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的起源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8浏览:5收藏

赵姓的起源与家谱,第1张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下面跟着我来看看赵姓的起源与家谱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赵氏

分布地区

甘肃天水郡,河南南阳郡,甘肃金城郡,江苏下邳郡,河南颍川郡。

历史来源

「赵」姓起源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池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后为赵氏。「百家姓」编与宋朝,皇帝的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

其起源有三: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其后在战国时建立赵国,赵国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4、以国为姓。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二二二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西周时,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晋,并且昌盛壮大,在三国分晋时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到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秦始皇灭赵后,把代王嘉之后迁往甘肃天水,赵王迁被流放到今湖北房县。秦朝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迁徙至辽西郡,也是赵姓人在东北活动的开始。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真定人赵云赵子龙入蜀为将。北魏时,天水赵姓一支迁居洛阳,其后裔孙赵贵镇守并迁至武川(今内蒙古)。唐初,有赵姓将士在平“蛮獠啸乱”中开赴福建并定居。五代时,有赵姓随刘龚南汉政权在广州定居。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太祖支派分为燕王(赵德昭)支派和秦王(赵德芳)支派,燕王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迁居如下地区:安徽颍州、四川蜀州(今崇庆)、江苏泰州、镇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广东南雄等地,秦王支派则迁居如下地区:浙江绍兴、湖州、台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苏真州、太平州;而魏王则降调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其子孙为官而迁徙地区有河南开封、洛阳,山东沂州、济州,福建汀州,江苏昆山、溧城,浙江秀水等。靖康之耻之后,徽钦二宗被掳往五国城(今黑龙江松花江口),太宗支派因此而在东北广大地区播迁繁衍。南宋初,康王赵构南迁杭州定都,则有赵姓移居江南,有的移居江苏常熟、有的移居江西上饶,南宋被灭,南宋宗室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繁衍。自宋代以后,赵姓遍布全国各地。值得指出的是海外赵姓的播迁。明末,有赵姓不惜冒险远渡重洋到海外,其民族构成多种多样,聚居地为东南亚和美国。如瑶族中的赵姓在缅甸、老挝、越南和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有分布;壮族中的赵姓散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

赵姓迁徙史

一、两汉以前造父封于赵城而得赵姓,至叔带时,率领子孙迁往晋国,这样,在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以下地区:赵城、耿、原、晋阳、代、邯郸、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赵姓。赵国的疆域包括今陕西一部分,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赵亡前赵姓的活动范围还包括今陕西、内蒙古。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属甘肃),形成一个望族;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秦始皇又迁徒六国贵族之后到关中。

二、汉至宋以前的迁徙。西汉赵王迁的后裔迁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西南),此地原属河间,因此涿郡赵氏又称河间赵氏。南朝时,天水赵氏的一支迁居江南。天水赵氏的一支在北魏时期迁居武川(内蒙古武川西)。南安人赵达任北魏库部尚书,封临晋子,举家离开南安迁居北魏都城洛阳。当时为了防止柔然(古代北方的二支少数民族)的袭扰,北魏在北部边境上设立了许多军镇,选择贵族、官宦子弟镇守。赵达之子赵仁因镇守武川镇,举家自洛阳迁至武川。赵仁的孙子赵贵成为武川军事集团的重要成员,跟随宇文泰进兵关陇,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为宇文氏占据关陇、建立北周屡立大功,被赐姓乙弗氏,封楚国公,曾任北周太傅、大冢宰,举家又自武川回迁洛阳。天水南安赵氏还有一支在北魏时迁居。这支赵姓从代又迁居洛阳。天水赵氏的一支在北魏时徒居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后又自南郑徙居洛阳。天水西赵氏的一支迁居洛阳。北魏时今甘肃赵氏的一支徙居洛阳。

三、两宋以来的迁徙。公元960年陈桥驿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赵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为郡国王公。

家族名人

赵云:(-229)是三国名将,字子龙,三国时常山真定人。初从公孙瓒,后归附刘备。勇敢善战,以忠勇著称。封永昌亭侯,累迁镇军将军,卒谥顺平。

赵飞燕:(~公元前1)汉成帝皇后。善歌舞,因体轻如燕,故称为飞燕。成帝时入宫,为婕妤,极得成帝宠幸,许后废,被立为皇后,擅宠十余年。哀帝立,尊其为皇太后,平帝初年,废为庶人,遂自杀。

赵普:蓟(今北京市西南)人,北宋初期的贤相,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丧权辱国,被俘后禁于金国,艺术上却卓尔不群,曾创立宫厅院体画派,其书法被称为“瘦金体”。

赵孟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杰出书画家,其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对后世影响甚深,人称一代宗师。

赵之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三大画家之一,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影响甚深。

赵戴文:山西五台人,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民国时任国民党山西省主席。

赵登禹:山东菏泽人,国民党二十九军师长,长城抗战血战赤峰口,卢沟桥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壮烈捐躯,是抗战中最早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之一。

赵树理:山西沁水人,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其语言朴实生动,多反映当时新农村生活。

赵元任:天津人,当代语言学家,通晓中、英、德、法等多种语言,诸多领域,颇有建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著述颇丰,有《中国语入门》、《现代吴语的研究》、《语言问题》、《赵元任歌曲选》等。

你有可能姓爱新觉罗,不果如果你家是康熙的后代的话,辈分应该是“胤弘颐曼奕载溥毓恒启焘闾增祺”,但你们家不是,所以有两种可能,第一你姓爱新觉罗,不过不是康熙之后的后代,也就是说你可能是努尔哈赤或皇太极的后代,这个辈分是康熙定的,所以他叔叔伯伯的后代不用这个辈分,他们的辈分是自己排的;也有可能你是汉族后入满旗的,辈分是本家自己定的;也可能是金佳氏等其他满族姓氏的改姓,不过此种可能较小。

我看了你的补充,说“原籍青州府益都金家庄”,这个“青州府益都”是山东省的,也就说,你祖上是山东人。“明世流寓至辽阳”,也就是你家明朝的时候迁到了辽阳。那个时候,山东人迁到辽阳的只可能是汉人。而你的补充也说了“清皇 太祖开鸿业八旗分正厢奉天为省会 ”,是说清朝皇太祖创八旗制,分正、镶(原为“厢”)旗,以奉天为省会。之后又说了当时你们家所在的那个地方的情况,说你家地属和你家祖庙的地方等等……然后说“约凡下奉字投旗在沈阳汉军 ”,这个比较重要,就是说当时约定凡是在盛京的就投入汉军八旗(这个自然是指汉人,至于这个约定,应该是你祖上和当时其他人自愿立下的)。

汉人如汉军八旗,虽是满足军队,但还是汉族人。可你是个满族人,于是就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文革之后很多当时东北的汉军八旗的人和满旗包衣的人(是谓厢旗)因为祖祖辈辈都效忠大清,所以后来国家批准这些人都入了满族;二是原来就有一部分汉族八旗的人因为军工或其他一些原因入了满族旗,成了满族人。“厢红旗正白拨旗”就是说你们祖上入了汉军八旗的人是“厢”在两红旗和正白旗里,也就说是给正白、正红和镶红旗的人当“包衣”。然后你祖上就“王佐世袭”,当了个军官并且职位可以传给后人。然后就说了一些吉祥话,大意是氏族繁盛,算是家祖兴旺,然后立下金氏一族的辈分:“凡吾金氏者到处各明详天得利廷权启明作福 长尚正锡庆玉华宝富荣广”,金氏后代都是“天得利廷权启明作福 长尚正锡庆玉华宝富荣广”,从辈分寓意上也能看出,你们家当时在那个地方也是个大户,一大家子富贵荣华,然后给后代也起这些个辈分,希望子孙后代也能一直富贵荣华。

由此,可见你应该祖上是金氏汉人,后入汉军八旗,然后入了满族籍,只是不知道是当时入的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入的,你应该问问你家老人。也可能你们家原是金姓朝鲜族,久居中原,迁到辽阳就更有理由。不过虽说当时有朝鲜人,但我认为那是山东的朝鲜人并不多。

以上个人一点意见,仅供参考。

关于《严氏宗谱》的编撰及祖先落业时间的考略

家谱实录

一.乾隆四年(1739年)谱序文

严天柱《序》:自洪策公迁豫章奉新后,钧举公任黄州路始居黄颡口,爱其山谷灵秀,涧水清漪而落业焉,由宋历我朝。

严天开《谱叙》:其著姓兴国始祖,仲玠公自奉新石巷徙居黄颡口,至贤公始出户焉,历元而迄我朝。

严存祺《叙》:吾族始祖仲玠公,本豫章奉新故郡,于元顺帝四年徙楚之兴国(元朝称永安,即今阳新兴国城关)黄颡口镇,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由元而迄我朝十有五世年,历四百发祥,可谓远矣。

严存启《序》:吾族失谱历今九十余年矣。

“亨淑公”条目:黑龙公之子,行继一,生子四,宣一、宣二姑、宣三、宣四、宣五。公生于元顺宗末,殁于洪武廿五年。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先世不纲,陈友谅陷兴国,建都九江,实以附近居民。祖方十余岁,亦随迁例,我太祖高皇龙兴,癸卯八月大捷鄱阳湖,伪都倾覆,祖同邻人葛氏潜回。天下初定,洪武初年,赖舅氏刘七斋送祖归,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所居是也。

二.嘉庆十三年(1808年)谱序文

1.严守期《重修家谱序》:自1736年(乾隆元年)丙辰年岁纂修以来,经年累月,综而计之,至今七十三载,凡五世矣。

2.严守敏《续修宗谱序》:吾族家乘,自乾隆元年刊修以来。

三.“仲玠公”条目: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辛亭里(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后元至正年(1341-1370)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

“光魁公(1500-1583)”条目:宏达公次子,字伟卿,号松山,行贞八,创业祖居。

四.仕宦

严公钧举(仲玠公),1341-1370(元至正时)时举茂才官至黄州路提领,因刘福通乱麻城,徙居兴国州黄颡口而家焉。

五.逸士篇

严光魁:开拓鸿基,课子克家,躬行孝友,对霜露而哀笃双亲,秉阳和而慈蓄家众。

六.人物传

严达《祖母黄孺人节烈传》:无何“献闯”二贼先后纵横带甲满地杀人如麻,父莫保子,兄莫保弟,各纷纷潜逃……此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诣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

七.大冶下圻严氏宗谱

①璋品、鹏程《续修宗谱序》:吾先祖原居江右籍,初,世居吴头楚尾,后,迁居兴国州黄颡口。

②《谱跋》:粤稽吾祖宗绩公自江右迁居兴国州黄颡口系马墩,传九世至伯瑞公,复迁冶邑下圻。

③《甲子年谱说》:兴国黄颡口系马墩,系宗绩公自江右以来,落业居住之所。

分析思考

一.上述谱文中,都说到一个共同的祖居地—黄颡口,在这里“黄颡口”一词仅仅是指地名而非治所名,具体地说就是指今天的黄颡口镇政府所在地。至于祖居地,在乾隆四年的几篇谱序里没有一篇是说“落业严家塆”,或“落业黄颡口严家塆”的,应该说,严家塆并不是我们落业此地的第一祖居地。在“仲玠公”条目中并且明白无误地写着“因遭风转居(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辛亭里”。

二.其一,至正(1341-1370)是元惠宗(即元顺帝)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在此期间,有“仲玠公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一事。

其二,“仲玠公”条目中说“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辛亭里”,这里的“转居”应该是指一个暂时性的住所,同时也说明了严氏最初在1336年前后落业黄颡口的缘由。之后,直到后元至正(1341-1370)年间,仲玠公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因元末农民起义(刘福通)阻乱未归,才真正落业黄颡口。

三.“元顺宗四年”应该是指1336年,假如严存祺《叙》中说“于元顺□四年徙楚之兴国黄颡口镇”没有错的话,1336年就是我们落业黄颡口的时间,“由元而迄我朝十有五世年,历四百发祥”这话也是正确的。乾隆四年(1739年)减去四百年,即1336年前后,时间相吻合。从1336年算起,我们落业此地已经有660多年了。

四.既然严家塆不是我们第一个落业祖居地,那么第一个落业祖居地到底在哪里?据天开《谱叙》和存祺《叙》中都说,“至贤公始出户焉”、“ 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这里的“出户”应该是从家里出来的意思,成语“足不出户”中的“出户”也有此意。那么这里的“家”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里的“家”也只能是黄颡口。“ 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落业此地后过了三代,“贤公字可雄者”才从家里搬出,自立门户。“贤公字可雄者”是严姓落业严家塆的第一始祖。大冶下圻是“九世而出”( 嘉靖初年),可以说,黄颡口系马墩应该是大冶和严家塆共同的祖居地。

五.“亨淑公”条目中说“公生于元顺宗末(1350年前后),殁于洪武廿五年(1392年),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 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所居是也”,“ 旧居”乃前人居住过的地方,应该是“可雄公” 的“旧居”, 因此说亨淑公“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那年是洪武初年即1368年。从“亨淑公”条目上我们还可不难推测出,亨淑公的生平大约在1348年左右至1392年之间。

六.严存启《序》中说“吾族失谱历今九十余年矣”,按照这个时间计算,从1739年(乾隆四年)上推90余年,谱失时间应该是在1645年前后。也就是说从1645年到1739年首修家谱这90多年的时间里严家塆是没有谱的。另,据有关资料显示:l645年,这年清军大举入侵江南;是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连遭重大挫折;同年6月15日多尔衮再次颁“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规定激起了许多汉人的反抗。如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事件(满清军队在扬州城内至少屠杀了30万人)也是发生在1645年。

七.据严达《黄孺人节烈传》描述:“无何献闯二贼先后从黄带甲满地杀人如麻,父莫保子,兄莫保弟,各纷纷潜逃……此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这里的“献闯”是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据史载:1645年,清军大举入侵江南,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一带在清军的围剿中遭重大挫折。为了躲避战乱,此时的严家塆也是“蓬蒿满目,田废园荒”。一直到清朝建立后,天下太平,才陆续回家,重建家园。我们的家谱也应该是这个时候因兵灾而毁。

严守期《重修家谱序》中说“自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年岁纂修以来,经年累月,综而计之,至今七十三载,凡五世矣。”也就是说第二次修谱距离第一次修谱的时间也有73年的时间。

八.从1645年谱失到1808年(嘉庆十三年)一共有160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严家塆只修过一次家谱。160多年的时间甚是漫长,期间,可以发生很多的事,也能够让人忘记很多事,据此看来,我们的谱肯定有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九.据大冶下圻家谱记载:大冶严氏是在1522年至1527年之间(大约在嘉靖初年)迁过去的,谱里说,其原居地在兴国黄颡口系马墩。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既然“历九世”(近20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推算双方落业的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且落业的地点也相同,都在黄颡口(系马墩也在黄颡口)。同时我们还可以推算,大冶下圻一支在黄颡口至少居住了近200年的时间,也是一段较为久远的历史。

十.我们的谱是在1645年前后丢失的,而大冶下圻严氏是在嘉靖初年(1522年至1527年左右)迁过去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我们的家谱丢失之前就过去了,所以说他们的谱是比较可信的(这期间,假如没有和别的严姓家族合谱的话)。

十一.大冶下圻严氏家谱里有严公光治的序文,也是可信的。根据严公光治和严公凤山两个人的墓表可以考证出,1522年(壬午)光治公中湖广乡试,1545年(乙巳)弃养归田,1546年(丙午)闲居在家,1547(丁未)年疾作,1548年(戊申)4月离世,期间适逢族中修谱,严公光治的序文乃同年2月刊印。但序文里的正德年号纯属错误记载,正确的时间应该是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岁)4月。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出,大冶下圻严氏家谱要么是嘉靖初年搬过去以后再回来合修的,要么是1548年以后搬过去的。

十二.严公光魁(1500-1583)条目里说其“创业祖居”,“ 逸士篇”里说其“开拓鸿基”,据此推测,光魁公应该是继贤公之后,开创严家塆祖居基业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

可以看出,我们和大冶下圻一支应该有很大的渊源关系。

十三.元顺宗和元顺帝之辨:①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1264年-1292年),元朝太子真金之次子,元武宗、元仁宗之父。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真金去世,元世祖属意孙子答剌麻八剌为继承人(事实上并没有继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令答剌麻八剌出镇怀州,1292年初,在京去世。元武宗即位后,追封其父真金庙号顺宗,谥号昭圣衍孝皇帝。②元顺帝即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宗。之所以又叫元顺帝,是因为明太祖攻打大都时,元惠宗不进行抵抗,仅带部分家眷逃往上都,后又逃至应昌,因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抵抗,“大明皇帝(指明太祖)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元史卷·四十七·顺帝十)。明代修撰的元史中即以明太祖上的谥号称呼。

S撒 洒 萨 赛 散 沙 山 闪 苫 陕 单 扇 舍 双 石 苏 夙 速 宿 锁 孙

撒 撒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也是回族中的大姓。据安徽和县撒姓回族家谱载:“撒氏始祖居西域,后为唐平叛,因其功被封斌王,以居关中。”(《撒氏宗谱》)明建文元年(1399年),其后人撒仲谦一家由陕西迁往和县城西门响水沟一带居住,有祠名“懋款堂”。在回族族当中,回族名带“撒”字头的也比较多。仅元代有史可查的官员就有“撒都丁”、“撒里蛮”、“撒特迷失”、“撒的迷失”,其中“撒的迷失”同名者有8人,这都是撒姓的主要来源。撒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河南和西北地区。

洒 回族中的洒姓来自回族名。如“沙不丁”(Sabual-l-Din)可译为“洒不丁”,故可取“洒”为姓。另,远在唐代时,进入中国的西域人就有“洒”字起头的回族名,如江苏镇江杨氏先祖“洒公及第西公。”回族中的洒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萨 回族中的萨姓取自波斯语的回族名译音。如元代著名诗词作家萨都刺之弟萨野芝(元江西建昌路总管)之于萨仲礼(元福建省中书检校)、萨仲明(曾为丞相府撰)均冠以“萨”姓。另据《姓氏词典》称:“西域有萨姓,后徙居福建。”这与明清以来萨姓回族的分布相吻合。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地区。

赛 回族中的赛姓,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北宋神宗年间(1068-1085年),布哈拉王及其弟艾尔沙率领族人五千来华,抵汴京开封,从此定居中原。元朝初年,布哈拉王族后裔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1211—1279年)受封咸阳王,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至元年间,赛典赤病逝后,留有五子二十三孙,分别以“纳、马、撒、哈、沙、赛、速、忽、闪。保、木、苏、郝”(《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为姓,赛姓便是这“十三姓”之一,取自“赛典赤”之首音。再有,明永乐三年(1405年)自中亚国家来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任教长,后(永乐五年)到松江(今上海松江)宣谕敕建清真寺并首任教长的赛亦的哈马鲁丁(中文名赛孝祖)之后裔也以赛为姓。“自赛孝祖来松江后,松江始有赛姓回族。”这应当是赛姓的又一族。赛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华北和西北地区。

散 散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沙 沙姓为回族中的大姓。故《千家姓》称:“今回族多此姓,别为一族。”该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元史》)再如,“马合马沙或阿思兰沙或木八儿沙之后裔姓沙。” 在回族回族名中,带有“沙”的比较多。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这都是沙姓之源。另,“沙在波斯语义为王。正如突厥语族称王为汗。如在波斯王国旧称‘沙因沙’,义为‘万王之王’……,沙姓族源多半是来自波斯。”(《回回姓氏考》)沙姓中也有赐姓。如“舍班,古里国回回,入华授南京锦衣卫镇抚,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出使西域,以功迁到千户,赐姓沙,名班。”当时给舍班赐姓沙,还有着另一个原因,即“舍”和“沙”谐音。沙姓也为“回族十三姓”之一。沙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江浙地区。

山 回族中的山姓,早期见于元朝官员山僧(晋宁路总管),其先祖为康里人,显然是人关后才使用的山姓。现今山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南、宁夏。

闪 回族中的闪姓,由“苫思丁之后裔”转为闪和陕。在明代,闪姓回族多以擅长诗文见著,如闪应雷,闪继迪、闪仲侗、闪仲严等。闪姓也是赐姓之一。据《赛典赤家谱》载:“明太祖定鼎金陵,赐为十姓:日闪,…”在闪姓中,也有改作他姓者,如“宣化有回回望族姓玉,自言原姓闪,赐姓玉。” 闪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河北及云南等地。

陕 回族中的陕姓,由苫姓改变而来。据清朝李焕之著《清真先正言行略,苫茂传》载:“(苫茂)廷试时,上(明英宗朱祁镇)不知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日:‘苫,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陕姓回族在广东、湖南等地均有分布。单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扇 扇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区。(见中国回族辞典))

舍 舍姓,多源自回族的回族名。如“舍目孙低尼,就取第一个音‘舍’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在中国历史上,以“舍”为首音的回族名也相当多。如元代任宜兴州、广州路同知和句容县(今属江苏)达鲁花赤的两位舍利甫丁,任镇江府路总督府同知府事、同知建康路总管府事的舍里甫丁。同时,元代福建泉州清净寺财产监管和回回巨商也分别为合刺甫丁哈梯卜(“哈梯卜”意为教义宣讲者)和舍刺奋丁梯卜雷则。在明代的回回和贡使当中,有舍黑马黑麻、舍班、舍力班和两位同名的舍刺夫丁。清代,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人、中国虎夫耶学理华寺门宦第四辈教主其名为舍木苏松的格(阿文意为“忠贞的太阳”)。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桂林及西北地区。

双 双姓,回族姓氏之一。云南地区有此姓。(见《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

石 回族中的石姓,最早为石国(以粟特人为多)在唐代赴中国军队之随军商团领袖即指国为姓,后因清代发动反清起义失败为避祸而改姓石。中期见于五代前蜀官员石处温(波斯人)。居河北泊镇的石姓回族,据说是元代丞相脱脱之裔,其先去南方征调建筑元大都(北京)所用的木材、石料至泊镇时,适逢元朝被灭,无奈只好留居当地,并用征调的木材和石料修建了清真寺。当时,遇明军盘问时,他们便指石为姓。居河南开封的石姓回族,源自宋代由波斯来中国的五百余家犹太人。这些犹太人为十七个姓氏,后经数百年历史演变,至清康熙二年(1663年)仅存七姓,其中石姓便是其中之一。这部分石姓犹太人,融入到回族后便被称为“蓝帽回回”或“青帽回回”。石姓回族在中国分布也较广。

苏 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再有,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波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中国回族大辞典》)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姓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均以苏为姓。苏姓中也有的是改姓。元代时,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便以苏为姓。苏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现在邵阳的苏姓回族就是元末明初由北京调遣随军到宝庆卫(即邵阳)驻守屯戎,充当卫指挥及屯垦人员的回族军事僚属后裔。邵阳的回族以马、张、苏、海、蔡五大姓为多。马氏是明初从南京迁来的,亦称之“金陵马氏”。张、苏、海诸姓是受明王朝调遣从北京迁徙而来。张氏,其先曰璞罗德,北平三河人。璞罗德原属回族名,张姓是到宝庆后才使用的。邵阳的苏姓回族原北直顺天府人。此外,河南虞城也有苏姓回族。

在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西北各地回族反清斗争被镇压后,大批陕、甘、宁的回族群众,被迫流落到限定地区定居,如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曾将贵德、西宁等地的回族强行安置在今化隆、尖扎等地。马营镇阳山一带的马姓及川口果园村的苏姓回族,原籍陕西风翔县,均系陕西回族反清斗争后的流落者,定居民和县已有百余年历史。

夙 夙姓,回族姓氏之一。(见《中国回族贵州回族》)速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名字的第二个字音。另,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入华后授云南左卫副千户的西域回回亦速,“子亦名亦速,孙速来蛮时,以速为姓,四世外速俊……八世孙速华,世代为宦,至今为回回望族。”速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北地区。

宿 宿姓,回族姓氏之一。云南地区有此姓。(见《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宿姓又读xiu音。

锁 回族中的锁姓,据薛文波《回回姓氏考》称:“锁懋坚(明代诗人)为中亚撒马耳汗城之对音。撒马耳汗为中亚地区之名城,因其来自撒马耳汗即名为锁懋坚,是因为地名而成人名。”另据金吉堂称:“锁住之后裔姓锁。”据此,锁姓也出自回族名。锁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族谱纸 宣纸 洒金红色宣纸

  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霞浦一带,谱系分正谱、副谱(草谱)。副谱可以查阅,而正谱修好后,要入箱上锁,将开锁的钥匙丢入祖祠神龛,以示此谱交祖先收存,以后禁开锁。若遇副谱丢失,有事要查谱时,要先做“牲福”,祭请祖先同意,方可开锁。

  旧时一些宗族修谱,每逢初一、十五日要祭祀祖宗。族谱告成后,还要造灵厝、做功德,请和尚法师观灯;观灯时造3座大灵厝(纸糊房子),供已超度的神魂居住,另设一些黑龛,供无子孙后代及未超度的神魂居住。福建省连城一带宗族,每年正月要拜“代图”(即写在布上的族谱)。行仪时,本族男丁都要到场,先是“新丁上图”(即新添男丁的名字入谱),上图之家要给执笔者一个红包,并烧香燃炮,用三牲祭祖。若逢大祭,要用整头猪羊置于下厅的支架上;继而是鸣锣击鼓放鞭炮;最后会餐,座位严格按辈份排列。族人围坐喝酒谈心,气氛很好。连城人把正月“拜代图”的宗族聚会称为“闹花灯”。

  另:有些地方有专业的修家谱的团队或个人,你可以打听下。如果你是成都的可以去琴台路找找,那里有个专门为人修家谱的老人。

说起“陈庆之”,喜欢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武将史的人,一定会把它奉为武将之神,甚至是中国第一武将。但是,他确实辜负了武神的称号。怎么说呢?

陈庆之,字子云,汉族,宜兴果山人,南北朝时梁将军。梁武帝萧炎的追随者减少了。田健元年,陈庆之被任命为主簿。大同元年,44岁的陈庆之第一次率军,在杨过大获全胜。仲达大同元年,陈庆之攻打北魏,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在北魏军队的反击下,他失败了。大同五年十月,陈庆之卒,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武”。长子陈昭继承了他。

陈庆之身体孱弱,不会开普通的弩,也不擅长骑射,但他勇猛善战,足智多谋,领导有方,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儒家大将。

我们都知道戚继光的戚家军在南北征战中,以3000-4000的数量获得了近10万的斩首。这得益于戚继光的兵法,戚家军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批职业火枪手,意味着获得了武器优势。但陈庆之的白袍军却因此在纯冷兵器时代以7000人的兵力拿下了共计30万敌军,并在14个月内接管了北魏32座城池,共47次战役,无一败绩。有童谣:

“名师大将万万不可囚,千军万马避白袍。”

甚至当毛主席读《南陈庆之传》时,他说:

“再读一遍这本传记,被它迷住”

也就是说,根据各种记载,出身书生、“射而不穿札,马为所欲为”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不仅是他军中的神,本身也是无可争议的神。梁武帝萧炎曾这样评价陈庆之:

“这不是那种,又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所以才这样。你可以深入思考其中的陌生,但善行终有善报。朱开门待客,竹帛中提高嗓门。难道不是君子吗?”

所以首先,我们可以推测,陈庆之至多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学者家庭,后来成为萧炎的随从。他应该从事墨水研究、书籍起草等文字工作。后来元年,齐皇帝和齐皇帝迫于巨大压力退位到,建立了南梁。陈庆之也被封为主簿,从名字上看,他是个十足的文官。直到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元发和尚刺史,叛乱失败,转投南梁,梁武帝让陈庆之为大将军,率领梁军,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在41岁的时候领兵。

很多人说陈庆之早年不得重用,但他是文官,南梁一建立就成了文书官。可以说,萧炎早年就非常重视陈庆之的随行人员。只不过人家不是武将,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小蔡妍不得不把兵权交给他真正信任的人。只是此刻他是否会随部队出征是次要的。毕竟下面有武将。事实也证明,萧炎这一次的眼光不仅准确,而且有打着灯笼找一挂的力量。

于是,陈庆之首先带着2000人在北魏安丰王元征服了2万匹马。也许他根本不会说克。《梁书》上,他用了四个字来形容陈庆之有多牛。

“陈庆之进击其垒,魏军击鼓崩”。

看清楚了,是“一鼓作气就崩了”。然后,在公元525年6月,梁军遭到北魏军队的伏击,结果十有八九损失惨重。只有“所辖部队经夜退幸存”。第二年,南梁报仇的时候到了,“领兵打仗”?对陈庆之来说,太容易了,到11月,陈庆之已经攻占了52座城市。此役之后,陈庆之被授予搁置东宫,封关中,正式成为南梁将军,正式开始后半生的军旅生涯。之后征洛阳,征服北魏,攻东魏。7000白袍军成为民间神话,直到公元539年他去世。谥号“吴”,可谓光宗耀祖。

但是,前面说过,面对“一鼓作气”“全部活下来”这样的话,如果发生在武将出身的岳飞身上,祖大寿等人还能说得过去,但是平民出身的陈庆之,就真的不可思议了。但是发生了什么?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神,那这个传说一定有问题。

从描述陈庆之最多的《南史陈庆之传》和《梁书陈庆之传》可以看出,陈庆之与北魏对抗期间,北魏已经内忧外患。北魏权臣、第一武将尔朱荣在大肆屠杀北魏皇室,北海王元昊在苏秦忙于明达、荣格等人的起义。可以说北魏没有故土,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它。也就是说,就像当年清朝八旗南下大明的时候,一旦你过了山海关,当你面对被农民起义掏空的中原王朝时,整个世界都已经在囊中了。况且陈庆之的神是神,但在史书上并不是真的有这样的神。有人怀疑这些数字被夸大了。当然,这在古代史书中是常有的事。毕竟有句话说的好,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等等,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没错,《梁书》和《南史》都是南朝历史上的。之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南朝历史上的正统。这也是陈庆之被后来的历史作家写得越来越出彩的原因。但北朝《魏书》年,陈庆之屡败屡战,功业无用。有:

“永安二年夏,遂入洛阳,驾还请,破离。只有青的尸体幸免,其余的人都被抓了。”

相比《魏书岛夷萧衍传》,自然有很多瑕疵。当然,陈庆之虽然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军事统帅,但在南梁建立之初,他的军事才能和军事成就是不可否认的,只是还没有那么邪乎,见仁见智而已。

毕竟一般来说,这种两朝两代的历史,大多是你夸我,我自己美。

那么导致陈庆之不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

曰:“庆之性只慎,衣不花俏,帛竹不善,马不为所欲为。”看起来陈庆之是一个勤劳朴素的人,不穿CK内衣,也不唱KTV。他连武功都没有。他不会穿文具射箭,也不擅长骑马。那么,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代名将呢?只是运气?

陈庆之北伐之初,麾下只有7000余人,洛阳之后,扩充到1万人左右。然而,由于抵抗较少,打了许多仗。不能说只是运气。事实上,出身贫寒、不擅骑射的陈庆之有自己的制胜法宝。

文章开头已经说过,陈庆之对战争的记录基本是,没有过程的细节,很难看出它的制胜因素。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侧面考证法”。

第一个因素是“仁”,即赢得民心。说他“对一个中士很好,他能得到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简单的词,但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先说南朝军人的身份。其实南北朝的形势是北强南弱,这与魏晋以来南朝士兵地位的下降是分不开的。南朝的兵户,又叫“兵户”,世代耕种官府的土地,身份是继承的。他们的户口与民户分开,归营部而非各县,称为“兵籍”。由于世代繁重的兵役,他的生活非常艰难,地位越来越低。在吴亮的圣旨中,连士兵和奴婢都是并列的。这种情况下,流亡的军人自然不在少数。所以,在吴亮统治末期,甚至“士兵被召唤时必须上锁”;不,就是出逃”。可想而知,一个只能被手铐拖上战场的士兵,士气和战斗力会差很多!

回过头来看,陈庆之还挺“擅治军士”的,或许有甜言蜜语,或许有物质刺激,但总之能“尽心尽力”。203年南北朝乱世,人如粪土,兵如锯末,很容易一哄而散。而陈庆之一个人就能“获得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以七千死人打败数万散沙般的敌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个因素是“无情”,即血腥的铁拳。光有“仁”是不够的。大家都很贱。你需要胡萝卜和一根大棒。

陈庆之的北伐在荥阳遇到了杨宇的抵抗,数百兄弟战死。杨宇被俘后,向袁浩耙鸡蛋,说:“但我恨我八十岁的父亲,无人赡养,有病在身,求我弟弟一命。”所以元昊没有杀他。但陈庆之不干了,胡光等三百余人蹲在袁浩帐前,说:“陛下渡江三千里,无一费余。昨天一次杀了五百多人,我求杨宇取乐。”元昊仍然拒绝杀死杨宇,但“从那以后,任青和其他人邀请了他”。于是陈庆之斩了的37个将军,“都让蜀兵吃了肚子”。

这个历史事实可以说明两点。第一,清治确实是个狠角色;二是清治组织性很强。可想而知,陈庆之会有多强硬,他的士兵如果违反军令,他会有多强硬。

除了宽以待人,还有第三个因素,就是“胡”。

从技术角度来说,冷兵器时代,得马者得天下。因此,南朝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与北方以骑兵为主的军队相比,自然处于劣势。陈庆之深知这一点,所以提倡“胡文化”。南北朝时期,“胡”除“斗文化”外,还有鸟文化。

卷二,,记载了一个北朝有点阿q主义的故事。大意是,陈庆之在与北方人的斗智中失利,所以取了“胡文化”。回南后“以羽仪之形,知其如魏法”,引“江表师叔,争一模,赞衣带,被带至秣陵”。当然,陈庆之对“胡文化”的喜爱和推崇,并不是因为斗嘴和战败,而是出于提高军队战斗力的考虑。段多是北方人发明的,但方向是正确的。事实上,陈庆之的儿子陈玄在梁文帝时就出现在胡夫的宫廷典礼上,这是受陈庆之“尊北”思想的影响。只是陈庆之看重的不是北方人的礼仪习俗形式——,只是一个外壳,而是它的战争技术,这才是核心。

陈庆之之所以能大幅度提升曲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扫南朝传统军队的颓废精神,百战百胜,只因为他够“仁”、“狠”、“胡”。

纵观他的一生,陈庆之没能成为梁肖的核心教练。他死后不久,被他打败的侯景,横

赵姓的起源与家谱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