转化为豪族,地方豪族实力强大,逐渐兼并土地而转化为大庄园主
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社会进行了层次壁垒之分,门阀垄断了那时期所有仕途路径,朝堂之上显现门阀与天子叫板之像,是一种反中央集权,分化帝王权力的格局,农商世代无从仕之途,军事力量也为府兵,也就基本上是门阀自有武装力量,不是国有
门阀政治是魏晋风流产生的深层原因当时政治动荡,朝代更迭频繁,而上层社会政治话语权被世家大族所把持,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
楼主我可以很郑重和负责告诉你,我们中国从建国到现在还没有所谓的门阀政治我国的门阀政治开始于汉,真正盛行于晋,隋唐盛行直至隋朝科举开始到武则天借助山东门阀及科举政策干掉关垄集团最后一直到五代十国战乱,才彻底将门阀
军阀啊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
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
九品中正制类似于一种推荐制度在那个年代,官员往往会相互推荐对方的孩子做官,逐步形成门阀联盟建立在“道德”上的选官制度最终被“人情、关系”腐蚀,最终出现了世卿世禄的士族门阀
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
本文2023-09-28 05:47: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2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